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心王銘 傅大士


心王銘
  
觀心空王玄妙難測。無形無相有大神力。能滅千災成就萬德。體性雖空能施法則。觀之無形呼之有聲。為大法將心戒傳經。水中鹽味色裏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了本識心識心見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淨律淨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心性雖空貪瞋體實。入此法門端坐成佛。到彼岸已得波羅蜜。慕道真士自觀自心。知佛在內不向外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識佛曉了識心。離心非佛離佛非心。非佛莫測無所堪任。執空滯寂於此漂沈。諸佛菩薩非此安心。明心大士悟此玄音。身心性妙用無更改。是故智者放心自在。莫言心王空無體性。能使色身作邪作正。非有非無隱顯不定。心性離空能凡能聖。是故相勸好自防慎。剎邦造作還復漂沈。清淨心智如世黃金。般若法藏並在身心。無為法寶非淺非深。諸佛菩薩了此本心。有緣遇者非去來今。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第四講 黃念祖居士 主講




第四講

今天是第四講,我們從另一部經談起,這部經很重要,但是恐怕很多人都不熟悉,這部經的經題就是:《大方等如來藏經》。這部經最早翻譯於南北朝之前的東晉時期。是由北天竺,也就是印度的三藏法師佛陀拔陀羅翻譯的。到了唐代,由密宗大德不空金剛阿闍黎又翻譯了一次。他譯成的經名就是《大方廣如來藏經》。其中「大方等」與「大方廣」是一個名詞兩種翻譯。

「方等」這個詞大家應當是很熟悉的。例如,佛五時說法: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方」通俗的話解釋就是方正;「等」就是平等。等到「方等」時佛就說大乘法了,並且「談偏斥小」,就是呵斥偏、小的小乘,稱小乘為「焦芽敗種」,是長黑了的芽、腐敗了的種子。因為小乘人不能生起大菩薩心,故而佛就呵斥他們而反過來「讚大褒圓」,讚歎大乘、褒揚圓法。所以,「方等」代表著大乘佛法,而小乘中沒有「方等」。所謂「大方等」是指方等法中最為殊勝、最為稀有、最無上的法。「大方等」的經題就是這個含義。

至於「大方廣」呢,是一個名詞,也就是甚深廣大之法來教導眾生。其中最殊勝稱為「大」。我們也知道《華嚴經》的經題上面也有這三個字,所以由此可見,這部經與《華嚴經》是同宗旨的。

「如來藏」在《大乘起信論》中講的特別多!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麼呢?眾生煩惱之中就包含「如來法身」的功德。這是最不可思議的!是最難的法!在《大乘起信論》中,馬鳴菩薩就是為了大家對此有信,所以才造了這部論。眾生的情見對此很難相信呀!現在信小乘法的人很多!信大乘法的人在世界上只有中國和日本。因為大乘法很難讓人信。其實,在你的煩惱之中,就有「如來法身」的功德!所謂「藏」者,是「藏(cang)」之意。即藏在裏頭。每個眾生的本心裏頭,都包括「如來藏」的智慧功德。在這一部經中,佛就直接地說明瞭眾生的「如來藏」,以種種的善巧方便為我們打了不少的譬喻,由此可以使我們明白:無論是《金剛經》還是《無量壽經》乃至淨土法門,之所以殊勝,就是因為佛所演說的,都是以這個「如來藏」(這部經)為根本的。

今天我們不是講解這部經,而是側要地向大家來做個彙報,做些貢獻。下面所涉及的一段經文是很多古大德都引證過的。當時這個法會,是為眾菩薩們說的,「大比丘眾百千人俱」。注意!這部經沒有具體說講有幾個人參加法會,而只有《金剛經》裏講是千二百五十人。至於參加會者有多少人?中間有誰?名子叫什麼?都沒有說,只是以「大比丘」這幾個字就全概括了,這說明對於這部經,「聲聞乘」不是當機者,當機者是什麼人呢?是「菩薩摩訶薩」。所謂「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不是一般的菩薩。這些位菩薩,眾生哪怕只要聽一聽他們的名子,你都可以在天道上得不退轉。這樣的菩薩有多少呢?有六十億恒河沙那麼多。一個恒河裏的沙子多得不清,更何況有六十億個恒河那麼多,可見有那麼多得數不清的菩薩。這些菩薩的功德都是極其殊勝的。只要聽到過他們的名子,你無上道都不退轉。其中有我們熟知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等。雖有那麼多的菩薩,但阿羅漢卻一個也沒列席!所以我們說,今天咱們大家在一塊能聞到此經,已經不是小緣了!

關於在這個法會上,如來現出極殊勝的瑞相,經文上講了,我們在此不多說了。下文是菩薩請問於佛,然後佛就做答復。這其中有四位大菩薩是最突出的:金剛慧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四大菩薩在久劫以前,在「常放光明王如來(佛)」說法的時候,那時無量的聞到法的人都已成佛了,但還有四大菩薩為救度眾生而沒有成佛,就是這四大菩薩:金剛慧、文殊、觀世音、大勢至。這時金剛慧菩薩又來問法,其實釋迦佛就是後來聞到這個法而成佛的。「爾時世尊告金剛慧及諸菩薩言:善男子,有大方等經名如來藏,將欲演說故現瑞相,汝等諦聽善思念之。」對大乘說的法,對菩薩說的法,我們應當極其殷重地來聽授如來的開示。他說有一個「方等」經,名叫「如來藏」,將要演說給大家所,所以現出瑞相:有種種的花、種種的化佛、種種的放大光。目的是要讓大家都能認真地聽、認真地思悟。接下來就是經文:「如是善男子,我從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疑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佛有「五眼」,這在《金剛經》中講過,只有佛眼才能見,其他一切都不能呀!見什麼呢?能見眾生的貪。「貪欲」就是貪;「恚」就是嗔恨;「癡」就是愚癡。此為「三毒」,存在於種種煩惱之中。而這種種的煩惱之中,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眼目、如來的身,在那結成「跏趺坐」儼然而不動。這些個煩惱卻與他無關!所以稱之為「如來藏」。

「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俱足如我無異。」這一段話給我們做了極大的說明,這是佛眼所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睹啟明星而悟道,悟的也就是這回事。所以一代世尊的教化就是這一件事,也就是這樣一個大事因緣,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給我們開示佛的知見。什麼是佛的知見呢?「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跟以上經文所講的意思一致!「唯有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問題就出在這了!你出了個妄想、有了執著,因此你才不能現證!那麼「一切眾生雖在諸趣」,其中「諸趣」是指「六趣」,在「六趣」之中,雖然是在「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趣中,但仍然於你的煩惱中有「如來藏」存在,你的那個「如來藏」是常無染汙的!種種煩惱染汙在纏的眾生,你的「如來藏」並沒有染汙,是「德相俱足」的,而且是「如我無異」,與我釋迦牟尼現在三覺圓滿成就的佛一樣,這個「德相」是沒有分別的!所以佛為我們說「大方等」,就是大平等法。正如《華嚴經》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這個大平等法是佛在這一段經文中開示的主要內容。

下面,世尊非常慈悲,給我們打了種種的譬喻,以說法讓眾生知道這個道理:

「譬如淳在岩樹中,無數群蜂圍繞守護,時有一個巧智方便,先取彼蜂乃取其蜜,隨意食用惠及遠近。」樹上有許多蜜,但有許多蜂圍著,你要吃蜜,蜂就要蜇你,這該怎麼辦呢?你得要先把蜂去掉才可以取蜜。蜜是現成的,你得的就是這個嗎!這裏「蜜」譬喻的是「如來藏」;「蜂」代表的是「煩惱」。你是要除了煩惱,這個「如來藏」、一切功德、一切受用都是現成的。這個譬喻如同《圓覺經》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一樣的。許多人對於這個「本來成佛」的這個「成」字極為不信呀!甚至連古大德也有信不及的。如果說「本來是佛」還可以,而說「本來成佛」這話可不敢相信。所以我們在這部經中再選幾個譬喻,以此證明佛所說的這個話沒錯!

因為佛在說《圓覺經》時說的這句「本來成佛」,是佛的本意!不是哪個翻譯的人給翻譯錯了!上面的那個譬喻不是講了嗎,「蜜」是已經有了的,不是蜂還要採花,而是因為蜂圍在那才使你沒法吃那個蜜。眾生本來有「如來自性」、就有「如來藏」,如來的德相與釋迦牟尼佛的一樣!但你的煩惱就像許多蜇人的蜜蜂一樣,所以才不能受用他,這是一個比喻。下面的比喻就更妙了:「譬如粳糧未離皮糠,貧愚輕賤謂為可棄,除蕩既精常為禦用。」這是說,吃飯的人,他們飯上還帶著稻子殼,不管是掏米的人還是吃飯的人,只要見了帶殼的米粒,一定是帶著米一起扔了。給國王做的禦用飯與咱們吃的飯都一樣。這也是個比喻,那殼子裏的米就是「如來藏」;種種的煩惱就是那稻米殼。你只要把殼子去掉就可以給國王吃了,沒必要偏得連殼帶米一起扔掉呀!

以上兩譬喻說的就是這個「成」。就是多了點「皮」罷了,我們要是有去皮、去殼的機器,倒進去皮殼就會脫了,也就成了好東西了。所以,我們學佛,特別是有學問的人,越是知識份子,學起佛來越是變成所知障、理障!不能如實領受佛法的真意,往往是按照研究學問那樣去研究佛學,所得恰恰是相反的東西。「為學日增」,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搞學問嘛!你的學問一天比一天增長,學問要是越學越不會了,比如本來會高等數學,越多就越只會加減乘除了,那不就是白學了嗎!所以,為學當然是越學越增長。「為道日減」,有很多人肯讀書、肯讀經,但是他就不知道這讀經的要旨是「日減」。減什麼呢?正如剛才所說的,你要把殼去掉!而沒有什麼可增的!就像淘米一樣,你只要把米殼去掉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加什麼了,也沒有什麼可加的。下面的經文中許多譬喻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只是要去東西,而不是要得東西。就拿有些人來說吧,總是想得點神通、得點什麼定、得點什麼奇異功能……對於奇異功能,我曾在一次佛學會上講過:「這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有個人聽了這話很不高興,因為他在這大講什麼奇異功能。其實,你真的把你的「殼」去了之後,如來的智慧德相完全是本有的!

「譬如真金,墮不淨處,隱沒不現經歷年載,真金不壞而莫能知。」這第三個譬喻,是以真金為喻。真金你把它掉到胙昀地方,多少年也沒有人能知道。這個金子怎麼樣呢?這個金子不壞呀!金子掉到糞坑裏,多少年後,你把它拿出來洗乾淨,金子還是金子,從來沒被染汙!這就是譬喻:這些髒東西、糞便就是我們的煩惱;其金就是我們的「如來本性」。所以,有人一聽說,說我自己本來是佛?那不就驕傲自大了嗎!對此有兩點可以把這種錯解打破!頭一點,不是說了嗎,雖然是金子,但這金子是掉進糞坑裏的金子,如果不清洗,那連用手接都不敢接的,所以這個金子不比首飾店裏的那個金子,就這一點,我們當然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因為雖是金子但還是帶糞的。再有一點,你也是沒有什麼可驕傲的。一切眾生都是這樣,你也是,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所以也不值得驕傲!這是大平等法——全是金子。

「譬如貧家有珍寶藏,寶不能言我在於此,既不自知又無語者,不能開發此珍寶藏。」譬如咱們造佛像,有個模子,把金子燒紅成水後倒入模子,要造一個真金的佛像,當然最好寶貴,可是等你把成水的金子倒入模子後,只有等到冷卻後佛像才能造成功。這時候你還看不到佛像,因為祖模子包著呢!所以,只有你必須把模子去了後才能見到佛像。金色光明、種種莊嚴相好也就顯現出來了。因此,釋迦牟尼佛就說:「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如來看一切眾生,不光是咱們人,還有蒼蠅、蚊子、螞蟻……乃至地獄中的眾生,一切都是眾生。)佛藏在身,(都有佛藏在裏頭。)諸相具足,(如來一切相,不是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言的,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在尼泊爾出生後,示現給眾生的相,實際上菩薩看到的是無量的相、無量的好。這是很難形容的。而這個無量的相好,咱們眾生身體裏頭本身都是具足的!)如是觀已,(還麼看了之後怎麼樣呢?)廣為顯說,(佛就廣泛地普遍地跟大家顯示這個道理,說了幹什麼呢?讓大家)得息清涼。(讓他的心得到休息,得到清涼。)

以「金剛慧」這種智慧來認識自己,也就是在我們貪、嗔、癡之中、煩惱之中、勃然大怒之時,種種的愚癡之中,而如來卻是常照放光轉大法輪的!對此,禪宗祖師就悟到了這一點,比如德山禪師,臨終大病,「噯呦!噯呦!」病痛得叫個不停。於是有徒弟問了:「和尚疼嗎?」回答是:「有個不疼的」。他這個肉身還是疼,但他卻答有個東西不疼。徒弟就又問了:「那個不疼昀東西,他還來看老和尚嗎?」德山就又回答:「老僧看他有份!」。我看他還有份。這就是禪宗的大祖師的一宗公案。如來觀一切眾生都有疼!大徹大悟的德山禪師,他臨命終也在病疼之中,但他還知道有個不疼的,這就是「金剛智慧」,這個「金剛慧」能摧破煩惱。(金剛智慧不同於其他外道的智慧。有的人學著佛還總不放心,還想找誰學點氣功,或看些外道的書,不是看點這,就是看點那。他根本不知道,這樣做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只有金剛智慧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這一部經以金剛慧菩薩為當機,是經中的主角,就像經中佛所打的這些譬喻。)開淨佛身如出金像。(佛的智慧就打開了,就好像把模子裏的金像打開了,金像也就做成功了。所以,事情也就容易多了,就如同有人所講的『只要去東西』。釋迦成佛了,我們這些佛也成佛了。)

有一位佛學院的學生,他曾經對我說:「我體會這個『佛性』,就是有這個『性』,而不見得人人都具有佛的智慧。」要是按他這麼一說,當然也就好講了,大家也就容易懂了,他就沒有什麼懷疑了。但是他卻沒注意到釋迦牟尼佛成佛時曾說過的那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現在你如果認為凡夫只有佛性而沒有智慧(佛),那不就如同在與釋迦牟尼佛抬扛嗎!這說明什麼?說明難信呀!雖然佛學院畢業了,但他還不懂這個道理,而做自我發揮呢。這都說明這個法是難信之法呀!雖然難信,但你信了,你就有這個智慧!

對於頓法,許多人只能信漸法,而不能信頓法!因為他的根器只能信漸法,頓法他不能承認。你把模子一去,佛就出來了,這就是頓法!現在有些修禪宗的人,也不相信頓法,他還在那整天地打坐,只是第五度的禪,而不能相信頓悟。所以,盛教之衰就表現在這呀!

底下,我們講持這部經的功德。「若持此經者,當禮如世尊。若得此經者,是名佛法主。則為世間護,諸佛之所歎。若有持是經,是人名法王。是為世間眼,應讚如世尊。」(經文)「若持此經者,當禮如世尊。」(我們對於這部經的禮敬,就當跟禮敬佛一樣。)「若得此經者,是名佛法主。」(得到這部的人,如能真懂,那麼他於佛法就不是門外人了,不但是門內人,而且這是佛法的主人了!)「則為世間護,諸佛之所歎。」(一切世間、天人、天龍八部、人非人等都來護持於他。十六諸佛也都給予讚歎。)「若有持是經,是人名法王。」(如若有人能夠持這部經,他就是『法王』了。這個『法王』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的這個『法王』)。「是為世間眼,應讚如世尊。」(他就是這個世間的正眼,我們對他的讚歎應該像讚歎世尊一樣。)

今天我們講這部經,並不是讓大家連《金剛經》、《阿彌陀經》都不念了,而去精進念此經了,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我們要通過這部經中的幾個譬喻,以及如來開示,使得我們把金剛智慧帶到我們天天所念的《金剛經》、《阿彌陀經》乃至一句佛號中去,這就是「持是經」。如此,你就是「法王」,你就會被一切世間所護念,一切佛所讚歎。這也就是我們的目的!這部經,前面也談到了,不空三藏法師也曾翻譯過,叫做《大方廣如來藏經》。如若能夠得到,有此因緣應該讀一讀!他為什麼要再翻譯一遍呢?不空阿闍黎翻這部經,說明他是密宗,中國的密宗稱為「唐密」。密宗在唐代盛世一時。日本的密宗,現在日本高野山還有,這很盛!當年就是從唐朝學去的。在中國沒能流傳至今,而在日本卻一直流傳到現在,這說明此經和密教有著極深的關係!不然不空三藏為什麼還要翻譯呀!對於密宗,大家存有很大的誤解。以為所謂「密」就是「秘密」,一定有什麼特殊的竅門。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所謂「密」是指道理太深了!大家不能領會,即使給你說了之後,你也跟沒聽一樣,因而稱為「密」。密宗的道理就是《大方等如來藏經》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的道理。近如密宗經典《大毗盧遮那成佛經》所說,密宗最根本的五個字可以包括就是「如實知自心」。就是如那個實際、實相來知道自己的心。通過不空阿闍黎的翻譯,就把這個「心」告訴你了。你的心就是已成佛的心!你的心,所有的功德跟釋迦牟尼弗是沒有分別的!可是你就是總在那兒貪嗔癡、煩惱熾盛而不能自主。

我們對於「如實知自心」這樣的佛的開示,就應該知道我們每個人現在這個身就是一個模子,在種種的愚癡和煩惱之中,這個「模子」是很容易去掉的!就像外頭那個殼,這個「模子」裏頭就有佛。我們知道了這件事,這是一大殊勝的「因」!如道沒有聽說過,你就不知道,你就不敢相信!有時還覺得「我這麼想是多麼『我慢』呀!」其實,我自心中已成就了佛!有人就不敢這麼想呀!而佛就希望你敢於這麼想。大家要知道這就是修行的「因」呀!你要先知道你這個『模子』裏頭就有佛嘛!這才能有下文,下文是什麼呢?就是要去掉這個「模子」。這就很簡單了,你就不用再去買金子,也用不著你再去刻「模子」,也不必再去燒什麼了!都不用了。你只要把「模子」去掉,打開「模子」就可以了!這是很現成的事嗎!「模子」也不是整個的,是兩片合在一塊的,把它掰開就完成了嗎!是徒手之勞的!什麼是「正修行」,這就是正修行!你知道了這個「模子」裏就有佛,這就是正知見,有了正知見才能有正修行!而不要去搞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了。很直接了當、很簡單的。「模子」一打開,佛就出來了,也就成就了,證得佛法了!這就是「如實知自心」。

第一步先知道、先產生正知見,剛掰開一點你就見到了,也就放心了,你努力繼續去掰開,第一次見一點,就是「悟」;整個都掰開了,全部修行也就圓滿了。掰開同時佛成了!這個「因」與「果」是同時的。所以「性修不二」呀!「性」與「修」不是兩回事呀!「修」就修在「性」上;從「性」上起「修」。我知道了什麼是佛了,就從「性」上起修,修什麼?把「模子」掰開這佛就出來了。修在「性」上,就叫做「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上,這樣修就快了!珠子放了光,光就照珠子,直接了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現現成成,沒有那麼多囉嗦,那麼多繁瑣。所以這就稱為「無上法」、「頓法」。密宗所講的就是「一生成佛」,就是剎那即成佛。密宗的「無上」就表現在這!「紅教」的特點也就在這!

從道理上懂得了「如實知自心」,這是彼量的知。真正到了最後,「佛像」被打開出來了,你是佛了,這是現量的知。有三量:非量、彼量、現量。這個「知」,是指從彼量的知到現量的知。所以,我們一生參學佛法,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到了這就功德圓滿了。密宗的精華就在這,所以不空阿闍黎要翻譯這部經,因為它跟密法極其密切。禪宗經典《金剛經》雖然沒有直接提出「佛性」、「如來藏」,但是從禪宗的公案中,你就明白了。六祖於《金剛經》只聽了半部,他就壓倒了神秀。所以,漸法和頓法,大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只抓住一個漸法把它定死了。應該是有漸有頓呀!漸法也是對的,我們也應讚歎,但是你要是因此而排除頓法,那就不合適了!六祖慧能大師就示現在咱們中國,離咱們的年代也只一千多年的唐代,有歷史記載的!雖然他的修證超過了神秀,而得了衣缽。但五祖的座下五百人各個都尊敬神秀,有神秀在,當然是他得衣缽。他繼承了五祖的法脈,其他人沒份的,他的威望就那麼高!他還做了四句偈。而慧能呢,因為聽了半部《金剛經》而來到寺院,因為只是個居土,還沒資格上殿,只是在食堂裏勞動,他的本錢就那麼點,還只是從別人那聽得的半部經,而他也做了四句偈,卻被五祖所看重。而神秀呢,能夠到皇宮給武則天講經,被奉為「國師」,可想而知他是一位什麼水平的人。可是偏就是被慧能所壓倒,他的四句偈壓倒了神秀的四句偈。一個大字不識的人卻能說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看這四句好不好!這智慧是怎麼來的?!

「人有南北,佛性何分南北。」

「阿那自家日生智慧,為甚再做何物。」

這些話是普通人所能說得出來的嗎?咱們普通人難能「阿那自家日生智慧」?恐怕是日生煩惱吧!這件事一來就煩惱了;那個事一來就生煩惱了……我們如此,而六祖是「無住生心」。「無住生心」就是頓法;無住了就是去了「殼」了。煩惱就是你的妄想執著,就是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你若離了這「四相」,能夠「無所住」,他本來的佛,他自然就是了!六祖的話是活潑潑的,既不是斷滅也不是死的,而是把「如來藏」的精神完全顯示了出來!當六祖寫了此偈之後,五祖就叫他夜裏來方丈室,再給他講《金剛經》,這第二次講又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六祖便大徹大悟了,也就是見性了,「殼」完全打開了!於是他說了一句話:「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大地山河種種一切,乃至「十法界」都不離開我們自己當人的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說出這樣的話,說明六祖完全開悟了!五祖曾說過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要知道「本心」就是「如來藏」。如果不知道這個,那麼你學法無益。學也只種點福田罷了!福享完了,你也就完了,所以五祖說「學法無益」。「若識自心,明白本性,」那麼怎麼樣呢?「是名大丈夫、人天師、佛。」這就是頓法,如果你不識,就學法無益!識了之後,你就是大丈夫、人天師、佛。以上所講說明瞭,我們通過學習《金剛經》要「明自本心」;要知道這個「模子」中就有佛;打開「模子」就見了佛。在咱們這個世界上,六祖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對於我們來講,這個「無住生心」,不是一般人境界所能達到的!在「別教」而言,天臺宗分為:藏、通、別、圓四種判教。

「藏教」:就是經、律、論三藏,全稱「三藏教」。要知道「藏教」屬於小乘,(即為三乘人等分別說生滅之『四諦』法,以析空觀同斷思惑,令入『無餘涅槃』)。

「通教」:指般若類經典義通大小乘而不定,有的道理深,有的道理淺。

「別教」:專屬於大乘,(即專為大菩薩所說無量『四諦』令證『但中』之理。)

「圓教」:就是無上圓滿之教。

在「別教」裏立「三賢十地」之位,但這「三賢」都不能做到「無住生心」。「三賢」就是指修行大乘的三個階位,即:十住(十地)、十行、十回向。其中,「十地」中的每一「地」又分出來四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妙覺,別教分菩薩修行為四十二個階位。別教的「地前三賢」,只能做到無住的時候就不能生心;生心的時候就不能無住。心須到了「初地」菩薩以上,才能實際做到「無住生心」這句話。六祖是特殊根器的人,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們聽了以後,只能幫助我們起到熏習的作用,得到無上的啟發。

那麼,我們當前眾生到底該怎麼辦呢?

笫一個,首先「知有」。雖然《金剛經》是破空論,教我們離相,講什麼是無相、無為,但很容易使人錯體會到一個「空無」上去,而偏空了!偏於空,就促二乘,是阿羅漢所證的「偏真」。實際應該是「中道」而不落兩邊。因此,我們讀了《金剛經》,又舉了六祖的例子,又通過《如來藏經》,而要珍惜「知有」呀!知道我們本心之中有「如來藏」。所以禪宗最強調這個「知有」!必須「知有」始能知道我們有「如來藏」、我們有「佛性」。對於這個「知有」,我這裏再打兩個比方,一個比方舉的是古大德,另一個比方舉大家所接近的許學為例。

梁武帝執政的時候,有個大菩薩叫傅大士,現的是居士身。一次,梁武帝請他講《金剛經》,他上了座便把戒尺一揮,然後就又下座了。他還麼一揮戒尺,整部《金剛經》也就講完了。他曾著有一本書為《心王銘》,其中就有幾句話:「水中鹹味,色裏膠青,」(水裏的鹹味,要上顏色就要往裏面擱一點膠呀,這樣染色畫出來才能粘住呀,但鹹味依然是有的!不然你嘗怎麼能嘗得出來呢!(白水就不鹹。)雖然有鹹味,(知道實有)但是我們不見其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不可以形象來求!所以《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以見如來。所謂「如來法身」,佛經中打過種種的比喻來說明,都不可能於各個方面表達恰當,而只是表一方面的意思,一分的表述,但現在告訴了你「實有」,這就達到了一萬分的表示。再把《金剛經》的道理結合進去,如釋迦牟尼佛所說,我們能圓融起來理解,就好懂多了!這個「見」,不是以色見聲求得來,就如同水中鹹味一樣,決定是有,但不見其形。這個「鹹味」比喻的就是「佛性」。這個「佛性」,眾生決定是有,但是無形的,你偏要把他找出來,看看是個什麼形象,那你就是執著了!你用執著的心去找是永遠找不到的。所以,以色見聲求的方法是邪法,是不行的!

對於什麼是「佛性」,我們再舉個常見的例子:誰都見過指南針,因為磁性作用,所以與地球兩極磁性相吸,也就起到「指南」的作用了。這是科學的發現,還有就是知道吸鐵石可以吸起針來,為什麼?因為針與吸鐵石都有磁性。不僅如此,人類的科學發現,已經在利用這個磁場,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

比如,你拿一個能導電的金屬物,讓它在磁場裏頭轉,這就起到發電的作用。發電機的原理就是這麼來的:能導電的銅線在磁場裏面轉,電能就產生了。作用就這麼大!大到工廠的發電機、飛機,小到家用的電扇、電吹風機……靠的都是這種發電方式來運作的。總之,靠的不過是這個「磁場」的磁性作用!那麼,這個磁場的磁性作用這麼大,而磁性是個什麼樣子呢?不可得呀!這個「見磁性」就如同禪宗所講的「見性」,千萬不要以為我們有朝一日,覺得能看到一個特殊的相出來,見光見色了,還搞得自己很緊張。其實,所謂「見性」的「見」是不可以色見聲求的。「佛性」雖然決定是有,但色見聲求是求見不到的。這一點在此有必要重申!

對於淨土宗來講,這部《如來藏經》與之關係更為密切!淨土宗最關鍵的兩句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老實說,這兩句話大家聽得都耳朵磨出趼子了!但是否能真得相信——這個心就是佛!倒過來說,有人才能信,「我是作佛」,我這念著佛號,身在作佛,在這念佛,我才能是佛呀。通過這麼理解才能有所信,而直接了當地就講「是心是佛」,這就不大敢相信了。

今天我們講了這部《如來藏經》,釋迦牟尼佛就是這麼說的!眾生就是在貪欲、嗔恚、愚癡之中,但你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眼、如來身、跏趺坐、儼然不動。如果把釋迦牟尼佛的話放在這個開示之前,咱們結合起來看,對於「是心是佛」你信得就會更真切的多了。當然,「是心是佛」這句話,我們要真正能夠很深的信入,那就太了不起了!但是,釋迦牟尼佛雖打了這麼多譬喻,每個譬喻都說得很清楚,但並沒說完。當時古佛為解釋這句話,光打譬喻就打了「五十劫」。用了無數的譬喻來說明這句話,可想而知這句話該有多難信!通過引入《如來藏經》中佛所說的開示,結合起來也許大家會比以前多信了一些,信得深一點了,這也是一大進步!

大家不要以為,我念佛可以念得入定了,如何如何了,這個是我的進步;或以為我能夠講多少多少部經了……這都是務外了。如果你真是對「如來」所說法,從內心中把他接受下來,你堅信不疑,這才是「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要在「信」上加深認識。入「寶藏」有沒有空返呢?可別空入「寶藏」呀!今天連我也在內,咱們也別空入「寶藏」。要不空入「寶藏」,要有兩個條件:

一、要有智慧。智慧如眼睛,能看見哪個是寶,而不至於去揀破爛。只有把寶找出來了,才有可能去拿寶。但只有眼睛還不行,要拿還需要手。什麼是手?「信」為手!信心才是手,你才不會空入寶山。如果根本沒到寶山,空手回來那才是錯過,而你進到寶山,而卻空手回來了,豈不如此太可惜了嗎!「是心是佛」,《淨修捷要》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我們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佛。「無量光」就遍滿虛空,沒有一個地方不存在的。無量光它普照,你的身、你的智慧、你的一切都遍滿虛空,這是本覺!「無量壽」就是無窮無盡,沒有終止。人要想求長壽,大不了活上二百歲。古大德之中有能活到一千歲的,但究竟是一剎那的事。這「無量壽」才真正無窮盡。這個「無量壽」也就是我們的「本心」。從空間上說,哪也找不到邊,東也無邊,西也無邊,上也無邊,下也無邊……從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盡頭,不可窮盡。這樣一個大覺的「性」,就是我們的「本心」。這「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我們人人都有「法身如來」,「如來藏」我們已經下了一個定義,它是什麼意思呢?眾生煩惱之中有「如來法身」的功德!不是「如來報身」的功德所化身的功德。而就是「如來法身」的功德,所以才「是心是佛」。我們的本心是佛,剛才的譬喻就說明瞭這點。

既然「本心是佛」,有人說「那就行了,我這真行了。」可是你要知道:我們凡夫就如同是那帶殼的稻子、掉在茅坑中沒洗過的金子、在這模子裏沒被打開的像,因此,要我們去修呀!天臺宗有言「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這個「修」也就簡單了、直接了。不是從外面去修,而是你心中就有佛,佛外的有個殼(模),這個殼就是「無明」。只要一分開殼就見佛了!所以,所謂「修」就是開殼。修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在這一切修行法門之中,我們要想直接了當地「開殼見佛」,莫過於「持名念佛」這個法門了!它最容易,也最穩當。因為這個「無量光」就是你的「本覺」!你在念念中,也就在「無量光、無量壽」中。你也就是直接了當地開了這個殼。因此,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們這一念相應一念佛,最直接、最了當!

念佛有四種念佛法。這四種念佛法跟別的法門比,都是捷徑!而這四種之中,「持名念佛」是捷徑中的捷徑。因為此法最為方便、最為簡便、最為直接、最為穩當、最為現成。人人都能念,什麼時候都能念。所念的是什麼?念的就是我們的「本覺」,就是「阿彌陀佛」。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所講的「宗」就是「信願持名」。「信願持名」這個「信」有六信。往往我們有些修淨土的修行人,他能信有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信念佛號能往生、信有因果,這叫「信他、信事」,但是「信自、信理」的就往往不夠了。這部《如來藏經》和《金剛經》就是幫助我們產生「信自」的!而且這個「自」是平等的,一切眾生都具。彼此之間沒有什麼不同。而同時,你的那個「自」就是如截流大師所說的「相信我跟佛是平等的」。只在於佛是已經成就了的,我還在迷、還與佛相差天淵。那你該怎麼辦?念佛嗎!念佛的時候,因為佛就是我心中的佛,我就是佛心中的眾生,我念佛就是佛念我。這樣感應道交,不相間隔。對這話,大家可能也還是不太懂:「啊!我是佛心中的眾生?」那當然了!我是在佛心裏頭,佛光普照,照到我嘛!佛是我心中之佛,對不?現在打個比方:

你只要把頭一點,承認下來,在煩惱之中你的「如來藏」中的如來就與釋迦牟尼佛所成就的那個「如來」,便完全沒有區別了!釋迦牟尼佛就好比是那邊的一盞燈;我們就好比是這邊的這盞燈,他的燈當然就照到了我的這盞燈,佛光普照。所以,我們這些眾生是佛心裏頭的眾生、就是佛光中這個燈。而我們這個燈也在照,也可以照到那邊佛的那個燈,所以佛就是我們眾生心中的佛,就在我的心之內。合起來講,這就重重無盡了。照著我們的這個佛,同樣也被照在我們心中,我的也照到了他,相互彼此間的關係。而且佛這個燈的光和我們這個燈的光是不可分的!是一體的!所以「心作心是」就是這個道理!

念佛的時候,這兩個「燈」就互照。這樣去修,就決定能往生!所以「上者即生,證入無生法忍」。晉朝就有這樣的人,現代也有人能證入「無生法忍」,上面提到的那個福建的老修行人她能夠多少天不飲不食,端坐念佛,見光見佛,正念分明,那要沒有達到「事一心」是很難得做到的。就是因為通過這個殊勝的法門才做到的。因此,這個法門是如此的殊勝!

最後,對於這個淨土法門,我們還是用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的話做個總結。「從事持達理持」所以你不要管念佛是否就是著相或不著相、離相或不離相,你只要好好去念就是了,這就是「事持」。按蕅益大師的說法,念佛珠一天要念三萬,而且三萬是最起碼的,最低的數。當然現在就不好說了,我老勸人念佛、要修行,一天如果還念不到一萬,恐怕功效不會有大明顯。當然能念上一句也是好的,但要想顯著起作用的話,那你一天至少得念一萬,這離蕅益大師的要求可就差三分之一了。蕅益大師提出至少要每天三萬遍,大家從他的開示錄中可以看到,他的數是三萬、五萬、八萬、十萬。蕅益大師拿著佛珠就是這麼念的。拿佛珠念也有好處,可以起提醒我們的作用。就這麼念,什麼時候我們有這一句,這就是「事持」。在事持之中就可以達到「理持」。

所以,儘管我們「無住生心」做不到,就像剛才所講的連「地前三賢」,成了聖賢的賢了、菩薩了,也還做不到呢,所以這個淨土法門的妙就妙在,你這麼去念佛,在暗中,不知不覺地就做到了。念來念去,你就這麼老老實實地,念著念著,什麼功名富貴、什麼人我是非,都沒有了!念來念去就不知誰在念了,能念與所念的分別也沒有了,這時你也就「無所住」了!我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相繼不斷,這不就「無住生心」了嗎!這個「地上菩薩」才能達到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也同樣達到了。這就是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所在!(第四講完)



素食食譜:銀波素魚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






 銀波素魚

豆包---------------- 300公克
紫菜片------------------- 1
豆皮----------------------- 1

麵糊:
麵粉-------------------- 1湯匙
-------------------- 1湯匙

醬油膏------------- 1/2湯匙
-------------------- 1/2小匙
五香粉------------- 1/2小匙
黑胡椒------------- 1/2小匙
太白粉---------------- 1湯匙
奶粉------------------- 1湯匙


豆包先入中溫油鍋中稍炸一下,撈出切絲,加入調味料拌勻。

1張豆皮抹上麵糊,舖上紫菜片,放入已拌好之豆包,右手先捲起如魚尾型,左手再折起包好,邊緣塗麵糊,捲起彎曲如魚型,放在抹油托盤,上蒸籠蒸10分鐘,取出待涼後,在魚背上斜切8刀,投入中溫油鍋中小火炸呈金黃色撈起即成。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十玄談(并序) 同安察禪師


同安察禪師十玄談(并序)
夫玄談妙句。迥出三乘。既不混緣。亦非獨立。
當臺應用。如朗月以晶空。轉影泯機。似明珠而隱海。
且學徒有等。妙理無窮。達事者稀。迷源者眾。
森羅萬象物物上明。或即理事雙袪。名言俱喪。
是以慇懃指月。莫錯端倪。不迷透水之針。可付開拳之寶。
略序微言。以彰事理。
(卿公事苑云。叢林所行十玄談皆無序引。
愚曩游廬阜。得其序於同安影堂。今錄之云耳)。
心印
問君心印作何顏。心印何人敢授傳。
歷劫坦然無異色。呼為心印早虛言。
須知本自虛空性。將喻紅爐火裏蓮。
莫謂無心云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祖意
祖意如空不是空。靈機爭墮有無功。
三賢固未明斯旨。十聖那能達此宗。
透網金鱗猶滯水。回途石馬出沙籠。
慇懃為說西來意。莫問西來及與東。
玄機
迢迢空劫勿能收。豈為塵機作繫留。
妙體本來無處所。通身何更有蹤由。
靈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
撒手那邊千聖外。迴程堪作火中牛。
塵異
濁者自濁清者清。菩提煩惱等空平。
誰言卞璧無人鑒。我道驪珠到處晶。
萬法泯時全體現。三乘分別強安名。
丈夫皆有衝天志。莫向如來行處行。
演教
三乘次第演金言。三世如來亦共宣。
初說有空人盡執。後非空有眾皆緣。
龍宮滿藏醫方義。鶴樹終談理未玄。
真淨界中纔一念。閻浮早已八千年。
達本
勿於中路事空王。策杖還須達本鄉。
雲水隔時君莫住。雪山深處我非忘。
尋思去日顏如玉。嗟歎迴來鬢似霜。
撒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獻尊堂。
還源
返本還源事已差。本來無住不名家。
萬年松逕雪深覆。一帶峰巒雲更遮。
賓主穆時全是妄。君臣合處正中邪。
還鄉曲調如何唱。明月堂前枯樹華。
迴機
涅槃城裏尚猶危。陌路相逢沒定期。
權挂垢衣云是佛。卻裝珍御復名誰。
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歸。
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漉始應知。
轉位
披毛戴角入廛來。優缽羅華火裏開。
煩惱海中為雨露。無明山上作雲雷。
鑊湯爐炭吹教滅。劍樹刀山喝使摧。
金鎖玄關留不住。行於異類且輪迴。
一色
枯木巖前差路多。行人到此盡蹉跎。
鷺鸞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華不似他。
了了了時無可了。玄玄玄處亦須訶。
殷勤為唱玄中曲。空裏蟾光撮得麼。

素食食譜:無蛋沙拉醬蘆筍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無蛋沙拉醬蘆筍

無蛋沙拉醬
  • 鮮奶-------------------- 200公克
  • 奶粉---------------------- 50公克
  • --------------------------- 5公克
  • ------------------------- 60公克
  • 沙拉油----------------- 400公克
  • 糯米醋------- 30-60公克
    (或用檸檬汁)

    無蛋沙拉醬蘆筍
  • 綠蘆筍----------------------- 300公克
  • 沙拉醬---------------------------- 半碗
  • 無蛋沙拉醬
    --將材料放入果汁機內攪拌至呈糊狀時,再倒入醋再攪打,拌勻即成。
    註:沙拉油須慢慢加入。
  • 無蛋沙拉醬蘆筍
1.     綠蘆筍削去老皮。
2.     鍋中放入8碗水燒開,再放入綠蘆筍川燙,水再開即撈出沖冷水,沖涼瀝乾,放冰箱冰。
3.     取出綠蘆筍,切段平舖盤上,擠上沙拉醬即可食用。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緣起經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緣起經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無量無數聲聞菩薩天人等俱。爾時世尊告苾芻眾。吾當為汝宣說緣起初差別義。汝應諦聽極善思惟吾今為汝 分別解說。苾芻眾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言。云何名緣起初。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如是名為緣起初義。   

云何名為緣起差別。謂無明緣行者。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於外無知。於內外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業異熟無知。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於苦無知於集無知於滅無知於道無知。於因無知於果無知。於因已生諸法無知。於善無知於不善無知。於有罪無知於無罪無知。於應修習無知於不應修習無知。於下劣無知於上妙無知。於黑無知於白無知。於有異分無知。於緣已生或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如是於彼彼處如實無知。無見無現觀。愚癡無明黑闇。是謂無明。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謂身行語行意行。是名為行。行緣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一者眼識。二者耳識。三者鼻識。四者舌識。五者身識。六者意識。是名為識。識緣名色者。云何為名。謂四無色蘊。一者受蘊。二者想蘊。三者行蘊。四者識蘊。云何為色。謂諸所有色。一切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色前名總略為一。合名名色。是謂名色。名色緣六處者。云何六處。謂六內處。一眼內處。二耳內處。三鼻內處。四舌內處。五身內處。六意內處。是謂六處。六處緣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一者眼觸。二者耳觸。三者鼻觸。四者舌觸。五者身觸。六者意觸。是名為觸。觸緣受者。云何為受。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名為受 。   

受緣愛者。云何為愛。愛有三種。謂欲愛色愛無色愛。是名為愛。愛緣取者。云何為取。謂四取。一者欲取。二者見取。三者戒禁取。四者我語取。是名為取。取緣有者。云何為有。有有三種。謂欲有色有無色有。是名為有。有緣生者。云何為生。謂彼彼有情。於彼彼有情類。諸生等生趣。起出現蘊。得界得處得諸蘊。生起命根出現。是名為生。生緣老死者。云何為老。謂髮衰變。皮膚緩皺。衰熟損壞。身脊傴曲黑黶間身。喘息奔急。形貌僂前。憑據策杖。惛昧羸劣。損減衰退。諸根耄熟。功用破壞。諸行朽故。其形腐敗。是名為老。云何為死。謂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類。終盡壞沒。捨壽捨煖。命根謝滅。棄捨諸蘊。死時運盡。是名為死。此死前老總略為一。合名老死。如是名為緣起差別義。   


苾芻。我已為汝等說所標緣起初差別義時。薄伽梵說是經已。聲聞菩薩天人等眾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得未曾有信受奉行。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心銘 牛頭山初祖法融禪師



牛頭山初祖法融禪師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鍊。往返無端追尋不見。一切莫作明寂自現。前際如空知處迷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一心有滯諸法不通。去來自爾胡假推窮。生無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淨無心用功。縱橫無照最為微妙。知法無知無知知要。將心守靜猶未離病。生死忘懷即是本性。至理無詮非解非纏。靈通應物常在目前。目前無物無物宛然。不勞智鑒體自虛玄。念起念滅前後無別。後念不生前念自絕。三世無物無心無佛。眾生無心依無心出。分別凡聖煩惱轉盛。計校乖常求真背正。雙泯對治湛然明淨。不須功巧守嬰兒行。惺惺了知見網轉彌。寂寂無見暗室不移。惺惺無妄寂寂明亮。萬象常真森羅一相。去來坐立一切莫執。決定無方誰為出入。無合無散不遲不疾。明寂自然不可言及。心無異心不斷貪淫。性空自離任運浮沈。非清非濁非淺非深。本來非古見在非今。見在無住見在本心。本來不存本來即今。菩提本有不須用守。煩惱本無不須用除。靈知自照萬法歸如。無歸無受絕觀忘守。四德不生三身本有。六根對境分別非識。一心無妄萬緣調直。心性本齊同居不携。無生順物隨處幽棲。覺由不覺即覺無覺。得失兩邊誰論好惡。一切有為本無造作。知心不心無病無藥。迷時捨事悟罷非異。本無可取今何用棄。謂有魔興言空象備。莫滅凡情唯教息意。意無心滅心無行絕。不用證空自然明徹。滅盡生死冥心入理。開目見相心隨境起。心處無境境處無心。將心滅境彼此由侵。心寂境如不遣不拘。境隨心滅心隨境無。兩處不生寂靜虛明。菩提影現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親疎。寵辱不變不擇所居。諸緣頓息一切不憶。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頑嚚內心虛真。對境不動有力大人。無人無見無見常現。通達一切未嘗不遍。思惟轉昏汩亂精魂。將心止動轉止轉奔。萬法無所唯有一門。不入不出非靜非暄。聲聞緣覺智不能論。實無一物妙智獨存。本際虛冲非心所窮。正覺無覺真空不空。三世諸佛皆乘此宗。此宗豪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顧安心無處。無處安心虛明自露。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慧日寂寂定光明明。照無相苑朗涅槃城。諸緣忘畢詮神定質。不起法座安眠虛室。樂道恬然優遊真實。無為無得依無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心若不生法無差互。知生無生現前常住。智者方知非言詮悟。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息諍論》 【梁】菩提達摩

《息諍論》

【梁】菩提達摩

注:此經出自《藏外佛教文獻》第一冊 No.3

  夫法身至寂,近遠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測。虛融妙體,凡俗難明;進證得知,文辭未辨。且三乘而演暢,權弘迷徒。趣理尋思,未即於中覓道。小兒無識,可使楊葉為金。智者明然,明知不實。於是息諸諍論,寂默義論不申。假使語盡其源,亦未能至矣。

  故道真如難辯,不在強文之中;縱令義有多端,不表幽玄之意。但經文具載,得意忘言。言若是真,寧容止息?只因眾生不會,乖理求言,一向貪逐文辭而不趣向其意。真如佛性,具在身中。不自內思,披文外覓。假使多讀不會,只是鸚鵡學言,終無了悟之情,豈免[老*鳥]鴟所食。如來設教,只為大慈。雖演三乘,義歸於一。慈悲愍念,故述多方。引接迷徒,望同證理。可嘆今時學者,一向述言。雖復講解千章,驗行全無一備。口談藥方雖切,終不病除。對乏論漿,那能止渴?說食百味,不那飢苦仍存。豈容語義之中,能居聖體?是以言中無道,道亦無言。言語之由,乃與為凡標述,權尋聖跡,非是口談,證悟道源,都無演說。凡夫未會,雖復要藉言詞,只為不悟,言中展轉,迷輪相惑。必欲存心慕道,須學少用易明。不假多知,勞而無用。若也廣求成道,善星只可玄登,所以多求,返生墮落;但看周利,觸事無堪,箕帚存心,由登羅漢。據斯道理,何假多求?事藉專精,心居在定。菩提之路,不近不遙。轉即內求,不勞外覓。若人內覓,是則不遙;若也外求,將知不近。但使世人不信,願檢後辭。理不可違,那能謬說。

  余今略承斯證,願粗恩君。必不此言,方知大悟善事。非獨聞為好,亦望普使聞知。願此含生,俱成佛道。所說引證者,禮拜之中,勸人自歸依佛,僧、法亦然。一體三寶在身,何勞遠涉。今因此證,將作佛道不遙;更欲遠求,不及回心向己。故言:「憑賢不能自聖,觸食不濟己飢。」凡則自凡,聖歸他聖。學人雖藉明師相訓,還須以己精專。若也驕慢不勤,師亦未能輒度。

  蓋聞道在不遠,解不外憑。觸食尚不濟飢,憑賢那能聖己?但知如此,即須自制其身。師者只是良醫,有疾藥須自服。夫大道幽寞,不可枷杖協成。乃從歡喜之生,不從憂戚之起。既知如此,何故不勤?礦雖有金,非爐不出。是以君子得意,盡夜苦己自求;無識小兒,始乃憑他度己。若也背身求佛,徒費功程。如捨日月而求明,背燈光而覓曉。只可明從日起,日是明根。只是日乃生明,未見別有明能生日。千章萬句,並是心為。心是萬法之尊,豈可棄之外涉。諸法因身而立,將知身是法根。若也無身,法無存立。行者但知身為法主,法則是僧。僧法既是一身,佛亦將知不別。佛法僧寶,本是一端。迷者不知,將為別體。為此勸人求己,不外緣塵。君子自勵成人,小兒憑他敗己。前賢後聖,並自求心。況乃今人,而不向己。法若內無外有,學亦制不關人。縱使內外俱含,亦須回心返照。若能返照,必達其源,事成不久。

  夫道體之本,以己為源;萬行緣由,不離一心為主。只為人多不信,一執堅牢,一向貪著,外求總總,不及向己。波波辛苦,轉益迷昏。學問雖多,終無所由。只如無財話寶,豈得資身?縱使論言,何曾遺己?但自心迷廣說,只是論高。假使廣說心迷,終如話寶。竊以經云:「具說多聞,狀似貧人,昔夜數計他珍,終無半錢入己。」如人見他造業,即須克己修營。豈得委彼自賒,而望福報。事無斯理,浪受貧窮。唯須一一自專,論他無益。虛談聖跡,廣說無為,說者只嘆彼前賢,何關身己?爾乃自嗟迷久,識了不周,每將語義為原,不自窮研身己,一向論諍道理,執相逞才,說是道非,不覺隨聲忿怒。口雖說言無我,不覺隨語我生。縱道無瞋,不妨因茲即發。凡是論諍,特有人我,非我不諍。未審余人,僕情如此。是以學人但能息諍,定得理長,識諍知非,將知不謬。真如渺寞,豈在諍論之中?佛性衝虛,那關有無之境?但自迷徒擾擾,不悟法性虛通。計著有無,凡情競起。遂即高聲執義,諍鬥紛紜。稱意必忻,違情克怒。口將身慕道,專事人我不休。是以學者雖多,成無一二。嗚呼長嘆,實是昏迷。可不久滯無明,爾乃恆諍勝負!但欲學貴己,先自取弱卑身。不得以己迷成遠,即輕於後學。學無前後,達者為先。有識之徒,俱含佛性。只是未逢師匠,溢溺凡愚;一遇明師,還沾聖位。將知如此,不可以色觀人。道德在心,誰能輒識。孔丘雖聖,猶自惡見後生。況此凡流,能輕初學?夫立身之本,但以普敬、認惡為源。萬善之中,莫過慈愍。欲求無失,事藉治心。在世生平,必須思慮。千殃之禍,不入慎門。百事不祥,無能逼善。思尋此事,實用非虛。上古已來,焉知不爾。

  又處俗願莫諍。有義欲申,善須和睦,不得輒生忿怒。縱逸喧情,非直損人,亦能傷己。向來此語多喜不適彼情,若有慈心,莫將為咎。計君道理,不藉此言。望使善事共弘,惡事同捨。

  非直才能故騁,且如螢蟲助日。即不加光,但盡赤心,述斯拙見。



《息諍論》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