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梵網經直解卷下之二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奉 詔譯
明廣陵傳戒後學沙門 寂光 直解
菩薩心地品之下
○第二十一瞋打報仇戒。
佛言。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爲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仇。乃至六親中。故作報者。犯輕垢罪。
此釋瞋打報仇戒也。此戒由上以慈心故行放生業而來。以彼文中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即今瞋打我者。亦皆是我父母。既作是觀。寧有其子。以瞋打報父母者乎。且瞋乃根本煩惱中最重之一。此法增恚爲性。長惡爲業。於慈愍中。乖菩提道。而修菩薩行者。發弘誓願以度衆生。故當以慈心爲本。若乃起一瞋心。則違本願。即捨衆生而失本慈。故戒之也。佛言。佛子者。標名以勸。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正欲菩薩心空境寂。人我雙忘。不得懷不仁心。以瞋打報仇也。若殺父母等者。以重況輕之意。謂不但彼瞋打己身。不得懷報。即若殺我父母兄弟六親之親。亦不得加報。又國主設爲他人殺者。即亦不得加報。夫以不共戴天之仇。義當反報。而諸佛皆戒不得加報。是爲何義。蓋爲菩薩化導衆生。斷除煩惱結縛。出離三界輪回。令其永絕生死。得大解脫。何得殺一生。而報一生。使諸衆生。生生世世。互殺不已。上云。一切男子女人。是我父母。今若殺生報生。是殺多生父母。以報今生父母。豈孝順之道耶。是故殺生報生。不順孝道也。又不特此。且修道人。尚不得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所起。打拍身業。罵辱口業。瞋怒意業。此三業中。口業罪過。尚得無量。何況故作殺父母以報父母。不順孝道之七逆罪耶。是故不得瞋打報仇也。而出家下。辯明不得報仇意。所言不得報者。唯謂出家菩薩。正當冤親平等。人我兩忘。何得懷報。似俗人之怨害相尋者乎。問。設我不報。豈不縱彼行殺耶。答。我念既不加報。人亦不起害心。故此兩得解脫。若在家菩薩。有位行權。或報可也。而出家菩薩。無有慈心。爲己瞋打報仇。乃至爲六親中。故爾報仇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聦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富。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咨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此釋憍慢不請法戒也。憍者。謂於己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爲性。能障不憍。染依爲業。蓋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此貪分攝。謂不憍者。即無貪也。即二十隨煩惱中之一。憍者。謂恃己於他。高舉爲性。能障不慢。生苦爲業。蓋爲慢於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即六根本煩惱中之一。此二煩惱。能障諸修行人。一切功德不得成就。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明憍慢根本。言此佛子。自初發心出家。離塵脫俗之時。始而見識未廣。學力未深。於第一義諦。無我法中。甚深理趣。毫未有所得解。而自恃聰明有智。不知此等聰明。乃世諦中能所知見。非出世法中正知見也。或恃名位高貴。或恃身當年宿。或恃其家大姓高門。與夫學問大解。資産大富。饒財七寶。如是所有。皆世俗中所最尚者。俱非出世尊重之道。而初出家佛子。以恃此憍慢故。而不虛心咨問。領受先學法師所說經律。所謂既飲毒藥。真藥現前。則不能下此也。此上皆能恃憍慢之心。其法師下。明所恃憍慢之境。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者。對上自恃大姓年宿。或卑門貧窮下賤者。對上自恃高門高貴大富。或諸根不具者。對上自恃聰明有智。而實有下。正明不得以迹取人。所謂依德不依人也。如是法師。雖然對世間法。一一不如。而於出世品位。實爲有德。又彼學識廣大。一切經律。盡能通解。堪爲後昆模範。而諸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優劣。妄生憍慢。應當未聞求聞。未解請解。如以出處。自相高下。恃慢於心。而竟不來咨受法師所演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時。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爲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此釋憍慢僻說戒也。憍慢之義解前。僻者。偏即見也。以見不正。必墮外道邪魔。故戒之也。詳此文勢。其義有二。一若佛子下。至便得戒一節。明弟子心無憍慢僻受。師長心無憍慢僻說之義。二若法師下。至不一一好答問者一節。正明師恃憍慢僻說。弟子無憍慢僻受之義。受戒法儀有三。一者。佛在世時。親從佛前而授受者。得上品戒。二者。佛滅度後。於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如法受者。得中品戒。三者。若千里內。無能授戒法師。於佛菩薩形像前自立誓願。而禀受佛戒者。必定要見好相。若見好相。得下品戒。所言佛滅度者。揀佛在世。以佛爲師。今乃佛滅度後。即以戒法爲師。以戒師爲佛也。欲以好心等者。此正明無憍慢僻受之義。於佛菩薩形像前者。正謂佛不在世。現前無師。欲以好心秉受菩薩戒時。只得於佛菩薩形像之前。而自立諸誓願受戒。願云。我某甲等。發十四種大願。復立十三種誓。發誓願已。更當七日佛前殷勤懺悔一切罪障。罪障消滅。得見好相。即便自知已得戒矣。設若一七日中。不得好相者。應當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之久。而必要得好相。若果得好相已。便許此人向佛菩薩形像位前。自誓受戒。方證得戒勝緣。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徒有受戒之名。而無其實。一生虛妄。體是白衣。若是佛滅度後。現前有先受菩薩戒法師者。當即於是師前精誠求戒。不須要見好相。所以者何。以是說者受者。二俱現前。則非遙受代受。及於像前求受故也。言先受者。揀非新戒無德臘者。可能師也。而曰菩薩戒法師者。則是智行雙運之師。此師堪爲師範。如是師前。秉受戒時。是故不須要見好相。所以者何。此有二義。一者。法師得戒。本從師師相授而來。此具戒師。即是過去諸佛住世一般。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具戒故也。二者。求戒弟子。於本說戒師前。生至重心。觀戒師爲諸佛。是故從是師前受戒。即便得戒。所以自無憍慢僻受。師無憍慢僻說。一一皆如法也。然師前求受甚易。像前求受甚難。何故不從師。而從像前受也。若千里之內。無能授戒師者。始得於佛菩薩形像座前。自誓受戒。若於像前求戒。必定要見好相。方成得戒之信。若是千里之內。有能授戒師。而不從是師前秉受。必於像前而受戒者。此人不但不得戒。而且反招憍慢僻受罪也。若法師者。內自倚恃能解經律。秉受大乘學戒。外又倚恃所交國王。太子。百官。以爲善好之友。而見新學菩薩遠來請問經義律義時。乃以所交自恃倚者。而生輕心藐視。惡心嫉妒。慢心忽略。不一一好答來求問法之人。是法師得憍慢僻說之過。犯輕垢罪。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此釋不習學佛戒也。謂諸佛經律藏。乃是超生死。越苦海之寶筏。若無此筏。永無得出三界愛河。茲有佛法而不習學。自甘沉溺。故戒之也。言有佛經律者。既爲佛子。有佛可歸。是吾本師。有法可崇。是吾本法。既是本師本法。應當時時親近而習學也。經。即修多羅。律。即毗奈耶。經律所云大乘法者。謂佛所說經律。有菩薩藏。有聲聞藏。此是菩薩藏。故云大乘法也。既本大乘法藏。則所詮理趣。乃是正知。正見。正性。正法身也。不偏不邪。曰正。由是正知。正見。明了不生。不滅。不遷。不變。正因佛性。爲因地心。即證本有不生。不滅。不遷。不變。正法有果。夫有佛可皈。有法可崇。不能一意皈崇。敏勤習學。捨諸佛覺道。七種最上至極之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及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既非菩薩之道。豈當學耶。邪見等者。解見上文。言俗典者。四韋陀典。外道書也。阿毗曇者。此云無畏。又名曰分別慧。雜論。即凡論有。論無。小乘外道等論。一切書記。乃詩詞歌賦。醫卜。陰陽。術數等也。是斷佛性等者。出所習之過也。承上如是邪見。二乘等人。俱不當親。而反親之。外道俗典等教。俱不當習。而反習之。自迷迷人。所謂二乘枯寂。焦菩提芽。外道斷常。刳正覺種。是斷佛性也。又此邪見等法。內惑正解知見。外亂正修行門。實障菩提道因緣惡法。非行菩薩大乘之正法也。若故背其當學。而習不當學者。犯輕垢罪。問。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何故於俗典等。學而犯罪。答。以新學者。智弱識強。恐棄本逐末故。若地上大菩薩。爲利生故。習學無礙。
○第二十五不善知衆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爲說法主。爲僧房主。爲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鬥諍。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亂衆鬥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此釋不善知衆戒也。謂佛弟子。乃是住持三寶。弘通法人。應知己識人。設或亂衆鬥諍。乃至三寶財物。不善守護。即非佛子。故戒之也。言佛滅度後者。舉末世而言也。佛在世時。佛爲一切大衆主中之主。諸弟子中。自無恣亂。今佛滅度後。則諸弟子各爲其主。故云佛滅後也。言爲說法主者。於佛所說三藏教法。善能主持。使其流通。不致斷絕。爲僧房主者。謂善主持上中下座。僧衆安居犍度等事。有調理故。教化主者。謂能主持方便化導因緣次第等事。不使錯謬故。坐禪主者。謂能主持修禪定中魔境現前等事。方便制伏故。行來主者。謂善主持遠近賓客迎送禮節等事。不致疏慢故。既爲如是衆中之主。應生慈心。善和鬥諍。善守三寶財物。莫無度用也。言應生慈心者。訓勉之詞也。謂生慈心。能與一切衆生安樂故。善和鬥諍者。謂諍事如未起時。即令不起。已起即令息滅故。善守三寶物者。謂於三寶常住財物。不使交互侵損漏失故。莫無度用。正明善守義。所言三寶財物。使用有節。其義有三。一者。係佛物。元即佛事中用。法物。法事中用。僧物。僧事中用。當用則用。不可無度放意而用。二者。此是三寶財物。應善守護。莫作自己所有。任意而用。三者。謂守三寶物者。即如守護自己法財。莫使惑業侵毀破壞。故云莫無度用。如是慈心和衆善守。方是佛子行門。若乃不能善和。而反亂衆鬥諍。應善守護。而反恣心雜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若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床。木床。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應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需。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衆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此釋獨受利養戒也。僧具六和之德。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居。言和無諍。意和無瞋。利和同均。若內一和有虧。六和全費。故戒之也。言先在僧坊中住者。自然是主。既已爲主。必盡主道。若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住處。或入居士宅舍住處。或入城邑住處。或入國王舍宅之中。乃至夏坐安居之處。及大會中。如是住處。凡先住僧。所盡主道。當異尋常。見來。則盡迎來之禮。臨去。則盡送往之禮。終始如一。不可失節。其中供養。如以飲食。房舍。臥具。繩床。木床。凡諸物類。事事給與。不得吝惜一物。俱如法供養何也。始爲尊重法門。克盡爲主之道。問。設若我自無物。云何供養。答。若果爲求菩薩道者。應賣自身。及賣男女身。而爲供養。且又不獨賣身而已。應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如是推之。何況所有身外之物。而反慳吝不供給耶。若有檀越下。申明不得獨受請義。既言主人無物。尚自賣身割肉而爲供養。豈有檀越請齋。而不次第差客僧受請者。無是理也。是故若有檀越來請衆僧齋者。客僧俱當有利養分。而僧坊主。應當一一次第差客僧受請。方具沙門六和之德。若先住僧獨自受請。不讓客僧受請。僧坊主得無量罪。五百問云。衆僧食已分盡。食他分一飽者。犯波羅夷。不飽犯墮。得無量罪。準例可知。如是比丘下。不合人情。便非人類。與畜生無異。中不合僧禮。全無六和。故非沙門。上不合佛心。不知重道。則非釋迦種姓。應當同受。而反獨入己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
此釋受別請戒也。此戒承前。爲佛弟子。不但不得獨受利養而已。乃更一切不得受人別請利養入己。若別受請利養。而不分與衆者。亦非沙門。非佛種子。故戒之也。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者。謂凡道俗。一切諸檀越等。請僧齋者。應與衆同受請。不得私受人請。應衆中同利養故。而此利下。釋上不得受別請義。問。別請供物。應受入己。何故不得。答。謂此利養屬十方僧。一切有分。而若別受請者。即取十方僧物。私入一己。是故不得受別請也。八福等者。釋上義。謂不但不得私取十方僧物入己。乃至八福田中一切財物。亦不得私用入己。若取私用。亦是取十方僧公物入己故也。八福田者。一諸佛。二聖人。三和尚。四闍黎。五衆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也。言諸佛者。即果人也。言聖人者。即因人也。一一師者。即本和尚。闍黎。尊證之十師也。僧者。即大衆也。父母。即生身二親也。病人者。但凡一切親怨眷屬之中。有苦患人也。已上自諸佛菩薩。乃至父母七位。名爲敬田。病人一種。名爲悲田。此八總皆植福修慧良勝田也。此一切物。若公用即獲福。私用即得罪。今別受請。即取八福田中物。直爲自己用故。而不給與衆者。犯輕垢罪。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此釋別請僧戒也。此戒亦從上受別請而來。謂受請者。既不別受。則請僧者。亦不應別請也。般若經云。不住相布施。其福德等於虛空。住相布施。則獲福有限。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明求願種福之人。出家菩薩。剃髮染衣受大戒人。在家菩薩。是受六重二十八輕之優婆塞戒人也。及一切檀越者。承上。謂不止此二種菩薩。並凡作福一切檀越。梵語檀那。此云好施。以好行檀波羅蜜法。是則超越世間貪吝之士。故得美稱也。如是正信檀衆。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或有發願度生。或有祈禱常情。或爲聽聞道法。或願生天生人。乃至願生西方。如來所求所願。必當於三寶中求。三寶。即一切衆生植福良田也。三寶住世。全賴衆僧。是故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曰。我某甲。今欲請僧求願。彼知事人。應當報言。汝欲請僧。合遵次第請儀。所以者何。以聖凡難辯。不可擇故。所以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也。若以分別心。必請五百羅漢菩薩聖僧。如是揀名別請。不如隨於衆僧中次第所請一凡夫僧功德。所以者何。以有住相心故。若是別請僧者。且是外道之法。我佛法中。無揀擇心。以不著相求故。又即上推七佛以來。亦無別請之法。七佛者。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此三如來。是過去莊嚴劫中。已成正覺者。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此四如來。是現在賢劫中。今成正覺者。以是七佛作證。不應別請僧明矣。蓋別請求願者。即是不行孝道。何者。謂上違七佛教誡之道。中乖菩薩平等之心。下失衆生利益之德。所以若故別請僧者。結過犯輕垢罪。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爲利養。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咒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蠱毒。都無慈愍心。無孝順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此釋邪命自活戒也。邪命。揀非正命。自活。揀非爲人。既爲佛子。菩薩比丘。當以乞法乞食而爲生活。乞法。謂乞實相一乘之法。珍重守護。以證法身。乞食。謂乞檀越一餐之供。清淨自活。以資色身。如是利己利人以爲德業。利己者。不墮非佛子故。利人。以續彼善根故。若以邪命邪求。不但釋子不得作爲。亦非清淨信士所宜。故戒之也。以惡心故者。揀非善心爲道故。爲利養者。亦非爲求救濟衆生苦故。邪命事。別開無量。總則八種法。一者。販賣男女色。此事離他骨肉。玷人門風。不顧羞恥。道俗共制。二者。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佛制比丘食法。尚以淨人授受方食。豈聽沙門作生活計。既失威儀。亦長貪心。此事惟制出家。三者。占相男女。占。則斷人禍福。相。則判人窮通。亦非沙門所爲。四者。解夢吉凶。解人夢中所見夢事。斷其吉凶也。五者。是男是女。此即妄定六甲所生是男是女。六者。咒術工巧。咒。爲諸咒。咒以驅神遣將。攝人魂魄。術。爲幻術。種種幻事。以幻惑人。工。爲精工。巧。爲巧匠。皆世人所作。已上俱非釋子所宜爲也。七者。調鷹方法。調。謂善調鷹犬。能使疾便。以取物命。道俗共戒。八者。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毒藥有百千種。略出一二。一者。和合蛇毒。害人。並害生命故。二者。和合生金銀毒。謂生金。生銀。性最毒。以此毒人害物。和合諸蟲蠱毒。毒人。及毒生靈故。以上道俗共制。違而作者。都無慈愍心。都無孝順心也。都無慈愍心者。全無一念視人如子女故。都無孝順心者。全無一念視人如父母故。如是邪命。爲利而故作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爲白衣通致男女交會淫色。作諸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此釋不敬好時戒也。言不敬好時者。謂於天王巡狩年月日期。不修福慧。無敬畏心。有失大利。故戒之也。若佛子下。至親附四句。明不敬好時之心。口便說空。至犯戒者一節。詳不敬好時之事。言以惡心故者。揀非修出世善心故。自身謗三寶者。揀非但以口謗三寶故。謂心若不正。則身自不端。身不端。則百事皆不實故。詐現親附者。釋不實義。謂本非與人親厚。而現親厚之相。以圖依附。口便說空者。見其心詐。行在有中者。見其身謗。爲白衣等者。申明自身謗三寶。行在有中之義。爲白衣者。乃爲世諦中人經理也。通致男女者。通。謂通達。致。謂致意。以女意達於男。以男意達於女。凡私通婚嫁之事。作諸縛著。全不解脫。今舉一事。以戒餘耳。於六齋日等者。此句正明不敬好時戒也。月六齋日。年三齋月。俱是鬼神得力善月日也。亦乃天神巡狩人間。考較善惡之期。於此月日。持戒作福。福勝餘時。月六齋者。初八。二十三。乃是毗沙門天王分鎮南洲之日。十四。二十九。如月小二十八。乃是天王太子。十五。與三十。乃天王自身也。年三長齋月者。每年正。五。九。此三月者。名三善月。是帝釋天巡狩之月。此天殿中有大寶鏡。從年正月。則照南贍部洲。二月。則照西牛賀洲。三月。則照北具盧洲。四月。則照東勝神洲。五月。復照南贍部洲。如是三番。照察人間善惡。凡人舉心動念。自然鏡中顯現分明。是故爲佛弟子。於此月日。宜當勸人齋戒放生。作諸福德。而反於此時中。反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損人功德。滅人法財。自害害人。結過犯輕垢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明。
如是一句。總結前十戒之文。應當下二句。以勸修行。時時刻刻。心心念念。修學此戒。不可忘失意也。制戒品一句。引大部中別品。廣明此義。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丘比丘尼。亦賣發心菩薩道人。或爲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丘。比丘尼。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此釋不行救贖戒也。救。即救護。贖。即取贖。菩薩護持三寶。有理有事。以理持事。以事持理。互相顯發。若見三寶破壞。不急救贖。三寶從此斷滅。人間慧命福田亦無地矣。故戒之也。佛言。佛子下。舉時分也。意謂佛在世時。無此等事。佛滅度後。於惡世中。或有此事耳。惡世。即五濁惡世時也。於此時中。多諸外道惡人。言外道者。不達自心。多執異見。外於正道。故名外道。斷佛慧命。故名惡人。如是之人。常與佛法共諍。與僧共諍。劫三寶財。盜賣佛菩薩像。或賣父母形容。且佛爲大慈父。菩薩爲大悲母。能與衆生樂。能拔衆生苦。皈敬供養。得福無量。豈可賣乎。賣則破滅佛寶。獲罪無量也。及賣經律者。經以開心見性。而證真常。律制三業。六根。清淨解脫。豈可賣乎。賣則破滅法寶。販賣比丘比丘尼者。謂比丘僧尼。是人間福田。住世僧寶。賣則破滅僧寶。於三寶中。罪皆無量。亦賣發心菩薩道人者。此廣兼道俗四衆。謂凡發大乘心。修大乘行者。俱是有道之士。故稱道人。如是比丘道人等。或被劫擄盜去。賣爲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菩薩見有如是苦難事已。應生拔苦與樂之心。假諸善巧。設多種方便門。急急救護。處處教化檀越。取彼財物。贖佛菩薩形像。如法供養。俾見相皈依。獲福滅罪。及贖比丘比丘尼。令離苦難。安隱修道。並贖一切經律。使法輪常轉。用開迷途。是名佛子住持三寶。行菩薩道。倘見此事。不救贖而坐視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二損害衆生戒。
若佛子。不得畜刀杖弓箭。販賣輕秤小鬥。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貓狸豬狗。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此釋損害衆生戒也。爲菩薩者。當以慈悲喜捨。爲根本心。六度萬行。爲方便門。若害物傷慈。非是大士心行。故戒之也。若佛子下。總標損害衆生事。言不得畜刀杖弓箭者。謂此惡器損害衆生身命。惡心易起。是故不得畜也。不得二字貫下。不得販賣輕秤小鬥。明瞞暗騙。損害衆生交易。不得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倚威挾勢。非善法求。損害衆生。名利不得。所求不遂。復假官威。害心繫縛損彼衆生形體。不得求財不遂。勒彼變賣兒女産業。破壞成功骨肉。不得長養貓狸豬狗。捕鼠害物。爲利販賣。以恩結仇。已上諸戒。不得有作。向下結過。若故養者。犯輕垢罪。問。文中所言。不得畜。賣。害心。長養。有多種事。結文只言。若故養者犯罪何也。答。養尚不得。豈許畜賣。故一戒一切戒也。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鬥。軍陣兵將。劫賊等鬥。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妓樂之聲。不得摴蒱圍棋。波羅塞戲。彈棋。六博。拍毱。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缽盂。髑髏。而作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此釋邪業覺觀戒也。邪業。揀非正業。覺。即覺照。觀。即觀察。覺體本無邪正。全在照察。若被物轉。即名邪業覺觀。若能轉物。即名正業覺觀。此恐初心菩薩。心念不結。觀照不熟。故戒之也。若佛子下。總標邪業覺觀根本之義。言以惡心故者。揀非屬行道中隱顯攝化遊戲善念。明是逐情流轉。故名惡心。觀一切男女等鬥者。正明邪業覺觀之事相也。觀即能觀之心。一切等者。即所觀之境也。此有二事。一者。謂即一切男女戲舞之事。二者。或乃因忿相諍鬥毆之事。故云一切男女等鬥。軍陣兵將等鬥者。即兩國敵殺。以各圖封蔭故。劫賊等鬥者。此即盜賊劫掠鬥殺之事。以上鬥事不一。俱係眼觀使心流逸。此戒眼觀。即是戒心。切勿被爭鬥境所轉。欲令眼根得其清淨。心亦清淨。所謂一根清淨。而多根清淨也。是故應效諸大菩薩。常與五陰等魔共戰可也。亦不得聽吹等者。承上不但眼家不得邪觀。耳家亦不得邪聽。是則清淨耳根。不被物奪。即旋轉聞機故。貝。即螺貝。南蠻國人。吹以節樂。鼓。即杖鼓。斫木爲匡。以革蒙兩面可擊者也。角。即犀角。羌胡吹之。以驚中國之馬。琴。即雅琴。古制五弦。今制七弦。瑟者。有五十弦。庖犧所作。虞舜改爲二十五弦。筝。十三弦。蒙恬所作。笛。有七也。以竹爲之。箜篌者。有二十四弦。師延所作。已上皆是樂器之類。歌叫妓樂之聲者。即人樂之聲也。雖則人樂有異。一入耳根。使心流蕩。以不得聽也。不得摴蒱等者。亦令身根清淨。摴蒱即賭博是。圍棋。即奕棋是。波羅塞戲。即象是棋。彈棋。即漢時妝奩戲。六博。即雙陸是。拍毱。即蹴圓是。擲石。即今投壺。古以石投。今以矢投。牽道。即走馬賣械之類。行城。即城垛上行走。或牽道八道行城棋是。雖則事有各別。皆賭博之類也。爪鏡。用藥塗指上。咒之則有光明。如鏡照人。斷人吉凶。蓍草。出文王墓。百莖一叢。上有青雲覆蓋。下有靈龜伏氣。長大截取以筮。斷人休咎。楊枝。即樟柳神。附人耳邊。報人禍福者是。缽盂。即今照水碗是。以水注盂。用以刀咒攪之令定。以斷人是非故。髑髏。取新屍首咒之自靈。能說人禍福故。而作卜筮者。此總收上幾種而言。不得作盜賊使命者。意謂設遇盜賊擄去。乃至畢命。必不可爲彼作使命也。一一不得作者。此句總結。是佛叮咛勸誡之言。謂上諸邪事業。俱非佛子所爲。故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經中音樂卜筮之具。多同此方。故引釋之(上文波羅塞戲彈棋二解。疑書刻之訛耶。恐波羅塞戲。即妝奩戲彈棋。即象棋是也)。
○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此釋暫念小乘戒也。暫即頃刻也。念即作意也。言小乘戒。揀非大乘。昔舍利弗行菩薩行。遇婆羅門乞眼。舍利弗言。眼在我身有用。爾用何爲。婆羅門言。汝修菩薩行者。隨乞即與。莫管有用無用。時舍利弗即取眼與。彼得在手。以鼻嗅之曰。腥臊臭物。用他作麽。唾踏而去。舍利弗言。菩薩行難。只一念中捨戒。退墮聲聞二十小劫。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此總標明行菩薩行時分。言護持禁戒者。護。即防護。使魔無能侵故。持。謂堅持。使心無有退故。禁。即約束五根不動。戒。即止滅意地不起。所謂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也。行住坐臥。即四儀處。日夜六時。晝六夜六之十二時也。於此時分。護持佛戒。不被境風耗蕩。是則戒堅得定。定澄發慧。三學具足。三身圓滿也。讀誦是戒。申明護持方便。言護持是戒者。云何護持。即當熟讀是戒。對本尋文。知戒輕重開遮。誦以離本究心。明其指歸。保持是戒。猶如金剛。以金剛智。能碎一切妄想顛倒。嚴護戒品。亦如帶持浮囊。得渡苦海。浮囊。渡海器也。昔有商人持囊渡海。海中羅刹。從乞浮囊。其人不與。乃乞一半。亦不聽許。至乞一絲。亦不從願。何故。命在囊故。浮囊若破。則於海岸終不能到。以喻持戒之人。欲渡生死苦海。設遇愛染羅刹。假求一願。亦終不從。何故。命在戒故。戒若有破。則溺生死苦海。永無出期。是故護戒若此。如草繫比丘者。此喻持戒悲心。不傷物故。昔有比丘。被賊所抄。恐追趕至。故將比丘以草繫縛。比丘奉佛禁戒。不拔生草。不敢動移。時遇王過。得以釋脫。此小乘法。何以引喻大乘。意謂小乘無望成佛。尚於此戒如是堅持。況大乘人。兼利自他。豈可於是戒中而生放逸。是故菩薩持戒。亦當如此。常生大乘善信者。正謂小乘之人。不信自心是佛。茲者大乘新學。雖生是信。恐遇二境則退。故勉於此。大乘常生善信。恒無間斷。應信自心是佛。自心作佛。以決定信。信得我是因中一尊未成之佛。但未即得果地莊嚴。以我行願未圓。惑障未空故也。諸佛是已成之佛者。意謂諸佛。已得三身圓滿。萬德具足。五住究竟。二死永亡。是故我能如是修因。必然如是證果。若少有怠惰。即失當來莊嚴之果佛也。上護持禁戒者。行也。常生善信者。信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者。解也。發菩提心者。此心乃是信解行中本覺智體。信解行三雖具。若證佛果。必於所發大乘菩提正心。念茲在茲。永無忘失。以是念念不去於心。乃是菩薩純熟戒行。佛果可期。若於所信。所解。所行。所發之中。但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問。只此一念。何云犯罪。答。雖云暫念。佛種有傷。失菩提心。即爲魔業。豈不致退墮二十小劫乎。故此得罪。
○第三十五不發願戒。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願得好師。同學善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此釋不發願戒也。承上護戒發心。已起大乘信解。又必發願勤求師友。發明理趣。於理不明。猶恐錯念。濫同小乘外道。故戒之也。若佛子下。總標明發諸大願也。言常應者。謂發願不難。惟恐不恒。所以常應發願。以是大願無盡。一切皆發。衆生無盡。而煩惱障。業障。報障。一切無盡。故菩薩之願心。亦無有盡。故云。常應發一切願也。孝順父母師僧等者。此別開願心也。願雖無量。十願總攝。一願孝順父母。二願求好師。三願求同學。四願求大法。五願求十發趣。六願求十長養。七願求十金剛。八願求十地。九願求開解佛乘。十願堅持佛戒也。一願孝順父母。問曰。父母有生育之恩。師僧有教誨之德。自然不敢忤違。何假發願孝順。謂小乘戒中。比丘爲道。若父母不能繩線。比丘乞食與半。雖孝不大。今於大乘戒中。以觀一切衆生。如己父母。若不發願孝順。恐同小乘見解。其心不普不恒。故當發願如此。二願得好師者。謂師有大乘小乘。正見邪見。有解無行。有行無解之別。今所求者。願求正知正見。解行具足之師。問。上云發願孝順師僧。此又揀擇。願得好師者。何也。上在供養承事邊說。此在求道邊說。故當願求好師。非同我慢之心也。三願同學善知識者。雖逢聖師指點。更須賢朋資輔。即如臨濟激發於首座。昌黎發悟於三平。所以求師爲最。訪友第一。是故求同學者。必真善知識也。四願常教我大乘經律者。擇非小乘法也。承上求師擇友爲欲常常教我大乘經律。使我頓圓佛慧故也。所以圓覺五性差別。乃在遇師遇教。是故願求大乘法也。五願修十發趣者。即十住位。以發真源。修空觀理故。六願修十長養者。即十行位。長養菩提。修假觀行故。七願修十金剛者。即十向位。智悲雙運。修中道觀故。八願修十地者。即十聖位。以圓修三觀。圓證三身故。九願使我開解者。謂上教以大乘經律。非但只教熟讀而已。更欲於大乘經律中。所詮三賢十聖。修證菩提道法。一切行門。使我一一開解。得以如法修行。而速證佛果也。十願堅持佛戒者。謂雖求大乘。智悲雙運。若不堅持佛戒。聖賢道果。一切皆失。所謂若犯如微塵許。現身不得發菩提心。乃至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云云。是故發願堅持佛戒。設遇惡緣。寧捨身命。念念不敢捨去堅持佛戒之心。如是發願。如是持戒。是真佛子。決定成佛而無疑也。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
若佛子。發十大願已。持佛禁戒。作是願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飲食。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床座。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鉾刺身。經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镬。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復作是願。寧以鐵錘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他好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劖刺耳根。經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嗅諸香。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淨食。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斫其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好觸。復作是願。願一切衆生成佛。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此釋不發誓戒也。前爲發願。此乃發誓。以先願後誓者。猶馬雖有辔勒。更加鞭䇿。期其必至。欲期大果。若無決定大誓願力。恐遇順境不能打過。則所願必虛。故戒之也。發十大願已者牒前。持佛禁戒起後。言堅持佛戒者。上云寧捨身命。念念不去於心。我發願已。更立誓以堅之也。立誓總有四段。一者。不作非梵行誓。二者。不虛受供養誓。三者。不染汙六根誓。四者。本爲化衆生誓。初明不作非梵行者。設若吾人欲念起時。誓曰。寧將此身投熾然猛火中。受焦爛苦。墮大坑塹。受陷墜苦。入刀山上。受割截苦。如是諸極苦處。寧當現世一生忍受。不以爲患。終決不敢毀犯三世諸佛所說。清淨決定禁戒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也。二明不虛受供養誓。此言復開六種。一者。不虛受衣服誓。復作誓願。如遇寒時。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皮焦肉潰。不以爲苦。而終不敢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二者。不虛受飲食誓。復作誓願。如遇饑時。寧以此口吞熱鐵丸。渴時。及飲大流猛火。以受焦腸爛肺之苦。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飲食。三者。不虛受臥具誓。復作誓願。如身體疲倦時。寧以此身臥大猛火羅網熱鐵地上。以受肉盡骨燋之苦。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床座。四者。不虛受醫藥誓。復作誓願。如患病時。寧以此身。受三百鉾刺身。縱經一劫二劫鉾刺之苦。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五者。不虛受田舍誓。復作誓願。如居止時。寧以此身。投熱鐵镬。經百千劫。誓當忍受。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六者。不虛受禮拜誓。復作誓願。如自尊自重時。寧以鐵錘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三者。不染汙六根誓。此誓復開五種。初淨眼根之誓。復作誓願。如眼對色之時。寧以熱鐵刀鉾挑其兩目。壞此肉眼。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他好色。以壞清淨法眼。問。清淨眼根。豈能壞乎。所言壞者。非是爛壞之壞。是令清淨眼根。不得通徹無礙故耳。二者。淨耳根誓。復作誓願。如耳對音聲時。寧以百千鐵錐劖刺耳根。縱經一劫二劫。如是至常至極之苦。寧當忍受。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以壞清淨法耳。三者。淨鼻根誓。復作誓願。如鼻對諸香時。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亦可忍受。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嗅諸香。以壞清淨鼻根。四者。淨舌根誓。復作誓願。如舌取飲食時。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亦當受之。終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飲食。以壞清淨舌根。五者。淨身根誓。復作誓願。如身對好觸時。寧以利斧斬斫其身。當忍受之。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好觸。以壞清淨法身。已上三科十二誓願。是自利行。下一誓願。乃利他行。四者。本爲化衆生誓。復作願云。我今發願立誓。非獨自爲一己清淨解脫而已。本爲普化法界一切衆生。悉皆成佛故也。如是立誓發願。是名菩薩。若不發此四科十三種誓願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七冒難遊行戒。
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缽。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若誦戒時。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及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座。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結夏安居。一一如法。若頭陀時。莫入難處。若國難惡王。土地高下。草木深䆳。獅子虎狼。水火風。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亦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此釋冒難遊行戒也。前言發誓度生。雖慈悲廣大。恐初心菩薩。道力未充。不能一切無礙。凡遇難處。不可輕遊。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明菩薩遊行時也。常應二時者。每年春秋二時也。是時溫和氣象。萬物方長成熟時分。堪當遊行。是故常應此時化衆生也。頭陀者。此云抖擻。抖去客塵煩惱。以求無上道法故。冬夏坐禪。結夏安居者。謂冬時隆寒。夏時酷暑。當習靜坐禪。離昏散心。清寒暑患。是故結冬休夏。而精勤佛道也。常用楊枝等者。釋安居事。謂凡結冬休夏之時。須常用楊枝等。十八種物爲法器也。楊枝常用。有五種利益。一固齒。二明目。三清心。四消風。五除垢。是故凡受食後。宜用楊枝。如或不用。五百問云。犯墮罪。澡豆即皂角。凡出廁畢。以淨身手。便可禮佛。持咒。誦經。三衣即五衣。七衣。大衣也。其大衣中。亦有上中下三品。三三共九品。俱以蔽形除貪。超俗服故。缽者。梵語缽多羅。此云應量器。大者鬥五。中者七升。小者隨量。比丘食法。以一缽資身。斷邪命邪求故。瓶即軍持。以注法水。滋益衆生。滌除塵垢故。臥具。梵語尼師壇。此云敷具。亦名隨足衣。敷之坐禪。以建五分法身。如塔之有基故。錫杖。梵語隙棄羅。此云錫杖。亦名智杖。亦名德杖。表樹法幢。顯聖人智故。香爐表信。斷法界疑。入佛道故。漉水囊者。用密絹成。漉水護生。顯慈心故。手巾。拭面便浴。以潔垢故。刀子。古以戒刀降魔。今用剃除鬚髮。以斷愛根。別俗相故。火燧。即取火以資明破暗。表有慧故。鑷子。古頭陀跣足行。恐刺傷足。用以拔之。表盡煩惱諸毒刺故。繩床。用繩串成。表脫貢高。不生放逸故。亦不受地濕故。言經律者。經。以開心見性。成佛果故。律。乃嚴護身口意。令解脫故。佛菩薩形像者。佛。是本師良導。菩薩。乃同學善友。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友。何敢時刻忘之。又佛是果人。菩薩是因人。未成佛者。觀已成佛。我必如是證。觀未成佛。我必如是修。正爲安居行道榜樣。所以當供其妙像也。而菩薩行頭陀等者。釋上常應二時頭陀遊行事。毋暫離也。謂不但冬夏安居用之。即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無論行來百里千里。若遠若近。此十八種物。亦常隨身。皆不可離也。已上總明安居遊行。常用法器事竟。向下申釋遊行時分。及常用法器之義。言二時頭陀者。在於何時。謂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是春分之時。從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秋分之時。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何也。如鳥之二翼。翼若有失。則鳥難飛騰。法器若缺。則僧難遊行。所以常隨身也。若布薩日等者。此明遊行懺悔之法。梵語布薩。此云作法辦事。亦云我對說。又名相向說罪。以有過失。相向對佛像前說悔罪過也。新學菩薩等者。揀非久修性地位也。新學智劣識強。於戒品中。勉力堅持。若不謹束身心。恐墮放逸。故半月半月作布薩法。從此十重四十八輕之戒相。諦審有犯無犯。各爲懺悔也。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者。佛在世時。對佛親誦。佛滅度後。得於像前爲作證明而誦。非敢自專。此十八種物中。所以有經律。及佛菩薩形像故也。一, 人布薩下等者。明誦戒儀式。若誦戒時。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及三人。至百千人布薩。亦是一人誦戒。不可普誦。以致淆訛。其誦戒儀。誦者高座。聽者下座。而此誦者聽者。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毋得著俗服。以乖僧體。此之布薩法儀。不但頭陀行道時爲然。凡結夏安居時。一一如此法則。不可違也。已上總明安居遊行法事竟。下明一切難處。不可安居遊行也。先明頭陀遊行時。莫入難處。何等難處。謂若國難。別本云惡國界。以此國中廣行殺法。及饑馑等時難。非宜遊行。故不可往也。言惡王者。謂國中主。不信三寶。不修福慧。是爲惡王。土地高下。高則坑。下則濕。遊行險隘之難。草木深邃多諸惡獸。出入往返驚怖之難。水火風災。俱不可往。恐有漂焚鼓折驚恐之難。劫賊道路處所。恐有遺誤罔害之難。道路貫下毒蛇橫道處所。恐有途路螫害之難。有如是難。皆不得往也。一切難處等者。謂不止此難處而已。凡一切難處。悉不得入也。若頭陀行道等者。莫入難處。不但頭陀遊行。難處不可得入。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亦不得入。此總誡安居遊行之當慎也。若乃自恃有德。無妨諸怖。違佛言教。強入險處遊行者。犯輕垢罪。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此釋乖尊卑次序戒也。此戒由上布薩誦戒而來。謂誦戒者高座。聽者下座。以下聽衆。亦有高下次序。以凡一切坐衆。不可紊亂。有乖佛制。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此總標明坐序法也。先受下別釋也。謂若佛子坐法。應如法次第坐。言如法者。謂依佛訓而坐也。謂先受戒者應在前坐。後受戒者應在後坐。不問老少生年。但依受戒次第而坐。如比丘。比丘一類。比丘尼。比丘尼一類。貴人。貴人一類。國王。國王一類。王子。王子一類。乃至黃門。奴婢。各自一類。而分先後。非是無問僧俗貴賤。而混然論先後次序坐也。若是。不但不順世法。且亦不通佛法。以佛法中。即百歲比丘尼。禮三歲沙彌足。百歲。三歲。乃是受戒三年百年。非世諦生年也。以百年者。戒長臘深。三年。戒晚臘淺。若一概而論受戒先後。應三歲沙彌。禮百歲尼足。何百歲尼。而禮三歲足乎。是知論戒各自爲一類。以序先後。且又以比丘爲宗主也。莫如外道等者。外道無有智慧。無論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乃如兵奴之法一般。而我佛正法中。必以先者先坐。後者後坐。是名行菩薩道。建立法門。謙恭遜讓之義也。而菩薩下。結成違戒得罪。所言爲菩薩者。若不一一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此罪。若不犯者。如普照三昧云。阿闍世王。請文殊齋。文殊。尊讓迦葉前行。曰。大迦葉久爲沙門。世間所有羅漢。皆從仁後。仁當前行。迦葉答云。計於法律。不以年歲爲尊。法律所載。智慧爲尊。神智聖達。乃爲可尊。博聞辯才。乃爲可尊。諸根明徹。乃爲可尊。文殊乃前行也。問。據此豈不乖尊卑次第耶。答。闍王之請。意在文殊。不在迦葉。如天帝釋。請華嚴師。置座五百應真之上。即其類也。文殊。始讓迦葉。不敢違古佛之恒規。迦葉。終遜文殊。所以順請主之本意。此二大士。正破我慢貢高之弊。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衆生。建立僧房。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爲一切衆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福。行來治生。大火。大水。焚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刹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此釋不修福慧戒也。此戒要令一切衆生。植福植慧。以成佛故。若無福慧二種莊嚴。則佛果菩提。安可希冀。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顯常心。廣大心也。謂能教者。應常教化一切衆生建立三寶。而亦常自修福修慧也。建立等下。正明勸修福慧之事。建立僧房。山林園田二句。即是興隆僧寶以修福也。立作佛塔者。即興隆佛寶以修福也。冬夏坐禪。至皆應立之者。即興隆法寶以修福也。天台疏中。修福總有七事。一建僧坊。以爲衆僧棲息修道處故。二治山林。便衆經行。兼以足材薪故。三治園圃。園以種植果蔬。供佛僧故。四治田地。田以插谷。地以種粟。而備久遠資糧。使得僧衆安心以辦道故。五建佛塔。莊佛相好。嚴淨國界。遠近瞻依。增福慧故。六治安居坐禪處。所以爲息定有所歸止。易得定故。七治一切所行道處皆應立者。如行準提咒者。應爲立準提堂。乃至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藥師。彌陀等行。隨一切行人。所行一切行門。皆應爲立一切處所。令彼道人。處處得以安隱而行道故。上爲修福。若乃非理募化。自附營修。以公濟私。誤因昧果。所謂天堂未就。地獄先成。如是修福。不如避罪。若果真爲興隆三寶。因果分明。纖毫無差。復能無我人相。了達三輪體空。如是修福。是爲真行菩薩道者。上修福德。以滿自他檀波羅蜜。下修慧德。以圓自他般若波羅蜜故。其慧有聲聞慧。有菩薩慧。菩薩智慧。應爲一切衆生講說大乘經律。以大乘經律者。乃有滅惡生善之功。除罪獲福之益。是故令修大乘之智慧也。若疾病下。正明令修菩薩智慧之德相也。若疾病時。應講此經律也。以得除滅一切諸苦。令安樂故。若國有難。而講此經律者。以得滅除刀兵饑馑。令諸國土得豐泰故。若遇賊難。而講此經律者。以得解脫一切劫殺。得無擾故。若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此大乘經律者。以得解脫一切幽冥之苦。得見佛聞妙法故。若是一切齋會求福。亦應誦此經律者。以得圓滿一切衆生所有心願。令成就故。行來治生。講誦此經律者。以具足一切如意法財。周濟世間無乏少故。若爲大火所燒。而誦此經律者。以能使解脫一切熱惱。令清涼故。若爲大水所漂。而誦此經律者。以能令超脫一切愛河。到彼岸故。若遇黑風所吹船舫。而誦此經律者。以得解脫一切無明。穩駕法船。度衆生故。若遇江河大海羅刹之難。而誦此經律者。以能令害心頓歇。鬼氣潛消。俱解脫故。不但此也。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繫縛其身。若講此經律者。謂此經律爲大赦書。俱令身心速解脫故。多淫。多瞋。多愚癡。多疾病。如是等報。皆應講此經律者。謂此經律。具足一切戒定慧樂。能滅一切貪瞋癡苦。能除身心病患。令證五分法身故也。如是若依修福修慧。方名自利利他。而諸新學菩薩。若不如是修福慧者。犯輕垢罪。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當說。
如是一句。總結前九戒也。應當一句。結勸自利。應當學也。敬心一句。結勸奉持當流通也。梵壇一句。乃引大部別品廣明其義。顯此處所說者。尚爲略也。
○第四十揀擇授戒戒。
佛言。佛子。與人授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若欲受戒時。應問言。現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逆。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衆生戒者。犯輕垢罪。
此釋揀擇授戒戒也。謂佛戒法平等。一切皆應得受。若分貴賤高下。應受不授。不應受而授者。先已得罪。豈可爲師。故戒之也。佛言。佛子者。呼名而告。既爲佛子。必當上弘下化。爲授戒師。凡與人授戒時。應當平等施與不得揀擇也。不揀有二。一授戒法不揀。二授衣法不揀。先明不揀授戒。無論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不應揀也。何以故。謂但凡有心者。皆當作佛。豈不盡得受戒。是故不應擇也。應教身下。次明授衣。亦不揀也。言應教身所著袈裟等者。上與授戒。是令心體如法。此與授衣。乃令身相亦如法也。謂但受戒者。若心體如法。凡身相不如法者。不能令人深起敬信。若是身相如法。心體不清淨者。諸天神明。未必歡喜。必也內具戒心。外具法服。表裏如一。即獲天龍恭敬。戒神護持。所以凡授衣者亦不揀也。袈裟解前。言皆使壞色者。謂離外染心故。與道相應者。謂於內受道法正相應故。皆染使下。申明壞色也。謂皆一一染之。而似青黃赤黑紫色故也。彌沙塞云。思入玄妙。究暢幽密。應著青色。摩訶僧祇律云。勤學衆經。宣說真義。應著黃色。曇無德云。通達理味。開導利益。應著赤色。薩婆多云。博通敏達。導以法化。應著黑色。迦葉遺云。精勤勇猛。快攝衆生。應著木蘭色也。此五部中。皆用五種壞色。非正五色。言應著木蘭者。如木蘭葉之背。似紫而非紫故。又律部中所言青色之下。有非青等二字。可證五色非五正色。一切染衣等者。謂不但袈裟者。皆以染壞。但凡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皆以壞色也。已上二種。應不揀竟。向下應揀。亦有二法。先明衣中有揀。謂凡比丘。身所著衣。一切皆以染色。雖云不揀。平等與之。內有不當同者。應別之也。何者。如若一切國土之中。國人所著衣服。爲比丘者。皆當與其俗服有異。故不同耳。次明戒中有揀。謂若欲受戒時。戒師應於求受戒者。問言。汝今現身不作七逆罪耶。問定有無。無則應與授戒。有則不應與授。何故。謂七逆罪障深重故。是以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授戒。何名七逆。一出佛身血。二殺父。三殺母。四殺和尚。五殺阿闍黎。六破羯磨轉法輪僧。七殺聖人。若具此七逆者。即現身不得戒。所以應揀。餘一切人盡得受戒。所以不得揀也。出家人法等者。此明僧俗受戒禮義之不同也。優婆塞戒經云。若優婆塞優婆夷等。欲受三皈五戒之法。必先禀禮君親眷屬。家廟祖先。然後方可求受戒法。若出家人受戒之法。不同優婆塞等受戒之法。謂始出家之時。先曾禮禮君親過已。故出家後。以道自重。不務世禮。所以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離愛念故。鬼神不禮。離谄媚故。如是一切放下。但只解得法師說戒之語。便得受菩薩戒故也。有百里下。正明惡心揀擇之義。上云。但能解法師語。盡得與他授戒。設若百里千里。以至誠心而來法師座前。求授戒者。而爲菩薩法師。即當以慈悲心平等與之授戒。是名菩薩。設若反以惡心嫉妒。瞋心惱恨。而不即與授一切衆生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一爲利作師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黎。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授戒。若無七遮者。得與授戒。若有犯十重戒者。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者。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長受戒益。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覺此。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性法中意。而菩薩爲利養。爲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爲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此釋爲利作師戒也。此戒承前所云。不犯七逆罪者。盡與受戒。如受戒後。設有犯戒。其爲師者。云何教令懺悔。設於懺悔之法不解。而爲利作師者。得何等罪。故戒之也。若佛子下。舉能教顯所教。有根性義。菩薩與他人下。明教誡師。不得自專。以授戒時。必同二師授也。二師應問言下。審明無遮難者。方堪與授戒也。若有犯下。明受戒後懺悔之法。若不解下。明不解者。不堪爲師。而菩薩下。明無解作師之罪也。教化人起信心時者。謂此菩薩。善爲人作教誡法師。教人發起大乘信心。授戒之時不得專自一己爲人授戒。應教受戒之人。請和尚闍黎二師。二師應問。受戒者言。汝有七遮罪否。否者。問定。有無之詞。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授戒。若無七遮者。得與授戒。是故二師。應先審問遮難。遮難若無。方許授戒。若有犯下。此是世尊。大慈大悲之心。爲後末世一種癡迷衆生。恐遇逆順境緣。不能排遣。犯此十重戒者。開此一種懺悔法門。方便濟拔。若不勤求懺悔。必陷三塗。永無出期。是故若有犯此十重戒者。應教急急懺悔。其懺悔法。應教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以至誠心。誦此十重四十八輕戒相。知所犯戒。深生慚愧。觀罪性空。殷勤悔過。苦到稱禮三世千佛。言苦到者。如苦到來時節。如救頭然之急相也。是故禮拜。稱揚過去。未來現在。三千諸佛。萬德洪名。如是禮拜哀求。得見好相。罪便得滅。若無好相。立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必竟要見好相。言好相者。或坐禪中。或禮拜中。或睡臥中。或經行中。或見佛來摩頂。或見光見華。見種種異相。以此證知。便得滅罪。許可復戒。若無此好相。罪不得滅。如悔心未切。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能得復戒。但得增長未來受戒益耳。犯十重罪。必要好相。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準地持經第四卷。方便處品羯磨文云。菩薩一切所犯。突吉羅攝。當向大小乘人。有力解語能受懺者。如法懺悔。如比丘犯突吉羅罪懺悔法說。以其不同七遮十重戒故。而教誡下。正爲作教誡師者勉之。於是懺悔法中。一一好解。不可忽略也。言好解者。乃善解也。謂於大乘經律。輕重開遮是非之相。一一明徹。不得以輕作重。以重作輕。應當懺者。教令懺悔。應復戒者。即與復戒。毋得以是爲非。以非爲是。有誤人也。若乃不解大乘經律。於中若輕若重。是罪非罪之相。不解第一義諦實相之理。不解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覺性。於是三賢。十聖法門。其中多少觀行出入。乃至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是即不堪爲人師範。應生慚愧也。習種性等。已解上卷文中。言其中多少觀行者。如十住中。空觀多。假觀少。十行位中。假觀多。空觀少。十向位中。中道觀多。空假觀少。十地菩薩位中。自初地後至六地前。無相觀少。有相觀多。五地已後。七地已前。有相觀少。無相觀多。至七地後。純無相觀。故云多少觀行。言出入者。即三昧中出定入定之方便法。十禪支者。解前。即四禪中所修觀法。一切行法。結上觀行法門。一一不得此法中意。總結上文而言。謂此大乘。一切修斷觀行法門。甚深微妙。若是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自利尚難。況利人乎。如盲人引路。彼此俱有陷墜之患。可不慎哉。而菩薩爲利養等者。謂自無所解。但貪利名故。而強爲人師也。矯飾威儀。廣陳因果。取信愚夫。於中獲利。如斯求名爲利。俱非是善。故名惡求多求也。貪利弟子等者。因師貪利名於前。弟子亦效行之於後。互相贊歎。誑妄欺人。本自不解一切經律。而詐現能解一切經律。究其所以。實爲求供養故。如是之人。是名自欺自詐。亦欺詐他人。是故與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二爲惡人說戒戒。
若佛子。不得爲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爲畜生。生生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爲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此釋爲惡人說戒戒也。惡人有多種但不受菩薩戒。及不信敬三寶。毀謗戒者。俱名惡人。倘與彼前稱說。而反增彼毀謗罪過。故戒之也。言不得爲利養故者。前云不解經律。不得爲利妄說是戒。此言能解法者。即亦不得貪利而濫說也。渴而與飲。則水之味甘。暗而思明。則燈之用大也。是以未受大戒人前。及外道惡人前。皆不得說此千佛大戒。不但未受大戒人前。及外道惡人前不可說。即邪見人前亦不可說也。邪見人者。乃隨外道唱和易生反復人也。除國王者。謂諸國王。乃域中之主故。如來滅度之時。以佛法僧。付囑國王宰臣掌護。俾令三寶得以住世。又大國王。即人中天。願人改過遷善。自不宣人長短。故凡所行佛事。不宜隱諱。況興滅亦係焉。是故唯除國王。餘一切人不得說也。言餘不得說者。是惡人輩。貪瞋障心。淫殺覆體。而好宣人長短過失。於是佛性戒中。有耳不聞。有鼻不嗅。有舌不䬸。有身不觸。有心不知。雖在人類。名爲人中畜生。縱三寶在前。彼若罔見。以是生生不見三寶。且畜生中。尚有報障輕者。或時一聞佛言。即得解脫。如龍聽法。而即悟道。蟒聞懺法。而即生天。今人不受佛戒。尚不如畜生乎。然而形雖若人。實同木石無心。況木石之爲物。亦有感應道交之時。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今人不受佛戒。頑石之不若矣。如是之人。名爲外道。名爲邪見人輩。雖曰有情。實與木頭無異。木頭本無知覺。焉知有佛戒耶。所以不得向彼說也。而此菩薩。若乃爲利養故。於是惡人之前。說此七佛教誡法者。是爲裨販之流。是故結過。犯輕垢罪。言七佛教誡。今舉七佛。以該三千。謂此戒者。乃是三千諸佛共護。故不可亵說也。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腳迹。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衆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此釋無慚受施戒也。慚愧之水。能滌罪垢。若無慚愧。則其罪垢。日日深厚。以是帶罪受供。真可憐愍。故戒之也。若佛子下。總明先後二心。初明先心。謂此佛子。初發信心出家。而受佛正戒者。是名好心爲道。堪爲福田。應當受供養故。下明後心。上言好心受戒。堪當受供。若乃故變所信之心。反起不信之心。而毀犯聖戒者。即失福田。不堪受供。問。前云正戒。後云聖戒。何也。正。謂此戒離偏邪故。聖。謂此戒諸佛共證說故。故毀此戒。即不得受一切信心檀越供養。不但不得受供而已。即亦不得於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所以者何。以是水土。皆屬國王。惟有道行者。可以飲履。無戒德者。於四事中。俱爲無分。故佛藏云。佛言。我聽持戒比丘。而受供養。破戒比丘。我則不聽受一飲水。又俱舍云。犯根本戒。於大衆食。及僧住處。佛不許此啖一段食。踐一腳跟之地。即此義也。五千大鬼等者。謂持戒者。天龍八部。諸戒神王。恒相衛護。毀戒之輩。五千大鬼。常遮其前。善惡分感。理應然也。鬼言大賊者。世間劫盜。於佛法中尚有所畏敬。今此破戒之人。不敬佛法。不畏因果。凡受檀越所施。皆爲竊用。內無慚愧。外無怕怖。非賊之大者乎。如是之賊。凡入房舍城邑宅中。護戒鬼神。不惟呵罵大賊而已。復常掃其腳迹。何者。蓋以如來行處。皆有足輪。人天供養。增益福慧。今此破戒比丘遊行腳迹。有穢清淨伽藍。是故鬼復常掃其腳迹也。一切世人皆罵言者。兼未發心童稚之流。謂不但鬼神瞋責。即一切世間人。見破戒者。咸皆罵言。此破戒比丘者。乃是佛法中賊。佛藏經云。破戒比丘。竊入我法。此人著衣食飯。皆是盜得。又佛所言。我滅度後。持戒比丘。能令佛法久住。破戒比丘。能令佛法速滅。是知破戒者。乃佛法中賊也。又且靡獨世人罵言而已。凡若一切有眼衆生。皆不欲見。何故。謂是犯戒之人。乃非人類。與畜生無識者無異。與木頭無知者無異故。如是觀之。諸佛聖戒。不可毀犯明矣。若故毀佛正戒。無慚受施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爲紙。刺血爲墨。以髓爲水。析骨爲筆。書寫佛戒。木皮谷紙。絹素竹帛。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爲箱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經垢罪。
此釋不供養經典戒也。承上言毀戒者。人鬼俱呵。持戒者。天龍悉護。如是皆由受戒功德之力。是故應當供養流通戒法。不然。使佛慧命不復相續。即爲背恩。又爲自棄。故戒之也。若佛子下。舉能信之心。所信之法。言常應一心者。即是一念無間之心。向何法上用心。惟有受持讀誦大乘經律。甚深微妙法也。剝皮爲下。乃明尊重供養流通之義。流通佛法法師。有六種。一受持。二讀誦。三書寫。四禮拜五講演。六供養。此中有五。以供養中。具禮拜也。又流通佛法。有事有理。以事雖多。不出二種。一捨身命。二捨財寶。捨身命者。即剝皮爲紙。刺血爲墨。以髓爲水。析骨爲筆。如是捨不堅固世間身命。書寫佛戒。流通常住法寶。智慧身命。二捨財寶者有二。一捨輕財。即以木皮谷紙。絹素竹帛。亦應悉書持故。二捨重財。常以七寶無價香花。一切雜寶爲箱爲囊。盛經律卷。以捨此不堅固之世寶財。流通常住出世之法寶財。如是供養。是名佛子。一心受持。行菩薩道。弘護三寶之功德也。若不如法供養。惜其世財。而捨法身慧命財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五不化衆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衆生應唱言。汝等衆生。盡應受三皈十戒。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衆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教化衆生者。犯輕垢罪。
此釋不化衆生戒也。此戒由前捨身命財。流通戒法。若不廣化衆生。受持佛戒。仍是法教之不普耳。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明行菩薩道本因心也。常起大悲心者。菩薩以度盡衆生爲願。故見衆生在世。苦不能離。如切膚痛。故發拔苦之大悲心。所以恒常起也。若入一切等者。正明大悲心。行所入之處。謂諸衆生無盡。世界無盡。故菩薩大悲心亦無有盡。是以凡入一切城邑舍宅之處。見諸衆生。應當唱言。汝等衆生。各各俱有佛戒之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背覺合塵。而以五戒不持。人天路絕。今當覺知。前念起惡。捨此惡心。盡應受持三皈十戒。能止後念令其不起。此之三皈十戒。乃是一切衆生所歸覺路。成佛之正因心。所謂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也。菩薩戒本經云。若人聞三寶名。則不墮三惡道。何況至心皈依三寶。又戒壇云。皈依佛者。永離地獄。皈依法者。永離餓鬼。皈依僧者。永離傍牛。所以三寶爲大舟航。爲大慈父。能保衆生。不墮苦處。出生死之苦海。到菩提之覺岸者也。十戒。即菩薩十無盡波羅提木叉戒。非沙彌之十戒。若見牛馬等者。推廣以明度生之普。上言入城見生。乃指人類而言。此下見生。即指畜類而言。設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云何教化。應當心中作念。口中發言。汝是畜生。亦具有知覺者。即是戒性本覺之心。因爾衆生。迷此本覺真心。而爲無明之妄心也。只今返妄。便可皈真。是故教令發菩提始覺心。翻破無明之不覺心。永離畜生道苦。毋使再迷此心可也。而菩薩入一切等者。言不但城邑舍宅人類。畜生。二種衆生。當施教化乃至一切所至山林川野。凡見一切禽獸衆生。亦皆如是使發菩提心也。如是方便。如是教化。名爲菩薩大悲之心。若不如是教化諸衆生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貴人家。一切衆中。不得立爲白衣說法。應在白衣衆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爲四衆白衣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衆聽者下座。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此釋說法不如法戒也。上文所云。若入城邑曠野。凡見一切衆生。皆普教化。使發菩提之心。然此不過一兩言句。以故隨便爲說。若爲人衆分析說法之時。又即不可輕亵而說。亵則得罪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明菩薩本行心也。言常行教化者。謂諸菩薩行門無量。無非以教化衆生爲事。又則所貴惟在恒心。故言常行教化。所謂無間歇也。又起心度生者有二。此所起者。即大悲心。此心。乃即一切衆生離苦得樂之最勝心。故起此悲心也。入檀越下。正明所用悲心之處。檀越即好施之美稱。貴人家者。即是國王。太子。宰官。爲人中尊。故云貴人家也。一切衆中。即該四衆八部等衆。不得立爲白衣說法。云何而說。應在白衣衆前。高座上坐而說。此乃尊人以尊法也。是故法師比丘。不得地立而爲四衆白衣說法。四衆。即比丘等。白衣。乃未受戒人等。若爲說法之時。爲法師者。理宜高座而坐。座前當以香華供養。以展請法至誠。法師乃可代佛應機而說法也。四衆聽者。各各其類。次第下坐。以受法者。當如是也。上明說法如法。下明聽法如法。如孝順父母等者。謂聽法者。敬師如孝順父母。不敢少怠慢故。如是說者。聽者。人己兩利。功德不可思議。其說法師。若不如法高座香花供養而爲說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立統制衆。安藉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爲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此釋非法制限戒也。上言必應高座上坐。如法爲說。惟恐聽受法者。自恃尊位。必不如法從聽。反起傲慢惡心。而作破法罪業。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明道俗尊卑。一切佛子。皆以信心受持佛戒。同立護法之心。爲佛四衆弟子。非局外之人也。若國王下。別開非法制限之人。四部弟子。乃即在家出家四衆。問。其中亦有無位。云何能破法耶。謂假他人威勢。亦作破法事耳。故統論之。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者。有三義。或者。身雖受戒。高心未除。見僧高座上坐。辄生我慢。故起破法之心。或見師友說過舉罪。不肯降心受誨。而欲掩恥。故起破法之心。或初本是信心。身在法中。後來見有壞法不肖之流。遂於三寶不生信敬。故起破法之心。故云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等四句。申明破法之事。明。謂彰明。作。謂作用。制。謂制限。法。謂法度。以此法度曉谕該管。制我四部弟子。云何而制。不聽出家行道。言不聽出家者。不許新增。即破僧寶。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者。即破佛寶。不聽貫下。不聽造印經律。即破法寶。如是皆明破滅三寶之事。故云。明作制法等也。立統制衆二句。申明制限之事。既已不許新增出家。於舊出家僧人。又乃別立統屬。禁止於衆。安其簿籍。記僧名字。以令照世應役。與民無異。故云。立統制衆。安藉記僧也。制限如此。尚何敬重三寶之有哉。寶積第四卷云。爲子出家。父母障止。即其父母。乃感七世貧婆之報。況壞佛法之報應乎。菩薩等下。申明非法之法。謂此菩薩比丘。乃修道人。是爲僧寶。如來佛法流通於世。衆生慧命。不致斷絕。全賴是人。宣當尊重。敬以高座。而反令之地立。白衣未受戒人。求解脫道。敬事三寶。當宜地立。而反高座。廣行非法。使諸菩薩比丘。如兵奴之事主。而菩薩下。勸明不可破義。然而爲菩薩者。應受一切天人供養。乃名福田之身。而反爲官家之走使。如此非法而制。非律而限。豈是靈山付囑而來者哉。亦非初以信心受佛戒者之所爲也。若國王百官等。既是初心好心受佛戒者。原爲求出離道。即當體佛深慈。莫以高貴自恃。作是破滅三寶之罪。又藏經云。國王長者。從體事三寶中來。豈可昧其來因。而不爲善。反爲惡乎。是乃自失將來福慧之因。反招惡業之果。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第四十八破法戒。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爲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兵奴之法。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之聲。如三百鉾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聞一惡言。破佛戒之聲。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此釋破法戒也。上爲在家菩薩破佛法戒。此乃出家菩薩自破法戒。以破法罪不善。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明出家之因心也。以好心出家者。謂出家之因緣。有多種不同。或因恐怖。或因逼迫。或因氣惱。或爲名聞。或爲利養。或爲生死。言好心者。正明爲生死發心出家者也。而爲名下。此明道心之不恒也。謂始發心出家。原爲生死。後來或與貪名好利者同事。漸相染習。故亦轉成爲名爲利人也。別本所云。不以好心出家亦可。何也。爲名聞利養故也。佛藏經云。佛告舍利弗。昔迦葉佛。預記我言。釋迦牟尼佛法中。多受供養故。法當疾滅。舍利弗。我法實。以多受供養故。法當疾滅。是故貪名好利而出家者。俱非好心。而反破滅佛法故耳。於國王下。此申明爲名利之事。言爲名利故者。揀非爲求護法故也。是言爲成名利。若乃不與國王。太子。百官交友。則名不弘。其利不大。故與國王。太子。百官交友。便於彼前說佛戒者。其義有三。一者。尊貴之人。素所崇敬。故在彼前而說佛戒。令彼信受。增長善根。得以護法注念三寶故。二者。尊貴之人。威力自在。仗彼威力。壓己同行。橫與比丘。比丘尼。及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令不出離。如兵奴法。使聽其命。以辱同類故。三者。因自不能守戒。見持戒者。反加毀謗。故於尊貴人前說佛戒者。所言佛戒。乃本無持無犯。以持犯者。但束身耳。是橫與比丘。比丘尼。及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安居等事。即如獄囚之法。以是自纏自縛。不得解脫。事上座等。亦似兵奴之法。自拘自束。不敢放逸。以是謗言。使彼隨而和之。以令佛戒不致流通。衆生慧命不致相續。已上三者。前之一法。是好心出家者。後之二法。是乃不以好心出家。此之三解。隨人識取。如獅子下。引喻以明破法之相。如是破佛戒者。即如獅子身中之蟲。自食獅子之肉。非餘外蟲能也。獅子乃獸中王。何蟲敢近。食獅子肉。惟是獅子自身中蟲。方能食獅子肉。非餘外蟲敢食也。如是等者。合上之喻。言如是佛子者。乃法內相關人。應護佛法。今反自破佛法。非是外道。天魔。不相關切之人而能破之。豈非自殘自毀者哉。故云。如是佛子。自破佛法也。若以初來好心受戒論之。凡受佛大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佛戒。即汝當身一件要緊大事。譬如一子若失。則終身無倚。戒法若破。佛果三身。終無所獲。是故保戒。護戒。如念一子。又若護佛戒者。當如奉事父母。佛爲慈父。而受戒諸佛子。同氣連枝。念其共受之戒。爲此身所從出之父母也。所謂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也。是乃尊親之至。愛惜之深。不可毀破。細而推之。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之聲。如三百鉾刺心。痛不可忍。亦如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痛難可受。聞謗之痛。與傷身心之痛。等無有異。又非止此一生而已。寧當自入地獄。經於百劫千劫。長遠之時。受如是苦。不以爲患。而不忍聞一惡人言破佛戒之聲也。夫聽他人之謗聲。尚不忍聞如此。況自家破佛戒。而又忍心教有勢力之人。廣作破法罪業因緣。反橫加刑於諸佛子者乎。夫此全不念同條共本之源。毫無一念孝順之心。是以佛子滅佛子者。豈是實爲生死好心出家。而來受佛戒者之所爲耶。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如是二字。總結上九戒法。應當一句。以勸修學。敬心一句。以勸奉持此戒。勿忘失也。以上五番總結。乃隨別釋小科而結之也。向下總結四十八輕。收上五番。總勸修學而奉持也。
○二總結戒相。
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誦。
諸佛子一句。結告其人。是四十八一句。舉法勸受持也。過去下等數句。引同。行者以勸誦也。誦四十八輕戒。非我獨勸汝等新學持誦。乃是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則汝等現在諸菩薩今誦。已上正宗分文義竟。
○三明流通分(三) 初流通本戒 二總結本品 三總贊流通。
○初流通本戒。
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汝等一切大衆。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衆生。化化不絕。得見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衆。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喜躍受持。
此乃釋結流通本戒也。諸佛子下。誡聽本受戒法三世諸下。引證以勸誦也。言諸佛子。汝等聽我所說十重。四十八輕戒法。實三世諸佛相傳而誦。過去諸佛已誦。未來諸佛當誦。現在諸佛今誦。我今亦隨諸佛如是而誦。是故汝等一切大衆。若國王。王子之仁君。文武百官之良臣。此皆居塵不染。尊重佛法之佛弟子。比丘。比丘尼。乃是出家受法弟子。信男。信女。乃即在家淨信弟子。既皆受持菩薩戒者。悉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此本佛性常性戒卷。流通三世一切衆生。展轉流布。化化不絕。爲急務也。得見千佛等者。正明流通戒法之益。所言展轉流布。化化不絕者。是何利益。蓋謂得見千佛。佛佛授受。以佛佛授受故。乃得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八難苦處。此上滅罪之益。向下獲福之益。問。既不墮諸難處。當生何處。答。常生在人道天中。乘願力而修道也。我今等者。此下舉法結勸。謂我釋迦如來。今在此道樹下。示現成道。示轉法輪。初結波羅提木叉。十重。四十八輕戒者。乃是略開過去七佛所說。一切衆生修因證果心地法戒。汝等大衆應。當一心學此十重波羅提木叉戒。以是勸汝歡喜奉行。勿自怠耳。此是略言。如大部內之無相天王品勸學文中。則一一廣明也。三千學士。即在會諸菩薩。總該天龍八部。道俗貴賤而言。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法。悉皆心心頂戴其言。喜躍受持。不敢忘失佛性種子也。
○二總結本品。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台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住處說法品。爲一切菩薩。不可說大衆。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千百億世界中。一切衆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此總結顯一佛。多佛。本佛。迹佛。所說心地戒法。以勸流通大略之義。爾時釋迦至法品竟一節。乃結此界一佛所說法也。言爾時者。即上囑付大衆。聽受心地戒法之好時也。釋迦牟尼佛者。乃我娑婆教主化身如來。說上蓮華台藏世界。盧舍那佛所傳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如是行布圓融。一一事理。已說究竟。而千百億釋迦。亦悉如此娑婆教主所說不異。皆從摩醯首羅天王宮中。至此苦提樹下。及諸住處所說法品。亦無有異。而爲一切菩薩。不可說之大衆。如是大衆。各各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其義。亦如婆婆大衆受持不二。不但此也。如千百億世界中佛。乃至微塵世界中佛。是一切世界內本佛。迹佛。及迹迹佛。此之一切諸佛所說之三十心。心藏。十地。地藏。十重四十八輕。光明金剛寶戒。戒藏。三賢。十聖。所起無量一切妙行。行藏。所發無量無邊百千大願。願藏。百劫修行勝因。因藏。成等正覺佛果。果藏一切衆生本覺佛性之常住藏。如是心地戒行願因果。七種爲別。佛性一種是總。常住二字。即是贊詞。贊此佛性。雖隨緣立名。而性無遷改。如在心言。名爲不生不滅清淨本心。在地。名爲真如平等理地。在戒。名爲光。明金剛寶戒。在行。名爲普賢萬行。在願。名爲諸大願王。在因。名爲本源自性深因。在果。名爲究竟無上菩提。涅槃妙果。故言佛性常住。俱言藏者。謂此八種。廣博包含。圓融遍攝。具足一切。無有窮盡。如是上言一切諸佛所說此心地等。無量一切法藏究竟。而千百億世界之中。一切衆生。受持歡喜。一一奉行。亦如此界衆生。等無有異。如是本佛。迹佛。迹迹之佛。說法度生大略如此。若乃廣開心地相相之義。則又在大部之中。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詳其所說。重言相相。依一心地相。廣開無量相也。
○三總贊流通(三) 初贊持戒益 二勸觀戒體 三勸護回向。
○初贊持戒益。
明人忍慧強。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間。安獲五種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爲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此是諸佛子。智者善思量。
此乃贊獎持戒利益之義。言明人者。乃即超越愚夫之類者也。忍慧二字。即顯明人能護持戒之體用也。謂此明人。能具忍慧二強之德。以有忍強力故。則不被物轉也。有慧強力故。則能轉於物也。如是之人。能持心地戒法。此人決定當來成佛無疑。且未成佛道間。先已安然自獲五種殊勝利益。何名五益。一者佛護益。謂持戒人。現前即感十方諸佛。俯加愍念。常爲守護。使其進道無魔。得以紹隆佛種故。二者善終益。此人由持佛戒。臨命終時。乃得正見。心生歡喜。遠離顛倒夢想。無惡境現前故。三者好侶益。此人生生世世。在在處處。同行同住。爲諸菩薩道友。以無惡黨混同故。四者德備益。此人無量功德品聚。由持十重。四十八輕。光明金剛戒度。悉能成就。無一法不足故。五者道成益。此人從今向後。自性戒體。福慧圓滿。得名稱兩足尊故。前四種益是因。後一種益是果。此五種利。是持戒諸佛子所得。明智之人。當於此實相心地戒法。思量體會而修行也。
○二勸觀戒體。
計我著相者。不能信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欲長菩提苗。光明照世間。應當淨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菩薩所應作。應當次第學。於學於無學。勿生分別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訶衍。一切戲論惡。悉從是處滅。諸佛薩婆若。悉由是處出。
此乃觀察實相戒體之義。承上既是智者。當於此戒體性。善爲思量。勿使錯亂而修。所以者何。若計我之外道。著相之凡夫。如是等人。俱爲根塵所縛。不能信是無受而受。無持而持。清淨之戒法也。何故。以著我取相者。不能善思量故。不但凡外不能。縱使耽空守寂。滅壽取證。聲聞二乘之人。亦非是下菩提種處。所謂焦芽敗種之流也。然佛戒平等。豈偏絕彼。奈彼等人。不善思量。故皆無分。設凡夫外道。欲長此菩提心苗。使智慧光明能照察世間者。應當於此心地戒中。發起無礙清淨之慧。靜觀靜察。諸法之中。真而無妄。實相之理。即本吾人圓滿清淨戒體。此法不屬緣生。亦復不屬緣滅。以是一切諸法緣會而生。此之真而無妄。實相戒體。本來無動。一切諸法。緣盡而滅。此之真而無妄。實相戒體。本來無倒。故云不生亦不滅。不同凡夫之生滅也。此戒體性。不但不屬凡夫生滅。亦即不屬外道斷常。以本刹那無住。而不屬常。萬古恒如。而不屬斷。故云不常復不斷也。又不但不屬凡夫生滅。外道斷常等法。即二乘修證等法。總不相關。所謂類殊難合。而本不一。同體難分。而本不異。迎之莫知所至。而本不來。追之莫知所從。而本不去。故云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也。如是之法。既不屬生滅。斷常。一異。去來。是何法耶。惟在此一心中。當方便勤莊嚴。一心。即毗盧法界寂滅心。所謂寂滅者。名爲一心。以先悟此心爲本因地。復依此心而起方便道。勤修種種行門。以此莊嚴無上菩提。如是慧解。如是妙行。實非凡外小乘思量所能作者。乃是發大乘心。受大乘戒之諸菩薩所應作也。雖然名大。非是一口說了就是。必須次第如法善學。始得相應。云何次第學也。即於研真斷惑之有學處。真窮惑盡之無學處。於此勿生分別有無想相。以不生分別處。是名不落二乘之第一道。亦名摩訶衍之大乘法也。第一道。即上一心。摩訶衍。即上方便。所以修如是道。則此凡外小乘。一切戲論惡法。悉從是大道處而滅盡無餘。諸佛智慧。神通。三昧。薩婆若之妙果。悉由是處而得顯出。無少欠也。此之不可思議心地戒法。豈非善思觀察。而能獲滅罪生善之益哉。
○三勸護回向。
是故諸佛子。宜發大勇猛。於諸佛淨戒。護持如明珠。過去諸菩薩。已於是中學。未來者當學。現在者今學。此是佛行處。聖主所稱歎。我已隨順說。福德無量聚。回以施衆生。共向一切智。願聞是法者。疾得成佛道。
所謂一切惡。從此滅。一切善。從此生。實非小根小莖。一朝一夕。可能到者。是故受戒諸佛子。當發大勇猛心。於諸佛淨戒。必護持如明珠。不令一毫損染。方是佛子持心地中光明金剛寶戒也。過去下。引證結勸回向流通之義。謂我勸汝等。於此戒法勇猛護持者。非無證據也。此大戒經。乃過去諸菩薩既證果者。已於是中學。而未來證果者。當於是中學。此現在證果者。今於是中學。實三世諸佛。本因地中所經行處。亦即我本師聖主舍那。常所稱揚而贊歎也。我亦下。舉自證以勸。謂我釋迦如來。已隨諸佛所說。稱揚贊歎。況汝等新學。倍當勇猛護持也。回以下四句。總結說心地戒本意。蓋我與諸佛如是所說心地戒中。廣大無量無邊福德之聚。爲隨順實相。因此以施衆生。俾各各皆以此戒爲因地心。不同凡夫。不類二乘。共向一切諸佛種智。又願凡聞是心地戒法者。不待來世方證無上菩提。當下疾得圓成佛果也。上云。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豈虛言哉。則所現千釋迦。千百億釋迦。光光所化。無量無邊。微塵釋迦。於此會歸自心舍那之本佛。千世界。千百億世界。微塵世界。於此會歸自體華藏之本境。所說或重或輕。無量無邊戒法。於此會歸自性尸羅之法門。所度若僧。若俗。若貴。若賤。無量無邊一切衆生。於此會歸自性有情之衆生。如是心地妙戒。甚深法門。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普願法界一切有情。世世生生。同發金剛不壞之心。常隨諸佛修學。共證無上菩提妙果可也。直解義。唯備自觀。若大智者。應閱雲棲大師戒疏發隱。
千華本師大和尚。專精弘律。鼎重法門。手著
梵網直解。久布海內。甲申冬日。於會稽戒壇。更殫精思。重加刪潤。命顯較正。兼董剞劂。永爲定本。乙酉秋仲刻成。謹志歲月於後。
婁東大戒弟子願雲戒顯拜題
佛說梵網經直解卷下之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