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素食食譜:紅糖薑水番薯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转载](十二道甜品篇的素食菜肴)有图片、有做法、有真相、欢迎转载噢。

紅糖薑水番薯
主料:番薯、薑、
調料:紅糖
製作過程:
                     1、番薯去皮切成塊狀洗淨待用、薑去皮切成薑片待用。
                     2、砂鍋放入水加入少許薑片、煮開後加番薯煲煮一會,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紅糖調製好甜度,再將番薯煮約8分鐘左右煮熟,盛出裝入盛器即可。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上-21 印光大師著



復陳重為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誠者.能得其全。其餘則隨其誠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若只鋪張虛華.以圖悅人耳目.則或又有褻瀆之罪。汝欲超薦父母.實為孝心.又何須問其有功效否。此問.足見汝之信心不真切。至誠懇切念佛.念至其極.則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以至究竟成佛。何況汝以孝心.為已過去之父母念.能不有功效乎。但恐汝心不大真誠.則汝父母所得之益.亦不大超勝耳。觀汝為超薦父母.寫信問我.尚不肯見屈.只一敬上了之.則知汝為父母之心.亦係皮毛而已。當發真實心.則必定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素食食譜: 酸梅湯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转载](十二道甜品篇的素食菜肴)有图片、有做法、有真相、欢迎转载噢。

酸梅湯
主料:烏梅、山楂、甘草、桂花
      調料:冰糖
      製作過程:
        1、先將烏梅和山楂用清水沖洗乾淨、甘草沖洗乾淨、桂花放在密漏沖洗乾淨待用。
        2、取一個砂煲放入1500毫升水、加入洗好的烏梅、甘草、和山楂煮開後、慢火熬製50分鐘左右、再加入適量的桂花再慢火熬製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的冰糖煮化後關火。 (冰糖要最後放哦、別忘了(*^__^*)
        3、將煮好的酸梅湯盛出拿一個密漏過濾出酸梅湯的果渣、將做好酸梅湯放涼、喝的時候可以加少許冰塊口感更佳。(不喜歡喝太涼的也可以不加冰塊、O(_)O根據個人喜好、嘻嘻)
       注:我熬製的比例、烏梅15棵、山楂15片、桂花少許、甘草4小片、冰糖80克、水1500毫升、味道感覺很OK


                             

悟顯法師開示 行四好(二):做好事


悟顯法師開示

行四好(二):做好事

  昨天我們講到「行四好」,第一個就是要說好話,今天接著來講,第二個就是要做好事。佛門講的好事,包括一切的善事,但是最重要的要不著色身香味觸法,什麼叫不著色身香味觸法?因為你一旦著六塵,這個好事再好,都變成人天有漏的福報。我們學佛不是要求人天有漏的福,即使所修的是人天善業,也要將這個善業迴向求生淨土,這個才是真正的好事情。

  如果你只是求一些人天福報,那麼來生縱然讓你得到,後世還是免不了輪迴,所以佛門教人做好事,就是要你不要貪著於色身香味觸法當中,所謂「色身香味觸法」就是六塵,這六塵就是你六根所對的境界相,在這境界相有善、有惡、有順心、有違背你意願的,你要能夠放得下。做得好,人家讚歎,你不要生歡喜心;做得好,被人家批評,你也不要生瞋恨心。做得不好,人家告訴你,你要懂得隨喜,懂得發願改過;做得不好,人家諷刺你,你要能夠平平順順地看待,不要心懷憤恨,這個就是不著色身香味觸法,所以為什麼講要懂得經典,不然行世間的這些善事,在世間做事情很容易著相,很容易有我相現前,即使再好的事情,也都變成人天有漏的福報,所以我們修行人做好事情,要能夠離相,這個才是真正好事,要能夠不取著於色身香味觸法這六塵當中,這個才是真正在行道,不是只有做一點人天小善,求人天福報,為子女求,為先生求,為你的太太求,或為你的父母求,這些都是有所求,有所求則有所著,有所著則有所苦,所以為什麼說世間人做的這些好事情,來生得了善報,後世還是墮落,就是因為有所求的緣故。

  你有所求就有所執著,所以我們所做的這些善事,你要怎麼樣不著色身香味觸法呢?就是把你所做的這些善事統統迴向求生淨土,我們不求人天福報,也不貪著人天福報的享受,我們把所做的迴向,作為我們往生西方的資糧,這是淨土宗特別強調的做好事,你能夠頓脫輪迴,這個就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善事,因為一旦脫離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乘願再來廣度有情,能夠幫助一切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所以佛門裡面教人家做好事、做善事,特別講教你要離相,如果不能離相,你取著於色身香味觸法當中,取著於人家的恭敬讚歎當中,或是跟人家在那裡比較誰捐的錢多,誰做的好事多,這個都是高下心,你所修的福報都是有漏的,所以大家要懂得佛門講的做好事。

  再者,好事最好是修行,時時刻刻提起一句佛號,在在處處不執著,這個就是好事,這一生報盡的時候,見佛聞法永脫輪迴,這個就是我們佛教裡面講的做好事,不然你以為你做一點好事,沒有發心你就想要求生淨土,你就想要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那這個是做不到的,為什麼?信願行這三個缺一不可,所以不能只有人天福報。人間的善事要不要做?肯定是要做,但是用心不一樣,我們學佛人跟世間人不一樣,跟這些俗人不一樣,他們做這些好事出自於「愛緣慈」,我們做好事出自於「無緣大慈」,因為我們了解心性的道理,我們了解佛法的道理,所以這樣去行、這樣去做,在這當中磨除我相、磨除我見,這個就是真正在生活當中修行,所以同樣一句話,你要懂得佛法是要怎麼來行持,不能淺解了,希望大家能夠懂得。




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素食食譜:金玉滿堂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转载](十二道甜品篇的素食菜肴)有图片、有做法、有真相、欢迎转载噢。

金玉滿堂
主料:紅薯、香芋、薑薯、白果(銀杏)、熟芝麻
 調料:白糖、
 製作過程:
    1、先將芋頭、紅薯、薑薯、去皮,分別切成菱形小塊洗淨,在放入油中略炸至7成熟撈出控油,白果對半切開去芯洗淨,待用。
    2、鍋中放水加入白糖、煮開溶化成糖漿。
    3、再將放入炸過的,芋頭、紅薯、薑薯和準備好的白果、慢火熬煮8分鐘左右至熟,用漏勺撈出,放入盛器中,撒上少許白芝麻即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 1黃念祖居士註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本品(一)初明十方佛讚。(二)次明佛讚深意。(三)末明一念淨信不可思議功德。
復次阿難:東方恒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四維上下恒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
(一)首標東方,順世俗故,日出東方。東方世界,數如恒河之沙。一一界中各有恒河沙數之佛。一一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廣長舌相」乃卅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出口能覆面至髮際。《圓中鈔》蘧庵師曰:「出廣長舌,表無虛妄。無量劫來,口離四過,故感此相。」又《鈔》曰:「惟世尊多劫實語,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然有常相、現相不同。若常相者,縮之雖常在口,伸之則能覆面,上至髮際。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若夫現相,又有大小不同。」如《阿彌陀經》曰:「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經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即殊勝之「現相」。此經大小二本相校,大本末言「遍覆」,而言「放無量光」。故知舌相即是此光,此光即是舌相,無二無別。今言「放無量光」,故知法音所被,當不止三千大千世界。又《圓中鈔》繼云:「《法華》言高而不言廣。故曰上至梵世。此經言廣,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要知二經,大小相齊。但文互略,故各舉一邊。悉是表無虛妄。現此以敦聞者之信耳。又義,《法華》明豎出三界,故但言高。此經明橫出三界,故但言廣。若即豎而橫,即橫而豎,文雖互略,義必相齊。」鈔義精妙,啟人深信。
又慈恩師云:「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又云:「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是故我等,於佛之所讚,應生實信。
「說誠實言」。說至誠無妄,真實不虛之言。《彌陀疏鈔》曰:「誠實,明必可信。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諦不虛。所謂獅子吼,無畏說,千聖復起不能易,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又云:「純真絕妄,萬劫如然。言誠實者,孰過於是。」故知諸佛所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乃極真極實之言,千佛出世不能改易,萬代遵守不可違失。純是真實,無有虛妄。是故我等咸當諦信,慎莫懷疑。「不可思議功德」,見前第十一品註。
下復舉十方恒沙諸佛,亦復如是稱讚彌陀。《會疏》曰:「雖諸佛所證,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彌陀不共妙法,故諸佛讓德,而令歸一佛。是第十七願成就也。」意謂,佛佛道同,所證平等,無有高下。但念佛往生法門,乃彌陀不共之妙法。故其利益,亦是不共。是故諸佛推讓其德,欲顯一切諸佛無邊功德,悉歸彌陀一佛。欲令十方眾生,悉入彌陀願海,往生極樂世界。此正顯彌陀本願第十七「諸佛稱歎願」之成就。十方佛讚,始能名聞十方,普攝無邊眾生,會歸極樂也。
何似故?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淨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二)上表諸佛讚歎之本因。蓋欲眾生聞名生信,發願求生,悉證無上菩提也。《會疏》曰:「是則第十八願成就。一部宗歸,唯在於斯。所以者何?雖四十八願皆殊勝,以念彿往生為最要。雖一一成就皆難思,而此成就為不共,故諸佛讚歎。」「聞彼佛名」者,《教行信證》曰:「言聞者,眾生聞佛願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是曰聞也。」聞名得福,故能生淨信之心。「清淨心」者,無疑之信心也。又無垢之淨心也。《勝鬘寶窟上》曰:「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憶念受持」。「受」者,信受。「持」者,堅持。「憶」者,憶佛功德,「念」者,念佛名號。「歸依」者,謂身心歸向,依止不捨。「供養」者,《玄贊》曰:「進財行以為供。有所攝資為養。」所言「財行」,指二種供養:一財供養。指香花、飲食、湯藥、財物、頭目腦髓、大地山河等等器物。二法供養。如說修行,以為供養。《彌陀疏鈔》曰:「清涼大師云:『高齊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詔。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即本經「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之旨。《疏鈔》云:「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