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妙法蓮華經 信解品第四-4
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需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趣。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
前面講到這譬喻裡面,窮子到了他父親所住的地方。看到他父親非常地豪富,有種種金銀琉璃、珊瑚琥珀莊嚴其身,價值千萬。自己站在門的旁邊,住立在門側。窮子的父親找他找了很久了,他坐在獅子座上,一眼就認出來,在堂外站著的這個人就是他的小孩。這時長者心裡想:他的家業終於有所依託,有人可以繼承了。就馬上遣使者把他找過來,這個窮子心裡面害怕,覺得自己也沒犯罪,為什麽被抓過去了?心想這一次一定死定了,所以心裡非常驚恐。這就是講衆生遇到了佛法,還在那裡猶豫,還在那裡想:到底是世間法重要?應該側重世間法?還是側重佛法?其實這一念心就是你的妄想,這一念心就是懷疑,停滯不前,所以「住立」在佛門的門口,不能入佛門。如來有智慧眼,能夠識得衆生都有佛性,就像長者在獅子座,「見子便識」,見到他的小孩,他就能夠認識。想要給予他一乘佛法、一乘了義,但是他的小孩,就像一般學佛人一樣,或是初學佛的人一樣,或是好樂小乘法的人,他看到這個大乘這麽殊勝,他不敢相信,不敢學習,還生懈怠心、生疲厭心……等等的,都算是「猶如窮子」;看到佛法這麽殊勝,看到戒律這麽多,他反而不敢學,也害怕在大乘裡面得不到佛法的益處,反而撲了個空,又耽心連人身也都保不住。所以你看這裡的衆生,他的意志有多麽狹劣,心量很小,思想見解不能普廣,不能夠諦信大乘。這也可以說是業障沒有消,這種人在末法,在佛門裡面,不算少數。
所以,跟他講無上大乘了義,他害怕著空;跟他講一些粗淺的:孝順父母,恭敬師長,他卻以為這就等於佛法。所以我常說:「不是只有佛門教你孝順,其他宗教也都教你孝順啊,甚至不學佛的人也懂得孝順,那怎麼能夠說世間的孝道就等於佛道呢」?這樣說明,道理就非常清楚了。不管你有沒有學佛,孝順父母、奉事師長、五戒十善本是應該的。學了佛是要了生死,要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達摩大師告訴我們:持戒、念佛、因果等語是外道法,不是佛法」。沒有見性,即使持戒念佛,做種種的好事,這些沒有用,這是達摩大師講的,他說你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須是見性。所以千經萬論,共同指歸此心,此心即是我們的真心本性,衆生本有,只是你「日用而不覺知」,日用平常,但是自己不覺。為什麽?只為著相的緣故。祖師告訴我們:佛性在哪裡呢?在眼叫做見,在耳叫做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足能運奔,他能行走。這個都是佛性在作用啊!你為什麽能見到光明?是因為你有真心本性,你有心啊!你為什麽能見到黑暗?是因為你的心,因為你有心,是心在感知,不是眼根在感知。心託在眼根,就叫眼識;託顯在舌根,就叫舌識,......這就是衆生的心。那為什麽分成八識呢?為什麽變成有眼、耳、鼻、舌、身、意呢?就是因為你著相的緣故。實際上要是離開煩惱,你不取相分別了,這八個識原是真如佛性,當下就轉成智。所以《楞嚴經》講:「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分成六根,或是分成八識,都可以。實際上這八識,是共一心體,沒有任何的差別。所以說「衆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為什麽?地獄相是空,天宮之相也空,皆為心量,唯心現量,皆是淨土,所以說同一法性。衆生對於這一層道理他不懂,處處著相,起貪瞋癡,起惑造業,所以為什麽教你「迴光返照」,教你把這自私自利給放下?由淺到深。可是末法的衆生,根器很鈍,他不願意接受,他覺得:這大乘是談空,談心性那個講得太遠了,好像做不到。特別是現在有一些講經的法師,他把不會、不明了真如實相當作是一種榮耀。怎麽回事呢?他覺得那個談得太遠了,他很實在、很實際,他不高談闊論,他就教個五戒十善,實際上,他正好違背了世尊所教導的。所以在菩薩戒裡面都教我們不可以「背大向小」。你要勤學大乘,親近大乘善友,大乘法師,大乘的經典、經論,《法華經》也是這麽教的,應當要勤學大乘,否則你就會退轉啊,就會像這個窮子一樣,志意下劣。給他一乘佛法他害怕,他覺得:哎呀!這一乘佛法他沒有辦法得力。就像前面講的:「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是他能夠成就的,或是高推,說那是佛菩薩的境界,這就是衆生。所以從這裡你就要覺悟,省察你自己是不是個衆生?是不是一個劣根性的衆生?如果是,你要轉過來,轉過來仍舊是長者家子!即使貧窮下賤,也還是長者家子。業障深重,仍舊不失真如法身,不失佛性。藉由佛法的熏習,只要自己心裡面肯轉,這業障必然消滅,因為業性本空。「業沒有體性」,怎麽知道的呢?〈普賢行願品〉講:「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所以他才能修懺悔業障,因為業沒體相,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啊;業沒有體相,所以必然能夠懺除。所以沒有消不了的業,只是怕你的志意下劣。於大乘沒有希求心,那就沒有辦法。你覺得現前這樣就很夠了,這就叫「得少為足」,就像這個窮子一樣。佛門講「貧窮」,特別是講沒有智慧、沒有善根,或善根不夠。善根不夠可以培養,為什麽教你要多印經?為了增長你的善根。為什麽教你要多在佛門裡面護持?這都是為增長你的善根。要你或是幫忙個校對、打字、上字幕,去分享,推廣佛法,或是護持道場......,這都是增長善根,消你的業,消你無始劫以來,毀謗正法、破壞道場的這些惡業,消你愚癡蒙昧、智慧微淺的惡業,真的有莫大的好處,你不要吝嗇。
我知道現在的人很吝嗇,喜歡佔人家便宜。所以要知道:做這些布施,做這些供養,都是修行,都有功德,都能消自己的業障。不光是「外財」布施,而且還要「内財」布施,親自來修行,親自來用功,你這樣用功把煩惱給捨掉,把你這好樂世間法,好樂人天的,好樂這世間的這些恩愛貪欲,都把它捨掉。來一次你就消一分,漸漸地這樣子積累功德,你對這世間就放得下,很容易就放下,就不會再這麽執著。聽經也是一樣,每聽一次,智慧就增長一分,業障就消一分。所以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不光是廣學法門,還有一個:「長時熏習」,這業就能夠消掉。
以上是大概講一下前面所説的内容。
下面他講「父遙見之」,這父親在獅子座上派遣使者,去把這小孩要抓過來,這個小孩「悶絕躄地」,嚇壞了,當場昏倒。他的父親在座位上看到了,就跟他使者講「不需此人」,意思就是叫他不要抓他─「勿强將來。」因為他昏倒了,「以冷水灑面。」用冷水把他潑醒。「令得醒悟。」而且醒來以後,不要跟他講話,「莫復與語。所以者何。」為什麽呢?「父知其子。志意下劣。」知道這個小孩在外頭流浪太久了,他也搞不清楚他的父親是誰,所以他志意下劣。他做爸爸的自知豪貴,「為子所難。」什麽叫「為子所難」?這個小孩啊,一下子沒有辦法接受。「審知是子。」他心裡知道這是他的小孩。「而以方便。」不告訴他人,說這個昏倒的人是我的孩子,所以說:「不語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語之。」使者聽到了長者交代的話,跟這個窮子講,說:「我今放汝。隨意所趣。」隨便你愛幹什麽都可以,那窮子就很歡喜啊。「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從地上起來,趕快逃走,到貧窮鄉里以求衣食,他不敢待在那裡工作。
所以你看這個「父遙見之」,這「父親」就是代表釋迦牟尼佛。為什麽叫「遙見其子」呢?如來的果地,跟二乘、跟凡夫相距甚遠,所以叫「父遙見之」。所謂「如來深廣智慧海。唯佛與佛乃能知。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前面講的:「假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正使滿十方。亦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不光是舍利弗,乃至「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想要來思惟佛的智慧,也沒有辦法。所以説「父遙見之」,就是代表釋迦牟尼佛他所證入的果位,二乘距離佛果相差甚遠,那凡夫就差得更遠了。所以說他知道,這衆生還不是這樣的根器,所以沒有辦法一下子跟他講《華嚴》。前面講過,這個「急追將還」就是代表以《華嚴經》來教化他,但是他沒有辦法接受。像舍利弗等諸大弟子雖然處在逝多林當中,但卻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麽如來知道這些人的根還沒有成熟,所以說「不需此人」,這是講釋迦牟尼佛當初,就是這樣的存心。所以一乘了義,非二乘、凡夫一下子能學,沒有辦法一下傳給他,那就慢慢地給他種善根,所以說「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就是用方法把他叫醒。如來知道衆生當時候志意下劣,那麽「自知豪貴」,知道「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這是如來豪貴之處,他所證得的智慧微妙難知,所以「自知豪貴。為子所難」。知道衆生都有佛性,所以叫「審知是子」。那麽「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所以他開三乘方便,所以「不語他人云是我子」,就像這個長者一樣,他只是叫這個使者把他趕走而已,讓他走,他沒有跟他的使者講,也沒有跟其他旁邊的人講,這個昏倒的人是我的小孩。就像釋迦牟尼佛來這裡教化衆生,知道衆生有佛性,跟佛完全一樣,可是衆生一下子還沒辦法接受,他沒有辦法告訴他說,你跟佛有同樣的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他設權巧方便來教化他,後面就是要講權巧方便了。那麽這裡講:「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這使者告訴窮子,把這個窮子給放了。「隨意所趣。窮子歡喜。」所以你看看,這個我就很有體會,只要我要求你們要念佛,要做課,稍微嚴一點,每個人都覺得很緊。只要今天這個試不考了,問題不問了,你們就很高興了。就說:「法師慈悲」!這個就是窮子所為,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所以你看在末法,真正要修行的人很少;反而你看那些只是搞熱鬧的、搞人情的、搞那個什麽《弟子規》的、人天乘的那種地方,感覺人都很多,為什麽?就是這裡講的-窮子啊,意下劣啊。只要不叫他修行,不要叫他改煩惱習氣的,只叫他求平安,念個咒,寫個牌位,捐點錢,他就很高興。如果你還跟他人情來,人情去,攀緣來,攀緣去,那他更歡喜。所以說跟這裡的窮子一模一樣。只要不要叫他學佛,不要叫他了生死,他就很高興。你一告訴他:學佛要了生死哦,要放下,你不要搞世間法,不要學《弟子規》啊」……等等的,他就生氣了。他就說:「哎呀,這個人沒做好怎麽行呢?」實際上,他不是這麽有德,只是那個東西可以隨順他的愛欲而已,所以他感到歡喜啊!你教的東西,要教他了生死,要動搖他的生死根本的,他就害怕。所以為什麽說第六天的魔王,在末法的時候他會出來障道,怎麽障?他就教你一些人天乘的愛欲,令你墮愛見坑,失菩提路。他也會講五戒十善,但是呢,一旦你要教眾生出三界,他就不歡喜了、不高興了。凡是妖魔鬼怪不會教你出三界,第六天的魔王不會教你出三界的;如果你在這個世間做個好人,行五戒十善、有愛心......等等的,他都很高興。所以為什麽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講:「外道相善。亂菩薩法。」那些附佛外道就是只講一些粗淺的五戒十善、人天乘給你學,你聽了也很高興;真一教要出離,你就不願意接受。你看他教你還要再來,再做個「什麽人」啊,再來這裡幫助衆生啊,那種就是妖魔鬼怪,他不教你出三界。所以一般善根還不夠的衆生,他喜歡搞熱鬧,喜歡搞世俗的事情,在佛門裡面做個法會,熱熱鬧鬧、敲敲打打,就像個菜市場一樣,不用叫他攝心,不用改毛病習氣,他覺得很高興啊。所以叫他發個願:以後還來這世間做人,來幫助衆生,他也糊里糊塗地去發這個願,他不知道他自己正上了這妖魔鬼怪的圈套,他還以為他自己是在學佛,還去捐錢,結果是虛耗家財。你想要求生淨土,他告訴你「不要」,說「極樂世界太遠了,不然就胡説極樂世界那邊很寂寞,都沒有你認識的人啊」.....等等的。這個就是妖魔鬼怪在講話啦。所以你要能識得,他的伎倆實在太多太多,或是告訴你:「要行菩薩行哦,當人間的菩薩」。人間哪有菩薩啊?我們佛門講的菩薩,最基本的要破見思二惑,破塵沙,斷一品無明,「圓教初住」我們才稱為菩薩。這個菩薩能示現八相成道,他不是一般的凡夫啊,絕不是做一點好事,這樣就叫菩薩,那還差得很遠。可是他用穿鑿附會的方式,去引誘、拐你,讓你墮愛見坑失菩提路。所以你看外面有些道場,他在辦什麽「佛化婚禮」啊。你去翻開大藏經看看,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辦過一場佛化婚禮。看誰辦的,誰就犯戒,很嚴重啊!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做過這種事情,佛都教人家出三界。所以《法華經》講:「若我遇衆生。盡教以佛道。」但是「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那些不如法的人,他想:「我這樣用佛化婚禮能來接引衆生」,錯啦,你接引的這衆生根本不是來學佛,他是來辦結婚的。這不叫接引衆生,這叫害衆生,你讓他墮愛見坑,失菩提路。《楞嚴經》講:「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這種就是,叫人結婚就是,你在佛門搞結婚就是廣行貪淫。因為他不會只有貪一個人,結了婚以後還有家庭,還有很多罣礙,這個就叫「廣行貪淫」。「為善知識。」冒充善知識,「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還説你這樣子做,也能成佛,也能做人間的菩薩。所以你們不曉得,你看經典,你沒有看懂,你只是看到經典的文字,你不知道這些人使用的伎倆是什麽樣子,所以說你只著文字相。大乘佛法講的是心法,如果這些外在因素,或是這些人講的法、他的作為能讓你心裡面起貪欲心,這就叫「廣行貪淫」,這就是波旬眷屬。所以《楞嚴經》教我們「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又説:「如我此説。名為佛説。不如此說。即波旬說。」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中就告訴我們。在末法,有這些出家人,有的是在家人,他們在佛門搞的是什麼事情,他教你廣行貪淫,教你放不下,這種就是妖魔鬼怪。已經非常地明顯,但是大家卻看不懂,這就叫「有業障」啊,有「魔力攝持」。《楞嚴經》我從小就讀,就熏習經教,所以一接觸到境界,一眼就看穿他了,他無所遁形啊。馬上就能起防非止惡的功能,馬上就可以提起正知正見,一下子就把他看穿了。所以搞人間佛教的那些地方,你都要注意啊!你喜歡這些世間的東西,就像這個窮子「得未曾有」,窮子歡喜,從來沒有這麼輕鬆過。「從地而起。」這是說開始退轉了,本來是入佛境界、入佛地啊,後來就「往至貧里」,你搞世間法就是「往至貧里。」到這個世間去「樂為鄙事。」什麼叫「貧里」呢?就是這個世間沒有福慧,就稱為貧里。「往至貧里」。「以求衣食。」因為他覺得在世間法那個環境裡面,他是沒有壓力的,在佛門他壓力很大,這個就是業障重啊!這就是眾生。所以佛看到眾生這個樣子,真的是「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他讓五欲來蓋覆自己,深著於五欲中,起很重的貪瞋癡,生種種的煩惱,貪得到的就歡喜,貪不到就起煩惱。順你的意的就歡喜,不順你的意的就起煩惱,這就是貪瞋癡啊!但是眾生在裡面覺得很高興,覺得自己有沾到學佛的名聲,也有把世間法做好,有孝順的名;又想當好爸爸,又想當好媽媽,又想當修行人,這種都是名利心沒有放下。你做人家父母,做人家小孩,真正做得好,是能度你家人來學佛,大家同生西方,不要再在這個三界裡面輪迴。不是只有做世間事的而已,世間的事你做得再好,都不算是孝順;你對你子女,把世間事做得再好,如果任由他在那裡造惡業,將來墮落,你對他也不是真好,你跟他是越來越疏遠。所以佛在《大方便佛報恩經》裡面都有告訴我們,你要讓你的家親眷屬來學佛,這個才叫做報恩,這個才叫做對他們好,要讓他們吃素,讓他們能斷惡修善,能夠受戒、能夠恭敬、供養、讚歎佛法、讚歎三寶,這個才是對他們好,對他們有真實的利益,而不是隨順他們。現在人不會教小孩,想說:我小孩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去,讓他自由發展;不是,是你不會教,所以才說自由發展。眾生根本不曉得什麼才是真實功德,給他佛法他才會不想要。他覺得太束縛了,實際上,不會束縛。就像開車,大家都知道前座、後座都必須得繫安全帶,但是無知的人,沒有常識的人,他就覺得繫安全帶是束縛。就像給予你佛法,你覺得這是束縛,你覺得這是要求,還覺得佛教會影響到你生活,所以你就裝模作樣,沒有真正在學、在改變。我們學佛人、佛弟子,以佛法為主,世間法在心態上一定是放下的。其實嚴格來講,事相上要先捨掉,為什麼?事相上都捨不掉了,你心地上怎麼捨?很多人聽我們講說,你心地上要捨,事相上其次。實際上呢,你心地上真放不下,沒有轉過來,那要從事相上先放下,你才能夠知道心地上放捨,是什麼樣的一個境界。你不能說事相上你放不下,心地上放下了,初學沒有這個工夫。
所以眾生很喜歡這個世間,就像這個窮子一樣,「往至貧里。以求衣食。」所以真的叫業障深重啊!
下面看:
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值。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
他這個當父親的,知道他的小孩意志下劣,又不知道自己父親是誰,所以即使想要給他好的生活,好的受用,他一下子沒有辦法接受,所以「往至貧里。以求衣食」。長者不願意放棄,希望他的小孩能夠回到他的身邊來,能夠繼承他的家業,所以他以方便善巧誘引其子來幫助他。所以「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就派兩個人,
這兩個人呢,也不能長得相貌莊嚴,也不能穿著華貴的衣服,他要找他家裡面當中有哪些人是「形色憔悴。無威德者」。看起來要其貌不揚的,看起來又矮又醜的,沒有任何的莊嚴存在,所以叫「無威德者」,他找了兩個人。告訴他:「汝可詣彼。」你可以去找這窮子。「徐語窮子。」告訴他說「此有作處」,「我這裡有一份工作」,可以讓你多賺一點錢,「倍與汝值。」好言相勸。「窮子若許。」如果他答應了,「將來使作。」那麼把他帶來家裡做事情,如果他問你們兩個「欲何所作」?要做什麼事情啊?那你就可以告訴他,雇你來挑糞、來除糞,請你到家裡面來挑糞,所以說「雇汝除糞」。然後你們兩個也跟著他一起去除糞。叫他底下這兩個下人也跟他的小孩一起除糞,所以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所以你看這個長者這麼用心啊,就像佛一樣啊,這麼用心啊!跟你講《華嚴》,你沒有辦法學,所以就方便善巧,說四諦十二因緣法。密遣二人,這二人,一個人就代表四諦,一個人代表十二因緣。這裡講的四諦十二因緣,是指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因為大乘講到四諦十二因緣是《華嚴經》,講到這《華嚴經》的十二因緣,是以十種觀察,觀察這十二因緣,修平等的智慧。這個不是一般小乘所可以做到,這是《華嚴》六地的菩薩,你去看〈十地品〉裡面,第六地金剛藏菩薩所講的一乘的十二因緣,要怎麼來觀,怎麼來修。那不是一般小乘人的認為法是實有的,有個無明,有個行,有個識,實有愛、取、有,實有生死。這裡佛用的方便是用小乘法的四諦跟十二因緣法,教他觀苦,集,滅、道。實際上這「十二因緣」跟「四諦」,只是開合不同而已,它合起來是四諦,展開來是十二因緣,這個有機會再來詳細地解釋。「四諦」講苦、集、滅、道,而這「十二因緣」不會離開苦集滅道;跟眾生講:你看這個世間苦不苦啊?有八苦......等等的,讓他知道。那這「苦」怎麼來?因為你有貪瞋癡,你的意識在浮動,你心在散亂,你要修定,你要觀身不淨......等等的,要生厭離想。苦集滅道,修「滅」證「道」。這「集」就是什麼?是煩惱之因。「滅」就是滅除煩惱,煩惱的根本,然後證得小乘阿羅漢。所以說密遣這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代表佛給眾生講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為什麼說「形色憔悴」?因為它是用「析空」,教它用「析空觀」去分析因緣,這個世間你看都是因緣和合的,你這個心念,你看為什麼能見啊?因為有光明啊,因為有色相啊,因為有你的眼根啊,眼識啊,這樣分開,所以你的這個心是假的,因為它是和合而生的,不是真的,所以它就自然就不攀緣。告訴你諸法四緣生,這世間法怎麼來,這一切法不離「親因緣」、「等無間緣」、「增上緣」還有「所緣緣」跟增上緣,不離四緣。這世間法怎麼來的,它一定有它自己的因素,就像你要種瓜,你要用瓜的種子,你要種豆,要用豆的種子啊。你種瓜,你想要得瓜,你用豆的種子,你是沒有辦法的,他告訴你,法有它的自因,一切法都有它合成的因素……等等的。然後你心念在感知,你有這「等無間緣」的心念,一念接著一念地去攀緣,那攀緣就有境界,還有外在成就境界的「增上緣」......。就這樣子來告訴他。這講得很粗淺、很粗淺的佛法,所以說這樣分析,這就是「形色憔悴。無威徳者」。那大乘「體空觀」,講體空,小乘是「析空觀」,常常講析空觀,因緣所生法;大乘講體空,你看大乘《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很直接,它就舉一個夢境譬喻,讓你觀世間如夢幻泡影。就像你夢境一樣,有即非有,皆是幻化。你就知道,一切「境界相」當體即空。為什麼?就像夢境一樣,夢中的境界,當下就是虛妄的,你現前的境界,亦復如是,這是大乘的體空,所以具威德。什麼叫「威德」?能頓超,這個頓超是入「無生法忍」,能夠直至佛地。小乘雖然有頓超,但只到阿羅漢,所以說「威德不足」、所以說「形色憔悴」。形色憔悴就是他用的析空觀,所以稱為形色憔悴。「析空拙度」,它在超越三界生死的時候,它的方式是笨拙的,沒有頓超見性之力。而且即使自己成就了,也沒辦法像菩薩一樣,出種種陀羅尼來利益眾生,這個是小乘。人天乘就更不用講了,你看現在的人在搞人天乘,那孔子出了三界沒?沒有啊!所以為什麼我引宋仁宗的《御製舍利讚》,他讚歎佛的舍利,是這世界上不壞不滅的東西。他說:「夫子域中稱至聖,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軀只見空遺塚,何處將身示後人。」孔子雖是人中的聖人,老子也是人中之聖,但是,「唯有吾師金骨在。」只有佛的舍利常在。「曾經百鍊色長新。」只有佛法是真實的。佛的舍利存在,就代表這佛法不生不滅。所以宋仁宗學佛,他尊稱釋迦牟尼佛是他的和尚,他在宋朝,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也算是一個很厲害的皇帝。宋朝其實科技非常地發達,也算是一個非常興盛的一個朝代。孔子、老子在人中算聖人啊,人一死,屍首一埋,塵歸塵,土歸土,沒有留下任何東西啊,所以世間法必定散滅,人天乘那就不用講了。現在還有更誇張的,居然講《弟子規》,那個東西根本就不堪一提。!你怎麼能夠拿來作為學佛的基礎。連二乘尚且被佛喝斥,這裡就很清楚,就像這兩個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代表這四諦法跟十二因緣法。他說「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就是用四諦、十二因緣法來教化這些小根的眾生,來教化一般人。「此有作處。倍與汝值。」你來我這裡做,你修四諦、十二因緣可以證阿羅漢,你可以先得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他跟窮子講,這裡有好處,你可以多賺點錢,就像佛教這二乘人,你學了這個二乘佛法,你可以先出三界,你可以離開這世間的苦,所以叫「倍與汝值」。那麼「窮子若許。」是講有一些有善根的人,他可以學,「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所以說二乘的涅槃,在佛法就像「除糞之價」一樣,它價值就只是像除糞所得,這話是佛說的,是祖師大德所講的。所以華嚴宗祖師判小乘為「愚法聲聞教」,是給這下根的人學的。你們都是過去生無量劫來,在佛門種多善根福德因緣,所以直接聽聞大乘,就能信受,直接學大乘。跟你講淨土,你就能念,你就願意念,這個就是善根福德因緣跟人家不一樣,比人家多。所以你一聽聞大乘,你就能夠接受,善根福德不可思議啊!他講的「雇汝除糞」,就是用二乘的佛法,二乘法來斷煩惱,斷見思煩惱,所以叫「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就讓他們觀四諦跟十二因緣。
再看下面:
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既已得之。具陳上事。
這兩個使者,就去尋找這個窮子,找到以後呢,把長者開出來的條件告訴他。
下面:
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其父見子。愍而怪之。
這窮子日子也不好過,聽到有人要雇他來除糞,又能多給一點錢,他當然覺得這很划算,沒有問題,除糞大家都會,還能夠多去掙到一點錢,這個是好事,所以他當然願意做。所以就到長者家來除糞。
「愍而怪之。」他父親看到他這個小孩,覺得他非常地可憐,憐憫他,也感覺到非常奇怪,給他好日子,他不要,他要除糞,他只做這下劣之事。就像給你佛法,你不要,你偏偏說你只要人天乘就好,你只要世間法就好,你就像這窮子一樣,只想做這個除糞的事情,沒有想要上進,只要做這種工作。我們這裡是舉比喻,不是對於這些工作有什麼歧視、偏見。現在的人,因為心裡面常常有那種自卑感,動不動就罵人家,說對他工作歧視,瞧不起他。這裡我要先講,這裡是舉一個譬喻。不是對工作歧視。
這裡所說的「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就像小乘斷見思惑,取阿羅漢,取小果。「尋與除糞。」小乘人知道,他這樣修小乘能夠證阿羅漢,能夠出三界,所以「慕果修因」。什麼叫「慕果修因」?就是他知道這個小乘法可以給他帶來什麼好處,他想要這個好處,然後開始次第這樣修。「其父見子。愍而怪之。」是說世尊看到眾生這樣子,就生憐憫心,覺得眾生明明就有佛性,大好的一尊佛,沒有辦法直下承當,沒有辦法直下會得,所以才做這歷劫辛勤修行之事,這樣過三大阿僧祇劫……等等的,不知道一念能越三祇。這就是世尊看到眾生,原來就是一尊佛,但是迷惑顛倒,世尊憐憫所以才給予大乘佛法,但是他不能接受,才用這種二乘來教化他。「愍而怪之」,這「怪」也可以說是有責怪的意思。
下面:
又以他日。於窗牖中。遙見子身羸瘦憔悴。糞土塵坌。汙穢不淨。
因為窮子是在長者自己家中,「又以他日。於窗牖中。」就在窗戶隔著窗看出去。「遙見子身羸瘦憔悴。糞土塵坌。汙穢不淨。」他看到他的小孩因為做這個除糞的工作,全身這樣弄得髒兮兮,而且「羸瘦憔悴」,他沒有營養啊,「羸瘦」就是瘦弱,臉色很憔悴。全身有糞土,沾得都是,所以叫「糞土塵坌。汙穢不淨。」這糞土跟灰塵沾滿了他的全身。這裡就代表世尊興大慈悲。世尊見六道眾生,貧窮沒有福慧,就像這個「遙見其子羸瘦憔悴」。為什麼說「遙見」?就是以如來果地來看,看到這眾生貧窮無福,所以起大悲心要來幫助他,要來提獎他。所以世尊不是只有說二乘法,後面還給他方等、般若,乃至法華涅槃;佛知道只有二乘還不夠,所以要提獎他。下面:
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粗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
這個父親看到自己小孩這樣子,他也想要接近他,就不再穿著華貴的衣服,「即脫瓔珞細軟上服」,這「細軟」就是他的嚴飾之具,他的金銀珠寶他都把它拿下了;「更著粗弊垢膩之衣」,穿得跟窮子一樣,也是跟他一樣塵土坌身。他小孩去除糞,他也去除糞,「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藏教佛,天台四教「藏、通、別、圓」,他示現藏教佛,就是小乘講的大阿羅漢,藏教的「果頭佛」,這是專有的名詞。所以說「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就是示現「劣應身」。如來有「自受用報身」跟「他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為法身大士而示現,示現劣應身呢,這劣應身,這藏教佛算是劣應身中的劣應身,因為依自受用報身來說,盧舍那佛的報身,這麼莊嚴,在《華嚴經》上一開始這樣莊嚴的身相;他受用報身就是示現給菩薩看,他受用報身就算劣應,那麼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劣應中的劣應身,所以為什麼說「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所以你現在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不是如來最好的相,還有更好的,只是示現在這個世間,讓世間的人看到。這世間人認為這個相是最好,所以他就示現這個相,那麼為什麼說「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這也顯示釋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他來這裡示現作佛,示現作藏教佛。所以他「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也跟這裡的眾生一樣塵土坌身,一樣「右手執持除糞之器」,隨順方便。這樣六年苦行,然後示現成道,也是住寂靜處,住阿蘭若,也是這樣示現用功精進;也就是眾生要怎麼樣成道,他就做一次給眾生看。實際上如來早就成佛了,你從這一個譬喻裡面就可以知道,佛對眾生的用心就像長者為了要找尋他這個小孩一樣,密遣二人找他小孩來家裡除糞。不光找他來家裡除糞,還多給他錢,慢慢這樣教化他。然後不是只有僕人跟他一起做,自己也穿著做工的衣服、作務的衣服這樣下去做。所以世尊不光只是遣菩薩來教化,自己也來這裡示現,示現四門出遊、示現六年苦行,最後降伏魔怨,這樣來成道,轉法輪,這個就是「即脫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粗弊垢膩之衣」,來這裡教化眾生,不辭勞苦。結果你還要謗佛,你還說佛教對於社會沒有幫助,那你一定下地獄的。人家來幫你,你不知道感恩啊!沒有佛法,這世間是不會安定的,都是殺盜淫妄啊!你看,在佛法還沒有傳來的時候,眾生都是殺盜淫妄啊,所以說是「五濁惡世」,根本沒有人願意去收攝自己的貪瞋癡,也沒有人可以明了諸法實相,更不要說成佛了。為什麼說世尊對於眾生有大恩德,釋迦牟尼佛真的是經典上講的:「天上天下無如佛。」這世間對你們最好的,那就是釋迦牟尼佛。他捨棄莊嚴的法報身,來這裡示現教化,把你要怎麼修行,這樣演一次給你看,然後還說法教你,還留下經典。所以他「右手執持除糞之器」,也像下人一樣,還「狀有所畏」,裝得跟僕人一樣,裝得跟凡夫一樣,可是他不是凡夫。所以為什麼在《涅槃經》中釋迦牟尼佛他說,你不要看到我做世間事,就以為我有世間的意念或是情欲;你不要看到我去為我父王抬棺,你就覺得我像世間人一樣放不下。釋迦牟尼佛是怎麼孝順的?他度他爸爸念佛啊!有些人看到,就說:你看佛也給他父親抬棺。就叫出家人去給在家人、俗人抬棺,給他俗家父母抬棺,還說「佛可以,你也可以」。錯啦,那是破壞出家人形象,是佛不許啊!這戒律上是制定的,不可以的。不可以破壞佛教的形象,你出了家你不能破壞佛教的形象。你出了家,你也不能回去幫家裡做工打雜,那是作賤如來的形象啊!沙彌戒就有講。所以釋迦牟尼佛來這裡示現好像跟這世間人一樣,但是他說他沒有世間意,他還說,你要是認為他像俗人一樣,有這些愛欲想,有這些擔憂等等的,他說「你是在毀謗我」。你去看《涅槃經》你就知道,你是在謗佛,謗佛的人業障重啊!現世就遭惡報,現在的報應都是現世的,你就會開始覺得你生活怎麼不順,怎麼倒楣了,這就是你要去檢點你是不是謗佛了?你是不是對佛法不恭敬?從前的人他會檢點,現在的人都推說「那是天災」,「那是自然現象」啊!所以為什麼會遭遇種種的厄難,因為他不知道要去消自己的業,不知道要轉變。
你看到世尊他是這樣示現來教化眾生,破外道、破邪見。外道看到釋迦牟尼佛很生氣啊,因為佛把他們的邪見都破掉了,害他的那些信眾都學佛了,令他的利養都沒有了,所以外道就一直謗佛、一直謗佛。你看到經文這裡,你就可以體會到憨山大師講得沒有錯,他說:你不讀《法華經》,你沒有辦法體會釋迦牟尼佛救世的悲心。
下面說:
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後復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所以長者不光穿著工作的衣服,還裝得就像家裡這些下人一樣;還跟他的這些下人講,汝等勤作,不要懈怠,該怎麼表現就怎麼表現,也不要覺得奇怪。他「以方便故,得近其子」,他穿得跟他們一樣,他可以靠近他的小孩。後來在一起工作久了,都熟悉了,他就告訴他:「咄。男子。汝常此作。」叫他留在這裡,你不要去別的地方,「勿復餘去。」。「當加汝價。」我會給你加錢。包括「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你生活所需,我都能給你,你吃飯不用愁。「莫自疑難。」你不用去擔心。「亦有老弊使人。」看你工作良好,還給你找個幫手,找兩個老的來幫你。「須者相給。」你有什麼需要跟我講,我都會幫助你。「好自安意。」你只要好好待在這裡就好;就是現在人講的「跟他套近乎」啊!這也是照顧他,也是把他留下來。「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我就像你父親一樣,你不要擔心,要什麼就告訴我。「所以者何。」為什麼?因為「我年老大。而汝少壯 。」我年紀大,你年紀還小、還年輕,你這麼年輕。汝常作時,沒有欺怠跟瞋恨怨言,你很勤勞,你做得很好。「都不見汝有此諸惡」,你不會欺騙,你不會瞋恨,也沒有怨言;「如餘作人。」就像你其他同事一樣,「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從今起,我就把你當小孩一樣。所以這個時候「長者更與作字」,就給他一個稱呼,把他當自己兒子來教,所以「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雖然有人對他這麼好,但是他還是覺得你把我當兒子一樣,你叫我是你的兒子,我大概是義子吧!那畢竟還是沒有真正的親戚關係,所以還認為自己是個外人,是「客作賤人。」不覺得跟這個長者有實際上的親戚關係。所以「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在他家一待,待二十年。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像這個長者一樣,這樣來度眾生。他示現劣應身,示現藏教佛,跟大家講經說法開示,教大家不要放逸、不要懈怠,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要知道生死事大等等的,所以「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在僧團裡面,佛就常跟小乘的人這樣教化開示,然後跟他們講。所以你看在小乘經,《阿含經》裡面,為什麼會有一點菩薩法,就是佛在講經的時候加入一些大乘,目的是要提升他們上來,提獎他們,幫助他們提升。但是「無智者錯亂」,迷惑的人不知道,他反以為我們大乘是從《阿含經》來的,這個就是他徹底搞錯了。現在有些人講「上座部就是我們原始的大乘」,你不要胡說八道啊!上座部的大迦葉就在《法華經》這裡舉比喻來跟我們講,說他聽聞《法華經》才捨了小乘的意念,才知道什麼是佛法,他從前所學的都不對,他學的那些小乘都是如來的方便。原來如來不是要傳小乘給他,而是要他明了大乘,就像長者的真子一樣,不是只讓他客作賤人而已。你迷惑了,你迷失本心你不能諦信一乘,就是客作賤人。你悟了,你願意學,那就是長者家子。所以末法有些人他邪說、他搞錯了,說什麼他這個「小乘的上座部是原始的大乘佛法」,那這個是他胡說八道。這大迦葉沒有這樣講,是他們那些邪見人瞎掰的、胡說的,這點你就要清楚,因為在末法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非常地多,你沒有辦法明辨。
這裡講「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這是教他不要懈怠,不要他求。「當加汝價。」你在這裡好好做,我多給你錢;就像佛告訴這些小乘人,你在佛門裡面好好修,將來你會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就是「當加汝價」。初果是他基本的薪資,再來加價上去為二果、三果、四果,所以叫「當加汝價」,故曰「一日之價」,涅槃一日之價。那加價上去,這加價就像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需要的這些「盆器米麵鹽醋之屬」,就像三十七助道品一樣,佛也教他。「莫自疑難」,你想要得到阿羅漢果,我會再教你三十七助道品,所以你不用擔心。「亦有老弊使人。」你得到了阿羅漢果,還會有神通,但是小乘的神通不普不廣,所以比喻作「老弊使人」。這「老弊」就是講年老衰弱。為什麼講年老衰弱?因為他雖然是僕人,但是年紀大,做不太動,以此代表小乘的神通,雖然有,但是不廣大。小乘的神通,天眼通只能看到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天耳通也是一樣,宿命通他知過去五百、未來五百,他的能力有限,雖然有神通,但是神通沒有廣大。誰才神通廣大呢?釋迦牟尼佛神通廣大,一切諸佛如來神通廣大,不是孫悟空喔,孫悟空都逃不出如來的手掌心。所以這個「老弊使人」就代表小乘的神通,雖然有,但是不大。「須者相給。好自安意。」需要什麼,我都會給你,你好好安心待著。他又說:「我如汝父」,這佛示現作藏教佛,所以說我如汝父。為什麼說「如汝父」呢?因為藏教佛不是真佛,所以這裡說我「如」汝父就代表這藏教佛不是真佛,他只是示現跟他一樣,就像長者穿著垢弊之衣,脫去細軟上服,跟他一起除糞。然後跟他在一起,說:你就像我小孩一樣,我就像你父親一樣。「就像」就表示不是,也顯示這二乘的藏教佛不圓滿。這都祖師大德開示的。那麼「勿復憂慮。」所以是先安他的心,先安小乘人的心。「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他說自己年紀大,「而汝少壯」。就像世尊先證,那弟子後證。「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這就像佛在安慰這些小乘人,告訴他們:你們不像那些外道都在毀謗佛。因為外道常常謗佛,所以就有這些毀謗的言論。這些小乘人能夠信受佛語、信受佛誡,就像這窮子一樣「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這是顯示外道謗佛,而小乘不謗,所以他願意修。下面講「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從來沒有看過你對諸佛如來、你對佛有不恭敬心。「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這個是講二乘與菩薩同入法性。為什麼叫二乘與菩薩同入法性?同樣都是告誡他們,如所生子,這慢慢地在提獎他;用方等、般若在提獎他,告訴他:「其實你們也是有佛性的呀!」告訴這二乘人有佛性啊。這樣子慢慢在提獎他們。所以大迦葉在講他自己修學的過程,講他的心得。那麼「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所以這同樣的道理,佛就開始告訴眾生,告訴這二乘人,你們也是可以作佛的啊!也是跟佛一樣,有佛性啊!所以這裡講的「更與作字。名之為兒。」他說:「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雖然這些二乘人聽到佛這樣講,講說你也可以作佛呀、你有佛性啊、佛性人人本有,個個不無啊……但是他沒有辦法領納,沒有辦法接受;所以說:「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就像這個窮子一樣,雖然長者對他這麼好,把他當小孩來看,但是他還是覺得自己跟他還是有一段距離,不是真正的親戚。就像二乘、凡夫一樣,跟你講這佛境界,你覺得「哎呀!那是佛菩薩的境界,太高了,我做不到,不可能啊。」所以說「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因為心還是下劣,所以在二十年當中,佛說阿含跟方等,用這個《阿含經》跟大乘的方等經典來教化這些人。所以為什麼我們剛才講的,你能諦信大乘,你就是長者家子,如果不諦信,那就是客作賤人,就如同窮子一樣。那實際上,窮子的當下仍舊是長者家子,就是你一念轉不過來。這一念,哪一念呢?就是你著相。認為心外有法,認為有我,有我所對的境界;有我,我所,所以學佛去我、我所。去我、我所,就是離相。這離相之法,淨土宗教你的就是持名,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所謂一心就是心境如如,不亂則一心就常現前,所以名為一心不亂。不是只有這個佛號一句接著一句,這個一心不亂講得太淺。真的淨土宗講的一心不亂,那是理一心不亂,念佛念到後來,心境如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知道內身心、外世界原是一體,這就心境如如,這名為一心。能夠安住此心,能夠於一切境界當中不失不壞,不失念,這個叫不亂。所以念佛它可以見性,它是可以見性的,它是可以離相的;念念都覺,怎麼會不離相。念念無量光壽,你自然心不取相,不分別;不取相,不分別,就是用佛號換除八萬四千種塵勞煩惱。換除,為什麼把它換除呢?把它換掉。就像醫生開藥一樣,你有病給你藥,病消除了,藥也沒有了,你心不取相,這佛號也沒有了,所以說心境一如啊!所以叫一心不亂。近代淨土宗解釋這個一心不亂,都變成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佛號,所以祖師講的三種一心,「工夫成片」、「事一心」跟「理一心」。「工夫成片」就是一句接著一句。「事一心」它能夠除斷見思煩惱,名為事相上的一心不亂,能夠除見思煩惱;「理一心」能夠破無明,能夠悟了真心,證入真心,所以就是心境一如,能所銷融。為什麼銷融呢?銷融就知道能所一如,所以名為銷融。不是真的有能,真的有所,然後把它銷掉,是知道能所一如,知道萬法唯心。所以你念佛是這樣的一個層次的,是這樣的一個修學次第的。次第不妨圓融,所以念佛即是念佛心,念念是佛,念佛就是悟真心,悟真心,這個就叫念佛。所以為什麼祖師會教你參「念佛的是誰?」這個就是在提獎學人、在提攜學人,讓你早日能夠有大成就。一般人不了解,執著人天、凡小,就像這裡窮子一樣,客作賤人,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這二十年不光可以代表阿含跟方等,也可以代表修學三大阿僧祇劫,也可以代表理、事二障沒有除滅。有理障跟事障,事障就是所謂的煩惱障,貪瞋癡慢疑,理障就是所知障。所以你學佛不要學成了所知障,所知障則障見性,你不能破無明,不能夠斷除塵沙煩惱,所以說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那為什麼會有事、理二障?就不了唯心之故,所以有這些障礙。希望大家要能夠明白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明白諸佛如來的開示;所謂「願解如來真實義」,不要再做個窮子,不要再客作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