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禪海微瀾(一) 元音老人著

禪海微瀾

元音老人著


高峰·主人公在什麼處?

高峰妙禪師初參斷橋倫和尚,令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話。即日夜不懈,不眠不休。後參雪岩欽和尚,欽問:「阿誰與你拖個死屍來? 」師未及答話,即被打出。如是不知經過幾多次,師非但毫無怨忿之意,卻更虔誠參叩。( 這在今人不用說經過多次棒打,即稍為語重一點,即心懷不滿,把腳底板給你看了。于此可見古人用功多麼懇切誠篤! 這樣精誠專一的用功,哪得不開悟、證道? ! 吾等後輩小子對之能不慚惶愧汗而奮起精進乎? )

師於參話次,偶於夢中憶斷橋倫室中所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疑情頓發,三晝夜目不交睫。( 參禪貴起疑情,疑情一發,籠罩全身,凝作一團,好消息即將至矣。)

一日適逢達摩祖師忌辰,隨眾往詣三塔諷經,偶抬頭,睹壁間五祖演和尚(  臨濟宗楊歧會一支白雲端和尚嗣,圜悟勤和尚之師。) 遺像讚云:「百年三萬六千朝,反覆原來是這漢。」驀然省悟,打破拖死屍話頭。

悟後,詣南明,再謁欽和尚。欽一見便問:「阿誰與你拖個死屍到這裏來? 」師便喝! ( 悟後氣概便不凡。) 欽拈棒,( 再勘過。) 師把住云:「今日打我不得。」( 的是可兒。) 欽曰:「為什麼打不得? 」( 蒼天蒼天,放過一著。) 師拂袖便出。( 賴有這一著。)

翌日,欽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 天下慈父心。) 師曰:「狗舔熱油鐺。」( 也知你欲進不能,欲退不得。) 欽曰:「那裏學這虛頭來? 」( 你問阿誰? 由和尚鈍置來。) 師云:「正要和尚疑著。」( 得理不讓人。) 欽休去。( 奈何伊不得,只索飲氣吞聲。) 自是機鋒不讓。( 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一日,欽作尋常問話云:「日間浩浩時還作得主麼? 」( 垂釣千尺意在金鱗;好肉上挖瘡作麼? ) 師曰:「作得主。」( 將謂將謂,原來原來。果然失卻定盤星。) 欽進問云:「睡夢中作得主麼? 」( 雪上加霜,再犯不容! ) 師答云:「作得主。」( 猶自不惺惺,腳根下泥深多少! ) 欽更問云:「正睡著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人公正在什麼處? 」( 請問和尚。不妨更加一槌! 豈在別處。) 師無語。( 古佛過去久矣;早納敗闕了也。) 欽囑曰:「從今日始,也不要你學佛學法,也不要你窮古窮今,但只饑來吃飯,困來眠,才眠覺來,卻抖擻精神,問我這一覺主人公在什麼處安身立命? 」( 莫瞞人家男女好;「活」馬權作「死」馬醫。)

師乃奮志參究。自誓:拼一生做個粥飯僧,決要這著子明白。( 不愧鬚眉,好男兒豈甘與草木同腐! ) 一日午睡,同宿友僧莽撞,推師枕落地,噗通一聲,師乃大徹。( 已遲八刻! 這僧莫非大悲菩薩現身麼? ) ( 註:括弧內係本文作者的著語。)

我們讀了這則公案,除了由衷的崇敬讚仰高峰祖師精誠不懈的參究精神與深徹的悟境外,同時也獲得了下述的珍貴啟示:

第一,如果我們真要超輪迴,了生死,參禪必須放捨一切,死心塌地抱定一則無義味話頭,朝於斯,夕於斯,流離於斯,顛沛於斯,孜孜兀兀地日夜參究,方能打開本來,親證實相。絕不是懂得一些文字義理,會打兩句機鋒,下得幾句轉語或舞文弄墨地寫得幾首偈頌,就作為開悟的;更不是在色身強健,生活優裕時,過得輕鬆愉快,安祥自在,即是開悟。

第二,參禪必須起疑情。以疑情生起,方能遮斷妄念,蘊集爆發力。一旦時節因緣到來,如火藥碰到火星,頓時爆炸,當下打開玄關、識鎖,親見本真。否則,妄念不斷,無力爆發,徒喪光陰。故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非虛語也。

第三,說得口頭禪與舞文弄墨的禪客,雖然一時看起來也不無禪味,但這只是暫時的假相,他們心中並非清空廓徹,眼前總有個物在;即使勉強靜心打坐,心中也隱隱地有個物在,光明始終不得透脫,如何能消融身、心、世界,而親證本來! 既未親證本來,又如何能息卻猿心意馬而得泰然大定? 所以一旦逆境來臨,平時說的那種安祥愉悅的心情,便不知飛向何處去了。

這種人不要說於睡夢中作不得主,便是于白天尋常日用中也作不得主;不要說於較難覺察的順境中不能做到泰然不動,無有絲毫移易,即是較易知曉的逆境來時,也不能不隨境流轉而忿怒怨懣。尤其當病魔來侵時,更是無法抵禦而痛苦呻吟,萬般無奈。

大慧杲禪師呵斥此等禪客如藥水汞,遇火即飛,不得真實受用,又如何能了生死、出輪迴? 故告誡我等後輩參禪務必真參實究,不可在言句義理邊討消息也。

第四,高峰禪師的前兩答「作得主」確是好功夫。是我輩後學做功夫的典範與榜樣。我們學佛修道,就是為了在生死岸頭做得主,不為業障所牽累而沈淪苦海。要做到這一點,就須于生時首先在白天日常動用中作得主,不為順逆境緣所遷移,不為喜怒哀樂之妄情轉換,而後方能於睡夢中作得主。假如這一點也做不到,還說什麼了生死呢? 因為生死的根源,就是妄念不息,隨境攀緣呀!

就現階段的用功人說來,白天能作主、不為境緣所牽已是不易,何況更須於睡夢中作得主呢? 睡夢是半昏迷,死時四大分散是大昏迷。假如半昏迷作不得主,大昏迷如何能作主而了生死呢? 所以修心了道,出生死輪迴,必先於睡夢中作得主。但是任你慷慨豪放、意氣風發之士,白天縱能於順逆境緣上既無牽掛也無嗔愛,但於睡夢中往往情不自禁地為夢魔所攝而隨之流轉。今高峰禪師能于睡夢中作得主,不為夢魔所牽,這是何等定功! 不經出幾番大汗的苦苦參究,何能致此? ! 修心人功夫做到這步田地,確是不易! 我等如何能不欽仰讚歎!

反觀現在做功夫的人,大都不肯腳踏實地地孜孜參究,而是避重就輕地在文字義理上作道理會,或是向他人口邊討消息。領會得一些相似的道理後,便舞文弄墨地寫文章,作偈頌,下轉語,以為徹悟證道了。其實這只是食他人的殘羹餿飯,非干己事,於生死岸頭絲毫作不得主。出言吐語,寫文作頌,要從自己胸襟中流露出來,方能蓋天蓋地。

有些人做功夫時,偶爾得了一點定境,例如:色身長大、飛空,呼吸中斷,進入胎息狀態,或是發了某種神通,便認為已經證道成聖了。其實這僅是禪定中顯現的一些幻境,離證道還遠在。在禪定中任何境界都不能著,一著便停滯不前,尤其是發了某些神通,更不能沾沾自喜,以為有得,一有得意,非但不能證道,入魔大有份在! 《楞嚴經》說的五十種陰魔,就是說這種虛幻過程,是障道的陰魔,修道人千萬不能著,以免誤入歧途而墮魔道。

有些狂妄人引用《心經》與《金剛經》的話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境相既皆虛幻不實、不可得,那麼管它順、逆、美、惡,我只無心應之,不為所牽即得,何用參禪、念佛? 假如有禪可參、有佛可念,豈不妄上加妄? 這些話語,看來未嘗不是,但是一旦碰到逆境或遭一場意外事故,便雞飛蛋打一場空了。

也有些人誤以為一悟便了,初破本參,便以為到家,不再勤於觀照,歷境練心,以致習氣依舊,狂妄傲慢,不得真實受用。到頭來,落得個悟後迷,仍隨生死流浪,寧不冤苦?

更有些人誤聽人言,以神通來驗證開悟與否。當功夫得力,恰到好處,忽然身心世界化空、粉碎而靈明不昧,了了分明時,因不見神通玄妙,不知這是什麼而誤以為不是自己本命元辰,匆匆滑過,豈不可惜! ? 自己既錯過了這千鈞一髮之機,貽誤了本身,又以此來否定他人,此誠自作孽不可活者也。古德嘗歎息云:「只為親切甚,轉令薦得遲! 」良可慨也。

今天我們把這則公案錄供大家參考,就是希望大家從中吸取教訓,知所改進,努力向上,真實證取,以免虛度光陰,錯過一生。

我們在學習、讚仰了公案中主人公的為道精誠和深厚的功力後,還要進一步將公案的精微處與為道的關鍵來和大家探討一下,俾大家深明宗下的的旨,直下窮源,不為半途的功夫所誤,方不負古人的深心。

高峰祖師的前二答:「作得主」確是好功夫,非一般禪和子所能企及。但就宗下「頓悟」的立場細詳起來,不免遜色,茲將其幽微處略述如下:

禪宗是直下見性頓悟成佛的,不是次第漸修的法門。古德嘗云:「等妙二覺猶是它提草鞋漢。」等妙二覺也不屑一顧,遑論等妙二覺以下呢? 所以宗下不許有個中間過程,不能夾雜一點功夫痕跡。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淨裸裸、赤灑灑的。既無相對的客觀物境,也無主觀能見能聞的人,更有誰來作誰的主呢? 雪岩欽和尚在前二問「誰與你拖死屍來? 」與「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勘不破高峰後,故作尋常說話以釣高峰,看他是否已經剿絕至無功用地。哪知高峰腳根未穩,一釣即上鉤,答云:「作得主。」這不是有落處、有相對的主客了嗎? 這和淨裸裸的禪就不相應了。這答話在宗下說來是「傷鋒犯手,不剿絕」。這樣就捆了自己的手腳。迨至第二次答作得主,更把自己渾身捆了個結實,動彈不得了。到第三次問:「無夢無想,無見無聞時,主人公在什麼處? 」就只好咽氣吞聲,死於句下了。

等到後來時機成熟,枕子落地,徹底打脫,始如夢方醒,主人公原來不在別處。舉凡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無不是主人公之顯現;鳥語花香,鶯歌燕舞,無不是主人公之妙用! 有什麼主不主,更有什麼作不作? 前所答者,豈不狼藉不堪? !

最後,就雪岩之問另作三答,以饗同參,並藉作與高峰禪師相見之禮:

1 、問:白天作得主麼?

答:饑來吃飯困來睡。

2 、問:睡夢中作得主麼?

答:朝陽升起月含山。

3 、問:無夢無想,無見無聞時,主人公在什麼處?

答:太虛飲光消契闊;風搖淺碧柳絲輕。




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五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五
    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不敬請法戒第六
初制意者。諸佛所師謂是法。菩薩理應敬人重法滅身求請。而反露踞傲輕慢人法。失道之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於失者不教誨。今則於得者不敬請也
三釋名者。輕人慢法名不敬請。戒防此失。亦功能立名
四具緣者。四緣成犯。一實有大乘解行之人。二無別開緣。三故起慢心。四不供養不請法
五闕緣可知
六輕重者。約人者有三。一解行過己。是軌範師。傲而不敬請理應是重。二解行同己不請少輕。三劣己不請無犯。二約法亦三。准人可知
七通塞者。重樓戒經云。若菩薩憍慢心故不諮問師不受師教得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癡。若大聰明多聞有智為調眾生。若入定時也
八釋文者。文中三。初見勝人遠來明制戒緣。二即起等明正為制戒。三若不爾等明故違結犯。初中大乘法師者。總舉簡異小乘故也。下別辨。同於大法。同見解勝。同行是行勝。入僧坊約出家菩薩。舍宅約在家。城邑約王等。二正制中二。初制約敬養人。二制啟請法。前中迎送各禮約初後威儀也。日日三時約時分也。謂辰旦供養小食。齋時供養正食。餘時供非時湯藥等。故為三時也。三雨金等下約所用資具也。謂重法情深。於人極敬。良由末代說法之師替如來處故。令尊重極至供養。故攝論云。若人戒足雖羸劣。而能說法利多人。如佛世尊應供養受彼所說故相似。又謗佛經中。有人謗辨積法師即為謗佛。供養法師即為供養佛等。又如大法炬經法師品中廣顯。大乘法師令其敬養等。二常請下於法制請中。三時者。謂於一日初中後三時請法。隨彼請時皆具威儀。褊袒禮等是身業也。請法之辭語業也。不生瞋心等意業也。今辨難辦之供。情無患惱。身受難忍之苦。不生瞋心故也。如賢愚經第一卷。釋迦過去作毘楞竭王。為求一偈身受千釘。又如雪山童子。為求半偈高巖捨命。如是等故云為法滅身等。三若不爾等違犯結罪可知
  不聽經律戒第七
初制意者。但新學菩薩觸事無知理。應執持經律四方求學以成道行。而反有誦不聽。抱自無知不識持犯。故令戒行並皆虧失。退入邪小。為過既重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通請大法。今則別聽毘尼。故須制也
三釋名者。化制二教別名經律。不能就師屬耳餐受。戒防此失立斯名
四具緣者亦具四緣。一是新學。二有講法處。三無別開緣。四不往聽受。故便犯
五闕緣可知
六輕重者。約人約法各三類輕重。准前可見
七通塞者。亦准前戒可知
八釋文中三。初舉勝緣。二是新學下對緣正制。三若不至下故違結犯。初中一切處者。通舉一切俱是講說經律之處。有講毘尼經律者。舉所講法也。毘尼此云滅。謂身語意惡猛氣炎熾。戒能防止故稱名滅。謂此經律宣說毘尼故云毘尼經律。大宅舍者別顯處也。講法者重顯法也。謂開釋本文名之為講。正制中二。先約法制。聽謂應持經律往彼聽受。二若山林下約處制。往令其受法。三若不至下故違結犯可知
  背正向邪戒第八
初制意者。菩薩理棄捨二乘受持大乘真實之法方名菩薩。而今乃棄大歸小失其正行。乖理之極故須制也。故涅槃經云。菩薩怖二乘道。如惜命者怖畏捨身。大般若戒品云。若菩薩設殑伽沙劫受妙五欲。於菩薩戒猶不名犯。若起一念二乘之心即名為犯。如是等文廣如彼說
二次第者。前雖離慢懃學。而或心墮二乘故。次制令專習大乘也
三釋名者。心捨大乘故名背正。遵崇邪小故曰向邪。戒禁防此失故名為戒
四具緣者。一是大乘法。二起彼想。三心背語非。四捨此受彼。故結犯
五闕緣者。准前釋可知
六輕重者。約境大乘有權教實教。約心背捨有疑心決心。約事懶墮愚癡故各有輕重。並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此戒一向不開。以諸菩薩無有暫時捨大乘故。若癡狂若數數習對治。煩惱力強暫起還憶一切不犯
八釋文者。於中三。先背正。二受邪。三結犯。初中情隔正理故云心背大乘。謂所說法真理名為常住。能說之教故稱經律。又釋。此大乘經律三世諸佛同說同行。更無改易故云常住經律也。語越真詮故云言非佛說。二而受持下受邪法中。先約人有二。或墮二乘地。或墮外道中。惡見下約邪法有二。或總撥一切佛所說法。此是外道惡見。或唯撥大乘不非小教。是二乘惡見也。一切禁戒亦二。或是外道烏雞鹿狗戒等。或小乘乖大之戒。邪見亦二。或是外道不信因果。或是小乘不信法空等。上是所詮經律。是能詮邪教。三結犯可知
  不瞻病苦戒第九
初制意者。菩薩以大悲為體。拔苦為用。何容見病而不瞻救。故須制也。又若能禁心看病令其得差。即是絕命。故須制也。又如來大聖尚躬瞻病苦。況其餘類而不瞻救
二次第者。前背上勝法。今則捨下病苦。故次制也。又前則於法有背。今則於生不濟。故次制
三釋名者。病之與苦鄰死之厄。捨而不救實違慈行。立禁防止。亦功能受稱
四具緣者。一是病苦。二起彼想。三自無病等。四嫌心捨去。故結成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並無犯。闕第三緣中。若自少患即便捨去。應得小罪。若重無犯。闕第四緣中。有起嫌心不捨去起悲心而捨去。皆得小罪。如四分律云云
六輕重者。約境病苦有輕重。約心悲念有厚薄。約事在緣有急緩。皆犯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自病。若新差。若遣人者看。若與食與藥。若彼自有人。若彼病已差。如是一切無犯。反上一切皆犯。更有餘緣。准思可知
八釋文者有二。先舉緣制行。二而菩薩下故違結犯。亦是先令作持後顯止犯。前中亦二。初總舉令行。二若父母下別辨戒行。前中亦二。初總顯同佛。二挍量顯勝。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曠路美井。二水路橋梁。三平治嶮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危厄。八設無遮大會。未見出何聖教。有云。供養三寶為三。四父母。五師僧。六貧窮。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見教。賢愚經云。施五人得福無量。一知法人。二遠行來人。三遠去人。四飢餓人。五病人。足以三寶亦為八種。既言如佛無異。復言八中第一。明知非是後二種八。此應是初八之內方為第一也。二別顯中。父母等別舉親位顯其重相。理實通一切眾生也。言諸根不具等。顯其病相。如病既爾。苦惱亦然。皆令差脫。乃至身命亦不吝惜。如月上女割乳房以濟產婦。如毘舍母割肱肉以供病比丘等。皆務令得濟。不顧己命。是菩薩也。二而菩薩下故違結犯中。惡心害悲故云嗔恨。不至僧房者。約師僧弟子病處。城邑者。約父母等病處。曠野等者。通一切病苦處。見病不救者。正顯違行。犯輕垢者。結示罪名之
  畜諸殺具戒第十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廣聚法財利樂眾生。反畜殺具乖於悲濟。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防自身。不能濟病。今就依報不畜非器。故次制也
三釋名者。殺具損命違害悲濟。戒防此失立斯名
四具緣者。一是殺具。二有彼想。三無別開緣。四故畜成犯
五闕緣可知
六輕重者。約境所畜有多少勝劣。約心情有剋漫。約事擬用不用單合皆輕重之義。准思可知也
七通塞者。義准為護佛法及調伏眾生畜應不犯。及從惡人乞得擬壞亦未壞無犯。反上一切隨畜皆犯。是故菩薩見他畜勸令毀破。若勸不得。應乞應贖。猶亦不得。應以威逼等(檢使)。要當令止
八釋文者有三。初制畜非器。二止內怨。三故違結犯。初中但多殺具類。略列十種。一刀是割截義。二杖是捶打義。三弓是送箭義。四箭是中害義。五鉾是傷判義。六斧是斫伐義。七鬥戰具。謂甲弩等一切俱是鬥戰之具。此上通害人及以畜生。八惡網是捕魚捕鳥。九殺生之器通舉坑型等。十總結。但是害具總不得畜故云一切不得畜也。二而菩薩下止內怨示行令修。於中但是發心行菩薩道者有殺父母怨。理無加報。故云菩薩等也。經云。以怨報怨。怨終叵盡。准有無怨怨乃息耳。是故不報。況復菩薩觀一切眾生。總無怨者。悉是悲境。俱是慈救。於曾有怨處。備起重心視如赤子。問若爾菩薩於自父母何成孝耶。答怨若未害。縱碎自身猶如微塵經無量劫。要當孝行以存護養。如其父母已被害訖。即是宿業。酬彼無益。更招大損怨怨不絕。如琉璃玉害釋種時。如來神力無如之何。此謂也。況餘眾生者。舉重況輕也。約境舉。父母重。餘眾生輕。約心。為父母酬罪得輕。為餘人酬得罪重。三若故畜下違犯結罪可知。如是十戒結上十種。勸學令持。下六品等指廣本。以彼六品之中有開有釋。如彼應知
  通國入軍戒第十一
自下第二十或之中。先明持犯。後結勸指廣。前中十戒即為十段
就初戒中。制意者。菩薩理應和諸違諍令息相害。而反通國使令相侵害為失之甚。故須制也。別說有三。一生譏嫌故。二乖和行故。三成相殺故。為過既重。理宜須制
二次第者。前即防畜戰殺之具。今則止彼身為戰使。次辨也
三釋名者。為國使傳言入軍令鬥。戒防此失。故立其名
四具緣者。一二國二軍。二為利養及惡心。三傳此言至彼所四彼聞已來害此。若據損命犯二罪。一望斷命邊犯殺戒。二身為軍國使邊犯此戒
五闕緣者。若闕初緣。二國非怨計得方便罪不望殺邊。二若不為利但有惡心。若無惡心但為利為名。皆犯。若總闕此緣得重方便。三若不傳等總無犯。四彼若不相害亦犯重方便。可知
六輕重者。約境。所傳之言有極惡劣惡。約心。為名利及惡心。有單有雙。約事。令他有想害不想害。皆有輕重。思之可知
七通塞者。若以善心為調伏彼令其和穆。入軍入國一切無犯。除上皆犯。更准思之
八釋文者亦三。初舉過緣。二正制斷。三違結犯。初中為得財利或得官位。或但有惡心酬昔怨故。通國使命者。身為國使。通致兩頭論鬥戰事。或但在一處亦其圖策令得相害。亦犯此。或示得行兵等法。或入軍傳言立期交陣令多人命斷。故云殺無量眾生也。二而菩薩下正制斷中先舉輕。暫入軍中猶不開許。況作國賊令茲鬥戰。三若故下違結犯。可知也
  傷慈販賣戒第十二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慈濟群品。乃而反販賣人畜四具自資。內違慈行外招譏謗。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雖止為國賊。猶恐劫掠良賤。故須制也
三釋名者。賣盛死具所以傷慈。販人及畜復違濟救。戒防此失。故立此名
四具緣者。一是正境。自有四種。一良人。二奴婢。三六畜。四盛死具。二隨起彼想。三正買賣。四事成便犯
五闕緣者。初二隨闕各無犯。後二隨闕各得方便罪。可知
六輕重者。約境。賣良人最重。販奴婢應次。六畜應輕。死具最輕。約心。有耎中上分輕重。約事。為求多利賣。與惡人令極苦等。理應最重。反此是輕。可知也
七通塞者。若為三寶要藉。若為利生若為調伏直買賣。一切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又三。初舉過。二正制。三結犯。初中四句。一販賣良人類。二販奴婢。三六畜者。周禮云。牛馬犬羊豕雞為六也。理實通一切畜生。皆不得販賣。今但言盛死之具。即棺槨輀車之類。一切皆犯。以是旃多羅業故。二尚不下正制。自他俱不應作。但菩薩二利中利他為最故舉自況他也。三若故作下違結犯
  無根謗人戒第十三
初制意者。一為欲護前說謗毀等三重戒故。二為離惱亂諸好人故。三為護佛法離醜惡故。實尚不說。況起謗耶。四為離自招重業過故
二次第者。前於下位不輕。今於上人不謗故也
三釋名者。無根謗人是違理之極。戒防此失。故立此名
四具緣者。一實是好人。二知是無事。三故起惡心。四發言謗黷。明了便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犯說過戒。闕後二緣各得方便罪。可知
六輕重者亦三。初約境有三品。一和尚諸師。二有德尊者。三同位善人。二約心亦有三品。耎中上不同。三約法。雖俱成乖然各有輕重。准可知耳
七通塞者。除癡犯亂及地上菩薩逆行。餘一切皆犯也
八釋文者又三。一舉所制之過。二明須制所由。三違制結犯。初中以惡心者。明起之因。謂三毒盛興違理損物。故云惡心。言無事謗他者。明違境成謗。謂無三根惡事。言良人等者。明所謗之人。良善是同位人。法師及師僧是己所尊位。國王及貴人是世所尊。共是所應讚歎之位。豈容有謗。言犯七逆十重者。明所謗之罪。理實輕垢亦應有犯。文中就重故也。二父母下明須制所由。中父母等亦是所謗數。孝心者。於師父等尊從人處。應生孝順心。於等及下生慈悲。設不生此心。猶有罪失。況起惡等。三而反更下故違結犯。可知
  放火損燒戒第十四
初制意者。誡燒山野為護殺罪。制焚屋宅為防盜戒。放火損燒譏謗極弊。理非菩薩利生所宜。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即不謗於人。今則不損依報。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執火焚燒非理損物。戒防此失。故立斯名
四具緣者。一對山等境。二起彼想。三以惡心。四以火燒之。故便結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各皆無犯。闕後二緣各得方便
六輕重者亦三。約罪有三。若燒損生命及損他物皆實犯重。就故以火燒山屋等物。非菩薩所應。故結輕垢。約損命損財各有多少。放火招譏隨其淺深皆有輕重。約心有耎中上差別。約事招譏亦三品不同。各有輕重。可知
七通塞者。文中約山野。從四月至九月燒犯。餘時不犯。同律中露地燃火戒云云 約燒屋等一切皆犯。五分律燒野不犯重。此似同彼撿
八釋文亦三。初舉所離之過。二正制不聽。三故違結犯。初中一以惡心者。簡卻慈心救物。二故放火者。簡於錯誤也。三燒山林等者。正明處燒成損。於中二。先燒山等是損無主物。四月等約時辨定。約損生命。二若燒他人等是有主物。一燒他室宅。二城邑。三僧坊。四田木。五鬼神物。六官物。第二一切有主物下正制不聽。若故下故違結犯。共可知也
  法化違宗戒第十五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以菩薩乘授與眾生令得究竟饒益。反以二乘小法用以化人。違理違願。故須結戒經云。若以小乘化。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此之謂也
二次第者。前則遮其外損。今則護其內益。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以法化生理宜以大。違本所宗授以小乘。戒防此失。故立斯號
四具緣者。一對前人。二以惡心。三教異論。四彼領受即便結犯
五闕緣者。闕初二緣各總無犯。闕後二緣各得方便罪
六輕重者。約境前人有利鈍不同。謂利根授邪法令失大益。或能謗毀大乘。鈍根反上。故有輕重。若約心。有瞋心姤心等。諸惡亦有耎中上差別。若約事。損益有多少。皆有輕重。單雙一合可准知耳
七通塞者。若以好心教令廣知不令味著。理應不犯。又若欲為破邪小執令解知彼宗意。亦不犯。又若彼根是小乘法器。先授小法擬後漸引令入大乘。此亦無犯。又若誤等一切無犯。如瑜伽戒品。反上一切皆犯
八釋文中二。先明順理應行。二明違教結犯。前中先舉所教之人。雖通一切略論四種。一內眾。謂佛弟子。二外眾。謂諸外道。三俗眷。謂六親。四法侶。謂善知識。下明所教之法有三種。一教教法。謂大乘經律。二教理法。謂教解義理。三教行法。謂使發菩提心等。即授教令解。依解起行。是其意也。於中發心者。是位前信行法也。發十心者。是前十發趣當十住位也。長養心者。是前十長養當十行位。金剛心者。是前十金剛當十迴向。略不論十地。此釋同前文。又釋。發菩提心發十心是地前位。長養心是地上行。金剛心是十地滿等覺位中金剛心也。一一解其法用者。令解地位順行所依漸次分齊不令雜亂。擬後修行知其趣向。不爾云何得到佛果。菩薩之理應以此成佛之法授與眾生。是其常業。二而菩薩下違教結犯。中惡心嗔心者。是犯戒心。教他等者。明犯戒事。大集經云。勸學小乘是魔業也。況外道邪論耳。結犯可知
  惜法規利戒第十六
初制意者。新學求法。理宜為說。如乖此躅。為失至重。故須制也。略由三意。一為護前慳法重罪。二為欲攝護新學法器令正行有依。三為護正法傳燈不絕。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於諸人不教為失。今於求者不施為失。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匿正法求財利。戒防此失。故以立此名
四真緣者有六緣。一有來求人。二自解法。三無開緣。四規別利。五倒說。六前人領受即便結犯
五闕緣者。闕初緣犯前戒。次闕第二得重方便。以自不應無所知故。次闕第三緣不犯。次闕第四亦重方便。以雖不求利倒說為重。次闕第五得輕方便。以雖別求利然說不顛倒。次闕第六緣亦重方便。以前人雖不領言已彰顯
第六輕重者。約求法之人情有厚薄。就所規利養復有深淺。據所說法倒錯多少。望於前人為損輕重。如是此等並有輕重。准釋可知
第七通塞者。地持戒云。若菩薩眾生求法往至其所欲得聞法。若菩薩嗔恨慳嫉不為說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外道求短。若重病若狂。若知不說令所彼調伏。若所修法未善通利。若知前人不能敬順威儀不整。若彼鈍根聞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聞已增長邪見。若聞已毀呰退沒。若彼聞已向惡人說
八釋文者。此戒有三。初先制自學。二見後新學下令教後進。三而菩薩下正違結。初中言應好心先學等者。菩薩最初先學大乘中威儀法式擬自修行。及教後來新學菩薩。名為好心。簡異小乘聲聞威儀故云大乘威儀。謂行住坐臥若食若飲若語若默若出若入應作不應作皆有威儀法式。理應善解此等經律。不爾如何持菩薩戒。故制令先學。二令教後進中有二。先明新學來求。二應如法為說下明正教為說。於中亦二。先說苦行令堅其志。後說正法令增慧悟。前中亦二。初為說一切苦行者總標也。下別辨中。謂上供諸佛下濟眾生。於此二處不惜軀命。又以上為求法荷重恩故。下愍眾生滿悲願故。又以出家重法不貴香華。要以身命而成供養。如喜見菩薩燒臂供養等。為眾生中濟餓虎等。如薩埵王子等及餘無量諸菩薩等。並應當知。二後一一下為說正法中。謂無說苦行堅其志。已然後方乃為說真空內心觀法次第令修。勿使非分作罪所作。謂善知此是初心所行。次入信位及三賢等諸位所行一一次第勿令倒錯。聞慧開其心。思修令意解故。三而菩薩下違教結犯中。言為利者。明情別所求。應答不答者。問異答異。倒說經律者。不先為說苦行持戒。即說蕩空毀其戒軀。令失正行。故云倒說。文字無前後者迴前作後。迴後作前。中置前後。前後置中。令乖義理故為失也。謗三寶說者。云此倒說是佛所說則為謗佛也。法實不爾。言法如是即為謗法。復云僧同此說亦是謗僧。結罪可知
  依官強乞戒第十七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謙卑益物殞命無違。而反曲恃官威非分侵害。乖理之甚。故以制之。別辨三意。一為護盜戒故。二恐乖自利違嫌卑行故。三恐乖利他失所化故。此三如次為三聚戒
二次第者。前則順理求法倒說成謗。今則非分恃威苟求名利。故次明也
三釋名假威求利。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六緣成犯。一為自名利。二故近官等。三倚恃威勢。四通惱他人。五求彼處求。六得彼處得
五闕緣者。闕初緣有三義。一得重方便。以設不自為亦不得為眾生非理求物故。二得輕方便。以設為飢餓眾生亦不得逼他令其瞋心賑給。三有福無罪。以法假彼威治諸惡人為護正法。次闕第二緣有一罪。謂重方便。以雖親近非故。然用彼威以成其失。次闕第三緣亦重方便。以雖不恃威。然惱他得利。次闕第四亦重方便。以雖不惱他。然以威得物。次闕第五緣得輕方便。以雖無求心。然以威得物。次闕第六緣得重方便。以雖不得物。然有求心等故
第六輕重者。約得物邊犯初篇重戒。就恃威惱他邊犯此輕垢。於此罪中輕重有十。一約所窺名利有深有淺。二約所附之官有尊有卑。三約所用威勢有厚有薄。四約所惱之苦有輕有重。五約能惱之情有剋有慢。六所得名利有多有少。七合說上六有俱輕俱重。八或重多輕少。九或輕多重少。十或輕重齊等並有輕重。准釋可知
第七通塞者。若以善心恃威奪賊物。以還本主三寶眾生。又若為救菩提心人命梵行等難。又若因此令人發菩提心住菩薩戒。又若一作令無量眾生捨惡住善。准應無犯。反上犯之
第八釋文者。此中有四。一自行非。二教他作。三無對治。四結罪名。初中有五。一明所為。謂自為者簡他也。以為眾生非正犯。飲食資身等。錢為受用等。財為貯畜等。此為利養總結多類。美名善譽。謂利養內資美名外振。凡愚所貪殞命難捨。害善本猶色繩等。二明所親近。謂有四位。一國王。二王子。三大臣。謂知軍國等。四有官。謂餘官位。皆有威勢故也。若親附彼威失自正行。是故大小乘經並皆慇懃不許行人而親近之。三明所恃威。謂恃託彼威高舉其心陵蔑他等。故云恃作形勢也。四正成逼惱亦有四種。一逼惱乞索。二打拍令苦。三非分牽挽。四橫取錢物。皆是侵惱眾生令其厭背。自負深愆失他善品。五廣求所求。此有三種。一是利皆求名一切求。二惱他取物名為惡求。三求無厭足名曰多求。二教他求者非直自行乖失。亦乃教他同犯。二利俱乖。為失至甚也。三無對治者。謂慈心益物孝心益生。俱翻前失。然無此治故云都無慈心等也。四犯輕罪者。結示罪名也
  無知為師戒第十八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內自成德以示眾生。乖失茲躅故須制也。別說亦有三種。一覆自無知作為師範。欺誑失故。二不閑文義。失善品故。三詐為他師無實引導。不利益故。此三如次亦為三聚。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強威逼奪。今則詐為授法。故次明也
三釋名者。隱自無知詐為師範。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四緣成犯。一性非闇鈍。二惰不習學。三隱愚詐智。四為師授戒。故以為犯
五闕緣者。於此四緣次第各闕。並得輕方便罪。准釋可知
六輕重者。謂實無知詐言能解。此犯初篇妄語罪也。今取乖失引導令法犯不傳。故結此罪。於中有六。一根有利鈍。二學有懃情。三覆有深淺。四師有大小。五四俱有輕重。六相合互多小並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性闇鈍懃學未成。若不隱無知。若便無人為師。如此所作一切准應無犯。反上皆犯
第八釋文者亦四。一舉正應修。二無知詐解。三無解為師。四結示罪名。初中二。先應誦文。後令解義前中且舉大綱。令六時誦持。理實一切時皆須誦。然於六時不得有闕。次解義者。謂善解持犯等義及真理等義。故云義理。復解成佛之因。故云佛性。略有三種。一自性住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得果佛性。具釋如佛性論等。皆應具解。二而菩薩下明無知詐解。辨無知言不解一句等者。依梵本。八字成四句。四句為一頌。制戒所由為因緣。又持犯所由亦名因緣。又受戒有因有緣。隨戒亦有因有緣。皆須善解。方堪為師。次詐言解者。隱自無知詐言能解。虛誑他人盜善聲譽。下顯其失。謂失自實利則為自欺。他無稟益復是欺他。兩利俱失。情恒安忍為患至重。三一一下明無解為師。謂於一切行法一一不解。則實無所解輒為師範。非直師資兩位欺誑自他。亦令如來法花遏絕流通。此滅法之愆。為失尤重故。下第四結示罪名可知
  鬥謗欺賢戒第十九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稱揚讚美菩薩行人。令善譽遠彰黎元倣習。而反惡心謗黷諍毀善增惡。為失既重。故制茲戒。別說亦三。謂惡不止。善不增。乖所犯。並准可知
二次第者。前自無知。今欺有德故也
三釋名者。遘謗令鬥欺蔑賢良。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五緣。一內有惡心。二見戒行人。三謗以惡言。四傳遘兩頭。五造惡令鬥。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緣得輕方便。以無惡心故。餘闕皆得重方便。准釋可知
六輕重者亦有十義。一心通三性。二境有持犯。三謗有深淺。四傳有達不達。五鬥有多少。六俱厚俱薄也。七厚多薄少。八薄多厚少。九厚薄等。十不等皆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錯誤狂著鬼。若治罪人准應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有三。初惡見淨境。二闕成愆。三故為犯。初中以破壞心誹謗心妒勝心故云惡心也。見持戒比丘是不犯輕重戒也。手執香等是行道威儀。二而鬥遘下鬥謗成愆。謂鬥諍結遘令兩頭違諍。惡心陵彼為欺。妄言說過為謗。謗此於彼。亦謗彼於此。兩謗互傳令鬥諍。因茲起惡。故云無惡不造也。三若故作下故為結罪可知
  不能救生戒第二十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殞命救生。而反見眾生苦而無慈救。違行之甚。故須制也。別說亦三。謂增惡損善失救生也
二次第者。前於賢欺謗。今則見苦不救也
三釋名者。內無慈心見苦不救。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四緣。一內無慈心。二見人殺生。三捨而不救。四令彼命斷。故以成犯
五闕緣者。闕初緣得重方便。以雖有慈心而不救故。闕第二緣有二義。一總無罪。以不見人殺無可救故。二得重方便。以見苦眾生而不救故。闕第三緣亦有二義。一輕方便。以雖無慈心而不捨救故。二王力自在救不得故無罪也。闕第四緣得重方便。以命不斷非由救故。餘義准之
六輕重者有六義。一約無慈心有厚薄。二約所救眾生有尊卑。三約所作救行有力逮不逮。四約所救之苦有多少。五合說有純輕純重。六輕多重少。七重多輕少。並准可知
七通塞者。若自重病若無勢力。徒自殞命終無有益。准應無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於中三。先順理應行放生。二救他殺害。三講救先亡。初中三。謂標釋結。一以慈心行放生業者是標也。二一切男子下釋也。謂何以救生。而不殺者釋有二義。一普親觀二平等觀。前中先明一切男女皆我父母。辨定理實也。而殺食即殺我父母者。明違理不可也。問若爾殺生應得逆罪。答以隔生故非逆也。二亦殺我故身下明平等觀。謂眾生之身皆稟四大。然我故身亦曾攬此。是故彼我同一四大。故說害彼即害我故身。三故常行下總結常行也。二若見世人下救他殺害中。亦由上二種觀理應救拔。況自慈心法應救生也。三常教化下明講救先於中二。先總通標。謂講說戒法令人識罪斷惡修善以成救度。二別就先亡辨。講福資熏令亡見佛。明所成益也。上來明違行結犯。上來略顯十戒之相。結勸修學如滅罪品。下指彼品中一一廣明。具如彼說
  無慈忍酬怨戒第二十一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忍行內宛慈悲外溢。而反瞋罵及打。為失至甚。故以制之。別顯亦三。瞋怨不止。忍善不增。眾生皆捨。既乖三聚。制此嚴科
二次第者。前見苦不救。今則於怨起酬。並違正行故也
三釋名者。內無慈行外起酬怨。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具四緣。一對怨境。二起瞋心。三動身口。四酬究竟。故成犯也
五闕緣者。闕初緣犯初篇重戒。以於非怨境起瞋等故。闕第二緣得輕方便罪。以無瞋心餘非重故。次闕第三緣得重方便。雖不起身口瞋等重故。次闕第四緣亦重方便。以事非究竟故
六輕重者。怨境有深淺。起瞋有麤細。加行有增微。前人苦有多少。俱輕俱重綺互多少皆有輕重。並准應知
七通塞者。若為治罰令悔。若為調伏令住善行。若自雖數對治而煩惱厚重不覺而起。准應不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有五。一舉過正制。二犯便違行。三舉輕況重。四簡道異俗。五故犯成愆。初中先於自怨亦二。謂瞋約意業。打據身業。語隨二起。略而不舉。若具應言以罵報罵。又以自身被殺自無現酬故。不言以殺報殺也。若殺父母下犯君親怨亦二。謂親約孝境。君約忠境。據孝據忠理應酬報。但為怨怨相酬。怨終不盡。唯有無怨。怨乃息耳。是故如來慈救制此嚴科。故云不得加報也。二殺生報生下明違理乖行。謂生猶命也。謂殺命還以命酬。故云殺生。報生非是以生報殺此違理也。不順孝道者明乖行也。問俗禮之中君父之怨不報非孝。何故此中若報非孝耶。答道與俗反。俗據現在不說當來因果業報。今若重酬苦業滋多。令其君父沈淪永劫。何成孝道。況此怨等何必前生非己父母。今若殺彼豈成孝行。故云不順孝道也。三尚不畜下明舉輕況重。以畜奴婢身打口罵隨起瞋惱。三業罪咎口業偏多。故云口罪無量。此舉輕猶無量罪。下況重故云況作。七逆之罪理宜罪重無量難晚。四而出家簡道異俗。於中雖在家出家二位同犯。然出家作此過失尤深。故別重舉以捨俗親緣修慈普濟。而反為親酬報。乖行至甚故五故作下明故違結犯可知
  慢人輕法戒第二十二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為四句而身受千釘。求半偈而高巖捨命。王身為羅剎之床。天衣作野干之坐。輕天王之勝位敬鬼畜為尊高者。莫不皆是重法為先也。華嚴云。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為法難得故。能施法者作如是言。若能投身七仞火坑。當與汝法。菩薩聞此歡喜無量作是思惟。我為法故尚於阿毘地獄諸惡趣中受無量苦。況入人間微少火坑而得聞法。奇哉正法甚為易得。免於地獄無量楚毒。入小火坑而得聞法。汝但說法。我入火坑。如求善法王菩薩金剛思惟菩薩等。又云。若人為我說一句法。令我菩薩行得清淨者。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我從梵天 捉身此火。不以為難。如是等。況乃故作輕人失法。為損至重。故須制也。別顯亦三。一起慢增惑。二失法乖善。三教他陷誤。壞三聚行故須制也
二來意者。前則於怨起酬。今則於德不敬。又前於怨境增自惑業。今於有德慢失法益故也
三釋名者。於人起慢捨求正法。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亦四緣犯。一他卑有德。二自持起慢。三見彼生輕。四捨不求法
五闕緣者。闕初緣輕方便。餘三皆重方便。准釋可知
六輕重者。前德有大小。自慢有厚薄。輕心有多少。捨法有深淺。如次及綺互皆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自病若無力。若彼實無德似有德。若為調伏彼。若為調伏餘眾生。若慢惑猛利對治力弱。亦應不犯。若怠惰犯輕。反上皆重
八釋文者亦有五。一自實無知。二恃妄起慢。三輕捨有德。四立禁正制結犯。初中始出家者。創入道淺也。未有所解者。於大小乘並未習學。於菩薩學處觸事無知。且舉出家。理實在家亦同斯制也。二妄恃起慢中。妄恃十事而起十慢。一聰明慢。謂恃自聰明散動高舉。二世智慢。謂恃有世智輕於深法。三高貴慢。謂恃曾任官。四耆年慢。謂恃己年長不知虛老。五大性慢。謂恃己剎利諸大姓等。六高門慢。謂恃己上代簪貴非卑。七解慢。謂恃解。世法或小乘外典。八福慢。謂恃己曾作諸大福利。九富慢。謂恃己富有諸財物等。十寶慢。謂恃己家有金等七寶以生於慢。於此十中攝為六慢三對。初二及七八是福慧一對。四及九十是身財一對。餘三是家位一對。於此十中隨持一種以成犯緣。未必一犯要具此十。故云或也。三而不諮下明輕捨有德。於中二。先總明輕捨。二其法師下別釋法師。前中既新出家恃上諸慢。不諮問先學法師經律中義。致令修行觸事無知。過五歲後更結無知罪。俗中學問尚至官僚。況出俗行人本以學業為務。三祇累劫無棄寸陰。今乃起慢捨求。何行成之有也。二別釋法師中亦二。先顯位卑。後辨德高。前中略舉五事。一小姓。二年幼。三卑門。四貧窮。此並翻上十中四位應知。五諸根不具形殘醜陋。二而實下辨德高中。實有德者明行德高勝。言一切經等者明智解深遠也。四而新學下明立禁正制。謂觀其所說不得觀種姓者。於上五中略舉一位。理實五事俱不得觀。況菩薩受法於羅剎。諸天頂禮於野干。此豈可觀種族耶。五而不來下明違制結犯。謂略舉第一義。理實通問二諦。又釋佛法望世法俱為第一義。又釋世諦易知。真諦難了。故令問也。餘文可知
  經新求學戒第二十三
初制意者。菩薩理應入諸苦趣開導眾生令發大心受菩薩戒。瓔珞經云。若化一人令發心受菩薩戒者。勝造大千世界滿中佛塔也。又華嚴云。為一眾生故阿毘地獄中無量劫燒煮。心淨如最勝。解云。菩薩尚應入苦獄而化眾生。何容新學來求不好為答。亦增惡乖善。失於處犯。既違三聚。成過非小。故須制也
二次第者。前則慢不求法。今則慢不說法。經云。菩薩求法不懈。說法無惜。此云也。又前明輕於先學。今則悔於後進。經云。不輕未學敬已學如佛。此謂也
三釋名者。於諸新學而不導引不善傳授令法速滅。戒防此失。故以為名
四具緣者。五緣犯。一自解大乘。二新學來求。三倚恃勢。四起輕等心。五不如法答。故犯也
五闕緣者。初二隨闕皆輕方便。後三隨闕皆重方便。准釋可知
六輕重者。自解有深淺。求者有慇慢。恃勢有多少。起心有輕重。答問有是非。俱輕俱重或交絡多少並有輕重。准釋可知
七通塞者。若病若無力。若不解。若彼慢法。若為調彼等。如前說皆不犯。反上皆犯
八釋文者。文中有二。先明受戒儀式。後若法師下明違行結犯。前中有受菩薩戒章。如別說。此文中有三。一自誓受。二從師受。三釋自誓意。前中亦三。一初受戒時。謂佛在世時無自誓受故云滅後也。欲以者欲願至誠求戒心也。好心者順理淨信菩提之心。此二為戒器故舉之也。二於佛菩薩下明受戒事。言於佛菩薩像前者。謂表如在之想也。志發於裏誠言立誓。弘願自要口陳羯磨。應教相現名為得戒。羯磨文如別說。應教之相有三種。一心以表相。謂若我心虛妄實不能行諸菩薩所行者。願佛菩薩莫與我戒。若實當與。以自知心實故則知得戒。二諸方有涼風起故知得戒也。三當七日下釋得戒緣。先作七日法。謂入淨道場懺悔障戒罪。好相者佛來摩頂等。具如經文。其障重之者乃至一年雖過一年不得好相終不得戒。此等懺悔儀亦如別說。若先受戒下明從師受。於中先標不須好相。二向以故徵嘖。云所受之戒既不二。何因好相有須不須。下釋云。以是法師從上代來師師相授。今此戒法展轉傳來故不須好相。自誓不爾。自誦羯磨自既無戒。從誰而得。要從佛菩薩。佛菩薩處難了知故。要以好相表方乃得戒故須相也。三是以下結。謂但於師生重心受。既便得戒故不須相也。三若千里下釋自誓意。若千里內有戒師。而輕彼不從受。雖自誓亦不得戒。釋受戒竟。第二若法師下明違行結犯。於中五句。一倚自所解。二恃外高勢。三新學來求。四內起三心。五不如法答。故結犯也。三心者。一輕忽前人。二嫉妒起嫌故云惡心。三憍慢陵物。於此三中隨一成犯故也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第五(終)
 

素食食譜:116.粉皮高麗菜 117.暫缺 118.涼拌海帶芽 119.香菇白菜 120.雙椒如意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116.粉皮高麗菜




117.暫缺


118.涼拌海帶芽




119.香菇白菜




120.雙椒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