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法華大意-5 毗陵沙門湛然 述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三千二百二十五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妙德王子。問儀式於惡世。鷲峯法王。誡近處於像末。是以十種擾亂波息心海四箇樂行泉踊情山。第一真典。名字難聞。最尊深經。天護常衛。輪王明珠。陵眾寶而獨秀。法王國經。逾諸經而高勝。讀經者無憂無病。誦經者不貧不陋。諸天童子。以為給使。眾生樂見。如慕賢聖。無畏之志等師子。智慧之光如烏照。惡罵之徒口則閇。刀杖之毒何所害。微妙好夢。常現眠裏。無盡大利。恒集覺表。王中亦王。妙中亦妙。蓋斯安樂行矣。  


第二釋名者。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故能進行。故名安樂行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此品迹門流通段中。第四明初心菩薩示通經方法。中大段有二。第一大段明妙德問方法。大段第二明如來答。約大段第一有二。從品初下。第一明歎深行菩薩能弘經。從世尊菩薩下。第二問淺行菩薩云何惡世宣說是經。從佛告下。大段第二明如來答。約中有三。第一標四安樂行章門。第二明解釋修行方法。第三結行成之相。從佛告文殊下。訖安住四法。第一標四安樂行章門。從一者安住菩薩行處下。第二明解釋。標四安樂行章門中有四。一明身止觀慈悲安樂行。二明口止觀慈悲安樂行。三明意止觀慈悲安樂行。四明誓願止觀慈悲安樂行。約身止觀慈悲安樂行中有二。長行偈頌。長行中有二。從一者安住下。第一雙標行處近處二章門。從文殊師利下。第二解釋二章中有二。第一解釋行處。第二解釋近處。約第一行處中有三。從初文殊下。第一標行處章。從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下。第二解釋行處章。從是名菩薩。第三結行處。從云何名菩薩摩訶薩下。第二明近處中三。從云何下。第一標章。從菩薩摩訶薩不親近。第二解釋中有三。第一明十惱亂。從常好坐禪下。訖修攝其心。第二明附定門助觀。從文殊師是名下。訖常樂觀如是法相。第三明附慧門助觀。從是名菩薩下。第三明結近處。從爾時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頌。有二十八行三句。為三。初有一行。頌標章。次二十二行。頌行處近處。次有五行三句。頌行成。中有多意(云云)。從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第二明口止觀慈悲安樂行。為二。第一明行法。第二明行成。初行法中有二。長行偈頌。長行有二。第一標章。從若口宣說下。第二釋行法。中有二。第一明止行。第二明觀行。止行中有四。從初若口。第一明不說他過。從亦不輕慢下。第二明不輕慢。從不說他人下。第三明不歎不毀。從又亦不生下。第四明不起怨嫌。從善修如是下。第二明觀行。從爾時世尊欲重。第二偈頌。有十六行半。為三。初有二行。頌標章。次有九行半。頌行法。次有五行。明口安樂行成。中多意(云云)。從又文殊師利菩薩下。第三明意止觀慈悲安樂行。中有長行偈頌。長行中有三。第一標章。從無懷嫉妬下。第二釋行法。從文殊師利下。第三明行成。偈頌有六行。為二。初有五行。頌止觀二行。次有一行。頌行成。從又文殊師利菩薩下。第四明誓願止觀慈悲安樂行。中有二。長行偈頌。長行中有二。第一明行法。第二明歎法。第一行法中有三。從初下。第一明標章。從於在家出家下。第二明行法。從文殊師利是菩薩下。第三結行成。從文殊師利是法華經下。第二歎經難聞。中有二。從初下。第一明法說。從文殊師利譬如下。第二明譬說。中有二。第一明開譬。中有多意(云云)。從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下。第二明合譬。中有多意(云云)。從爾時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頌。有十四行半。為二。初有四行。頌行法。次有十行半。頌歎經。約第一行法中。有三意(云云)。約第二中。有法說譬說等意(云云)。從我滅度後下。第三二十三行偈。總結行成之相。中有三。初有一行半。結勸修四行。次有二十行半。舉三報明三障清淨。次有一行。總結(上來十四品迹門開三顯一說了)。


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二千七百五十七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他方大士。□□□□□說。此間釋尊。開所化而止請。於是淨行眷屬。裂大地而泉涌。慈氏等眾。表深疑而雲起。四行菩薩。問訊世尊而隨喜。一乘法王。開示佛慧而同醎。補處彌勒。不知一人而發疑。地前賢哲。用何智術而測位。是以逸多大士。問涌出於誰化。久成實佛。顯諸力於自度。爾時歲促化長迷。忽然發心裏。父少子老喻。倉卒吐口表。非久遠智者。誰人決此疑哉。非本佛妙智。誰者示斯旨哉。大中亦大。一中亦一。蓋斯□□□歟。  


第二釋名者。下方菩薩。為發本門壽量。遠從地涌現。故言從地涌出品。師嚴道尊。鞠躬祗奉。如來一命。四方奔涌。故言從地涌出品。三世化道。惠利無壃。一月萬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弘經以益當。故言從地涌出品。虗空湛然。無早無晚。惑者執迹。而暗其本。召昔示今。破近顯遠。故言從地涌出品。寂塲少父。寂光老兒。示其藥力。咸令得知。故言從地涌出品。文云。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今以諸義釋品意。四悉檀因緣之解。故言從地涌出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從此品下。訖普賢勸發品。十四品。部大段第二。明開師門之近迹。顯佛之遠本。約中大分為三段。從品初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訖汝等自當因是得聞半品。第一明本門序分。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下。訖分別功德品彌勒所說十九行偈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第二明本門正說分。爾時佛告彌勒菩薩下。訖普賢勸發品作禮而去。十一品半。第三明本門流通分。約序分段中有二。第一明涌出序。第二明疑問序。約第一踊出中有三。從品初下。訖當於此土而廣說之。第一明他方菩薩請弘經。從爾時佛告諸菩薩下。訖廣說此經。第二明如來不許。從佛說是時下。第三明下方涌出。中有二。第一明經家敘相。第二明問訊。約第一經家敘相中。有五意(云云)。從是諸菩薩從地涌出已下。訖能於如來發隨喜心。第二明諸菩薩問訊。中有五意(云云)。從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下。第二明疑問序。中有二。第一明此土菩薩疑。中有二。第一明長行疑念。從時彌勒菩薩下。第二偈頌。有九行半。正明問。中有五意(云云)。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分身諸佛下。第二明他方疑問。中有二。一明侍者菩薩各各陳疑問於己佛。從爾時諸佛各告侍者下。二明諸佛各抑待彌勒之問如來之答。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下。大段第二本門正說分。約中大分有二。第一明有長行。偈頌誡許。第二明正說。約長行有三意(云云)。偈頌有四行。中有三意(云云)。從爾時世尊說是偈已。第二明正說段。即是答問中。大分為三段。從初此去訖壽量品竟。第一正明開近顯遠。分別功德品長行。第二明授法身記。十九行偈。第三明彌勒總申領解。約第一段中有二。第一明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第二明廣開近顯遠斷惑生信約第一段中有二。第一正明略開近顯遠。第二明因疑更請。約第一段中有二。從爾時世尊說是偈已下。訖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第一明有長行偈頌。如答彌勒上問。中有多意(云云)。從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下。第二明因疑更請。中有二。長行偈頌。長行中有二。從爾時彌勒菩薩下。訖三菩提。第一明動執生疑。從即白佛言下。訖品盡。第二明騰疑請。中有二。第一明法說請。中有多意(云云)。從譬如有人色美下。第二明譬說請。中有長行偈頌。中有開譬合譬等多意(云云)。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卷一萬二百二言品二千一十八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華王釋尊。唱三誡於誠諦。補處慈氏。發四信於佛語。所以三佛菩提。騰波於壽量海。四種佛土。開華於鷲峯山。於是善逝巧喻。下微塵而散東國。彌勒別智。附界員□□塵數。八十假父。脫垢衣於權門。億俗真考。餝珍服於實室。八諦醫王。擣篩教藥。令服諸子。三身覺王。斟酌劫盡。令觀淨土。失心稚子。服遺藥而差心病。恣心狂子。聞久成而得本心。聖人遠哉。至感應。淨土異哉。澄心到。此品大意。蓋如是矣。  


第二釋名者。如來。是諸佛之通號。是上三佛之通稱。是別舉人。壽量者。詮量諸佛之功德。此別標法也。亦是詮量三佛之功德。此即正詮量本地三如來功德。人法雙舉。故言如來壽量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此品本門正說答問中。第二明廣開近顯遠段。約中大段有二。第一明如來誡信。第二明如來正答。約第一段中有四。從品初下。第一明如來之誡。從是時菩薩大眾下。第二明菩薩三請。從復言唯願說之下。第三明菩薩重請。從爾時世尊下。第四明如來重誡。從一切世間天人下。大段第二明如來正答。約中有長行偈頌。長行中有二。第一明如來法說答。第二明如來譬說答。法說中有二。第一明三世益物。第二總結不虗。約第一明三世益物中有二。從一切世間下。訖能令眾生發歡喜心。第一明過去益物。中有多意(云云)。從諸善男子如來見下。訖雖不實滅而言滅度。第二明現在益物。中有多意(云云)。而此中有常住不滅四字。明未來益物也(云云)。從又善男子諸佛如來下。第二明總法三世益物不虗。中有二意(云云)。從譬如良醫下。第二明如來譬說答中有二。開譬合譬。中有二。第一明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應化所宜。第二明治子實益譬。譬上三世利物不虗。約第一譬中有三。從初譬如下。訖遠至餘國。第一明良醫遠行譬。譬過去益物。中有二意(云云)。從諸子於後飲他毒藥下。訖即取服之毒病皆喻。第二明還已復去譬。譬現在益物。中有六意(云云)。從其父聞子悉已得差下。訖咸使見之。第三明尋便來歸譬。譬未來益物。從諸善男子於意云何下。訖不也世尊。第二明治子實益譬。譬三世益物不虗。從佛言我亦如是下。第二明合譬中有三。初合過去益物譬。從以方便力下。次合現在益物。從亦無有能下。次合治子實益不虗譬。從爾時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頌有二十五行半。頌上法譬。大分為二初二十行半。頌法說。次有五行。頌譬說。法說中為二。初有十九行半。頌三世益物。次有一行。頌三世益物不虗。約初中三。初有四行。頌過去益物。中有多意(云云)。次有五行。頌現在益物。中有多意(云云)。次有十行半。別頌未來益物。中有多意(云云)。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二千六百六十二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恒沙大眾。聞長遠壽。增道損生。微塵眾生。見真佛像。發無上心。是以中天寶華。散萬綵而雨會頂。雲漢沉水。流芬馥而薰鼻根。虗空天樂。振妙聲於眾耳。大梵眾瓔。垂輕妙於聖枝。眾寶香爐。遍於九方。菩薩幡蓋。懸於上方。龍華法王。讚一乘而信一味。信心持者。踰五倒而到五品。本佛十妙。把功德而施三千。普機十利。捧利益而馳億剎。此品大意。蓋如是矣。  


第二釋名者。分別者。佛說壽量。二世弟子得種種益。故言功德。淺深不同。故云分別。隨便故言分別功德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此品本門正說中。大段第二明法身授記段中。大段為三。從品初下。第一明經家總敘。從於時世尊下。訖發三菩提心。第二明如來分別本門增道損生菩薩五十一位差別中有二。從十住位至三地。第一明約增道智德得記。從四地至等覺。第二明約損生斷德得記。在經文中可見(云云)。從佛說是諸菩薩下。訖讚歎諸佛。第三明時眾供養。從爾時彌勒菩薩從坐而起下。偈頌。有十九行。正說中大段第三。明彌勒總申領解由。為三。初有二行。頌領解。次有九行。頌如來分別功德。次有八行。頌時眾供養。(上來本門正說已了)從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下。訖普賢勸發品作禮而去。部大段第三說法流通段。並本門大段第三流通分也。凡有十一品半。大分為二段。從此下。訖常不輕品。三品半。大段第一明弘經功德。重以勸流通。從如來神力品下。訖普賢勸發品。大段第二明付屬流通也。約第一大段中有三。今此半品及隨喜功德品。第一明初品弟子因功德深。以勸流通。法師功德一品。第二明初品弟子果功德深。以勸流通。常不輕一品。第三引信毀罪福。以證流通。約第一此半品中有二。第一明現在四信弟子。第二明滅後五品弟子。約第一現在四信中有四。從爾時佛告彌勒下。第一明一念信解未能廣說。中有長行偈頌。約長行中有三。佛告彌勒阿逸多其有眾生下。第一舉其人。從所得功德下。第二明功德深。中有二。第一明總福無量。從若有善男子下。第二明校量功德多少。中有二。第一明舉五波羅蜜功德為本。校量所得功德多少。從以是功德比前功德下。第二明正校量功德多少。從善男子有如是功德下。第三明位行不退。從爾時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頌。十九行。追頌第一。不舉其人。次有五行半。頌第三行位不退。從阿逸多下。第二明現在第二品弟子解其言趣。中有二意(云云)。從何況廣聞是經下。訖能生一切種智。第三明現在第三品弟子廣聞廣說。阿逸多下。訖當知是為深信解相。第四明現在第四品弟子具上三弟子功德。中有二意(云云)。(已上現在四弟子文了)從又復如來滅後下。第二明滅後五品弟子功德。中有二。第一明總列五品弟子格量四品弟子功德。第二明後隨喜功德品別校量初品弟子功德。約第一中有二。長行偈頌。長行中有五。從初又後如來滅後下。訖當知已為深信解相。第一明初品弟子直起隨喜心。從何況讀誦下。訖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第二明第二品弟子加讀誦功德。中有二意(云云)。從阿逸多若我滅度後聞是經典下。訖及造僧坊供養眾僧。第三明第三品弟子加教化令讀誦書寫功德。中有二意(云云)。從況復有人能持是經下。訖疾至一切種智。第四明第四品弟子兼行六度功德。中有二意(云云)。從若人讀誦受持下。訖皆應供養如佛之塔。第五明第五品弟子正行六度功德。中有二意(云云)。從爾時世尊欲重下。第二偈頌。有十九行半。頌四品弟子中為四。初有五行半。頌第二品弟子。次有三行。頌第三品弟子。次有四行。頌第四品弟子。次有七行。頌第五品弟子耳。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印光大師文鈔 (增廣正編卷第一)-7


與陳錫周居士書
如來出世.說法度生.原欲一切眾生直下了生脫死.親證無上覺道而已。但以眾生根機不等.不能究竟暢佛本懷。只得隨順機宜.循循善誘。大根則稱性直談.為說佛乘.令其即生圓證佛果。如華嚴經之善財.法華經之龍女等。次則為說菩薩乘.緣覺乘.聲聞乘.令其漸次修習.漸次證果。又其次則為說五戒十善.令其不墮惡道.受人天身.漸種善根。隨其所種善根大小.將來於三乘法中.隨宿善力.發諸現行。或依菩薩乘.修六度萬行.而得親證法身。或依緣覺聲聞乘.悟十二因緣及四諦法.而得斷惑證真。此諸法門.雖則大小不同.頓漸各異。然一一皆須自己修習力深.斷惑證真.方可超出輪迴.了生脫死。若三界內見思二惑.絲毫未盡。則生死根本.未能斬斷。縱令定慧力深.依舊無由解脫。如三果聖人.尚生五不還天.經許多劫.方證四果。若證四果.則生死根本.斷盡無餘。然只是小果聲聞.尚須回己所證小果.趣向如來大道。於十方世界.乘願受生.廣行六度萬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隨己功行深淺.或漸或頓.以次證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諸位。至等覺已.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便入妙覺位而成佛矣。如來一代時教.所說法門.雖則無量無邊.其證入地位.畢竟不能超越於此。雖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最為圓頓直捷。然見性成佛.乃約本有法身.不涉凡聖因果修證而論。若依修證地位而言.亦與教家了無異趣。而末世之中.人根陋劣.知識鮮少.悟者尚難其人.何況實證。如來知諸眾生唯仗自力了脫之難.故於一切法門之外.特開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但能信願真切.即五逆十惡極重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聲.或止數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況彼修行世善.不作諸惡者乎。若是精修梵行.禪定力深.則往生品位更高.見佛聞法最速。即大徹大悟.斷惑證真之人.亦須回向往生.以期圓證法身.速成佛果。其餘法門.小法則大根不須修.大法則小根不能修。唯茲淨土一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十惡.阿算種性.亦可預入其中。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生了生脫死.便絕無企望矣。然此法門如是廣大.而其修法又極簡易。由此之故.非宿有淨土善根者.便難諦信無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猶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權位菩薩.猶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薩.方能徹底了當.諦信無疑。能於此法深生信心.雖是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雖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報。修淨土人.亦復如是。由以信願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得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欲說淨土修法.若不略陳諸法仗自力了脫之難.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則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絲毫疑心則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實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講求.以期深造其極乎哉。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諦思自知.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第八五陰熾盛苦.乃現在起心動念.及動作云為.乃未來得苦之因。因果牽連.相續不斷。從劫至劫.莫能解脫。五陰者.即色受想行識也。色.即所感業報之身。受想行識.即觸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於六塵境.起惑造業.如火熾然.不能止息.故名熾盛也。又陰者.蓋覆義.音義與蔭同。由此五法.蓋覆真性.不能顯現。如濃雲蔽日.難杲日光輝.了無所損。而由雲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斷惑業.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顯現.亦復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諸苦之本。修道之人.禪定力深.於六塵境界.了無執著.不起憎愛。從此加功用行.進證無生。則惑業淨盡.斬斷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實難。故須專修淨業.求生極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蓮花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音。隨己根性.由聞而證。親尚了不可得.何況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舍.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則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樂。至於身則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處.便能於一念中.普於十方諸佛世界.作諸佛事.上求下化。心則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於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無有錯謬。雖說世諦語言.皆契實相妙理。無五陰熾盛之苦.享身心寂滅之樂。故經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喻。深信佛言.了無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見.妄生猜度.謂淨土種種不思議勝妙莊嚴.皆屬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實境。若有此種邪知謬見.便失往生淨土實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既知娑婆是苦.極樂是樂。應發切實誓願.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其願之切.當如墮廁坑之急求出離.又如繫牢獄之切念家鄉。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勢力者提拔令出。娑婆世界.一切眾生.於逆順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穢污本有妙覺明心.乃無底之廁坑。既造惡業.必受惡報。久經長劫.輪迴六道.乃不赦之牢獄。阿彌陀佛於往劫中.發四十八願.度脫眾生。有一願云.若有眾生聞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誓願度生。若眾生不求接引.佛亦無可奈何。倘志心稱名.誓求出離娑婆者.無一不蒙垂慈攝受也。阿彌陀佛有大勢力.能拔娑婆無底廁坑不赦牢獄之人.直下出離其中.悉皆安置於極樂本有家鄉.令其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也。欲生西方.最初須有真信切願.若無真信切願.縱有修行.不能與佛感應道交.只得人天福報.及作未來得度之因而已。若信願具足.則萬不漏一。永明所謂萬修萬人去者.指信願具足者言也。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污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耳。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雖則長時念佛.無有間斷。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先念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畢.即念讚佛偈.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念偈畢.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將畢.歸位跪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然後念淨土文.發願回向往生。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矣。淨土文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禮拜者.或在念佛歸位之時.則禮若干拜佛外.九稱菩薩.即作九禮。禮畢即發願回向。或在功課念畢禮拜。隨己之便.皆無不可。但須懇切至誠.不可潦草粗率。蒲團不可過高.高則便不恭敬。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閒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儘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極閑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閑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又念佛之人.必須事事常存忠恕.心心隄防過愆。知過必改.見義必為.方與佛合。如是之人.決定往生。若不如是.則與佛相反.決難感通。又舉凡禮拜讀誦大乘經典.及作一切於世於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餘功德.另去回向世間福報.則念不歸一.便難往生。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若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向往生.則所得世間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便難決定矣。此念佛法門.一代時教大乘經典.盡皆讚揚。小乘經中.絕不提起。有不通教理者.斥為小乘。乃無知邪說.不可聽從。又乩壇所說.多屬靈鬼依託當人之智識而作。若說世間道理.則是者尚多。若說佛法.則非己所知.妄造謠言。如金剛直解後.所附之先天古佛寶號.乃滅人慧命.瞎人正眼.極惡無比之魔話。以此施人.罪過無量矣。
與心願居士書(代友人作)
心者.一身之主.萬法之宗。順之則速成菩提.逆之則永沈生死。一切眾生.迷背本心.隨逐妄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輪迴於六道之中.汨沒於三界之內。久經長劫.莫能出離。汝既發心歸依三寶.為佛弟子。須發菩薩四宏誓願.自利利他。四宏誓願者.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佛誓願之本。汝於日用舉心動念.須令與此相合。若與合者.擴充令其圓滿。若不合者.斷除令其淨盡。然欲利他.先須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眾生。譬如溺於海者.不能救海中沈溺之人。如來所說了生死法無量無邊。唯淨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辦.捨此末由。所謂淨土者.即生信發願.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果能信願真切.一心念佛。至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國。既得往生.則俯謝凡質.高預聖流。見佛聞法.證無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議。然後乘本願輪.迴入娑婆.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令一切眾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圓證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薩四宏誓願.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已。心願之義.如是如是。若能顧名思義.身體力行。可謂超格丈夫.火裹蓮華.如來真子.大士嫡孫矣。勉之勉之。
與衛錦洲居士書(因鄰火延燒、物屋一空、其妻驚駭病故、遂心神迷悶、如醉如狂、)
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天之所以成就人者.有苦有樂.有逆有順.有禍有福.本無一定。唯在當人具通方眼.善體天心.則無苦非樂.無逆非順.無禍非福矣。是以君子樂天知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隨遇而安.無往而不自在逍遙也。所以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者現在也、行者優游自得之意、富則周濟貧窮、貴則致君澤民、盡其富貴之分、是之謂素富貴行乎富貴也、)素貧賤行乎貧賤.(若家無餘財、身未出仕、則守乎貧賤之節、不敢妄為、)素夷狄行乎夷狄.(若盡忠被讒、貶之遠方、如雲貴兩廣黑龍江等、則心平氣和、不怨君上、不恨讒人、若自己就是彼地之人一樣、)素患難行乎患難。(或者不但遠貶、且加之以刑、輕則楚打監牢、重則斬首分尸、或至滅門、仍然不怨君上、不恨奸黨、若自己應該如此一樣、人與之患難、尚然如是、何況天)(降之患難、豈有怨恨者乎、如是之人、則人愛之、天護之、或在此生、或在後世、或在子孫、決定有無窮之福報、以酬其德矣、)居士雖有好善之資.未明儒佛至理。以故一遇逆境.便發狂亂耳。今諭之曰.世間最博厚高明者.莫過天地日月。而日中則昃.月盈則食。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滄海變桑田.桑田成滄海。古今最道高德備者.莫過孔子。而且絕糧於陳.被圍於匡。周遊列國.卒無所遇。只有一子.年才五十.即便死亡。幸有一孫.得綿世系。降此而下.顏淵短命.冉伯牛亦短命。子夏喪明.左邱明亦喪明。屈原沈江.(屈原盡忠被讒、後以)(懷王被秦所留、不勝憂憤、而力無能為、五月五日、沉於汨羅江中、)子路作醢。(醢音海、肉醬也、子路仕衛、衛蒯瞶與其子輒爭國、子路死於其難、遂被敵兵斬作肉醬、)天地日月.猶不能令其常然不變。大聖大賢.亦不能令其有順無逆。唯其樂天知命.故所遇無不安樂也。而且千百世後.自天子以至庶人.無不景仰。以當時現境論之.似乎非福。以道傳後世論之.則福孰有過於此者。人生世間.千思萬算.種種作為。究到極處.不過為養身口.遺子孫而已。然身則粗布亦可遮體.何必綾羅綢緞。口則菜羹儘可過飯.何必魚肉海味。子孫則或讀書.或耕田.或為商賈.自可養身.何必富有百萬。且古今為子孫謀萬世之富貴者.莫過秦始皇。吞并六國.焚書坑儒收天下兵器以鑄大鐘.無非欲愚弱其民.不能起事。誰知陳涉一起.群雄并作。一統之後.不上十二三年.便致身死國滅.子孫盡遭屠戮。直同斬草除根.靡有孑遺。是欲令子孫安樂者.反使其速得死亡也。漢獻帝時.曹操為丞相.專其威權。凡所作為.無非弱君勢.重己權.欲令自身一死.子便為帝。及至已死.曹丕便篡。而且尸猶未殮.丕即移其嬪妾.納於己宮。死後永墮惡道.歷千四百餘年.至清乾隆間.蘇州有人殺豬出其肺肝.上有曹操二字。鄰有一人見之.生大恐怖.隨即出家.法名佛安。一心念佛.遂得往生西方.事載淨土聖賢錄。夫曹操費盡心機.為子孫謀。雖作皇帝.止得四十五年.國便滅亡。而且日與西蜀東吳互相爭伐.何曾有一日安樂也。下此若兩晉宋齊梁陳隋.及五代之梁唐晉漢周.皆不久長。就中唯東晉最久.僅一百三年。其他或二三年.或八九年.一二十年.四五十年.即便滅亡。此乃正統。其餘竊據偽國.其數更多.其年更促。推其初心.無非欲遺子孫以富貴尊榮。究其實效.反令子孫遭劫受戮.滅門絕戶也。且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能令子孫世受其福。況區區凡夫.從無量劫來.所作惡業.厚逾大地.深逾大海。可保家道常興.有福無殃也耶。須知世間萬法.悉皆虛假.了無真實。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熱時燄.如乾闥婆城。(梵語乾闥婆、此云尋香、乃天帝樂神、其城乃幻現非實、世俗所謂蜃樓海市即此也、)唯自己一念心性.亙古亙今.不變不壞。雖不變壞.而常隨緣。隨悟淨緣.則為聲聞.為緣覺.為菩薩.為佛。由功德有淺深.故果位有高下。隨迷染緣.則生天上.生人間.墮修羅.墮畜生.墮餓鬼.墮地獄。由罪福有輕重.故苦樂有短長。若不知佛法之人.則無可如何。汝既崇信佛法.何不由此逆境.看破世相。捨迷染緣.隨悟淨緣。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從玆永出六道之輪迴.高證四聖之果位。豈不是因此小禍.常享大福耶。而乃昧昧不了.如醉如狂。倘若焦思過度.或致喪身失命.則長劫難出輪迴矣。而且弱妾孤子.何以自立。本欲自利利他.反成自害害他。(他謂妾與子也、)何愚癡一至於此也。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由是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至成佛而後已。眾生常作惡因.欲免惡果。譬如當日避影.徒勞奔馳。每見無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謂作善獲殃.無有因果。從茲退悔初心.反謗佛法。豈知報通三世.轉變由心之奧旨乎。報通三世者.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謂之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後報則遲早不定。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轉變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惡業.當永墮地獄.長劫受苦。其人後來生大慚愧.發大菩提心.改惡修善.誦經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力。由是之故.現生或被人輕賤.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貧窮.與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墮地獄長劫受苦之業.即便消滅。尚復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金剛經所謂若有人受持此經.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轉變由心之義也。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生悔罪心者。須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稂莠則不能得嘉穀。種荊棘則勿望收稻粱。作惡獲福者.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惡.則福更大矣。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賭.揮金如土.而不即凍餒者.以其金多也。倘日日如是.縱有百萬之富.不幾年即便家敗人亡.掃地而盡矣。作善遇殃者.宿世之罪業深也。若不作善.則殃更大矣。譬如犯重罪人.未及行刑.復立小功。以功小故.未能全赦.改重為輕。倘能日日立功.以功多且大故.罪盡赦免.又復封侯拜相.世襲爵位.與國同休。大丈夫生於世間.當具超格知見。豈可使身外之物.累壞自身。譬如金珠滿屋.強盜來搶.只宜捨之速逃.豈可守財待死。良以金珠雖貴.若比身命.猶然輕賤。既不能兩全.只可捨金珠而全身命耳。且汝財物已燒.空憂何益。惟宜隨緣度日.竭力念佛.求生西方。則盡未來際.永離眾苦.但受諸樂。如是則由此火災.成無上道。當感恩報德之不暇.何怨恨迷悶之若是耶。祈以予言詳審忖度.當即釋然解脫.如撥雲霧以見天日。從茲即災殃翻為善導.轉熱惱直下清涼矣。倘猶執迷不悟.勢必發願發狂。則本心已喪.邪魔附體。縱令千佛出世.亦不能奈汝何矣。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概要)-7 黃念祖居士註



丙  本經註釋
五譯之中,魏譯較備。故大經註疏,集於《魏譯》。我國大德多為小本彌陀作註。至於註大本者僅隋淨影,唐嘉祥兩家。
(1)《無量壽經義疏》六卷  隋京師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世稱淨影疏。
(2)《無量壽經義疏》(與上同名)  唐嘉祥寺吉藏撰。世稱嘉祥疏。
又新羅國(今朝鮮)有憬興、元曉兩家,所註亦在我國流通:
(1)《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  新羅國沙門憬興著。世稱憬興疏。
(2)《無量壽經宗要》一卷  新羅國黃龍寺沙門元曉撰。曾入唐遊學,還後,化振海東。其疏曰海東疏。
(3)《遊心安樂道》一卷  亦元曉師撰,乃淨宗古佚十書之一。
大經光明,照耀日本,註釋之盛,遠超我國。筆者所知者已二十餘種,計為:
(1)《無量壽佛贊鈔》一卷,興福寺善珠作。(2)《無量壽經述義》三卷,最澄集。(3)《無量壽經私記》一卷,智景作。(4)《無量壽經義苑》七卷,紀州總持寺南楚作。(5)《無量壽經略箋》八卷,享保五年洛東禪林寺院溪作。(6)《無量壽經鈔》七卷,望西樓了惠作。(7)《無量壽經直談要註記》廿四卷,永享四年增上寺西譽作。(8)《無量壽經見聞》七卷,良榮作。(9)《無量壽經科玄概》一卷,小倉西吟作。(10)《無量壽經會疏》十卷,越前勝授寺峻諦作。(11)《無量壽經開義》六卷,平安西福寺惠空作。(12)《無量壽經貫思義》三卷,薏州理圓作。(13)《無量壽經顯宗疏》十七卷,江州性海無涯作。(14)《無量壽經要解》三卷,法霖作。(15)《無量壽經講錄》十卷,紀州磯肋安樂寺南麟作。(16)《無量壽經梵響記》六卷,靈鳳作。(17)《無量壽經眼髓》十一卷,攝州定專坊月溪作。(18)《無量壽經義記》五卷,界華藏庵惠然作。(19)《無量壽經海渧記》廿卷科二卷,攝州小曾彌憲榮泰岩作。(20)《無量壽經永安錄》十三卷,薏報導坊慧雲作。(21)《無量壽經甄解》十八卷,道隱作。(22)《無量壽經合贊》四卷,觀徹作。其中第六、第十、第廿一、第廿二諸著,本書引證甚多。
又註釋大經校會本者,共三種:
(1)《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清初彭際清作。
(2)《無量壽經箋註》,清末丁福保作。
以上兩種所註者,皆為彭氏之節校本(即大經第七種)。
(3)《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清光緒正定王耕心作。所註為大經第八種魏承貫氏會本。
又清末沈善登居士著有《報恩論》三卷,中有《淨土法門綱宗》、《無量壽經綱宗》、《往生正因論》等。
九、總釋名題
經  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
《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吳支謙譯
《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
《無量壽如來會》唐菩提流志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趙宋法賢譯
自漢迄宋,同經異譯可考見者,凡十有二,近代流通唯此五本。)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法名慈濟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臺家注經,先釋經名。
大經五種原譯,各有經題。王氏會本名為《大阿彌陀經》以別於原譯與小本。但「大」字之增,無所依據。彭氏節本與魏氏會本,皆名《無量壽經》同於《魏譯》,三種一名,混同易誤。正定王氏改魏氏本為《摩訶阿彌陀經》。摩訶二字亦復無據。
考從漢迄宋十二譯中,以無量壽為名者十,以清淨平等覺為名者二,以正覺為名者一。最初漢代一譯名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最後宋代一譯名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今此會本直取宋譯經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為首,去其重覆之經字,下從《漢譯》經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去其重覆之「無量」二字,於是經題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自然佳妙,不假斧斤。兩譯原名,攝於一名之中;十二種經題悉入一題之內。全經大旨,昭然目前。淨宗要義,備於題內。人法喻、教理行、體相用等齊顯於一名之中。如帝網珠,圓攝一切妙法。本經會集之妙,於此可見麟爪。
以下正釋本經題名
題中首字曰佛,佛者乃梵語佛陀之略稱。義為覺者。覺者對迷而言。迷則眾生。三覺俱圓,即名為佛。三覺者:自覺、覺他與覺滿。三覺圓滿,名為佛陀。是知佛者,即三覺俱圓之眾生,眾生即未覺之佛。又佛者乃十號之一。十號者:(1)如來、(2)應供、(3)正遍知、(4)明行足、(5)善逝、(6)世間解、(7)無上士、(8)調御丈夫、(9)天人師、(10)佛。十號具足為世所宗,故名世尊。世尊梵音薄伽梵。《佛地經》云:「是薄伽梵最清淨覺,極於法界,盡於虛空,窮未來際。」(《成實論》等合無上士與調御丈夫為一號,則從如來至世尊為十號。十號之詳釋在下之第四品中)上明佛字為極聖之通號。今就本經,題中佛字即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如來。華(指中華)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其用,寂默是其體。究竟極果,乘大願船,生五濁世,示現成佛。為度我等,演說本經。是即一切眾生大恩大德之慈父;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大覺圓滿之釋尊也。
說者,悅也。悅所懷也。「佛說」二字顯此經是世尊金口所宣,非餘人之說也。佛以度生為願。今眾生機熟,堪受淨土大法,究竟解脫。故今樂說,以暢本懷。
大乘者,喻也。乘以運載為義。大者所乘,或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別於聲聞緣覺僅求自覺之小乘。《十二門論》云:「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給也)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諸大士之所乘,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如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無量無邊,以是因緣故名為大。」又《寶積經》曰:「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以上經論明大乘者,唯如來與大菩薩能乘,大者所乘故。又所乘之道,是諸佛如來之所行,所乘者大,故名大乘。又此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體無邊涯,絕諸對待。橫該十方,豎通三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如傅大士偈:「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故強名為大。如《涅槃經》云:「所言大者,名之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今此經中「大乘」二字,正喻「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淨宗第一義諦。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又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心,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心。能修所修,只是一心。即心即佛,心佛不二。又可云,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佛,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佛,自佛他佛,只是一佛。自他不二,自他宛然。能所不二,修證不無。超情離見,強名為大。以此為能乘所乘,強名大乘。故經題中,以大乘為喻,以明全經要旨。
「無量壽」,梵語為阿彌陀。即本經所說極樂世界教主之聖號。阿彌陀三字是密語,含無邊密義。今若譯梵文為華語,顯密旨於顯說,則可譯成無邊德號。今經翻為無量壽,是取其中首要之義。經中無量光,無邊光等十二聖號,同為阿彌陀之德號。《漢譯》本則翻為無量清淨佛、無量覺、無量清淨平等覺。(其中覺字與佛字正同)以上多種聖號,咸曰無量。實則佛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蓋以世尊妙德無量,故德號亦無量,一一名中所含之德亦無量。是以持名所召之德無有量。
今經題中首標無量壽者,以此三字,統攝一經所說。蓋無量壽是法身常住之體。壽是如如智之體,光是如如智之相,故經題標壽德,光德即攝於中。又《甄解》云:極樂淨土「三種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一切歸壽命。」又「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入一法句,無量壽故。」故經題中標「無量壽」德號,則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全部經旨,攝無不盡。
「莊嚴」者,《探玄記》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故小本曰:「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往生論》稱極樂三種莊嚴,已見前。細論則有二十九種莊嚴。文繁不引。今本經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眾行」,又「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又「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如上所引,正顯經題中莊嚴之義。蓋法藏「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眾行」是其殊勝願行也。因行獲果,故曰:「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果感樂剎,故曰:「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
又經中「榮色光曜,不可勝視」,「無量光炎,照耀無極」,「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華果恒芳,光明照耀」,「隨風散馥,沿水流芬」,「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奇妙珍異,周遍校飾,光色晃曜,盡極嚴麗」,咸顯彼佛世界具足莊嚴,周遍其國,是莊嚴一辭中所含「交飾」之義。至於「具德」者,則如經第九品中「如實安住,具足莊嚴」。故知極樂世界如是莊嚴者,蓋由於如實而安住也。實者,真實之際也,是謂具德。又第十五品中「一切莊嚴,隨應而現」。此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之圓明具德也。
「清淨」者,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探玄記》云:「三業無過雲清淨。」蓋謂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也。又清淨土,指淨土。清淨身,指佛身。清淨人指如來。又《往生論》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此與經題中「莊嚴清淨」妙合天然。三種莊嚴者,無量莊嚴也。今齊入一清淨句中,是「一切即一」。又經云「心淨則佛土淨」表「一即一切」。華嚴玄旨,又於此處見之。又《漢譯》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又其中第十八願曰:「我作佛時,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淨潔心。壽終時,我與不可計比丘眾飛行迎之。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作阿惟越致。」此中之淨潔心即是清淨心。亦即《往生論》中之清淨句。佛名無量清淨佛,佛心是無量清淨心,總之是一法句,即是清淨句,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亦即是一句佛號。故發大乘心,持名念佛,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正是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宗。又清淨句,表實際理體。從清淨句出生三種莊嚴,三種莊嚴同入一清淨句,是為經題中莊嚴清淨之義。
「平等」者,離差別也。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顯平等之義。《入佛境界經》曰:「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故知有差別即是二,即不如矣。故云平等即入不二,即是真如。可見平等之義甚深。今題中曰平等覺,可有四解:一曰平等普覺一切眾生,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今經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之法,普被三根,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正顯平等普覺之義。二曰以平等法覺悟眾生。《淨影疏》曰:「無作無所有等,為平等法。」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從有念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念得能所兩忘,即是《金剛般若》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淨影疏》之「無作無所有」。以如是法教導眾生,橫出三界,成究竟覺,是謂以平等法,覺悟眾生。三、平等覺指如來之正覺。正覺無一切高低深淺之別,故曰平等覺。四、專就本經,「平等覺」亦即極樂教主之聖號。以上諸義,題中俱攝。
「經」者,梵語修多羅。直譯為線,義譯為契經。契者,一者契理,理者,實際理體也。二者契機,機者,機宜,眾生根機也,兼指時機,時節因緣也。故契機者,切合眾生水平與時代也。今為省文,略去契字,但名曰經。經具貫、攝、常、法四義:貫則貫穿所說之理;攝則攝持所化之生(指眾生);常則古今不易;法則近遠同遵。上述四字,可盡「經」字之義。
又佛所說者通名為經。故題中經之一字,是通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十四字,是本經獨具之別名。
諸經立名,不離人法喻。或單或複,可得七類:單一者三,具二者三,具足者一,共成七類。例如:
單一
┌單人    阿彌陀經 阿彌陀是人 無法喻
┤單法    大般若經 般若是法   無人喻
└單喻    梵網經   梵網是喻   無人法
複二
┌人法    文殊問般若經 文殊是人 般若是法 無喻
┤法喻    妙法蓮華經   妙法是法 蓮華是喻 無人
└人喻    菩薩瓔珞經   菩薩是人 瓔珞是喻 無法
具足人法喻——大方廣佛華嚴經    佛是人,大方廣是法,華嚴是喻。
今本經題亦具足人法喻。題中佛字表此土果人,無量壽是彼方果人,故題中具兩土果人。莊嚴清淨平等覺七字是法。大乘二字是喻。乘者車也。此經可運載無量眾生咸達寶所。如《法華》之大白牛車,故以大乘為喻。
諸經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註家釋題,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專就本經,則「佛說大乘」是教。「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無量壽」是理。「無量壽」表三際一如、涅槃常住之法身本體,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故判屬於理,蓋其為實際理體也。「佛說大乘」是教,即依此「無量壽」之理體,直指大乘為喻,為宣說眾生本具之大經,判之為教,義甚分明。又從教起行,故下文中「莊嚴清淨平等覺」即是佛所教化之妙行也。一句阿彌陀,以之莊嚴自心,清淨自心,是即依教修行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圓顯本具之平等覺,是以行顯理也。又得往生者悟無生忍,從體起用,復以此平等妙法,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往生淨土,同證大覺,復是從眾行顯理也。
若以經題配三大,則無量壽體大,莊嚴清淨是相大,平等覺是用大。
依《漢譯》「無量清淨平等覺」即阿彌陀佛義。更可以本經題配三覺。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莊嚴自心是名始覺。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題中「清淨平等覺」也。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莊嚴」,是為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無量壽是我果覺。如是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是故《圓中鈔》疏曰:「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鈔曰:「如《金光明》,及諸大乘,多作此說。」









素食食譜:雪中白果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雪中白果

白木耳(泡開)--------- l00公克
白果------------------------- 75公克
青花菜-------------- 75公克 (8)

薑末------------------- 1湯匙
高湯------------------- 1
-------------------- 1/3湯匙
-------------------- 1/2湯匙
胡椒粉----------------- 少許
太白粉水------------ 1湯匙
香油-------------------- l小匙
淋汁
高湯-------------------- 1
胡椒粉--------------- 少許
奶水-------------------- 2湯匙
太白粉水------------- 1湯匙

白木耳泡開洗淨,入開水中川燙。
白果先煮熟,如用罐頭白果,亦入開水中川燙。
青花菜洗淨入開水中川燙。(開水中加入油及鹽)。
鍋熱入油1湯匙,爆香薑末,入白木耳及白果及調味料同燒好盛於盤中,青花菜圍邊。
淋汁燒好,勾成濃稠奶油汁,淋於菜上即好。


白木耳又稱銀耳,含豐富膠質、多種維他命及各種營養素,具有補腎、潤肺、益氣、提神健腦、嫩膚功效。

白果是銀杏的果實。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入佛明宗答問---4 王驤陸居士 開示




31. 問:何以魔力如是之大?

答:初學人不辨魔佛之義,遂若驚弓之鳥矣,當知魔亦佛也。只此一念,顛倒惑亂者為魔,故從麻從鬼,鬼多如麻,其亂可知。妄心分別顛倒,亦由是耳,若此一念清淨無染,了無執住,內魔既息,外魔亦亡。息者歸入自心也,以魔佛同一為我之本體,故其力相同而相對。識得根本,魔軍自破,頓開佛慧,文殊亦難與辯義,此言心轉般若,其妙如是。學人當從佛上用功,勿從魔上生怖畏,自己不肯用功,見他人過處,才是魔耳。

32. 問:開悟之人將如何考測之耶?

答:開悟者,悟於心也,此學人自己事,他人何可測度。惟過來人知過來事,不開悟者,不能測他人功行之淺深與所證入之如何程度也。今之妄評某焉開悟,某焉成魔者,必其人先已成佛而可,或其人做過魔子,何也,如考場中之主考,其學識必過人而可,否則妄評顛倒,即成大妄。為一時之快論,其罪小,若由是而阻他人進步,則罪大矣,此口業中之綺語是也。

33. 問:初發明道人,往往流露驕慢之習,何也?

答:驕者,自恃其所有也,此亦非他人可測,世人徒見其不遜,以為驕,然則師之與弟子,加以棒喝,此亦名為驕耶,同門中直道而行,直言規過,亦豈可名為驕耶。總因世人責人嚴,已成為習,不受直言,但見其驕,而不知其用意也。又初發明道人,以歡喜之流露,不覺手舞足蹈,而對方嫉忌之根未除,宜有此誤會。又驕之為害,入於自是,學業不進矣,此屬害己,未有誤於人者也。至於明道人,已有師資之位,若其人能受其呵斥,福緣已屬不淺,當感激之不暇,豈可以驕慢目之。又患人驕慢者,其人亦必驕於人者也,倘為彼之驕慢所動,即我生死之可怖,又安知彼之故作此態以試我耶,故君子必自反也。

34. 問:往生之義可開示否?

答:學人當先知往者惟心,動願即已成就,如靜坐而觀九宇,萬千世界,無不包藏於懷,則西方世界,亦在我包藏之中矣,萬物皆備於我,更有何來去耶。

35. 問:學人入佛,多自阻礙,其最甚者,果屬何事?

答:惟量小二字,為阻道之最,佛故首重布施,以眾生但知執我,我執愈強,其量越小,不能發大心承當,一也。見小事即驚怖,大事更不堪矣,二也。好與人爭勝,堅執勿捨,三也。其機呆鈍不靈,四也。善惡之見難除,五也。為說平等不二法,必不堪承受,六也。雖布施亦只限於有相,而小者更不能捨去我見,為真正之大布施,七也。此關不破,則一切學問,皆難深入。凡中途疑阻者,皆此因緣耳。

36. 問:有人云一切革新,佛法亦應革新,然否?

答:非是,心無新舊,佛法亦然,不可革新,當云復舊,因已失其本來也。惟方法允宜變通,切不可膠執一法,因時代不同,因緣亦異,人性又習於浮動,斷不肯拘守一法,入無相門,比較尤難,當以多法引之,先使感有興趣,然後可言上乘。

37. 問:今有兩種人,一為拘謹,一為浮活,此二等人,誰先成佛?

答:先後本難預定,比較則以浮動者為易,因由活而定,尚有辦法,由拘謹而轉活潑則極難也。

38. 問:善人與惡人比較又如何?

答:善人有不等之善,由惡而轉善者較易,因其機性,本已活潑也。惡亦有不等之惡,五逆十惡人,比較容易,因其膽識先具,只不覺耳。若疲軟取巧虛偽不實之人,尤甚於惡,是為甚難,因其病在骨,如得痿症者必死,五逆十惡,如火症傷寒,雖險而可救,然不就醫不服藥皆無用耳。

39. 問:近代眾生,於何類中根器比較為利?

答:此有五種,一外道中人,二青年學子,三政客,四摩登女子,五優伶界中人,此中根器好者居多。因外道中人肯吃苦勤修;青年學子好奇,而有勇氣;政客多思想;摩登女子,男女之見不堅,優伶時時逢場作戲,易悟入於幻,皆可造者也。惜調伏之不易,彼不信則已,一信則精進甚速耳。

40. 問:同一學佛多年人,何故成就各不同耶?

答:學佛不當以年計,當以世計,因不於一佛二佛種善根也,在今世,甲為年多功深,論多世,則乙又居上,故後學之不可輕也,知此則亦勿驕於人矣。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註華嚴法界觀門-5 圭峯蘭若沙門宗密註



【二事如理門】
一一事。皆如理溥遍廣大。如理徹於三世。如理常住本然
【謂諸事法與理非異】
先出遍之所由由前門理如事故即。事不異理。故遍此與前門互相如為一對。又與後門以非一非異互望。能遍能含為一對
【故事隨理而圓遍】
總標宗也。下別示遍相
【遂令一塵溥遍法界法界全體遍諸法時此一微塵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
且指一事為例釋之
【如一微塵一切事法亦爾】
例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六道眾生一一皆爾
【三事含理事門】
文二。一正釋此門。二總融二門
【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廣容(標宗)如一微塵其相不大而能容攝無邊法界由剎等諸法既不離法界是故俱在一塵中現】
指一為例也。由上一事。含於理故。餘一切事。與所含理。體不異故。隨所含理皆於一事中現也。然此亦與理非異。方能含。今但標非一者。約存本一事為能含法故。又以對前門故
【如一塵一切法亦爾(結例)此理事融通非一非異故總有四句】
為能含邊。皆具與理非一非異義。由非一故。有體為能含。由非異故。有用方能含也
【一一中一】
上一中有下一也。上一是能含。下一是所含。下一是能遍。上一是所遍也。餘三句一一例知
【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通論四句。皆上為能含。即當所遍。下為能遍。即當所含。若準下一多相望不同。即第二句是遍義。第三句是含義。末句互為含遍。初句皆闕也。但應云攝入。至下當明
【四通局無礙門】
釋第二門。二門唯通。今不壞相。有不遍故兼局
【謂諸事法與理非一(故局)即非異故(故通)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遍十方一切塵內由非異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動一位即遠即近即遍即住無障無礙
【五廣陜無礙門】
釋第三門
【謂事與理非一(故陜)即非異故(故廣)】
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陜即大即小無障無礙
【六遍容無礙門】
六七二門。皆合前四五。兼之二三。以廣容溥遍不相離故。二四唯遍。三五唯容。故今合之。同時具二。但以一多反覆相望。故成六七二門。文中有兩對。初明遍即是容。後明容即是遍。初中云
【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溥遍即是廣容】
以一望多。故有遍容義。以有彼多可一一遍故。可悉容受故。若多望一。即無此義。以所望唯一。無可言遍言容。但應云攝入。即當後門
【故遍在一切中時即復還攝一切諸法全住自中】
謂一遍多時。還攝所遍之多在我一內。若以鏡燈喻者。如四方四維布八鏡。又上下各安一鏡為十。於中安一燈即十鏡互入。如一鏡遍九鏡時。即容九在一內也
【又由廣容即是溥遍故令此一塵還即遍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
但覆上也一容九時。即能遍九。是故。此塵自遍他時。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時遍攝無礙思之
  七攝入無礙門
【謂彼一切望於一法(反上也)】
故名義皆殊。亦有兩對
【以入他即是攝他】
入即前遍。攝即前容。以多望一無多可遍。故云入也。無多可容。故云攝也
【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令彼一還復在自一切之內同時無礙思之】
多入一時。還攝所入之一。在我能入多內。如九鏡入彼一鏡中時。即攝彼一鏡。還在能入九鏡之內。同時交互。故云無礙
【又由攝他即是入他】
反上能入為能攝也
【故一法】
此是所攝
【全在一切中時】
彼多攝之
【還令一切】
是能入也
【恒在一內】
一是所入
【同時無礙思之】
謂九各攝一。在己中時。九即同入彼一鏡內也
【八交涉無礙門】
六七二門。約一多互望。能所義別。故有遍容攝入之殊。今此多能攝一入一。即此一亦能攝多入多。即能即所。即攝即入。即一即多。一切一時溥收無礙。故云交涉。謂交相關涉也
【謂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有四句】
雖似八句。二二合故。
【問既總上二門。何得但云攝入不言遍容。答前約一多相望義別。】
故分二門名殊。今同時互即。故遍即是入。容即是攝。若更開遍容四句。即文義成重。若句句云攝容一切。遍入一切等。即文句繁雜。故但云攝入。即是遍容也。問若一多相即。何得此還標云一望一切。後門云一切望一。答雖且舉一為首。而亦同時迴互。故釋中初句一望一切云攝入。次句一切望一云攝入。三即一望一。四即一切望一切。文昭然也。二門且相對。各舉一例。其實一一迴互自具。故第十門總之名溥融也。然二門義不重者。至後門當示
【謂一攝】
如舉東鏡為能攝也。同時即為能入及所攝。是下一入字也。此能入即彼所攝。此能攝即彼所入。彼謂一切也。故上釋云。即能即所。即攝即入。即一即多矣
【一切】
如舉九鏡為所攝也。同時即為所入及能攝。便是後舉一切字。一一例上反之
【一入】
則上能攝之一。同時便為此能入及所攝也
【一切】
即上所攝。同時便為此所入及能攝也。故以兩句為一句。據此句。以一望多。秖合云遍容。不合云攝入。今由此門一一反覆相即故。迴互無礙也
【一切攝一】
正是上一入一切也
【一切入一】
正是上一攝一切也。文勢一一反上釋之
【一攝一一入一】
如東鏡攝彼西鏡入我東鏡中時。即我東鏡便入彼西鏡中去
【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
圓滿常如此句。但以言不頓彰。故假前三句。三句皆遍也
【同時交參無礙】
同時具如上釋
【九相在無礙門】
我攝餘法在他法中。他又攝餘法在我法中。此彼互在。故云相在也
【謂一切望一】
以一切在初者。反於第八。其實亦一望一切。乃至四句
【亦有入有攝亦有四句】
此與前句不同。前但此彼同時攝入。今則欲入彼時。必別攝餘法。帶之將入彼中。發起重重無盡之勢也
【攝一入一】
上一是所攝。下一是所入。二皆是所。則顯上必別有能攝之法為主。本文恐句中雜鬧難會。故略之也。餘三句亦然。且此句者。應云一能攝一入一。如東鏡能攝南鏡。帶之將入西鏡之中。即東鏡為能攝能入。南為所攝。西為所入也。此即釋迦世尊攝文殊菩薩入普賢中也。直舉一切佛為能亦得
【攝一切入一】
如東鏡攝餘八鏡。帶之將入西鏡中時。即東鏡為能攝能入。八鏡為所攝。西鏡為所入也。則一佛攝一切佛。一切眾生。帶之同入一眾生中。都以九鏡及一切佛。為能亦得
【攝一入一切】
如東鏡攝南鏡。將入八鏡中也。或九鏡皆攝東鏡。將入九鏡中也
【攝一切入一切】
此中正明諸法互相攝入。一時圓滿重重無盡也。前三句。且趣舉其一。令漸次見其義用。論其諸法交涉相在。即以同時。今現見鏡燈但入一燈當中之時。即鏡鏡中一時各有多多之燈。無先後也。即諸佛菩薩六道眾生。不有即己。有則一剎那中。便徹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凡聖中也
【同時交參無礙】
前三句都在第四中。名同時也
  十溥融無礙門
【謂一切及一溥皆同時更互相望】
八九。互闕一也
【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溥融無礙】
溥融八九。令各各一時頓具。故云一一具前兩重四句。然則亦總融前九。前九展轉相由。故不出一及一切。互相望故。前九又不頓顯。故此攝令同一剎那。既總別同時即重重無盡也
【準前思之】
且準八九二門思之者。據第八門。初句云一攝一切。一入一切者。且明我之自一攝他一切時。此一即復單己入他一切。未言帶所攝一切。復將入他一切。第九門云。我攝一入一等者。但明所攝所入。又不明一與一切。一一互望。皆為能攝能入。今若合二門。令一望多時。即多望一。同時一一各具能所者。即成兩重四句。初以一法為能攝入。一一對四句。所攝入者。一一法攝一入一。此是八中第三句。全與九中初句合也。二一法攝一切入一。此是八中初句上半。第三句下半。與九中次句合也。三一法攝一入一切。此是八中第三句上半。初句下半。與九中第三句合也。四一法攝一切入一切。此是八中初全句。與九中第四句合也。次以一切法為能攝入。一一對四句所攝入者。一一切法皆攝一入一。此是八中次全句。與九中初句合也。二一切法皆攝一切入一。此是八中末句上半。次句下半。與九中次句合也。三一切法皆攝一入一切。此是八中次句上半。末句下半。與九中第三句合也。四一切法皆攝一切入一切。此是八中全末句。與九中末句合也。如是二門交絡配屬。即重重無盡。主伴互融之門豁開也。將此十門。遍配一切法義。方成十玄之義。若但將此十以配於十玄。即文勢別也。令圓明顯現稱行境界無障無礙深思之令現在前


    注華嚴法界觀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