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三、正釋經義 (此為十門分別中第十門)
前明全經綱宗與經題總義。下則正入經文,分品逐句,闡發經義,謹以局心限量之言,略彰淨宗無盡之妙。茲依先例,全經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蕅益大師曰:「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腑髒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依大師意,「序如首(頭也)」指經之序分猶人之有首。由首之五官(眉眼耳鼻口)可窺其人之善惡智愚。觀一經之序品,便可知全經之大小偏圓。故序分中,亦必含有深文。今依大師之旨,判分本經如下:
(壹)第一品至第三品為序分。
(貳)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為正宗分。
(參)第四十三品至第四十八品為流通分。
今之三分,亦正如我國淨影、嘉祥兩家對本經魏譯本之判分。
(壹) 序分
又序分復分為二:一通序。二別序。
通序,又名證信序,諸經皆具。如天臺與嘉祥等,依《法華論》以六種成就為證信序。六成就者,宗密大師曰: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以證經文,確為佛說,真實可信,故名證信。本經之前二品屬之。
別序,又名發起序。乃發起全經之端由。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諸經各別,故又名別序。例如小本《阿彌陀經》乃不問自說。本經則因世尊放光現瑞,阿難啟問而說。各經不同,故名別序。今經第三品屬之。
初通序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如是我聞」,諸經皆置此四字於經首,蓋尊世尊之遺教。世尊將般涅槃,阿難悲不能勝,阿泥樓陀教之曰:徒悲何益,應前向佛,請問四事:其一即「一切經首,當置何字?」佛即答曰: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等六事。(即上述之「六成就」)。其中「我」字,即阿難。「如是我聞」,表如是法門乃我阿難所聞於釋尊者也。此正可破當時之疑。因阿難結集經文時,大眾生起三疑:一疑佛重生;二疑阿難成佛;三疑他方佛來。故阿難曰:「如是我聞」則群疑頓釋。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難方出家。又十年方命為侍者。如此,則卅年前佛所說經,阿難何能皆曰我聞。此有三解:(1)輾轉聞。(2)佛重說。(3)阿難自通。
(1)輾轉聞:《報恩經》言,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子說。
(2)佛重說:《報恩經》言,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中第三乃「所未聞經,請佛重說」,佛許之。
(3)阿難自通:《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種成就中之首位。《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又《華嚴經》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處,隨意採取;若人無手,空無所獲。可見,信者乃入法之初門,捨此莫由。又為攝法之上首,故云:「才入信門,便登祖位。」
又「如是」者,指所聞之法體,即實相之理體。實相妙理,古今不變,故曰如。如理而說,故曰是。今依本經,蕅益大師曰:「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蓋實相妙理,只是當前一念心之自性。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依此心性念佛,求生淨土。能念是實相心,所念是實相佛,所生是實相土,咸為實相正印之所印。故大師曰:「決定無非,曰是。」
「我聞」者,聞成就也。阿難結集法藏時,自言「如是法門,我從佛聞」。我者自我,聞者親聞,以告大眾,實可證信。
聖人無我,而阿難仍自稱為我者,不壞假名故。實相無相,故非同於凡夫之有我,實相無不相,故非同於二乘之無我。阿難隨順世間,假名為我,無乖於第一義諦。又《觀經疏》云:「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
「聞」者,耳根發耳識,今不云耳聞,而言我聞,蓋以我字統收諸根識等,以總代別,以我代耳,故曰我聞。以上「如是」表信順,「我聞」表師承,我之所聞,皆世尊金口所宣,傳承有自,決非他說,或為臆造。以之證信。
「一時」者,時成就也。蓋時無實法,長短隨心。延促同時,三祇一念。如《疏鈔》曰:「或說者得陀羅尼。一剎那頃,一字之中,說一切法門。或聽者得淨耳根,於一剎那,聞一字時,於餘一切悉無障礙。或說者時少,聽者時多,或說者時多,聽者時少。或說者神力延促隨宜,聽者根器利鈍不一。古謂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又《佛地論》云:「說聽究竟,總言一時。」是故經中不言某年某月,但以師及弟子,機應和合,說聽事畢,即名一時。又經中不舉年月者,各地曆法不同。又世界時分不一,四天王天一日,便是人間五十年。且現代科學證明,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一周(即太陽上之一年),相當於地球時間之二萬萬年;且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則時間隨物體運動速度而變異,本非定量。故經中祇言「一時」最切實際。
「佛」者,主成就也。佛為一切眾生之宗主,故名為主。又六成就中,主成就最為主故。
「佛」者,梵語為佛陀,今祗言佛,乃省文也。譯為華言,則為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異於凡夫之不覺;覺他異於二乘之獨覺;覺滿異於菩薩之在因。三覺俱圓,眾聖中尊,故稱為佛。又云智者,智即覺之義。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即覺滿之義。在本經中,此處佛字,即指大恩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處成就也。王舍城古有二說,一曰上茅城(或作上第城)(舊城),一曰寒林城(新城),兩說不一。今據《智度論》中曰:「佛涅槃後,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舍大城,其邊更作小城。」《甄解》云:「本王舍城者,上第舊城也,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此既佛滅後闍王築之,佛何住後城乎?今正佛所住處,明知上第城也。」此說可證,佛說此經是在舊城。《慈恩傳》云:「王舍舊城,處摩揭陀國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內。其城又生好香茅,故舉為稱。」又日《望西疏》曰:「若依宗家,應是上茅。」(宗家即善導大師。)望西師意,亦謂經中之王舍城,即上茅舊城。此說可信,故不引異說。
《法華論》云:「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顯此法門最勝義。」五天竺有十六大城,而王舍城最大。故在此城說經,以表此經之最勝。又《大寶積經論》云:「問云:何故此法唯王舍城說,非餘城廓?答曰:釋此法門法王住處故。喻如王舍,王所止住,故名王舍。此法門亦復如是,法王住處。釋成此義故,說住王舍城。」
耆闍崛山,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淨影疏》曰:「耆闍山,此翻名靈鷲山也。此山多有靈仙居住,故名為靈。亦有鷲居止此山,故名為鷲。」又「此山頂似鷲頭,又名鷲頭山。」《西域記》誌此山曰:「北山之陽,孤標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智度論》曰:「耆山於五山中最勝故。(1)此山精舍,近城而難上,近城故乞食不疲,難上故雜人不來。故多住此不在餘處。(2)是耆山福德吉處,諸聖人喜住處。佛為諸聖主故多住。(3)耆闍山是三世諸佛住處故。(4)是中清淨,有福德閑靜故。一切諸佛行處,十方諸菩薩讚歎恭敬,八部大力眾神所守護、恭敬供養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5)是中十方無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薩,常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故。諸大乘經多在此山說。」《法華論》云:「耆闍崛山勝餘諸山。佛在於此說,顯此法最勝。」故本經即在此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