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抉隱-中 王驤陸居士著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抉隱

王驤陸居士著
五、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眾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巳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相,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
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
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
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
不復重為礦,生死與涅槃。
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金剛藏聞意,以為成佛因地法行,及頓漸二門,既聞命矣。但既云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起無明耶?既眾生本有無明,佛何故又說本來成佛耶?又十方眾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如是,一切諸佛,亦當再起無明矣,然則何時復生一切煩惱耶?佛與眾生,同本無生,無生之中,若同妄起,則佛與眾生,義又何別,故起此三惑而問也。

此問關係信上究竟決定,此中祕妙,義卻甚深,非方便開示,無由明悟,佛故許之。

佛先破其三惑,謂情器各界眾生,一切不離分別,如始終是非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等,在情界念念相續,在器界往復循環,無一非依妄建立,皆是輪迴,以輪迴見,辨此圓覺,連圓覺亦同流轉矣,因輪迴心亦從圓覺所自出,譬如夢見實物,物亦是夢,又如雲動時,當作月動,舟行時,當作岸移,雲與舟之動,既是生死輪垢,曾未清淨,反疑月岸不動之圓覺,亦同此輪轉垢穢,此由於根本未明,故先破之。

次言由此幻翳,妄見空華,非有實體,幻翳若除,不可說言何時再起幻翳,何以故,幻翳與空華,非屬相聯對待,翳不與華合,華不隨翳生,因翳而立妄見,非華實生,二法各不相知,正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今此妙覺圓照,離於華翳,原本不動,如月如岸,而無明生死涅槃,不過一幻起幻滅,一迷一悟,究與覺性何關。既以虛空而論,屬於世法,以暫有暫無之物,尚不隨華起滅,何況湛寂真常之圓覺,本性平等乎。是故果位既不再迷,成佛決不再起無明,眾生本來成佛者,如金礦,不得謂為非金,而金雜於砂,不能起用,但砂非本合於金,金亦非銷鎔而始得,以金本有故,既已成金,開悟成佛,決不重入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變,不應說言如來圓覺本非成就,必待修而後得,與得而再妄等謬見也。

次言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是本來成就,就說不到菩提涅槃,成佛不成佛,輪迴非輪迴矣,然以聲聞境界,未入親證,法見未除,落於斷滅,尚不明此旨,何況眾生劣見,以小如螢火之有思惟我見心,測度大如須彌之圓覺境耶。故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再次佛說此有思惟心,都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要用虛妄心,冀有所成就,正同空華求結空果,輾轉成妄,徒增巧見,決不能成就圓覺方便也。

再次說到本題決定辦法,謂妄見分別,終無實益,只有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即是以智破妄,明心見性,親證圓覺,即無退轉。若以分別心,立此三惑,即屬邪見,非為正問,總之此惑,即修後之所知障。

此分正破所知障,以未明金剛藏本體,每起種種妄慮,粗者我見,細者法見,近世人未證圓覺,妄評是非,考據比量,自增我慢,即是此病。蓋於將明未明之時,白雪之白,與白鳥之白,似同實異,最易淆亂,此修行中一大關鍵,不可不知。今當先知本來,再求深入,故偈云,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無非除所知障耳。

此分內疑悔二字,應注意,疑因修而起,悔因疑而生,皆不定之法,極言其惑也。凡修至中途,忽起所知,由自己知見不正而起疑,又無善知識為之決定而生悔,非求佛開示秘密,不能破此迷悶,故曰無遮大悲。

佛正答時,不先破其三惑,只說輪迴之根在於何處,即爾自生疑悔之根也,以顛倒妄心,未出輪迴,用糊塗眼,辨於圓覺,是自心取自心,非幻而亦幻,反使圓覺性亦隨之而糊塗流轉,如雲與月,舟與岸,誰動誰止,轉難分別,其終不能出此輪迴也矣,此破其疑悔之根也。

中段文最重要,只說本來不有,只是無明為因,幻想為果,文內如空本無華,非起滅故,金非銷有,金性不壞等句,顯如來圓覺,本來成就,無雜無壞,有何菩提涅槃輪迴非輪迴諸妄見耶。但二乘斷見,凡夫常見,如何能測,正同螢火燒須彌,空華求空果矣。

次說不應輾轉妄想,徒增巧見,成為邪問,只有先斷無始無明,則三惑不破自破,此遮說法也,惟鈍根人未必能了,當代答曰,眾生本來成佛,是言其體,無明是幻垢,體本不壞,垢則不無,體不因垢而壞,明則依舊,以本來不動故,此聖凡之別也。

此經但說平等本際,就根本說,故一切眾生皆是佛,非關無明之有無也,至於佛,則金已出礦,不重為礦,斷不致再起無明,爾今所問,是以有思惟心,妄測如來境界,故非正問,此表說法也。

翳 眼病也。

蒙昧 昏矇也。

遮 障礙也。

悔 不定之惑也。

銷 鎔化也。

須彌山 妙高山也,山頂為叨利天,四腰為四天王天。

六、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巳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

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城。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
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
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
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彌勒問意,謂似此決定境界,銷諸迷惑,開無畏道眼,得大決定,誠為希有,但此無上知見,係圓悟如來境界,欲使慧目清淨,如何先斷輪迴根本,雖輪迴諸相,無取無捨,而各各根性不同,究有幾種性別,從假入空,修佛菩提,有幾種法門差別,又菩薩如何而可入於塵勞,教化眾生,應設幾種方便法門,方不落小悲愛見,故須問也。

佛首答以輪迴根本,即是恩愛貪欲,胎卵濕化四生,莫不外緣淫欲,內啟愛性而立性命,欲因愛生,因也,命因欲有,果也。由於欲境,分有順逆,因順逆而立愛憎,造種種業,是故復生三惡道,以為果報,一也。及明善惡,知欲之可厭,愛善而厭惡,取於十善,樂造善業,是故復生人天、以為果報,二也。及至修行,知雖愛取於善,尚非究竟,以此愛取,亦由愛本所滋生,亦當棄之,入於四禪,不知此亦尚非究竟,以不離有為增上善果故,三也。此三種不論勝劣,皆屬輪迴。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了生死,免輪迴,不獨應斷粗分貪欲,並應除細分愛渴,以愛渴乃法執之微細習氣,亦生死之根。

佛再伸說,菩薩變化而為眾生,係度眾慈悲,欲教化眾生,令彼捨愛,自己則非愛為本,不過假諸貪欲,入於生死,遊戲三昧,若一切眾生,能捨憎愛諸欲,便得開悟,證得清淨心,永斷輪迴矣。讀者且道,菩薩發心度生,是不是微細愛渴,曰是,雖然不可無此事,不必有此心,切不可著意,經云,如是度盡無量眾生,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

再次說眾生因貪欲無明,顯出五性差別,總不離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入變易生死;二者事障,起諸染心,入分段生死。云何五性:

一者凡夫性,言二障未斷,名未成覺者。

二者二乘性,言事障已斷,而法見之理障未除,但能悟入聲聞緣覺,非菩薩境界也。

三者菩薩性,言能發大願,伏此二障,悟入菩薩境界,再進而永斷二障根本,即證入佛位。

四者不定性,經謂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譯文似誤,此言巳證知一切眾生皆具足圓覺性而未啟發也,若逢善知識而皈依之,依彼所示修行法門,便有頓漸之別,如得無上菩提之下修行路,則根無大小,早晚畢竟成佛。

五者闡提性,或外道性,言自己雖勤求聖道,但遇邪師,未得正悟,此邪師之過,非眾生咎也。

此謂五性差別,只就性上說,與前分說輪迴,用意微有不同。

總之眾生因緣不同,遂有差別,菩薩以大悲願力,入諸世間,示現種種形相,或順或逆,或布施愛語,或利行同事,無非開發未悟,化令成佛,惟有時亦生厭倦,當提起無始清淨願力,以為策勵,行忍辱精進波羅密也。

再次說末世一切眾生求圓覺者,當發增上大願,應自念言,我今求證圓覺,決定不趣二乘外道,但求善知識,依願修行,具足悲智,漸斷諸障,得大解脫,登妙莊嚴城,佛設種種法門,無非使眾生自度,而自度之總訣,曰勤斷愛見而已。

無畏 決定無疑義。

循環 往復流轉也。

海 廣大包容義。

照耀 光明也。

奧 幽遠也。

相續 連續不斷也。

違 逆也。

厭 厭惡也。

泛 遊戲自在。

頓漸 遲速利鈍之義。

謬 誤也。

咎 過也。

同事 四攝之一也,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值 遇也。

域 地也,意境也。

七、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巳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
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
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
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
供養恒沙佛,功德已圓滿。
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清淨慧問意,謂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不聞,故有細惑,今蒙一一開示,諸疑已盡,身心泰然,得大安穩矣,但由凡夫至佛位,因地既異,則果地圓成,自有差別,應如何圓滿證覺,請佛重為宣說,使皆隨順悟入也。

佛首答云,圓覺自性,非性性有,是言圓覺性者,非關前五性輪迴差別之性,乃本來具有之性,惟不守自性,隨諸五性而起,所謂法身流五道,覺性隨差別性而轉也。譬如火,是圓覺自性,火之忽而燭照,忽而焚如,忽而烹煮,差別不等,而火之本體圓覺,隨緣而轉,用雖差別,體則不動,就不動不變之實相而言,火雖現種種幻化,實無取證與取證者,因此無菩薩無眾生。何以故,因皆幻化故。幻化若滅,畢竟無取證者矣,況菩薩眾生,相對假名,名皆空故,本體平等。無平等者,只因眾生顛倒,執幻為實,應除者未除,應滅者未滅,妄計功用而顯差別。圭峰大師云,七地已還,皆是夢中修道,必圓明證悟,始知煩惱本無,所謂能斷之智慧功用,與所斷之無明,同屬虛妄,如夢中以藥治病得痊,醒後藥病兩空,故言功用亦妄也。

次說若得如來寂滅,則隨順矣,隨言相應,順言無乖,與體既合,實無寂滅及寂滅者,蓋明一切如來同證此本來寂滅之理,與根本隨順相應,則能所雙空,以心本無生,不見有寂滅之法,與能寂滅之我,更有何物,滅之令寂,此極言根本不可得,從何處妄分差別,今言差別性者,亦不得已而依妄假說,下列分論如次:

一、凡夫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執我妄想而滋我愛,不覺其念念生滅,分別憎愛,貪著五欲,五欲者,財、色、食、名、睡也,長此沉淪,永不脫離,若遇善知識,教令開悟,施以聞薰,彼則覺性發明而成內薰,始知一生無刻不在迷時,妄想起滅,自性空自勞慮,倘能勞慮永斷,心無妄作,則法界自然清淨,惟云清淨,尚有此淨解,淨解繫縛,不名究竟,亦自成障,因作意於覺,故非自在,此凡夫之覺境也。

二、末入地菩薩 一切菩薩,覺知前之淨解為礙,而欲斷之,此覺復成為見,覺見為礙,致不自在,亦非究竟,此末入地菩薩之覺境也。

三、已入地菩薩 凡有照有覺,都是法障,故菩薩常覺不住,此言時時在覺,不再著意於覺照,能所既空,無照與照者,以皆同時空滅故,蓋根已斷,更無能斷所斷,如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而佛說法,如標指月,意在標外,若復見月,則知所標,畢竟非月,如來一切開示,無非言詮顯理,亦同此無著,畢竟無說無聞,此已入地菩薩之覺境也。

四、如來 至如來境界,乃究竟地,智明圓覺,了無分別,以常寂不動故,一切都無所謂,無對待,平等本際,無諸相,諸法空相。根本既明,知一切障礙,亦究竟覺;知得念失念,無非解脫;知成破一如,皆名涅槃;知愚慧假立,通為般若;知菩薩外道,無邪無正,同是菩提;知無明真如,本一境界;知戒定慧與淫怒癡,俱是梵行;知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以諸法無相,猶如虛空,識性既空,煩惱何縛,畢竟解脫,以畢竟解脫故,不問其有性之三乘性人,無性之闡提性人,一齊成佛,並且非造作而成,畢竟本來成就,無凡夫,無菩薩,無如來,本際平等,此如來之覺境也。(觀此若無驚怖者,其人即是已成就者)

五、總結 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但應如佛所教如下:

(一)於一切時一切處,不起妄念,即不攀緣外境而起分別。

(二)於妄心忽起時,亦不制止,只是不理,這不理,正是一念覺轉,便銷於無形,若加制止,冀求息滅,等於妄上加妄,如欲止響而反揚聲也。

(三)於妄想境,不加了知,因一加了知,即入比量分別,現量迷矣。經云:非幻成幻是也。但此係已證圓覺者,方能照顧,知心體本自圓明本覺,何必知上加知。古德詩云:欲除煩惱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即此意也。

(四)於無了知,不辨真實,無了知者,無能知也,能知既無,不必再分辨真實也,言真實者,是分別所得之果,能知既寂,真實即知,既真實即知,誰知真實,不必再加辨別,是在不惑後任之自然而已。

(五)聞是法門,能不驚怪疑怖者,正是決定信解,決定受持,體達分明,坦然合道,此真覺性相貌,無可不可,故曰,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再次,佛說此等人即是佛,已成就一切種智,非過去生供養無量恒沙諸佛菩薩,植眾德本者,不能如是,行者當知,此是果地證得後之境,故曰現世即菩薩,能辨於此,即是慧目清淨。

此分說由凡夫至佛位,言本體則絲毫不二,本無聖凡之別,但迷悟不同,約迷而說,遂有深淺,覺性和之隨順,便有種種差別,然一切關係全是性上事,離心地法,實無從辨,菩薩豈有外相可表現者哉。今之學者,每多方人之病,曰某也佛,某也魔,不知慧目未開,諸見未淨,故不能平心靜氣耳。

循 隨也。

耽 愛取也。

五欲 財、色、食、名、睡五種貪欲。

勞慮 煩惱。

標 指示。

梵行 戒體也。

植 下種栽植也。

一切種智 佛智也。

入地 登地菩薩。

八、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知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
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威德問意,謂承佛圓音,如是隨順覺性,令聞者覺心頓得光明,不因修習,已得善利,況勤而行之乎。但眾生根器不一,如何使行人漸次而入,開大方便門也。

佛首說無上妙覺,本十方諸佛之所同修同證,本屬平等,所謂斷除貪愛,智悲雙運,一切菩薩,無不如斯,此意無二,但眾生根各不同,隨順方便,數屬無量,惟總攝約有三門,所謂止觀禪定是也。

一、菩薩悟得成佛正因,在先了悟淨圓覺性,取靜法對治亂動之習,由靜而澄清,諸念不起,心合乎靜,自見分別覺識,煩勞動擾諸相,此見乃是慧發覺識,由靜而發,顯現身心客塵,無非虛幻,知幻即離,客塵永滅,自然境空心閑,清虛寂靜,喧塵永息,調暢靜安,此名寂靜輕安,與十方諸佛相通,如鏡光無垢,顯現諸象,不再迷糊,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華言止,定也,寂靜之定相,於染淨等境,心皆不妄緣也。

二、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覺知心性根塵,皆因幻化,仍當以幻除幻,即以幻智滅幻無明也,由此隨機利他,說法開示,觀塵勞幻眾,本亦清淨,非障非蔽,開明本來,而起幻用,自發同體大悲輕安,由此漸進,至於佛果,菩薩於妙行圓時,幻相永離,所言幻相者,即所觀能觀諸相也,知所觀者是幻境,能觀之智,疑若非幻矣,不知能觀之智亦幻,能所兩幻,皆當棄之,如土長苗,待米穀收成,苗土俱棄,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華言觀,慧也,起大用等持,至於勝位,成妙觀察智等是也。

三、諸菩薩悟淨圓覺,了知身心,皆為罣礙,即幻化之觀,寂靜之相,同屬幻法,不必取之,於無知覺,亦已明達,言已得無知覺之明妙。以身觸曰覺,心緣曰知,由此分別而障正見,曰無知覺,明達此義,曰無知覺明,不言知而言明者,因知字或引起分別,近於功用,尚存能所,此但書曰明,正顯露靈妙之體,上無頂,下無底,無中邊內外東西,言空寂不似太虛,言相用不從緣起,言知見異於分別,言頑礙異於木石,覺不同醒悟之初,明不同日月之類,若謂有寂靜空無,已落於邪小,故於知見明覺,互泯互存,概稱曰明。直超礙無礙境,即自己之身心受用世界,相處塵域,不異尋常,如器之鳴,聲聞於外,其聲鍠然,何礙於器,何礙於聲,未嘗離器,亦未嘗離聲,超脫自在,煩惱無以損,涅槃無以加,兩不留礙,故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靜相,靜相即滅,非故寂之滅之,亦非息動而寂,生滅而滅也,乃本體元來寂滅,故曰內發。至所謂妙覺隨順境界,亦是寂滅,非自己心智所能造作,餘人外識所可見,故曰自他身心皆所不及。眾生壽命,同一幻想浮雲,了無留礙,故曰輕安,此方便者名曰禪那,華言靜慮,靜則不動,慮非無記,靈虛自在,不落斷滅,非上上根人,不能頓超,蓋前二尚不離法,有法固礙,非法亦礙,永超礙無礙境,則人法雙空,入於大寂滅海,此佛法最究竟處,蔑以加矣。

次說此三法門,乃求證圓覺者,最親切法門,十方如來,皆由是證得,十方菩薩不論門之異同,亦無不依此三門證入,於何時圓證,即何時成就圓覺,此中功德,寧可思議。功德較量,即以聖道教化百千萬億果地羅漢,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怯門,一剎那時之修習。由此可知究竟與不究竟,取相與求心,不可以道理計矣,故捨般若一門,心地一法,自證一道,而能成佛者,無有是處。今之賴法求師,忘卻自性威德,而求自在者,直是魔見魔行,定非佛子。

此分第一段說修法,本無二致,徒因根器不同,方便不一,總約不過三門。第二段說止,言第一下手處,不外息此狂心,取靜為對治,所以證得大圓鏡智之體。第三段說觀,起大悲方便之用,所以證得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之成就。第四段說禪那,正表體用一如,證得法界體性智,轉九識為按摩羅也,此言白淨。第五段總結。但此工夫,在修時卻是千山萬水,然而成就間只一剎那,如何成就,曰悟淨圓覺後,入正修而已,然於未修證人,安足與語此。

圓音 佛說法曰圓音,言應機而施,人人皆可領悟,法音無不圓滿也。

佛國 覺性也。

遊戲 方便自在也。

攝 收也。

客塵 暫時之塵勞污染也,與塵域同意。

奢摩他 止也,寂靜義。

三摩缽提 觀也,又云等至於等持之中,能至勝位也。

鍠 金器所出之音也。

禪那 由靜慮而得定慧,即禪定也。

阿羅漢 指聲聞。

辟支佛 指緣覺。

九、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今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地。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三法頓慚修,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辯音問意,謂如是法門,甚為希有,第不知有幾種修習,單修乎,齊修乎,抑有定法乎,應如何方便再賜開示,令彼一一開悟見實相耶。

佛首銳,論根本原無能修所修,以本體即圓覺清淨故,但未覺者,不可不對症下藥,即依幻修幻,幻力修習,假定二十五輪,輪為輪寶,有催轉義,催除惑業,轉入正智,約用言,不離方便之輪,約體言,本具清淨之體,故曰清淨定輪,此定,非核定義,亦非決定義,乃隨緣方便以為究竟義也。

清淨者,二十五輪所依之體也,既是清淨,何事再修,故知是體,所言修者,除習氣耳,此三法中,不拘何法,皆可得止。此二十五種中,任修何種,皆可究竟,故曰定,輪替而修,故曰輪,以修少分即少證,齊修即齊證,無不斷惑證真也。

此二十五輪,正不得巳而方便說耳,若有人通達了義,一即三,三即一,文雖單分,義則全具、以止中有觀,觀又不離乎禪定,而禪定又全具止觀也,愚人每分為三,智者定之為一,此義即全二十五輪義也。

諸仁今日所修之心中心法,正屬齊修圓證,以上座時修奢摩他,下座觀照即三摩缽提,而依般若掃蕩一切,悟無所得,直證心源,此即禪那,以仗佛力故,修證較速,不必定取此二十五輪也。惟此二十五輪即可反顯二十五種根性,證入各各不同,姑就經義一一論之,若依天合三觀修,得此更有依據,不可不明。

一、單修奢摩他 由止修入,即單修空觀,取極靜力,成就覺慧,永斷煩惱者。

二、單修三摩缽提 由觀修入,即單修假觀,觀一切皆假,成就清淨妙行者。

三、單修禪那 由禪定修入,即單修中觀,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直斷煩惱者。

四、先修止後修觀 由至靜心起妙觀之用以成就者,即空假復修。

五、先修止後修禪 由至靜心證至靜性,永斷二種生死成就者,即空中復修。

六、先修止中修觀後修禪 由靜慧力下手,起妙用度生,再了生死者,即空假中俱修。

七、先修止中修禪後修觀 由靜慧力證清淨妙行,再度眾生者,即空中假俱修。

八、先修止齊修觀與禪 由至靜力起,同時斷煩惱度生者,即空融於假中而齊修。

九、止觀齊修後修禪 由至靜起大用,體用雙修復斷生死者,即空假融中而修。

十、止禪齊修後修觀 由至靜力入寂滅境,再起幻用者,即假中融於空而修。

十一、先修觀後修止 由慧修而得定者,即中空復修。

十二、先修觀後修禪 由慧觀而證寂滅者,即中假復修。

十三、先修觀中修止後修禪 由慧觀妙用,作諸幻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者,即中空假俱修。

十四、先修觀中修禪後修止 由慧力起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者,即中假空俱修。

自十五以下皆融通而修矣。

十五、先修觀齊修止禪 由慧力起無礙作用,同時證得至靜寂滅者。

十六、齊修止觀後修禪 由以慧力資於至靜,後斷煩惱者。

十七、齊修禪觀後修止 由以慧力直證寂滅,後住清淨無作地者。

十八、先修禪後修止 由寂滅力起至靜者。

十九、先修禪後修觀 由寂滅力起諸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者。

二十、先修禪中修止後修觀 由寂滅力安住至靜而起慧用者。

二十一、先修禪中修觀後修止 由寂滅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入至靜者。

二十二、先修禪齊修止觀 由寂滅力種種清淨,乃住至靜而起幻用者。

二十三、齊修禪止後修觀 由寂滅力資於至靜,乃起幻用者。

二十四、齊修揮觀後修止 由寂滅力資於幻用,乃入至靜者。

二十五、圓修三種自性清淨 由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者,即圓修三觀隨順。

此二十五輪正屬假定,隨機而順,為未覺者說,與威德分已悟圓覺者不同,諦閑法師用天台三觀判此二十五輪,至為精密,謂輪輪必有當機之人。凡從寂靜下手者,必是空觀,從幻化下手者,必是假觀,從不取下手者,必是中觀,修圓觀者,以悟靜圓覺下手,觀觀皆圓云云,旨哉斯言。行者勿因此而又生高下之見,以單修齊修皆屬方便,實則輪輪皆圓,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菩薩修行如是。

次說結取方法,三七日感應相通,取一自決,不可疑悔,疑從貪起,妄分勝劣,不知二十五門,門門可達究竟處。在未入門前為凡,入門至究竟處為聖,聖凡何別,惟凡夫在因位,名曰因地,聖人在果位,名曰果德。成佛不成佛,不在佛,不在法,不在僧,乃在自修,修貴實行,不貴多聞,如佛與阿難,無量劫前,同為聽法人,及成佛時,阿難尚為侍者,則但求多聞,不求精進之誤也。

當持梵行寂靜思惟者,即修戒定慧也,此攝心之初步功夫也。首言戒者,非戒不能定也,是以戒行為第一,能攝心於一即是戒,至了達心性相貌,是具足戒,入不二,是具足戒,以不戒戒,不受法縛為正受,是具足戒,戒為入德之門,非僅守威儀以為戒也。故唯頓覺人,無須受此,並法亦不隨順,言雖正法亦捨之矣。

斷 除也。

資 助也。

梵行 戒也。

寂靜 定也。

思惟 慧也。

標記 書名也。

結取 擇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