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法華大意-7 毗陵沙門湛然 述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二千六十九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靈山至覺。放一光而招開士。嚴國妙音。應光明以仰聖眾。是以春方遠客。先現華座於崛山。此方近主。忽疑寶華於何瑞。於是王子文殊。欲見座主。寶塔多寶。令來彼哲。路次諸國。六種振動。來到諸天。百千樂奏。遠來旅人。奉珠問訊。此會華德。見德疑因。遍照法王。開往因於樂器。華德菩薩。攀現果於自身。普門示現。略演此品。色身妙用。粗暢此段。此品大意。蓋如是矣。  


第二釋名者。昔得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今以普現色身。以妙音聲。遍吼十方。弘宣此教。故名妙音菩薩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此下二品。化他流通。第二明妙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住三昧乘乘化他也。約此品中。大段有六。第一明如來放光東召。第二明奉命西來。第三明十方弘經。第四明二土得益。第五明還歸本國。第六明聞品進道也。從爾時釋迦牟尼佛下。大段第一明如來放光召東。從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一菩薩下。大段第二明菩薩奉命西來。中有二。第一明發來之緣。中有六。第一明經家敘福慧二種莊嚴之由。從釋迦牟尼佛下。第二明被照之主。從師白淨華宿王智佛下。第三明辭己佛欲來此土。從爾時淨華宿王智佛下。第四明彼土佛誡勅。從妙音菩薩白其佛言下。第五明菩薩受旨。從於是妙音菩薩不起。第六明現相。中有六。第一明妙音欲來先現蓮華。從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下。第二明文殊見相發問。從爾時釋迦牟尼下。第三明佛答妙音欲來而現瑞。從文殊師利白佛言下。第四明文殊願來而請見。從爾時釋迦牟尼下。第五明釋迦推功多寶而能現。從多寶佛下。第六明多寶佛妙音命來。從于時妙音下。第二明妙音菩薩正發來。中有六。第一明眷屬人眾經歷國土。從是菩薩目如廣大下。第二明菩薩相好。從入七寶臺下。第三明妙音菩薩問訊如來。從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下。第四明請見多寶佛。從爾時釋迦牟尼如來下。第五明世尊為妙音菩薩通白多寶。從時多寶佛下。第六明多寶佛塔中稱善哉。從時華德菩薩下。大段第三明妙音菩薩十方弘經。中有二重問次答。約問中有二。第一問昔所種善根。從修何功德下。第二問今勝神力。從佛告華德菩薩下。第二明答。中有二。第一明佛答昔所種善根問。從華德汝但下。第二明答今勝神力。中明現三十八身。為二。初有三十身。現凡夫身。從若應以聲聞下。後四身明現聖人。從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下。第二明第二重問答。為二。初菩薩問住何定。從佛告華德菩薩下。二佛答所住定。從說是妙音菩薩品時下。大段第四明此土他土得益。從爾時妙音菩薩下。大段第五明還歸本國。從說是妙音菩薩品時下。大段第六明聞品進道。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卷六千七百二言品二千八十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一乘妙法。因法師而遠布。三界人師。資冥護而傳法。是以無盡高問。雷振教谷。釋尊秀答。龍馳義峰。所以觀音之美聲。琴瑟能詮廗。普門之妙形。經緯娑婆機。豈唯水火不能燒溺而已。亦則男女童子隨求可得。一時禮念。等六十而與福。三十分身。散十方而說法。無盡瓔珞。開三檀而施一客。利耶轉施。示二法而奉兩尊。巍巍乎眾賢之美難宣。蕩蕩乎諸聖之德何稱。此品大意。蓋如是矣。  


第二釋名者。觀世音菩薩者。舉人也。普門者。標法也。今此品。人法雙舉。故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此品猶是明三昧乘乘弘經。兼誡弟子。亦名普現色身三昧。化他流通中。大段有二。第一明問答。第二明聞品得益。約第一問答中有二。長行偈頌。長行中。有二重問答。從爾時無盡意下。第一明經家敘。從而作是言下。第二明菩薩發言正問。從佛告無盡意菩薩下。第二明佛答。中有三。第一明總答。第二明別答。第三明佛勸持菩薩名。約第一總答中。第一明受苦人數。從受諸苦惱下。第二明遭苦時。從聞是觀世音下。第三明聞名稱號。從觀世音菩薩即時下。第四明得解脫。從若有持是觀世音下。第二明別答。中有三。第一明口機應。第二明意機應。第三明身機應。約口機應中有二。第一明七難。第二總結。約第一七難中。即為七段。第一明火難。中有四。初持名之益。從設入大火下。二明遭苦。從火不能燒下。三明火不能燒。從由是菩薩下。四總結。從若為大水。第二明水難。中有二(云云)。從若有百千萬億下。第三明黑風難。從若復有人臨當下。第四明被害難。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第五明羅剎難。從設復有人若有罪下。第六明杻等難。從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第七明怨賊難。從無盡意觀世音下。第二總結。從若有眾生多於婬欲下。第二明意機應。中有二。第一明別三毒。如文(云云)。從無盡意觀世音下。第二總結。從若有女人下。第三明身機應。中有二。第一明二求。中有二意(云云)。從無盡意觀世音下。第二總結。從是故眾生下。第三明勸持名。中有三。初明勸持。從無盡意若有人下。二明格量功德。從無盡意下。三明總結。無盡意菩薩言下。第二明第二番問答。中有二。一明菩薩問。二明如來答。約初中。有三業問(云云)。從佛告無盡意菩薩下。第二明如來答。中有三。初明別答中。有三十九句。一一各各明三業問。從無盡意菩薩下。訖度脫眾生。第二明總答。從是故汝等下。訖遊於娑婆世界。第三明勸供養。中有六意(云云)。從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下。第二偈頌。有二十六行。頌長行。大分為二。初有十七行。頌觀世音力。次有九行。頌普門力。約初中有二。初有一行。頌菩薩問。次有十六行。頌如來答。中有十意(云云)。約普門中。八意(云云)。從爾時持地菩薩下。訖品盡。大段第二明聞品得益。


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一千二百二十七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藥王章句。護法師於五濁。勇世神呪。防鬼災於十方。加以二方天王。張呪網而守百由旬。十種羅剎。捧呪釰而誓作七分。夢中之惱尚制富單那。頭上之過。何怨嫌行者。赫赫持經之功。不畏諸難。明明修行之德。何願不成。此品大意。蓋如斯矣。  


第二釋名者。陀羅尼者。此梵語也。此翻總持也。今此品。偏舉法為名。今存梵音。故言陀羅尼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此猶是化他流通中。明五眾惡世弘經多難。以呪護之。以總持乘乘。付屬流通。中大段有四。第一明菩薩問持經功德。第二明佛答甚多。第三明菩薩請神呪護。第四明聞品得益。從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下。大段第一明菩薩問。從佛告藥王若有下。大段第二明佛答甚多。中有四。初明佛正格量大少。從於汝意云何下。二佛問多不。從甚多下。三明菩薩甚多。從佛言若善男子下。四明佛正格量於功德。從爾時藥王菩薩下。大段第三明菩薩請說呪守護。中有五。第一明藥王菩薩呪。第二明勇施菩薩呪。第二毗沙門天王呪。第四明持國天王呪。第五明呪羅剎呪。約藥王菩薩呪中有四。初明請說。從即說呪曰下。二明正說呪。從世尊是陀羅尼下。明歎神呪。從時釋迦牟尼佛下。四明佛印可。從爾時勇施菩薩下。第二明勇施菩薩呪。中有四。初明請。從即於佛前而說呪曰下。明正說神呪。從世尊是陀羅尼下。三明歎呪。從若有侵毀下。四明佛印可。從爾時毗沙門下。第三明多聞天王呪。中有三意(云云)。從爾時持國下。第四明持國天王說呪護。中有三意(云云)。從爾時有羅剎女等下。第五明十羅剎女說呪護。中有五。初列名。從是十羅剎女下。二明說呪。從寧上我頭上下。三明歎呪。從羅剎女說此偈已下。四明羅剎等立誓。從佛告諸羅剎女下。佛印可。從說此陀羅尼品下。大段第四明聞品得益焉。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一千七百一十四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嚴王邪執。感八變以迴心。淨德憤心。屬二緣而忽開。是以藏眼二子。舉兩難而喻一眼龜。嚴淨二親。聽一願而覺優曇華。於是雷音如來。灑法雨於妙莊。華德本身。受記莂於樹王。竊以求道近因。無過善友。成佛親緣。豈過知識。飲泉之因。蔭樹之緣。其謂斯矣。善知識能。粗顯此篇。此品大意。蓋如是矣。  


第二釋名者。妙莊嚴王者。舉人也。本事者。表法也。今此品內。說彼妙莊嚴王本事。故言妙莊嚴王本事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此品猶是化他流通中。明妙莊嚴王以誓願乘乘流通。中大段有六。第一明事本。第二雙標能所化。第三明能化方便。第四明所化得益。第五結會古今。第六明聞品得益。從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世下。大段第一明事本。從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下。大段第二雙標能化所化。即所化一人。能化三人也。約中有二。第一明列能化所化名。從是二子有大神力下。第二明別二子福慧。從爾時彼佛欲引導下。大段第三明能化方便。中有三。第一明時至。從淨藏淨眼二子下。第二明論議。中有四。第一明二子等至母所白供養佛。從母告子言下。第二明母讓子等命化父王。從淨藏淨眼下。第三明子等生邪見家恨。從母告言下。第四母責子等合憂念父。從於是二子念其父故下。第三明子弟正勸化。從時父見子下。大段第四明所化得益。中有十。第一明信此子伏彼師。從於是二子下。第二明父王已信。從於是二子白父母言下。第三明重推父母。從彼時妙莊嚴下。第四明化功已大歎佛功德。從於是妙莊嚴下。第五明俱詣佛所。中有五意(云云)。從時雲雷音宿王華下。第六明與授記。從其王即時下。第七明出家修行。從即昇虗空下。第八明稱歎二子。從爾時雲雷音下。第九明佛述二子等行高。從妙莊嚴王即從虗空中。第十明王歎佛自立誓願。從佛告大眾於意云何下。大段第五結會古今。中有二。第一正結會。從藥王藥上下。第二明歎二菩薩。從佛說是妙莊嚴王下。大段第六明聞品得益。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一千六百八十一言)  

將釋此品。用三門。第一述一品大意。第二釋品名。第三入文判釋。  


第一述大意者。夫震方普賢。震萬國而來到。山中法王。吐四法而相應。是以六牙白象。負遍吉而安慰行者。六通遠客。教忘句而還令通利。三七精進。招乘象客。一妙章句。避煩惱主。書寫之功。高昇忉利。持經之德。秀遊兜率。讚供之力。現報利生。毀罵之用。將來繁痛。懲惡勸善之事。略開此篇。滿願餝行之業。粗畢此章。是品大意。蓋謂斯歟。  


第二釋名者。普賢菩薩者。梵音邲輸颰陀。此翻普賢。勸發者。戀法之辭也。今人法並舉。故言普賢菩薩勸發品。  


第三入文判釋者。此品第三明自行流通。又明普賢以神通乘乘。中大段有四。第一發來。第二勸發。第三明如來述發。第四明發益。從爾時普賢菩薩下。大段第一明經家敘發來。中有三。第一明上供之相。從又與無數諸天下。第二明下化之相。從頭面禮釋迦牟尼下。第三明修敬之義。從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下。大段第二明勸發。中有二。第一明請問勸發。第二明誓願勸發。約第一請問中有二。第一明請問。第二明佛答。約第一請問中有二。第一明請正說勸發自行。從若善男子下。第二明更請流通勸發化他。從佛告普賢菩薩下。第二明佛答。中有三。第一明總標四法答。從一者下。二明別四法答。從善男子下。第三明結四答。從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下。第二明誓願勸發。中有二。第一明護人。第二明護法。約護人中有六。第一明護其外難。中有二。初明總護。從若魔若子下。二約別舉十二非護。從是人若行下。第二明示身教其內法。有三。第一明行者慰誘。從是人若坐思惟下。第二明教經及與三昧。從世尊若後世下。第三明示教利喜及以說呪護之。從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下。第三明覆護以神呪。從若有受持者下。第四明示其勝因。從若但書寫是人命終下。第五明示其近果。從是故智者下。第六明總結信者功德。從世尊我今以神通力下。第二明護法。從爾時釋迦牟尼佛。下大段第三明如來述勸發。中有二。第一明述其護法。從普賢若有下。第二明述護人也。上有六章不述。第三覆護以神呪也。即為五。第一述上第二示身。教其內法。從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下。第二述上第四示其勝因。從普賢若如來滅後下。第三述上第五示其近果。從若有人輕毀下。第四述上第一護其外難。從是故普賢下。第五述上第六總結信者功德。從說是普賢品下。大段第四明勸發之得益。中有二。第一明別聞一品得益。從佛說是經下。第二明總聞一部得益等(云云)。  
毗陵沙門湛然述法華品釋(終)  
明曆丁酉初秋十七。謹點譯焉。竊謂語辭不類。失祖笔力。統紀典志。亦無此目。真虖贋虖。具眼擇之。若見若聞。互為善識。相助解行。共證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