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德遵普賢第二)- 7 黃念祖居士註





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得佛辯才」。辯才者,善巧宣說法義之才能。此則《淨影疏》所謂「言能辯了,語能才巧」也。又《嘉祥法華疏》曰:「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采曰才。」此則以能迅速應機方名辯才也。《會疏》曰:「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才,無不皆出於聖智。」三疏之中,此說為上。又《淨影疏》謂如來得四無礙智。如來由無礙之智,興無礙之四辯:(一)義無礙辯。謂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達無滯故。(二)法無礙辯。謂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三)辭無礙辯。於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能令各各得解故。(四)樂說無礙辯。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圓融無滯故。上表諸大士契於聖智,得無礙之辯才,善應根機,廣宣妙辯,故曰:「得佛辯才。」《甄解》復進一解曰:「若依根本教,但說一字,亦為得佛辯才。傳如來如實言故。不但此菩薩爾,凡夫說亦同諸佛辯才。讚揚佛慧功德,開化十方有緣而已。」
「住普賢行」。上文已言諸大士「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今文云「住普賢行」,表諸大士咸安住於普賢大士之大行,各各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中,僅一普賢,如斯倡導。今經則無量無邊,德如普賢之法身大士,咸來集會,同宏淨宗。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見《唐譯》。《魏譯》文為「入眾言音,開化一切」。《淨影疏》曰:「入謂解也。謂解眾生種種言音,用之起說。」《會疏》引《密跡經》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垓眾生之類,言辭各異。計是一切皆歸一義至真之惠。菩薩應殊(指各類眾生)唱異言,說法開化。」《密跡經》復云:「此菩薩能入種種言音,能說法開化。」又《稱讚大乘功德經》云:「傍生鬼等,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由上眾生無邊,眾生語言亦是多種。但法身大士悉能解了,隨其本類言音,而為說法,應機隨緣,普作饒益。惡趣眾生,亦聞如來之隨類音,而得聞法得度。此明會中諸大士,皆有如是智慧辯才與功德威力也。
「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開化」者,即《法華經》之開佛知見。「顯示」者,即示佛知見。際者,究竟邊際也。「真實之際」者,佛之知也。一部淨土妙法,舉體是佛之知見,處處是華嚴境界。故此經中,悉是開化顯真實之際,咸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智度論》曰:「如、法性、實際,是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甄解》云:「實相妙處盡理至極,云際也。」準上兩說,則真實即實相之異名,真實之際者,乃實相妙理,究竟至極者也。亦正是佛之知見也。《會疏》曰:「開顯真實為顯示,謂會十界歸一乘剋成菩提故。真實之際者,以一佛乘為法涯際故。」又《甄解》曰:「若依小乘,偏真為實際。若依漸教,以離二邊為真實際。若依聖道實教,諸法實相為真實際。若依淨土,光闡道教為權方便,誓願一佛乘為真實際,一實真如海故。聖道守理而非唯理。淨土以事而非唯事(即事即理事事無礙。)。於眾生所入,則雖有事理空有不同,而從諸佛咨嗟見之(指十方如來讚歎淨宗。)。則唯此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可見《會疏》與《甄解》均以此淨宗一佛乘,為真實之際,亦即佛之知見也。今諸大士,為諸眾生宣演十方諸佛同讚之誓願一佛乘,故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若圓會宗下,如布袋和尚曰:「只這心心心是佛……一切無如心真實。」故知真實之際即是自心。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即為「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但念佛法門,亦復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故念佛之本心,正是真實之際。故云一聲佛號一聲心,又經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又第三品中,如來「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第八品中,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此三真實,(一)真實之際,(二)真實之利,(三)真實之慧,實為一經之綱。將於下兩品文中詳論之。


「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淨影疏》曰:「謂過分段、變易世間一切法也。」《合贊》云:「超過分段、變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斷二德也。」《會疏》曰:「三界虛妄,皆不常住,總名世間。眾生國土,臧否萬差,是名諸所有法。菩薩深以大智惠(即慧),達性空無相,故云超過。」又《甄解》之說稍異於前,彼曰:「世間諸所有法者,有為可破壞,名世間。依正善惡因果等,一切有為諸法,言所有法也。菩薩能知一切三界虛妄,而行世間不捨。故云超過。」以上諸說皆是。但《甄解》彌契本經。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諦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義為,心常安住於出世無為之道。《淨影疏》云:「諦謂安諦,謂常安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甄解》曰:「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此菩薩心常住無住處涅槃,云心常住。」又《會疏》曰:「悲智相印,以為棲神之宅,故云諦住。」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萬物指萬法。自在者,通達無礙也。《法華經序品》云:「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又自在者,施為無壅,神通自在。夫心有拘累,隨物而轉,故為煩惱所縛,凡夫著有,二乘滯空,皆墮情執之中,咸是心隨物轉。故於萬物不得自在。大士深達法性,當相離相,不隨物轉,故無縛繫。宗門云:「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進而物隨心轉,故能隨意自在。如《淨影疏》云:「由成勝通,於一切物變化隨意。故能利物,名為自在。」大士神通自在,於一切萬物心無拘束,隨緣變化,饒益眾生。納須彌於芥子,轉四海入毛端。隨意利他,故云自在。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庶者,凡庶。類者,品類。又庶者眾也,庶類指眾生也。「不請之友」者,《會疏》云:「眾生背覺,沈迷漂流。生盲無目,無希出心。菩薩愍之,無疲厭念。常為不請之友,隨逐愛護(中略)。故《涅槃偈》曰:「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又「不請之友」,見《維摩經》曰:「眾人不請,友而安之。」肇公曰:「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趣嬰兒。」淨影曰:「(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菩薩強化為作因緣,名友安之。(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不知求聖,名為不請。菩薩隨機而為強化,名安之。」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此有二解:(一)《淨影疏》曰:「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暗障既除,明現己心,故曰受持。」是以明心為受持甚深法藏。(二)《甄解》曰:「即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也。多聞歸一聞。一聞即是聞其名號。」是以聞佛名號,為受持甚深法藏也。彌合淨宗。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護」者,維護。「佛種性」者有多說。《探玄記十一》曰:「菩薩所行,名為佛種。」又《淨影疏》曰:「法界諸度,是佛種性。」兩說正同,均以菩薩所行之六度萬行,為佛種性。所謂「度」者,即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故以「度」為佛種性也。又《會疏》據諸經論,標舉佛種性之四義,今但舉其三:(一)眾生所具佛性。眾生心中具如來性,本來不變能生過恒沙功德,但為無明所蔽,雖有同無。菩薩為興教化,開發彼本具之如來藏,名為紹隆佛種。(二)以菩提心為佛種。《華手經》曰:「譬如無牛,則無醍醐。若無菩薩發心,則無佛種。若有牛則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薩發心,則佛種不斷。」(三)以稱名為佛種。《寶雲經》曰:「譬如種樹,有其種子,離於腐敗,具足生芽因緣。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具足因緣,便得受記。」按經義云:種植種子,如不腐敗,必能生根發芽,長成大樹。聞佛名號,如得種子,信願持名,即是具足因緣,必得受記作佛。故云持名為佛種。據《會疏》義,以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足證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正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絕」也。「常使不絕」者,《嘉祥疏》:「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淨影疏》曰:「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又《甄解》曰:「《大論》云:「於無佛處,讚歎三寶音。」三寶音者,即受持宣說佛法藏也,眾生由之殖善發智,成德契理。故三寶種子,傳傳相繼,常使不絕。」以上三說正好合參。
「興大悲」。從此句直至「拯濟負荷,皆度彼岸」十句,表諸大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德行。「興大悲,愍有情」者,愍者,哀念也。菩薩悲憫眾生,普令出苦,非二乘凡夫愛見之悲,故云大悲。又《會疏》曰:「拔苦為悲,乃至悲是真實平等之悲,故謂大悲。」又《涅槃經十一》曰:「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密部《大日經一》曰:「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故諸大士咸發同體大悲之心。
「演慈辯」,從慈心起說也。《淨影疏》曰:「依慈起說,名演慈辯。」「授法眼」,法眼者,如來五眼之一,五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法眼者,乃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為法眼。」《淨影疏》曰:「智慧照法,故名曰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淨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蓋教導眾生,於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與眾生也。「杜」者,塞也。「惡趣」者,畜生、鬼、地獄三惡趣也。惡趣極苦,欲令出離,教人離惡,則閉塞通往惡趣之道。今經彌陀大願曰:「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是真實之「杜惡趣」也。又「開善門」者,《會疏》曰:「大慈德也,善門則菩提涅槃之門也。」本經《壽樂無極品》曰:「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是為真實之開善門也。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表同體之悲。人所寶愛,莫過自身。令視眾生,如同自己。故能救度群生,心不暫捨。如《涅槃經》偈曰:「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故普願「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拯」者,救助也。「濟」者,渡也,成也,益也。故「拯濟」即是救度之義。「負」者,擔荷也。《大法炬陀羅尼經》佛言:「菩薩擔者,誓願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譬如長者家內豐饒,多諸珍寶。唯有一子。以愛念故,財寶樂具悉該與之。無有疲倦。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樂具,盡皆與之,乃至令入無餘涅槃。是故名為荷負重擔。」上引經文,深顯「拯濟負荷」之義。「度」者,到也。「彼岸」者,涅槃也。《大論十二》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表大士普度,悉令一切眾生證入無餘涅槃而後已也。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以上二句,表諸大士具足福智二嚴,位齊果位,乃從果向因之大菩薩。咸得如來之福德莊嚴。「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明大士咸得如來之智慧莊嚴(《淨影》與《甄解》、《合贊》諸家,皆同此說)。「聖」者,正也。又肇公曰:「智慧,體;聖明,用。無事不照謂之聖。菩薩權實靈照,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議」。肇公之意為:智慧是本體,聖明是妙用。一切事皆能照了通達,名之為聖。菩薩之權智與實智,所生之靈明照用,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一切語言,不能表達,故曰不可議。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無法擬議。又不可思議有二種:一者理空,非惑情所測。二者神奇,非淺識所量。又《智度論》曰:「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總結以上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為聽聞讚揚淨宗妙法故,為廣宏普賢願王故,為普度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往生淨土究竟涅槃故,同德同心,一時來會。《淨影疏》曰:「為法心同,故來一時。」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清信士」即優婆塞,「清信女」即優婆夷。以上經文,獨見《漢譯》。《魏譯》則僅有菩薩與比丘眾。《宋譯》經末曰:「并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均廣於《魏譯》(以上通序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