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佛說梵網經直解上卷之一 明廣陵傳戒後學沙門 寂光 直解

 
 
      佛說梵網經直解上卷之一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奉 詔譯

  明廣陵傳戒後學沙門 寂光 直解

  菩薩心地品之上

  ○直解大意五 初釋經題目 二釋譯人名 三釋經品題 四明分科義 五正解經文。

  ○初釋經題目。

  佛說梵網經。此一經之題也。得此數字標題。即知如來出世說法之本懷。洞明全經之大旨矣。直解經題。有總有別。總。謂佛指說梵天宮中嚴飾身殿之網羅幢。以喻心地法門之戒經。別釋有五。一明能說佛。二明所說義。三合明佛說。四指喻表法。五結歸其名。一明能說佛者。梵語佛陀華言覺者。謂覺身心大幻。究竟諸法性相故。覺有三義。一自覺。異凡夫。二覺他。異二乘。三覺滿。異菩薩。云何自覺異凡夫。以凡夫墮煩惱網。我見爲網。爲因六根。攬諸塵。背梵行。趣五欲。縱三毒。輪六道等。衆目齊彰。不能自覺。惟如來從凡夫發心。本佛性戒。悟自性之真空。了惑業之虛妄。功成妙智。迥脫根塵。故異凡夫。云何覺他異二乘。以二乘愚無明網。空見爲綱。則厭生死。取涅槃。憎三界。惡四生。惟自寂。遠大心等。衆目齊彰。不能覺他。惟如來離色數量。證平等智。得法性空。運無緣慈。入魔佛界。廣化衆生。離苦得樂。故異二乘。云何覺滿異菩薩。以菩薩留識情網。愛見爲綱。則起大悲。度衆生。歷五位。修萬行。破無明。分證理等。衆目齊彰。覺未能圓。惟如來心色俱離。根本智顯。五住盡。二死亡。三覺圓。萬德備。在天。爲天中天。在聖。爲聖中聖。故異菩薩。號曰。究竟覺了之佛。如來具足十號。今舉一號。則十號齊彰。此佛。即娑婆世界說法之教主也。二明所說義者。說者。悅也。有自他之別。謂佛所證法。生佛平等。時以四辯。應機而說。暢悅所懷。謂之自悅。衆生聞者。頓明佛性。得受佛戒。即入佛位。心悅所聞。謂之他悅。故曰。說者悅也。三合明佛說者。通論說法有五種人。謂佛。菩薩。天。仙。化人。皆能說法。言佛說者。以心地戒法。乃覺皇金口親宣。非餘者能說故。又法。報。化佛。皆能說法。此經屬何佛說。按義推之。乃依法身根本智。起後得智。現報身爲說法王。報身化千釋迦。千百億釋迦爲聽衆。舍那復敕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於諸世界爲說法主。人天凡夫等爲聽衆。其本佛迹佛。隨地。隨時。隨機所說。傳無異詞。唯一梵網法門。五十八戒。百千法門。皆此梵網之衆目。是知三身應機有異。其體本同。此梵網經。乃三身佛同說也。千臂經亦同此義。四指喻表法者。經云。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爲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梵網。喻也。喻無量等法也。言大梵天王宮中之網羅幢。名因陀羅網。唐言天赤珠。此網有千重。而有千光。其光各各相攝。不相妨礙。由此天王。因中修梵行。果感梵天寄位。因中修衆德。果感梵網莊嚴。時佛於彼天說法。欲標題流布。一觀此網光色重重。有似法門理事互攝之象。故以無量網孔。喻無量世界。喻無量衆生心。喻無量佛教門。喻無量菩薩差別階級。喻無量諸佛受用境界。以此一喻。而攝多義。故從喻立題也。經文言世界法門。正攝衆生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擴而推之。無量大小橫豎網孔。喻無量寬窄仰覆世界。而無量世界。由衆生無量心行所成。佛說無量大小乘教門。無數賢聖差別階級。皆隨衆生心垢輕重方便施設。如是四聖六凡。皆因緣所生之法。了無實體。由衆生不了自性。故勞一舍那。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佛。出廣長舌。橫說。豎說。塵說。刹說。熾然說。謂之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與奪橫施。皆本衆生心。不出梵網一喻也。若有宿根大力量人。一聞此說。即秉金剛光明寶戒。耀定慧鋒。裂諸見網。則當下灼見梵網之珠象不同。而光光互射。世界各別。而不壞一真。衆生心異。而性本無差。業惑紛綸。而各無自相聖賢科第等差。而總一佛乘我佛教門雖殊。而理無二致。如是乃至胎。卵。濕。化。皆本清淨菩提之心。了無妄境。而色法。心法。常。無常法。一切衆生數量等法與夫空觀。假觀。中道智理觀行。輕重開遮止作持犯。無量權巧法門。蕩然一空。獨露戒光。爲自持用。又何勞釋迦放光擎接。玄通問果行因。舍那詳答心地。經家據旨立題。羅什最後譯傳。道影道融書布。祖祖授受不絕。與今直解發演其義哉。雖然戒光圓攝。至理無言。當知世尊向無言說中說。說而又說。而直解向無解中解。解而又解者。不無歸宿。如佛說二字。乃果人所具之才辯。梵網二字。乃因人所具之莊嚴。若能回真向俗。始知佛佛說梵網以度人。若能回因向果。始知人人持梵網以成佛。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即以海墨書文。不盡題意。但撮其要。只欲吾人初從凡夫持心地戒。中而寄位梵天。此天。上鄰四空。下接六凡。菩薩居此天中。上弘下化。積劫修因。後成佛果。三身圓現。亦於此天說梵網經也。五結歸其名者。世尊所說一大藏時教。總名曰修多羅。亦云修妒路。亦云素怛囕。華言契經者。上契諸佛之理。合道而言。下契衆生之機。逗根而說。故曰契經。亦云經者。線也。言理發於文。如線貫花。亦若梵網珠像有異。由線貫絡以成。譬夫三十心。十地。十重。四十八輕。戒法有異。由一佛戒貫攝以成。亦云經者。徑也。如人行正路。直抵中堂。譬夫持光明金剛寶戒。徑成佛道。亦云湧泉。亦云繩墨。此皆隨義立名。扣其擊節。總不出貫攝常法四字。貫者。貫串諸法之旨趣。攝者。攝持所化之機宜。常者。古今不變。法者。凡聖同軌。上四字所诠之義。下一字能诠之文。能所合目爲題。故名佛說梵網經。

  ○二釋譯人名。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姚秦者。秦國之主。姓姚名興。標明代氏。揀非苻秦時也。三藏等者。乃譯師之名德。三藏。即經律論。經诠一心。常住不變之理。律規三業。體淨無爲之道。論核是非。刊定邪正之規。法師。即佛法所屬也。謂此大師學解三藏。以法自師。以法師人。就德彰名。故曰。三藏法師。鳩摩羅者。華言童壽。師童年而有耆德。故云童壽。什者。謂善識此方文字知識。七佛以來譯經師也。奉詔者。奉秦王之詔命。而翻譯此經故。譯者。易也。易梵國之語。成華夏之言。華梵並舉。合目爲題。故云。鳩摩羅什奉 詔譯。

  ○三釋經品題。

  菩薩心地品之上

  此一經之品題。菩薩二字。半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西域好廣。此方喜略。惟存菩薩。義含提埵。乃上弘下化之人也。心地二字。總有二義。一當本經而言。心。即三十心。地。即十地。二指法而言。即是衆生本元心地。謂此心地。能攝世出世間法故。世間法。即六凡。謂諸天。世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出世法。即四聖。謂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凡聖雖殊。而此心地。原無差別。但以迷悟淺深。有凡聖次第大小之殊。如迷此心地。造五逆十惡等因。故有地獄。如慳貪嫉妒等因。故有餓鬼。若亂倫理欺罔騙害等因。故有畜生。如受三皈五戒等因。故有人道。如瞋心作福剛強卒惡等因。故感修羅道。精修十善。習學禪定。故生天道。聞四諦聲悟入。故名聲聞。作還滅觀。了緣生空。故名緣覺。智理觀行自利。慈悲喜捨利生。故名菩薩。歷三祇。圓萬行。空五住。破二死。故名如來。如是四聖。六凡。之十法界。皆本心地中。迷悟差別。若能一念不起。頓契無生。則凡聖迷悟。當下銷殒。故菩薩悟此心地。現自受用。而又以此心地。教一切衆生。現他受用。蓋此心地。乃一切衆生分上。日用尋常。六根門頭。自受用境界。由無明封蔀。不自覺知。諸佛所證。證此。菩薩所修。修此。衆生所迷。亦迷此。如來愍念。興慈運悲。往來三界八千餘返。只爲發明一切衆生本有心地。唯欲衆生依此心地。禀受金剛光明寶戒。爲本修因。故下卷云。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所以說。衆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佛戒者。即衆生心地光明金剛寶戒也。世尊初從妙光堂。終至首羅宮。十處說法。次第敷演。結歸究竟。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總而言之。名曰心地法門。故命品題曰。心地品。品者。類也。衆類相從之義。此經大部。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此當第十。菩薩心地品。此一品之文。分爲二卷。上明菩薩理智觀行修證階級。即三十心。十地也。下明菩薩心地戒法。輕重開遮。止作持犯。即五十八戒也。卷有上下之分。此卷居上。故曰品之上。

  ○四明分科義。

  凡經皆有序。正。流通三分。序分者。序一經之來源。彰說法之由致。正宗者。明一經之宗旨。逗衆生之機宜。流通者。繼遐芳於萬古。俾化導之不絕也。序分。有通。有別。通。謂諸經通用。以諸經之首。皆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處。與某大衆俱。一切經初。同有此序。故名通序。別。謂當經發起。以諸經由致。各有緣起不同。故名別序。此經心地品。既在大部六十一品中。當第十品。唯屬正宗。通序。居首品。流通。居末品。故無如是我聞等句。若唯約本品首尾文義之中。而分序正流通者。一序分。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起。至問此光。光爲何等相止。二正宗分。從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衆起。至下卷四十八輕止。三流通分。從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起。至於卷終。此一經大科之義也。

  ○五正解經文(三) 初明序起分 二明正宗分 三明流通分。

  ○初明序起分(四) 初化佛說法 二放光現瑞 三睹光生疑 四玄主集問。

  ○初化佛說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摩醘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衆。說蓮華台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此敘說心地法門品之由致也。爾時者。即無量天人。菩薩。大衆集會之時。釋迦牟尼佛者。標能化之主。梵語釋迦牟尼。義翻能仁寂默。釋迦譜。淨梵王云。我子釋迦。以能仁表德。寂默顯理致。又能仁不住涅槃。寂默不住生死。又名能忍。仁者。忍也。以聞善不即喜。聞惡不即怒。能含忍於善惡故。又於無生寂滅。忍可忍證。故云忍也。又名能儒。更有多義。文繁不錄。雖有多義。總之隨行隨德以彰名也。在第四禪地中者。標所住之處。以顯法最勝也。在者。住也。謂以如法安住而住。所謂應如是住也。第者。次第。謂三界共九地。欲界爲一地。名五趣雜居地。色界有四地。初禪。名離生喜樂地。二禪。名定生喜樂地。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四禪。名捨念清淨地。無色界有四地。一空無邊處地。二識無邊處地。三無所有處地。四非非想處地。此當色界。第四禪捨念清淨地中。乃摩醯首羅天王所住之處。亦名有頂天。又名色究竟天。法雲地菩薩。多寄住於此處說法。摩醯首羅。華言大自在。又云威靈。或云三目。此天爲三界尊極之至。輔行記云。色界天王。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有大威力。居菩薩住處。能知三界雨滴之數。統攝大千世界。於色界中。此天獨尊。即統諸大梵天王之主也。佛欲顯此心地道戒。甚深秘密清淨大法。獨尊無上。故在此大梵天王宮中內庭而說也。與無量等者。標聽法之衆。顯佛威德也。與無量大梵天王者。以一四天下。有十八梵天。百億日月等。有百億大梵天王。故曰。無量大梵天王也。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衆者。言法會聽衆。非是算數所知。以表此法。惟大根人。堪當與說故。說蓮華台藏世界者。指受法之處。盧舍那佛所說者。明授法之人。說法有宗。傳其本也。梵語盧舍那。此云淨滿。諸惡淨盡。衆德悉滿。此即圓滿報身佛。下卷。廣明其義。心地法門品者。心地品。解見上文法者。軌持之義。門者。通達之義。謂依法修行。直至佛地。所謂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又圓覺云。有大陀羅尼門等。故下卷云。汝諸佛子。轉我所說。與一切衆生開心地道。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受持讀誦。一心而行。又千釋迦。千百億釋迦。受持而去。各各放光。光中化佛。獻華供佛。又從定而入。復從定而出。或次第說。或頓圓說。蓋謂得此門者。若隱。若顯。若出。若沒。隨心開合。權實自在。故云法門也。

  ○二放光現瑞。

  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台藏世界。

  此敘發起之緣也。如法華欲說諸佛一乘實相故。世尊先從眉間放一道白毫相光。光中圓現法界事相。生佛始終。爲發起之緣。此經欲說心地希有妙法。世尊必現希有瑞應。故先身放慧光。爲開發之緣也。此光全身顯露。是本有如如智慧果德光明。由戒定力而生。然此智光。非諸佛獨有。一切衆生皆具。但以無明執著。不能證得。故世尊以種種方便。放種種光明。說種種戒法。無非發明人人本有心地戒光。若能會得此光。非從外來者。即獲自己無明窟中戒定慧光。與三世諸佛等無差別矣。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台藏世界者。示慧光所照之處。顯情與無情。無非一光所攝盡也。

  ○三睹光生疑。

  其中一切世界。一切衆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此正敘明發問之端也。其中一切等者。總舉依正二報。即指天宮華藏之兩間中。凡係佛光所照。一切世界。所有一切衆生。莫不各各相視其光。歡喜快樂也。類數無量。故名一切。衆法相生。故名衆生。此光昔無。於此忽睹。故各各相視。既睹其光。必獲饒益。故曰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等者。寶光雖睹。塵相未空。肉眼凡夫。徒被其照。故未能知此光因緣。豈惟博地衆生。皆生疑念。即有身光之無量天人。心慧昏蒙。於佛身光。莫知所出。亦生疑念也。上敘人天不達佛光因緣之所以竟。

  ○四玄主集問(二) 初起定放光 二衆集發問。

  ○初起定放光。

  爾時衆中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光照一切世界。

  爾時者。即人天生疑作念之時。衆中等者。此舉衆明當機也。衆有四。一當機衆。二發起衆。三影響衆。四結緣衆。此菩薩是華藏海會。不可說不可說四衆之中。當機首領大菩薩衆也。佛放此光。甚深微妙。難解難知。非具大智慧者。不能曉了。惟此菩薩。具大行華。智慧明妙。通達此光之道。能爲衆中作唱導之主。以德彰名。故云。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三昧起者。此明因依果起義。大。即體大。莊嚴。即相大。華光明。即用大。乃法。報。化。三身之圓果也。又莊嚴表果。華光明表因。謂因果齊彰。主伴重重義。莊嚴法身果海有三。一六度萬行。二一切智慧。三第一義諦。其中華。乃行華。即福德莊嚴。光明。乃智慧。即智慧莊嚴。三昧。乃正定。亦名正受。即第一義諦莊嚴。此三克備。故名大莊嚴。此菩薩住是定中。即從是定而起。又大莊嚴三昧。即大定之別名。如來妙定。有百千萬億恒河沙等三昧。總之無量三昧。皆從此一三昧流出。而一切法身大士咸住此三昧法性土中。應緣即現。故云。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也。菩薩請問大法。必仗如來神力加被。放光召衆。方能發起智問。是故以佛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者。正顯心地光明金剛寶戒照用之義。言此戒光。能破性障。故曰金剛。淨智如幻。故曰白雲色。又菩薩在因。惟素法身。故曰白雲色也。光照一切世界者。顯此光照處。周遍圓融而無障礙。又顯聖凡依正。總是一光所攝。蓋釋迦如來。身放慧光。即舉果以明因。今華光主菩薩。全身所放白雲色光。即因中境界。舉因以該果。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此菩薩正欲令諸衆生。知因識果。冀果修因。必以本光明金剛寶戒。爲因地心。方證本法身。智身。功德身之慧果也。向下釋迦請問。舍那酬答。正顯即果即因。即因即果。因果不二之義。

  ○二衆集發問。

  是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與共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爲何等相。

  此敘問果明因義也。是中等者。謂因玄主放光。光照十方世界。是十方世界中。一切諸大菩薩。以此光明皆來集會。不約而同。法華云。尋光共推之。亦此義也。與共同心者。因光悚動。同示一疑而問故。異口者。人各有身。口隨身異故。問此光。光爲何等相者。即問釋迦如來全身所放慧光之相。此光即果中境界。前衆生未發菩薩心。只疑因緣。故曰何因何緣。此諸菩薩是因中人。只問果中之事。故曰。光爲何等相。何因何緣。即下釋迦請問舍那云。一切衆生。爲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等文之案。光爲何等相。即下請問。當成佛果爲何等相之案。此序分竟。

  ○二明正宗分(二) 初明心地道 二明心地戒。

  ○初明心地道(四) 初化佛代請 二舍那酬答 三華光請釋 四舍那酬釋。

  ○初化佛代請(二) 初攝生還本 二正請決疑。

  ○初攝生還本。

  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衆。還至蓮華台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

  此敘攝用歸體。生佛無差之義。是時者。即此人天大衆。諸菩薩請問之時。釋迦是能化之迹佛。即擎接此世界大衆者。乃所化之生也。在上曰擎。在下曰接。即擎接此光光所照一切世界中。生疑集會有根性之大衆也。言還至者。謂此釋迦與諸菩薩。一切衆生。元從華藏世界。舍那本迹心地戒中一光流出。今復還歸本體故。蓮華台等者。即舍那本迹之處。蓮華台藏世界。詳在後文。億有四億。百億。千億。萬億。萬萬億。此乃四億中百萬億也。紫金剛光明。表菩提智境。宮中。表涅槃理境。謂理因智明。智由理發。以理冥智。以智契理。理智圓融。法報無礙。報化圓融。迹本不二故。見盧舍那佛者。釋迦旋歸本界。覿面相睹。親見本師法身智身境界。回光返照。即本來面目。自己舍那。不從外得。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者。即舍那所坐之座。此座以蓮華者。蓮之開敷。表權實雙彰義。在後詳釋。赫赫光明者。赫赫。即光焰熾勝之貌。光明。乃智慧照用之相。謂智能破惑。表如來於因地中。以智慧焰。燒煩惱薪。障惑盡淨。智理全彰。故感果中報德。住此蓮華赫赫光明之座。自安安人也。俱名百萬億者。即千釋迦。千百億釋迦。光明蓮華。圍繞舍那宮座。故云。百萬億赫赫蓮華光明之座。此明三身圓會之相。華嚴廣明百萬億相。

  ○二正請決疑。

  時釋迦及諸大衆。一時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切衆生。爲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爲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

  此釋報化。假設問答。以顯說法之本旨也。時釋迦。至釋迦佛言數句。敘請法之儀則。表三業䖍誠也。禮佛足。身業之誠。釋迦佛言。口業之誠。身口並致。意業之誠。諸佛請法。尚具此儀。餘請法者。自當尊重也。此世界中者。即娑婆世界中也。地及虛空者。地。即人間。虛空即天上。一切衆生。即釋迦如來擎接人間。天上一切世界中。睹光生疑。根熟衆生也。爲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者。因緣。即因行。道。即佛果。意謂一切衆生。發菩提心。返妄歸真。欲修佛道。畢竟以何因行。方至佛果。此第一問。即前天。人。疑何因何緣之意。當成佛果。爲何等相者。意謂當成佛果之時。畢竟何等境界。是第二問。即上華光主放光集衆。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爲何等相之意。請問因緣。並何等相。向下舍那一一領答詳明。此是略問。在大部內。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佛性。即菩提心。乃本覺義。言此覺體。曾未還改。在衆生分中。名曰佛性。在非衆生分中。名曰法性。今舉在因。故名佛性菩薩種子。即因地心也。此化佛代問文竟。

  ○二舍那酬答(二) 初總答心地 二廣答釋名 三結答問義。

  ○初總答心地(四) 初顯示定相 二誡聽思修 三陳自因行 四舉自果相。

  ○初顯示定相。

  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衆。

  前釋迦身放慧光。爲發問之端。是果中明因。次玄主身放白雲色光。集衆興疑。是因中明果。今舍那答釋心地之道。不在別處。就是我。與釋迦。菩薩。衆生。若凡。若聖。若因。若果。總是一道光明。無二無別。故將自己一段受用境界。滿盤托出。示與諸人面前。要令人人直下承當。返本還源。識得自己本有光明金剛寶戒。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圓滿具足。無欠無餘。故將定光示諸大衆也。爾時者。即釋迦請問時也。即大歡喜者。謂宣說此心地法門。能令一切衆生。永離諸苦。得究竟樂。正是世尊本懷。故大歡喜。現虛空光體性者。光。即本體智光。言智體即法身。法身本無形相。本無來往。本無遷改。猶若虛空。無動無搖。萬象森羅。於中顯現。以智性即色。故能現於色。然以華光任運。若隱若顯。不離法身。故曰。虛空光體性也。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者。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無不依此本源智定。爲因地心成佛。常住法身道果。以顯三身圓現一光也。示諸大衆者。即以此本定光。示諸衆生使悟入也。

  ○二誡聽思修。

  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

  此舍那如來。詔告當機法會大衆。誡聽勉進思修意也。是諸佛子者。佛爲慈父。紹佛曰子。諦聽等者。即聞思修三慧。諦者。審也。聽者。領也。謂諸大衆佛子。若不審諦誠信而聽。則所聞之法。心不相應。心法既不相應。心慧妙行何由發起。故曼殊大士。於楞嚴會上。獨選耳根圓通爲妙耳門。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故先誡聽也。善思修行者。謂善能體會所聞之法。如聽而思。如思而修也。若不如聽而思。聽則無益。不如思而修。思亦徒勞。所謂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故復誡思修也。必須如是諦聽。如是善思。如是妙修。方契如如實相心地法門光明金剛寶戒。

  ○三陳自因行。

  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爲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

  此由化佛初問。一切衆生爲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故報身佛。述己過去所修所證爲答也。阿僧祇。華言無數。梵語劫波。此云分別時節。又云時分。我已百阿僧祇劫。即佛已修因證果之時分長遠也。修行是心地。即下文所明三十心十地也。以之爲因者。正謂欲得道果。無有別法。即以此本心地法門而爲因也。前問中雙請爲何因緣。答中不言緣者。乃因中具有緣義故。其義有三。一本有光明金剛寶戒。乃正因心。二依教法起觀。修行心地法門。是緣因心。三無明淨盡。真如理圓。究竟無上菩提。歸無所得。即了因心。初捨凡夫。即始覺。破滅相無明。百阿僧祇劫修行三十心。即漸次覺。破異相無明。修行十地。即隨分覺。破住相無明。成等正覺。即究竟覺。破生相無明。我佛時歷百僧祇。方得五住究盡。豈今妄誕之人。一朝一夕。微因微緣。小功小行。一知半解。無明煩惱。貪瞋我慢。一毫未除。而言頓超佛道者也。璎珞經云。一切諸佛。不經三大阿僧祇劫。得成無上正覺。無有是處。仁王般若亦同此義。先悟毗盧性海。後行普賢行門。旨哉言乎。

  ○四舉自果相(二) 初總明果相 二別明果相。

  ○初總明果相。

  號爲盧舍那。住蓮華台藏世界海。

  此由第二當成佛果。爲何等相之問。故以己初捨凡夫時。修習心地。乃至成等正覺。以如是等因。如是等緣。如是等果。而成如是等相以答之也。言號爲者。因中自有師佛。記莂其名。因行未滿。只名菩薩。覺行既圓。成等正覺。故號爲盧舍那佛也。住蓮華台藏世界海者。華藏世界。大香水海中。有一華台。世界如蓮華形。故名蓮華台藏世界海。華嚴經云。有二十重華藏世界海。皆在無邊妙華大香水海中。此世界種。乃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於此界中。微塵數劫修菩薩行。親近微塵數諸佛時所嚴淨。今感果住此也。而此娑婆世界。正當華藏第十三重。有十三佛刹微塵數世界圍繞。問。據華嚴云。即是毗盧遮那如來出現之處。此經所云盧舍那佛。住蓮華台藏世界海。二經何別。答。毗盧遮那法身也。盧舍那報身也。法身。托報顯。報身。因法成。若非法身。無以有報身。非報身。無以顯法身。乃知法報不分。三身圓現。不即不離。非一非異。二經不別。是故盧舍那佛。住蓮華台藏世界海。即毗盧遮那佛。住蓮華藏莊嚴世界海也。海有十德。總而言之。淵深廣大。包含萬物。無德不備。無相不現。流出一切。融攝一切。即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依報正報。無不從此華藏世界。盧舍那佛心海中流出。此上二節。總答因果二問。問何等因。即最初悟此心地光明金剛寶戒爲因。問何等緣。即依法修行三十心十地爲緣。問何等果。即成等正覺爲果。問何等相。即依正莊嚴二報爲果相也。

  ○三別明果相(二) 初從體起用 二攝用歸體。

  ○初從體起用。

  其台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爲千世界。我化爲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餘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上總示果相。明依正之體。此別示果相。明依正之用也。其台。即大香水海中之一大蓮華。華中有一蓮台。台上有一佛。佛即舍那本佛。乃正報身佛也。台。即舍那所居華台。乃本迹佛身依報國土也。其本華台。周遍有千葉圍繞。而每一葉爲一世界。故成千世界。此顯本迹依報。又現爲迹佛依報之世界也。我化爲千釋迦等者。我即舍那自稱。揀非權小凡外之我。此顯本迹佛身。又化迹佛之身。現爲迹依界中教主。此一一界中佛。皆舍那化身。故曰我化爲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下。顯迹依土。又化爲迹迹佛身依報國土也。言後就一葉等者。即千葉中。拈最後一葉而例言之。此一迹華。又現爲百億之華。每一一華。爲一一世界。故有百億世界。每一一世界中。有一一須彌山。故有百億須彌山。梵語須彌。此云妙高。以衆寶所成。出過諸山故。每一一須彌山。有一一日月繞須彌盧。故有百億日月。每一一日月。一日一夜遊四天下。故有百億四天下。每一一四天下。有一一南閻浮提。故有百億南閻浮提。梵語閻浮。此云勝金。以樹流金汁。河出金沙故。百億菩薩釋迦者。此又顯迹佛之身。而又現迹迹佛身。即千釋迦。一一化現百億釋迦爲當機。故云。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等。此總結顯如來婆心。示現受生。出家成道。轉法輪度衆生義。一一釋迦。皆示現八相成道。二始同時。皆不離菩提樹。而升四王。忉利乃至梵天。皆說舍那所傳心地法門。皆放身光。鼓動人天。故曰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也。其餘九百等者。上拈千華中。一華示現。千佛中。一佛示現。其餘九百九十九釋迦。又作云何其一華一佛。既如是示現。則餘九百九十九釋迦依正。亦皆各各示現。乃至請問心地法門。亦復如是。無二無別。

  ○二攝用歸體。

  千華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以爲本源。名爲盧舍那佛。

  此舍那。知凡小不能通達即體之用。而謂實有本迹應迹之分。故言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之化身。千釋迦。是舍那之化身也。上其台等。是明從體起用。即即體之用。此明攝用歸體。即即用之體。正明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不二。故曰。吾以爲本源。名爲盧舍那。上廣答果相竟。

  ○二廣答因相(二) 初標牒問詞 二釋心地名。

  ○初標牒問詞。

  爾時蓮華台藏座上盧舍那佛。廣答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心地法品。

  爾時者。當爾發明本迹遍現攝用歸體之時。廣答者。對上略答而言。上只略答。我已百劫修行心地。又恐法衆不知是何等心地。故標牒問詞。下詳答之。

  ○二釋心地名(四) 初釋十住名 二釋十行名 三釋十向名 四釋十地名。

  ○初釋十住名。

  諸佛當知。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

  此釋十住心名德位也。諸佛當知者。謂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今爲當機。故詔告之。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者。地持經云。十住。十行。名種性住。種。即種子。有發生之義。性。爲性分。乃自分不改之義。以初住位。即中道種成就。安住其中。無有退失。數數增進。故名種性住。璎珞經云。三賢。十地。等。妙。諸菩薩。分爲六位。各具性。觀。慧。堅。忍。五法。每一法。隨六位分爲六種。此十住位。於六性中。此名習種性。習。謂習學。研習空觀。破見思惑故。於六觀中。此名住觀。住。即安住。謂心會於理名住。觀。即觀照。謂觀察諦審一切諸法。緣生性空名觀。即修習空觀之理。蕩一切法。二義合言。故名住觀。於六慧中。此名聞慧。達耳曰聞。分別曰慧。因聞中道之理。而生一切無漏智慧。能了一切法。離二邊相。旋轉聞根故。堅信忍中者。乃有二義。堅者。於六堅中。此名信堅。信。即信心。堅。即堅實。謂信一切法。皆即真諦。無毀壞故。忍者。於六忍中。此名信忍。信。即信心。忍。即安忍。謂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忍證。以二法合言。名堅信忍也。中者。言此堅信忍中。有十種人。俱發上弘下化廣大之心。趣向佛海。無能退轉。起信論云。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此信成就發心者。依不定聚衆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起厭離心。求菩提道。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經萬劫。信心成就。或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願力。或因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成發心。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故名信成就發心。又發心有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諸善行故。三者悲心。欲拔一切苦故。如是發心。皆得不退。故云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何名十心。一者捨心。捨。即施捨。無所悔惜之義。謂以內法外法。一切皆捨。通達無爲無相。入空三昧故。二者戒心。戒即戒律。護善遮惡之義。謂以一切善惡諸法。無集無受。一切性離。一道清淨故。三者忍心。忍。即忍可。安忍不動之義。謂以無相慧忍。入一切空空忍。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故。四者進心。進。即精進。趨向無退之義。謂以四威儀中。登無生山。入空入假。亦無二相。進分善根故。五者定心。定。即禪定。不昏不散之義。謂以心念寂然。滅一切罪。生一切善故。六者慧心。慧。即智慧。照了無礙之義。謂以不可說觀慧智。入中道一諦理。無明障破。皆爲慧用故。七者願心。願。即願樂。上求下化之義。謂初發求心。中間修道。行滿願足。佛果便成故。八者護心。護。即護持。善能堤防之義。謂以無相護護。使諸外道八倒。不嬈正信。以護根本。法體集散。不可護故。九者喜心。喜即歡喜。離苦得樂之義。謂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靜照樂心。緣一切法故。十者頂心。頂。即人頂。無過於上。尊貴之義。謂以最上頂智。滅無我輪。斷除十使。不受六道果。住頂三昧正定。發行趨道性實。不離正信故。自此十心圓明。空觀成就。理性漸顯。真諦不立。從此解脫。趨進行位也。瓔珞經云。以銅。銀。金。琉璃。水晶。瑪瑙。之六輪。對住。行。向。地。等。妙。之六位。以輪對者。具有二義。一運轉。二摧輾。謂佛菩薩。運轉於大法輪。則能摧輾衆生之惑業故。因斷惑證真。各有淺深次第不同。故以六輪對六位也。問。此十住位。以何輪對。答。以銅寶輪對。何故以銅。蓋似金色。不具金用。雖無鐵之塵垢。而獨有渣滓在。若乃煉磨攻治。則能成諸器皿。濟用於世。謂十住諸菩薩。惟修空觀。斷見思惑。如離塵垢。四十二品無明之中。十住位人。斷前滅相一品。異相十品。若前異相十品。未能斷盡。如銅之有渣滓。惑既分斷。德亦分顯。故能隨體起用。隨類現形。化諸衆生。如器成濟世。故以銅寶輪。對十住位。

  ○二釋十行名。

  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心。入堅法忍中。十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此釋十行心名德位也。此位於六性中。此爲性種性。謂乃雖證本性真空。而不沉住空理。即能分別諸法。開化衆生。使令入佛道故。於六觀中。此爲行觀。行爲修行。以修習假觀行。立一切法。二義合言。故名行觀。於六慧中。此名思慧。思謂審思。勝思。決定思。慧。即擇法覺慧。以思惟中道理。發生無漏智慧。開化衆生。二義合言。故云思慧。諸佛當知二句。結前。入堅法忍中等。起後。前住云堅信忍。此行云豎法忍何也。即前所修理法。理由信入。信由理起是故前云堅信。此云堅法。於六堅中。此名法堅。謂知諸法。皆即俗諦。無毀壞故。於六忍中。此名法忍。雖知諸法皆空。無所有相。而能假立。諸法以化衆生。於假法中。忍可忍證。以此二法合言。故名堅法忍也。此位以前十住真理。深入玄妙。菩提妙行。依理而起。運四無量之心。行四攝法。饒益衆生。長養聖胎。成就聖德向佛果海。故云十長養心。向菩提果。何名十長養心。一者慈心。愛念衆生。化被一切。能生正性。不由魔教使得樂果故。二者悲心。愍念衆生。以悲空空無相。自滅一切苦。與一切衆生平等一樂。起大悲故。三者喜心。慶他得樂。空空喜心。令諸衆生。入正信。捨邪見。背六道苦故喜。四者捨心。周給無吝。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自他體性不可得。而無生心常修其捨。五者施心。普惠無惜。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導一切衆生。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在前行。六者好語心。所說皆善。慈愛語言。攝化衆生。常行如心。發起善根。七者利益心。勝行化生。實智體性。廣行智道。現行六道。不以爲患。但益人爲利。八者同心。隱同攝化。以道性智。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入諸六道身相行業。一切事同。以入同法三昧。九者定心。印持無亂。以一念靜慧觀空。無能擾動。了見一切衆生。我人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不可得故。十者慧心。照徹無礙。觀諸邪見結患等縛。無決定體性。是心入起空空道。發無生心。自此十心。行行無違。定慧圓明。空假不立。以中道智觀。增進向位也。此位功行。於六輪中。以銀寶輪。對位。謂銀體性瑩潔。不受塵垢。雖經鎔煉。性恒不變。此十行菩薩。惟修假觀以加功用。任運分斷中十品異相無明惑業。顯發本然清淨之性。如銀體瑩潔。鎔煉不變。故以銀寶輪。對十行位也。

  ○三釋十向名。

  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

  此釋十回向心名德位也。回向心者。因前二位所修所證。一切智行。不墮不退不住。空假不立。心心回向。真如平等。法界理中。名回向心。諸佛當知二句。結前。入堅修忍中等。起後。言從是等者。由前十行。如苗增長華果敷實。將華落果成時。更加堅勇其心。不被魔外侵損。此位於六性中。名道種性。因修中道。通達佛法。能起一切衆生菩提道種故。於六觀中。此名向觀。謂向法界真如實際故。於六慧中。此名修慧。謂修中道理。發生無漏智慧故。前云堅法忍。此云堅修忍者。具有二義。於六堅中。名爲修堅。謂修中觀。了知諸法。皆即中諦。無毀壞故。於六忍中。此名修忍。謂即修習中道。知一切法。事理和融。於中道理。忍可忍證。二義合言。名堅修忍。此十向位。即解行發心也。前十住心。由信滿故而入。此十向心。由行滿故而入。以是菩薩。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即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於是心心實相。念念真如。行行圓融。修金剛三昧定。集一切行法門。深入理觀。轉更增明。入佛果海。故云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也。何名十回向心。一者信心。但信自心。決定成佛。永無疑執故。二者念心。念念不失一切諸佛正智。於大乘六念。常覺常施。一合相故。三者回向心回。即不住。向。即不退。於此無上金剛菩提。心心入空。而無去來。幻化受果。深深心解脫故。四者達心。達。即通達。照徹無礙。內外清淨。空空如如相。不可得故。五者直心。直。即正直。直照平等。入無生智。無明神我空於空三界生者。結縛而不受故。六者不退心。不退入凡夫地。不起新長養諸邪見。常空生心。心入不二。爲不退一道一照故。七者大乘心。解解一空。以一空智。智乘行乘。任載任用。令諸衆生。同入佛海故。八者無相心。即心無相。妄想解脫。照般若波羅蜜。無二相故。九者慧心。無量法界。無集無受生。生生煩惱而不縛。光明照性入一切法故。十者不壞心。八魔不壞。入佛威神。出沒自在。動大千界。於虛空平等地心。無二無別故。於此十心圓滿。二空理顯。感諸佛加被。得摩頂三昧。證入虛空平等總持法門。即入十地也。此十向位。於六輪中。以金寶輪對位。謂金體貴重。濟用極大。土埋。火煉。其色不變。此菩薩惟修中道。功行加深。教化亦廣。雖混衆塵。不爲衆塵所染。雖居五欲。不爲五欲所燒。以斷盡後十品異相無明。故以金寶輪。對十回向位也。此上三賢觀行。雖各修一觀。乃瓔珞約本分位而言。其實三觀圓修。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也。

  ○四釋十地相。

  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諸佛當知一句。標牒舍那。對千化佛答說十地名德位也。從是一句。結前。入堅聖忍中等。起後。前三賢修習聖行。功德圓足。得入正等地總持法門。自此稱聖。故云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問。前三賢位名心。十聖名曰地者何。答。三賢位。未證真如。非所依處。此十聖位。乃佛界地。爲一切所依。性一切功德。生一切功德。故易心名地也。此地於六性中。性爲正覺性。謂即正與佛體等無別故。於六觀中。觀。爲地觀。謂能生萬物。因修中道觀理。一切佛智功德。從此生故。於六慧中。爲無相慧。謂正知中道之理。惟空無相。而能發生一切無漏智慧故。言堅聖忍者。其義有二。於六堅中。地上菩薩。名爲德堅。謂修中道觀智。破一分無明等障。顯發一分真如三德。無能毀壞。故名德堅。於六忍中。此名正忍。謂正破無明。於中道理。忍可忍證故名正忍。二義合言。故名堅聖忍也。此即名證發心。謂證真如法故。唯爲開導一切衆生。不依文字。起信廣明。已上總明十地義。向下別明十地義。何名十地。一體性平等地。謂此菩薩。證入諸佛法身平等大慧。真實法門。攝受衆生。凡所作爲。其慧平等故。二體性善慧地。此菩薩。善修法身平等大慧。清淨明達一切善根故。三體性光明地。此菩薩。證發無邊妙慧光明。以三昧解了智。能知一切三世諸佛法門。入神通光明故。四體性爾炎地。此菩薩。以智慧焰。燒煩惱薪。以入善權方便。教化一切衆生。能使見佛體性故。五體性慧照地。此菩薩。以十力智照。知善惡有無二性。起一切功德行。轉不可說不可說法門故。六體性華光地。此菩薩。以大智行華。一時開敷。十神通明智品。現身示衆。種種變化。百千萬劫。說不可窮盡故。七體性滿足地。此菩薩。具足十八聖人智品。於一切國土中。隨諸衆生心行。示現作佛。成道轉法輪故。八體性佛吼地。此菩薩。入法王位三昧。其智如佛。而以法藥施諸衆生。爲大法師。破壞四魔。法身具足。說法無畏。如大獅子吼故。九體性華嚴地。此菩薩。得佛華嚴。善能守護法身。以佛威儀。如來三昧自在王定。王定出入無時。於百億四天下。一時成佛。現無量身口意。說無量法門品。而能轉諸魔界。入佛界。轉佛界。入魔界。於一念中。一時示現如是事故。十體性入佛界地。此菩薩。以獲一切種智。得入金剛三昧。其大慧空空復空如虛空性。具足十功德品。復有不可說奇妙法門。奇妙三昧門。陀羅尼門。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惟佛佛無量身心口意。可盡其源故。自此十地圓滿。等入如來妙覺果海。此地菩薩功德。於六輪中。以琉璃寶輪對位。以琉璃寶。出須彌山。一切衆寶。皆不能壞。此十地菩薩。所證真實。不爲外魔之所動壞。故以琉璃寶輪。對十地位。此十聖地觀行斷證。初地斷上品惑。證下品智。自二地。至七地。斷中品惑。證中品智。從八地。至十地等。斷下品惑。證上品智。此即轉前五識相應心品。成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相應心品。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相應心品。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相應心品。成大圓鏡智。四智圓明。三身圓現。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刹中。以上答釋心地名相竟。向下結答以勸修也。

  ○三結答問意(二) 初舉法陳因 二作勸修證。

  ○初舉法陳因。

  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爲菩薩時。修入佛果之根源。

  是四十法門品者。總舉心地軌則以勸修也。我先爲菩薩時者。此舉果明因也。修入佛果之根源者。此舉因明果也。若非勝因。不得勝果。若非勝果。焉顯勝因。舍那自指根源。以爲衆生修入榜樣。

  ○二作勸修證。

  如是一切衆生。入發趣。長養。金剛。十地。證當成果。無爲無相。大滿常住。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滿足。

  此總答前二問。以明修證之義。如是二字。承上自已成佛根源在斯。一切衆生。當亦如我往昔行菩薩道。修人發趣。長養。金剛。十地。四十賢聖之行。爲因地心。得證當成果。無爲無相。大滿常住。法身智身。滿足相好。無爲無相。即顯法身。大滿常住。即顯報身。十力。十八不共行。即顯化身。法報不分。三身圓現。是爲法身智身滿足。以此三身。由因地中修習心地。是以得果證身。宗鏡錄云。由轉根本之心。得證法身。根本心者。即第八識。謂善惡等法。本此出生。若迷此識。即爲生死。悟此識者。即得涅槃。此識轉時。一時煩惱斷滅已盡。得證法身故。二轉依本之心。得證報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識。謂依八識而起。如迷此識。即起一切愚癡。悟此識者。即起一切智慧。是故此識轉時。一切愚癡解脫。即證得報身故。三轉起事之心。得證化身。起事心者。即第六識。謂對六塵而起分別。以迷此識。即起一切貪瞋癡等。惱害衆生。悟此識者。即修一切戒定慧等品。饒益衆生。是故此識轉時。即證得化身故。是以如來出世。說諸心地法門。無非要令一切衆生。斷惡修善。轉識成智。證三身。圓十號故也。十力者。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二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相勝劣根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亦名欲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亦名性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八知宿命無漏智力。九知天眼無礙智力。十知永斷諸習氣漏盡智力。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四無不定心。五無異想心。六無不知捨心。七欲無減。八念無減。九精進無減。十智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十六知過去無礙。十七知現在無礙。十八知未來無礙。此十八行。云不共者。以是諸佛自覺聖智境界。非權小菩薩所共。更非凡夫境界可知。故云不共。

  ○三華光請釋(二) 初總標報化 二別明當機。

  ○初總標報化。

  爾時蓮華台藏世界。盧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佛。

  此總標明體用不分。報化無二之義。言爾時者。即本舍那如來。舉因明果勸修時也。此之華台舍那。赫赫大光明座。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俱已解見前文。言一切世界佛者。是千百億化身釋迦如來。展轉化化無量無盡智慧如來。居一切世界中。說法利生。以表從心地戒法中。出生無量無盡智慧佛也。下卷文云。微塵菩薩衆。由是成正覺者此也。

  ○二別明當機。

  是座中有一菩薩。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座而立。白盧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名相。其一一義中。未可解了。惟願說之。惟願說之。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如來百觀品中已明。

  此一節文。總承前義而來。自從是時。釋迦身放慧光。人天生疑。玄通光主。放光聚衆。請問光相。釋迦擎衆。至舍那所。代前二問。請決其疑。舍那領答。從凡至聖。即以心地爲因。當成佛果。果中境界。一一發明。又恐大衆雖聞心地爲因。不知是何心地。故又廣開名相。爲三十心。十地。既有如是之名。如是之相。必有如是之義。若不發明義趣。將使行者莫知趣向。執相迷心。執事迷理。故華光王菩薩。請解其義。正謂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也。是座中有一菩薩者。即上千佛座中之果位菩薩也。華光王大智明者。前云玄通華光主。此云華光王大智明。正顯此心地戒法門。非具大智慧者。不能通問。所以斷惑證真。必以智慧爲首故也。從座而立。身業之誠。白盧舍那佛言。口業之誠。身口如如。心契實相。則意業之誠也。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四十法門名相。名相雖多。以相求之。則名相又爲略。故云略開。名相且略。其義尚廣。其中一一義趣。修斷觀智。未曾解了。必請詳明。故曰。惟願說之。惟願說之。重敘請意。以表翹誠之至也。言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者。此請正觀。乃起方便觀行。以期佛果故也。妙極。即妙覺果海。金剛。即堅利之智。謂若至果海。非金剛智不能。此智一起。諸物不能壞。而能壞諸物。一切雜染。諸惡種子。斷盡無餘。故云。妙極金剛。此智。具足一切功德。故云寶藏。能爲一切賢聖修斷方便。觀智根本。故云一切智門。如來下引證。以明此處文義。在大部內。如來百觀品中。已更詳明矣。

  ○四舍那酬釋(四) 初釋十住義 二釋十行義 三釋十向義 四釋十地義。

  ○初釋十住義(二) 初總標牒問 二別解其義。

  ○初總標牒問。

  爾時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云何義者。發趣中。

  此牒大智明菩薩。請釋其義。誡聽許說十住進修地位觀行之義。

  ○二別解其義(十)。

  ○初釋捨心位。

  若佛子。一切捨。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爲諸物一切捨。無爲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主者。造作我見。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陰。一切一合相。無我我所相。假成諸法。若內一切法。外一切法。不捨不受。菩薩爾時名如假會。觀現前故。捨心入空三昧。

  初釋捨心之義。即檀波羅蜜也。別經名發心住。謂於諸劫之中。行十信心。不作邪見。廣求智慧。而行捨心。捨有十種。總即唯三。財。法。竭盡捨也。問。心地法門。位有四十。初明捨心者。何也。答。欲令趨佛道人。一切解脫。始望無上菩提。無餘涅槃。若於身心世界。不能盡捨。縱能修行。居然全體凡夫。入道何由。以故首示。真爲生死。志求佛道。應當漸漸。從外捨去。以至內捨。內外俱捨。捨亦復捨。如是之人。名爲肉身菩薩。乃可入道自利。因此檀度。則能廣攝衆生。而諸衆生亦易從化。若夫三賢位人。惟捨二執粗惑。還有微細我法二執。亦要盡捨。方證佛果。是故一切菩薩位中。必以捨位居先。故初明捨心也。若佛子者。標能修之人。堪當大法。代佛化導。故稱佛子。一切捨者。標所修之法。理智觀行。三輪體空。內而根身。外而器界。一切諸有爲相。無所顧惜。俱能捨之。無有追悔。故云。一切捨也。下凡佛子二句仿此。國土城邑。至一切捨一節。正明佛子捨心體用觀照之義。言國土等者。釋上一切捨事。以顯。空觀門也。謂乞寶位。即捨國土城邑。不作主宰想。如乞安養。即捨田宅。金銀。明珠。不作貴重想。如乞奴婢。即捨男女。乃至己身。不作情愛想。盡其所有。悉無一毫貪戀。但凡有爲諸物。一切盡捨。何以故。以滿檀波羅蜜。莊嚴無上菩提故也。無爲無相。至不捨不受一節。申明一切捨觀之義。國土城邑等外物。屬於疏分。捨之猶易。男女己身。屬於親分。己捨之甚難。且己身視男女。尤親。云何難捨能捨。以此菩薩。了達身世。一切皆空。本來無爲無相。實無有法。悉由無明不覺。展轉現起。於是我相人相。人我之間。情之所知。目之所見。妄認爲實。遂爾假借衆緣合會而成主宰。稱我稱人。千臂經云。假會合成。立名生者。主字。念作生字亦可。謂即不識緣生如幻。執我執人。造作我見。種種取捨。由是我見造作。故受生滅流轉。無有休息。輪回不絕。十二因緣等者。正名假會合成。立名生者。以顯緣生性空之義。十二因緣者。蓋以無明爲因。行即爲緣。行爲因識爲緣。識爲因。名色爲緣。名色爲因。六入爲緣。六入爲因。觸爲緣。觸爲因。受爲緣。受爲因。愛爲緣。愛爲因。取爲緣。取爲因。有爲緣。有爲因。生爲緣。生爲因。老死憂悲苦惱爲緣。所謂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故法華云。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既從因緣有。亦從因緣滅也。無合無散無受者。釋上因緣如幻。法體本來靈明絕待之義。蓋此因緣之法。緣會而生。法體本來不生。以本無生死流轉之法。故云無合。緣盡而滅。法體本來不滅。以本無解脫轉流之法。故云無散。既無生滅合散。其中亦無受彼生滅者。故云無受者。十二入等者。上言十二因緣。是即總舉三世生滅因果。此下別釋現在之法。而欲一切衆生。在此六根門頭薦取。不致向外馳求。楞嚴所云。輪生死。證涅槃。皆汝六根。故於六根薦取。十二入者。六根六塵。互攝入故。亦名十二處。謂眼爲色入處。色爲眼入處。耳爲聲入處。聲爲耳入處。乃至意爲法入處。法是意入處。所謂單根不立。獨境不生。根境相對。自無體性之義。十八界者。界是分位。六根六塵六識分位之疆界也。五陰。亦名五蘊。即色受想行識。質礙曰色。領納曰受。緣慮曰想。遷流曰行。了別曰識。其云陰者。以此五種蓋覆吾人本有真性故。其云蘊者。由此五種集聚蘊藏而成妄身妄心。受無量生死故。此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如來於諸經中。處處演說。爲迷心者。開心說蘊。爲迷色者。開色說處。爲俱迷者。開蘊說界。此之三科五蘊開合之法者。無非要令一切衆生。知此虛幻。猶如空華。若能於此空華。了知是妄。則當下永無生死輪轉矣。一切一合相者。此明菩薩觀智。即妄以明真義。謂觀身心世界。一切諸有爲法。當體全空之性。本來無爲無相。不由假合而成。故曰一切一合相也。一合二字。正說無爲無相之處。與上假會合成之合字不同。既曰無相。又曰一合相者。總無相中而妙言之。無我我所相者。此句總結上義。所言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有爲法。既一合相。誰有我者。推一我相。終不可得。既無有我。誰有我所。究一所相。終不可得。以是故知因緣和合諸法。皆是假成也。是故所言若內一切法。五蘊身心等。若外一切法。國邑男女等。此內外一切法。悉皆空故。是以雖捨。不見有我。爲能捨之人。亦不見有物。爲我所捨之法。二性空故。其中自亦不見有受施者。以是三輪體空。故云不捨不受。菩薩爾時等下。結承捨觀之益。謂如上三輪空捨。菩薩當爾之時。是名如假會幻化觀照現在前故。而令捨心證入真空三昧。正定正受之利益也。如假會觀。現前故者。謂此十住菩薩。修習空觀。蕩一切法。無所有相。今既於假法上而修捨心。似同假觀。故名如假會觀現前也。此義千臂經中廣明。如是捨心。如是捨行。是名佛子無相捨心體用觀照也。

  ○二釋戒心位。

  若佛子。戒。非非戒。無受者。十善戒。無師說法。欺盜。乃至邪見。無集者。慈。良。清。直。正實。正見。捨。喜等。是十戒體性。制止八倒。一切性離。一道清淨。

  此釋戒心之義。即尸羅波羅蜜也。別經云治地住。謂乃常隨空心。行諸法門。以嚴戒品。此戒總有三聚。十無盡戒。則則三千八萬無量戒也。非非戒下。至無集者一節。正明佛子戒心體用觀照之義。千臂經中。於此非非戒上。有非戒二字。言非戒者。謂佛子之大戒。不同諸小乘人。有戒相可持。但束其身。而於戒性不能究竟明了。經云。戒性如虛空。持者爲迷倒。惟以菩薩大乘佛戒。體如虛空。受而無受。持而無持。乃爲非戒。而不墮常見故。非非戒者。謂佛子之大戒。又不同諸魔外道。分別有無。其言有戒。即持牛狗等戒。望生天上。其言無戒。即不受戒。妄談無戒可持。說淫。怒。癡。皆是梵行。惡罵捶打。無非佛事。縱貪瞋癡。恣殺盜淫。未得言得。未證言證。疑誤衆生。自迷迷人。大妄語人。師及弟子。俱墮惡道。以是菩薩大戒。無受而受。無戒而戒。雖則了知性戒。體如虛空。本無垢染。不妨隨順性戒修行。是故云非非戒。不同斷滅見也。言無受者。者字牒定佛子。於小乘魔外諸所有戒。皆不受行。故云無受者。十善戒者。正明佛子大戒。謂此菩薩。所以不受行諸不善戒者。以但自精進。奉持三世諸佛所說十無盡藏波羅提木叉清淨妙戒故也。言無師說法者。千臂經云。名無師說法戒。此即光明金剛寶戒。言十善戒。固爲諸佛菩薩修行法門。乃即一切衆生本體性中。各具足者。非從師說而有。故曰無師說法戒。欺盜乃至邪見。無集者。此明惡戒體空。欺。謂欺誑。盜。謂盜竊。俱從邪魔外道之戒而言。非泛指者。乃至二字是超略言。謂此惡法之多。不能枚舉。假此二言。以該淫。殺。貪。瞋。癡等。諸惡法也。邪見。即不正惡知見。具該六十二種。言無集者。謂小乘善戒。尚且無持無受。豈況欺等惡法。反可集聚於心耶。故云無集者也。慈。良。清。直。至是十戒體性一節。申明佛子戒心體用之義。所云慈者哀愍一切。則無殺生之念。良者。溫和善熟。則無盜竊之事。清者。體湛澄潔。則無染汙之行。直者。正直無私。則無虛誑之語。正實者。邪妄虛浮盡遣。則無沽酒之事。正見者。絲毫邪僻皆除。此一攝三。即不說四衆過。不自贊毀他。不訕謗三寶。捨。謂能捨而不吝。則無慳惜加毀之心。喜。謂喜而不恚。則無瞋心不受悔之意。等者。統餘法言。謂此八者。是前十善妙戒之全體性。故云。是十戒體性。制止八倒三句。結明佛子戒心體用之益。謂此十戒。全體本性大用之力。即能禁制止絕凡。外。八種顛倒。言八倒者。凡夫四倒。即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淨。小乘四倒。常計無常。樂計無樂。我計無我。淨計不淨。此之八倒。總不達如來真常四德故耳。言一切性離者。菩薩了達自性本源之戒。謂不但惡戒體空。即善戒。亦體空。何以故。以屬對待故。善惡俱性。空於何有。其於正戒性離。邪戒性離。有戒性離。無戒性離。持戒性離。毀戒性離。得戒性離。失戒性離。乃至一切依他偏計顛倒等性。俱永遠離。故云一切性離。一道清淨者。謂此顛倒之性。既已遠離。唯證一道無師所說清淨體性。光明金剛寶戒。獨露顯現。以不思議業用。饒益衆生。如是受持。方名佛子戒心體用之觀照也。

  ○三釋忍心位。

  若佛子。忍。有無相慧體性。一切空空忍。一切處忍。名無生行忍。一切處得名如苦忍。無量行。一一名忍。無受。無打。無刀杖瞋心。皆如如。無一一諦。一相。無無相。有無有相。非非心相。緣無緣相。立住動止。我人縛解。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

  此釋忍心之義。即羼提波羅蜜也。別經名修行住。謂能修行忍力。長養衆善根故。忍者。謂於逆順諸境。安然自如。乃即造道之強力也。忍有多種。此中具六。以該一切。有無相慧體性。至無無相一節。正明佛子忍心體用觀照之義。有無相慧體性。一切空空忍者。千臂經云。此名無相慧忍。有。即本有。不從外得也。無相。即如如理。慧。即如如智。謂此菩薩忍心。不在事迹之間。亦不離事。於此不離不即之處。本乎無相慧體。而起無相大智慧光。觀察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悉如虛空。無有色相。無彼無此。實無二法。惟一體性。性淨無物。即以無相之能。開化無相之所。達入一切空空。故云。有無相慧體性。一切空空忍也。一切處忍等者。千臂經中。名曰普願行忍。謂一切空空之忍。凡一切處。無所非忍。以一切處所忍之心。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以無生滅。二俱離故。即入無生。故云一切處忍。名無生行忍也。言一切處得名如苦忍者。千臂經云。名耐怨忍。菩薩因契無生行忍。更爲法界有情。修持三種大忍。每被他人妒害之處。不見有苦可忍。菩薩達境惟心。心不自心。因境有心。境不自境。因心有境。心境一空。得名如苦忍。所謂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也。無量行一一名忍者。千臂經中。名曰無量行忍。此即推廣所忍之行。總收上一切處。能忍心智。與夫所忍心法。然雖無量行門。種種不同。是則皆依無相慧體而起照用。是故所云無量行。一一名爲無相慧忍也。無受。無打。無刀杖瞋心。皆如如者。千臂經中。此名安受苦忍。申明空上一切處如苦忍之事迹也。謂上難忍易瞋之中。分明以受刀杖所打。菩薩了達三輪體空。即其內心而推。覓一受相。了不可得。則無受打之我相故。即其外境而推。覓一打相。本不可得。則無打我之人相故。即其所中而推。刀杖本寂。則無所打刀杖之衆生相。即其能中而推。心本自如。則無忍苦瞋心之壽者相。故云無受。無打。無刀杖瞋心也。所言皆如如者。此句釋上三無字義。以顯三輪空寂。四相無從。故示總相云。皆如如也。無一一諦。一相等者千臂經中。名曰諦察法忍。此二句義。釋明皆如如意。問。既曰受打刀杖瞋心。根境歷然。何故又曰。無受打刀杖瞋心。皆如如耶。答。所言皆如如者。以無相慧體性忍中。本無世出世諦真俗二法。故云無一一諦。此即不墮常見。一相者。實相也。雖云無二諦相。不墮常見。惟恐又作斷見理會。故揭一相示之。不墮斷見。十住菩薩作空觀時。觀一切法。當體皆空。無中無假無不空。惟空無相。故云一相。無無相者。此句雙申上義。問曰。既有一相。何名無一一諦。既云無一一諦。何有一相。豈尚有一相可得。而云無一一諦耶。答曰。云一相者。即謂無相。無相而相。相即無相。實無一相可得。故曰無無相也。有無有相。至緣無緣相一節。展轉釋破外道偏計之性。以結忍中無相慧體性之義。有無有相者。乃總遣所忍之法相不可得。非非心相者。乃總遣能忍之心相不可得。緣無緣相者。此乃雙遣能所俱相亦不可得。此三句義。是緊貼上無字說來。發明上無相亦無之義。有相者。下乘也。無有相。是所忍之法本空。而有此無有相。又非真空。心相者。下乘也。非心相。是能忍之心本空。而非此非心相。又非真空。緣相者。下乘也。無緣相。是忍智中本來能所一空。而緣此無緣相。又非真空。惟菩薩能所心境俱空。空亦復空。方是無相真空。實相法忍也。立住動止等者。總結顯忍心。觀智。破依他性。令證圓成實性也。立。謂站立。住。謂安住。動。即行動。止。即臥止。我。乃對人相而稱。人。乃對我相而舉。縛者。不空之凡相。解者。能空之聖相。於上有無有相等。一切諸相。菩薩二六時中。四威儀處。一一照破。於立住動止。其相無寂感之分。於我於人。其相無彼此之分。於縛於解。其相無聖凡之分。諸相既無。何有一切法耶。忍法既無。只有慧體。自照自觀。以爲忍行。又何忍相之有哉。故曰。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所謂不見一法即如來。此則名爲觀自在。金剛云。若有我相。人相。即非菩薩。又千臂經云。於一切法。悉皆無相。了了分明。忍性空寂。不可得故。皆此義也。如是行忍。是名佛子無相慧忍體性之照用也。

  ○四釋進心位。

  若佛子。若四威儀。一切時行伏空。假會法性。登無生山。而見一切有無。如有如無。天地青黃赤白一切入。乃至三寶智性。一切信進道。空。無生。無作。無慧。起空入世諦法。亦無二相。續空心通達。進分善根。

  此釋進心之義。即毗黎耶波羅蜜也。別經名生貴住。謂生在佛家。種性清淨故。梵語毗黎耶。此云精進。謂精而不雜。進而不退。即前施戒忍三法。勤䇿不怠。乃智行無間之功力也。若四威儀。至亦無二相一節。正明佛子進心體用觀照之義。四威儀者。即行。住。坐。臥。四行精進。遍諸行故。以行字表其象。一切時者。即二六之時也。行伏空者。即是空觀。假會法性。即是假觀。登無生山。即是中觀。三賢菩薩。名伏忍位。初住位伏空。二行位伏假。三向位伏中。雖分爲三。是各依本位得名。實互融攝。一而三。三而一。菩薩於此行。住。坐。臥。四行法門。以有威可畏。能折伏衆生。有儀可表。攝受衆生。即於此四儀處。一切時中。進修菩提。降伏其心。而入於空。無法可得。如鏡中相。無相可得。此即行伏空也。言假會法性者承上。謂雖常入真空。觀照諸法一切體性。然而假合而成。即假而真。離真無假。此即行伏假也。於假法上當體明真。故云。假會法性。言登無生山者。謂此菩薩修無生理。最高最顯。在塵出塵。迥超二邊。得無所礙。如登山頂。高出無礙。名登無生山也。菩薩既蕩一切法空。不見纖法可生。復觀一切法假。不見毫法可滅。以無生滅。空假皆真。雙伏中道無生。故以登山爲喻也。而見一切有無者。申明登無生山之義。菩薩於四威儀。一切時中。思惟真諦之理。發生一切無漏智慧。了見一切內外四大。有無性相。諸法性空。空無所有。故云。見一切有無。如有如無等者。牒定所觀世出世間染淨諸法。先觀世間之法。以無生心。見天地中。包羅青黃赤白。長短方圓。若根若塵。有質對待者。名一切顯現色。若根若塵。無質對待者。名一切無表色。如四禪天。定中果色。並五根中一分淨色。及緣想過。未來。種種境界。現雖對待。無可表示。雖云。無可表示。總色像攝。一切色相。元無實體。色法如此。心法亦然。無有一法。不是如來藏心。性淨明體。故云如有。如無。一切入也。乃至三寶智性等者。此觀出世間法也。三寶。即佛。法。僧。智性。即法身。般若。解脫。一切信進道。即一切賢聖誠信進修之道。空。無生。無作。即三解脫門義。謂此菩薩。由觀世出世間。真淨體性之理。性淨無物。故得證入三解脫門也。其空解脫門者。菩薩觀照一切諸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其體本空。即悟自性真空。而不隨因緣生。故得解脫也。無生解脫門者。即無相解脫門也。承上既觀諸法。一切皆空。無相可得。既無有相。即悟自性常生。而不隨因緣滅。故得解脫也。無作解脫門者。即無願解脫門也。菩薩既觀諸法。空無有相。則無願求。既無願求。即不造作生死之因。以無生死因故。即無有果。故得解脫。解脫。即自在義。門。即通達義。以三解脫。得至涅槃。故云三解脫也。無慧者。承上所觀諸法。既不可得。能觀智慧。豈可得哉。故云無慧。起空入世諦。法者。謂向以觀凡聖有無諸法體空。即證入空定矣。此空不同聲聞。緣覺。沈空滯寂之空。乃觀實際理中。纖塵不立。今世門頭。一法不捨故。雖證於空忍。而不住著。即從伏空定忍。而起入世諦法。雖然入真。入俗。亦無二相。無二相者。謂入真不著真。而入俗不著俗。故云無二相。續空心通達等。此二句者。結顯無相精進之心。體用觀智之益。續空心者。乃即從假入空。從空入假。空假圓融。通達無礙。以是通達實相心故。名續空心通達也。進分善根者。善根。即菩提本妙心。爲衆善根本故。即此無相心。發起種種精進。心心相續。念念無間。分分增進。永無退轉。趨向佛位。故云進分善根。千臂經云。佛子於四威儀。進修菩提之時。即得證入一切三寶智性。真淨體性。常得現前。則得生生值佛。見法見僧。世世精進。學佛威儀。於伏空忍之理。亦不見四威儀。證無生空。是以不進而進道也。又法句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如是精進。是名佛子進心體用之觀照也。

  ○五釋定心位。

  若佛子。寂滅。無相無相。無量行。無量心三昧。凡夫聖人。無不入三昧。體性相應。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縛見性。是障因緣。散風動心。不寂而滅。空空八倒無緣。假靜慧觀。一切假會。念念寂滅。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滅。而生一切善。

  此釋定心之義。即禪波羅蜜也。別經名具足方便住。謂修習無量善根力故。寂滅。無相無相。至空空八倒無緣一節。正明佛子定心體用。觀照之義。寂滅者。此標定體。梵語禪那。此云寂滅。即指一心而言。亦云靜慮。即攀緣如禪。亦云寂靜。謂根境如如。不即不離。若鏡現相。故云寂滅。無相無相。此二無相。釋寂滅義。上無相。明能定之心。下無相。明所定之境。以是心境二皆無相。故云無相無相。無量行。無量心三昧者。明菩薩動靜一如義。由入定時。以無能所二相。故能契合無量心行。總成三昧。此即四威儀中。常明禪觀。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也。凡夫聖人。無不入三昧者。此言定體平等。不惟聖人入此三昧。凡夫亦入此定。既爾。何故說名凡夫。以被一切識情垢染。故不自覺。亦如衣裏明珠。不自覺知。貧苦他方。終無濟益。所謂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何以故。以體性不相應。安能得定。菩薩不見一法當情。境空心寂。智理一如。故恒與諸佛體性相應。由證體性三昧。則一切時中。以聖定力故。得照見一切微細我。人。作者。受者。之妄惑也。我。即我見。人。即人見。作者。自心施爲。即衆生見。受者。領納好惡。堅著不捨。即壽者見。由此四見。生一切執縛。邪見種性。皆是障道因緣。被此散亂境風。鼓動心海。隨波逐浪。流轉生死。無窮無盡。無有休息。故云一切縛等。言不寂而滅者。謂此障惑。若不假修寂滅觀照三昧正定之力。而能滅者。終無暫止之日。意謂必以寂滅定力故。而得此滅。故云不寂而滅。千臂經云。不得寂靜定力。而能滅者。無有是處。空空八倒無緣者。承上。謂此定力。既止我見生滅之因。即小乘凡外八倒。生滅之緣自空。故云八倒無緣。假靜慧觀。至而生一切善一節。結顯定力照用功能之義。假靜止動。假慧照昏。假此二者爲觀。定慧圓明。靜照一切我人假會。幻化合成。妄想因緣之法。念念從此寂滅矣。生滅顛倒之念既空。則一切三界異熟苦果。諸惡罪性。亦皆由此定力而滅。苦果罪性。既已滅盡。則本不生不滅。無漏功德智慧。亦悉由此定力而生。故云而生一切善也。所謂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如是修禪。是名佛子定心之體用觀照也。

  ○六釋慧心位。

  若佛子。空慧。非無緣。知體名心。分別一切法。假名主者。與道通同。取果行因。入聖捨凡。滅罪起福。縛解盡是體性功用。一切見。常樂我淨。煩惱慧性不明故。以慧爲首。修不可說觀慧。入中道一諦。其無明障慧。非相非來。非緣非罪。非八倒。無生滅。慧光明焰。爲照樂虛。方便轉變神通。以智體性。所爲慧用故。

  此釋慧心之義即般若波羅蜜也。別經名正心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門故。梵語般若。此云智慧。以是智能照境。慧能了境。於境分明無惑。能轉物也。空慧。非無緣。至體性功用一節。正明佛子慧心體用觀照之義。言空慧非無緣者。謂此真空體性。本源妙慧。非是無緣而生。又非即緣而生。是即本有空慧靈明知體。名之爲心。不假他緣故也。以是真知覺體。本無分別。而言分別一切法者。惟是真心照用。不同二乘灰心泯智。不緣一切生法。亦不同諸凡夫外道。分別識心。由假因緣會合而成。假名主者。假立其名。實無主宰。雖曰是妄。皆即依真而起。如水之波。依水而有。菩薩依般若智照。於諸妄心。了然無二。實與至道。通同一味。體無差別。故曰假名主者。與道通同也。取果行因等者。釋明慧心照用之義。謂此菩薩直超佛果。惟以本源平等空慧。修因地行。即可入聖捨凡。滅罪起福。凡夫以我相分別。處處不得解脫故縛。聖人無我。能以般若智照。處處皆得自在故解。即此凡聖迷悟縛解。菩薩視之。盡是體性功用。所謂從凡夫中來者。用其識心。從聖性中來者。用其智慧。識智元無二體。惟在用處有差殊耳。一切見。至所爲慧用故一節。申明空慧觀照之益。問。一切見者。凡聖縛解。何處差別。以凡夫。二乘。一切倒見。皆由不知如來常樂我淨。無餘涅槃。真如德相。是心佛與衆生。三無差別。平等具足。乃於真常。真樂。真我。真淨心上。而起倒見故也。常者。無暫改動之義。性體虛融。歷三際而不遷。混萬法而不變。故名常德。樂者。安隱寂滅之義。離生死逼迫之苦。證涅槃寂滅之樂。故名樂德。我者。自在無礙之義。外道凡夫。強立主宰。執之爲我。乃是妄我。若佛所具八自在爲我者。即是真我。故名我德。淨者。離垢無染之義。諸惑盡除。湛然清淨。如大圓鏡。了無纖翳。故名淨德。而凡夫人。迷而不知。反以非常計常。常計無常。非樂計樂。樂計無樂。非我計我。我計無我。不淨計淨。淨計無淨。是名八倒。非常計常者。世間一切諸有爲法。故悉無常。虛幻不實。執爲實有故。非樂計樂者。世間五欲之樂。皆是受苦之因。諸凡夫人。貪著不捨。不求解脫故。非我計我者。四大假合之身。本非有我。於此幻色身中。強作主宰。妄執爲我故。不淨計淨者。自身他身。三十六物。五種不淨之身。本非是淨。反生貪著。以爲是淨故。如是四見。增長惑業。名爲凡夫四榮倒見。常計無常者。法身常住。本無遷改。而於如來常住法身之中。妄計有變異故。樂計無樂者。涅槃大樂。離諸苦故。乃於如來涅槃樂中。妄計是苦故。我計無我者。無生真我。即是真常。不了無我法中佛性真我。於真我中。妄計無我故。淨計不淨者。體性真淨。離諸垢染。不了無惑無障之淨。乃於如來真淨法中。妄計不淨故。如是四見。乃二乘人。觀察無常。苦。空。無我等法。俾煩惱有朽滅不生之義。名爲四枯倒見。此八倒見。凡夫之人。凡所作爲。皆是煩惱業力。將此慧性。障覆不開。不得真實識知用故。所謂煩惱慧性不明故。名爲煩惱無明二障。煩惱事障障理。無明理障障事。其煩惱障者。謂此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因貪等惑。障蔽正道。故名煩惱障。無明障者。謂諸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而於一切法上。無所明了。名無明障。此惑。是業識之種子。爲煩惱之根本。以二乘人。慧性不明。不能斷去此障。惟菩薩斷之。欲破煩惱。必以智慧爲首。欲破無明。必修不可說觀慧爲助。細審細察。智慧德相。本來無遷無變。是如來常德。無生無死。是如來樂德。無挂無礙。是如來我德。無障無惑。是如來淨德。如是種種觀慧。相續相連。無間無斷。方乃證入中道第一義諦。智起惑亡。即無明惑障頓破。而本有慧性頓開。向之無明煩惱爲障者。即障慧性。故曰無明障慧。今者了知無明障慧。當體全空。何有形相。故曰非相。既非形相。安有去來。故曰非來。既無去來。則非心所緣。故曰非緣。若有所緣。是爲心境不空。成顛倒想。起惑造業。則有生滅因緣之罪法。今既非緣。則亦非罪矣。又何八倒生滅之有哉。故曰。非八倒。無生滅。此惟菩薩慧光明焰。爲照爲樂。虛徹靈通。無量方便。無障無礙無量轉變。種種神通。種種妙用。皆以平等智爲體性。一切所爲所用。無非空慧爲用故。若不依此平等智體。本源空慧。以爲照用。則凡所爲所作。皆是無明業力使然。學者知之。當修此慧。是名佛子慧心體用之。觀照也。

  ○七釋願心位。

  若佛子。願。願大求。一切求。以果行因故。願心連。願心連。相續百劫。得佛滅罪。求求至心。無生空一願。觀觀入定照。無量見縛。以求心故。解脫無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爲本。初發求心。中間修道。行滿願故。佛果便成觀一諦中道。非陰。非界。非沒生。見見非。解慧是願體性。一切行本源。

  此釋願心之義。即願波羅蜜也。別經名不退住。入於無生畢竟空界故。願者。願要。乃即發諸大願成佛度生者也。願大求。至得佛滅罪一節。正明佛子願心體用。觀照之義。願大求者。即上求佛果。一切求者。即下化衆生也。以果行因故者。釋上發願成佛度生之疑。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今先自利。次乃利生。何以故欲以果地之覺。而行因地心故。謂凡世出世間。有漏無漏。善惡因果。必有決定誓願。如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觀音大士。度盡衆生。方證菩提。彌陀如來。四十八願。願願結云。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乃至閻羅天子。誓願治諸罪人。一一隨願而生。所以要度衆生。先當發願成佛也。願心連者。承上以果行因之願心故。須當念念不忘。心心無間。相連相續。百劫修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外捨國城妻子。內捨頭目髓腦。乃至無量世界。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如是心無能所。人法雙忘。忘亦復忘。始能得見本佛。滅無量罪。故云得佛滅罪。求求至心。至佛果便成一節。申明願心始終因果究竟之義。求求至心者。上求字。即求佛果。下求字。即求化衆生。至心二字。謂求佛果。及化衆生之心。必須聯續增進。乃至大願成就。求無所求。即以無生空智。而契無生空理。智理一如。一願平等。生佛無二。故云。無生空一願也。觀觀入定照者。雙明二觀。惟顯中道。以空觀入假觀。故照。以假觀入空觀。故定。如是二觀俱遣。空假不立。定慧圓融。是即照而常定。定而常照。即此觀觀之照。照照之觀。是故無量見縛。皆以上求下化之大願心。平等觀照之定慧力。故得解脫。即上滅罪之義。不惟無量見縛。因求心故而得解脫。即無量妙行。亦以是願求求至心。故得成就阿耨菩提。即上得佛之義。乃至無量恒沙。稱性功德。亦皆以求心故。而爲根本。即無生空一願之義。言初發下。勸必行也。如是求心。非是空發願樂之心。而或不行願樂之行。故必初發求心。中間修道。行滿願足。是故佛果。便得成就。初發求心。即始覺也。中間修道。即漸次覺。及隨分覺。行滿願故。即究竟覺。三覺果滿。萬德周圓。方能得成佛果。稱兩足尊。觀一諦中道。至一切行本源一節。此結願心中道觀慧。爲願體性。爲一切行本也。觀一諦中道者。承上。謂於佛果位中。觀中道一諦之理。不見立一切願。本無佛道可成。本無衆生可度。本來無縛無解。菩提本具。功德本圓。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觀五陰。非五陰。觀十八界。非十八界。觀生滅。非生滅。觀諸見。非諸見。故云見見非。解慧是願體性者。乃即華嚴信。解。行。證。四法之一。菩薩初發願心。由信起解。由解發願。由願起行。由行證果。非初解慧。無由能入。如是妙慧。爲一切願心本體。一切萬行本源。是故發願成佛度生。必以無生空一願之中道智。解無生空一願之中道理。即依此起一切無相妙行。而即證佛無相菩提涅槃妙果。若他觀他願者。即爲狂慧。即爲狂解矣。學者知之。

  ○八釋護心位。

  若佛子。護三寶。護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惡邪見。不嬈正信。滅我縛見縛。無生照達二諦。觀心現前。以護根本。無相護護。空無作無相。以心慧連慧連。入無生空道智道。皆明光明光。護觀入空假。分分幻化。幻化所起。如無如無。法體集散不可護觀法亦爾。

  此釋護心之義。即力波羅蜜也。別經名童真住。謂不生邪倒破菩提心故。護者。護持。不使魔外侵壞菩提心故。護三寶。至於護根本一節。正明佛子護心體用觀照之義。三寶。即佛法僧。佛者。覺照義。法者。執持義。僧者。和合義。此有世間住持三寶。有出世間常住三寶。有大乘。小乘。一體。別相。如是三寶。皆一切衆生法身慧命父母。良友福田。若不護持。即法身慧命斷滅。一切功德。無從而生。故當大力護持。護三寶者無他。即護自己所修六度萬行。一切所行功德。何名功德。即於行門。無怠無惰。有始有終。是名爲功。無人無我。無取無捨。是名爲德。故云功德。仁王經云。以護佛果。護十地行若此。使外道不嬈者。正明護三寶義。外道有多種。凡不達心地道戒。向外馳求。俱名外道。其八倒者。即諸凡夫。小乘。外道。妄想倒執。此諸倒見。不善不正。斷佛種故。名惡邪見。言正信者。翻邪名正。除疑曰信。正其所信。名曰正信。所謂護功德者。正在使諸外道。凡小八倒。惡邪知見。不能娆我。如是護三寶之正信也。云何能令惡見。不娆正信。亦無他法。但滅我縛見縛。而信自正。蓋此顛倒邪見。由依我見而生。因執我故。則被我縛。由我縛故。而起諸見。則被見縛我見相縛。所信不正。所信不正。則諸魔外得入。魔外一入。則壞一切功德。一切功德破壞。致令佛種。法種。僧種俱被破壞。故護三寶。實無別法。唯護自行功德。則滅我縛見縛。我見不生。即入無生。即以無生理智。而起觀照。照空。即不沈空。照有。即不滯有。空而不空。不墮斷見。有而不有。不墮常見。是以不滯空有。不墮斷常。二諦圓融。互攝無礙。故云無生照達二諦。即此觀心。倏然現前。以護根本。其根本者。即正信也。以是正信一立。直超無上佛果。而無障礙。一切功德。從此生長。是故正信而爲根本。以是護持。無有窮盡。故云觀心現前。以護根本。所謂心性不迷。即是佛寶。心體離念。即是法寶。於理不違。即是僧寶也。無相護護。至皆明光明光一節。申明無生觀照工夫之益。蓋上以無生智觀照現前。以護信根。即此能護觀照。所護信根。一一無相。從無相護心中。行無相護行。故曰無相護護。以是無相護護。則所護之正信。處處解脫。以是處處解脫。即證無相真空。以證無相空故。而無所造。而無所作。以無所造作故。名爲無相。故云空無作無相。以心慧連等者。承上。既云入空無作無相之三解脫理慧。不同小乘住著解脫。即此真空。無作無相之慧心中。相續相連。無間無斷。即得深入無生空道。無生智道。皆明光明光矣。無生空道。即是無餘涅槃理果。無生智道。即是無上菩提智果。皆明光明光者。智理互照之象。由智契理。因理冥智。智理如如。互發圓照。故云明光明光也。護觀入空假。至觀法亦爾一節。乃即結遣觀法。以顯無相護心之義。言護觀入空假等者。承上。既以無相護心。深入智理。即以如理平等。大慧光明。從護心中。而起觀照。觀入於空。即遣真相。觀入於假。即遣俗相。空之真相既遣。則空中之分分許多幻化所滅何有。假之俗相既遣。則假中之分分幻化所起何有。以是生即如生。滅即如滅。生滅皆如。故云如無如無。法體集散不可護者。菩薩既以無生妙慧。觀照諸法。幻化起滅如無。故知諸法緣會而集。法體本自不生。緣滅而散。法體本自不滅。既諸法體。本無集散。則無實法可護。故云法體集散不可護也。言觀法亦爾者。謂所護法體既不可得。豈有能護智觀而可存耶。故云觀法亦爾。是則境智俱遣。了不可得。如是觀行。如是正信。方能護持三寶功德。是爲佛子。護心之體用觀照也。

  ○九釋喜心位。

  若佛子。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及一切物。假空照寂。而不入有爲。不無。寂然大樂無合。有受而化。有法而見。云假。法性平等一觀。心心行。多聞一切佛行功德。無相喜智。心心生念。而靜照樂心。緣一切法。

  此釋喜心之義。即方便波羅蜜也。別經名法王子住。謂從佛正教而生於解。當紹佛位故。喜者。即歡悅義。乃快自他得樂之謂。見他人得樂。至大樂無合一節。正明佛子喜心體用觀照之義。見他人得樂者。即喜境也。常生喜悅者。即喜心也。何謂常生菩薩喜悅之心。非因暫有。亦非暫無。從久遠來。發菩提心。元爲令諸衆生。離苦得樂。今見得樂之人。適其所願。故心常生喜悅。及一切物者。明菩薩喜心廣大之義。言不惟見人樂而生喜心。並見一切有情物類。凡得樂者。亦常生喜悅也。假空照寂等者。正明菩薩三觀圓修。以顯無相喜心之義。假。即假觀。空。即空觀。照。即是慧。寂。即定也。菩薩喜心。不同凡夫情見之喜。亦不同二乘空執之喜。二乘自喜。得出三界苦惱之患。得證三解脫門。於菩薩法。遊戲神通。及見衆生有苦樂時。不起悲忻。菩薩不然。如觀入假時。照而常寂。而不入有爲。離此有相。故不同凡夫情見之喜。如觀入空時。寂而常照。而不入無爲。離此無相。故不同二乘空見之喜。既不空不假。不有不無。是何等境界。即寂然大樂無合。此等境界。非塵勞衆生所受用事。亦非二乘滯寂境界。惟是菩薩。定慧圓融。乃能寂然大樂。又能樂及衆生。其所樂者。二邊不住。中道不立。故曰大樂無合也。有受而化。至心心生念一節。申明喜心寂照之義。以其無合於有。不妨有受而化。受。即喜心。化者。不留之意。有定力故。不被物轉。以其無合於無。不妨有法而見法。即喜境。見者。透徹之意。有慧力故。即能轉物。故云有受而化。有法而見。其云假者。謂以種種諸境。本無實體。當體如如。法性平等一觀照之。法性。即法性身。諸佛以法爲身。既觀諸法之相云假。復觀諸法之性本真。此法性身。不隨生滅。等虛空界。在聖不增。處凡不減。各各具足。是爲平等一觀。所謂先悟毗盧法界也。心心行等者。乃復行普賢行門也。謂此菩薩。雖然智照諸法體性平等。而法身理果。尚未究竟。更當心心發大願。起大行。一心一行。皆從多聞一切佛行功德而行。是即佛行。不落小乘功行。所謂盡行諸佛無量道法也。無相喜智。心心生念。此二句者承上。菩薩思惟諸佛功德。本乎無相。以無相智。契無相理。以爲喜心。如空合空。不相妨礙。故云無相喜智。即此無相喜智。起行長養。永永無失。不敢怠惰。故云心心生念。而靜照樂心。緣一切法者。此二句義結前。謂此喜心。既以無相。常生於念。是則在在利生。不妨常靜常照。即以靜照不二之樂心。緣一切已得法樂。未得法樂之諸衆生。令其同證無相喜中。寂然大樂無合之道。是爲佛子喜心體用之觀照也。

  ○十釋頂心位。

  若佛子。是人最上智。滅無我輪。見。疑。身。一切瞋等。如頂觀連。觀連如頂。法界中因果。如如一道。最勝上如頂。如人頂。非非身見。六十二見。五陰生滅。神我主人。動轉屈伸。無受無行可捉縛者。是人爾時入內空值道。心心衆生。不見緣。不見非緣。住頂三昧寂滅定。發行趣道性實。我人常見。八倒生緣。不二法門。不受八難。幻化果。畢竟不受。惟一衆生。去來坐立。修行滅罪。除十惡。生十善。入道正人。正智。正行。菩薩達觀現前。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種性中生。生入佛家。不離正信。上十天光品廣說。

  此釋頂心之義。即智波羅蜜也。別經名灌頂住。謂觀空無相。得無生心。法水灌頂故。是人最上智。至可捉縛者一節。正明菩薩頂心上智體用觀行。破惑義也。若佛子。是人最上智者。先舉能滅之智。謂此十住菩薩智。超前九位觀智。故云最上智也。滅無我輪等者。次舉所滅惑相。顯能滅智用也。滅者。除也。無者。空也。我。即我見。凡見皆由我起。故從我滅而無之也。輪。即車輪。具有二義。一者。法輪。謂佛菩薩轉此法輪。於衆生心海中。摧輾一切煩惱無明。令盡無餘。得成佛故。二者。衆生我輪。因執我故。起貪。瞋。癡。殺。盜。淫等。諸惡業輪。流轉三界。無休息故。菩薩因修頂心智定。破除我相。將三界十使等煩惱輪去。故云。滅無我輪。見等。見身即五利使之二。疑瞋即五鈍使之二。一切等者。該餘惑也。如頂觀連。觀連如頂。此二句者。即智觀察連絡無間。因諸衆生。我慢山高。非以高大智慧觀照。不能破除。故以頂心妙智作觀。而起觀照。以此智觀相續不斷。始能超出我慢山輪。方得明見四聖。六凡。十法界中因果。皆如如一道也。是故此智爲最上最勝頂智。首出庶物。如頂之象。如山之有頂也。如人頂者。人身唯頂最尊。喻此菩薩頂心觀智。高顯而無上也。非非身見。至可捉縛者。此申所破之惑。非非二字貫下。前一非字。是能遣之觀智。後一非字。乃所遣之惑業。言非外道身見。可捉可縛。亦非六十二種斷常邪見。可捉可縛。亦非五蘊妄身妄心和合因緣。可捉可縛。亦非神我主諦。動轉屈伸。種種計量。種種幻相。可捉可縛。何以故。如是諸見。皆有受有行。可捉可縛。云捉縛者。即執著義。謂凡有執著。俱屬生死。不能解脫。菩薩以是頂心智觀。超出一切情見。如太虛空。無有邊表。今盡諸見。是則無受無行。無可捉縛者矣。是人爾時。至寂滅定一節。乃明菩薩頂心寂定體用觀行。破惑證真之義。言是人者。即當位之人也。爾時二字。即當入觀之時。謂菩薩人。當爾最上頂心智照而入觀行。觀外之時。空卻諸塵世界。因果一道。觀內之時。空卻五蘊身心。內外空時。當值空道。一切妄想顛倒。永不復行。心心平等智以度衆生。而爲進修之念。故云心心衆生。然雖度生爲念。而不見有能緣之心。所緣之境。能緣所緣二性空故。是則終日度生。無生可度。終日說法。無法可說。不但無能所緣度生之相。亦無非能所緣理智之相。故云不見緣。不見非緣。以是心境雙泯。智理全空。爾時倏然安住最勝頂心三昧寂滅正定。故云住頂三昧寂滅定也。發行趣道性實至正智正行一節。申明頂心智定。破惑證真起智利生之義。謂此智定。不同二乘住於空智寂定。不肯前進以饒益衆生。菩薩雖住智定而不貪著。故從此正定中。發起慈悲喜捨廣大之心。修行妙行。趨向佛道。是爲自利。以是所起之道。體性真實。不爲魔外所侵。而即我人四相。八倒妄見。生滅因緣。於此真實不二法門。永無受行。滅盡無餘。生滅因緣。既然無受無行。即當八難幻化異熟業果。即亦畢竟不受其報。八難者。地獄。餓鬼。畜生。邊地下賤。生不見佛。諸根不具。生長壽夭。世智辯聰之八難也。蓋此八難。無而忽有。有而忽無。幻化不實。菩薩覺破。故云八難幻化果。畢竟不受。所謂因窮而果喪也。唯一衆生等者。釋上心心衆生之義。謂此菩薩雖得解脫。不受輪回。而即思惟一切衆生。不知是幻現前輪回。是故示現去來坐立。於三界中四威儀內。示作精進修行衆行。集福滅罪。種種方便。令諸衆生。除滅十惡。而生十善。使人佛道。爲佛法中正信之人。具足正智。而起正行故也。所言正人等者。知因識果。滅惡生善。反邪皈正。即是正人。了達善惡體空。即具正智。是以深明空而不空。有而不有。起行而修。即正行也。如是所修。自利利他。即入佛道。爲佛真子。菩薩達觀現前。至不離正信一節。總結頂心智定現身益物之義。菩薩通達實相。觀無生於現前。雖然往返三界。示同凡夫。實非業繫。故永不受六道果報。亦即不退於佛種性中生。佛種不退。即生生世世。入佛法家。不離菩提正覺正信。如是智觀。是爲佛子頂心之體用觀照也。上十天光品者。乃大部內。別品之中。更廣說之。

  ○二明十行義(二) 初標牒問辭 二正解其義。

  ○初標牒問辭。

  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問長養十心者。

  此牒問誡聽。許說十行修進地位觀行之義。

  ○二正解其義(十)。

  ○初釋慈心位。

  若佛子。常行慈心。生樂因已。於無我智中樂相應觀。入法受想行識。色等大法中。無生。無住。無滅。如幻。如化。如如無二故。一切修行成法輪。化被一切。能生正信。不由魔教。亦能使一切衆生。得慈樂果。非實。非善惡果。解空體性三昧。

  此釋慈心之義。於四無量心中。即慈無量行也。別經名歡喜行。謂入法界。不爲邪動故也。常行慈心。至得慈樂果一節。正明佛子慈無量心體用觀行之義。前十住修十度。爲被自利。以能自利。後利人也。此修十種利他法行。饒益衆生。又前十住位人。發心修行。即以檀波羅蜜爲首。此十行人。接物利生。以慈爲本。是故常行慈心。慈有三種。一者。有情緣慈。謂佛菩薩。觀諸衆生。猶如赤子。運大慈心而弘濟之。令其皆得受安樂故。二者。觀法緣慈。謂諸菩薩。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了無自性。運大慈心以弘濟之。令其皆得受安樂故。三者。無緣大慈。謂諸菩薩。無心攀緣一切衆生。而於一切衆生。自然各各獲利益故。菩薩如是恒常修此三種慈心。使諸衆生獲離苦得樂之因。故云常行慈心。生樂因已。於無我智中樂相應觀者。此正釋上三種慈也。其無我智。即根本智。於此智中。觀諸衆生。實無苦境。本來自樂。是故自樂樂他。皆以此智。是所謂相應也。入法受想行識。色等大法中者。釋承樂相應義。入。即能入觀行。法。即所入觀法。受想行識。即心蘊法。菩薩由入觀時。以觀五蘊身心。四大法中。本無生住異滅法相。如幻如化。一切皆空。本來平等。以如如無二故。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即有情緣慈義。一切修行成法輪者。謂此菩薩。修行六度萬行。無非成就大法。自利利他。故先修行種種妙行。成就無上法輪。用以自利。而又化被一切衆生。能生正信。不由外道邪魔所教。既得正信。不受魔教。是獲離苦得樂之因也。即法緣慈義。亦能使一切衆生。得慈樂果。不但令得樂因而已。亦能使諸衆生。乘此樂因。得至無上菩提覺法之樂。無餘涅槃寂滅之樂果也。即無緣慈義。非實。非善惡果等者。結示觀體照用之義。所得慈樂果者。非權小實法。亦非人天善惡有漏因果。是何等果。是如如智所解。是如如理所空。空解之中。體性平等之道。以此平等體性三昧。自樂樂人。如是修慈。是真佛子慈無量心之體用觀行也。

  ○二釋悲心位。

  若佛子。以悲。空空無相。悲緣行道。自滅一切苦。於一切衆生。無量苦中生智。不殺生緣。不殺法緣。不著我緣。故常行不殺。不盜。不淫。而一切衆生不惱發菩提心者。於空見一切法如實相。種性行中。生道智心。於六親六怨。親怨三品中與上樂智。上怨緣中九品得樂果。空現時。自身他一切衆生。平等一樂。起大悲。

  此釋悲心之義。即悲無量行也。別經名饒益行。謂常化衆生。使得法利故。以悲。空空無相。至發菩提心者一節。正明悲無量心體用觀行之義。即有情緣悲也。言以悲者。以大用也。上位慈能與樂。然而衆生現在苦中。必須離苦。方能得樂。是故佛子。恒用悲心。令諸衆生。離苦得樂。故云以悲也。其空空無相者。上雖恒以悲心。實非愛見之悲。乃是空空無相大悲。無能無所。無自無他。雖云空空無相。而即自然任運以拔諸衆生苦。衆生苦爲所悲。菩薩智爲能悲。由所悲之緣。發起菩薩悲心。而行悲道。故云。悲緣行道。以是所行悲道。即自滅一切苦。又滅他一切苦故於一切衆生無量苦中。生大悲智。拔其衆苦令得樂也。無量苦者。總即凡夫二乘。分段。變易。二生死苦。如是諸苦。起於三業。三業之中。惟殺。盜。淫。三爲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故得無量苦也。二乘。縱離分段。難免變易。菩薩今以無相悲智。緣苦衆生。故不爲殺生之緣。不爲殺法之緣。此二無緣。由是菩薩。不著我相之緣。是故常行不殺。不盜。不淫。而使一切衆生不惱。從此發菩提心也。此有三義。一者。菩薩無殺盜淫。而諸衆生見之。心生歡喜。不能瞋惱。發菩提心。二者。菩薩以永無殺盜淫。而教一切衆生。乃得漸漸受化。故使發菩提心。三者。菩薩既謂無殺盜淫。而自他性衆生。不生惱害。故俱發菩提心。如行願云。一切衆生而爲樹根。諸佛菩薩而爲花果。以大悲水。饒益衆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菩薩今以大悲緣苦衆生。不但不惱而已。而復恒與之樂。所謂怨親普度。悲心廣大。故曰。一切衆生不惱發菩提心者也。於空見下。至九品得樂果一節。申明悲觀平等觀照之義。即法緣悲也。上言一切衆生不惱使發菩提心者。是以菩薩能於真空實相理中。了見一切根塵諸法。皆如實相。本無衆生。本無煩惱。無一衆生不具實相。但以自迷而不覺悟。故於一切衆生種性行中。隨諸種類。發起大悲道智之心。爲諸衆生發明此義。令生道種智心。修行聖道。故於父母。兄弟。姊妹。六親六怨。親怨順逆三品之中。皆與最上菩提樂智也。上怨親中九品得樂果者。怨有上中下三等。上等。有上中下。中下二等各三。三三合爲九品。既於上怨三品緣中皆與上樂智者。其餘中下六品。亦盡與之樂果。故曰。九品得樂果也。空現時下。結承悲觀平等之義。即無緣悲也。菩薩今令九品衆生俱得樂果者。乃由無相真空觀照現前之時。無論自身眷屬。他身眷屬。一切衆生俱以平等觀照一樂。而起無緣大悲心智。拔一切苦而與樂也。如是行悲。是名佛子。悲無量心之體用觀行也。

  ○三釋喜心位。

  若佛子。悅喜無生心時。種性體相道智。空空喜心。不著我所。出沒三世因果無集。一切有入空觀行成。等喜一切衆生。起空入道。捨惡知識。求善知識。示我好道。使諸衆生。入佛法家法中。常起歡喜。入佛位中。復是諸衆生。入正信。捨邪見。背六道苦。故喜。

  此釋喜心之義。即喜無量行也。別經名無違逆行。謂常修善法。謙下恭敬故。悅喜無生心時。至示我好道一節。正明喜無量心體用觀行之義。悅喜無生心時者。悅以心言。喜以事言。佛子自喜。得住如實空中。而亦慶喜一切衆生。得住如實空中。以是自他離苦得樂。其心暢快。此悅喜心。以從無相處生。生即無生。無相可得。故云無生心也。種性體相等者。種。即種子。性。即性分。體。即本體。相。即相狀。道。即中道。智。即觀智。謂此菩薩。以悅喜無生心。發生一切智慧。觀察分別。十界依正種性體相。皆如實相。即從如是種性體相理。發起道智。說法利生。應以何法而得度者。即以何法而爲彼說。種種方便。令離苦集。而修道諦。證滅諦理。如是道智。無能無所。心境空寂。空空喜心。不同凡夫從憎愛諸境而生其心。故不著我所也。雖然往返三界。出沒隱顯。示同凡夫。和光混俗。而於三世因果等法。本來無集。無有挂礙。但凡一切有所作爲。皆入無相真空觀行。即此真空觀行成就。毋論親冤。皆以平等悅喜。使入佛道。證佛道果。永離苦趣。所謂四弘誓願。未離苦者。令離苦諦。未安道者。令安道諦。未得滅者。令證滅諦。故云觀行成。等喜一切衆生。此謂喜心平等廣大。則成喜無量也。所言起空入道者。謂即起於所成空觀。修假觀行。趣入佛道。接物利生。又不同二乘沈空滯寂。安住化城。不肯前進。故曰起空入道。言此所入之道。非真知識。不能通達事理。是故捨惡知識。而求善知識也。惡知識者。身居邪見。斷佛慧命故。善知識者。知真本有。識妄元無故。如此知識。求其指點。示我好道。言好道者。即佛道也。乃即諸佛所證。衆生所迷。不生不滅。清淨覺道。菩薩善修此道以自利。即以此道。能使衆生入佛法家法中而利他也。所言入佛法家者。即生如來家。不生外道邪見之家。入佛法中者。謂生如來正法之中。不生權小法中也。以上明其體用。向下結成喜觀之益。常起歡喜。入佛位中。此二句者。乃結自利。復是諸衆生等者。乃結利他也。不惟自己墮在佛數而生歡喜。又使一切衆生入於正信。捨諸邪見。生生世世。背六道苦。所以菩薩常生平等歡喜也。如是修喜。是名佛子喜無量心之體用觀行也。

  ○四釋捨心位。

  若佛子。常生捨心。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於善惡有見無見。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體性不可得。爲大捨。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國城。如幻如化。水流燈焰。一切捨而無生心。常修其捨。

  此釋捨心之義。即捨無量行也。別經名無屈撓行。謂行大精進行。能令一切得至究竟涅槃故。常生捨心。至平等一照一節。正明捨無量心體用觀行之義。從初發心。歷無窮劫而行濟度。故云常生捨心。無造。即無能也。無相。即無所也。謂此佛子。常生捨心之時。是乃生即無生。捨亦無捨。故曰無造。無造。則無有相。無相則空。空即無物。以是無造無相空法之中。如虛空也。言空法中如虛空者。釋明常生捨心無造無相之義。上文既言常生捨心。是即有心可生。有法可捨。有造作。有形相。何以皆言無耶。蓋此真空實相法中。心境諸法一切皆空。若立一塵。即墮限量。必也無造生心。無相行捨。是以頭頭解脫。法法無礙。故曰空法中如虛空。不拒諸象發揮也。未發心人。於善事起有因果見。招福果相。於惡事起撥無因果見。招罪業相。今佛子。捨心既如虛空。則於善惡二因。有無二見。罪福二報中。平等一照。了然無二。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故心如虛空也。非人非我所心。至爲大捨一節。申明捨無量心體用觀行之義。非人非我所心者。非者。空也。所心者。執情也。以是妙智平等一照。是故人我二心。內外執情。當下頓空。以是頓空。自他體性俱如虛空不可得故。如是之捨。是爲大捨。即我空義。從此心性俱空之處。以及身肉手足之內財寶。男女國城之外財寶。菩薩觀之。總皆如幻如化。如水流。如燈焰。虛假不實。故一切捨。即法空義。如幻如化。喻內外財物不可得也。如水流。如燈焰。喻自他體性不可得也。而無生心。常修其捨。此二句義。總結佛子無相捨心。以顯三觀圓修之義。無生心者。乃無造。無相。無生。無滅。實相心也。即空觀義。常修其捨者。謂此佛子。雖然了知自他體性俱不可得。亦不同小乘人。不起方便說法度生。正乃即此無相心中常生方便。修行捨心。攝受有情。即假觀義。二觀不立。即中道義。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是修捨。是名佛子捨無量心之體用觀行也。

  ○五釋施心位。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衆生。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導一切衆生。內身。外身。國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無念財物。受者施者。亦內亦外。無合無散。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在行。

  此釋施心之義。即施攝法也。別經名無癡亂行。謂不爲無明所失亂故。能以施心。至教導一切衆生一節。正明施心所攝體用觀行之義。言能以施心者。即能被之教。被一切衆生者。即所被之機。言身施者。以身擔荷。執身負役。乃至所捨頭目髓腦。身肉手足。口施者。口無雌黃。出言善熟。乃至歡喜贊歎。說誠實語。意施者。心無瞋恨貪癡嫉妒。乃至常懷恭敬。現柔和相。財施者。國城妻子珍寶田園。乃至一切資生産業。法施者。權實方便大小諸乘。乃至一切因緣譬喻是也。教導一切衆生者。上言被一切衆生。是何能被之法耶。謂以身口意三輪妙用。財法二種被諸衆生。隨所樂求。令得如意。教引開導。攝受一切衆生。使其解脫。永離苦趣故。內身外身。至達理達施一節。申明施心所攝體用觀行之義。內身。即內五蘊身命。外身。即外國土眷屬資具也。菩薩教導之中。雖以權智施心。種種施與。而必以實智照理。了無施相。反觀內身。外身。國城。男女。田宅等物。當體全空。皆如如相。實無有法可施。不但無財物施相。乃至無念財物之念。心境空也。無受者之人。無施者之我。能所泯也。亦無內之身命。亦無外之財物。以緣生如幻。無有合相。緣滅如幻。無有散相故。所以施受內外合散之間。實無施心可起。無施行可作。無衆生可化。不妨終日度生。無生可度。終日說法。無法可說。故云。無心行化。此上明空觀。下明假觀。達理。深達施理。即達三輪體空。達施。深達施法。因人而用。求財施財。求法施法。二皆不謬故。一切相現在行者。此總結明三觀圓修之義。謂雖無心行化。而起化導。不妨修即無修。無修中修。化即無化。無化中化。不墮斷常。不著空有。以此施道。歷歷明明。達理達施一切諸相。現在前行。如是行施。方是佛子施心體用攝受衆生之觀行也。

  ○六釋好語心位。

  若佛子。入體性愛語三昧。第一義諦法語義。一切實語言。皆順一語。調和一切衆生心。無瞋無諍。一切法空智無緣。常生愛心。行順佛意。亦順一切他人。以聖法語教諸衆生。常行如心。發起善根。

  此釋好語心之義。即愛語攝也。別經名善現行。謂生生常於佛國土中生故。入體性愛語三昧。至皆順一語一節。正明愛語心所攝體用觀行之義。愛語攝者。乃是至慈至悲。親親切切。叮教誡。和順語也。亦名好語心攝。好語攝者。即是善好柔軟語也。謂此語言。非凡小情見偏執之語。乃即依如來體性愛語三昧。正定之所生故。如來有五語。一真語。二實語。三如語。四不誑語。五不異語。今文具三。以該中二。第一義諦法語義者。是爲真語。即以大乘中道了義之談。不將不了義語爲衆生說。故云第一義諦法語義也。一切實語言者。是爲實語。不誑語也。皆順一語者。是爲如語。不異語也。謂此佛子。既以第一義諦而生語言。故凡發言吐語。無不真實。而又事理明了。皆順第一義諦之語。如是五語爲因。當感如來果舌之相。經云。出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是也。調和一切衆生心。至亦順一切他人一節。申明愛語體用之義。調和。即上諸語爲能調。衆生心爲所調。無瞋即心和。無諍即言和。一切衆生固多。佛子以諸好語調之。亦皆心氣平和。凡有言出。自無所諍。何者。菩薩了達一切諸法皆空。智亦無緣。如空谷之答嚮。所以不起佛見。不與佛諍。不起法見。不與法諍。不起衆生見。不與衆生諍。是則一切諸法皆空。智亦無緣。雖則舉無能所緣相不妨恒與一切衆生自然任運。常生慈愛之心。如保赤子。使得安隱。故云一切法空智無緣。常生愛心。此其所以能調和衆生心而無瞋無諍也。行順佛意者。即以愛心上合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亦順一切他人者。即以愛心下合一切衆生。同一悲仰。所謂無緣慈力赴群機。明月影臨千㵎水也。以聖法語等者。結顯佛子愛語之用。謂此愛語。乃依如來聖教法語。種種方便。隨機設化。使諸衆生常行如心。亦從如如心中發起善根。本以自調。而亦調和一切衆生。如是愛語。方是佛子好語心。攝受衆生之體用觀行也。

  ○七釋利益心位。

  若佛子。利益心時。以實智體性。廣行智道。集一切明焰法門。集觀行七財。前人得利益故。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現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而震動大世界。一切所爲所作。他人入法種。空種。道種中。得益得樂。現形六道。無量苦惱之事。不以爲患。但益人爲利。

  此釋利益心之義。即利行攝也。別經名無著行。謂於我我所。一切皆空故。利益心時。至震動大世界一節。正明利益心攝體用觀行之義。實智體性。即自證之本智。廣行智道。即利生之權智。若乃佛子。欲行利益心時。必依實智體性。方能廣行智道之權智也。集一切明焰法門等者。緊承廣行智道而言。明焰法門。即是種種智慧。因緣譬喻。無量方便法門。所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也。集觀行七財者。觀行。即空假中之單。。圓。二十五輪觀行法也。七財。即七聖財。謂信。戒。聞。捨。慧。慚。愧七事。此七事中。戒攝進。慧攝定。此上即能被之教。前人等者。即所益之生也。菩薩聚集此教法門。爲使前人洞曉資藉。識路還家。無乏中途。得至涅槃彼岸之利益故。言受身命。而入利益等者。此申明利行攝之義。諸佛菩薩。教化衆生。必然隱聖現劣。和光同塵。以同衆生身相事業。如影隨形。久化方皈。使其解脫。是故假受四大幻身。假受五蘊形命。而入利益三昧。此即三昧覺法正受意生身也。如他經云。初地菩薩方得。此經七行便具。此是圓頓法門。故能現一切身。現一切口。現一切意之三輪也。三輪。以身爲神通輪。欲說法時。必先現通。驚動衆生機情。令發正信。然後說故。以口爲教誡輪。若說正法。先以方便開示引導。令諸衆生。反邪歸正。改惡從善。然後說故。以意爲記心輪。如說法時。必先以意鑒諸衆生根器利鈍。然後說故。而震動大世界者。震乃六種震動。即動。起。湧。震。吼。擊是。大世界者。化境有大中小三千。此舉大千。該中小故。言此佛子。饒益衆生。現身口意。神通妙用。說諸法門。使未發心者。令其發心。已發心者。令其增長。由此三輪業用。故感大千世界六反震動也。一切所爲所作。至但益人爲利一節。此申明利益心體用之義。法種。即聖教法種。空種。即真空理種道種。即道種性種。菩薩一切所爲所作。無不欲令一切他人發菩提心。起大乘信。而入如來聖教法種。由法資熏。解二空理。而入真空理種。由解空理。起行修行。所修善根。皆如實際。而入金剛道種性種之中。得是法益。永離苦趣。證十地果。得是法樂故也。現形六道等者。上言現一切身口意。不知此形於何處現。謂即於六道之中現也。以六道中。有種種苦。如天有五衰相現等苦。人間有生老病死等苦。修羅有瞋心鬥諍等苦。地獄有寒酸楚痛等苦。鬼神有沈幽愁等苦。鳥獸有懷獝狘等苦。菩薩雖於六道衆生之中。隨類現形。而於無量苦惱之事。不以爲患。下結所以衆苦不避者。但專饒益法界中人爲利耳。智道所行。智體且空。衆生雖化。生性無生。如是之行。方是佛子利益心攝受衆生之體用觀行也。

  ○八釋同心位。

  若佛子。以道性智。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空同源境。諸法如相。常生。常住。常滅。世法相續。流轉無量。而能現無量形身色心等業。入諸六道。一切事同。空同無生。我同無物。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

  此釋同心之義。即同事攝也。別經名難得行。謂成就難得善根故。以道性智。至同生無二一節。正明同心體用觀行之義。以道性智者。即菩提道性利生之權智也。此智契同真空。無生無滅。無相法中。智理無二。圓融一切。故以無我無人之智現身。同生無二。無我智者。即根本智。此智。即無差別故。依此智體。乃能同生無二。同。即能同。生。即所同。言無二者。其義有二。一者。以物我無二相。隱同一類。種種方便。種種神通。攝受衆生。無彼此故。二者。以物我無二體。生。即無生。同。即無同。皆同於無生空。是故同生。體無殊故。空同源境。至一切事同一節。申明同心體用之義。空同源境者。承上。既云同生。何名無二。既是無二。又何同生。言同生無二者。蓋謂生我。皆本同於無生空理。如一切水。皆同本源。一切根境。皆同真境。以是無二真空理境之中。實無人我同異之相。故云空同源境。諸法如相。既一切法。皆如實相。何有生住滅相。本自無生。無住。無滅。無生。即無不生。無住。即無不住。無滅。即無不滅。以無生住滅故。所以常生常住常滅也。世法等者。辯明無生無滅之義。問曰。既云常生常住常滅。云何又有生住滅相之遷流耶。答曰。由是衆生。不識常生常住常滅之法。迷真逐妄。起惑造業。隨業受報。輪轉三世。生死無窮。故云世法相續。流轉無量。菩薩因觀世間衆生。隨業受報。受無量苦。不自覺知。故以同體悲智。起同事攝。而能示現無量形身色心等業。入諸六道。一切事同。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與諸衆生。共處一處。種種方便。而爲說法。令得解脫。如普門大士。隨機赴感。隨類現形。故云入諸六道。一切事同也。空同無生等者。此總結顯同心體用之義。空同無生一句。結上。同空無生法中之意。謂乃空無二空。唯一真空。以是無二真空。故能現一切空。其所現一切空。皆同於無生空。故云空同無生。我同無物一句。結上。以無我智。同生無二之義。謂乃我本無我。是故物即無物。無我無物。故能物物現形。以我同無。而無物也。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者。此二句義。結上。能現無量形身色心等業之文。謂得此三昧者。方能入諸佛土。現諸衆生身相。同諸衆生事業。因事彰名。故名同法三昧。如是智定。是爲佛子同事心。攝受衆生之體用觀行也。

  ○九釋定心位。

  若佛子。復從定心。觀慧證空。心心靜緣。於我所法。識界。色界中。而不動轉。逆順出沒。故常入百三昧。十禪支。以一念智。作是見。一切我人。若內若外。衆生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而不可得。

  此釋定心之義。即勝定行也。別經名善法行。謂說法授人。爲成佛軌則故。復從定心。至十禪支一節。正明定心體用觀行之義。復從定心者。復。又也。謂前於欲界中所入三昧正定。今又復從欲界定心而起。入上二界現身益物故也。觀者。觀察。慧者。慧照。觀慧即能證智。空。即所證理。謂此菩薩。以寂定觀慧心。而證定中空理。其所證空。不同二乘寂滅解脫。不能觀照根身器界。無明種子。當體全空。菩薩是以證空而不住著空理。能於真空理中。心心靜緣。於我所法。皆悉如幻。隨如幻境。現如幻身。於色界。識界中。爲說如幻法門。廣化如幻衆生。雖然如是。不爲色識二界所能動轉。不被物轉。能轉物也。識界。即四空天。色界。即四禪天。所云不動轉者。謂於上二界中。若逆出。若順出。若逆沒。若順沒。以是出入隱顯。故常入百三昧。十禪支法。種種神通。自在無礙。不爲下界欲惡所染。亦不爲上二界空禪所拘。所謂逆行順行天莫測也。華嚴經云。童子身中入正定。童女身中從定起。童女身中入正定。童子身中從定起等是也。三昧名有無量。略則百八。今舉百三昧。破三界衆生百法相生見故。十禪支者。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六淨。七捨。八念。九慧。十不苦不樂。此十乃是禪天之定支也。以一念智。至而不可得一節。申明定心觀慧體用。心心靜緣之義。以一念智。作是見者。即視定中一念。無礙清淨。智慧圓照。如實了見。一切我人。若內根身。若外器界。衆生異熟業識。無明種子。皆無合散。無集無成。無起無作。一切皆空。俱如幻化。了不可得。所謂世界本無成住壞空。衆生本無生住異滅。如是觀者。是名菩薩定心出入體用之觀行也。問。此行位定心。觀智破惑。與前生位。有何差別。答。大略相似。各有淺深不同。前住位定。破分別之粗惑。此行位定。破分別之細惑。故不同耳。

  ○十釋慧心位。

  若佛子。作慧見心。觀諸邪見結患等縛。無決定體性順忍空同故。非陰。非界。非入。非衆生。非一我。非因果。非三世法。慧性起。光光一焰。明明見。虛無受。其慧方便。生長養心。是心。入起空空道。發無生心。上千海眼王品。已說心百法明門。

  此釋慧心之義。即勝慧行也。別經名真實行。謂二諦非如。亦非非相故。作慧見心。至三世法一節。正明慧心體用觀行之義。作慧見心。即能照之觀智。觀諸邪見等者。即所破之惑也。作者。用也。謂此菩薩大用。依本所解寂滅理慧而起觀照。照見自他妄心。及審觀察無明所起。諸惡邪見。結患等縛。如實了知。無決定體性也。諸邪見者。即諸外道執常。執斷。執一。執異。種種執著等見。言結患等縛者。結謂眼與色結等。患謂眼色等結使。起諸業患。致使生死纏縛。不得解脫。故云結患等縛。無決定體性等者。謂此等患。由迷藏識現起。至七地後。修道無間。順忍解脫。藏識一空。轉成無生法忍。此等諸患。於彼順忍。同時寂滅。故云無決定體性。順忍空同也。所以觀五陰。非五陰。觀十八界。非十八界。觀十二入。非十二入。觀衆生。非衆生。觀一我。非一我。觀因果。非因果。觀三世法。非三世法。一切皆非。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謂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故非五陰等諸法也。慧性起。至發無生一節。乃結慧心觀照功能。以顯不住假觀。而證入中道觀也。慧性起者。由是無作妙慧。見心所起。逾發觀慧妙用。故云慧性起也。言光光一焰者。光光即智。一焰即慧。智。能照境。慧能了境。以智慧焰。了緣境空幻也。明明見者。了了照見之義。虛無受者。言此慧照體性。無障無礙。虛徹靈通。不受諸受。故名虛無受。其慧方便等者。謂此佛子。以般若智照。了見無明體空。是故心體虛通無礙。由虛通無礙故。其慧益以種種巧妙。無量方便。長養法身。成就慧命。不由他悟。爲成就故。是心入起空空道。發無生心。如苗增長也。是心。即本慧心。入。即證入。起即發起。空空。即是所證人法二空真理。道。即中道。蓋以從前已來所用慧心。至此已證二空。不惟五蘊等法爲空。亦無能空五蘊等法。於二空理。亦無所住。以無住故。回向一乘中道。法界海中。發無生心。任駕慈航故也。無生心者。以不見有毫法生滅。故曰無生心。惟發此心。普載普運。同證金剛不壞心故。如是悲智雙運。是爲佛子慧心體用之觀行也。此是略說。於大部內。上千海眼王品中。已說此十心。百法明門。一一廣明。不可思議。言百法明門者。即百八智慧門。今言百者。舉大數也。菩薩將離兜率宣說此法。留與諸天以作憶念。然後下生。亦是初地所證化導法門也。

  佛說梵網經直解卷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