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溪《圓中鈔》云:「凡是見佛,須論感應。若平居參禪,或修空觀。既宗掃蕩,佛亦不立。苟有所見,悉為魔境。或功用顯著,心佛自現。亦須觀空,弗生著相。今既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此因妙感。復由生佛本是一體,感應道交,法爾如是。若不明此,妄論邪談,不唯自障,兼亦障人。於此法門,大成罪過。」
蕅益《要解》云:「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次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以上靈峰讚歎經文之言,亦復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
以上三釋,皆與禪淨諸祖一鼻孔通氣,正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者也。蓋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因自他不二,故來迎之佛即是自心之佛。復因自他宛然,故於佛實不來,人亦不去之中,宛現臨終佛迎,往生極樂之事。事理圓融,自在無礙,但能仰信,獲益無量。
上三輩往生是一類。下明一念淨心,十念一念往生之類。或名「一心三輩」。「一心三輩」見於北京淨蓮寺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師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判》。法師乃我國(現代)華北三大高僧之一。曾在濟南及北京專講本經,並作科判(於一九三九年【己卯年】印行)。慈老所判「一心三輩」,與會集本經之夏師,同一心眼,同一手筆。發前人未發之精蘊,彰淨門久隱之妙諦。禪淨不二之旨,於茲益顯。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上章全是《唐譯》經文,魏唐兩譯,似為同一梵本。但此段《唐譯》經文,系統分明,文富義深。遠勝《魏譯》。《魏譯》則分散於本品首尾兩處。於上輩之前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其國,即得往生。」但復於下輩文中曰:「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唐海東元曉師據《魏譯》,於《無量壽經宗要》論云:「下輩之內,說二種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專念彼佛。是助滿業。三者,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聞甚深法,歡喜信樂。此句兼顯發心正因。但為異前人,舉其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念念於彼佛。是助滿業。為顯前人無深信故,必須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竊按元曉師之說乃專據《魏譯》。若就本經,則一念得生者,全因獲得一念淨心也。從一心中,念佛一聲,頓即與彌陀本願相應,故臨終即得往生。)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此就菩薩種性人也。(正是《唐譯》中『住大乘者』)」蓋元曉師謂下輩中有兩種人:一者,發菩提心,十念聖號,願生彼國,而得往生,是不定性人。二者,聞法深信,乃至一念,願生彼國,而得往生,是菩薩種性人。元曉師實已明察《魏譯》下輩往生文中,品類不齊。試問「聞甚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如是殊勝智慧,應是何人境界?故元曉師名之為「菩薩種性人」。既是菩薩種性,復能生深信,起心念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實不應限於下輩也。
又《報恩論》曰:「謹按此段十念往生,專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禪宗得破參,及讀一切大乘經典,得解悟者皆是。其人不專修淨土。如智者,永明之類。」此論所見,更上層樓(惜以永明大師為例,稍欠穩妥。因永明晝夜彌陀十萬聲。)蓋經云住大乘者,其心清淨,聞甚深法,即生信解。如是智慧猛利,信願堅固之人。唯智者、永明、中峰諸大老,方所堪能。既同智者、永明、中峰諸大祖師,又焉能位列下輩。是故夏師會本,於三輩往生人後,專引《唐譯》,另成一段。以表常言之三輩往生外,另有一格。即慈舟法師判為一心三輩者也。此一心三輩,乃別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此之作略,即一心也。本品中,「一念淨心」,即前《十方佛讚品》中之「一念淨信」也。前云「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今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定生彼國。」前後呼應,同顯一心與一念之旨。此實淨土法門之妙體。夏師之會集,慈老之科判,均契諸佛本懷,深顯禪淨不二,實大有功於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