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佛說梵網經直解下卷之一 明廣陵傳戒後學沙門 寂光 直解

 
 
     佛說梵網經直解卷下之一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奉 詔譯

  明廣陵傳戒後學沙門 寂光 直解

  菩薩心地品之下

  ○二明心地戒(三) 初結顯法門 二付授勸轉 三受已轉化。

  ○初結顯法門(二) 初結說心地 二顯說心地。

  ○初結說心地。

  爾時盧舍那佛。爲此大衆。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

  此舉能說。顯所說之法也。爾時二字。承上所說三十心。十地已竟時也。盧舍那佛。即能說報佛也。修因感報。故名爲報。然此報身。有自有他。自報。即理智如如身。他報。即相好無盡身。是此報身。名爲盧舍那佛。華嚴經中所說毗盧遮那佛。即盧舍那佛。梵語云盧舍那。華言淨滿。淨者。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以諸患淨盡故。滿者。三覺果滿。萬行因圓。以福慧具足故。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此也。故華嚴中阿僧祇品。心王菩薩問佛。云何名阿僧祇。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即爲說算數。無窮無盡無量法門。積成十種大數。而破諸算量。今於不可說法門中心地。略說開示。如毛頭許法也。

  ○二顯說心地(二) 初引他證己 二引己證信。

  ○初引他證己。

  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

  是過去下。此引果人。同證同說以勸信也。三世等者。此引因人。同修同學以勸受也。言上所說心地法門。雖如毛頭至微至細少許之法。其力極大。三世諸佛。所證證此。所說說此。三世菩薩。所修修此。所學學此。故大經云。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若有聰慧人。破塵出經卷。利益一切人。是故諸佛菩薩。皆在一微塵許心地法門之中。作大佛事。故法華云。過去諸佛。出現世間。皆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使一切衆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道故。未來諸佛。出現世間。亦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使一切衆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道故。現在諸佛。出現世間。亦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使一切衆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道故。佛之知見。即心地法門也。所以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一切佛。當說。現在一切佛。今說。三世一切菩薩。已過去者。已學已修。當未來者。當學。當修。今現在者。今學。今修。佛佛祖祖。無不以此心地法門。光明金剛寶戒。以心印心。燈燈相續。而無盡也。

  ○二以己證信。

  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爲盧舍那。

  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者。此即舉因以明果也。號吾爲盧舍那者。此即舉果以明因也。承上云。一切諸佛。三世菩薩。所證所說所修所學。既不異不虛者。我今所修所學所證所說。豈復虛乎。故云。我已百劫修等。可見證果本非他因。惟在此心地耳。

  ○二付授勸轉(二) 初總勸轉化 二別勸轉化。

  ○初總勸轉化。

  汝諸佛子。轉我所說。與一切衆生。開心地道。

  此乃舍那慈尊。告勉千佛。轉法化生之義。承上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者。可謂因深。號吾爲盧舍那者。是爲果極。以是因深果極。第一之道。我今授汝。汝當轉我爲汝所說心地法門。說與一切衆生。而爲一切衆生開心地道。以諸衆生。各各具足此心地道。與佛無二。故下文云。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乃至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也。云開心地道者。此心地。本來無垢無染。無遮無障。虛廓靈妙。清淨自在。何言開耶。所謂開者。對封而言。以諸衆生。皆爲識情所障。迷背不覺。非因智者。指點開示。終無得見諸佛體性。猶如瞽者。若非金鎞撥轉瞳神。終無得見森羅萬象。所謂千年暗室。仗燈能破。歷劫煩惱。得智始除也。

  ○二別勸轉化(二) 初授勸轉化 二勸授有序。

  ○初授勸轉化。

  時蓮華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爲千百億釋迦。及一切衆生。

  時蓮華下。舉依報也。赫赫天光等下。舉正報也。舍那放光。顯能告勝。光告等者。顯所告勝也。持我等者。正明所告之詞。師子座者。師子。乃獸中王。若哮吼時。百獸聞之。悉皆腦裂。以表世尊無上法王。所坐之座。即無畏坐。所說之法。即無畏法。天魔外道。若見若聞。皆失心喪膽也。言放光。光告者。此有二義。一者。即佛放光。而於光中召告。如楞嚴云。爾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即此光中召告之義。二者。即所放光。光亦能告。謂不但正報身。善能說法。乃至依報蓮華光明。亦悉能說法也。所謂依報。正報。常宣妙法。寶網靈台。水流風動。皆演法音之義。持我心地等者。謂欲千佛。轉相傳與一切衆生。而千釋迦。付授勸轉已畢。復轉爲千百億釋迦。付授勸轉。而與一切衆生。開心地道。故云。復轉爲千百億釋迦。及一切衆生也。

  ○二勸授有序。

  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次第等者。明非頓說。汝等受下。明漸中有頓也。意謂心地法門。位有四十。諸衆生性。根有大小利鈍不等。生住異滅。四十二品無明。亦有輕重不一。必須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其次第者。初說十住。真空妙理。次說十行。實相妙行。次說十向。中道一諦。次說十地。所證真如。此圓融中。而說行布。非若儱侗真如之所談也。汝等受下。是舍那佛。囑授千佛千百億釋迦佛。令轉囑授一切衆生故也。領納曰受。固守曰持。對本曰讀。離本曰誦。言一心者。有五。小乘教中。假四諦理。而說一心。故得悟解。始教。約第八識心。了一切緣生之法。法法皆空。各無自性。而受異熟之果。終教。所言一切恒沙性淨功德。具於如來藏心。頓教。即於一念不生之心。無染無淨。頓顯理性。圓教。主伴圓融。法法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總該萬有。此五。總即不出發起究竟之心。亦名一行三昧。所謂攝心一處。即是諸佛道場。散亂片時。乃即衆生境界。受持讀誦。一心而行。是行布中。說圓融法。非若分別名相之類也。

  ○三受已轉化(二) 初受已謝師 二各旋本界。

  ○初受已謝師。

  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花。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所說心地法門品竟。

  言爾時者。即盧舍那勸授轉化時也。舍那付授已畢。時當機諸佛領旨。各旋本迹世界。說法利生。應緣去也。舉身等者。表顯心地戒光。出生無量無邊智慧佛。凡此本佛。迹佛。迹迹之佛。皆從心地戒光流出。此光非可心思言議。故云。不可思議也。光光等者。即千釋迦。及千百億釋迦。所放不思議光。復於光光中。皆化無量不思議佛。是以心地法門。戒光無盡。而即出生諸佛。亦無盡故。一時等者。以行果道同故。花表因行。非花無果。非因萬行。則無果佛。世間花果。從土地中生。出世花果。從心地中生。故以妙花。莊嚴妙果。青花。以表十住。赤花。以表十行。黃花。以表十向。白花。以表十地。千臂經中。乃廣明之。故以心地因花。還以供養心地果佛。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是也。受持等者。從供養中。作一結語。以起下文。故云。受持心地法門品竟。

  ○二各旋本界(二) 初入定歸本 二出定說法。

  ○初入定歸本。

  各各從此蓮華藏世界而沒。沒已。入體性虛空華光三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

  各各等者。顯從本依世界而隱。初隱爲沒。終隱謂沒已。入體性下。正明所隱迹處。即入本體法性三昧定也。體性虛空華光三昧者。此即法身本定之別號也。言此法身。常住本定體牲。在聖不增。處凡不減。是知心佛。與諸衆生。三無差別。平等平等。所謂諸佛心內衆生。時時成道。衆生心內諸佛。念念證真。衆生迷而不覺。不自受用。諸佛悟此。出沒隱顯。自在無礙。猶如虛空。其體本非色相。而以色相顯發。法身體性。本非來往。無形無相。而以行花智光。任運莊嚴。用不離體。照不離寂。照寂平等。理行無二。故曰。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問。此定與上舍那如來所現虛空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定光。有何差別。答。彼定。乃爲發明因地之心。修果地覺。故云。成佛常住法身三昧。此定。即爲發明果地之覺。現身益物。故曰。虛空華光三昧。二定。名異而體同也。還本源世界者。千釋迦佛。千百億釋迦佛。各各從彼本土放光示衆。各各接生疑之衆。俱往本師盧舍那佛所聽戒法。令受戒竟。故又各還應迹所依本源世界。見隱顯不離當處。故云。還本源世界也。閻浮提者。即娑婆世界四洲之中。南贍部洲也。菩提。華言覺道。亦名道樹。凡一切諸佛。皆在此樹下示成無上覺道故也。

  ○二出定說法(二) 初明橫說法 二明豎說法。

  ○初明橫說法(二) 初出定相示 二正說法門。

  ○初出定相示。

  從體性虛空華光三昧出。出已。

  上既有入。此必有出。初現名出。現畢名爲出已。問。諸佛法身。充滿十方。普現一切色身三昧。何有入定出定相耶。答。略有三義。一者。觀實相義。本離名字言說等相。所謂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除佛方便說。故有此出入相。二者。觀說法時。有當說時。不當說時之別。所謂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故有此出入相。三者。觀衆生根。以何等根。說何等法。所謂隨機演教。應病與藥。故有此出入相。經云。先說無量義經。復入無量義定。乃至出定揚德。使彼根機純熟。深心仰慕。然後與說。正合此義。

  ○二正說法門(三) 初次第所說 二圓頓所說 三例結所說。

  ○初次第所說。

  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法門海。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復從座起。至焰天中。說十行。復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回向。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復至二禪中。說十忍。復至三禪中。說十願。

  此釋出定說法示迹之義。方坐金剛等者。此是初會說十信法門也。方者。正也。金剛。取至堅至利義。千光。取至明至照義。王者。至尊無對之義。以顯此座。乃是千佛所傳。無動。無壞。無晦。無蒙。無有比對。大寶華王座也。初地菩薩。功德積感。承本願力。寄位人乘。作金轉輪王位。修十善業。以化衆生。行檀度法。而嚴妙果。統攝四洲一切國土。故佛始成正覺。初轉法輪。而於此處說十信法門也。言十世界法門海者。此即華藏莊嚴十世界海。一真如心。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自覺聖智受用境界。諸佛乘此法門。倒駕慈航。一切菩薩。皆修此門。以至究竟果海。一切衆生。以迷此心。流轉十方。生死無盡。故云。十世界法門海。又顯十方世界無盡。諸佛無盡。衆生無盡。諸佛法門。亦復無盡故也。海喻深廣汪洋。無所不藏。無有窮盡之相。此十世界法門海義甚深。說不能盡。大意欲令衆生。即入圓信。以起圓解。乃得圓證之義。若廣明者。當閱華嚴十世界品。毗盧遮那如來名號。如來現相諸品。一一發明此義。復從座起。至帝釋宮等者。此第二處。次第所說十住法門之義。問。舍那唯說三十心。十地法門。何故先說十信。次說十住。答。以舍那佛。對千佛說。故頓說心地品。以十住中。具該十信。非信無以有住。故上所云。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今明次第。是故先說十信。後說十住。使已發大心衆生。得入圓十信位。方得圓十住也。帝釋宮者。即忉利天所住內庭也。梵語釋提桓因。華譯云能天主。梵語忉利。華言云三十三。此天居須彌頂。由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帝釋二字。華梵合舉。即離垢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忉利天王。寄位天乘。是故世尊。次於此天。說十住門。爲令已入十信菩薩天王。得入圓十住法門也。至焰天中等者。此第三處。所說十行法門義也。焰天。即夜摩天。華言時分。謂時時快樂。觀蓮花開合。乃分晝夜。此天依空而居。由修上品中善。兼坐未到定禪。得生其中。即發光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夜摩天王。寄位天乘。是故世尊。次於此處。說十行法。爲令已入十住菩薩天王。得入圓十行法門也。至第四天等者。此第四處。所說十回向法門。四天。即兜率陀天。華言知足。謂於五欲知止足故。此天依空而居。所修同前。即焰慧地菩薩。初斷俱生身見。觀於道品。同於初果預流位也。是故世尊。次於此處。而說十回向門。使令已入十行菩薩天王。得入圓十回向法門也。至化樂天等者。此第五處。所說十禪定法門。言化樂者。謂此自化五欲而娛樂故。此天依空而居。所修同前。即難勝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化樂天王。寄位阿羅漢乘。觀四諦行既終。同於四果無學位也。是故世尊。次於此處。而說十禪定門。爲令已入十回向位。諸大菩薩天王。得圓知諸佛禪定。圓入諸佛刹土。圓證法身境界也。言禪定者。梵語禪那。此云寂靜。此是諸佛自覺聖智境界。故云禪定。別經所云。三賢行滿。修四加行。方登十地此也。至他化自在等者。此第六處。所說十地法門。他化自在天者。此有二種。一者。正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禪。假此得成。自然受樂。二者偏修十善。假他所化。以成己樂。即魔王天。此二天王。依空而居。謂現前地菩薩。修行功成。多作自在天王。統攝欲界。寄緣覺乘。謂此菩薩。於修十二因緣觀行。同於緣覺。是故世尊。次於此處。而說十地。爲令已入十禪菩薩天王。得圓證十地法門也。已上所在四王。忉利夜魔。兜率。化樂。他化。六天之中。所說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禪。十地門者。正爲初地。乃至六地菩薩。寄位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同彼凡夫天人。三乘二乘斷惑。是故世尊。亦即在此六欲天中。說十信。三賢。十禪。十地。令彼諸凡夫天人。聲聞緣覺。回向大乘。而證十地也。下說十金剛。十忍。十願者。以七地。八地。九地菩薩。寄位一乘。修菩薩行。爲令已登七地諸菩薩等。發起自在。任運現身說法。是故世尊在於初禪。二禪。三禪。說十金剛。十忍。十願。爲令永斷俱生二執。生相無明。得入如來妙覺果海。復至一禪等者。此第七處。說十金剛法門。初禪天王。即離生喜樂地。此天。已離下界欲惡。忻上妙定。故云。離生喜樂。即遠行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初禪天王。寄菩薩乘。以自證法。攝化衆生。是故世尊。次於此處。說十金剛。爲令已登七地菩薩天王。得證金剛觀智。入妙覺果海也。復至二禪等者。此第八處。說十忍法門。二禪。即定生喜樂地。此天。已離初禪之喜。攝心在定。淡然凝靜。而生勝定。故云。定生喜樂。即不動地菩薩。修行功德。多作二禪天王。主小千界。寄一乘位。說自證門。教化衆生。是故世尊。次於此處。說十忍法。令彼已得真無生忍。菩薩天王。修行十忍法門。入妙覺果海也。復至三禪等者。此第九處。說十願法門。三禪。即離喜妙樂地。此天。已離初禪二禪喜踴之動。泯然入定。而得勝妙之樂。故云。離喜妙樂地也。即善慧地菩薩。修行功德。多作三禪天王。主中千界。寄一乘位。以自法門。爲諸衆生。演說開示。是故世尊。次於此天。說普賢十願法門。令彼已證第九善慧菩薩天王。更得十大願力。得入如來妙覺果海也。

  ○二圓頓所說。

  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已上九處。乃圓融中說行布。此之一處。是行布中說圓融也。四禪。即捨念清淨地。此天。即捨二禪之喜。三禪之樂。心無憎愛。一念平等。清淨無雜。住於此禪。空明寂靜。萬象皆現。故云捨念清淨。即法雲菩薩。修行功德。多作四禪天王。主大千界。而位寄一佛乘。於諸聲聞。緣覺。菩薩天王。說自證法門。是故世尊。次於此處。頓說心地。四十行位法門品。令彼圓證十地菩薩。入妙覺果海也。

  ○三例結所說。

  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說。

  此例釋迹迹佛。說法之義。謂千釋迦所說如是。其餘千百億釋迦佛出定之後。示轉法輪。亦皆初從妙光堂中。終至首羅宮中。十處說法。次第敷演。漸說頓說。與千釋迦所說。亦復如是。無二無別。自爾時盧舍那。至此所說。乃是略言其義。廣如賢劫品中已說也。

  ○二明豎說法(二) 初天上說道 二人間說戒。

  ○初天上說道(四) 初示相成道 二成道說法 三說經由致 四往返多遍。

  ○初示相成道。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華藏世界。東方來入天宮中。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爲釋迦牟尼佛。

  已上明千釋迦。及千百億釋迦。皆於十方世界說心地法門品。此下明一釋迦。於一世界之中。所說心地法門品也。爾時等者。示降生來源義。爾時釋迦世尊。自從初現華藏世界。東方而來。入此兜率天王宮中。先在此天伏魔。說魔受化經已。次觀下界衆生。有業覆障難解脫者。有根純熟易解脫者。故即從天王宮。隱勝現劣。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淨梵王家爲太子也。迦夷羅國。此云赤澤。或迦毗羅。此云黃色。黃即處中。最爲安穩。又古有黃色仙。在此修道。又古諸佛出現世間。皆於此處示生。有此多義。故名黃色。爾時如來。將欲降神。先現五瑞。所謂從兜率天降皇宮者。第一相也。母名摩耶等者。示生身父母之名德。梵語摩耶。此云大幻。以大幻術。幻出諸佛故。凡十方諸佛。示, 現受生。皆其母也。父字白淨者。是此方譯語。梵語[鬱-山+止]頭檀也。世尊將欲受生之時。觀淨梵王。性行仁賢。摩耶夫人。五百世時。曾爲菩薩之母。應當往彼托胎。所謂示入母胎。住胎。第二第三相也。吾名悉達者。示出生之名德也。梵語悉達。此云頓吉。以太子初生時。寶藏悉空。空而復滿。故名頓吉。亦名一切義成。即於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實相義成。故於時太子。從摩耶右脅出。立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顧四方。周行七步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世出世間。此法第一。所謂示現出胎誕生。第四相也。言七歲出家者。示離塵俗。返妄歸真之義。世尊初爲太子。具大智慧。成就捨心。觀生老病死苦。厭世五欲。捨金輪位。如棄涕唾。心思出家。往白父王。父王不許。故於二月三日。身放光明。普照四天王宮。乃至淨居天宮。諸天見已。到太子所。禮足白言。菩薩無量劫來。所修行滿。今正成熟。即於午夜逾城出家。苦行林中。剃除鬚髮。所謂示現逾城出家。苦行林中。第五相也。所言三十成道。號吾爲釋迦牟尼佛者。道即道果。世尊功行滿足。道成德備。三身圓現。四魔潛消。所證圓果德號。亦以顯然燈佛授記不虛。故號吾爲釋迦牟尼佛。所謂示現睹明星而成道降魔。第六相也。此經言。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諸說不一。或云。騰寫之訛。或云。八千返中之一。或表圓教七信已上無退。或七歲表七覺支。三十表念處。正勤。神足。根。力。八正道。具三十七品助道法。凡諸佛出世。說法度生。皆依此故。今則不然。七歲出家。猶言出家七歲。謂初出家時。先學不用處定。不久得證。知非究竟。次學非非想定。不久得證。知其亦非究竟。次復遊行諸國。凡經一年。次更苦行六年。至三十。乃成正覺。此按毗尼部中所釋也。

  ○二成道說法。

  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

  於寂滅道場者。此示成道轉法輪相。約事而言。即是真阿練若。正修行處。約理而言。即是所證菩提涅槃。無爲無相。清淨寂滅之理。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故諸佛。於無所得寂滅理中。成等正覺。於無所得寂滅理中。坐大道場。轉大法輪。故云。於寂滅道場也。坐金剛下。明轉法處。既成道已。當轉法輪。度諸衆生。爾時世尊。即自思惟。我得智慧。無能信受。若我住世。於世無益。不如入於涅槃。爾時梵天。而白佛言。世尊今日。法海已滿。法轉已立。潤濟開導。今正是時。云何欲捨一切衆生。入於涅槃。而不說法。是時如來受梵天王請已。雖知根鈍。且稱本懷。是故雙垂兩相。一處於鹿野苑。爲憍陳如五比丘等。轉四諦輪。說小乘種種教法。一處於菩提場。演大華嚴。並普光明殿中。同說此經。此佛。與上千佛所說。皆從初坐金剛千光王座。終至首羅天宮。其中次第所說。住處共有十也。蓋上多佛所說。一佛所說。頓說。漸說。及諸住處。皆亦無二無別。華嚴。七處九會所說。此經。十處十會所說。二經大同小異。所謂示現成道。轉大法輪。第七相也。何無第八。以未涅槃故也。

  ○三說經由致。

  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爲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

  此釋心地戒品緣起之義。及此梵網得名處也。時者。即於此梵天中。說此心地法門之時。爾時世尊。在大梵天宮中。觀彼網羅幢因爲喻。爲說無量世界。衆生心行。依正差別。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故佛教門。隨機施設。亦復如是此義俱已解見題中。今不繁釋。

  ○四往返多遍。

  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爲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爲是中一切大衆。略開心地法門竟。

  此是如來大慈悲心。廣大誓願。重來人間。至八千返。所謂佛慈無盡。衆生無盡。此雖來八千返。若較華嚴經中。如來出現名號品中看來。其名。其號。其法。其時。又非可以數目窮盡。可歎我等癡迷。至今還作衆生。深負我佛大慈弘恩。豈不慚愧。爲此娑婆世界等者。申明來此八千返義也。坐金剛華光王座者。金剛之座。三世諸佛。坐此成道。無少變壞故。乃至等者。謂此說法道場。共有十處。超其中八。故云乃至。爲是等者。明佛說法本懷之義。謂我來此八千返者。無非只爲此界人天。一切大衆也。略開二字。明說未廣。竟者。言在天上說心地法門已畢也。

  ○二人間說戒(二) 初聖凡本源 二總結戒相。

  ○初聖凡本源(三) 初差別說戒 二頌前起後 三正結戒品。

  ○初差別說戒。

  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爲此地上一切衆生。凡夫癡暗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衆生。頂戴受持。吾今當爲此大衆。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衆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前文。自地上大。觀梵網孔爲因。詳說三十心。十地中。修斷法門品竟。今從天上。復下人間。而詳舉心地中。十重四十八輕戒行。故云。復從天王宮等。爲此地上等者。正明下至閻浮提義。一切衆生。總舉閻浮界內諸衆生也。凡夫癡暗人者。未出三界。俱名凡夫。以凡夫煩惱覆心。慧目不開。故名癡暗之人。如是之人。必依何法。而使障破慧開。入聖超凡。若非戒法攝心。終於煩惱生死海中。永無出離。故爲此衆。復下天宮。說我本師盧舍那佛心地因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此戒何名。乃光明金剛寶戒也。言說我盧舍那佛者。舉法有所師也。常所誦一戒者。出戒本體。此戒體。華嚴所言一真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如圓覺云。神通大光明藏。如楞嚴云。即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法華所云。一乘實相。佛知佛見。在此名爲光明金剛寶戒。言光明金剛寶戒者。此出戒相名德也。光明。即智慧也。金剛。即堅利也。寶戒。即具足衆善之法財也。欲破煩惱黑暗。非大智慧光明不能。欲碎根本無明。非金剛堅利智不能。欲以莊嚴法身果相。非衆善寶戒法不能。蓋此一戒。是諸佛與衆生。平等具足。無二體性。諸佛衆生。本無增減。是故以此一戒。爲一切佛果海本源。爲一切諸菩薩因地本源。不獨諸佛菩薩。以此戒爲本源。此一戒者。是即一切衆生。本有佛性種子。既皆有佛性。何不成佛道。所以不得成佛道者。蓋用一切意識色心。迷背佛性戒體故也。意者。思量曰意。屬第七末那識。名染汙意。即亦轉呼爲染淨依也。識者。分別曰識。以計名相。起惑造業。即前六種轉識。色者。所緣曰色。即五根六塵也。心者。集起名心。即第八識。名阿賴耶。統收前七種識。謂此心識。以攝世出世間染淨諸法。有三藏義。能藏。所藏。我愛執藏。此識體性。乃佛性種子。本無遷改。在衆生分中言。名爲佛性。在非衆生分中。名爲法性。今在因故。名爲佛性。若能具大智慧。悟此體性即本。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既云皆入佛性戒中。應當發本有常具正因心也。既發此正因心。則當依此正因修行。不墮邪因。既不墮邪因。當來決定證得常住清淨法身。不生不滅之果。而不爲幻身所染。故云。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也。如是十波羅提木叉等者。出戒用也。夫觀衆生。皆有戒因。以成戒果。是則諸佛所悟。凡夫所迷。盡此一戒。如是諸佛。不忍見衆生。於本有勝因勝果。迷而不悟。是故若不假此多種戒品。一一攝持。何以得令六根返妄歸真。所以又將此一戒。方便開而爲十。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教誨諸人。此十戒法。諸佛本此軌則成佛。若人依此戒則。體會修行。必定成佛。即是衆生成佛法則之戒。故云。是法戒也。如起信云。一者體大。真如平等。不增減故。即此一戒是。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即此光明金剛寶戒是。三者用大。能生世出世間善因果故。即此十波羅提木叉是。梵語。波羅提木叉。此云。保解脫。謂持此戒者。保護三業六根。得大解脫也。三世一切等者。舉人勸受持也。言此十戒。既爲法則。成佛大用。是則三世一切衆生。應當頂禮佩戴。時時尊尚。不可輕亵。領受執持。刻刻體會。不可忽忘。故云頂戴受持。吾今當爲等者。結顯戒法。雖則無盡。不離本體之義。言爲此大衆者。即爲此現受戒四衆。八部之大衆也。重說等者。謂此戒體是一。因諸衆生。心念無盡。故此戒法。亦無有盡。是故以此一戒。演而爲十。十戒復開爲四十八。乃至三千八萬。無窮無盡。一切戒品。無不攝歸於此十波羅提木叉。故云。吾今當爲此大衆。重說十無盡藏戒品也。是一切衆生戒本源。自性清淨。此二句。的指戒體。原本一味平等。以衆生心念無盡。是故諸佛所說戒品。亦無有盡。惟恐衆生執此戒相。不達戒性。所以復言。此無盡諸戒者。即是一切衆生本源。自性清淨戒體。本無戒可持。亦本無戒可說。今此說者受者。皆方便也。

  ○二頌前起後。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台。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千百億釋迦。各接微塵衆。俱來至我所。聽我誦佛戒。甘露門即開。是時千百億。還至本道場。各坐菩提樹。誦我本師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塵菩薩衆。由是成正覺。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轉授諸衆生。諦聽我正誦。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大衆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大衆皆恭敬。至心聽我誦。

  此段總頌上下。開說心地戒法。結前起後。贊歎勸受奉行大略也。我今盧舍那者。此明本迹之佛。聖人說法。皆以無我。破一切我。今言我者。非同凡夫我相之我。亦非外道神我之我。乃至亦非權乘假我之我。是乃無我中我。八自在我。無生我也。今者。當說時也。盧舍那佛。即正報身。毗盧遮那即正法身。然佛法身。乃有一身。二身。三身。十身等別。此佛圓攝一切。故云。我今盧舍那也。方坐蓮華台者。此明本迹依報國土。方者正也。坐者安也。以正心地法戒。安住其身。及安一切衆生身故。蓮華總有二義。一處泥恒淨。二出水香潔。喻顯心地戒體。在凡夫中。本無垢相。在聖人中。本無淨相。所謂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於碧天也。又蓮有開合義。以表如來開權顯實。會權歸實。謂開一乘心地戒法之實。演說十重四十八輕之權。復會歸本源自性清淨心地戒體之實。又表舍那一體。化爲千釋迦佛。復現千百億釋迦佛。而此千釋迦佛。千百億釋迦佛。皆攝歸於盧舍那佛之本體也。又因果齊彰義。即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故。台者。即高顯也。以表舍那心地戒體。無有及者。無有逾者。所謂一切衆律中。戒經爲上最也。又台居中。以中攝十方故。即表舍那如來。爲千佛主。心地妙戒。爲衆戒本也。周匝千華上者。明應迹依報土。顯本迹依報。周遍融通之義。復現千釋迦者。明應迹正報身。顯本迹正報。周偏融通之義。謂千華上。每一華中。復有一化佛身。而坐其上。即顯從一光明金剛寶戒中。演出十波羅提木叉之妙戒也。一華百億國者。明迹迹依報土。顯迹佛依報。周遍圓融之義。謂千華朵。各有百億葉瓣。每一葉瓣。爲一佛國土。每一國土中。有一化佛。爲衆說法。以表四十八輕。乃至無量戒品。亦皆從十戒中演出。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者。申明應化同時。體用不二。表心地戒。品數雖多。同一梵行體也。已上八句。顯明從體起用。如是千百億下。顯明攝用歸體。言千百億釋迦。以千釋迦爲本。千釋迦佛。又以盧舍那佛爲本故也。已上三節。總頌大部。前九品文。正爲開說心地戒法緣起之義。千臂經中說心地戒品前。先取此義。後說三賢十地法門。文義錯綜。以今上卷文中。亦有從本起迹。攝迹歸本之義。此似以後例前。而爲發起之端。向下正頌此品起發由也。千百億釋迦等五句。此頌上卷。自爾時釋迦佛。身放慧光所照。鼓動天人生疑。玄主集衆。請問光相。釋迦接衆。至舍那所。聽受心地戒藏。一大段經文義。問。今只言千百億釋迦。至舍那所。不言千釋迦。何也。答。既千百億釋迦。皆各接微塵衆。至舍那所聽受戒者。則千釋迦。亦各接微塵衆。來聽受戒不待言矣。問。所言各接微塵衆。是何處衆。答。是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於應迹本源世界。垂手接引。不可說不可說。生疑作念。大根衆生。至本師所。聽受心地戒法。正明小根機者。未堪與也。俱來至我所者。謂能接佛所接衆生。俱至華藏。故云俱來。聽我誦佛戒者。謂聽舍那所誦諸佛大戒。以顯此心地大戒。是諸佛共證也。甘露門即開者。贊戒德也。謂此戒法。如世甘露。若得食者。便獲清涼。不老不死。若人能受淨戒。當下即出三界生死熱惱。喻甘露門開也。是時千百億下四句。頌上千釋迦佛。與千百億釋迦。領衆至舍那所。聽受戒竟。復即各還本源世界。示現受生。出家成道。上升天宮。十處說法化天已畢。又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界。說本盧舍那佛。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乃至本源自性清淨。一段經文。是時千百億者。即舍那佛。爲千釋迦傳授心地戒法授受時也。還至本道場者。謂千釋迦。及千百億釋迦。聽戒已畢。復還本道場中。說法利生。以顯諸佛。出定入定。去來坐立。皆不離本體故。言坐菩提樹者。顯諸佛成道轉法。同一本覺。無二道也。誦我本師戒者。顯戒授有師。不忘根本心故。已上頌前。向下頌後。十重四十八者。出戒相也。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者。贊戒功德。謂若人能受持此戒。能滅愚癡暗障即。如日月。能破昏暗。又持戒人。清淨六根。於一切法。常得解脫。亦如日月。朗照十方。於空往來。自在無礙。又持戒者。滅除罪垢。即如杲日。能消霜雪。又持戒者。能滅身心熱惱。即如明月。能清涼故。亦如璎珞珠者。謂持戒人。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一切功德智慧法身。悉由戒度而成就故。如璎珞珠。莊嚴身相。圓滿好故。微塵菩薩衆。由是成正覺者。顯持戒者。利益真實而不虛故。言微塵衆。顯持戒者。獲益衆多。如是無量無邊微塵衆。由持十重四十八輕戒。而得成佛。以見冀佛果者。必當受持此戒也。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者。承上。謂此諸戒。由我本師自誦。我亦隨誦。非自不誦教人誦也。汝新學菩薩等四句。勸自受以授人也。上言微塵諸菩薩衆。既由茲戒而得成佛。汝等新學菩薩。應當一心頂戴受持是戒。以受持是戒已。更當轉授諸衆生也。自利利人。故稱菩薩摩訶薩也。若不轉授衆生。濫同聲聞人矣。諦聽我正誦等三句。此誡聽也。諦者審也。聽者領也。我正誦者。揀非外道。二乘所誦偏邪戒也。外道。妄計前世從雞狗中來。即持雞犬等戒。獨立啖穢而行苦行。望生天上。名曰邪戒。即是邪誦。二乘。持誦寂滅空戒。名爲偏戒。即是偏誦。今誦大乘實相心地妙戒。故名正誦。此法既正。若非審諦而聽。終不得入一乘實相心地妙戒。是故須當審諦聽也。佛法中戒藏者。佛所說法藏有三。此三藏中戒藏也。戒藏。即毗尼。梵語毗尼。華言性善。謂性本自善故。亦云善住。能令佛法久住世故。亦云善壽。謂毗尼住世。則佛法住世。毗尼若滅。則佛法速滅。毗尼乃佛法中壽命。故云。佛法中戒藏也。波羅提木叉者。即戒果義。持戒爲因。解脫是果。是故若人能持淨戒。保衛得大解脫也。大衆心諦信下四句。勸諦信也。謂聽而弗信。則空聽無益。故須當諦信茲戒。爲成佛正因。能如是奉持。當來決定成佛無疑。且我是已成佛。由我信持如是心地戒品。已得福慧具足。又我是已成佛。尚常作如是信。況汝未成佛乎。是故勸汝應諦信也。一切有心等者六句。此勸受也。謂既信當受。信而不受。非真信也。言一切有心者。揀非木石無心也。謂凡有心者。皆當作佛。豈小因小果。故云。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也。問。上云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此云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二義何別。答。上是從外而進。故云。皆入佛性戒中。此是依內而納。故云。皆應攝佛戒。又上是返妄歸真義。故云皆入。今是合覺背塵。故名攝也。言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者。正明皆應攝佛戒義。蓋心外無佛心。地外無佛地。今則衆生既受諸佛心地法戒。豈不即入諸佛位耶。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者。舉位贊獎勸進之義。問。上既云。即入諸佛位。此又云。位同大覺已。即當是佛。何以僅名佛子。答。戒位雖同大覺。而非實證大覺道果之位。以因行未圓。必經三大阿僧祇劫。廣修六度一切萬行。承事十方諸佛。盡行諸佛道法。行願滿足。始紹佛位。如灌頂王子。必紹王位。時爲儲君。祗稱王子。今受佛戒。以修佛行。故名佛子。真是諸佛子者。佛子有三。一外佛子。謂諸凡夫未曾入道。未曾紹隆佛種。故名外子。二庶佛子。謂二乘人。但禀小乘教法。生於法身。不從如來大法中生。名爲庶子。三真佛子。謂大乘菩薩。禀受如來大乘戒法。生於法身。故稱真是諸佛子。言大衆皆恭敬。至心聽我誦者。結勸誡聽之義。大衆。即閻浮地上禀受佛戒。國王。王子。百官。宰相。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天。龍。八部。聖凡同會清淨之衆也。皆恭敬者。恭就身言。即身業虔誠。敬就心言。即意業虔誠。外肅內虔。內外精誠。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攝口業虔誠。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也。此有二義。一者。謂舍那所傳心地戒法。我尚自誦。如對舍那佛面。如聞舍那佛語。況汝新學。可不至心聽誦耶。二者。汝由受持佛戒。即入諸佛寶位。是汝出世大事因緣。可不至心聽誦。叮咛付囑。詞旨切矣。

  ○三正結戒品(二) 初標敘結受 二說戒相貌。

  ○初標敘結受(二) 初經家敘說 二佛自敘說。

  ○初經家敘說。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義。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爲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無量光明。是時百萬億大衆。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此總標顯結制心地戒法緣起也。言爾時者。即從天上。復下人間。示現出家成道時也。釋迦牟尼佛者。示生娑婆之佛號也。初坐菩提樹下者。即示始坐道場之處。成無上覺者。即正遍知覺。是如來示現所證菩提涅槃。二轉依號。一切聲聞。緣覺。諸菩薩等。無有等者。無有逾者。故云。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者。示初轉法輪之急務也。如來出世本懷。原爲令諸衆生。離苦得樂。同佛菩提。等無差別。柰衆生不知其苦。是故世尊思惟。畢竟以何法門。能令衆生離苦。故演波羅提木叉。保衛三業六根。得大解脫。衆生離苦。佛願滿足。故先結戒。戒有大小乘分。大乘戒藏。被菩薩乘。小乘戒藏。被聲聞乘。聲聞戒狹。未稱究竟。不言即成佛道。菩薩戒廣。普被一切衆生受戒。即入佛位。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又聲聞戒。常隨佛衆。隨事而制。菩薩修行六度。化利衆生。不常隨佛。波羅提木叉戒。乃即六度萬行元首。故世尊最初成道。始轉法輪。即先頓教。結此菩薩戒藏也。孝順父母師僧三寶。顯菩薩戒行。萬行因中最勝因也。何者父母。即生身父母。以此世身。由本父母懷胎乳哺。移乾就濕。種種辛勤撫育而成。師。即本師和尚。乃法身父母。以我法身。由師誨戒之力而生。又即師有三師。七師。皆有教誨之恩。僧。有同學。同見。同行。皆有成人之德。三寶。即佛法僧。乃慧命父母也。以我慧命。賴三寶熏修之力而得。如是諦思。父母師僧三寶。俱有深恩重德。實難酬報。當發孝心。而順事之。即此戒中。便是孝順。如不孝者。禽獸之不如也。故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此句承上。謂波羅提木義。其義廣大。無量無邊。此孝順一法。何以能盡佛戒之義。曰。此孝順深因。乃趣無上佛果至道之法。非同世間孝道。秪得人天小果而已。蘭盆疏云。稽首三界主。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茲由報親深因。而成佛道極果。不孝。當致至極苦果。所謂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也。是故世出世間。善惡果報。皆在孝與不孝。儒典贊孝曰。至德要道。又謂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也。故曰。至道之法。孝名爲戒。亦名制止。此二句者。明波羅提木叉之名義也。上以波羅提木叉爲戒。今只言孝順曰。至道之法。而不言戒品何耶。蓋孝順所在。自然梵行具足。因得戒名。如法苑云。戒即是孝。衆生皆吾父母。是故不殺。不盜。即守戒也。皆吾父母。即行孝也。又下經云。以常行放生業。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有生無殺。即孝即戒也。故此經首尾貫徹。十重四十八輕戒中。皆云孝順心。恭敬心。慈悲心。而恭敬心。慈悲心者。悉從孝順心中流出。故云。孝名爲戒。亦名制止者。此句再舉孝道名位。正以盡戒義。制者法制。止者禁止。以諸戒心。修一切善。即得阿耨菩提。無善不修。便是孝順心中之法制也。以諸戒品滅一切惡。便是孝順心中之禁止也。故云制止。所謂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心。是諸佛戒。此一法。三聚足。三身圓。以是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此吾佛世尊。始結波羅提木叉正義也。括而言之。如來出世。所說三藏十二部教。所詮者。戒定慧。所修者。六度行。所證者。無上道。是以始成無上正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戒。終至涅槃會上云。汝等諸比丘。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如佛在世。無有異也。波羅提木叉。戒也。是汝大師。孝也。是故始終所說。一以孝名爲戒。亦名制止。總括收盡而已。佛即口放無量光明者。標心地戒法瑞應也。此經放光。共有六處。一者。釋迦身放慧光。即果明因故。二者。玄主身放金剛白雲色光。即因顯果故。三者。舍那身放虛空光明。因果不二故。四者。舍那付授放光。光中召告。即明佛佛受持。皆此行故。五者。佛佛放光。光光化佛。現花供佛。以明必修本因。方得果故。今第六者。口放無量光明。說諸菩薩心地戒品。正明佛佛親口宣傳。畢竟要依心地戒光。爲修行勝因。然後得證心地戒光之勝果也。是時百萬億大衆者。總標戒光所攝。人天凡聖。有緣衆也。諸菩薩者。內凡。外凡。地上諸菩薩也。十八梵天。即色界中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共十八位。六欲天子。即欲界中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之六天也。十六大國王者。西域大國。共有十六。既大國王秉受戒法。其餘國王聽受戒法。亦可知矣。合掌至心二句。明聽受戒法虔恭意。合掌。即身業誠。至心。即意業誠。攝心諦聽。言不亂發。即口業誠。以是三業虔誠。於此心地戒光。豁然通達。

  ○二佛自敘說。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衆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衆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諸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此段正明世尊結戒誦持之緣因也。佛告諸菩薩言。至十地諸菩薩亦誦數句。乃以己勵人也。謂我是已成佛。今尚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況汝等初發心菩薩乎。半月半月者。每月二次誦戒。以十六日至三十日。爲黑半月。初一日至十五日。爲白半月。若逢月小。即二十九日。爲黑半月。誦者。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然此戒。乃一切諸佛。菩薩。修證菩提涅槃之根本正因。此是釋迦如來。半月半月立誦諸佛所傳心地戒法。萬古弘規。誰敢違也。言一切發心菩薩者。此即圓該十信。乃是發大乘心諸菩薩也。既初發心。亦當如我誦也。謂不但汝等初發心者當誦。即入理證真。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位諸菩薩。此諸菩薩。戒心既固。戒行已圓。如是菩薩。亦如是誦。其初心誦戒。尤可知也。是故戒光等者。此舉勝緣。明勝因也。謂從舍那自誦。而即千佛隨誦。以千佛自誦故。乃至新學。舊學菩薩。亦如是誦。是故戒光之緣。親從諸佛口中流出。既言光從口出。是有緣矣。既有是緣。必有其因。以致此緣。故云。有緣非無因。故光。光等者。破執情也。恐凡外小乘。聞有緣有因。遂生執著。不達自家本有戒光。向外馳求。故云。此光非屬青黃赤白黑之色塵法。非屬四大幻色之妄身法。非屬六塵緣影之妄心法非屬外道爲有爲無之斷常邪見法。非屬二乘修證因果等戲論法。此心地戒光者。乃超情塵。離有無見。絕修證心。不可思議。是一切佛所證無上菩提無餘涅槃。本源之法。是行菩薩道者之根本法。既此戒光。是一切根本法。是故大衆諸佛子等。應當受持。應當讀誦。應當善學。善學者。謂當於此心地戒光。必能受持通達其義。受而無受。無受而受。善用之也。諸佛子諦聽者。誡聽辭也。謂此心地戒光。實相大法。若不息慮忘言。默聽玄會。則亦不能與之相應。是故勸諦聽也。若受佛戒等者。舉能受之人也。謂若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畜生。乃至變化人。如是等衆。皆來受佛戒也。國王等解見前。言八部者。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之八部鬼神也。金剛神者。即護法大力士。畜生。即六畜等。變化人者是即天龍鬼神。禽畜等類。有大神通力者。故能化人形也。言但解等者。此明戒師。不得揀擇義也。形雖有別。性本無殊。無論貴賤人鬼。但能解得法師說戒法語。即不得揀擇。一一盡得與他傳授菩薩心地戒法而去。莫作分別而留難也。皆名第一清淨者。者字牒定。謂諸衆生。於諸佛淨戒未受之先。背覺合塵。染汙梵行。故不清淨。今受戒時。一切懺悔。洗滌淨器。返妄歸真。梵行具足。非同聲聞次第清淨。故云。皆名第一清淨者。

  ○二說戒相貌(二) 初總說戒相 二別說戒相。

  ○初總說戒相。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我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此承上言。既受佛戒。爲成佛因地心。當誦佛戒。明佛戒行。爲成佛果也。佛告諸佛子者。呼告能受人也。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者。明所受戒本法也。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二句。牒明違法之人。非菩薩。非佛種子。二句。斷定違法之過。謂波羅提木叉。是菩薩本業。今既不誦。即棄本業。本尚不得。云何利益衆生。而名菩薩。故云。非菩薩也。此光明金剛寶戒。是成佛之真種。真種既失。即佛果皆失矣。故云。非佛種子。何以故。以不肯誦佛戒。不明戒性故也。我亦如是誦者。舉自果人。以勸因人誦也。一切菩薩等者。舉同因人以勸誦也。謂我乃果人。尚如是誦。況因人乎。且過去一切菩薩已誦。未來當誦。現在今誦。三世一切菩薩。同修因人。是已成熟菩薩。亦如是誦。況汝等新學而不誦乎。是故勸汝亦當誦也。我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者。謂聲聞戒執身。以墮限量。而菩薩戒持心。離限量故。今於無限量中。表舉一二。故云。我已略說。言相貌者。謂波羅提木叉戒體。本無形相。不妨有持戒者。得持戒之相貌。而毀戒者。獲毀戒之相貌。所謂心持咒印。顧盻雄毅等是也。應當學者。勸習學也。謂上既知戒有持毀相貌。應當時時勤學不可怠也。敬心奉持者。謂敬奉此戒。當要尊重。刻刻行持。切勿忘失成佛種子。故云。敬心奉持。

  ○二別說戒相(二) 初說重戒相 二說輕戒相。

  ○初說重戒相(二) 初別說十重 二總結十重。

  ○初別說十重(十)。

  ○第一殺戒。

  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贊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衆生。而反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一殺戒相也。聲聞四棄。淫戒爲首。聲聞志出三界。無望成佛。唯斷續生。故以淫戒居首。菩薩化利衆生。以慈爲本。是故一切衆生。皆知貪生畏死。若斷彼命。便失本慈。且令生銜苦。怨恨不忘。累生酬報無已。是以殺戒在先。故楞嚴經云。佛告阿難。又諸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故戒之也。佛言。佛子下。正明殺事。乃至一切下。以輕況重。例明不當殺也。是菩薩下。正明佛子。戒所當持。而反恣心下。舉不持之過。是菩薩下。結不持之罪也。佛言佛子者。呼其人而告之。言爲佛子。受持佛戒。常依戒修。不可輕違佛制。以下仿此。言自殺者。是自己行殺。乃身心所造殺業也。教人殺者。雖不自己行殺。而使他人行殺。乃心口所造殺業也。或不自殺。亦不教殺。假以巧設方便。令其致死。是名方便殺。乃意地所造殺業也。贊歎殺者。謂以竦踴語。令彼殺者。快意而行。亦屬心口所造。見作隨喜者。謂見他行殺。雖亦不教不贊。然其心念隨而喜之。此屬意業。乃至咒殺者。謂殺法甚多。不悉繁舉。故超略之。以西域有惡咒。咒之令死。亦屬心口所造。以上所殺之相。或只有殺因。若殺緣不至。則不成殺。或因緣會合。而前起殺念。不復相續。亦不成殺。必因。緣。法。三事成就。方成殺業也。言殺因者。謂諸衆生從無始來。具有貪等種子。十惡業因。初心菩薩。見思等惑。諸煩惱障未空。殺等習氣不忘。忽起一念現行。故名殺因。殺緣者。謂所殺人畜等。宿世怨家聚會爲緣。殺法者。謂刀。杖。網。惡咒。方便等。斷彼命根爲法。由是三種和合。任運成殺爲業。以致當來互相殺害也。菩薩紹隆佛種。上弘下化。求解脫道。必以慈心爲六度本。是故戒殺爲第一事。又不但人。與大身衆生。而不得殺。乃至一切凡有命者。如草。如木。但有生長義者。俱不得無故而加折損。況生靈耶。問。菩薩冤親普度。是殺皆遮。但戒故殺。似非等慈。答。一切遮者。爲出家菩薩言也。如國王宰官。殺一救多。興善滅惡。正權乘菩薩。大慈悲心。故有遮有開。但戒不得無故爲名爲利以私心成殺也。是菩薩等者。正明佛子所修之道。而勸其當行也。慈悲心者。是菩薩根本心。乃於此心。應當常恒安住而莫忘失。故云。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常住二字。貫下孝順心也。以慈悲心。愛衆生如赤子。恒與之樂而拔其苦。以孝順心。敬衆生如父母。不敢違忤。而常恒奉事之。方便救護一切衆生者。此方便救護四字。乃是慈悲心。孝順心中。救護衆生善巧學處。使一切衆生安樂。永離刀砧等苦。而返恣心快意殺生者。者字斷定非爲之詞。謂修菩薩行者。若見衆生有苦。如不能救護者。尚缺慈悲。已乖本行。況復恣縱其心。快逞其意。以殺衆生者乎。其殘害已甚。正所謂斷大慈悲心。故當結罪。是菩薩波羅夷。波羅夷者。華言極惡。亦云棄罪。謂犯此罪。永棄佛海之外。不得入於清淨衆中。共同說戒羯磨。一切僧事。皆無有分。故云棄罪。當墮惡道。故云極惡。云是菩薩波羅夷罪者。表其分位當然。是自失其分位。故曰。是菩薩波羅夷罪也。自從上若自殺下。至不得故殺一節。此即攝律儀戒。謂無惡不止也。從是菩薩下。至救護一切衆生一節。此即攝善法戒。謂無善不修也。既斷一切惡。自不令其至於苦地。既修一切善。自然令其得至樂處。是爲饒益衆生戒。所謂無生不度也。由滅一切惡。而惑盡障除。以諸惡盡淨故。名爲斷德。因斷成功。當來果上證法身佛。由修一切善。而智顯慧開。以諸善集聚故名爲智德。因智成功。當來果上證報身佛。以斷惡修善。饒益衆生故。名爲恩德。以恩成功。當來果上證應身佛。如是三德身相。總在三業。六根。斷惡。修善。而得成就。是名菩薩波羅提木叉反此即波羅夷。餘皆仿此。

  ○第二盜戒。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咒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財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二盜戒相也。盜者。謂不與者不得故取。若強取者。皆名偷盜。所謂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故應戒也。若佛子下。至一針一草。不得故盜一節。此名攝律儀戒。而菩薩下。至生福生樂一節。名攝善法戒。以上斷惡修善。即饒益有情戒也。言自盜者。謂親手竊取人之財物。名爲自盜。令他行竊。名教人盜。假設方便善巧而取。使彼自然而與。名方便盜。念誦邪咒。以幻術力。令彼財物自然而來。是名咒盜。盜因者。謂無始熏習賊貪種子爲因。或暫起盜念也。盜緣者。謂金銀等寶現前助成盜心爲緣。盜法者。即設巧計盜人財物爲法。盜業者。謂因。緣。法。三事俱備。任運成盜。以致當來爲畜爲奴。世世償還苦報。不但人民財物。不得行盜。乃至鬼神之物。亦是有主。如祠廟中供具等物。亦不得盜也。劫賊物者。謂劫盜所得之物也。一切財物下。以輕例重。明決不得盜也。謂毋論貴賤輕重。一切財物。而不得強取。即若至微至賤。一針一草。皆不得不與而取。若取即犯盜戒。故曰。不得故盜。而菩薩下。勸其當行也。而爲菩薩者。應觀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亦如父母。是故當生孝順心。供養如佛。如父。如母。若盜彼物。即名盜佛物也。應生慈悲心者。即菩薩本行心。此心能與其樂。能拔其苦。當觀衆生。如子如女。不以忍心令其饑凍。故云。應生佛性慈悲心也。常助一切等者。承上。既是恒具孝順慈悲之心。是故應當常助一切人。生彼身中之福。生彼心中之樂可也。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有是理乎。是故結成不應之過。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衆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三淫戒相也。淫者。謂與男女身心流逸。汙淨行故。此即三界。四生六道衆生。輪回生死根本法也。淫根不斷。永無得出生死輪回。所謂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故當戒也。自淫者。謂自身與男女作纏縛故。教人淫者。亦即使彼不解脫故。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者。淫類甚多。指一例餘。示所戒也。淫因等者。謂成淫事。單根不就。獨境不成。必具因。緣。法三。故成淫也。言淫因者。無始貪淫習氣爲因。淫緣者。男女合會助成爲緣。淫法者。撫摩憐愛情術爲法。以是因緣法三和合。任運成淫爲業。而感六道輪回。不得解脫苦果等報也。乃至畜下。以異例常。謂不但人女。不得生染。乃至畜生之女。諸天鬼神之女。亦皆不得淫也。非道行淫者。謂於妻妾正淫中。犯其非道之處。或非其時也。於出家者。一切全斷。在家之人。惟制外淫。及與非道非時淫也。已上所戒。斷一切惡。向下所勸。修一切善。其中斷修。即恩及衆生也。而菩薩應生孝順心者。牒定爲菩薩者。不同無智慧人。應當觀察一切男子即是我父。一切女人即是我母。不敢犯之。故云。應生孝順心也。救度一切衆生。淨法與人者。此是人己兩利。謂以一己清淨之法。而並與所不犯之人。令斷愛欲根本。救度一切衆生。脫離三界纏縛。方是菩薩慈悲教導。淨法與人。若不能生如是教益之心。已非菩薩。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而使一切衆生。入愛見坑。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四妄語戒。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亦生一切衆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衆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四妄語戒也。言妄語者。即虛誑不實也。乃即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自非聖人。而言我是聖人。非實得上人法。而言我得上人法。欺誑愚夫。亦是自欺。若究其情。是乃希求名聞。貪圖利養。此罪不善。故戒之也。自妄語者。即自己說我是聖人。我已悟了道。我是第幾祖。故云自妄語。教人妄語者。或命弟子。或使朋友互相傳言。亦如我說。故云教人妄語。方便妄語者。以巧語言。合彼機宜。自然而信。故云方便妄語。妄語因者。謂無始誑貪種子。虛妄習氣爲因。妄語緣者。謂有可欺之人現前。助成爲緣。妄語法者。欲惑人心取信。必有架言之法則也。妄語業者。以因。緣。法。三事和合。任運成妄爲業。以致將來拔舌犁耕等苦果報也。所謂大妄語成。墮無間獄者。此也。乃至不見言下。以輕明重。言妄語者。不但重者。不得故犯。乃至最輕者。如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皆不得也。不見言見者。謂本不曾見他作惡。以順人意而言見故。見言不見者。謂實見他人行善。以嫉妒心而言未見其善也。身心妄語者。謂上不見言見等。已出於口。口本屬身。口不自言因心而發。故云身心妄語。已上所戒。即攝律儀戒。向下勸其當修。即攝善法戒。既言出真實。即攝衆生戒也。而菩薩常生下。正明饒益衆生語也。謂菩薩者。凡所出言。常生正語。亦生一切衆生正語正見可也。言正語者。即語不偏邪故。正見。即見不顛倒故。謂語正者。而見自正。由是自己說誠實語。方能取信於人。是故亦使一切衆生。而得正語正見。皈依佛教。爲正人也。若爲菩薩自無正語正見。已非菩薩智行。況反更起一切衆生。邪語邪見。造邪業者。其罪何辭。是故菩薩得波羅夷罪。惟除救人急難。方便權巧。凡有益者。不但無過。更有功德。

  ○第五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酤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衆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衆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五酤酒戒也。言酤酒者。謂釀酒賣人也。以酒與人。所害者廣。能使飲者。多起非心。敗國亡家。喪身失命。種種過惡。無所不至。皆因飲酒。故戒之也。自酤酒者。謂自貪利而貨賣也。教人酷酒者。其義有二。一謂教人造作貿易之語。二謂以本與他瓜分其利。酤酒因者。無始貪利之心爲因。酤酒緣者。米麥工人等具。助成爲緣。酤酒法者。謂醞釀麯蘖等爲法。酤酒業者。以上三事和合。營運成酤爲業。致受當來癡熱無知果報等苦也。一切酒不得酤者。謂不但米麥等酒不可造。乃至甘蔗。葡蔔。楊梅。棗子等物。一切俱不可造。所以然者。以一切酒。皆起一切罪業因緣故也。四分律云。酒有三十六失。始於不孝父母。不敬三寶。終於落水凍死熱亡。又智度論云。酒有三十五失。始於現生虛乏。終於來世愚癡。真乃世間狂藥。烈於砒鸩。古有優婆塞。以一飲酒。諸戒俱破。故云。起罪因緣。已上所戒。斷一切惡下。明佛子所行之正行。即修一切善。其中斷惡修善。即饒益衆生戒也。而爲菩薩行者。應生一切衆生明達之慧可也。明達。即智慧照了義。菩薩應依般若。以大智慧光明。自覺。覺他。曲盡方便。開化衆生。必致發生各各本有大智慧明。於諸事理。了然通達。如或不能。猶失菩薩方便之行。況反以酒酤賣與人。發生一切衆生顛倒之心耶。故結過云。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六說四衆過戒。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六說四衆過戒也。說者。謂快心。談說。總有二種。一者。正理立量。二者。非理論量。此是非理論量也。說四衆過者。謂妄議出家二衆。在家二衆過失。既爲菩薩。於同行友。無過不可謗訕。設彼有過。當以慈悲善言勸谕。令彼知過必改。懺悔爲門。胡得向外人說。自辱法門。使聖道不行。此罪非細。故戒之也。口自說者。謂謗出自口也。出家在家四衆。乃是發大乘心。禀受大乘戒者。故云菩薩。比丘。比丘尼者。別開出家二衆。乃是內秘外現。受聲聞戒人也。教人說罪過者。其義有二。一者。己有私忿。令人宣說彼過。以快自心。二者。他人之忿。即令彼所忿者說之。乃就中取事也。言罪過者。罪。謂重垢輕垢等罪。過。謂七逆十惡等過。以過定罪。故云罪過。如是缁白四衆。俱是住持三寶。弘通佛法之人。爲佛子者。不得口自宣說彼之罪過。亦不得教他人說彼罪過。應善護口。其福無量。罪過因者。無始以來。惡口習氣爲因。罪過緣者。謂彼少有形迹。可以借口爲緣。罪過法者。妝點罪過。巧說方便。欲人取信爲法。罪過業者。三事和合。巧運成說爲業。致使當來。受截舌地獄苦果等報也。已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下。即修一切善。斷惡修善。即攝衆生戒也。聞外道惡人者。謂外道顛倒惡見。斷佛慧命。使諸衆生。墮坑落塹。故名惡人。二乘亦名惡人者。以不能續佛慧命。故亦名惡人也。說佛法中非法非律者。謂外道小乘。不達大乘逆行順行境界。見其所爲。說言非法非律。爲菩薩者。聞此惡說。應當生慈愍心。教化是惡人輩。使外道改惡從善。反邪歸正。令二乘捨小知見。發起大乘善信可也。如或不能如是開化。尚缺慈悲。豈有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耶。故結過云。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七自贊毀他戒。

  若佛子。口自贊毀他。亦教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衆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七自贊毀他戒也。口自贊毀他者。謂贊自己能行六度。欲人恭敬供養。而常毀訾他人。令彼道法不能流通。致使喪名失利。此非佛子所爲。故戒之也。口自贊毀他者。謂自口贊自己之長。而毀他人之短。亦教人自贊毀他者。謂教他人亦贊我有德。而毀他無德也。毀他因者。謂無始來。貪嫉習氣。常懷自贊毀他之心。爲因。毀他緣者。謂欲毀人境現前爲緣。毀他法者。謂毀人善德。令取信於人爲法。毀他業者。以此三事和合。作運成毀爲業。以致當來受苦果報也。已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應代下。勸其當行。即修一切善也。既爲菩薩。倘見他人有過。尚應自代一切衆生。受加毀辱。以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以如是心。行如是行。如來方名此人。爲真實菩薩。若自揚己有德。隱覆他人好事。而反令他人受毀辱者。此非佛子心行。故結過云。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八慳惜加毀戒。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爲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八慳惜加毀戒也。謂慳吝財法。見求不與。反加打罵也。慳惜屬貪分。加毀屬瞋分。貪瞋二法。由無智慧。即癡分攝。性貪墮餓鬼。加毀墮地獄。愚癡墮畜生。三毒不善。故戒之也。自慳。謂即自己吝惜財法。不惠人也。教他慳者。使他吝惜。以遮自己慳貪心也。慳因者。以無始來。常懷吝惜之心爲因。慳緣者。見求財法之人。不相契合。遮護爲緣。慳法者。以巧設種種遮護。不施爲法。三事和合。作意成慳爲業。致受當來餓鬼果報等苦也。已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下。勸其所行。即修一切善也。言爲菩薩者。若見一切貧窮之人。無論遠近親怨。來乞求者。應當平等。隨其前人一切所須。悉給與之。勿吝惜也。貧窮人者。有二種人。一身貧窮。謂乞衣即與之衣。乞食即與之食。如乞安身之所。即施安身所也。二心貧窮。謂乞法即與法。如大乘根。即以大乘法施。如小乘根。即以小乘法施。隨其所須。一切不吝。如是之施。是名菩薩慈悲道行。而爲菩薩。若以惡心故。自私自利。以瞋心故。厭人乞求。不但不肯多施。乃至一錢。一針。一草。總不施與。又或有求法者。不爲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如是之心。尚失菩薩慈悲之道。墮慳吝罪。何況反更加罵辱乎。是菩薩波羅夷罪。律云。見乞不施。有二不犯。一者。如乞財作惡。乃害人害生命。不施不犯。二者。如乞法已。還歸外道。助外道法。不說不犯。即加訶責。亦俱不犯。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衆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衆生中。乃至於非衆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九瞋心不受悔戒也。瞋者。謂含毒在心。發於面目。身心不甯之相。前人偶爾相觸。轉向求悔。而不受其懺謝。即上違佛教。下乖接引。中失本心。以是根本煩惱有六。後第六之惡見。乃斷衆生慧命。比慢疑二尤重。前三中之瞋心。即捨衆生悲仰。比貪癡二尤重。所謂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障菩提心。障菩提願。乃至一切障礙。無過於瞋。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明瞋事也。言自瞋者。自己之恨。發爲瞋怒。教人瞋者。有三義。一者。借他瞋彼。以雪己恨。二者。教他瞋彼。於中取利。三者。是他人之所恨。使其兩相瞋害。於中取樂。令二家不得解脫故也。瞋因者。謂無始來含恨習氣爲因。瞋緣者。所瞋人境現前爲緣。瞋法者。謂即心起計較。令彼受辱爲法。瞋業者。以此三事和合。造作成瞋爲業。致受當來三塗果報等苦也。經云。不斷瞋心。縱有福德。多智禪定。感修羅報。如無福德智定之人。即感虎狼蛇蠍等報。以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下。即修一切善也。而修菩薩行者。應生一切衆生心地之中平等善根。無所諍鬥之事。常生一種慈悲之心。視諸衆生如子女等。應撫育之。以是不忍瞋也。又當常生一種孝順之心。亦觀衆生如父母等。應奉事之。以故不敢瞋也。若具如是心者。是真佛子平等觀門。如或不能。已非佛子平等方便。何況反更於一切衆生中。乃至於非衆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者耶。非衆生者。即佛乃至賢聖。或及變化人也。以惡口罵辱者。即口業不善也。加以手打。即身業不善也。意猶不息。即意業不善也。以是三業齊犯罪爲自作。或所瞋之前人來求悔過。又以善言懺謝。下氣解瞋。猶然揚眉怒目。瞋恨不解。即非菩薩心行。故當結過。是菩薩波羅夷罪。如不犯者。類無厭足王等。具此三毒。乃真菩薩行也。

  ○第十謗三寶戒。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十謗三寶戒也。謗者。謂於理不明。無有實見。妄加非議也。三寶。乃是一切衆生良祐福田。謗則自失菩薩善芽。亦失彼衆生善芽。其過非小。故戒之也。自謗三寶者。謂自己未具正見。未解深法。或見外道典籍。或聞外道人言。或順有勢位人意。即自口語。亦隨而非議也。教人謗者。謂使他人謗訕。欲同黨也。謗因者。謂無始來。好邪論議習氣爲因。謗緣者。遇有空隙。湊合其語爲緣。謗法者。謂以巧詞僞辯。俾愚癡邪見取信爲法。謗業者。即此三事和合。造作成謗爲業。致使當來三惡道中。不見三寶不聞三寶。受惡苦果也。已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下。勸其所行。即修一切善也。而爲菩薩道者。若見外道。及以惡人。以一惡言謗佛音聲。一入其耳。即如三百鉾槍攢刺心中。其痛難忍。等無有異。所以者何。以斷一切衆生佛種故。一言如此。何況多言。耳聞如此。何況自口而出謗言。佛爲天人大師。開我迷雲。導出三界。當生信敬。而不生信敬心。佛爲大慈悲父。能拔我苦。而與我樂。正當孝順。而不生孝順心。如此已非佛子。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之人。謗毀三寶。以滋快議。此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二總結十重。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此段總結十戒得失之相。奉勸堅持此戒法也。善學下。舉人贊德也。是菩薩下。舉法以明戒法當持。不應毀也。若有犯下。明毀戒之過失。汝等下。勸生生學持。不可忘也。八萬下。引廣以明略。言善學諸仁者。是佛贊美詞也。謂於此戒善能受持。其人具足慈悲孝順之德。故稱善學仁者。既稱仁者。於此十波羅提木叉。清淨戒品。應當勤學。而於其中。自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以微塵許尚不得犯。何況具足犯十戒乎。此決言不可犯也。若有犯下。假設斷定犯戒得失之相。謂於十重戒中。微塵不犯。是能發菩提心。可保固國王位。轉輪聖王寶位。比丘。比丘尼位。亦可保許進入三十心。十地因位。可許希冀佛性常住妙覺果位。如或不然。設若少有違犯。是即不得現身發菩提心。所以者何。菩提心者。即是清淨光明金剛寶戒妙覺心也。今既背覺合塵。染汙梵行。即失此心。故云。不得現身發菩提心。此心乃是福慧二種根本。今根本已失。即佛花果。從何而生。故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以國王位。金輪王位。是爲世間最勝福位。比丘僧位。比丘尼位。爲出世間賢聖慧位。今既世出世間福慧之位已失。則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因位亦失也。因位既失。而於妙覺果位。豈可得乎。是以佛性常住妙覺果位亦皆失也。戒如大地。萬善從生。今無其地。則佛聖種。無可安處。佛種未植。佛芽何生。故云。一切皆失。問。既福慧因果。一切寶位皆失。未審此人。復居何地。答墮三惡道中極苦處也。言二劫三劫者。示極苦處長遠時分也。不聞父母三寶名字者。此示地獄三途罪障深重。不似人間受生福報。與得受佛法處。是故父母三寶名字。皆不聞也。以是當知。不應一一犯此戒也。向下結勸當持不當毀義。若毀戒者。失大利益。得大苦趣。以知十重戒中。不應犯如微塵許法。是故汝等一切三世菩薩。於是十戒。應當敬心奉持。乃至終身不可忘也。此處略說。若廣明者。具大部八萬威儀品中。已上十重戒中。隨犯一戒。即依本罪治之。若犯七逆極重罪者。報屬無間。若犯餘輕罪者。攝後四十八戒。如是罪品。但在人人念頭起處。入重入輕故耳。噫毫釐繫念。三塗業因。可不慎歟。

  ○二說輕戒相(二) 初結前起後 二別釋文義。

  ○初結前起後。

  佛告諸菩薩言。已說十波羅提木義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此乃吾佛世尊。召告現前在會三賢十聖等諸菩薩言也。已說下。結前十重。已說竟也。四十八輕。起後輕戒。今當說也。

  ○二別釋文義(四十八)。

  ○第一不敬師友戒。

  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黎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一不敬師友戒也。師以開導。友以切磋。世出世間法器。全賴師友。所當敬重。倘存憍慢。一生福慧消滅。故戒之也。若佛子下。舉人以明其位。應先受下。乃明福慧二位基本。既得戒下。明受戒者。染法獲益。當酬恩也。而菩薩下。明背恩忘本者。以結罪也。國王。乃各邦之仁君。輪王有四。金銀銅鐵。四轉輪王。統攝四三二一天下主也。百官。是文武大臣也。如是聖君賢臣。欲受王位官位之時。必應先受菩薩戒何也。謂受菩薩戒人。必以慈悲利濟。孝順爲懷。如爲君者受菩薩戒。即爲仁德聖君。爲臣者受菩薩戒。即爲忠良賢臣。感一切鬼神。救護王身。永保其位。救護百官之身。高進其爵。不但鬼神救護而已。亦感十方諸佛歡喜護念。何者。護法金湯全賴之也。金光明云。若國王受菩薩戒。廣行十善法。教化衆生者。身心快樂。永無三災。遠離八難。國界安甯。人民樂唱。云云。所以先受菩薩慧戒。後受王臣福位。獲鬼神救護。諸佛歡喜。如此利益。若非師友教誡。何由能得。是故應當知恩報德。生孝順心。敬重戒師。如敬父母。不敢少違。生恭敬心。而敬善友。如敬兄長。不敢有慢。若具如是心者。方名念戒入道人也。見上座下。正明孝順恭敬之義。上座以對中下而言。謂已上無人故。毗婆沙論云。上座有三。一者。生年上座。即尊長耆舊是。二者。世俗上座。乃即知法大財。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屬是。三者。法性上座。即阿羅漢果位是也。和尚。唐言力生。即受戒本師也。阿闍黎者。唐言軌範師也。即羯摩。教授。依止。尊證諸師是也。言大德者。謂此諸師。居臘長德勝故。亦貫下義。同學。同一師所學出世道故。同見。同一見。又解中道理故。同行。同一清白梵行門故。如是師友若來。毋論遠近。應起承迎。致敬禮拜。復應問訊起居。此謂孝順恭敬心也。爲菩薩者。應當起孝順心。而反起瞋嫉心。應當起恭敬心。而反起亵越心。憍心。亢己名位。憍倨自尊。故名憍心。慢心。藐視前人。慢彼有德。故名慢心。癡心。見賢不親。見聖不敬。而無智慧。故名癡心。瞋心。恨彼師友嚴訓。故名瞋心。有此四種之心。故見師友來而不迎。至而不禮。亦不問訊起居也。憍心等四。屬意業也。不起承迎禮拜。屬身業也。亦不問訊起居。屬口業也。以是三業不善。乃至飲食。衣服。臥具。湯藥等物。一一皆不如法供養也。以自賣下。緊承如法說來。言既爲佛子。應當重法。輕身命財。求出世道。內而己身。外而國城。親切男女。貴重七寶。以及衆多百物。一切可賣。應如此供養也。言賣身者。如常啼。賣心肝而學般若。如世尊因地中。爲半偈捨全身。乃至身然千燈。此亡身。爲法樣子。略引一二。乃爲有名位者。報恩之盛節也。不如是承迎禮拜。供養諸師友者。是菩薩犯輕垢罪。此罪比前十重。僅減一等。非輕細之謂也。

  ○第二飲酒戒。

  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衆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二飲酒戒也。言飲酒者。非造酒也。造酒賣者。所害甚廣而飲酒者。惟害己身。故微分重輕耳。律云。飲酒之人。墮燒煮地獄中五五百世。初五百世。在鹹糟地獄中。二五百世。在沸屎地獄中。三五百世。在曲蛆地獄中。四五百世。在蠅蚋地獄中。五五百世。墮在癡熱無知地獄中。業報如此。故戒之也。故飲酒者。律中開有重患。醫師言瘥。以酒引藥。權用不犯。無故而飲。或借病而飲者。是爲故飲。而酒生過失無量者。辯明不得飲酒之義。意謂酒乃米汁。何故不得飲耶。以飲酒者。迷心亂性。無量過失。從飲酒故而生。是以不得飲也。不但自飲酒者。得無量過失也。且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他人飲酒者。亦招感五百世中無手足報。何況無故自飲。自飲尚且不得。豈得教人飲耶。是故不得教一切人飲酒。及教一切衆生飲酒。教尚不得。何況自飲。是故凡一切酒不得飲也。言一切酒者。酒有多種。楊梅。棗子。甘蔗。葡萄等酒。但能醉人。並有酒氣酒味。一切皆不得飲也。已上明戒。向下結罪。若故自飲。教人飲者。是菩薩犯輕垢罪。

  ○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衆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衆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三食肉戒也。一切衆生。皆有靈覺之性。俱有貪生畏死之心。皆有恩愛情識之念。與我不異。所謂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柰何有一類人。邪見覆心。爲己口腹。食彼衆生身肉。強言。只要明得大事因緣。食肉無礙。若大事已明。則迥脫舌根味塵。得言食肉無礙。若其未明。豈食肉無礙耶。予乃哂之曰。如果大事已明。食肉無礙。則於鎔銅。熱鐵。亦當無礙。能吞鎔銅熱鐵者。自可食肉矣。如宋濟顛募裝佛金。盡以其赀食酒食肉。向後從口吐金得裝佛相。是真無閡。志公食鴿。一日從口盡吐活鴿。齊飛而去。是真無礙。若此未能。則所謂明大事者。何獨親於肉。而喜近於口。疏於鎔銅熱鐵。而畏近於身也。又豈得復云無礙耶。楞嚴經云。羊死爲人。人死爲羊。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互相食啖不已。故戒之也。言若佛子故食肉者。故字對權設而言。昔佛在世時。年逢饑馑。草菜不生。佛神力故。以五指端。化五淨肉。實非生血。一時權現。安有實是衆生身肉者。爲佛子而故食乎。是故一切衆生身肉不得食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斷大慈悲佛性種子者。其義有二。一者是斷菩薩大慈悲心佛性種子。所以者何。菩薩發菩提心。願爲令諸衆生。離苦得樂。是爲成佛等一因行。今無慈心食衆生肉。是斷自己成佛因種。因種既斷。無上佛果。安可希冀。二者。是斷衆生佛性種子。謂諸衆生。從無始來。輪回六道。雖然改頭換面。而彼貪生畏死之性。即我所發慈悲佛性。今欲食彼身肉。令生恐怖。見而捨去。失彼受化緣因。是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也。行願品云。一切衆生。而爲樹根。諸佛菩薩。而爲花果。以大悲水。饒益衆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今佛樹根既失。則佛花果又從何處生耶。一切衆生見而捨去者。殺氣相迎。毒於戎狄。如鷗去海翁機。鴿搖羅漢影也。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衆生身肉。若故食者。得無量罪。楞伽經云。有無量因緣故。不應食肉。爲一切衆生。從本以來。常爲六親故。不淨氣分所生長故。衆生聞香。悉生恐怖。如栴陀羅。及譚婆等。狗見驚吠故。今修行者。發悲不生故。臭穢不淨。無善名稱故。令諸咒術不成就故。諸天所棄故。令口氣臭故。夜多惡夢故。乃至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是故不應食衆生肉。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第四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四食五辛戒也。五辛者。即五葷。非五腥也。言五辛者。一大蒜。亦名葫。即葫蔥是。二茖蔥。即他經云革蔥。乃薤菜是。三慈蔥。即蔥是。四蘭蔥。即小蒜。五興渠。即蒠蒺。所言不得食者。以是五種。熟食發淫。生啖增恚。更有五不應食。一生過。二天遠。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西域記云。家有養辛之人。驅令出郭。是故不獨單食不可。大凡一切食中。相雜佐用亦不得食。若謂無所殺害。而故食五辛者。犯輕垢罪。

  ○第五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見一切衆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同一衆住說戒。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五不教悔罪戒也。教。即教誡。悔。即悔過。罪。即罪咎。謂爲菩薩師者。凡見人設有過。得教令懺。不教。則得罪。所以者何。昔迦葉佛世時。有一比丘。多作三師。多度弟子。而不教誡。其弟子者。因不持戒。死墮龍中。龍法受罪。七日一受。時對火燒。肉盡骨在。尋後還復則復燒之。不能堪苦。龍具五通。自思何罪所致。觀知因本師不教。多作非法。遂恨其師。欲加毒害。後時有五百。賈客入海采寶。其師在內。龍便出水捉船。衆人大怖。詰問龍故。何以捉船龍曰。今此船內比丘。是我本師。因不教誡於我。今受苦痛。故爾捉之。汝等若將比丘下水。便放其船。衆人見事不止。欲捉比丘。而比丘便自投水身亡。佛言。以此驗之。凡度弟子。不可不教誡也。若佛子下。舉人以明犯相。見一切衆生者。總指在家。出家。大小七衆。乃受持戒法之人。犯。謂干犯也。八戒。五戒。即優婆塞。優婆夷。二衆之戒相也。八戒但受一日一夜。不同五戒終身守持。十戒有二。一沙彌沙彌尼十戒。二菩薩十重戒。毀者。破壞也。禁者。止滅也。如來所制。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名爲禁戒。如若受而不持。持而不誦。違背聖言。越其所制。故云毀禁。七逆者。弑父。殺母。弑和尚。弑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惡心出佛身血。弑阿羅漢是也。佛在世時。出佛身血。佛滅度後。賣佛菩薩形像。及賣佛經律。名爲出佛身血。弑比丘僧。即名弑阿羅漢。八難。即下冒難遊行之八難也。菩薩見此一切犯戒之人。當生慈悲心。教其懺前愆尤。悔後莫作。是爲自利利人。如不教懺悔者。已得不教悔罪。何況同住一處。同僧利養。而又同共布薩。同一清淨和合僧衆安住其中。而說佛戒。竟不舉其犯戒罪過。使其懺悔。如是不教彼悔過者。是菩薩師。犯輕垢罪。

  ○第六供給請法戒。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床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爲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六不供給請法戒也。修菩薩行者。凡見大乘法師。應備香花諸供養具。如供諸佛等無有異。請轉法輪。使其道法流通。慧命不絕。若不供給請說法者。是菩薩人。則墮慳貪。我慢。焦芽。敗種等流。有失大利。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標明可供之師友也。言大乘法師者。揀非小乘獨善。乃是具大信解。發大道心。趨大道果。智悲雙運。自利利人之師。故名大乘法師。大乘同學下。此舉友人亦大乘也。同學。謂同一師禀受大乘心地戒學。同見。同一見解。究竟實相心地戒見。同行。同一菩薩心地戒法。清白梵行。若見如是師友。行無緣慈。來入僧坊。舍宅。城邑等處。無論遠近。若乃百里千里來者。爲主菩薩。應起致敬。來。即迎來。去。即送去。其中禮拜供養之事。俱必一一如法周旋。勿生懈怠。如供養者。應當日日三時不乏。言三時者。即初中後。三時也。何等供養。每日所食。用三兩金。以作百味飲食供養。又不止此。更敷床座。而爲安止。廣備醫藥而爲調理將此四事。以供法師。凡此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當盡心如禮供養。不應吝惜。以上修福。是滿檀波羅蜜。常請等下。乃即修慧。是般若波羅蜜也。常請等者。承上所言。日日三時恭敬禮拜供養之者。非爲求人天小果福報而已。正爲常請法師。日日三時演說妙法。以續一切衆生慧命故也。此表能供請者。口業虔誠義也。日日三時禮拜者。申請法威儀。以表身業虔誠義也。言不生瞋心者。釋請法開示中。不瞋師友規矩嚴訓尊高。言不生患惱之心者。釋供養中。不患我供養繁費。此之二心。總表意業虔誠義也。爲法滅下。總申上義。以勸爲菩薩者。應當如是爲法滅身。其義有二。一果真爲法者。尚不惜此身命。何況資具而不供養。二果真爲求解脫道。當捨不堅固身。易金剛不壞身。捨不真實世命。易法身智慧命。如佛因中爲求大法。身爲床座。布髮掩泥。半偈然燈。種種苦行。皆是爲法滅身榜樣。修菩薩行者。亦應如是請法。而勿懈怠可也。若不爾者。少有怠惰。此句斷定。若不如是供養心者。犯輕垢罪。

  ○第七懈怠不聽法戒。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咨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七懈怠不聽法戒也。此戒承前所言。不但師來我所。乃供養聽法。但有說法處。應當至彼聽受。不可懈怠而不聽也。懈怠即八大隨之一。由此懈怠。即生放逸。放逸。即失念。失念。則多散亂。散亂。即不正知。不正知。則生愚癡。造諸惡業。所以始由懈怠不聽。終則無惡不造。是故凡有講法之處。宜應往彼聽受。如不往聽。即是慢法。以慢法故。福慧消滅。罪惡增長。所謂若非法味滋神。終無解脫。故戒之也。言爲佛子。必上求下化。爲本因心。廣學多聞。爲勝方便。若非廣學多聞。豈堪住持三寶。是故凡有一切講法處。應往聽受。言毗尼經律者。正明滅惡生善之法寶也。梵語毗尼。此云調伏。謂調三業。治伏六根。滅一切惡。生一切善也。亦云善壽。謂此毗尼住世。即佛法住世。毗尼若滅。佛法即滅故也。又以經中攝律。律中攝經。又經詮性相理。律止性業遮業。二義俱含。故云毗尼經律。大宅舍中等者。別明講法處也。佛在世時。諸比丘等。常受王臣諸大檀越請在家中安居說法。是爲大宅舍中講法處也。是新學下。誡應聽也。謂凡所有一切講法毗尼經律處。凡新學菩薩戒者。應手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至心聽受。如不解義。須一一咨詢請問。而決疑也。若山林等者。以遠況近。言不但在居士家而常隨聽。即若在山林下。僧地房中。乃至一切說法遠處。悉應至彼而聽受也。昔者童子南詢百郡。衲僧遍歷千山。乃至投子三登。洞山九上。皆爲大事不憚劬勞。安得不往聽法。律開有病年老。足力難行。或所說者。是常所聞。或自具大智慧。具大辯才。或修深禪大定。或知彼所說者是外道法。此不往聽。俱爲不犯。除此即於四十里內。若不至彼聽受法者。是新學菩薩。犯輕垢罪。

  ○第八背大向小戒。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八背大向小戒也。上謂凡一切處悉至聽受。惟恐心背中道大乘之理。而向偏小邪外之道。此道乃是斷佛種性。障菩提道因緣。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明背大義。言非佛下。明向小義。所言心背大乘常住經律等者。謂佛所說大乘道法。其中所詮不生不滅常住實相心地。法身體相之戒。乃是諸佛所師。菩薩之母。故云常住經律。於此心懷狐疑。反言非佛所說。而受持二乘聲聞權小之法。反受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故云向小。以是背大向小之故。犯輕垢罪。昔天親菩薩造五百論。贊小斥大。後遇無著悔悟己過。欲自截舌。無著菩薩教令以舌還贊大乘。天親受教。克心向大。弘傳廣演。卒成聖果。改過不吝。是爲菩薩。

  ○第九不看病戒。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房中。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九不看病戒也。衆生五蘊身命。皆屬四緣。六塵。妄想假合。難免生老病死等患。如來三界醫王。四生慈父。恒以大慈悲心。善調衆生身心病惱。既爲菩薩。若見一切疾病之人。不興大慈大悲心念。緣念苦衆生者。即是自失成佛根本。故戒之也。言見一切疾病人者。上自父母師長。下至子女徒衆。中至兄弟六親。外至冤家。毋論一切。常應供養也。問。不作救濟。而言供養者何。答。具此供養心念。自然看病心田。得恒久也。言如佛無異者。申明供養義。謂佛以衆生身爲身。以衆生病爲病。故凡見諸病人。當視如佛也。昔嚴老躬處疠坊。吮洗無忌。寬公輿歸病者。僧俗不分。可謂供養如佛。又供養如佛者。蓋以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爲第一也。八福田者。一諸佛。二聖人。三父。四母。五和尚。六阿闍黎。七衆僧。八病人。此八者中。惟病爲患。能救苦患之因。自受安樂之果。故看病者。爲第一福田也。若父母師僧。及弟子病者。概及上下。俱以平等心看。言諸根不具者。即六根殘缺也。百種病苦惱者。即風寒暑濕。四百四病。舉略以該廣也。如是殘苦。皆應慈悲供養令瘥。豈有爲菩薩者。瞋恨不看之理。言瞋恨不看者。或若父母師長。平時督誨。或爲弟子。平時忤慢。或病中時煩瑣求等。遂有瞋恨在心而不肯看。乃至等者。此即從疏況親。不但父母。師長。弟子等病而不看也。乃至僧地房中。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之中。一切病人。應當盡心救濟。何況父母。師僧。弟子等病而不看乎。五百問云。如行路時。若見病人。不往瞻視。不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得罪。是故若見病人。不救濟而去者。犯輕垢罪。

  ○第十畜殺具戒。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鬥戰之具。及惡羅網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衆生。不得畜殺衆生具。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畜殺具戒也。殺具有二種。一鬥戰具。二取殺諸物具。皆是害命傷慈。殺心易起。故戒之也。爲佛弟子。應行佛行。應畜截魔斬愛大智慧刀。勇猛杖。大勢弓。精進箭。忍辱甲。定力斧。及張大法羅網。以羅三界衆生。拔出愛河。如是具者可也。又德山護生棒。石鞏救死弓者。正當畜也。而不應畜一切刀杖。弓箭。鉾斧。鬥戰凶殺之具。不但此具不得畜也。及惡羅網殺生器者。以皆凶物。易動殺機。非佛子所宜有。是故一切不得畜也。而菩薩下。申明不得畜義。謂既爲菩薩。雖或弑我父母尚不得加報。此乃極言殺具。決不可畜。如甯有盜臣意。又或不報此仇。衆生承其攝受。回心向化。遂以得度。正爲菩薩偶現之大權也。此見必當殺者。尚有不殺之時。況無故而殺一切同生同命。無仇無罪之衆生乎。菩薩若故畜此鬥害衆生具者。犯輕垢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如是一句。總結前十戒也。應當二句。總勸修學此戒。應當頂戴敬心奉持。勿忘失也。

  ○第十一國使戒。

  佛言。佛子不得爲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衆生。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一國使戒也。上言不應畜殺生具。此言不得軍中往來。總爲初心菩薩防難故耳。言國使者。謂於兩敵國中。作其命使人也。言爲佛子。應作佛使。傳佛心印。興智慧師。帥勇猛將。殺煩惱賊。當與諸魔共戰。如鄧隱峰。飛錫解鬥。又陳尊者。擲鞋解圍。若果如此。能爲衆生卻冤敵。止鬥諍。息兵戈。弘聖道。正是菩薩應世。大慈悲心所行。若爲利名。兩國作使。賊害衆生。故戒之也。佛言。佛子不得作者。正明圖功受賞。非爲傳法化導故。言惡心者。揀非善心解鬥。即是主於興兵以殺人故。通國等者。釋明爲利養意。通者。傳事致彼此也。言使命者。謂作報戰日期。及約結與國也軍陣等者。軍。約萬二千人爲軍。師旅成列爲陣。合者。合其戰也。會者。會其兵也。興師相伐等者。申明惡心之意。興者舉也。師者衆也。二千五百人爲師。彼此征討。名相伐也。殺無量衆生者。謂此兩國相爭。殺戮多故。爲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豈容作國使耶。所言不得者。正乃以迹況心。謂此凶殺事處。非佛弟子所宜身親。何況故爲利養。身作國賊。殺害衆生。是故不得作也。若故作者。犯輕垢罪。問。作而不殺何犯。答。雖非自手殺人。人皆由我興舉而殺。故獲罪也。

  ○第十二販賣戒。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二販賣戒也。販賣。非佛子職業也。言既爲佛子。當以慈悲而爲生涯。孝順乃爲德業。應觀一切衆生。如己父母子女等親。豈得無慈悲心。販賣人畜。使他分離受苦。故戒之也。若佛子下。釋販賣之事也。以賤爲貴。曰販。出物得財。曰賣。良人。好人家子女也。六畜。即牛馬豬羊雞犬也。棺材板木盛死具也。如販賣者。亦是不仁之心。其於慈悲心念。有大乖損。所以不得賣也。尚不應等者。防轉計也。倘云自家不得。教人市賣者。或亦無妨。不知自作乖乎一己。教人作。損及他人。所以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第十三謗毀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返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三謗毀戒也。無根訕說。曰謗。壞人名德。曰毀。其謗毀人罪過。獲報不善。故戒之也。若佛子者。標定其人。以惡心故。明謗根也。謂謗雖出於口。乃意地使然。所以或忌。或貪。或瞋。皆名惡心也。無事謗下。正見惡心。既彼無事。即使耳有妄聞。以口妄言。悉名爲謗。故名無事。良人等者。此明不當謗。宜當敬重之人也。良人。即溫良人。善人。即善柔人。法師。即依教法自師。爲人之師也。師。有三師七師。僧者。五德六和之僧。國王。貴人。即是有名有位之人。如是聖主賢臣。好師好友。不惟世人之所敬仰。亦乃三寶藉以金湯。而反無事作是謗言。說犯七逆。十重。且夫師僧。國王。有父母義。良人。善人。有兄弟義。貴人。有六親義。如在上者。應生孝順之心。如在下者。應生慈悲之心。孝順慈悲。必當成彼名德。且亦自成現生名德。及致當來受用無盡。彼此一一如意。而反逆情害意。使彼壞名敗德。墮不如意處者。是故結過。犯輕垢罪。

  ○第十四放火焚燒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房。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主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四放火焚燒戒也。放火因緣不一。罪同歸於損人害物。故戒之也。以惡心故等者。正明放火念頭。或屬忌瞋。或逞情見。不興仁慈愍物之心。故名惡心。放大火者。以燒山林曠野。故名大火。以大火故。多傷蟲類。所以四月。乃至九月。不得故燒。唯言此時不得燒者。謂夏秋月間。多諸蟲類。故不得燒。內開九月後或可燒者。佛制臘月放火。必率衆持咒繞山告報。令蟲遠避。然後縱火。若不告報。恐損蟲類故也。若燒他人等者。以近況遠。謂因放火以防惡獸。不意延及城邑。雖不損命。尚不可爲。何況損命。是以屋宅。城邑。僧房。田木。鬼神官物。凡一切有主物。無論物命有損無損。皆不得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第十五僻教戒。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五僻教戒也。僻者。偏也。謂不以大乘圓頓正法教人。失彼大乘根性。其過非細。故戒之也。自佛弟子。是三寶內衆也。及外道惡人者。乃是心遊道外之邪見人。此輩能令衆生入斷常坑。故名惡人也。六親。即父母兄弟子女也。一切善知識者。是相知相識中。有大乘根性之好友也。如是若內若外一切親友。應當一一皆以大乘經律。教彼受持。不但教之受持而已。更令解其義趣甚深道理。不但令彼知解而已。又使從所教中發菩提心。從菩提心中。趣十發趣心。起行修行。入十長養心。回向十金剛心。於此三十心中。一一解其先後次第。觀行法用。如先修十信心。以信決定。於理無違。次修十住真解。信解成就。於摩訶衍堪任不退故。又次修十種妙行。回向中道。以信解行三賢位滿。萬行周圓。即登十地。證佛道果。故名次第法用。如是教誡。是名菩薩正教。利己利人。同歸至道。是爲菩薩。若以惡心嫉妒。藐視他人。不以大乘道法期許。或以瞋心懷恨。或以教之未從而生棄捨。或以橫教二乘聲聞經律。一切外道邪見論等。宛轉率意。不用條理。是以不當教小而教以小。不當教邪而教以邪。所謂良材匪匠。美器惡用。遺誤學人。斷佛慧命。如是橫教。實非大乘心行。因斬結過。犯輕垢罪。

  ○第十六爲利倒說戒。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爲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獅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然後一一次第爲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爲利養故。爲名聞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六爲利倒說戒也。爲利說法。如來不聽。何況倒說。佛藏經云。佛言。我則不聽爲利說法。我聽清淨持戒比丘。高座說法。是故凡對新學菩薩說法時。必先堅其志願。然後盡其宗旨。此乃前後次第。如法盡教之說。如或不然。則爲倒說。謗說。爲利養說。得罪非細。故戒之也。言好心者。謂以大乘正教。清淨法行。自利利人爲心。故名爲好心也。先學等者。明先自利。堪利人也。大乘威儀經律。揀非小乘毗尼教法。乃是大乘菩薩戒藏。嚴範身心之法。故於此法應先學也。先學者行也。廣開者。解也。行解雙備。堪爲後昆師範。此乃好心自利。見後新學等者。明利他也。言我既爲先學。當知後昆。若遠若近。百里千里。爲求大乘經律而來。我應如法先爲其人說大乘菩薩一切苦行。其苦行者。或若燒身。燒臂。燒指。供養諸佛。即如喜見菩薩然身。藥王菩薩然臂。乃至世尊然燈求偈。悉皆可證。若不燒身臂指以供養諸佛者。即爲墮業著相凡夫。身相未空。人我宛然。非出家菩薩解脫道行。且不但燒身等。供養諸佛。所應力爲。乃至見餓虎狼獅子。一切餓鬼。悉應捨此身肉手足。而供養之。何況供養諸佛。又存我身相乎。以此勘驗求法者心。切與不切。必其能依教受。乃可傳道。然後一一次第爲說大乘正法。甚深理趣。使彼心開而無所拘。意解而無所縛。如是爲說。是名正說。是名好心次第而說。乃不負先學初心。而菩薩若爲利養故。爲名聞故。或於名利無所得故。於彼所求應答不答。設或答之。當順理說。而反倒說經律文字。或教以大乘。而又不說苦行。是爲無前。又倒說經律文字。而令義無所歸。是爲無後。如是說者。上違佛慈。下失悲仰。中覆好心。是即與佛共諍。與法共諍。與僧共諍。此即名爲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若佛子。自爲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財。一切求利。名爲惡求。多求。教化人求。都無慈愍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七恃勢乞求戒也。自爲等者。有二義。一者。揀非爲衆。故云。自爲飲食錢財利養也。二者。揀非爲求護法。故云。自爲名譽也。親近等者。謂於國王。王子。大臣。百官。以爲親厚。恃作形勢。仗彼有力之勢。以形無力之人。所須財帛。亦得容易。或若乞索不得。則行打拍捶處[打-丁+楚]。打拍不得。則乃牽引挽轉。以相橫逼取人錢財。如是一切所求。俱名不善。是爲惡法求。是爲多貪求。不但自己不得。若教他求。亦都無慈愍心。都無孝順心也。都無慈愍心者。謂爲菩薩者。當一心觀衆生。如己兄弟六親眷屬。一一使其衣食饒足。安穩無畏。而反以勢乞求。以名利歸己。缺少卑微歸人。故云。都無慈愍心也。都無孝順心者。應觀衆生如己父母。一切師長。應奉侍供養之。而反以勢乞求。使其窮苦怨恨不已。故云。都無孝順心也。者字斷定。無慈缺孝。犯輕垢罪。

  ○第十八無解作師戒。
  若佛子。應學十二部經誦戒。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爲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爲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八無解作師戒也。謂凡能作師者。必自有智慧。處世無礙。方堪爲人師範。豈有以己昏昏。而能使人昭昭者乎。如庸醫不識病原。不諳方脈。妄醫人病。亦如盲人引路。俱有墮溺之患。故戒之也。既爲佛子。上弘下化。必須先藉般若學解。內具慧心。外識機緣。如是師者。如來方許爲後昆模範也。習學般若有三。一者文字般若。即十二部經是。二者。觀照般若。即持菩薩戒是。三者。實相般若。即解佛性之性是也。此數句中。攝盡如來所說大藏教義。以諸聖師。判門有四。一教。二理。三行。四果。此中十二部經。即教。持菩薩戒。即行。佛性之性。即理。所以依實相理。而建文字之教。由文字教。而起觀照行門。因觀照行。而入實相理果。是故若非明了文字般若聖教。云何能得觀照行解相應。若非大乘行解相應。何以得入實相理果。是故初學般若菩薩。必當先學十二部經。而起解慧。解慧雖起。若無行資。徒成狂解。如拾他劵。於己何有。是故應當誦戒。以固定慧基本。而其所誦之戒。勿誦小乘。必須日日六時持誦菩薩大戒。修行菩薩行也。言日日六時者。恐持戒人。少有怠惰。即失菩提心也。言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者。謂受戒人。雖然持誦大乘戒律。若不明戒歸指。亦不能究竟無上佛果。故當解其義理。解其義者。即解佛性之性。言佛性者。即覺性也。即是一切衆生本覺自性。此性。在聖不增。處凡不滅。在聖不淨。居凡不垢。明得此性。本無垢淨增減。即終日看經。無經可看。終日持戒。無戒可持。終日參禪究心。無心可究。如是看經。如是持戒。如是參禪。其人方可爲人天師範也。而菩薩以下。釋明無解。不堪爲師範也。言不解一句一偈者。即不知十二部經中之義。及戒因緣者。是不知持菩薩心地戒中之義。既已經義不通。戒義不明。性理不徹。如是則自利未能。應生慚愧。況乃無知。詐言能解。豈不即是以己詐己者乎。既自欺自誑。復欺誑他人。可謂冒昧無恥者也。一一不解。此即結上不解佛性二句。一切法不知者。結上不知十二部經二句。以是不解不知。妄爲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第十九兩舌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而鬥構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十九兩舌戒也。言兩舌者。謂向彼說此。向此說彼。翻覆兩頭。於中起事。所以如來因地說誠實言。乃感廣長舌相。此之兩舌不善。必招將來拔舌等報。故戒之也。以惡心故有二。一者。嫉忌心故。見持戒者。或與己異。二者。障礙心故。或見他人稱贊供養。故見持戒比丘。鬥構兩頭。使彼此不安也。持戒比丘揀非名字沙門。乃是有德有行賢聖僧寶。手捉香爐行菩薩行者。正明賢聖僧也。香爐乃十八種法器中一。其義有二。一者。以表信根。深入法界。信爲首故二者以表淨行。圓五分身。皆由行故。言行菩薩行者。揀非小乘之行。既是行菩薩行。即與己行合同而爲菩薩者。正當成人之美。共轉法化可也。豈得鬥構兩頭。於中取樂。或復取利。是乃自家壞法門也。鬥者。交興惡也。構者。引是非也。兩頭。即兩邊語。以此鬥彼。以彼鬥此。構使兩家成惡故也。言謗欺賢人者。正出兩頭語義謂比丘本皆賢聖。乃以妒忌之心。而起無根之謗。反說無惡不造。以使彼此不安。如是毀謗賢人。犯輕垢罪。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當行放生業。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衆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此釋。第二十不行放救戒也。放者釋放。救者護救。不行放救。則失菩薩慈悲心行。故戒之也。以慈心故者。謂修菩薩萬行以慈心爲根本。所以恒用此心。與衆生樂。欲與其樂。先拔其苦。以離苦故。方能受樂。是故常行放生而爲業也。應作是念等者。承上所云。既行放生爲業。應當作觀。堅其放生念頭。作何等念。應觀一切男子。即是我父。一切女人。即是我母。何以知然。以我生生無不從之而受生故。既生生從之受生。一切男子女人。豈不是我多生多劫之父母乎。若推而廣之。即六道衆生。皆是我之父母。今若殺而食者。非即殺我多劫多生之父母乎。言殺我故身者。上即從疏至親。此即從親至切。而切不過己身。亦是殺我故身。益以見放救之心當急急耳。亦乃可見我與衆生。同此一身無差別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者。釋上殺我故身義。謂昔投胎之始。先以父母赤白二種水土。和合凝結爲一。以是妄識。而生妄見。觀見父母。情愛不已。即投其中。故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者。火。即暖。風。即息。以是識息暖三。而爲其體。若非識息暖三。連持赤白。而此色身。即時敗壞。所以云本體也。既是先身本體。猶是切於父母。所以作念。常行放生爲業。不但此生行放生業。即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皆應方便善巧救護。解其苦難。或假財寶。或以好言。種種轉彼行殺者意。以解受殺者之苦也。常教等者。上明以財方便救度衆生。此明以法方便救度衆生。財之方便有限。止救現前一生之苦。法之方便無窮。能救生者。死者。生生世世。永脫輪回多生之苦故也。若父母下。正明救度死後衆生苦也氣絕魂逝曰死。於世無干曰亡。謂於父母兄弟死亡日時。果爲孝子賢弟。應請大戒法師。講菩薩戒經律。以此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云何知之。以大乘毗尼法。有生善滅惡之功。除罪獲福之德。以此資亡。使彼障開慧發。得見諸佛。罪滅福生。脫三惡趣。得生天上人間故也。如是救護衆生。是名菩薩報諸佛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相。

  此總結勸之大略也。如是下。結法也。應當下。勸修也。如滅下。引廣也。謂諸佛子。如是十戒。應當於此一一修學。敬心奉持。刻刻珍重。勿使忘失懈怠。始爲善戒法門中真子也。以上十重二十輕戒。乃出家菩薩全遮。在家菩薩有開有遮。凡爲師者。當深研之。以下二十八輕。亦復如是。

  佛說梵網經直解卷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