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大教緣起第三)-2 黃念祖居士註






「住奇特法」。《淨影疏》曰:「佛所得法,超出餘人,在世所無,故云奇特。」《合贊》曰:「濟凡秘術,今日將說,故曰住奇特。」又《甄解》曰:「奇特法者,如來正覺果海,名為奇特。奇特之極,至下「華光出佛」之文彰矣。且如《華嚴性起品》,一切眾生身中有正覺智。歎之云奇哉!奇則奇矣。奇而非特。又如《法華提婆品》,龍女成佛,特則特矣,特而非奇。唯此一法,最奇最特。何者?經說:「眾寶蓮華,周滿世界。」此蓮華,欲言是依。則華外無佛正覺。欲言是正,則說言「百千億葉」。欲言是因,則如來果上功德。欲言是果,則十方所生妙華。欲言是主,則能含十方三世無量慧。欲言是伴,則唯是如來正覺。欲言是一法,則此中出無量法。欲言是無量,則亦一句名號。奇奇特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強名為奇特法。」上義甚深,茲略釋之。如來果德,稱為奇特。最極奇特,如經中「華光出佛」之文,則彰明矣!且如《華嚴經》云:「一切眾生身中有正覺智。」此實甚奇,但眾生皆具,則非特殊現象,故云奇而非特。《法華》中龍女成佛,八歲之龍女,能立即成佛,確極特殊。但特而非奇。因眾生本來是佛,人人有分,個個現成。故龍女成佛并不名奇。唯此經中之淨宗一法,既是最奇,又是最特。下依經中《寶蓮佛光品》從依正、因果、主伴、一多等說明之。依常情而論,池中蓮花,應是依報。若說是依,但一一花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可見佛從花現,故云花外無佛。故不能說是依。若說是正報,經中說花有「百千億葉」,明明說是花葉,而非佛身,故不能說是正。若說是因,但此乃如來果德之成就,故不是因。欲言是果,然此花是十方世界所生之物。不待行人果覺功圓,則不是果。若說是主,則能含十方三世無量慧,含攝一切,其伴甚多。若言是伴,則心外無法,唯是如來正覺。極樂之依正主伴一切一切,唯是阿彌陀如來自心所現。欲說是一法,但一花中有無量光,其中出生無量法,若說是無量,則只是一句名號。三種莊嚴,入一法句。所以說此乃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亦不可安名,只是勉強名之為「奇特法」。今日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最奇特之法,住於彌陀之所住,佛佛相念。故曰:「住奇特法」。
「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佛所住」者,《淨影疏》曰:「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指釋尊),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會疏》曰:「佛所住,不(非)二乘菩薩所能及,唯佛與佛住之。」又「佛說三乘隨他教時,各住三乘法,今住佛隨自所住,故云住佛所住。」後說甚好,今佛所說,是佛果覺,乃佛境界,故住於諸佛自之所住,而流出此殊勝妙法,以為眾生之因心。又《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并是念佛三昧異名也。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今佛為說念佛法門,住念佛三昧。」《甄解》之說,更切經旨。
「導師」者,指引導他人入於佛道者。《十住斷結經》曰:「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華首經》曰:「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名導師。」《佛報恩經》曰:「大導師者,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常樂故。」(無為指無為法,常樂指常樂我淨。)又《甄解》曰:「導師行者,即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又「大導師者,即彌陀世尊,以本願引攝五乘。」故今本師演說本經,正是住彌陀之所行也。
「最勝之道」。《淨影疏》曰:「無上菩提,是最勝道。」又《會疏》釋曰:「於一切世出世中無有倫匹。」《甄解》曰:「最勝道者,念佛往生一道。於一切方便中,無上最勝故。」又「最勝道者解脫德,《涅槃經》云:「無上上,真解脫。」故無上上,即最勝義。」《甄解》之兩說,互為表裏。因念佛即無上上最勝之道,往生必證涅槃也。又正當念佛時,心作心是,當下即是,即無上上解脫時也。今日釋尊,將演彌陀之妙法,故住於彌陀之所住,行彌陀之所行,念彌陀之所念。故云住諸佛所住最勝之道。
「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等等。《嘉祥疏》曰:「去來現在佛佛相念者,明三世諸佛皆有化眾生之念。光光相照,又智智相照,故云相念也。」《甄解》曰:「去來現佛等,舉三世佛相念,以推度今佛所念。」又《合贊》曰:「我以三世諸佛相念,類知得無今佛亦念諸佛。然今超過諸佛,現此奇相,有何故耶?」。經云「威神顯耀,光瑞殊妙」。表所現色相,光顏巍巍,威神難測,放光現瑞,殊勝絕妙。十方寶剎,映現光中,是故《合贊》稱為,超過諸佛也。阿難因現睹光瑞,前所未見,歡喜慶倖。復自思維,今日世尊現希有之光明,顯難睹之瑞相,故知世尊必入大寂之定,住奇特之法。此定此法即是念佛三昧,導師之行,最勝之道。蓋以三世如來佛佛相念,故推計釋尊今時必正念佛,但未知所念何佛。故問曰:「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若不是念佛者,何故今日佛之「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威者,勇猛也。神者,不可測度也。顯耀者,光麗也。佛光中映現莊嚴之十方寶剎,妙顯《華嚴》不可思議之玄門,所現光瑞,殊妙絕倫。故請佛宣說。
於是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
上段為本師答問之語。「善」者,好也。「善哉」稱讚之辭也。《智度論》曰:「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淨影師謂阿難所問「稱機、當法、合時」。故佛讚之。《甄解》謂「所問稱可佛心故」。以下即如來自釋其讚歎之故。「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哀愍」,悲心拔苦也,「利樂」,慈心與樂也。佛讚阿難汝今願拔一切眾生苦,與一切眾生樂,乃能問如是之義。「微妙」者,法體幽玄故曰微,絕思議故曰妙。蓋以法之本體幽深玄妙,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名曰微妙。
「汝今斯問」。此句以下直至段末,皆表阿難此問功德。「一天下」乃四天下之一,「四天下」者,即住於須彌山四方之四大洲:一南瞻部洲(即地球)。二東勝神洲。三西牛貨洲。四北郁單洲。故知一天下即一大洲。佛言,阿難此問之功德。勝於供養一大洲之阿羅漢、辟支佛,與多劫布施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蟲類,百千萬倍。劫者梵語劫簸之略,譯為長時。《智度論》云:「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以細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蜎」者小蟲,「蜎飛」,能飛之小蟲。「蠕動」者,無足而行也,指爬行之蟲也。阿難之問,何以有如是功德。蓋以「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含靈指含有靈性者,即眾生也。《漢譯》曰:「阿難,今諸天帝王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汝皆度脫之。」蓋因此問而引出,凡聖齊收,利鈍悉被,橫超三界,逕登四土,諸佛同讚,經論共指,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不可思議,淨土法門。當來一切眾生,皆以此法,而得度脫,故佛讚其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