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素食食譜:【香辣干煸平菇】

慈悲+环保+健康+时尚=素食 
大家一起来,现在就从你我自身开始做起吧!…….
【香辣干煸平菇】
🎃 食材 

平菇 /  1大把

辣椒面  / 2小匙

孜然粉  / 2小匙

盐  / 1小措

芝麻  / 适量

橄榄油  / 2大匙

🎃 做法 

① 平底锅加热,放入掰开的平菇,稍稍煸出水分;

② 等水分稍稍干掉,加入油,翻炒平菇;

③ 等平菇周围稍稍焦黄,加入辣椒面、孜然粉和盐慢慢翻炒;

④ 再炒1分钟左右,加入芝麻,炒香即可。

网路转载


悟顯法師開示 佛弟子應盡的孝行



悟顯法師講述

佛弟子應盡的孝行

《梵網經》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這段話是不是告訴我們,應當要先孝順父母才算是持戒?
其實這種依文解義的解釋方式是錯誤的。《梵網經》是鳩摩羅什大師口誦出來的,原來的菩薩律藏沒有因緣到中國來,是鳩摩羅什大師發慈悲心,把菩薩戒的戒相默背出來,大家今天才有因緣聽到《梵網菩薩戒》。《梵網菩薩戒》是一乘了義的經典,所說的都是眾生心性本具的戒相、本具的律儀,不從心外而得。是釋迦牟尼佛善巧方便,用眾生最能體會的感覺,就是你跟你父母之間親密的感受來形容,教導大家,作為佛弟子應怎樣持戒,怎樣隨順佛陀的教誨。所以「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就是要我們用孝順父母隨順無違的這種心,來隨順師僧三寶,隨順自己的和尚,隨順佛門清淨的律儀,隨順佛陀的教誨,這樣「孝」才稱之為戒,這是這句話的意思。

現在的人,情見非常深重,一看到孝順兩個字,馬上就給它標個逗點,強調要孝順,當然,不管有沒有受戒,或是有沒有學佛,孝順都是應該的、是正常的。但不是說在經典看到孝順父母,或是孝順這兩個字,就馬上將它引導到世間法去,那你的觀念是錯誤的。要清楚這一部經是菩薩戒,「菩薩」是覺有情,一般人是因為父母及自己的業力,發生淫欲心,所以來這世界受生。這世間受生不出胎、卵、溼、化。菩薩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是隨順如來的教法而成就菩薩的,不是欲愛所生。所以把菩薩戒解成世間的欲愛,那是罪過無邊。剛才斷句的方式,是依賢首國師的註解《梵網經菩薩戒疏》,是祖師斷的句讀,他是華嚴宗真正有大成就的國師。像現在道場和尚上殿,那儀式就是從賢首國師開始有的,他的智慧非常高,無人能及。

所以講經、看經典都要有憑有據,所以應當是一整句「孝順至道之法」,這個「孝」才稱之為戒,不然不能算是菩薩戒,也不能防非止惡。後面講的「亦名制止」,制止就是能夠防非止惡,是戒律可以防非止惡。大家要用孝順之心,來隨順佛教,對於賢首國師講的法—順教無違,要隨順佛陀的教誨,無有絲毫違背,就像孝順自己的父母一樣,孝順師僧三寶,所以叫「孝順至道之法」。

不是說受了菩薩戒,要先孝順父母才叫做受戒。要知道怎麼樣才算是得菩薩戒,《菩薩戒經》講:「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這「法師」不是講經台上的那位法師,這法師是指釋迦牟尼佛,「戒」是佛說的,你要能解,心能夠能離相,那才叫做真正受戒,不然,用你的世間意、世間心,來看大乘菩薩戒,還解成世間法,這就不能受戒。

所以要曉得「菩薩」不是世間欲愛所生,不是講一般人心裡面所想像的,別以為孝順你們的父母就得菩薩戒,以為這樣就是菩薩戒的基礎,不是這樣的。要知道,你認為佛法裡講的就是要孝順父母,那是你的情見太重了,所以看到什麼,都會想到世間法,佛法也因此才會衰敗、滅亡。是誰滅的?都是四眾弟子的問題。如來以一乘實相印而說法,因此所有的法要以「一實相」來印可。要看你所解的法、所解的這些觀念、知見,能不能跟一實相相應?如果不相應,那只是世間的情見,應該要馬上捨棄掉。如果說要孝順父母才算是得戒、才算是持戒,那父母雙亡的人能不能受戒?所以要清楚,大乘佛法不是建立在世間生滅法之上。

大乘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屬世間有相、不屬世間生滅法。大乘基礎是在於「心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當作佛。《梵網經》講:「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一切有心者」就是指六道十法界一切眾生,不是只有人道,菩薩戒它是通十法界,所以解經要全面性了解,不能只看文字就依文解義,說學《弟子規》、《三字經》就是持菩薩戒,甚至說這些世間法就是菩薩戒的基礎,要是祖師在世就會修理這些人,像禪宗祖師;德山禪師的棒、臨濟禪師的喝,學人一個問題都還沒問完,他就讓你吃棒子了,因為你的問題就是「你心在動」,所以打妄想,心動與道就不相應,何況是世間的知見或是情見。這一定要清楚,不能看到經典講到要「孝順父母」這四個字,就馬上把它導入世間法去,認為菩薩心地戒是建立在世間的孝道上,那是不對的。

「菩薩心地戒」是建立在心地上,這幾個字已經非常地清楚,「心地」是眾生本具的自性清淨心,只是這清淨心被無明煩惱覆蓋住,所以妄有我相、人相,顯現有家親眷屬、有父母、朋友、同事,這些都是無明幻現。大家今天學佛了,就要把心裡面的這念執著放下,轉成一心念佛,那麼真如本性才能顯現出來。因此《梵網經》說是菩薩心地戒,就是這個道理。菩薩的行為是依佛性而起的,不是依世間心而起的,它是覺悟心不是迷惑心,是不具四相的,有四相都是迷惑顛倒,沒有覺悟。

想要學菩薩戒、持菩薩戒,對於心性要能夠明白,對心性不明了,就沒辦法受持大乘佛法。即使你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或是六重二十八輕戒都持得很好,那也都是有相的,沒有見性是沒有辦法真正成就的。所以心性之法非常重要,你一旦了解了,學佛就不會走錯路。就像天台宗所講的無師智,「無師智」就是沒有老師你也能夠修行,這智慧不是老師教給你的,而是你自性本具,也就是佛門常講的般若智慧,也就是《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有這個智慧,那無論你修什麼行、學什麼法門,你都能夠得大自在、得大解脫,絕對不會迷在事相上,不會隨順你的世情、隨順你世間的欲望。無論是禪宗、是淨宗,歷代祖師統統都是這樣教學人。

淨土宗的祖師講:「一切法門明心為要。一切行門淨心為要。」是告訴我們:所有的法門以明白心性最為重要。所有的行門能使你心清淨最為重要,而明心之要則無如念佛,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所以「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淨宗祖師教大家的,祖師都是大善知識。希望每位同修要能夠知道,不要依文解義,更不要以世間心解佛經,否則三世佛冤。

最近佛門裡都在討論「孝順父母」這名詞。佛法裡講的孝順,就下對上,狹義來說是你要孝順你的父母親。但就廣義來說,你要幫助一切眾生。
無論對方的年紀比你大或是比你年輕,甚至是小孩,只要有需要幫忙的,都要發揮你的「佛性孝順心」去幫助他,不要有自私自利的心,認為:「我又不認識他,他又不是我的親戚,也不是我的小孩,……」就不發心。那你就沒有做好孝順這件事了。

佛在經上講,即使你盡了世間人認為最圓滿的孝道,做到百分之百都順從你的父母,佛說你也不算是個孝子。因為你的父母還會輪迴,所以你應當要勸父母親學佛,勸他恭敬三寶,乃至供養一切真正修行有成就的賢、聖、僧。如果父母不願意持戒,要勸他們持戒;如果他們不願意吃素,要勸他們吃素,幫助父母親脫離輪迴,才算是個好孩子。

世間人所謂的孝順,在佛眼裡看,並不是真正的孝順。就自己身為修行人來看,要會反觀。當聽到人家提倡孝順父母時,自己為何會這麼支持?這麼贊成?是不是自己對於子女掌控的念頭沒有放下?是不是貪愛的念頭沒有放下?所以人家講到自己所貪愛的,隨順自己欲望的就非常贊同、非常認可。那這樣修行是不會有成就的。例如,你貪財,你就希望兒子、女兒孝順自己,能賺很多的錢來給自己花,他做到了,你就認為他是孝子、孝女。如果你貪名,就希望小孩有名,人家恭敬他的同時也恭敬自己。所以,要懂得如何孝順,如果帶著貪瞋癡在提倡孝道、在奉行的話,那這孝道是惡法、是不善的,沒有辦法讓你斷煩惱,不能讓你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反而會讓你執著得更嚴重,讓你的我慢更增長。如果認為這是對的,還認為非這樣做不可,那就真的愚鈍到了極處。

眾生沒有智慧力覺察、觀照,所以魔看到有人在佛門裡面提倡世間法,要孝養父母,他很高興,因為每個眾生對於自己的家親眷屬都非常貪著,只要在佛門一提倡,眾生心裡面的貪瞋癡就會升起來,無論是對於兒女、對於夫妻、對於自己的父母……,都會執著不捨,那三界就出不去了,所以魔也來隨喜、也來護持。

真學佛的同修要知道,如果你在這些境界當中,帶有絲毫的執著心,即使表面上,話講得再好聽都沒有用,嘴上講孝順父母、恭敬師長,其實心裡面都是帶著貪瞋癡,無論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一樣不行。出家人提倡要孝順父母、要奉事師長,但如果他心裡是希望人家恭敬他們、供養他們,聽他的話,希望徒弟不要違背他,這也不行。因為將來徒弟還有徒弟,徒弟還有徒弟……,從此下去,那他自然就成了至高無上的大德老和尚,這是貢高我慢的心沒除,果報也是在輪迴。原本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是件好事情,但你若帶著自己的貪瞋癡習氣,在裡面提倡或實行,自己迷惑而不自知,還認為非這樣做不可、非施行不可,那這就是沒有般若智慧。甚至你聽到魔王的子孫這樣提倡,你還很高興,感謝他教你這自以為是解脫,卻是繼續輪迴的方法,實際上也不是孝親尊師這件事情會造成輪迴,而是你的貪瞋癡造成了你的輪迴,是你的執取心、貪愛心造成你的輪迴。

所以,真正的妖魔鬼怪在哪裡?就是這「一念執著」。因為有執著心,瞬間世間的倫理、五戒十善,全部都變成惡法。只要這一念執心放下,這些又都是善法了。你就不會只針對自己愛欲的對象、喜歡的對象、貪戀的對象去孝順、去恭敬。只要把自己的我相放下、把人相放下、把眾生相放下、……把四相全部放下。那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變成善法。就是《梵網菩薩戒經》講的:「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要懂得這話不是要你帶著貪瞋癡、帶著掌控的心、執著的心,叫你兒女要來孝順你。或是你心裡對於父母放不下,不想學佛,就說要回家孝順父母,這都是沒有捨掉執著的心。

執著是因,帶來的果報就是痛苦。這世間不會因為你執著,它就永遠長久,一旦無常到的時候,或是一旦因緣不具足的時候,你想要的東西求不到的時候,那就會產生極大的苦惱。這情況釋迦牟尼佛看得非常清楚,所以為什麼佛要出家?即使他父親反對,他還是要出家;他太太反對,他還是要出家,甚至他把自己的小孩取名為羅羅,「羅」翻作中文就是障礙,這世間的情見、執著都是修道、成道的障礙。所以不是孝順的問題,也不是五戒十善不行,而是你執心沒有放下。所以大家要懂得《菩薩戒》裡的「孝順至道之法」的意思,必須是沒有我相、沒有執著的,才是順於至道之法,這個孝才稱之為戒。

「戒」是能夠幫你斷除煩惱的才叫做戒,亦名制止。「制止」是能夠使你的無明不再生起,使你的塵沙惑不再起現行,使你的我執完全放下,這個「孝」才稱之為至道之法,不然不稱為至道之法。如果你懂得把一念執心捨掉,不要說孝,連悌、忠、信……全部都是至道之法。但是,若起一念執,就成障道之法,連帶五倫十義、五戒十善、菩薩六度萬行全都是障道法,因為你的「我相」沒有放下、「我執」沒有放下、「我愛」沒有放下,學佛法變成了外道法,墮在知見裡面。明明遇到正法,卻學成了邪知邪見,是什麼原因呢?過失不在於佛菩薩這邊,也不在於佛法的問題,是在於你自己太執著了。所以每位同修都要仔細的反省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這問題。如果有,就要趕緊回頭,這問題很嚴重。因為多數人沒有辦法覺察,所以跟大家講出來,也希望大家能夠善聽,不要誤以為佛門沒有提倡孝道。

我們是講「孝順至道之法」,這才是真孝道,才是佛門講的孝順父母。
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上常常告訴我們,如果執著要去孝順父母的話,那過去生還有父母,再過去生還有父母,未來生還有父母,你又要孝順哪一位呢?所以佛給一個結論:「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要這樣子看、這樣存心,才是真正的學佛人。

有些法師及居士,看到安世高大師翻譯的《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就斷章取義,附會世間法。釋迦牟尼佛說父母恩難報,是因為你是用世間法報,所以即使左肩挑父,右肩挑母,縱經千年,縱使便利於背上,無有怨心於父母,做再多的世間事也不能報父母之恩。那要怎麼才算報恩呢?在後面的經文中,佛陀教導我們,你要幫助你的父母學佛持戒,修清淨梵行,引導你的父母要恭敬三寶,吃素放生,讓他永脫輪迴才算是報恩。

有些人只看到經文的前段,就說:「出家人也應當做世間事,來孝養父母。」這根本就是完全斷章取義。釋迦牟尼佛的用意是告訴大家,孝順的重點是度你父母親來學佛,讓你的家親眷屬接觸佛法。但是在末法,很多人看經典,因為不識句讀,所以對於經意完全錯會。真是應了那句「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釋迦牟尼佛所要表達的,不是你想的那些世間的情見,所以對沒有修證功夫的人來說,他看世間法就是世間法,而且還會帶起他自己世間的業、世間的習氣,所以絕對不會一樣。只有真正明心見性、真正明白了,那時才會都一樣。如果沒有見性,那是不相同的,絕不可以當作是一樣的在看待。那既不是你的功夫,也不是你的境界。

看經典、看祖師大德的開示,要會看。佛法講的核心道理,要掌握得住,道理掌握到了,那所有的經典,就都能看得懂,而且也不會解錯,更不會斷章取義。這些對於《佛說父母恩難報經》錯解的出家人,實在是非常地悲哀。出家以後,不教父母學佛,也不尊重佛陀的形象,還勸人學世間法,真是顛倒。世尊在《華嚴經》一開宗明義就告訴大家:「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說一切眾生本具佛性,都能成佛,這才是學佛的根本基礎,這核心要能抓得到。學佛的根本,不在五戒、不在十善,五戒十善是枝末。這話是律宗元照靈芝律師說的。他說:「眾生不相信自性具足,菩薩十無盡藏戒。」所以方便開「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乃至方便接引的五戒十善。重點是要明白「菩薩心地」才是根本,菩薩心地就是華嚴、就是一乘,律宗的祖師,都是這麼說,大家就應該明白佛法確實跟世間法不一樣。大家在家孝順父母,如果只是做些世間表相的事,做得再好,也沒有用。佛說即使你左肩挑父,右肩挑母,經過千年,做盡世間所有的孝養,那也都是輪迴業,你的父母還是沒出輪迴。所以應當要勸父母信佛法、守戒律、供養三寶、尊重三寶。這才是給父母親種無上福田,讓父母有出輪迴的機會。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素食食譜:【土豆饼】

慈悲+环保+健康+时尚=素食 
大家一起来,现在就从你我自身开始做起吧!…….
【土豆饼】

🎃 主料

土豆|300g

面粉|200g

芹菜末|20g

·辅料· 

孜然|1茶匙

咖喱粉|1茶匙

盐|3g

清水|300g

🎃 做法

1. 土豆去皮,擦成细丝;芹菜洗净切碎。

2. 土豆丝里加1茶匙孜然、1茶匙咖喱粉、3克盐入味。

3. 再加入面粉,拌成均匀的糊状。

4. 面糊里加些芹菜末拌匀。

5. 热锅加一小勺油,摊入适量的面糊晃匀,中火加热3分钟。

6. 翻转一面,继续加热3分钟,土豆饼金黄熟透就可以了。

👉 小贴士

1. 土豆所含的蛋白质与维生素B1相当于苹果的10倍,维生素C是苹果的3倍半,维生素B2和铁质是苹果的3倍,磷是苹果的2倍。土豆又含有丰富的钾,可有效预防工作压力大导致的脑中风及高血压。早餐吃些土豆能及时补充体内所需的钾元素,而且饱腹感更强,又可以平衡人体的酸碱值。
2. 土豆去皮后直接擦成丝到水里,这样可防止土豆变色,和面糊时也不需要再加清水了。
网路转载




悟顯法師開示 真正的佛弟子應當素食



悟顯法師講述

真正的佛弟子應當素食

希望學佛的同修,無論是在家或出家都能夠發心吃素食。

在中國佛教裡,所有的出家人都是素食的,可是佛門南傳的出家人還沒有吃素,因為他沒有看過《涅槃經》,佛在涅槃的時候,要求所有的弟子全部素食,包括小乘的聲聞弟子都不准再吃肉。

包括拿食物給人家的時候,也都不要再送葷的,因為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送葷的沒有福報,不但沒有福報,相對的還減損自己的功德,而且還跟眾生結極大的惡緣,每個眾生看到你,都不生歡喜心。

所以我們提倡所有學佛的人都一定要吃素,沒有學佛那無所謂,但看你自己發心。學佛的標準是受過三皈依的,所以精舍宣布,要來精舍受三皈的,必須先吃素,沒有吃素的,我不傳你三皈依,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規訂下來的。

有人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也是吃葷的。佛在《楞嚴經》上已經說明,他在世的時候,他去托缽,托到的這些葷食,皆是他神力變現的,也就是說當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後世的出家人、在家人所有你吃葷的這些業障,就不能靠他來超度,你要自己背因果了。所以依照佛經上佛陀的遺教所說,要求每位學佛的弟子無論在家、出家的都要吃素,不能吃葷食,也不能買葷食給別人吃。

每逢過年、過節或是請客吃飯聚餐,你對自己要有所要求,一定要吃素食,包括在公司、在學校,全部都要吃素,不可以更改,也不要投機取巧。因為有的法師搞世間人情,倒說經律,沒有如實而說,他自己看過經典卻沒告訴你真相,他反而說:你看佛在世的時候托缽,人家給什麼他吃什麼,多隨緣、多自在。但是他沒有講,佛在涅槃的時候,就制定佛弟子,無論大乘、小乘統統不准再吃葷食。包括三淨肉,統統都是要弟子做到不殺生,並不是說三淨肉可以吃,三淨肉是佛「一時而制」。「一時而制」就是因為這地方時節因緣的關係,所以開這方便,目的也是要他吃素,三淨肉是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佛在入涅槃前就已經交代,所有的佛弟子必須得素食,所以你們要聽清楚,不可以再人情。如果有法師或是同修、居士告訴你:「佛大慈大悲,會方便,不讓眾生起煩惱,所以你在家的時候就隨緣吃葷的」。誰跟你這樣講,這人不是佛弟子。你反而要好心地告訴他,佛弟子依佛陀的教誡,不依個人的看法、想法。若依個人的想法、說法、做法去做,自己要負因果。如果是他講錯了或是他沒有告訴你真話,那是他的過失,可是在經典上確實有這麼說。

所以平常就要注意,如果去到沒有素食可吃的地方怎麼辦?佛在經上也有講到,如果吃肉邊素(是吃肉邊素,不是吃素邊肉),不但碗要洗乾淨、這煮熟的菜也要用水洗乾淨,不可以有肉味,碗當然也不可以有葷食的味道。所以佛在臨終要入涅槃時,交代這麼重大的事情,偏偏這件事情這幾十年來,很少人再提起。

所以大家學佛沒辦法真正學到慈悲、真正學到清淨,就是因為大家在佛門裡面還搞人情,出家人自以為是,怕居士不來學、怕護法居士被要求就不願護持,自己就投機取巧,把經典曲解,甚至鑽戒律的漏洞,在玩弄戒律。因此讓大家造了很多殺業。從今以後,要跟家親眷屬講:「我現在皈依佛門,我不吃葷腥,請不要再弄葷腥給我吃。我也不會買葷腥給你吃,也不幫你買」。甚至也不要再幫家人煮葷腥。如果他堅持要造業,請他到外面去造,現在外面很方便,不要影響你、不要讓你的戒品不能清淨。這樣做除了自修以外,同時也是愛護眾生。如果你只想你一家三、四個人不起煩惱,因此吃葷腥殺生,那你就是要讓千千萬萬的眾生生煩惱了。所以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你要懂得怎麼取捨。不是恆順眾生的煩惱、恆順眾生的欲望,你隨順眾生造業並沒有功德,那不是真正的「恆順眾生」。

所以,真正吃素,懂得戒殺,這才是恆順眾生。因為諸佛至愛者,莫過於眾生,眾生最愛者,莫過於生命。所以吃素、戒殺,這是隨順佛陀的教誨,與釋迦牟尼佛及十方諸佛如來的大慈悲心相印,所以你在行住坐臥時都能得到諸佛菩薩、龍天善神的護念。

所以到佛門來求保佑,不是只拿些香花水果來供就好,有的還到佛門燒紙錢,根本不知道佛門沒在燒紙錢,想拿點錢賄賂一下釋迦牟尼佛,看佛菩薩能不能幫助自己一切順利。其實走這些門道都沒有用,佛菩薩不能赦免眾生的罪過,而是要眾生懂佛法後自己能夠轉變,能夠戒貪瞋癡,戒殺、戒除自己的毛病習氣,這才是佛菩薩對眾生真正的保佑、真正的愛護。

廣欽老和尚曾講:「一個人一輩子只要他沒有殺生,沒有吃肉,他大致上算是個好人。念佛吃素要往生淨土,沒有什麼障礙」。所以精舍依據如來的遺教《涅槃經》,告訴大家:不要再去吃葷腥,也不要買葷腥給人家吃。如果要吃三淨肉,必須這地方完全沒有素食,所以生活在台灣沒這問題,因為素食非常地多,吃素對大家來說是很容易的。其實連國外也沒這問題,因為交通發達,貨物通暢,即使在國外,水果、蔬菜、麵包……都很方便可以取得。除非你生活在其他的沙漠地區國家,沒有純素食,那要吃方便素是有先決條件的,不但器皿要全部洗淨無味,那些沾到肉的蔬菜都要洗乾淨,直到無肉味為止。
這地區連這些蔬果也完全沒有,那時才可以開緣吃三淨肉。

不過現在全世界吃素的人口逐漸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非常地快,所以真要到國外去,都可以事先把素食的資訊蒐集好,透過網際網路都可以查詢到,比起十幾年前吃素,真是方便多了。所以大家現在更沒有理由去吃三淨肉,三淨肉原本是幫助眾生吃素的,可是有偷心的人就停頓在這裡,實在也吃太久了。現在全部要改過來,做到全面素食,這也是佛在經典上講的。若沒有正確的概念,出去外面遇到人家問起,你還是會用錯誤的方式回答他:「釋迦牟尼佛沒有硬性規定」。錯了,佛有規定,只是你沒有看到經典上講的,因此你才人云亦云。佛硬性規定所有的佛弟子必須素食,不可以再食葷腥。

以後人家問:「佛教吃不吃素?」你要回答正確:「吃素、全部都是素食,包括聲聞乘。聲聞乘就是小乘,小乘就是南傳的佛法」。
中國是修學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以慈悲為本。中國出家人能夠素食,當然要感謝最初提倡素食的梁武帝,要不是他提倡素食,後世的這些學佛人都還是吃葷腥的,還是照樣殺生,那大乘佛法的慈悲就被破壞掉了。


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宣布,也是說明,要求所有的弟子都應當吃素,包括將來要受三皈依的。已受三皈依、五戒的人統統都要素食,受菩薩戒的更應該素食。如果不願意素食,就不是菩薩。而且受了菩薩戒,也就不要再煮葷腥的。其實不光是受了菩薩戒,凡是皈依佛門的,你就不要再煮葷腥給別人吃了,這點自己要能夠善自護念,護持佛陀的戒律。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素食食譜:【番茄炖豆腐】

慈悲+环保+健康+时尚=素食 
大家一起来,现在就从你我自身开始做起吧!…….
【番茄炖豆腐】

🎃 材 料:

豆腐500g,番茄1个,青豆40g,番茄酱30g,白糖1g,素蠔油15g,水淀粉适量

🎃 步 骤:

1、青豆开水煮至3分钟过凉。

2、西红柿炒烫去皮。

3、豆腐切小块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

4、炒锅倒油倒入番茄和番茄酱翻炒炒出汁。

5、再放入青豆继续翻炒。加入盐,糖。

6、然后倒入豆腐加入少许清水炖煮5分钟

7、加入素蠔油调味,淋入水淀粉。汤汁浓稠关火


网路转载




悟顯法師開示 菩薩戒的重要



悟顯法師講述

菩薩戒的重要

《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精舍有同修發心去受菩薩戒。在這裡首先要讚歎大家的發心,發菩薩心學做菩薩。戒律是佛教的根本,如果學得好,修行能成就無上菩提。能發心去受菩薩戒,是件很難得的事情。十方諸佛如來、歷代祖師大德、菩薩都勸人受戒,沒有例外的。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遺教經》裡教弟子們要遵守戒律。在他滅度後大家要「以戒為師」,就是要以戒律作為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和尚,而不是以人為師。

聽到「戒律」這兩個字,感覺很約束,好像要做到是很困難的,實際上這是大家被名相所轉。簡單講,戒律就是我們的生活守則,要像菩薩般地過生活,就要遵守這些做菩薩的原則,所以叫「菩薩戒」。也可以說是想做一位菩薩應當要注意的事項。做到了裡面的事情,就是菩薩。做到滿分了,就是滿分菩薩;做到了多分,是多分菩薩;做到了少分,是少分菩薩,都是菩薩。

不要害怕受了戒會犯戒,萬一不小心犯戒,是可以懺悔的。《菩薩瓔珞本業經》講:「有戒可犯名為菩薩。無戒可犯名為外道。」所以發心受戒,以世間人來講,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個很大的轉變,所以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發心去受。如果你目前沒有因緣受,你可以先學戒,常常讀誦,把戒本看熟、看懂。

學戒要依古來祖師大德的註解來理解戒律,了解戒律的核心,抓到持戒的重點,重點就是心法。學菩薩戒,有菩薩戒的心法,要懂得該怎麼樣做一位菩薩、該怎麼存心?會存心以後,再表現出戒相、行持,那就是真正的菩薩了。

所謂「戒能開發菩提本。學是勤修功德地。於戒及學常順行。一切如來所稱美。」可以請菩薩戒的戒本回去看。能夠發好心學,發好心持,那一切如來都稱讚你,龍天善神擁護你,你的功德會增長,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學佛人沒有戒律,很容易就退轉,因為沒有原則。一個人沒有原則,就沒有人格,說要做菩薩又沒有原則,那你就不是菩薩。戒律就是守則、原則,不能隨便開緣,不能放逸,既然發心受了,就要努力持守,利益一切眾生,以增長功德。

《梵網經》說:「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戒就好像日月一樣,日就是太陽,月就是月亮。這世界要是沒有太陽跟月亮,這個世界就是黑暗的,走路也看不到,所以說戒如同日月,學佛人在菩提道上走,看不到道路,根本沒辦法走路,也沒有辦法行菩薩道,更沒有辦法成就菩提。戒又如同瓔珞珠,瓔珞珠就是現在人掛的首飾項鍊、裝飾品。大家愛用的名牌、奢侈品,就如同瓔珞珠,用來莊嚴自己的身相。把戒比喻作珠寶首飾,讓大家能配戴,古人是配「道」,學佛人是配「戒」,配戴著戒律,這樣你的行為、功德法身就莊嚴了。

法身的作用是:你現在迷惑了,就產生了迷用,你發菩提心受戒、持戒,法身就起了戒律的正用。學戒能夠遮止一切惡法,能夠開發一切善法來嚴飾自身,這裡說的善法,包含世間善法及出世間善法,都能夠莊嚴功德法身。所以說:「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微塵菩薩眾,是指如微塵這麼多的菩薩眾,都是因為學戒而有基礎、有根本,終成就無上佛道。可見不能忽略菩薩戒的重要性,大乘佛法要興旺,一定要學菩薩戒,沒有學菩薩戒,只懂得一般事相上的戒律,那是沒有辦法使佛法興旺的,菩提道業也很難成就,再修頂多是個羅漢而已。

你發心學菩薩戒、受戒,就得十方諸佛如來擁護。菩薩戒都是全分受,沒有少分受,也沒有退戒,一旦受菩薩戒是盡未來際,你這一生即使沒有成就,來生也能得遇佛法、得遇菩薩戒法,所以它的功德很大,且不可思議。所以諸佛如來、歷代祖師大德,都勸人受戒。

近來有出家人在毀謗印光大師,說他一生專門在搞世間法,說他沒勸人受戒,其實他有勸,只是沒有勸你,因為你沒發心。印祖往生了無法說明,我們後學來替他說話,印祖是淨土宗的祖師,絕對不容許那群破內外道毀謗他。大家看了印祖的《文鈔》,就知道印祖是不搞世間法的。祖師大德都學戒、持戒,歷代祖師對於戒律的要求非常嚴格,所以他們有成就。說祖師不提倡受戒,那是你胡說八道。

發心去受戒,到戒場要如法求受,一定要遵守戒會的規矩以及要求,要完全配合常住的規矩,不要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不要心生煩惱,生煩惱就多禮懺。早上起來多拜佛,趕緊懺悔,把無始劫以來的戒障懺除,那就能夠得上品戒。受戒會有戒障,無論在家戒、出家戒都有,不要以為自己沒有。還沒因緣去的同修,可以打開菩薩戒的戒本,自己讀誦、學習,就能知道怎麼做菩薩。這些戒律對學佛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在家、在公司都非常有幫助,教你怎樣做學佛人,怎樣做菩薩,裡面都有教。

末法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學戒律,只想用五戒、十善來當作戒矇混過去,其實十善是善法不是戒律,不要以為學個五戒、十善就很夠了,實際上是不夠的,因為五戒十善只在自身,並沒有發菩提心,所以要發心去受菩薩戒。祝福你們能夠得上品戒,能夠如法受戒。受戒前自己勤加用功,多多禮懺,消除戒障,多念佛、多做功課,不要懈怠、不要放逸。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素食食譜:【紫薯山药粥】

慈悲+环保+健康+时尚=素食 !
大家一起来,现在就从你我自身开始做起吧!…….

【紫薯山药粥】


🎃 主料


大米|1杯


紫薯|1个


山药|1段


🎃 辅料


冰糖|适量


🎃 做法


1. 带好一次性手套,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滚刀块。


2. 紫薯去皮,切滚刀块。


3. 大米放入电饭锅,加适量水,启动1个小时的煮粥程序。


4. 粥熬到20分钟时,放入紫薯和山药。熬到最后15分钟,根据自己口味放入冰糖即可。


👉 小贴士


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它含有20%左右的蛋白质,包括18种氨基酸,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其中包括维生素C、B、A等8种维生素和磷、铁等10多种矿物质,含有大量药用价值高的花青素,是天然的强效自由基清除剂。

網路轉載
  


悟顯法師開示 四依法



悟顯法師講述

四依法

無論法師的名氣大小,講經說法要與經典相應。我們找明師,要明經的法師,要依經典而說。四依法,在我們精舍的網站、影音裡面,都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佛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要依義趣不要依語言文字,這以後有機會再細說。這細說又是一兩個小時;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最後最重要的一個,依智,智就是你的智德,不依識,識就是你的識心,你的妄識,妄動的你去依它,那就是生滅法,解什麼都是生滅法,所謂啊,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你用攀緣心來聽法,用生滅心聽法,我剛所說的,若以輪迴心,思維即旋復,這就是生滅心,在那邊想啊,釋迦牟尼佛的想法、看法,他是什麼觀點?他沒有觀點,佛一處不立、一法不住,哪有什麼觀點?菩薩的立場?菩薩立於寂滅之場,沒有什麼立場啊。菩薩無我人相啊、無眾生相啊、沒有立場啊,所以不要用這個世間的巧見。你要用這個世語言要入佛知見,但至輪迴際,輪迴際啊就是一直在輪迴啊,祖師大德講的,你修到驢年你也不會有成就。什麼驢年啊?十二生肖裡面有驢嗎?十二生肖裡面沒有驢啊,修到驢年呢?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佛就確定告訴我們,你要入佛智,不可能、做不到,所以要依智不依識。智就是什麼?般若智慧,要明了實相,不要把它當成是一個學說,不去觀照、不去念佛。

佛教的基礎在於實相,誰要是離開這個說法是波旬說,佛告訴我們離經一字即為魔說,再有名氣都一樣。釋迦牟尼佛教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最終的、最重要的依止—依智不依識,智就是我們本性的光明智慧,就是這裡講的實相,就是般若智照。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啊!現在末法大眾都是依人不依法,認為這個法師比較有名,名氣大,或是他講的話,跟我想的一樣,那你就聽他的了,你就不顧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所以都是依人不依法,那我們從這裡要覺悟,從這裡要回頭,要依法不依人,進而你才能夠依義不依語,依佛經的義理,不要依佛經的文字,你依佛經的文字,那叫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啊!你是錯解如來真實義,古人講:教通宗不通,如蛇鑽竹筒。那就是依文解義啊!你這一段文字不懂了,那麼找人來給你解釋這一段文字,這一段文字給你講通了,碰到下一段又不通了,就好像蛇鑽這個竹節一樣,一節鑽破了,到下一節又不通了,所以要依義不依語,語就是表面的文字。

那麼再來你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義理你會聽了,但是義有分了義跟不了義,能夠對治你煩惱習氣的叫了義。像你如果對這個世間恩愛放不下、情執放不下、財色放不下,你要聽對治你問題的地方,不能聽隨順你毛病習氣的。現在很多講經的人,很會隨順大眾的習氣,貪圖名聞利養,求眾生的恭敬,都講一些你們愛聽的話,告訴你這世間可以貪著,在這個世間要做一個好人,這就叫學佛,這些統統都是邪說,都是胡說八道。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你看《無量壽經》玄義講的,教起因緣,他是為什麼目的來到娑婆世界,為什麼他放著勝應身不好好安住,要來這個娑婆世界示現劣等身,不是劣應,劣等啊!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佛身裡面算是非常差的,他對十地以前示現的身叫劣應身,對初地以上的叫勝應身,這初地以前的叫劣應身,三賢位的菩薩就是劣應身,登地以上的叫勝應身,殊勝啊!對凡夫對二乘,那就是示現這個叫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身相是非常地差,甚至在入滅的時候,還要把自己的身體粉碎、粉碎成八萬四千顆舍利,讓眾生來供養、來憶念。所以釋迦牟尼佛他出世的目的,我們要知道,就是要教眾生了生脫死啊!就是要明心見性而已啊。

什麼叫明心呢?明就是你明白;心就是什麼?你的作用啊!這性是一切法的根本,心是性的作用,這個你要能夠知道,你現在眼見色、耳聞聲、你能想、你能說,這都是你心在作用,那麼這個作用依止的是什麼?依止的是佛性。這個佛性無色、無味、沒有形狀,不可言說,這是性。起作用,叫做心。所以,是你的心在了知、心在感知的。你明白這個道理,你能見到一切法的根本,叫見性。明白一切法的作用是心,明白一切法的根本是性,叫明心見性。釋迦牟尼佛出世,就是為了給我們說這一樁事情,不是叫你去學世間法,不是叫你搞恩愛輪迴,什麼家庭幸福美滿,我告訴你,這個世間沒有這種事情。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生酬業啊。業有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都是輪迴之法,怎麼會幸福美滿呢?你認為有幸福,那是你自己吃了毒品啊,暫現出的幻相,當這幻相正要消失的時候,你就痛苦無比啊。所以,你還想再貪,還想再吸毒,這世間,你看到的所謂的幸福,就是如此而已啊。實際上,人的心生生滅滅,沒有一念是停住的,連我尚且都不可得,哪有我愛可得?哪有我見可得?哪有什麼真的?這山河大地都會變化啊,所謂滄海桑田,沒有一樣東西是不改變的,換句話說,統統都是會變,都是不真實的,在不真實當中,你要認為是真實,你要使它長久,那叫打妄想,那是假的啊。

說法當依經典而說,佛教四依法,講依法不依人,就是提醒末法眾生,不是哪一位法師,我跟他有緣,或他講的內容,讓自己聽得有道理、還滿順耳的,自己就依他學習,現在佛門裡面充斥這種現象,這個風氣是錯誤的,絕對不可以。

四依法就是要幫助末法眾生真正的破迷開悟,而不是迷信,而不是偶像崇拜。若是崇拜某一個法師,那位法師會老病死,那是生滅法,不是不生不滅法,佛教眾生依四依法,是依不生不滅法。

其中第四個,依智不依識,智就是般若智慧,就是不生不滅,你要是依人,每個人有自己的習氣、有他的看法、有他的見解,所以不一定可依。所以學佛要依佛陀的經典,依四依法,不要搞偶像崇拜,這是相當要緊的基礎觀念。

發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此四弘誓願是三世諸佛通願,佛弟子幾乎都發過四弘誓願。

但大家每天在佛前「念」四弘誓願,不是「發」。都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等一下有人告訴你:「你沒有根。」就跑去學世間法《弟子規》了,搞得只愛自己的家人,只在意自己執著的對象,其餘眾生全部都忘記了。還會曲解經典,說自己都沒有自己的意思,都是為家人服務。想一想,你為什麼會為你的家人服務?因為你心裡執著,滿心罣礙。

四弘誓願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之所以叫無邊,就是沒有分是你的或誰的家人、親戚、朋友,沒有界線,才叫無邊。不光形容數量之多,還把界線給打破,不光打破了人道、打破了天道乃至六道,所有的界線統統打破,所以叫眾生無邊誓願度。

學佛人常說自己要度眾生,問題是要度他去哪裡?都說自己會接眾、度眾生。度─就是從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度生死至涅槃,這當中所隔的叫業海。那眾生無邊誓願度,要怎麼度?自己能不能發?還是只能念?當受菩薩戒時,戒和尚會問你:「能持否?」意思是問你能不能持守?「能發否?」會問你:「能發四弘誓願否?」還是只能念?這點大家可以自己去反省,去檢點一下,自己究竟是「念」四弘誓願,還是「發」四弘誓願?

既然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己與眾生,同體無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想度眾生,就要發願斷煩惱,所以第二條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以煩惱的厚薄粗重,分為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要先斷粗重的見思煩惱,也就是所謂的「遍計所執」,遍計本無實性所以無盡,因煩惱無有實體,故不可盡;誓願斷,以斷煩惱為修行的主要綱領。

再來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法門以破塵沙煩惱。塵沙是什麼?想要幫助眾生,自己卻有分別心,就不能學法門幫助眾生。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是以斷煩惱為最主要。

「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條是要斷無明煩惱。用般若智照破除無明,與心性相應名為佛道,是佛道無上誓願成的意思。能發這四弘誓願,成就無上佛道,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圓滿「眾生無邊誓願度」。一即是四,四即是一,故稱之為殊勝行願,所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總願,不管是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等等,都不會離開這四弘誓願,想要成佛,就要能發、要能行,所以叫做行願,這願是要去落實的,不是用口念而已。因為與真如相應故名殊勝,難發能發,難行能行所以它叫殊勝行願,乃至能利眾生、能破無明、能成佛道,故名殊勝。

世間人皆依四弘誓願而得成就無上佛道,故名殊勝。種種難思、難量,勝妙的一切神通變化、種種的供養莊嚴,都是殊勝的意思,乃至百千三昧陀羅尼門,無量三昧門,都是殊勝的意思,皆依四弘誓願而起,這就是菩薩以大悲心作為基礎,悲憫一切眾生,因此叫殊勝行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