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三輩往生第二十四〈三〉 黃念祖居士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黃念祖居士

淨土兩經在上輩往生中出現這樣的差別,首應圓融目前兩說的對立。我國蓮宗諸祖,慧遠、曇鸞、道綽、善導、永明、蓮池、蕅益等等祖師都是上輩往生,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經的。但《觀經》中,王太后韋提希夫人「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彌陀)身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得無生忍」。可見韋提希不但上品上生,而且現世悟入無生法忍,希有成就。還有韋提希夫人的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釋迦牟尼佛)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經中又說,上品中生的人「如一念頃(就像一念間的時候)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經宿即開。……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經於七日……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現五百侍女「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可見她們最低也是上品中生。這五百人是在家婦女,都是上輩生。在文字只是一筆,但在家往生的人數是五百人。

還有上面指出的晉朝某窮人,閉關念佛,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登菩薩位,然後往生,也是在家人。沈善登老居土《報恩論》中說:晉代廬山遠公同社念佛的劉遺民居士,一生之中三次見佛。在遠公往生時,親見劉遺民隨佛來迎,向遠公作揖致敬,並說「師早發心,何來之晚?」 (就是說,師父您早就發心了,為什麼晚來?)所以沈老居士說:「自當上品非出家也。」(劉遺民當然是上品生,但不是出家人。)在《往生傳》中還可找到上輩往生的居士,這裏不列舉了。

竊按世尊所說並無定法,只是應病與藥,熱病則給清涼藥,虛寒就給溫補藥,隨宜而說,不可死於句下。孔門弟子問仁問孝,孔子的回答各個不同,也是這樣。佛說本經時,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菩薩無量無邊,乃一正規盛大的淨宗道場。本經是淨土第一經,故所說往生條件都是正宗典範。且聽法物件又是出家大眾,在這一法會上聞法往生上輩的人自然是比丘,於是契理契機所以指出上輩是捨家棄欲的沙門。至於《觀經》則是一個特殊因緣,佛偕目連、阿難飛降王宮給禁閉中的王太后說法,聽法大眾只是韋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五百零一個在家婦女。這一會中能上輩往生當然只是在家人。

且沙門二字涵義甚深,經云:「識心達本,名為沙門。」所以不依事相(僧相僧裝)而看本質,識心達本的人才能上輩往生。這是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疑惑的。所以出家中有身出家與心出家之別。這裏有四料簡:「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在家在家。」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那麼雖身在家,心出家仍然可以上輩。是乃《觀經》所說。身心都出家,當然上輩。身在家而心出家,在心地上同於比丘,也可上輩生。真實說來,心地是起決定作用的,「一切無如心真實」。心出家,識心達本才是沙門,都可上輩生,這是本經正宗的說法。於是本經與《觀經》圓融無礙。必須是識心達本,心出家的修行人才能上輩往生。至於形式上儀容衣服上所區分的在家出家,都可以上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