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3-2

乙、勸兼念觀音
觀世音菩薩,于往劫中,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雖則安住常寂光土,而復垂形實報、方便、同居三土;雖則常現佛身,而復普現菩薩、緣覺、聲聞,及人天六道之身;雖則常侍彌陀,而復普於十方無盡法界,普現色身。所謂但有利益,無不興崇;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陀山者,乃菩薩應跡之處,欲令眾生投誠有地,示跡此山;豈菩薩唯在普陀,不在他處乎?一月麗天,萬川影現,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現全月。若水昏而動,則月影便不分明矣。眾生之心如水,若一心專念菩薩,菩薩即于念時,便令冥顯獲益。若心不志誠、不專一,則便難蒙救護矣。此義甚深,當看印光文鈔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名觀世音者,以菩薩因中由觀聞性而證圓通,果上由觀眾生稱名之音聲而施救護,故名為觀世音也。普門者,以菩薩道大無方,普隨一切眾生根性,令其就路還家,不獨立一門。如世病有千般,則藥有萬品。不執定一法,隨於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處,而點示之。如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各各皆可獲證圓通。以故法法頭頭,皆為出生死成正覺之門,故名普門也。若菩薩唯在南海,則不足以為普矣。(正)復酈隱叟書
觀音大士,於無量劫,久成佛道;為度眾生,不離寂光,現菩薩身。又復普應群機,垂形六道,以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無作妙力,尋聲救苦,度脫群萌。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萬卉。雖則了無計慮,而復毫不差殊。良由徹證唯心,圓彰自性。悲運同體,慈起無緣。即眾生之念以為心,盡法界之境以為量。是知無盡法界,無量眾生,咸在菩薩寂照心中。故得雲布慈門,波騰悲海,有感即赴,無願不從也。(正)南五台觀音示跡記
須知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之境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謀而應。良由眾生心之本體,與菩薩之心息息相通;以故凡遇極大險難,舉念即獲感應。又菩薩現身,不專現有情身,即山河樹木、橋梁船筏、樓臺房舍、牆壁村落,亦隨機現。必使到絕地者,復登通衢;無躲避處,得大遮蔽。種種救護,難盡宣說。(續)歷朝觀音像序
吾人之心,與菩薩之心,同一體性。吾人由迷悖故,仗此心性,起惑造業,受諸苦惱。若知即此起貪瞋癡之心,即是菩薩圓證戒定慧之心,則起心動念,何一非菩薩顯神通、說妙法乎?(三)復卓智立書
念觀音名號,大則大應,小則小應,絕無不應之理。只管放開大膽對人說。彼不見感應者,感應之跡,有顯感顯應、冥感冥應、冥感顯應、顯感冥應。見正編石印普陀山志序亦未嘗無感應也。(三)復蔡錫鼎書
良以菩薩之心,猶如虛空,無所不遍;但眾生在迷,不生信向。譬如虛空,以物障之,便成隔礙;若穿一小孔,即得一小孔之空;穿一大孔,即得一大孔之空;若完全撤去障礙之物,則與普含萬象之虛空,渾合無間矣。是以眾生小感則小應,大感則大應。(正)觀世音感應頌重刻木板序
若病苦至劇,不能忍受者,當於朝暮念佛回向外,專心致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現身塵剎,尋聲救苦。人當危急之際,若能持誦禮拜,無不隨感而應,即垂慈佑,令脫苦惱而獲安樂也。(正)復鄧伯誠書一
編者敬按:華嚴會上大士告善財云,我住此大悲行門,普現一切眾生之前。然則吾人一言一動,何時何地而不在大士慈悲身中?特歷劫昏迷,如生盲人,日對陽光而不自覺。猝遇危難,一切塵勞妄想,頓伏不起,惟求救之一念,如烈火迅發,如急流賓士,不覺與大士立時相應,而巍巍神力,遂具足當前,受用無盡。以上云云,係許止淨居士于普門品後,闡揚大士救苦之靈感,最為形容盡致者。特擷要附志於此,用增信向。
滬戰時,閘北房舍,多成灰燼。獨余皈依弟子夏馨培之寓所,未曾波及。蓋當戰事劇烈時,彼全家同念觀世音聖號。且最奇異者,戰事起後第七日,渠一家人,始由十九路軍救出。及戰停歸家,室中諸物,一無所失。非菩薩之佑護,何能如此?渠供職新聞報館已數十年,夫妻均茹素,念佛甚虔。是知觀音菩薩,大慈大悲,遇有災難,一稱聖號,定蒙救護也。或曰:世人千萬,災難頻生。觀音菩薩,僅是一人,何能一時各隨其人而救護之耶?即能救護,亦不勝其勞矣。殊不知並非觀音處處去救,乃眾生心中之觀音救之耳。(三)息災法會法語
觀音聖號,乃現今之大恃怙,當勸一切人念。若修淨業者,念佛之外,兼念。未發心人,即令專念;以彼志在蒙大士覆被而消禍耳。待其信心已生,則便再以念佛為主,念觀音為助。然念觀音,求生西方,亦可如願耳。(三)復周伯遒書
念佛念觀音,均能消災免難。平時宜多念佛,少念觀音。遇患難,宜專念觀音;以觀音悲心甚切,與此方眾生宿緣深故。不可見作此說,便謂佛之慈悲,不及觀音。須知觀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即釋迦佛在世時,亦嘗令苦難眾生念觀音,況吾輩凡夫乎?(三)復甯德晉書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卮之事?觀音菩薩隨機示導,豈有不接引生西之理?生西當以信願為本。若遇危險念觀音,有信願,命終決定生西方。或只專一念彌陀,有苦卮,亦必解脫。(三)復如岑法師代友人問書
救災,當以盡人能念者為有大益。若摩利支天咒,所印雖多,亦難於大劫臨頭時用。宜取消,令人念觀音聖號,雖三歲孩童也能念。且勿謂支天咒之利益大,念觀音之利益小;縱此咒即觀音示現,亦當以念觀音為事。汝信心雖好,不知一法普攝一切法之至理,及不知要緊之時,愈約愈妙。儒教亦云: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汝若知此義,當以光言為至論。(三)復邊慧通書



【素食食譜:素蝦卷】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素食食譜:素蝦卷】


材料:

素蝦、蘆筍
竹筍、素火腿
紅蘿蔔、黃蘿蔔
春捲皮

調味料:
沙拉醬
素香鬆

作法:
1. 竹筍對切,連同紅蘿蔔整枝放入滾水中汆熟,起鍋之後放入冷水中放涼。

2. 蘆筍洗淨汆燙後撈出;素火腿、素蝦、黃蘿蔔過熱水後放涼備用。

3. 將竹筍、紅蘿蔔、黃蘿蔔、蘆筍、素火腿、素蝦切長條狀。

4. 接著將春捲皮鋪平之後,放上素香鬆、竹筍、蘆筍、素火腿、紅蘿蔔、黃蘿蔔、素蝦,然後擠上沙拉醬,再撒上素香鬆後捲起,最後再用少許的沙拉醬封口即可。

(圖文轉載)




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大乘妙法蓮華經 譬喻品三-3 悟顯法師講述


大乘妙法蓮華經 譬喻品三-3

《妙法蓮華經》講世尊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不但開示眾生本有佛性,而且有佛性者皆當作佛,還告訴你佛性在哪裡,分明為你指示出來,使你能夠體會得到、能夠證入,這「體會」就是開悟,開悟以後還要能夠修、能夠證入。
眾生從無始劫來認妄為真,迷妄入心,起種種顛倒的妄想,起貪瞋癡,造殺盜淫,都是因為不能明了心性。縱然學佛,很多也都是盲修瞎練,不知佛法的宗旨,只是人家教他念佛他就跟著念,教他持咒他就跟著持,教他拜佛他就跟著拜,完全沒有抓到佛法的核心,甚至聽了大乘經告訴他:自心是佛。他也不能相信,所以世尊才在最後,要滅度之前講了《法華》,開權顯實,顯示一乘了義,顯示諸佛出世是為說實相之法而已。眾生聽聞實相的道理,能夠悟入,那這一生必然能成就。

所以這裡舍利弗當機領納,這「領納」就是他聽得懂世尊的意思,而且能夠接受,能夠斷除從前的疑惑,所以世尊為其授菩提記,乃至後面四大弟子受記、五百弟子受記、學無學人受記,到第十品〈法師品〉世尊為與會的一切天龍八部、一切的大眾授菩提記,佛說你只要能夠隨喜《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或是一念隨喜,都為其授記,更為末世,也就是我們,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凡是聽聞《法華經》的絕對成佛,你只要能生一念隨喜心歡喜讚歎,世尊都為你授記,所以稱之為「成佛的《法華》」。更在後面講:「藥王今告汝。」佛告訴藥王菩薩:「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法華經》是諸經中王,是如來唯一真傳,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世尊告訴我們:你能夠來聽《法華經》,能夠聽經聞法,離成佛已經不遠了。就像你在高原,你非常口渴,你要鑿井求水,你一直鑿,一直鑿往下鑿,剛開始見到的是乾土,而後見到的是泥土,這土裡面含有水,你就知道離水的源頭不遠了。你修學其他的法門,修學其他的宗派,如果你不明了大乘實相,你不明了《法華經》講的義趣,不了解如來出世的本懷,你離無上菩提還是非常地遠。相反地你能聽聞《法華》,能心悟實相,那你離佛道已經不遠了,所以後面講「近於佛智慧」,你距離成佛,已經算是有希望了,可見這部《法華經》的功德之大。世尊告訴我們:你能來聽,這福報有多大呢,「假使有一個人供養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眾生,一個世界有百億日月,一百億的日月乘上四百萬億阿僧祇,這其中國土的所有眾生,從他出生一直到八十歲,日日七寶供養,乃至令其證阿羅漢果。相比你聽聞《法華經》,而且是第五十個輾轉聽到的,這個聽聞《法華經》功德比你以滿閻浮提的七寶,供養布施這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眾生乃至令其成道,還要大。同樣的,你要是謗佛,一劫當中這樣毀謗如來,這個罪過確實無量。但是如果你用一念不善心乃至須臾頃毀謗受持《法華經》的人,毀謗受持大乘經的人,這個罪報超過一劫當中,每天用惡口罵佛,天天罵。毀謗釋迦牟尼佛、毀謗諸佛,這個罪過已經相當重,可是你謗受持《法華》的人,這個罪更重,所以說:「若說其罪。窮劫不盡。」真的是不可思議。所以大家能來聽聞,能夠安住在《法華經》當中,你確實功德無量,非是算數譬喻所能知啊!這一生聽聞《法華》已經為成佛種下了決定的種子,必定成佛,這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授記。

前面講到與會的大眾見舍利弗被佛受尊記,大家還是沒有辦法生起欣樂心。在佛當時候的大眾是非常歡喜、非常踴躍,但是到末世,這些學人聽聞、看到《法華經》生不起歡喜心,所以我引後面的〈法師品〉來告訴你,你只要能來聽《法華》,釋迦牟尼佛就為你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告訴我們:你絕對成佛,沒有問題。如果你不聽聞《法華經》,你不了解大乘實相,你不了解心性,你修什麼行都沒有用,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你離菩薩道、離佛道還非常地遠。而且不算善修菩薩行,因為菩薩行是大乘,所以能夠得遇《法華》,得遇如來一乘的教典,自己應當發無上菩提心,志求佛道,捐捨從前種種的邪知邪見,棄捨小乘。什麼叫小乘呢?就是認為有菩提可取證,有煩惱可斷,它不知道煩惱性空,所以稱為「小乘」。你要把這些得少為足的邪見放下,把愛樂小乘法、愛樂世間的貪著給放下,把那些錯誤觀念給放下,這才叫真修行啊!佛法可以藉由文字語言作傳播,但是不在文字語言,這就是它玄妙之處啊!佛法重點在於你實修。你看了這些文字,看了這些經典,你能夠修行,這個才叫做「學佛」,不然就叫「佛學」。學佛能了生死,佛學長無明,所以很多從前叫做「佛學社」的,現在都改名,變「學佛社」,這名字這樣改是正確的,他們組織這樣的社團,是來學佛的,不是搞名相,不是搞佛學。名相佛學只能增長無明,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什麼叫「知見無見」呢?就是不著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才叫做「知見無見」。能夠了知、能夠見,但是不起諸見,所以叫「知見無見」,這就是契入了涅槃無漏真淨。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不是你想一想或是看本書,懂個道理,你就能馬上達到,你還要透過修行。所以淨土宗教你執持名號,教念阿彌陀佛,你不要看它好像枯燥乏味,念的當中能消你的業障,因為你心浮躁,所以你覺得念佛枯燥,你念佛覺得念不下去。有很多人不願意念,因為念不下去,只想聽個道理。所以為什麼祖師才講「末法的眾生,學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如牛角」,幾乎都只是在談論佛法而已,沒有真正在念佛,沒有真正在修行;即使參禪,他也是參個口頭禪;即使學教,頂多做個文字學人;念佛的,沒有發菩提心,只是做個自了漢;學密的,愛搞神通。這些都是末世學人的毛病,所以應當戒之、戒之!絕對不可以去犯到這些問題,這才是真正學佛。


前面經文講到: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而起」,這長者就是譬喻釋迦牟尼佛,見到三界當中有種種的苦惱、種種的憂患,就好比大火從四面而起,為什麼說「從四面」呢?因為時時處處、在在處處都有苦惱。你看這裡的眾生,接觸到一點的事情很容易就起煩惱,不管他的人生是什麼方向,他都很容易就起煩惱,所以說「大火從四面而起」。對於這些事修行人懂得驚怖、懂得害怕、懂得想要出離;而凡夫貪著,他覺得這樣子 才叫人生,他覺得這樣子是正常的,「無求出意」,沒有想要出離,沒有想過要斷除煩惱,還起種種的邪見,撥無因果、起斷滅見、認法為實有,甚至毀謗佛教、毀謗諸佛如來及諸大菩薩、乃至毀謗出家人。所以可以知道這裡的眾生業障確實很重,你教他要修行,他就給你很多理由,「我有這個事、有那個事,有這樣的困難、有那樣的困難......」;你教他吃素,他就開始妄想:「我吃素會不會不健康」?他就都不會反觀「他吃肉會不會不健康呢」?你教他放下愛欲,他就說「那他家庭怎麼辦啊?家人怎麼辦啊」?他不曉得他苦惱的根源就是從他貪愛心生的。「放下」是教他把苦惱放下,他以為叫他不要執著愛欲、吃葷腥,他就活不下去了,真是「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即使看到自己的種種災難,他也不覺悟、也不害怕;看到別人受災難,有些人好心還懂得捐一點錢,有些人根本就是一毛不拔,還說「不要用道德暴力強迫他捐錢」。對於慳貪的人來說,叫他布施,他很難捨,他覺得是一種暴力,實際上道德並不會產生暴力,只是違背他的習氣,他受不了,所以對慳貪的人來說,他放不下,他才覺得是一種壓力。

這裡的眾生習氣越來越重,要叫他修行、叫他聽經,很困難。只聽個十分鐘、二十分鐘,他就覺得他很有耐性了,已經有在熏習了,這種人就是那些「不曉得大火已經從四面而起」的人。只有有覺性的修行人知道,所以「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穩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從這裡你就看到佛大慈大悲。這是講長者,也就是指釋迦牟尼佛,他雖然能夠出離,但是,還到這三界無安的火宅當中來救度眾生,為大家示現劣應身,示現短命!原本如來的壽量不可思議,是用塵點劫來計算的。這在《法華經》後面就有說:佛壽命是用「塵點劫」來計算。所以他示現八十歲是短命,在這三界當中救度眾生幫助眾生,也示現王子的身分,示現捨棄王位來出家,示現出家行道成佛,降伏魔怨,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示現鹿野苑度小乘,慢慢地這樣一步一步來教化眾生,乃至最後滅度的時候還是示現。釋迦牟尼佛涅槃了,他也是為眾生而涅槃,為什麼?因為眾生善根不夠,業障重,以為有佛在世,有什麼問題就可以去找佛,久而久之,這些眾生就懈怠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滅度。雖然有滅度之相,實無滅度之事,他只是轉到他方國土去教化而已,所以他連滅度都是幫助眾生,都是希望眾生能夠把握這個機會,趕快來修行成道,佛一輩子都是想到利益眾生,所以在三界火宅當中救度眾生。可是這些眾生不覺不知,心裡有貪求的時候,就跑來佛門燒香拜佛,供養水果,捐一點錢;一旦求不到,佛菩薩不滿他的願,不能隨順他的欲求欲望,他就開始嘴上謗佛,心怨恨佛。

來道場,我教你守規矩,要你斷煩惱,依照佛陀教的規矩來走,可是眾生卻忘恩負義,若講到他習氣重的地方,他不願意改,最後還要反過來毀謗佛教,說「修行哪有這麼嚴?不能攀緣,不能說閒話,這樣修不圓融......」。正是《無量壽經》講的:「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所謂「負恩違義」就是忘恩負義。說自己是三寶弟子,卻絲毫沒有想過要報佛恩,沒有想過要護持正法,整天就是活在自己的貪瞋癡當中。「樂著嬉戲」,還覺得世間很好玩、很快樂,很高興,錯把散亂當作法喜。「法喜」是你聽聞佛法、修學佛法後,你的煩惱消除,得到的安穩,得到的禪定,得到的輕安,甚至涅槃,這才叫法喜。不是你到佛門裡面來開聯誼會,你散亂不叫法喜。所以說眾生在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完全不知道,也不懂得害怕。

「火來逼身。苦痛切己。」縱然火已經燒到自己身上了,自己也感受到這些愛欲的痛苦、這些愛別離的痛苦,但是他仍心不厭患,絲毫沒有想過要出離。我敢肯定每一家都是有死過人的,幾乎都會看過家人往生,但是多數的人不覺得無常,也不覺得哪一天會輪到自己,甚至還避諱談論生死。完全不曉得自己如少水魚,如救頭燃,應該要了脫生死。「心不厭患。無求出意。」所以火來逼身,他心裡面沒有感到任何的壓力,沒有感到任何的恐懼。沒有想要出離三界六道輪迴,只想看能不能賺更多的錢、得到更多的名,想著怎麼避稅,把自己的名跟利傳給子孫,能公侯萬代......,這就是此世間的眾生,他的習氣很重啊,無論中國或外國都是一樣。

所以你看到這邊,你就要自己反觀: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行為跟錯誤的心態?如果有,你能覺察得到,那就能覺破、就能照破。為什麼?因為經典常講:業性本空,即使再重的習氣,只要你熏習佛法,修學佛法,必然能夠轉變,一定能夠脫離這些苦惱,絕對可以成就,絕對可以成佛。所以你自己要能夠掌握佛法的根本,而且要能夠覺察自己「貪著於生死當中」的這一念貪著心,覺察到以後,還要懂得把它放下,不是覺察以後還看著它,只看著它是沒有用的,還是沒有辦法解脫!是你要提起佛號,提起觀照,真正這樣來修行才能解脫。

好,繼續看經文。
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祴。若以几案。從舍出之。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

這長者作如是思惟:他自己身體健康,身手有力,「當以衣裓。若以几案。從舍出之。」衣裓就是盛花的器皿,几案就是桌子,利用這些器具他就能夠出離這火宅。「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但他又一想:這舍宅只有一個門,而此門又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他的小孩們都還很幼小,也不知道門在哪裡。「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正貪著在他的五欲六塵當中,終究是被火燒灼。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曾告訴我們的:這世間五惡五痛五燒。久後轉劇。勸我們轉相教誡,如佛經法,不要毀犯。這「五惡」就是殺盜淫妄酒,一般講要守五戒,就是不要犯這五惡,但是你若犯了這五戒,它就會變成「五惡」,這「惡」必會感招「痛」,而「痛」會感招「燒灼」,所謂「燒灼」就是下地獄。說長者身手有力,就是講像釋迦牟尼佛一樣,身手有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所以「身手有力」就是講諸佛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於一切法悉皆通達,故名「身手有力」。所以他能夠以衣裓、以几案,從舍出之。對他來說,要出離三界,那是非常簡單的事情,用什麼方式他都能出離。但是,這舍唯有一門,為什麼說「一門」呢?「一門」就是大乘之門,大乘之門「而復狹小」,為什麼說它狹小呢?實際上其門廣大,但因為不識者多,對眾生來說,他不知道什麼是一乘了義。所以這裡舉了比喻,說如來的境界,說這一乘,不是凡夫一下能夠體悟到,所以說「其門狹小」,正是對於幼稚的孩童而說。

就像三歲小孩在大樓當中,這大樓已經起火了,他不認識字,也搞不清楚方向,他不知道該往哪裡逃,也不知道安全門在哪裡,也不知消防設施在哪裡,雖然都有寫,他卻無法分辨。對於成年人來說,他很清楚該往哪裡走,但是對於幼稚無知的小孩,他不能識得,所以說「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這不是指大乘法攝機不廣,實際上大乘能廣被眾生。這裡是特別針對這些貪著三界當中的,或是樂小法者,他們貪著於二乘境界當中,不能覺知一乘了義。所以當你看這經典時,對於這經中道理你要能夠深解義趣,絕不能夠依文解義,你若依文解義,那就真是三世佛冤了。所以說長者「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在這舍宅當中只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你教眾生要他念佛,他說你腦筋有問題;告訴他說:你要吃素,他反告訴你種種的世間的邪見,說:「吃素不健康、吃素沒營養」。我們吃素的目的是為了護生,為了消除殺業,為了幫助眾生脫離苦難,所以我們吃素,有一些營養可以捨掉,是沒有關係的,人不需要那麼多營養。現在有些所謂的「營養學」只要參考參考就好,不要當真,你吃了太多的營養到身體來,最後就是長癌症,因為身體裡的細胞有好有壞,那當然壞的細胞比較暴力。所以說勸導這世間的人來學佛,他不願意;勸導他要修行,他很難去發心;你叫他到佛門來要布施,因為他慳貪的緣故,他就覺得:你怎麼都在跟我要錢?你叫他要恭敬佛法、恭敬三寶,他覺得你「我慢」、「不謙虛」;你跟他講要遵守佛門的規矩,他反覺得怎麼「男女不平等」,這種種都是業障。甚至還有出家人要把戒律給毀掉,他們否定八敬法的,有些是比丘,有一些是出家女眾。所以,教眾生修行,他不願意,他不知道佛法對他來說是有真實的幫助。所以說他「未有所識」,他只認識他現前的玩樂,所想的就只有:他現前能不能吃好吃的、用好的,能不能有更多的金錢,或是更多的名利,或是更安穩的生活,他把這些當作是夢想、當作是目標。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佛說世間的事情都是無常,總是會變壞,而且你隨順你的欲望終究是造業,一定會受惡報,所以現在應當要趕快覺悟。「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但是世人未有所識,真的是「惑道者眾,悟道者少。」還有很多出家人他不教修行,不務正業。在末法這個時候,你想學佛,即使已經到佛門裡面來,有時候你遇到的和尚,他不一定是講正法,這確實是佛門的悲哀啊!有些人問我「他能不能出家」?我只能把佛門現前的狀況告訴他,大家都覺得出家好,想出家。可是也有很多出家人告訴我,他出了家沒辦法修行!這些人講的是事實,不是他不願意修,不是他不會修,而是沒時間給他修,寺院整天就是搞世間事,這也是近代佛門的悲哀啊!有一些修行人當初在山裡面,在自己住的地方用功,很有修行,人家請他出來,後來蓋了廟,廟越蓋越大,分院越蓋越多,當初修行的心就退掉,就變質了。剩下的就是想著要怎麼來養這麼大的廟子,於是就開始搞觀光、辦活動,當初的道心就沒有了,很多人是仰慕而去,但是去那裡沒辦法修行,失去了寺廟原有的意義。寺廟不是不能做法會,祖師大德也做法會,法會的懺本都還是祖師大德編的,但是現在的道場很多都變質,法會一期接一期,住眾都沒有辦法修行。

佛眼徹見三千年後,末法的時候,他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到法滅的時候,他也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世尊在經典上講,末法很多修行人,他不一定住在道場,這事講得完全正確。末世悲慘的不只是世間人,更悲慘的還有的是學佛人跟出家人,他們對於佛法根本未有所識,你教他要了生脫死,他還跟你說:不用。他反跟你講:只要把人做好就可以了。講的都是世間事,還離譜到合會人家結婚。還有出家人講他不要看經,他說經典是以前的東西,真是邪說。你看不懂經典還不曉得要懺悔,出了家對於佛法「未有所識」,不認識佛法,不懂得如何修行的這些出家人,大有人在,所以你問他什麼是佛法啊?他就跟你講些人人都認同、都知道的「孝順父母」。如果你想要學孝順父母,那你不用到佛門來,外面有很多沒學佛的世間人,比你親近的這出家人更孝順。要知道,來佛門就是要學了生脫死之法,學習大乘了義、學習一乘了義。所以很悲哀啊,不光世間人未有所識,連末法的這些學佛居士、出家人都未有所識,真的是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整天就是想著養廟,收徒弟是為了做法會,是為了節省常住的開銷,這都是現在佛門裡面的亂象,不講出來你們大家不會知道。你如果不了解,你就會誤入歧途,所以我告訴每一位的同修,不如法的道場不要護持,如果一個地方沒有辦法教你了生脫死的,絕對不要護持,因為沒有功德,你即使去做法會,也沒有功德,護持它也沒有功德,而且還有罪業。為什麼?人家在破壞佛教,你還去贊助,俗話講助紂為虐!這是正好講到這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現前佛門的一個現象。「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這些不如法的終究是墮落,必然墮阿鼻地獄當中,所以說「為火所燒」。「阿鼻」翻作中文叫「無間」,就是「無間地獄」。在地獄裡面,地獄有寒冰地獄,即使是到寒冰地獄,所受的苦還是如同火在燒一樣,所以終究是「為火所燒」。

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憐愍。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從這段經文就可以知道這世間的眾生有多貪著。大家要反觀自己是不是這樣子?辜負佛恩。這裡講這長者作是念:應當為這些幼稚無知的小孩說怖畏之事,告訴他們「此舍已燒。宜時疾出。」你住的地方現在已經著火了,要趕快出離。現在就是出離這火宅的時候,是出離生死的時候,不然你會被火燒死。「無令為火之所燒害。」這是長者大慈大悲,他自己能夠出,但是他為了救他的小孩,他還到這火宅來告訴他的小孩,說:你要懂得要出離,現在已經著火了。「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長者作這樣的思惟,告訴他的小孩,叫他們趕快逃。「父雖憐愍。」這個長者雖然有憐愍心,「善言誘喻。」好言相勸,「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這些幼稚無知的小孩還是在那裡玩耍,還是在那裡遊戲,而且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著火」,不肯信受,覺得他這當爸爸的是因為不想讓他們繼續玩樂,所以才騙他們說著火了。就像世間的眾生說「佛教的戒律,是為了控制人、約束人,讓人不自在」,非但不肯信受,不願意學,不願意轉變,還反過來毀謗佛法,所以說「樂著嬉戲。不肯信受。」而且「不驚不畏。」絲毫不覺得驚慌,也沒有畏懼,「了無出心。」從來沒有想過要出離六道輪迴,要出離三界火宅。更誇張的是「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他不知什麼是火,眾生天天在玩火,他自己不知道,眾生天天在起貪瞋癡,天天在造殺盜淫,他卻不曉得是在造業,他還覺得起貪瞋癡,造殺盜淫很正常,甚至還覺得「無有業報」,覺得「這樣子做一下也沒什麼關係,誰看到了」。他完全不知道他的習氣會導致他受苦受難,他不知道應該要把自己的習氣、邪見給除滅,天天還是在邪見當中,貪著嬉戲。就像你勸人家來學佛一樣,你就會有這樣的感覺:他只是在搪塞你。

像現在佛門裡有不如法的人,把儒家、《弟子規》引進來,他不知道這就是火!他不知道搞人間佛教,在那裡合會人家結婚,這個就是火!在戒場教人家可以煮葷腥,殺生吃肉,這個就是火!他們不曉得事情嚴重,還覺得自己是在方便度眾生。其實是在拿火往身上噴,世間人根本不曉得,學佛人也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佛在《梵網菩薩戒》裡面講得很清楚,叫你不要看那些世間書、世間典籍、外道典籍,絕不可以此作為學佛的根本。你反覺得這裡面也沒講什麼不好的。是你不曉得這些東西都會令眾生「斷佛種性」。什麼叫「斷佛種性」呢?就是看了會使你易生貪著。讓你貪著在世間,這就是「斷佛種性」。所以說「不知何者是火」,你完全不了解這東西對你是有大害的
,還天天都在用它,天天都在熏習它。這就是我常說的:「學佛人比不學佛的還悲哀」,嘴巴上說因果,實際上根本不怕;嘴巴說要出離三界,實際上根本無出離心,是假的要出離,假的菩提心。叫他放下,他更增瞋恚,所生起的不是道心,生起的是瞋恚心,生起的是苦惱心。他不曉得什麼東西對他來說是有害的,所以說「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他還不知道「三界」到底在哪裡?哪有三界?哪有地獄?他一概不信。佛門有一些人是口頭相信,但實際上他是不相信,就只是嘴巴會說要出離,嘴巴說要修行,其實都還是貪著嬉戲,不肯信受。所以說「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什麼叫「東西走戲」呢?就是說:還是在世間裡面好營世務,東奔西走,這是講世間的。再把範圍擴大一點,還是在這三界當中東西輪迴、上下升沈。今天到東方輪迴,明天到西方輪迴,今生做人,來世墮落,就這樣子。墮落以後去受報,業報受盡了,又出來為人,當人時又造業,又墮落,往復循環。所以說東西走戲,一直在這樣的一個循環當中不斷地重複,這叫「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什麼叫「視父而已」?就是只拿佛法來他看一看,當作是知識,當作是他談話的題材,甚至當作是獲利的商品,拿佛法來獲利,拿佛法來賣錢,利用佛教資源寫書,還在上面加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印佛經,這經是佛說的,他就給它加上「版權所有」,希望大家都找他來印,他開的印刷廠才能賺錢。這就是「裨販如來」,拿佛法來獲利,也就是「出賣佛菩薩形象」。什麼叫「出賣佛菩薩形象」?就是破壞佛教形象,當政治和尚,搞政治、搞鬼神、錯解經律、倒說經律:把經典胡說、把律典胡說倒說,不知說知,知說不知,身心妄語,這就是「東西走戲。視父而已」。這個父就是講釋迦牟尼佛,就是這裡講的長者。「視父而已」就像那些人對於佛法只是拿來看一看,聽一聽而已,有些是在家人,有些是出家人。他為什麼去念佛學博士?目的是希望人家來恭敬他、認可他。廣欽老和尚說過「念那個沒有用」啊!廣欽老和尚一個字都不認識,老實念佛,真正修行,是有大成就。他告訴我們:學佛要除的是我相。你去讀那些東西只會增長我相,增長你的世間意而已,要知道:世智辯聰就是八難之一。所以他對於佛法,他只是來看一看,對於祖師大德也沒有恭敬心,認為那是祖師的思想,稱祖師時也不懂要加「大師」,就直接稱其名諱,覺得這樣子沒禮貌就是客觀了。即使是世間人做學問,如果連起碼的禮貌都沒有,基本上就不尊重你研究的對象,你這學問是做不好的,說客觀也是自欺而已;你想了解祖師大德,你對祖師大德都沒恭敬心,你怎麼能真正了解,你怎麼學得好?所以,這種人即使學佛,也只是把佛法拿來看一看,是為了交代應付了事而已,他不是真正要學。所以說「東西走戲。視父而已。」還有的就是:有些世間人,你跟他講佛法,他聽不懂心性、實相,只撿到他聽懂的「做善事」這部分,他覺得很不錯,遇到其他人跟他推廣其他的宗教,他也覺得不錯,最後他得到一個結論,「所有宗教都一樣:都是勸人為善」。這種世俗人他的外行看法,這也都算是「東西走戲。視父而已。」習氣還是習氣,業障還是業障,沒有出離的道心,也沒有真正想學。
所以大家看了《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舉的比喻,大家就應該要自覺,這些都是現代人常出現的問題。如果你有這些問題,你是要把它轉過來,你不要覺得自己業障很重轉不過來,那這樣子你看經又白看了,又像這裡講的「東西走戲。視父而已。」為什麼?讓你知道你的問題,是希望你轉變,不是希望你把這過失給留下來,不是希望你生起懈怠的心,不是要打擊你的信心、打擊你的道心。你看了經典你就要懂得轉變,不然就像經中長者的這些小孩。搞不清楚自己有什麼過失,所以叫「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這樣就很糟糕了。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


這裡佛就很直接地要跟我們講,為什麼他開三乘法,而後攝歸一乘。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這時候長者看到他的小孩,他知道這個房舍已為大火所燒,他非常地清楚,「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知道他自己以及他的這些小孩們,如果不趕快逃走的話,必然被火燒灼,甚至燒死。「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所以他心想:我要權設方便,讓孩子們避免被火燒。他不是偏心,也不是慳貪。所以前面釋迦牟尼佛講:「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大乘佛法能平等普度一切眾生,佛絕對不會只教給你小乘,只教給你人天乘、不了義法。大乘是平等法,佛絕不會以小乘來教化你。如果以小乘來教化你,他則墮於慳貪當中,這種事佛是不會去做的。只是長者的這些孩子,貪著嬉戲,貪著在這個火宅當中玩耍,所以他廣設方便。佛的目的是要眾生學一乘了義,不是要你只學三乘,所以說佛法當中,惟是一乘了義,只有教菩薩法,沒有聲聞弟子。前面有講:「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佛絕對不用小乘法來教化眾生,只有一乘講的是事實,佛絕對不用小乘來教化眾生。不光這裡的釋迦牟尼佛,包括賢劫千佛、現在他方諸佛、未來他方諸佛、過去十方諸佛,都是以一乘了義教化眾生,眾生一時不能接受,才方便說三乘,讓他會三乘歸於一乘,叫「會三歸一」。所以你看到這裡就知道,「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讓孩子們不要被火燒灼。

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 情必樂著
長者知道他的每個小孩心裡面想要什麼東西,他們喜歡什麼,所以說「父知諸子先心」,「先心」就是他們之前心裡面,有想要的種種珍玩奇異之物,而且對於那些東西他們非常地喜歡、非常地樂著 。所以說此間的眾生樂小法,好樂小乘,你叫他離相,跟他說空,他會害怕,跟他講大乘他會害怕,他會覺得「那我該從哪裡修」?「也不可以有念,也不可以無念,那要怎麼入啊」!又講個「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這個要怎麼入?其實正是教你直下了達心性而已,這《楞伽經》是禪宗印心的經典,要諦了此心沒有門路,因為你的心現前就在作用,你還要找什麼法門?這是禪宗直指人心的手段。你不行,才再給你開「止觀」,教你「念佛」,或教參話頭 ,其實現在都參到話尾去了,就在想那句話頭是什麼意思。我告訴你:那話頭沒意思,不要去想。「泥牛水上行」,沒有意思的,「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橋在流,水不會流,他這就是破除你的思惟,所以叫「離心意識」。禪宗是離心意識之法,教離心意識參。他讓你參一句無義味的話頭,是教你離心意識用的,你一思量,你就墮到話尾去了。「話頭」是什麼?念頭未起處時,教你看著它,這叫參話頭啊!但這些都還是權巧方便,念佛也是權巧方便,都是權巧方便,目的就是要你悟一心而已。不管是講羊車、鹿車、牛車都是權巧方便,就是要你直下悟心而已,這就是六祖慧能大師告訴法達禪師的,直接受用珍寶即可,不必管什麼羊車鹿車,那都是方便。所以經中講先心各有所好的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這是世尊觀機,說這長者觀他諸子之機,知道他的小孩喜歡這些珍玩之物,「珍玩之物」是比喻三乘法或是小乘。所以這世間的眾生,你教他頓超,他覺得不可能,你叫他一步一步來,他馬上就相信。所以為什麼現在有些邪說,他可以騙得了你,因為你很好騙,他只要說:「你看,你學大乘沒有根基,應該要先學小乘,這才有基礎」。他看你不懂,無法分辨,就再繼續騙,說:「小乘法就是儒家,就是先把人做好」。
一旦你聽到這話,那你想想,佛法講修證:「孔子證阿羅漢果了沒有?孔子的身見有沒有破?孔子有沒有六種神通」?孔子連天眼通也沒有,更沒有漏盡通,那怎麼會有人胡說「小乘法等於儒家」?我這樣為大家說明,你們就很清楚了。

所以,一講到「次第」,眾生就會覺得:我要按部就班地來。這個觀念原則上是沒錯,但是,佛教大乘是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圓融」就是講頓超。頓超之法不礙於次第,次第不礙頓超。那有沒有次第?有,次第宛然,但是一一次第皆具圓滿功德。所以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初住菩薩即能攝一切諸大菩薩圓滿功德,這是講「行布不礙圓融」。這色、受、想、行、識五陰,你一破色陰,同時分破其餘四陰,所以說「圓破五陰超五濁」,這是講「頓超」,頓超當中它又不離次第。就像你念阿彌陀佛,你雖是凡夫身,但又「即凡身而成佛身」。雖然在凡聖同居土是個凡夫,但是等同阿惟越致菩薩的受用,這是大乘法。

此間的眾生好樂小法,你跟他講小乘,跟他講次第漸修的方式,他很容易接受;你跟他講頓超,他也會希求,可是他會覺得「沒有入手處」。再講個更不可思議的:造諸惡業,臨終地獄相現,稱佛名號十念一念皆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淨土,永脫輪迴,無復苦惱之患,沒有苦惱,直至成佛。「無諸少乏」,沒有絲毫的匱乏與缺減。所以淨土宗叫「一生成佛」,就在你這一生生命成就,你現在學佛了,你發願「求生淨土」,你是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那裡繼續修行,一生成佛壽命無量。即使是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只要這些惡人臨終能夠念佛,十念一念必然蒙佛接引。祖師講「能念佛者已是大懺悔 」,沒有懺悔心的人不會念佛,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事了。

講這種頓超之法,很多人很難信受。所以現在淨土宗有些道場,就跟你講一些世間法,結果一些對淨土信心不夠,對阿彌陀佛信不過的,這些人他就動搖了,聽到人家說:「你萬一念佛沒有成佛,你總得保個人身。想保人身,那你就先來學個世間法,先來學四書、五經、《三字經》、《弟子規》……等等的,身為女眾的還要學《女德》。那些人因為對於淨土法門的道理不懂,也說不清楚,所以乾脆騙一些對佛沒信心的人去學這種世俗東西,說要保人身。可是你們要知道,佛在經典上可從來沒有說學《三字經》跟儒家書籍可以保人身的。再者,佛已經告訴我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勸我們趕快念佛,念佛者必定成佛,縱然沒有往生淨土,來生必然生尊貴家,必然能得人身,這都是有經典依據的,有文字作為明證、有義趣作為證明,都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裡面。所以你不要被人家給愚弄了、給欺騙了,你讓這些人把你的慧命給騙掉了,你來生還想要再遇到佛法,那是不容易的啊!這口氣一斷,真的是「萬死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絕對沒有人可以幫你。《地藏經》講:「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你墮惡道受報應的時候,縱然是你父親看到你在受苦,他也不敢說「我來頂替你」,為什麼?因為實在太苦了!正常來說,父母都有代子女受苦的這種心願,可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地獄的苦,輪迴的苦,即使是至親也不肯代受,絕不會生起想要幫你、想要代你受苦的心。所以你要知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一定要小心,不要被人家戲弄。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所以長者就告訴他的這些小孩,他說:
你們想要的、喜歡的這些玩具,我都幫你準備好了,而且保證你一看就喜歡,你會覺得希有難得,如果你不出去,你之後一定後悔。長者就像世間父母親在哄騙小孩一樣,跟他講這裡有你喜歡的東西,你如果不過來拿,「後必憂悔」,到時候就你就後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你們喜歡的都給你放在這車上,你趕快出來,可以到那裡去玩,不要待在這裡玩,那邊有你喜歡的東西。所以勸他的孩子們:「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你們只要出火宅,你們想要什麼珍寶、什麼好玩的、什麼奇特的,都給你們。這長者是非常有錢的富豪,他都能滿他孩子們的願望,凡有所願,都能滿。
       這是世尊告訴我們,這長者做了這個方便,幫小孩們準備了他們喜歡的珍寶、玩具。那分成「羊車,鹿車,牛車」這就是比喻作三乘,用三乘法勸導眾生趕快出離, 可是眾生不懂,他以為佛只要講三乘法,實際上佛是要給予大白牛車,也就是給予眾生一乘,不是要你貪著在三乘當中,也不是要你在三界當中輪迴,也不是要你只做個人就好,從這裡他舉三車的譬喻你就知道世尊的用心。長者為他的小孩們,把那三車給準備好了,所以說「今在門外,可以遊戲,那麼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
這是世尊投其所好,有的眾生想得涅槃,佛就告訴他二乘的涅槃;有的是緣覺根器的,佛就為他說十二因緣法;有的是大乘根器,佛就為他說大乘;同樣的道理,有的剛開始也不知道要求出離,佛就叫他修福,像佛度他的弟弟難陀,這難陀尊者很喜歡他的太太,佛要勸他出家,他不願意,他每天都要跟他太太在一起,佛就設方便來度化他,最後他懂得了,他發願並出家修行,成就阿羅漢果。就是像這裡講的「投其所好」,經典上說「 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正是此意。

但是這跟現在外面那些俗人,或是一些不如法的道場所說的「先以欲勾牽」,這個「欲」 是不一樣的。佛還是教出離法,目的是要讓眾生出離。現在那些變質的佛教,他是讓你起了欲望,完全沒有出離的心念。他告訴你「當下即是」。可是他的「當下即是」就是墮在欲望當中;這話原是禪宗祖師講的,話本身沒有錯,是用的人用錯了。他所用的方式並不能令眾生出離,只是勾牽了眾生的欲望而已,反令眾生產生貪著,那就不是「後令入佛智」。佛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目的要讓他「入佛智」,現在的人接引眾生進佛門,他沒有令眾生得入佛性的般若智慧,反造作種種不如法的事情,所以沒有辦法入佛智,就沒有後面最終的歸宿。

經文講到:「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這時候孩子們知道他父親要給他們心裏想要的東西,能夠讓他們滿願。就「心各勇銳。」每個人都非常地勇猛,「互相推排。」互相推擠,急著趕快要從這火宅當中出來。這就像二乘人、緣覺,就像學三乘次第,他們想要求涅槃,想要得緣覺果,想要得菩薩果,非常勇猛,非常精進,這樣「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因為各有所好,所以爭出火宅,大家都想到要出離。所以從這一句「爭出火宅」就知道,佛的目的是要叫眾生出離,而給的方式也是要教人出離,絕對不是教你貪著。所以清涼國師講得沒有錯,三乘法才可以算是佛法,人天二乘、五乘法不能算是佛法,是有依據的。雖然沒有世尊講得這麼直接,但是義趣也是完全正確。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

這個長者見到他的小孩們,從火宅當中平安穩妥得出了。就像眾生願意學佛,願意出離,甚至已經出離了,所以說「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這「四衢道中」,就是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露地而坐,意思是「無復障礙」,看到他的小孩都出了火宅,無復障礙,所以長者心裡就安穩了,歡喜踴躍,也不再擔憂了;就像眾生證得了阿羅漢果,或各有所得。這就像釋迦摩尼佛對待眾生,他就是這樣,恆為一切眾生之父。眾生在苦難,他希望你趕快出離,絕對不會把你丟在這苦難當中,所以他廣設種種的方便,遇無福的人就教他修福,或是教無慧的人修慧,或遇貪著這世間的,他就教「觀苦空無常無我」,或著在十二處的,他教「觀十二因緣」......種種方便教詔,就是希望眾生能夠出離三界。但是,只出離三界還不算究竟,只是暫時得出而已,還不算真正圓滿成佛。只是不受火宅的燒灼,所以長者雖然心地安穩,歡喜踴躍,但是最後他還要給予他孩子們真正的寶物。佛要給予眾生真正的佛法,令眾生究竟圓滿成佛。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

這些小孩出來了,看到他們的父親,就跟父親吵著說:你之前說要給我們的這些好東西,羊車鹿車牛車呢?希望你趕快給我們。」孩子們吵著要玩具了。

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舍利弗,長者他不是用羊車鹿車牛車給小孩,而是等賜諸子一台大車,因為他家非常地有錢,所以「等賜大車」,給他們的是大白牛車。就像如來有無量的知見,無量的力無所畏,所謂「等ㄧ大車」,就是等與眾生最殊勝的一乘了義之法。


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殊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又多僕從而侍衛之。


這車子又高又寬,而且車上有種種的寶物來作嚴飾。在車子四周的欄楯上四面都有懸鈴,又於其車上張設幰蓋,「幰蓋」就是馬車上的幃幔。以前是坐馬車,這是裝設在車上的幃幔,是遮陽用的,張設幰蓋。幰蓋上還用各式珍貴稀奇的雜寶來作為嚴飾,「寶繩交絡」,連繩子也是用特別好的材質製作,所以稱為「寶繩」。寶繩互相交疊在一起。「垂諸華纓」,車上有花鬘跟瓔珞。「重敷婉筵」,什麼叫「重敷婉筵」呢?「重」是一重一重的, 「敷」就是鋪設,「婉」就是柔軟,「筵」就是墊子,簡單講就是現在的豪華座椅,叫「重敷婉筵」。「安置丹枕」,丹是赤色、紅色的,就是還有安置紅色的靠枕。「駕以白牛」,為什麼講「白牛」?在印度一般的人家裡養的牛,牠是枯瘦的,因為連吃飯都吃不飽了,哪有錢去買飼料,哪有東西多餘的東西養牛,牛吃的都是少少的,或是剛好而已,所以一般人家裡他養的牛都是枯瘦的。在從前只有有錢人家的牛才是肥壯的,而且「膚色充潔,形體殊好」。這長者給予諸子的車都駕以白牛,用非常好的牲畜來幫他拉車。「有大筋力」,就是非常有力。 一般的牛沒有力氣,力量不夠,這大白牛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牠走起路來很安很穩,不會兩腿發軟,也不會讓車子顛簸,就像現在好的汽車有非常好的電磁式懸吊、氣壓式的懸吊一樣,再搭配衛星導航系統,能夠分析前方的路況,而且適時地調整懸吊的軟硬,這是講現代的好汽車。這大白牛有大筋力,這「大筋力」就像現在的車子馬力很大,不會在爬坡的時候沒力,或是需要加速的時候沒力,這是講「有大筋力」。「行步平正」,走起來非常安穩,非常安靜,而且又快,就像現在的車子隔音非常地好。「其疾如風」, 跑起來就跟風一樣,這是一個形容,當然牛不可能跑起來跟風一樣快,就是說牠跑起來非常地順,就像現在好的車子,又大又穩,有好的隔音設備,有好的懸吊系統,有好的輪胎,能夠快速地加速,又能夠非常地安靜。舉現在的東西作比喻,大家比較容易懂。

佛以大白牛車比喻作大乘佛法,富麗堂皇,就像大白牛車一樣。你學習大乘,以大乘法行走在菩提道上,就像坐大白牛車一樣,有大筋力能夠有很大的力量,能超拔你的惡業。所以你看為什麼念佛,十念一念可以往生?佛有大願力能超拔眾生,有不思議的力量,所以你看真正消業障的還是大乘佛法,這念佛,可以把你的惡業給消掉,就像這裡講的,像大白牛一樣有大筋力。你學大乘,就像你坐在大白牛車上,行走在菩提道上,非常地安穩,非常地有力,而且其疾如風,能夠快速到達目的地,就像淨土宗講的一念頓超;禪宗講的即心是佛,密宗講的即身成佛,律宗講的光明金剛寶戒, 所謂「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這些都是大乘,佛以大白牛車來作為比喻。

「又多僕從而侍衛之。」這「僕從」就是護法神與諸大菩薩。你學習大乘,自會有大菩薩來護持,你看《楞嚴經》、 看《圓覺經》、看《法華經》,經文後面都有大菩薩、天龍八部他們來護持,所以佛把一乘了義,把大乘佛法以大白牛車來作譬喻,就是這樣地莊嚴,就是這樣地快速,而且有不可思議的超拔力。很多人看《了凡四訓》搞不懂,連袁了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業障怎麼消的,其實他就是念了準提神咒業障才消,命才轉變,不然做好事的人很多,還是一樣消不了業。現在的人看歸看,還是不知道原來是佛法的功德,還叫人家要學佛的人去學袁了凡,居然還是出家人教的,這真是不懂狀況,腦筋有問題。
你要知道,學佛人應該要學憨山大師,憨山大師跟袁了凡同樣遇到雲谷禪師。憨山大師 一生就明心見性,肉身不壞,現在肉身還在廣東韶關南華寺裡面供著。可是袁了凡只知求名聞利養,最終也沒有了脫生死。所以,同樣遇到佛法,兩個人差別這麼大,常有不懂的人說「袁了凡轉變了命運」,在我們佛教看來,他沒有轉變。因為你遇到佛法,真正轉變命運是你能夠永脫輪迴,能夠即身成佛。憨山大師遇到了佛法,他命運就轉變了,他脫離輪迴的命運,而且即身成佛,肉身不壞,全身舍利。所以你要會學啊!學佛要懂得學大乘法,你看《往生傳》 、《淨土聖賢錄》裡面講的都是受持大乘佛法、受持淨土法門的,他們往生的真實例子,只有大乘才有這樣的力量,就像大白牛車一樣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而且還有多諸僕人、侍從而侍衛之。









【素食食譜:番瓜雜菌盅】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素食食譜:番瓜雜菌盅】

原料:小番瓜(也叫小金瓜)一個,適量香菇、草菇、雞腿菇,青紅椒各一個

做法:

1、番瓜有把的一頭切開(切下的番瓜別浪費,可以搭配其他菜使用),另一頭略略切平即可,便於放置於盤中,將中間的籽挖掉,看下圖。

2、把挖空的小番瓜放入鍋中用小火蒸,蒸至可用筷子紮透即可,從鍋中取出擺在盤中備用。

3、將各類菇洗淨,一切二。起鍋熱油,爆香薑末,放入所有的菇爆炒,不用炒太久,最後用鹽、蘑菇精、少許胡椒粉調味,最好加一點點水炒出汁,吃起來會比較有味道,不用勾欠。

4、把炒好的菇連少許汁倒入小番瓜盅中,多餘的可放在旁邊。吃的時候,可用小刀將小番瓜切開。好的小番瓜蒸熟後甜甜的、面面的。

(圖文轉載)





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 無著菩薩造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
無著菩薩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度攝品第十七之二  
釋曰。已說修習六波羅蜜。次說六波羅蜜差別。六波羅蜜差別各有六義。一者自性。二者因。三者果。四者業。五者相應。六者品類。偈曰 
施彼及共思  二成亦二攝  具住不慳故  法財無畏三   


釋曰。此偈明檀波羅蜜六義。施彼者是施自性。由以己物施諸受者故。共思者是施因。由無貪善根與思俱生故。二成者是施果。由財成就及身成就故。言身成就者。具攝命等五事。如五事經中說。施食得五事。一者得命。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得樂五者得辯。二攝者是施業。由自他二攝滿足及大菩提滿足故。具住不慳故者。是施相應。由具足住不慳人心中故。法財無畏三者。是施品類。品類有三。一者法施。二者財施。三者無畏施故。如是六義。智者應知應習。偈曰 
六支滅有邊  善道及持等  福聚具足故  二得為二種   


釋曰。此偈明尸波羅蜜六義。六支者是戒自性。由住具戒乃至受學諸學足故。滅有邊者是戒因。滅是涅槃。為求涅槃度諸有邊受行戒故。善道者是戒果。善道及不悔等次第五心住因戒得故。持等者是戒業。戒有三能。一者能持。由能任持一切功德如大地故。二者能靜。由能止息一切煩惱火熱故。三者無畏。由能不起一切怖憎等諸罪緣起豈畏起諸罪故。福聚具足故者。是戒相應。由一切時身口意業皆行善行故。二得為二種者。是戒品類。二得謂受得及法得。受得者。攝波羅提木叉護。法得者。攝禪護及無流護故。偈曰 
不報耐智性  大悲及法依  五德并二利  具勝彼三種   


釋曰。此偈明羼提波羅蜜六義。不報耐智性者。是忍自性。一不報。二耐。三智。此三次第是三忍自性。不報者是他毀忍自性。耐者是安苦忍自性。智者是觀法忍自性。大悲及法依者是忍因。一大悲為因。二法依為因。法依者。謂受戒及多聞故。五德者是忍果。如經中說。忍得五種果。一得少憎愱。二得不壞他意。三得喜樂。四得臨終不悔。五得身壞生天。二利者是忍業。由三忍故能作自利利他二種業。如經偈說。作彼二義。自利利他。若知他瞋。於彼自息。具勝者。是忍相應忍難行故名最勝。具足最勝名相應。如經中說。忍最上難行故。彼三種者。是忍品類。彼人有三品。一他毀忍。二安苦忍。三觀法忍故。偈曰 
於善於正勇  有信有欲故  念增及對治  具德彼七種   


釋曰。此偈明毘梨耶波羅蜜六義。於善於正勇者。是精進自性。遮餘業中勇猛故言善。除外道解脫中勇猛故言正。有信有欲故者。是精進因。由信及求精進得起故。念增者。是精進果。念定等功德復由精進起故。對治者。是精進業。如經中說。起精進者能得樂住。不雜諸惡不善法故。具德者。是精進相應。由具無貪等功德故。彼七種者。是精進品類。彼人有七品精進。一學戒精進。二學定精進。三學慧精進四身精進。五心精進。六無間精進。七尊重精進。偈曰 
心住及念進  樂生亦通住  諸法之上首  彼種三復三   


釋曰。此偈明禪波羅蜜六義。心住者。是定自性。由心住內故。念進者。是定因。有念故於緣不忘。依進故禪定得起。樂生者是定果。離退方便離果不虛故。通住者。是定業。通謂五通。住謂三住。聖住天住梵住。禪定能令五通及三住皆得自在住故。諸法之上首者。是定相應。如經中說。三摩提者諸法上首故。彼種三復三者。是定品類。彼人有二種三品。一者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三品故。二者喜俱樂俱捨俱三品故。偈曰 
正擇與定持  善脫及命說  諸法之上首  彼亦有三種   


釋曰。此偈明般若波羅蜜六義。正擇者。是慧自性。由離邪業及世間所識業。正擇出世間法故。定持者。是慧因。由定持慧如實解法故。善脫者。是慧果。謂於染污得善解脫。何以故。由世間出世間大出世間正擇故。命說者。是慧業。由慧命及善說慧命者以彼無上正擇為命故。善說者。正說正法故。諸法之上首者是慧相應。如經中說。般若者一切法中上故。彼亦有三種者。是慧品類。彼人有世間出世間大出世間三品正擇故。已說六波羅蜜差別。次說六波羅蜜攝行。偈曰 
一切白淨法  應知亂定俱  六度總三雙  是類皆悉攝   


釋曰。一切白淨法者。謂檀等諸行法。應知彼行法總攝有三種。一者亂。二者定。三者俱。彼亂者以前二波羅蜜攝施戒不定故。定者以後二波羅蜜攝禪及實慧定故。俱者以中二波羅蜜攝忍及精進定不定故。已說六波羅蜜攝行。次說六波羅蜜治障。偈曰 
檀離七著故  不著說七種  應知餘五度  障治七皆然   


釋曰。檀離七著故不著說七種者。彼檀著有七種。一資財著。二慢緩著。三偏執著。四報恩著。五果報著。六障礙著。七散亂著。此中障礙著者。謂檀所對治貪。隨眠不斷故。散亂著者。散亂有二種。一下意散亂求小乘故。二分別散亂分別三輪故。由菩薩行檀時遠離此七著故說七不著。應知餘五度障治七皆然者。應知戒等五波羅蜜亦各有七著。離七著故亦各說七不著。此中有差別者。翻檀波羅蜜離資財著。即是戒等五波羅蜜離第一著。所謂戒離破戒著。忍離瞋恚著。精進離懈怠著。禪定離亂心著。智慧離愚癡著。戒等離障礙著者。彼障隨眠皆斷除故。戒等離分別著者。隨其三輪不分別故。已說六波羅蜜治障。次說六波羅蜜功德。此中先說利他功德。偈曰 
恒時捨身命  離求愍他故  因施建菩提  智攝施無盡   


釋曰。此偈顯示檀波羅蜜利他功德。恒時捨身命者。謂諸菩薩一切時施自身命與一切求者故。離求愍他故者。不求報恩及以愛果由大悲為因故。因施建菩提者。因是施已建立一切眾生於三乘菩提故。智攝施無盡者。此施由無分別智所攝乃至無餘涅槃其福無盡無窮利益一切眾生故。偈曰 
恒時守禁勤  離戒及善趣  因戒建菩提  智攝戒無盡   


釋曰。此偈顯示尸波羅蜜利他功德恒時守禁勤者。菩薩有三聚戒。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初戒以禁防為體。後二戒以勤勇為體。諸菩薩一切時恒守護故。離戒及善趣者。謂不著得戒及不求愛果故。偈曰 恒時耐他毀  離求畏無能  因忍建菩提  智攝忍無盡   


釋曰。此偈顯示羼提波羅蜜利他功德。恒時耐他毀者。諸菩薩於一切時若一切眾生以一切極惱事來毀菩薩。菩薩悉能忍受故。離求畏無能者。不求報恩不求善趣不為怖畏不為無能故。偈曰 
恒時誓勤作  殺賊為無上  因進建菩提  智攝進無盡   


釋曰。此偈顯示毘梨耶波羅蜜利他功德。恒時誓勤作者。諸菩薩無比修精進有二自性。一弘誓為自性。二勤方便為自性。殺賊為無上者。菩薩修精進但為殺自他煩惱賊。為得無上菩提故。偈曰 
恒時習諸定  捨禪下處生  因定建菩提  智攝定無盡   


釋曰。此偈顯示禪波羅蜜利他功德。恒時習諸定者。諸菩薩攝無邊三摩提而修習故。捨禪下處生者。棄捨無上禪樂住來就下劣處受生。何以故。由大悲故。偈曰 
恒了真餘境  佛斷尚不著  因智建菩提  悲攝智無盡   


釋曰。此偈顯示般若波羅蜜利他功德。恒了真餘境者。了真謂第一義諦平等相。人法二無我智故。餘境謂無邊。名相等差別故。佛斷尚不著者。佛斷謂涅槃諸菩薩修般若尚不著佛涅槃。何況求生死。此中前五波羅蜜。以無分別智攝故。乃至無餘涅槃功德無盡。般若波羅蜜。以大悲攝故。恒不捨眾生功德無盡。六偈別說利他功德已。次以一偈總說前義。偈曰
廣大及無求  最勝與無盡  當知一一度  四德悉皆同   


釋曰。四功德者。一廣大功德。二無求功德。三最勝功德。四無盡功德。前六偈第一句顯廣大功德。利多眾生故。第二句顯無求功德。第三句顯最勝功德。第四句顯無盡功德。復次六波羅蜜復有清淨功德。偈曰 
得見及遂願  并求合三喜  菩薩喜相翻  彼退悲極故   


釋曰。此偈顯示檀波羅蜜清淨功德。彼乞求者於菩薩生三喜。一得見時生喜。二遂願時生喜。三求見求遂時生喜。由不見不遂時不生喜故。菩薩一切時於乞求者翻彼三喜亦生三喜。一得見彼時生喜。二遂彼願時生喜。三求見求遂彼時生喜。此中應知。彼求者三喜不如菩薩三喜。何以故。菩薩大悲具足故。偈曰 
自身財眷屬  由悲恒喜施  彼三遠離行  何因不禁守   


釋曰。此下顯示尸波羅蜜清淨功德。此偈明遠離身三惡行。菩薩於自身自財自眷屬中。由大悲故尚恒歡喜好施於他。況於他身他財他眷屬中。三種遠離行而不禁守耶。偈曰 
不顧及平等  無畏亦普施  悲極有何因  惱他而妄語   


釋曰。此偈明遠離妄語惡行。凡起妄語有四因緣。一為自利。戀身命故。二為利他。利所愛故。三為怖畏。懼王法故。四為求財。有所須故。菩薩則不爾。一者不顧。不戀身命故。二者平等。他身與自得等心故。三者無畏。離五怖故。四者普施。以一切物施一切故。菩薩悲愍恒深。復有何因而起妄語。偈曰 
平等利益作  大悲懼他苦  亦勤成熟生  極遠三語過   


釋曰。此偈明遠離餘三語惡行。菩薩於一切眾生恒作平等利益。豈欲壞他眷屬而作兩舌。菩薩大悲恒欲拔除一切眾生之苦。於他苦中極生怖懼。豈欲為苦於他而作惡口。菩薩恒行正勤。恒欲成熟一切眾生。豈欲不成熟他而作綺語。是故菩薩能極遠離此三語過。偈曰 
普施及有悲  極善緣起法  何因不能耐  意地三煩惱   


釋曰。此偈明遠離意三惡行。菩薩由普施一切物故離貪煩惱。由大悲故離瞋煩惱。由極善緣起法故離邪見煩惱。如是等破戒對治差別。是菩薩戒清淨功德。偈曰 
損者得益想  苦事喜想生  菩薩既如是  忍誰何所忍 


釋曰。此偈顯示羼提波羅蜜清淨功德。損者得益想者。菩薩於彼不饒益者得饒益想。應須忍辱。何以故。為成忍辱因故。苦事喜想生者。菩薩於受苦事中更生喜想。何以故。成就利他因故。菩薩既無不饒益想起處及苦想起處。於誰邊起忍於何事起忍。偈曰 
菩薩他想斷  愛他過自愛  於他難行事  精進即無難   


釋曰。此偈顯示毘梨耶波羅蜜清淨功德。菩薩為他難行精進而得不難。何以故。他想斷故。及一切時生於他愛。過自愛故。菩薩如是為他精進。豈復難行。是故精進清淨。偈曰 
少樂二自樂  著退盡癡故  是說三人禪  菩薩禪翻彼   


釋曰。此偈顯示禪波羅蜜清淨功德。少樂者。謂世間禪。二自樂者。謂聲聞禪及緣覺禪。著者。若世間禪著自見。若二乘禪著涅槃。退者。謂世間禪。盡者。謂二乘禪。無餘涅槃時盡故。癡者。彼三人禪如其所應。有染癡無染癡故。菩薩禪翻彼者。謂翻彼三人禪。何以故。多樂自樂他樂故。不著不退無盡無癡故。是謂禪定清淨功德。偈曰 
暗觸及二燈  如是三人智  譬如日光照  菩薩智無比   


釋曰。此偈顯示般若波羅蜜清淨功德。譬如暗中以手觸物。凡夫人智亦如是。何以故。得少境故。不明了故。不恒定故。譬如二燈室中照物。聲聞人智及緣覺智亦如是。何以故。得少境故。漸明了故。未極淨故。譬如日光照物。菩薩智亦如是。何以故。得遍滿故。以明了故。極清淨故。如是無比。是謂菩薩般若清淨功德。復次六波羅蜜後有八種無上功德。偈曰 依類緣迴向  因智田依止  如是八種勝  無上義應知   


釋曰。八無上者。一依二類三緣四迴向五因六智七田八依止。問此八於六度云何得無上。答檀依者。以依菩薩故。檀類者。此有三種。一物施。以捨自身命故。二無畏施。以救濟惡道生死畏故。三法施。以說大乘法故。檀緣者。以大悲為緣起故。檀迴向者。以求大菩提故。檀因者。以先世施業熏習種子為因故。檀智者。以無分別智觀察三輪。不分別施者受者財物故。檀田者。田有五人。一求人。二苦人。三無依人。四惡行人。五具德人。應知此中以具德勝人為無上。檀依止者。由三種依止故。一依止信向。二依止思惟。三依止三昧。依止信向者。如分別修中信思惟所說。依止思惟者。如分別修中味思惟隨喜思惟希望思惟所說。依止三昧者。謂依金剛藏等定。如勢力依止修中所說。如是依等無上故檀得無上。如檀八無上。戒等五波羅蜜八無上。應知亦爾。此中戒品類無上者。謂菩薩戒。忍品類無上者。謂來殺菩薩者卑下劣弱。精進品類無上者。謂修諸波羅蜜所對治斷。禪品類無上者。謂菩薩三摩提。智品類無上者。謂緣如如境。戒等由勝田無上者。謂大乘法。餘六無上如檀中說。復次檀及精進復有不共差別功德。問檀差別云何。偈曰 
施一令得樂  多劫自受苦  尚捨為愛深  何況利翻彼   


釋曰。若諸菩薩施一眾生令其得樂。自身多劫受貧窮苦尚施無悋。由愛深故。愛深者。謂悲差別。何況施一眾生令其得樂。自身多劫獲大福利也。偈曰 
乞者隨所欲  菩薩一切捨  彼求為身故  利彼百種施   


釋曰。此偈上半總說。謂隨彼所求菩薩悉捨。下半解釋。謂彼乞者為自利故一切欲得。菩薩為利他故百種悉捨。偈曰 
捨身尚不苦  何況餘財物  出世喜得故  起苦是無上   


釋曰。菩薩捨身時。由心故不生苦。此心顯示菩薩出世間。何以故。得歡喜故。問此喜從何得。答從起苦得。是故起苦是菩薩無上。是故菩薩在出世間上。偈曰 
乞者一切得  得喜非大喜  菩薩一切捨  喜彼喜大故   


釋曰。乞者所須菩薩皆施。乞者得喜。此喜非是大喜。問何故。答由菩薩一切皆捨喜彼得財。此喜為大。奪彼喜故。偈曰 
乞者一切得  有財非見富  菩薩一切捨  無財見大富   


釋曰。此偈顯菩薩財無盡差別。偈曰 
乞者一切得  非大饒益想  菩薩一切捨  得大饒益想   


釋曰。此顯菩薩大悲差別。偈曰 
乞者自在取  如取路傍果  菩薩能大捨  餘人無是事   


釋曰。此顯菩薩無著差別。問說檀不共功德差別已。精進不共功德差別復云何。偈曰 
勝因依業種  對治等異故  如是六種義  精進有差別   


釋曰。精進有六種差別。一勝差別。二因差別。三依止差別。四業差別。五種差別。六對治差別。此偈總舉。餘偈別釋。偈曰
白法進為上  進亦是勝因  及得諸善法  進則為依止   


釋曰。此偈說精進勝差別因差別依止差別。白法進為上者。說最勝差別。由於一切善法中說精進為最勝故。進亦是勝因者。說因差別。由說精進是無上因故。及得諸善法進則為依止者。說依止差別。由依止精進得一切善法故。偈曰 
現樂與世法  出世及資財  動靜及解脫  菩提七為業   


釋曰。此偈說精進業差別。此業差別有七種。一得現法樂住。二得世間法。三得出世間法。四得資財。五得動靜。動靜者。由是世間不究竟故。六得解脫。解脫者。由斷身見故。七得菩提。菩提者。由大菩提故。偈曰 增減及增上  捨障亦入真  轉依與大利  六說精進種   


釋曰。此偈說精進種差別種差別有六種。一增減精進。謂四正勤。二惡法減二善法增故。二增上精進。謂五根。由於解脫法為增上義故。三捨障精進。謂五力。由彼障礙不能礙故。四入真精進。謂七覺分。由見道建立故。五轉依精進。謂八聖道分。由修道是究竟轉依因故。六大利精進。謂六波羅蜜。由自利利他故。偈曰 
種復有五異  弘誓將發行  無下及不動  第五說無厭   


釋曰。五異者。一弘誓精進。謂欲發起行故。二發行精進。謂現行諸善故。三無下精進。謂得大果下體無故。四不動精進。謂寒熱等苦不能動故。五無厭精進。謂不以少得為足故。此五種如經中所說。有弘誓精進。有現起精進。有勇猛精進。有堅固精進。有不捨佛道精進。於諸善法中。如其次第應知。偈曰 
三種下中上  由依三乘爾  亦二下上覺  利有小大故   


釋曰。彼精進依人差別。復說三種及二種。三種者。依三乘行人差別。如其次第。下中上精進故。問何因復二種。答下上覺故。下覺者。依二乘行人。上覺者。依大乘行人。如其次第。說於小利及大利故。何以故。為自利故。為他利故。偈曰 
財著煩惱著  厭著知足著  四著不能退  對治分四種   


釋曰。此偈說精進對治差別。由對治四著有四不退。說四種對治差別。問此云何。答檀等諸行。由四著為礙故而不得行。一者財著。於財極悋故。二者煩惱著。於財起染故。三者厭著。於檀等行有退屈故。四者知足著。於少施等喜滿足故。行精進者對治如此四著。能得不退故說四種對治差別。已說六波羅蜜功德。次說六波羅蜜互顯。偈曰
相攝及差別  依法亦為因  六度互相成  一切種分別   


釋曰。六波羅蜜相成自有四義。一相攝。二差別。三依法。四為因。相攝者。無畏施攝戒忍二度。由此二度能與無畏故。法施攝定智二度。由此二度能與法故。俱施攝精進一度。由此一度能行二施故。問戒攝幾種。答攝善法戒一切檀等皆攝。如是忍等互攝如其所應作。差別者。檀等六種即為六施。謂施施戒施乃至般若施。於他相續建立檀等故。依法者所有諸經所有檀等諸義顯示。所有檀等諸義所有諸經顯示。處處相攝應知。為因者。謂檀為戒等因。何以故。不顧財者能行戒等故。戒亦施等因。何以故。比丘受護者能捨一切所有受故。住戒者。能具足忍等故。又受攝善法戒為檀等故。如是忍等互為因。如其所應作。如是說六波羅蜜義已。次說四攝行。偈曰 
布施將愛語  利行并同利  施平及彼說  建立亦自行   


釋曰。四攝者。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利攝。施平者。即布施攝。彼說者。謂愛語攝。說彼波羅蜜義故。建立者謂利行攝。建立眾生於波羅蜜中故。自行者。謂同利攝。建立他已自亦如是行故。問何故說此四攝體。答此說攝他諸方便。偈曰 
攝他四方便  即是四攝性  隨攝亦攝取  正轉及隨轉   


釋曰。布施者。是隨攝方便。由財施隨他身起攝故。愛語者。是攝取方便。由無知疑惑者令受義故。利行者。是正轉方便。由此行諸善轉故。同利者。是隨轉方便。菩薩自如說行眾生知已先未行善亦隨行故。問四攝業云何。偈曰 
令器及令信  令行亦令解  如是作四事  次第四攝業   


釋曰。布施者。能令於法成器。由隨順於財則堪受法故。愛語者。能令於法起信。由教法義彼疑斷故。利行者。能令於法起行。由如法依行故。同利者。能令彼得解脫。由行淨長時得饒益故。是為四攝業。問世尊亦說二攝。此云何。偈曰 
四體說二攝  財攝及法攝  財一法有三  次第攝四攝   


釋曰。此四攝體。世尊餘處說為二攝。謂財攝法攝。即以二攝攝於四攝。財攝攝初一攝。法攝攝後三攝。問云何攝後三。答法有三種。一所緣法。二所行法。三所淨法。如其次第攝後三攝。應知偈曰 
下中上差別  如是四攝種  倍無及倍有  亦純合三益 


釋曰。四攝種差別有三。謂下中上。由諸菩薩攝三乘人差別故。由此三種差別次第復有三益。一倍無益二倍有益。三純有益。倍無益者。謂解行地菩薩攝。倍有益者。謂入大地菩薩攝。純有益者。謂八地已上菩薩攝。由彼決定能令眾生成就故。偈曰 
菩薩欲攝眾  依此四方便  大利及易成  得讚三益故   


釋曰。若諸菩薩欲攝徒眾者。一切皆須依此四攝以為方便。何以故。由一切大利得成就故。由是樂易方便故。由得諸佛稱揚故。偈曰 
四攝於三世  恒時攝眾生  成就眾生道  非餘唯四攝   


釋曰。此四攝於三世中已攝當攝現攝一切眾生。是故此四攝是成熟眾生道。非餘諸道。餘道無體故。別說六度四攝已。次以一偈總結前義。偈曰 不著及寂靜  能耐將意勇  不動并離相  亦攝攝眾生   


釋曰。此偈上三句結六度義。下一句結四攝義。偈義如前解。菩薩以此六行行此四攝。顯示六波羅蜜。成就自利利他。四攝成就亦爾。是故如其次第。先說六度。後說四攝。度攝品究竟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