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悟显法师讲述 菩萨戒正说一



悟显法师讲述

菩萨戒正说一

在讲经前先讲玄义。
《梵网经》是卢舍那佛的心髓,也是一切众生的本源。众生如果明白心地戒品,这一生成佛决定有望。但菩萨大戒是宝中之宝,绝不向外道恶人以及贼人所说,如有此类人,不在摄受范围之内,其余一切众生皆可听受。

玄义:用十门开启,来解释《梵网经》。

教所起因:
第一个义趣,「教所起因」:「法尔应行故。灭障显性故。成圆满佛果故。」

佛为什么要说这部《梵网经》?无外乎这是众生本来面目、众生本来的行为,没有原因,所以称为「法尔」。就是众生清净心显露出来的行持,所以叫「法尔应行故。灭障显性故。」但是众生不了真如本性,被五阴所盖覆,妄生能所,所以卢舍那佛化身千百亿释迦,为南阎浮提众生、为莲花台藏世界一切众生宣讲菩萨心地戒,希望众生因言得义,能灭障显性,把无始以来的宿障,全部消灭。

所以重点在于明心、了解心地,如果不了心地戒品便不名得戒,纵然持十重四十八轻亦名毁戒,为什么?以忘失戒体故。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纵然事相上十重四十八轻持得再圆满也是破戒。

所以《梵网经》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的真心本性,也就是律宗所说的「无作戒体」。

「无作戒体」就是真如佛性,人人本具,各各本有,从此运心修行,名为法尔、名为灭障显性、名为圆成佛道。

依性起修方能圆满成佛,所以达摩祖师讲:若不见性,持戒、修善、因果等法,皆是外道法。如果不能明心见性,不明白无作戒体,持戒只是生天而已。

基本上,现在戒场没有说、戒师没有传,虽然本具,可是要因师得,他却没有传,甚至他也没有得「无作戒体」。

所谓「得」不是新得,是返照开悟。所以末世学律者,只持戒相不明本性,虽然大戒不犯,但仅是事相不犯,未达理性,所以多半执为小乘,甚至只在事相上打转,因此废了道心,不能用功精进,不能明心见性。
这都是因为不明白卢舍那佛为什么要说菩萨戒。佛说菩萨戒不为别的,就是让你开明本心而已。所以元照灵芝律师说,就是众生不了达心性,所以才为其说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比丘二百五十、比丘尼三百八十四乃至五戒十善……等。寂光律师也这么说。

大家都知道宝华山见月读体律师,但是很少人知道寂光律师,寂光律师就是宝华山的开山祖师,他是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再来,一生提倡念佛、提倡梵网菩萨戒,他是真正得戒的大和尚,所以他能中兴律宗。

反观现在,几乎没有律宗,律宗的戒师几乎没有得戒,所谓「得戒」不是只有观想个妙善戒法,灌到头顶里去,那是事相观。要得戒先须明心,若不明心不名得戒。「纵有功行。亦成虚设。以不顺佛性故。」所做所为皆是起心动念,执相住有,起分别之法执,堕爱憎之情见。明明是药,却因药得病;明明是诸佛大戒,却变成人天小善。现在,大家都把菩萨戒解成五戒、解成人天善法。

什么原因?就因对于心性、对于无作戒体不明白。妄图从「有作」而去护「无作」,不知从根本起修,只在事相上打转。以为不吃饭就是至道;以为不犯戒相,就算是有持,不知道是着于戒相之人,所以佛在《大般若经》讲:「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这个道理大家要知道。

讲玄义就是要让你知道菩萨的无作戒体,《梵网经》最重要的就是心地而已,不在戒相。

戒相千差万别,若能不违心性,在念念当中不忘失。如五祖忍和尚所说的:「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即是大持戒,其他的都是枝叶,所以称为「法尔应行」。

众生皆有佛性,菩萨戒不是有受才算犯,即使没有受戒,犯了这十重四十八轻,统统都算犯戒。为什么?因为它讲的就是众生的本性。不明白心性,要怎么持?

今人持戒多半依戒相而随意开缘,依戒相而各各固守,不能了达心性。每天持、犯如同作戏,做种种的思量、分别,一总堕于妄想当中,所以不能见性,纵然念佛也不能够助发生西之愿,都是因为不明白无作戒体,过于执着。现在可说是没有律宗,为什么学律宗的,学到后来会只持事相,甚至认为菩萨戒就是五戒,实际上菩萨戒与五戒大有不同。

为什么会把菩萨大戒解成五戒、解成小乘戒、声闻戒?只因为他不明心地、不明白无作戒体,甚至连在印书、念文时,无作戒体的部分、正受戒体的部分,连断句都断错。

所以我们精舍重新印刷、重新排版,力挽狂澜,这是「教所起因」。不光卢舍那佛这么说,千百亿释迦也是这么说,这经文到后面,会跟大家详细解释。

诸藏所摄:
已知教所起因,再来,看第二个「诸藏所摄」,要知道此教属何摄?
这是大乘毗奈耶藏摄。「毗奈耶」就是戒律,本经是大乘律藏不是声闻藏,是大乘戒藏所摄。必以心性为体,不可以专就事相来行持。所以,菩萨戒讲的是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所作所为」跟真如自性有没有相应?你在境界上只要起一念「有」,就居于「有」地,就与真性相违背了。所以说菩萨戒要求的标准是从心性上入手。这心不在外、不在内,就是你现在能听法的、能说话的,这就是你的心。只是你常迷,你见到了你不认识,你在用它你不晓得,因为你总被声色所转、被境界所束缚,所以没有办法见到它,即使它在你眼前,你也看不到,所谓「觌面失机」、「当面错过」。甚至因此「怖头狂走」,认为自己没有佛性,要靠修行而得来。

这「怖头狂走」就是《楞严经》里说的:「演若达多」这人早上起来的时候,照着镜子,他认为镜中的人脸很好看,他为什么不见自己的?所以就发狂,到处找头,问人家说:我的头怎么不见了?既然在,我为什么看不到?在这里发狂,所以向外驰骋。

今人误以为从「有作的戒相」就能明「无作的戒体」。要知道,无作戒体在于你「无作」,而不在于「有作」。「有作」是功勋位,「无作」是法王子位。法王子跟法王是同一血脉。「有作」做得再好,仍旧是功勋位。功勋虽很大,但是毕竟不是皇亲国戚,非是法王子。

这一部经属于大乘毗奈耶藏摄,不是一般人天小善,或小乘。有人说持菩萨戒要先以五戒做基础,这只是堕于枝末,抓不到根源。《梵网经》教大家直明心地,所以它是真正的大乘,属大乘律藏。

一经宗趣:
既然知道这部是大乘毗奈耶藏,再来是要明白它的宗趣宗旨与归趣。「梵网以三聚净戒为宗。此三聚能成三德三身圆满佛果故为趣。」

《梵网经》以三聚净戒为宗旨,所谓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现在大家只依事相,所以要加上两个字:「称性」。「称性摄善法戒」、「称性摄律仪戒」、「称性饶益有情戒」,这是《梵网经》修行的宗旨。

先讲「称性摄善法戒」,如果没讲清楚,大家都以为只要把人天善法做好,就能当菩萨,那就都搞错了,所以一定要「称性」。《金刚经》讲:离一切相而行六度。离一切相而行布施、而行持戒、而行忍辱……,乃至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给你立个名,强名实相。也就是「称性」,这是修学的宗旨,所以摄善法戒能助道,一切善法都应学习。

摄律仪:凡是能断恶的故名律仪,能断恶的法,都要学习。

饶益有情:知道众生与我同一体性,心中无佛也无众生,所谓「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但是不废事相。所以「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这是饶益有情戒。这只是简单跟大家说明,所以统统都要称性;若不称性,所做的都是有为法、都是造作,不能算菩萨戒。

所以祖师讲:着相持戒是生天。因为「有所作」,不是真正的见性。
菩萨戒是以三聚净戒为宗旨,依此三聚净戒修行能成三德,三身圆满佛果故为趣。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三身:法、报、应,三身。

依戒而修,就是依此三聚净戒而修,能够圆显三身,能够圆满成佛。不光只是明见自己的本心,还能够真正断除一切恶,能够圆满无上佛菩提。所以这部经所修的十重四十八轻,都不离三聚净戒。你把这三个原则掌握好,依体起修,全修是性,这叫做「宗趣」。你能明白,就会用了。

能诠教体:
所谓「理事无碍。性相俱融。语默双泯。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是为大乘无碍教体。」

这是本经的教体,一般以言语或是文字为教体。对于利根的,如来不发一言为教体。但是真正的圆满教,所诠的理事无碍,性相圆融,性即是相,相即是性;理即是事,事即是理。

所以观事即理,见事相上即是见理,不可以言语道,不可以思量测。也就是用言语没有办法说,所以叫语默双泯。

「语」就是讲所谓的表诠,「默」就是遮诠,表诠、遮诠所不能述;开口不能道、闭口也不能道,所谓「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如来没有说法,却有三藏十二部,故名非言非不言。如来没有立教,却有十二分教:修多罗、祇夜、授记、优陀那、伽陀、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譬喻、因缘、论议。但是这十二分教,只是权接方便而已,所以不妨随机应用。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以此为大乘无碍教体。对于众生不妨依言而说、依事而指示,亦不妨语默双绝,随缘显现,所以无障无碍。

说一法即普摄一切法,说一切法不离一法;说至半字即俱满字,说满字即俱半字;说有不碍空,说空不碍有;说行不碍非行,说非行不碍于行,乃至地狱天宫同为净土,贪瞋痴与戒定慧俱是梵行,这是大乘的无碍教体。不光只在言说,不光只是在众生心感,你能了达这一层道理,你对大乘有一点点了解啦。这是本经的教体,性相俱融,理事无碍。

所以之前讲:大乘菩萨戒,重理也重事,论事也论心。因为「理事无碍。性相俱融。」很多人因此不敢受戒,他说:起个心就犯戒了。那你不起心,犯不犯戒?照样犯戒!

阿罗汉不起心,忘失大悲心,天天犯菩萨戒。凡夫天天起心,一样犯戒。所以正要了达心性、正是需要受戒,才能够返本还源,才能够真正不犯。所以不要害怕,害怕就表示你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够。

很多人害怕受戒,甚至有的法师讲不用受菩萨戒,只要把世间事做好,你就算是成功。这个话正好与佛的大乘菩萨戒违背,不光释迦牟尼佛劝人受戒,十方诸大菩萨,乃至历代的祖师大德都劝人受戒。所以,不劝人受戒的,是天魔、外道,不是佛弟子。他混到佛门里来伪作沙门,只想要得到众人的供养,但是自己又不想持戒,怕约束了他,所以就告诉底下的徒众,你们也不要受。你不受,自然就不会了解他犯什么过失,所以他就不断地提倡。

末法的佛教就是这样。但佛在经上讲:受戒是成佛的根本,尤其是大乘菩萨戒。你往生极乐世界想要得上品,必然是受持大乘戒律,才能够得上品;如果不受,那不能得,这一点很重要。

摄教分齐:
既然知道这部经,是以大乘无碍作为教体,不光言说是教,非言说也是教;是教是教,非教亦是教,那就要知道所摄的教是属于什么教?

一般讲的有「藏、通、别、圆」、「小、始、终、顿、圆」。这里直接跟大家说:「本经属大乘制教。唯佛能制。」这一部经是大乘的制教,只有佛可以制戒,在经典当中有五种人说,会看到有些是阿罗汉说、有些是菩萨说,《华严经》就很多是菩萨说,有些是天上的人说。但是这五种说都是得佛印可;有的是他听了经有些体会,想请佛印证。他说出来,请释迦牟尼佛为他印证,或是十方诸佛为他印证。归类起来,大约有五大类的人,所以说,经有五种人说,不是讲佛灭度后还有几种人可以说经。所以现在有的鬼来说经,有很多人相信,那是他误解了佛教的这名词。

戒律无论大、小乘戒,只有佛能制。所以这一部《梵网经》,它判属大乘制教。「制教」是限制你,告诉你这些不能犯,犯了,就违背心性。所以本经属于大乘制教,只有佛可以制定,其他不管是什么位次的菩萨都不能制定,菩萨以下的,那就更不必说了。

教所被机:
「一切众生皆可受持。以本是佛性戒故。然现身七逆要忏除罪。见好相相应矣。方可得受。」

你知道它属于大乘的制教,想受持、想学习,就要明白,你是不是这个根器?所以要了解「所被根机」。所被的根机不分上、中、下根,所以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跟净土法门一样,所以都是大乘,而且不历次第,可以直证圆通。所以这里说:「一切众生皆可受持」,后面经文讲:「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乃至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淫男、淫女。连现在讲的妓女,都可以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可见菩萨大戒含摄的范围非常地广泛!不是凡夫心量所能测度。有人讲:要受了菩萨戒,才能听戒、才能诵戒,这说法是错的,这是谣言,必然是狮子虫在毁坏佛法,佛在《莲华面经》讲的,譬如狮子虽然死亡了,无论在哪里死亡,百兽皆不敢靠近,唯有狮子身中的虫,能自食狮子身中的肉。如来的教法亦复如是,能够摄伏外道、外道不能破坏,但是佛门里出了贼住,尤其是戒律,戒律里面要是出了这种贼住,把戒律给毁坏了,那佛教就被他破坏了。所以他告诉你不能看菩萨戒,他不让你受戒,不是因为你程度不行,他是带有私心。因为你受了,你就不会跟他一起颠倒了,你就有「无作戒体」保护你,你看了,就知道佛是怎么教的,你就不会再听他的话、受他的指使、受他的蒙蔽,所以他很害怕。这种人或是潜伏在律宗,或是潜伏在佛门其他的宗派,佛将其比喻为狮子虫,就是现在讲的蛆。狮子身中虫,牠能食狮子肉。所以,古人讲:「佛教的罪人是和尚」。和尚乱说话,居士就乱学,所以才会导致有些人听到讲菩萨戒,他不敢听,因为他没受;读菩萨戒他也不敢读,因为他没受。说未受菩萨戒不能看、不能读的说法是错的,无论有没有受戒,你都可以读诵。受戒是仪式,前面讲菩萨戒是众生本具的心地智能,你只是藉由这经本,开明本心而已,仪式可以有千种、万种,但是佛性所具有的光明金刚宝戒只有一戒。所以有时候开玩笑讲,现在的人十戒通九戒「一戒不通」,什么叫「一戒不通」呢?就是菩萨心地戒、光明金刚宝戒这无作戒体他不通。跟十窍通九窍是一样的「一窍不通」,一窍不通那就是全部不通。祖师大德说这本经所有众生都可以受持,因为本是佛性戒故。如果你现身犯有七逆罪,七逆就是: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这是七遮罪,你要忏除、礼忏得佛菩萨加持,见到佛菩萨现相,这罪才除灭。除灭以后方能受戒,现身方能受,否则纵然去参加仪式、你会作观想,你也不能得戒。

但是这是对事相上,若论心地上,业性本空。但一念返照,识了本空,从此忏悔,罪当下销亡,所谓「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那你就可以受戒了。所以说一切众生皆可受戒、皆可得戒,纵然你犯七逆罪,你返照识得业性本空,即是见诸佛菩萨相。佛的相不离心性,心性即是佛,见相即是见性。

所以《观经》讲:「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若能见佛心,佛心者即是空寂。一切法当体自空,即是见性。不假外求、不着形相。所以《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若执着非见好相,是人行邪道。所以,前面讲的无碍教体,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非相非不相。而不妨说于相、说于教,因教、因言、因相而得入心体,这才是真正的忏除业障,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受戒,不用担心,我们依心性而说,称性而说,所以不着形相。

很多人学律学到后来,天天着相,天天在戒相当中打转,转不出来,甚至因此而起瞋恨,因此而生颠倒、起贪瞋痴,这些都大有人在,总是不能见性。那么你要能够真正得力,你要能够回光返照,才能够与心性相应。罪忏除了,自然就是受戒之时。知道业性本空,即是受戒,知道五阴非有即是受戒,即是见好相!「好相」就是好消息,要不要真正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给你见?你如果执着,那就是行邪道之人。如果不执着,那就是真正见好相,当然,这当中要有悔过之心,不可无惭无愧,这才叫忏悔!了达罪性本空,才真正是普贤菩萨讲的忏悔业障。

明教本末:
知道「教所被机」,就要明教的本末,下面,「此三世诸佛本戒。法界法尔。非新所制。舍那为欲利乐诸众生故。还自诵出传授化身。」

这戒从哪来?三世诸佛本戒,法界法尔,十方三世诸佛都是如此,过去佛如此,现在佛如此,未来佛如此,统统都是依这个戒而成就,依心性而成就,所以说为「心地戒」。这心地戒,不用想得太多,什么菩萨五十二心,几地的菩萨……,不用作如是解,这都徒增知见,但明心地即是具戒,这是三世诸佛本戒,因为诸佛都见性。见性以后表现出来的就是《梵网经菩萨戒》所说的样子,非新所制,一般的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新制的,不是本性具足的,都是犯了戒佛才制。所以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犯戒后才制戒的。实际上,《梵网经》是讲心性,众生本性本来如此,不要看只有「十重四十八轻」,它跟一般的戒律不一样。所以不能解成五戒,解成一般的戒律,甚至解成外道戒,这到后面会再说明。卢舍那佛为欲利乐诸众生故诵出,传授化身,也就是说传授是一个形式,卢舍那佛的化身自然具卢舍那佛之戒,所以化身出来即是传授,为利乐众生,好像有口诵、好像有放光,往还擎接之事,实际上,化身亦具足,所以梵网菩萨戒是讲众生佛性的心地戒。「卢舍那」翻作中文叫遍一切处,遍一切处就是真性,所以化身千百亿,他传与化身。化身再传众生。这一部经跟一般看到的经不一样,它不是凡夫眼所看的。很多外行的人总是找不到这部经从哪来,因为他没有功夫参加。不要说现代人没功夫参加,纵然证阿罗汉,也没有能力参加,因为那是卢舍那佛的境界,不是凡夫、二乘所能测知,所谓「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因为他往外找,所以找不到根据,若是回光返照,见自本心,那他就找到根据了。总在考古上、在历史上找,而且去错误的地方找,是根本找不到的。

这部经传来中国,谁传来的呢?
「什公相传云。西域有十万颂六十一品。具翻应成三百卷。未至此土故不具也。」

所以这一部经是罗什大师传过来的,罗什大师告诉我们西域有十万颂,四行为一颂,有十万颂,传过来应该有三百卷,有六十一品,所以这一部经只是《梵网经》其中的一部分。《华严经》只传来了一半。《梵网经》有三百卷,但中国只有两卷。所以大乘菩萨律藏没有过来,也就是指梵网菩萨戒,大家看到的只是戒相,所以有很多大家都不会持,都跟小乘戒、五戒混在一起,只有真正见性的祖师大德才有资格、才有能力把这一部戒讲得好,所以希望大家看菩萨戒的时候,可以看贤首国师的《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寂光律师的《梵网经直解》,蕅益大师的《梵网经合注》,智者大师的《梵网菩萨戒经义疏》,这些都是真正的大德,对《梵网经》的批注,智者大师人称小释迦,这些大师才有资格,真正为菩萨戒做批注。其他现代的那些戒律批注,大可不用去听,因为没有用,处处着相。我讲《梵网经菩萨戒》目的不是要你们来听我的,我是要你们去看祖师大德的,这样才对,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传译缘起:
要知道这一部经从哪里来?是谁说的?谁传过来的?还要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翻译的?

「此经于大秦姚兴弘始三年。有西域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以持菩萨戒故。偏诵此一心地法门品。于时沙门慧融道祥等八百余人请罗什受菩萨戒。遂于逍遥园什师自诵译出。仍别录以此下卷之中。偈颂已后所说戒相独为一卷。名作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

以前持菩萨戒都是用背诵的,这一部经是在姚秦弘始三年,罗什大师他自己持菩萨戒,所以能背诵,由他于逍遥园背诵译出,当时候他的弟子八百余人请受菩萨戒,这就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次传大乘菩萨戒。别录于此下卷之中,所以独为一卷。这是心地戒品,自成一卷,是罗什大师翻译的。当初真谛三藏想带来,要传大乘律藏,护戒善神不让他传过来,不是国家制度的问题,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众生,心多谄曲巧伪,所以没有资格领受。大家今天能够遇得到,都要感谢祖师大德把它背诵出来,当时候的人抄录了八十一卷,传译至今,后世受戒,出家人都依《梵网经》受戒,受的都是梵网戒。

总释名题:
已经知道它的缘起了,再来就要解释它的名题,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一部经怎么开始的,等到经文里再来说。《梵网经》的「梵网」不是指忉利天的罗网,而是大梵天上的幢,幢上有网子,所以名「梵网」。一般道场会悬幡、悬幢,「幢」是供具,「幡」也是供具。是以这比喻来立经名,就是「因喻立名」:用这比喻来立本经的名字。

这部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是谁说的?能说的是卢舍那佛,卢舍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就是卢舍那佛,是同一位,只是不同的名字,化身叫做释迦牟尼佛,本尊叫做卢舍那佛。就好像你在你家,你有你的名字,你在公司你有你的英文名字,你在各地都有一个名称、代号,这是化身。这号是随缘而立,是为了教化此方众生,故号释迦牟尼。就好像你的名字,你小学的绰号,跟你国中的绰号不一样,跟大学的又不一样,谁为你取的呢?只是应缘而立,你的同学不同,所以给你取的绰号也不同,你父母给你取的小名又不一样。这样解释就能了解,为什么叫释迦牟尼佛,又叫卢舍那佛,所以知道不是两尊佛。卢舍那佛化身为千释迦,此千释迦再现百亿释迦在阎浮提大梵天宫,看到大梵天王的网罗幢,它的网孔犹如诸佛教门各各不同,就好像菩萨的心地戒,因为这因缘,说了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也就是后面的十重四十八条戒相,这是简单解释经名。

别解文义:
以下正式进入经文。

经大体上开三分,但是顺义理故,又不局限于经开三分,末法的众生在为经典分科判教的时候,总是循着故套,见经文稍涉有义理之处就判为「正宗分」,非但不能显示经典的义趣,有时候还埋没了义趣,所以我将它重新判过。

第一:顺理称性发起分。
第二:达体本具圆融分。
第三:行满流布无碍分。

第一分是经本一开头,「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花台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一直到「大众皆恭敬。至心听我诵。」这就是顺理称性发起分。

再来是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一直到「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是达体本具圆融分,这是「正宗分」。
后面「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者。」一直到最后,是「流通分」,名为「行满流布无碍分」。

十重四十八轻判为「流通分」,把戒体判为「正宗分」,若不明戒体,没有办法行持,也没有办法流布此大乘圆顿戒律。没办法流通,也没办法受持,即使受持也不能达到圆满。所以这一部经最重要的【正宗分】,一定要认真仔细听,从这里得无作戒体,从这里了本自性,后面的十重四十八轻戒,总是枝叶而已。所以我把它重新判过,让大家明白无作戒体的重要。戒体一明白,后面的戒行才能修、才能行,不然都只在事相上造作,即使事相上做圆满了,跟真性还是相违背,而且也不圆满。什么原因?因为不明无作戒体,这点很重要,所以我将其重新分判过。

按通途分判,一定是把十重四十八轻判为正宗分,这次为了显示无作戒体,使经文义理更明,所以重新判过,使依据更为清楚。所以是称性顺理来发起这菩萨戒,跟祖师大德做的教起因缘是一样的,是法尔应行,众生本具,所以是顺理称性。「正宗分」是让大家达体本具,了达无作戒体是众生本具的心体,本自圆融无碍,不光你具足,一切众生皆具足,所以说一切众生皆可受戒。后面是「依体起修」,故名行满,
「行」就是修行、行为,能至圆满究竟佛果,能够化导十方。如千百亿释迦一样,流布无碍、分身无碍、一多无碍,小能容大,大能容小,这才是真正的「流通分」。这整部经简单判为三分,由这三分,把它的义趣显示出来。其实即使要分做十二分也没有问题,分做百千分也没有问题。所以不要认为,就非得定做三分,而作定解,要知道,依义定名,万无一失,以名定义,万无一得。所以重新把它判过,这样更能明白什么是无作戒体,剩下的内容,下一讲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