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抉隱-上 王驤陸居士著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抉隱

王驤陸居士著

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佛說法四十九年,只說圓覺二字,但始終無法說圓,因圓覺無相,乃生佛平等共具之心德,非可言說,覺是本性,圓乃德義,性非覺不顯,覺非修不圓,圓不圓,在汝自己,不在佛,不在法,何況文字,惟依文釋義,用資印證,如鏡照鑒,考證自己覺地如何,遂假名圓覺。圓覺者,一總持法門也,由此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妙用恒沙,無不從此流出,所以達體啟用也,故曰大陀羅尼門,名曰圓覺。覺相無相,此相乃指覺體,亦即如實知自心之體相,至打成一片時,方名曰圓,但必以起照為用,至事障斷,則煩惱盡,理障斷,所知盡,人法兩空,乃證圓覺。

如是我聞,可知經文只是助我耳根知識而已,我則隨文而思,思即入於修,非可分為三截也,此以信為主,凡十一善法,五十五位修證,無不以信為母,以思與所聞相合,即是修,修至相印者為契,契名修多羅,梵言契合,即符合也。上與佛心相符,下與自心相合,西文Suitable與之同音同義,要皆出於圓覺自然流露,不期而合者也。情以生文,文以合義,內印諸心,故由文字般若,開實相般若,借經以印照,然而徒聞無益也。昔阿難於無量劫前,與佛同聞佛法,佛成就而阿難仍為侍者,佛已涅槃而阿難尚未明心,則多聞不修之害也。

凡讀此經,心當圓觀,云何圓觀,如一了一切了,一中一切中,三乘即一乘等,破一切差別之相,會入不二,是曰圓觀,天台權立空假中,其實三觀即一觀,若有止觀,即非止觀,謂有圓覺,即非圓覺,畢竟無有少法可得。

未證三昧,不可與語圓覺,未見實相,不可與證圓覺,入不二門,通世出世,不驚不怖,庶可融通經義,非法有高下分別也,人有利鈍,領會各不同耳。

凡讀一經,必先明此經立場與宗旨。此經以悟後正修,直指心要,頓超覺地為宗,乃觀心最簡明切要法門,由理證事,知全行圓,一圓頓大乘了義之經,如來為最上乘者說,亦惟上根人不驚不怖。

此經處處照顧後末世眾生之修圓頓大乘者,從知未來眾生,未嘗無大根器人,非凡夫境界所可測知,慎勿輕彼後學,或自暴自棄也。

此經分三大段,一明悟因地法行,二修持方法,三除諸禪病,於理則反覆闡明,釋疑唯恐其不周,於法則逐門指示,說病唯恐其不詳,慈悲廣大,不可思議,非具有善根福德因緣者,無福聞此經也。

賢善首云者,正表此經之至德,讀此經時,應先讀末卷,謂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又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秘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等,故惟如來能盡宣說,為十方菩薩之所皈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云云,是經之立場與宗旨,巳盡宣說矣。

覺性本無方圓之相,名為圓者,非方圓之義,以體無不遍曰大,法無不周曰方,用無不俱曰廣,又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如虛空無盡,故大,法為規範,依義立名,故方,由體起用,從用得名,義在廣博多聞,故廣,合大方廣之總德曰圓覺。

覺性本無方圓,覺時未嘗生,不覺未嘗滅,體無邊涯,絕諸分量,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但有隱顯之別,姑以隱為不覺,顯則為覺,由體起用而大方廣之圓覺顯焉。

圓覺之初顯曰開始覺佛光,證此如來大光明藏陀羅尼心法時,如黎明微顯白光,即非昏夜,自然增進,永無退轉,至如日方中,便成大覺,但不可從文字會得,須就自性反觀,由經義以反證諸心,上契中道,下合機宜,是名修多羅。

了義者,決定辭也,佛隨人而施,方便說者為不了義,佛如實說法,稱性而談,是第一了義,於此極究竟處,無所謂兩可,不假方便,亦無漸次,故云了義,其實了亦屬義,義即非了,說了義者,名而已矣。

經,常道也,以文字般若言,經乃貫義,契義,法義,約實相般若言,經乃眾生具足之佛性,聖凡不二之毗盧遮那也。經固由佛說,經已先佛而有,佛固由經出,經必因佛而明,經義若二,其實則一也。

此經與他經特異處,即開首先表不二,佛與眾生,同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光嚴住持,清淨覺地,原來佛與眾生,身心本際是寂滅平等,取相而言,似有所別,而相即非相,覺體無異,隨體圓遍,圓滿十方,其體也,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其用也。極言生佛平等,直入不二門,非證實相者,烏足以語此。

入者,證也,藏即寶藏,是諸佛眾生同具之本源,名法性土,又名常寂光土,惟眾生迷暗,有光不能明,有神無由通,即不名入。入者,非出入也。謂智與理冥,楞嚴經能入圓元,即證入之謂也,但非三昧正受,即無由證入。

三昧,華言正定,正受。正受者,不受也,言不受一切受,名為正受,如見境而惑,隨緣而移,受所緣境,入於顛倒,非正受也,此因不定故。若得三昧正定,自不搖惑,不受一切,並不受亦不受,名三昧正受,此即塵沙德用,發於神通大光明藏,根本不失不壞,永遠住持,故曰光嚴住持。

神通者,有譯為神變,非世之幻變所化,用以惑眾之神通也,乃大光明藏之妙用,雖一切諸佛之所自證,亦一切眾生之所同具,故是平等法會。又一念不起時,畢竟清淨不動,無佛無眾,故曰平等本際,惟隨緣而興,染淨不一,故曰隨順。

此經之妙,在直捷頓超,非漸教之分斷無明者可比,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等句,知是即無,何等力量,剎那間放下萬緣,立可頓超十他,真百千萬劫難遭遇之微妙法也。

上根人參證圓覺,由理觀頓悟,中下根人,則由對治而入,同一不可廢修。理觀時,觀即是事,事修時,何嘗離理,故知理事不二,惟先後之間,必假方便。

佛說法必先破有,說一切俱非,然後再翻有,說一切俱是,使人不執非,不執是,翻身透過此關,有無俱遣,得大自在。

圓覺經為入佛最有辦法之經,如彌勒分,佛層層開示,先斷輪迴根本,知二障,辨五性,發願虔修,乃至成佛,切於事修,無不周備,故讀金剛經,不如讀此經之為易徹了,願世人多讀圓覺經也。

佛未說法前,先入三昧,極言一切須於未開口前會得,會則不必說,不會則講經聽經,亦屬無用,今正不得已耳。

此經言修,則有三門,曰頓修漸修圓修是也,亦隨各人根器而轉。

此經為圓教妙宗,以因地圓,果地亦圓,無分先後,花果同時,以蓮華喻法,如妙法蓮華經者。

摩訶薩,此言大也,上再加大字,乃言大中之大,惟文殊等法身圓明大士,其德足以當之。

佛說法時,非定在圓覺會上布圓音也,正無一會不圓音,亦無一會非定中說法也,如梵妙香,人人普薰,聞而不知為何香者有之矣,受薰則無異也,惟病鼻者退席。

根本無明云者,非實有一無明為根本也,因一切妄作顛倒,皆依無明而緣起,潛伏根內,似為有根,無明非實有體,幻起幻滅,覺即頓空,凡夫迷之,二乘畏之,菩薩知之,聖人通之,今下手處,宜參之思之,如妄認無明為實有體者,且拿將來。

言皆言同,即表生佛平等,如幻三昧者,言了達於幻,一切境不受,得三昧大用是名正受,總之聞佛說圓覺者,必自證後,乃能悟入,十萬人俱,則不僅十二大士矣。

世尊說圓覺,十二大菩薩,同入三昧正定,人每誤為定中說法,只見世尊與諸菩薩,同在定中,無聲無息,除此十三位外,咸皆不聞不知云,如此議論,寧非可笑。經中明說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則不僅佛與菩薩可知,所言入定者,非木石無知,不見不聞之為定也,必證三昧後,斷無明惑,入於不二平等之會,方不被情見所縛。然後通佛所說,互為印證,固不取言說,亦不廢言說,非顯何種神秘也。又當此法會時,諸眾既入三昧平等正受,佛又何必再加告示乎,惟證入有深淺之不同,必予決定,方可流布。

此經在當時是決定,冀其由此深入,在未來是流布,冀後來得有皈依,聽者必先有底子,了則自了,不了則雖細加開示,亦復茫然,法華會上,五千退席,豈定以出座為退席耶。凡聞法驚怖,強分高下,以情見測佛旨者,皆退席也,凡學佛而不明根本,不參心地,徒執文字,從考據求者,皆退席也。退席即是盲啞,簡言之,背覺合塵,於佛於覺,了無關係耳。定有定相,鬼眼亦見之,小乘定是也,若大乘定,雖天眼亦不能見,惟同證三昧者可見,不能見者,即是退席。

十二菩薩,以文殊為首,根本不能離般若,先悟得根本智,是為正因,悟後方入正修分,故次為普賢,所以表行也,前為知,此為行,合之即知行合一。但法眼不開,惑根不斷,宜普照洞明,故次普眼。由體起用而大之,金剛寶藏之體方露,故次金剛藏。惟破相歸性,色空不二,根本智仍隨識而轉,破識即是轉智,明相即可見性,故次彌勒。及至性相融通,入於不二,自然斷惑證真,慧目清淨,故次清淨慧。由此法輪無盡,入於微妙,得大自在,威德無上,故次威德自在。惟至微者音,難辨者微,三種微妙法門,或止觀,或禪那,先後應有所擇,或單修,或齊修,根器各有不同,不當其機,難期精進,故次辨音。因文殊而明般若之體,因普賢至辨音而起般若之用,根本巳明,大事已辨,然而業障未除,欲期障盡明現,應徹了妄相緣起之根,我相為業障之祖,一破一切破,一淨一切淨,故此淨諸業障。我見雖空,尚未空空,微細之我,乃係於法,法見未淨,不名普覺,故次普覺。及至人法雙忘,方入三昧大光明藏,一身清淨,多身至多世界,一一清淨,通於百千世界,十方遍滿,乃名圓覺,故次圓覺。如是正因正修,入於正覺,盛德巍巍,亞於佛位,賢位中首,故次賢善首。菩薩名號,本以表法,此則合於修行過程,十二菩薩,合德為一,亦表其至德而已。

此經於理證事修,無不周備,約有二門,一曰頓悟於理,文殊而為上首,一曰修證於事,普賢而為上首,上首者,眾之首領也。初分為接上上根人,觀理而修,悟理即得事證也,後十分為接中根人,未顯法身者對治而修,開無量方便門,實則全理即事,全事即理,無分別也。

修多羅 契合之意,契機契理故名契經。

罽賓 國名在北印度。

佛陀多羅 精通三藏為三藏法師,於唐長壽二年來中國。

譯 此經在神都白馬寺譯,兩卷為法師口授他人筆錄者。

婆伽婆 佛也。言最清淨覺,自覺覺他。覺,滿義。

光嚴 重重交光,照耀炳著。

住 安住永絕攀緣。

持 任持勿失。

不二隨順 隨順不二也。

入 證入也,息諸分別,智與理冥曰入。

三昧 正定正受也,不受一切外緣曰正受,不惑則定矣。

摩訶薩 大也,如發大心、修大行、證大道,此指地上菩薩言。

上首 領首也。

眷屬 主伴會合之眾,同見同行者。

平等法會 此言法性之會,無我無人,故言平等。

二、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他,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文殊問意,為全經綱領,計分三段,一問如何明悟因地法行,故曰願為說於如來本起因地法行,二問如何是發心修持,故曰於大乘中發清淨心,三問如何除諸禪病,故曰遠離諸病,使末世眾生不墮邪見,只此數語,巳將圓覺經義大綱提出,為全經清淨眼目。

人生難得,此生能聞正法,由此啟發覺慧,了達本性,此一大事因緣,永離三界,於一生關係之巨,任何重要急事,難與比擬,其機緣之不易得,正如大海中落一細針,入海訪求,寧有把握?今不期而得,其喜可知,此或可仿其萬一。故必鄭重將事,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也,後人輕法,即是於自已不痛切,用功何由得入。諦聽者,恒審專一之意,萬緣故下,一門深入而聽也。

佛言,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此法王,不可專指於佛,一氣貫句到方成佛道止,既云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其非對佛可知,佛與佛毋庸說法,亦毋庸再成佛。所說者,只對眾生,開山第一句,說此無上法王,雖佛全得其用,稱為無上法王,而眾生亦未失其用,法王仍在,寶藏未啟,非謂無寶,一知即啟,證入圓覺。荷澤禪師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雖名曰門,實無內外,惟染淨諸法之所自出,遂名曰門。最初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是修行門一個總辦法,不如是,不能永斷無明也,無明一斷,自然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悉皆流出矣。

圓照者,無功用之照也,照即能照,覺相為所照,能所雙忘,方名圓照清淨,若有能所,無明未斷,不名成佛,此法佛佛道同,無佛不爾,故名皆依,自覺覺他,故名教授菩薩,言此會無二乘人可聞法要,惟菩薩可教授,可領受,不與二乘共也,又名不共法。行者切勿把自己與佛分為兩個,應知一切皆如也,經云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

說無明一段,最為簡明暢達,計分五段:一說無明相貌,二說無明非有實體,無生處故,三說破無明之最簡捷法,四說本來無無明,五說無明不必定指為無。惟無明與清淨,名雖有二,覺則不二,常不動故,究竟圓滿遍十方故,似此步步脫卸,破無明於不知不覺,真妙難思議矣。

一、說無明相貌者,以迷人為喻,雖顛倒至四方易處,人卻不曾有異,如醉漢,正醉時,不得謂為非人也,及至醒時,了無變更,了無增益,故本體則不變,顛倒則不無,其因地在一執我,認四大假合之體為身,根塵緣合之影為心,二者皆幻,生滅無常。如珠四照,隨境而現青黃,青黃忽現忽滅,無從執實,愚者忘珠,執青黃之幻色以為珠。又譬彼病目,翳眼觀空,見空中華,不獨以空華為實,並忘自眼病翳,轉輾妄取生死輪轉,故以無明為父愛為母而念念生死為子也。

二、無明非有實體者,極言有則必有體相,即不可捉摸取捨,其非有實體可知,如人有夢,夢中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明明於無生中妄見生滅,只此虛空幻化之見,亦是無中生有,就妄見故說有,就實論故說無,今名曰妄,則實,實非有,以無生處故。

三、破無明之簡捷法者,在一知字,知即一切都了,頓出生死,更無他法,修行人第一求了生死,不知生死之母是無明,無明之母是執幻,執幻之母是無慧,無慧即失照,失照即不知。此一知字,乃理解事證後之智知,非世間小慧之了知也,故密宗以般若為佛母,又心經言成佛成菩薩,無不依般若而波羅密,捨此而能成佛者,即是魔說,此為正因。

四、說本來無無明者,是在已證知之後:一知萬法皆如空華,無明安在。二知空華虛妄,不枉取執,即無輪轉。三知身心兩空,生死亦幻,無作無受,故無無明。四知無明本性非有,不必定取功用作為起觀行照,方得身心空無,即不起照證空,或正顛倒時,其本性原來空寂,即色即空,智者見之,自徹了也。

五、說無明非無與清淨不二者,謂無明幻影以及假名依幻說覺,幻自非無,但此無明與清淨,名為二物,實自一體。譬如鳴鐘,聲聞百里者,此鐘也,若以手按之,再擊則聲啞,亦同此鐘也,聲雖有別,鐘不有二,去手則又鍠然遠送,聲聞百里矣,故無明乃暫時聲啞,於鐘畢竟無損。無明清淨二者,同一如來藏所自出,性既虛空不動,無起滅,無知見,又復誰起誰滅,何有能見能知,畢竟不可得,無明亦然,再心境兩空,情器交徹,普該一切,遍滿十方,如來藏性,本來如斯,不須滅舊添新,滅惑生智,方名究竟也。所言如法界性者,通於一切,即致知格物之意也,知此則山河大地,無一處能離我之如來藏性,即我之藏性遍滿法界耳。

此分關係最巨,上上根人一聞於耳,即已徹悟,一知字,已全包括信願行證在內,正不必另起何種功用矣,但三根普被,於鈍根人,亦當顧及,不得不開諸大士之啟請,用以嘉惠後學,其實圓覺意義,圓覺相貌,由因達果,佛於此分內,宣說淨盡!沒些子矣,故當圓觀,勿被經轉可也。

佛說夢中人,醒時不可得,又說覺者如虛空,明示平等不二,愚人定欲分夢覺為二,若與說不二法,彼又實指夢覺為一,不知非一非異,何可執實,故真見實相者,見一切是幻,見一切法是幻,見覺亦是幻想,無能覺,無所覺,無說者,無聞者,故曰如來無所說,即此無所說,正是覺實相。

皆依圓照清淨覺相句,是修證根本法門,無法不爾,無佛不爾,非如此不能永斷無明,此即是本起因地,與心經兩依字同義。

說無明起因,最為簡捷,無非認妄,而認妄之因,只一迷字,惟有開智慧一法門,全經重一知字,知則幻滅,幻滅則證真,妙用盡備於斯。

自如來因地修圓覺者,至本性無故六句,最有力量,為頓根人斷生死無上法門,每日至少轉念數十次,使之熟極時,隨處引文而照,隨照而寂,即根人,能不驚不怖,時時體念者,亦可頓超一僧祇劫也。

亦不可無知覺性句,此覺性,非對治幻覺之覺,以對治之覺,其覺亦幻,此覺乃不生滅之常性也,故下云無起滅知見故,此句救活偏空斷滅人不少。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句內,如字,究竟字,正表了義義,即是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不墮邪見句,表捨此即是邪見,非為正因,終不得發大乘清淨心也。

此分佛巳將圓覺說完,根人,即巳了達畢業,毋庸再啟,惟方便未來及中下根者。下更以修法示之,試觀上文佛告文殊而稱善男子等,一等字,即包括在會同證悟者不少,豈止十二位哉。

右繞 向右轉繞,以右為順也。

三匝 三圈也,表三寶三德等義。

末世 末法時代,即今之世。

墮 落也。

五體 四肢及頭也。

諮詢 請問也。

諦 息心細審。

陀羅尼 總持意,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涅槃 寂滅義,謂覺性既圓,無法不寂也。

菩提 空淨大覺義,有五:一發心,二伏心,三明心,四出到,五無上。

俱遣 言皆不取也。

三、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為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普賢問意有二:一佛對文殊所說,係上上頓根人,一聞即悟,但中根不會,不應以空說空,以幻修幻矣,既幻性盡滅,則是無心,又復誰為修行,誰知是幻,而誰又能修證是幻耶;二眾生既不修行,常居生死幻化之中,則此幻境妄心,云何能解脫乎。此皆代表眾生啟問也。

如幻三昧者,言通達實相,了知身心皆幻,本覺真如,不變不動,如鏡受影,影有來去,鏡體不動,故名三昧正受。

佛開首說一句,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即言一切幻化,皆從圓覺妙心自生,圓覺妙心者,常性也,不有常性,何來幻化,不有洪水,何來波濤,從知水波不二,覺幻亦不二矣,不可實執為二。由此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再進而覺幻之幻,亦名為幻,所自稱為有覺無覺,仍在幻中,是故覺不覺都是幻,幻故可滅,而圓覺性,則無變動也。

幻覺者,依幻說覺之覺也,非真體之覺也,對治於幻,此覺仍是幻心,故亦名幻,以仍在生滅地,非不生不滅之真覺,是以識心盡而常性始露。

應當二字,乃鄭重勸誠之辭,所謂如來決定境界,不應稍有猶豫也。

離幻之法有四:一離幻境,二離幻心,三離離幻之心,四遣離離之離。即是一離妄,二離覺,三遣離,四遣遣,至此離無所離,遣無所遣,斯名幻滅清淨,譬如火焚木,木盡尚有火,火盡尚有灰,灰盡尚有煙,必至煙亦滅盡,方是焚盡,然而空氣居中,儼然不動,若謂常性真覺亦滅,則入於斷滅矣。

眾生情見,每從分別成為二見,入於修行,復有垢淨二見,牢不可破,轉成為病,譬如牟尼寶珠,上有塵垢,自宜去之,以垢與珠,為是二物,有體相可分合者。若珠照物,現種種色,此色正是穢垢,試問如何去法。常住寶性者,珠也,幻心所顯之垢者,珠中所映之色也,此垢與珠上之塵垢不同,非有體相,非可分合,非可拂拭而去之。故去珠垢,在一拂字,去心垢,在一知字,全部經義,關鍵在此二字。文殊分中,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此分中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兩知字,遙遙相對,不是二法,此知字,包括一切信願行證功夫,非到證知,不能了知。凡一切經,等於物品清單,某物何類,某物何性,一一闡明,但必見物後,同時對照,方可決定如是。故曰修多羅了義經,行者應先明心地,啟發般若,以心印境,以經印心,了知一切是幻,此即是去垢無上簡捷法門,故曰在一知字。眾生正苦在不自知耳。又知有三:曰解知,行知,證知,此知字乃覺後之證知也。

珠上塵垢,非一拂可淨,必假種種方便,有遲速難易漸次之分,至於心垢,只要了知是幻可矣,知即是滅,如珠中之影,知其虛妄不實即可矣,不必定取無影方為淨也。蓋有影固無損於珠,無影亦無益於珠,覺性雖起無明,於覺性絲毫無損,惟在知與不知,知之謂知之,不知謂不知,無有多知少知或半知者,既無多少之別,則其無方便無漸次可知,故曰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如此微妙法門,一語破的,誠天地間之至文,幾身修到而聞正法,福德因緣,寧可思議哉。

或問曰,知幻即離,謹聞命矣,然吾知幻後,有時幻仍現前,打掃不去,則又未嘗能離矣,又奈何,曰此習氣也,我再伸論之。

珠上塵垢,尚有體相,拂拭之法,為假方便漸次,以是二物故,垢之來也,有所自也,其去也,亦可見也,且垢去後,無因不易再染矣,此則不然,無明之起,不見其生處,以無生處故,無明之滅,不見其滅處,以本不生即無滅故,但隨去即又隨來,非同珠垢,除下尚有垢在可比也。行者應先知其根本,如知一切是幻,自不堅固執持,逐漸放下,惟習成養成,非旦夕可除,其力未充故,譬如病人昏迷而蘇,雖已覺蘇,自尚無力起行,雖無力起行,決不再入昏迷也,汝今知幻而習氣常來,於習氣正來時,汝之知幻覺性,曾有所退失否,如無退失,此即根本已得,習氣未除,只要常常凜覺,時時提照,則般若力強,習氣方可掃蕩。此經但言根本,以根本故,不假方便,以習氣故,遂立漸次,經云,理屬頓悟,事屬漸除,然為方便初修人說,至巳徹悟人,一點即破,理事雙融,一了百了。此一知字,巳盡六度萬行之妙,非劣慧者所知,汝但先問根本知不知,暫莫管習氣淨不淨,只要知,知後除習氣,方有辦法,由辦法中,日長聖胎,了諸法性,力量一日大一日,習氣自然一日少一日,入於不覺之化境矣。

離幻即覺云者,極言無明與覺不兩立也,如室內皆暗,開燈即明,明與暗不兩立也,若謂明有次第,無明可一分一分破者,乃漸教分斷無明法,非了義經也。

儒家說有,釋氏說空,有者有仁義,非並貪欲而有之,空者空幻境,非並道德而空之,儒家立善不立惡,尚在對待中,釋氏一切不立,一切不廢,故以一幻字了之。

應當二字,乃鄭重勸誡,言決定如是,除離幻外,別無他法也,惟應則尚有應與不應之相對,行者當知此病後用藥法,若知本來不病,原本是幻,無應不應離不離也。

文殊言悟理,不可定執謂非事修,惟做前一段功夫,使大事先明也,普賢說事修,又何嘗廢理,悟後尚有一如喪考妣在,所以除習氣也。文殊實是開門第一關,開門時,絕無方便商量,開門後,一切整理打掃,必假方便。佛告普賢一總法門曰,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以下九菩薩所問者,皆本此兩句去做。

如是乃能等字,亦決定辭也,以眾生病在自疑不決耳,故曰如來決定境界。

此分修法,只是起慧觀,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以五蘊包括根塵能所一切在內,故是圓頓修法。

鑽 以物鑽木取火也。

幻 虛妄之影。

斷滅 即死執之偏空也,誤為一切不可得即一切虛無,今之厭世自殺一流者是。

建立 所自生也。

四、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與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當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性圓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
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普眼問意,在求法眼洞明,蓋法眼不明,不能入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說三昧,心生迷悶,不能悟證圓覺境界,前所聞者為理,理雖頓悟,事屬漸修,但如何而可觀照真妄,起思慧耶,又如何而可安住勝境,得大把持,起修慧耶,又眾生未悟,果如何方便而可使之一體開悟成佛耶,此普眼啟問之總意也。

佛開首即云,修行漸次,乃屬假說種種方便。新學指入手伊始時,別無他法,只一正念離幻為起行之本。正念非是無念,無虛妄分別念也,若無虛妄分別,即是離幻,此無定法,故曰方便。言起慧照破彼幻境,心境雙空,成就淨覺,以下言正念法。

甲、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即止也,因地為止,果地為定,止於湛寂之地,攝心於一,再觀一歸何處,而攝一得定之法,禪淨密各有法門,玆從咯。

乙、堅持禁戒,禁戒為藥,用以除病,眾生大病,在不能束縛身心,自生虛妄搖惑,故必以威儀範之,世人執規矩整肅以為威儀,其義未廣,不知清淨自在,方是威儀,否則不動之木偶,皆名自在大士可乎。禁戒云者,對症施藥也,如其人好動,則以靜對洽,好固執,則以活潑對治,使人自在淨空之境,無能戒,無所戒,心自攝歸於一,戒品雖多,統分三聚,一攝律儀,二攝善法,三攝眾生,內具戒體,外全戒相,堅持勿失,用助精進。

丙、安處徒眾,此指同見同行人也,凡疑謗人不可與共,不可勉強之,他山之助,不可少也。

丁、宴坐靜室,此靜室有二義,一房舍也,取其外緣少,免其擾亂也;二但有徒眾,即非清靜矣,惟同見同行人,必不擾我,且可助我昏沉不起。則知靜室者,即我自性中之空淨室也,心閑則境寂,少欲則心安,諸緣既空,心室自靜。

其上各緣,方可一意尋參,恒作是念矣。恒者,一切時一切處也,參即遍觀。前為止,此為觀,其次第如下:

子、觀自身只四大和合,幻化非實。

丑、觀自心只六根緣妄,假名為心。

寅、觀身心皆幻,一一幻滅,而常性非幻,不假緣生,不假緣滅,常在不變故,又此性如牟尼珠,隨類顯色,愚者謂珠有色,不知心之緣起,正如珠上所映之色,與圓覺無關,愚者定謂圓覺必特具一自相也。

卯、觀垢如珠上之色,了達本無,即是對除,所謂知幻即離也。

辰、觀所謂垢者,只是假名,並能說之名,與所對之垢,亦皆不有,證得一切幻,則知畢竟無影像可得。

經此種種慧觀,便得十方清淨,言一切處清淨也,以覺所顯發也,即由體起用也。由顯心清淨句,一氣直下至求如是法,亦不迷悶止,洋洋大文,層層開釋,無非點明本來二字。眾生本來成佛,是佛開第一妙門,發前人之所未發,佛教與其他宗教立場不同,根本即在此。故佛教不得全以宗教目之,其他宗教,每欲人尊彼,而佛教獨教人尊自,謂自己是佛,一切眾生皆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惟論本來,同是成佛,但眾生心不清淨,覺性未能圓明。如心清淨,則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清淨。知係本體不動故,於是四大二十五有清淨;知係本體不動故,於是一切法,如十力四無所畏,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亦一體清淨,知係本體不動故,於是一身多身,乃至十方眾生,同此清淨,知係本體不動故,於是一世界多世界清淨,乃至盡虛空圓裹三世,一切清淨;知係本體不動故,和合假有故,無自性故,平等故,則此覺性遍滿法界,清淨不動,圓無邊際。當知無壞無雜,以覺性無壞無雜故,一切皆無壞無雜,以無壞無雜故,覺性即是本來成就,既本來成就,則本來解脫,用不著法,所以無縛無脫,不必再求,用不著了,所以無生死,無涅槃,不必再生憎愛。持戒毀禁,兩無自性,不起敬憎,初學久習,一體平等,相不可得,何來分別。何以故,一切覺故,覺成就故,不入比量故,同虛空故,由此空觀,層層推知,眾生修習此心,使成圓覺,正同一場戲幕,本無能修所修,能成所成,未修前與已修後,未成就與巳成就,其圓覺寂照,體無二致,若有圓缺,即有壞雜,一人如是,一切皆如是,恒沙佛世界,莫不如是,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是說無起滅,不是說無縛脫,不是說無生死涅槃。由四大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盡屬虛相,不即不離,以不即故非有,以不離故非無,眾生不即圓覺,亦不離圓覺,正同一夢,夢中非無,夢醒不有,以如夢故,畢竟無起滅,來去,得失,取捨,作止任滅故,亦無能證所證故、並且決定如是,頓修也罷,漸修也罷,思惟住持方便開悟也罷,總之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儘管翻來覆去,終不疑二,故無迷悶,何以故,一切覺故,是名普眼。

此文由淺入深,佛先使以止觀行,將心打成一片,恒念身心兩幻,皆為幻垢,逼出非幻不滅之常性,以鏡為喻,垢盡明現,清淨體露,歸到垢相永滅,十方清淨,此二句,為下文之總領,反復鋪陳如何滅垢法。相者,一切身心諸相也,根塵諸法,十方法界,本體清淨,徒因心垢妄執,局礙而不通耳,故次說不能遠於幻化之由,其惟證得諸幻,為入清淨之根,知幻則影滅,覺明則照淨,顯發者,妙用起也,由近及遠,由內及外,根塵識十八界清淨,智由識起,無智亦無得,諸法清淨,於是通乎三世,一身多身,一世界多世界,一切平等清淨不動,橫豎總結一句,無非歸到本來二字,言本來覺性成就,是不動,是遍滿,是無壞無雜。更由四大之不動,八萬四千法門之不動,用以反顯覺性之遍滿,以覺性遍滿法界故,更顯根塵四大萬法之亦遍滿法界,所謂體用不離,互攝互入,一切處皆是也,至此方是覺成就,方同佛境,無可不可,自然不與法縛,不愛涅槃不敬持戒等,何以故,憎愛已斷,一切覺故,並且覺亦不著,覺同幻故,既本體圓照寂滅,有何修與成就之可言,從知恒沙諸佛世界,無非一幻化之戲場,不過一亂起亂滅而已。以不可執有,故曰不即,不可謂無,故曰不離,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此兩句,將佛一大事因緣,全盤托出,千言萬語,佛只要眾生明白自己本來成佛,誰教你入夢不醒,醒則一切正如昨夢,從始知兩字上參悟,神情之妙,不可思議,畢竟二字,力大無比,畢竟無有少法可得,何以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故。

最後佛說如是二字,接連七個如是,言亦不過如是而已,但如是亦不可得,若死執有個如是者,即道一句看。

此文由空幻身而幻心,再空幻覺而幻空,層層開釋,步步引進,使人入於圓覺而不迷悶,不迷悶者,即是清淨地。

髓 骨髓。

摩尼寶珠 至瑩淨之珠。

映 同映照也。

除 離也。

裹 圓遍也。

無際 無邊也。

雜 間也。

縛 纏也。

憎 厭惡也。

阿僧祇 無量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