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數句經文,重明自他二利與平等說法之德行,因遊剎度生均不離說法也。但說法不能離自覺,故下云:「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重明自利之行圓滿。此四句以捨離執著為首者,因此實為入道之關鍵。世尊睹明星而徹悟本心,開口第一句便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故知捨離妄想執著,當下便是如來智慧德相。故經續云「成就無量功德」。「無礙慧」者,指圓融通達之佛慧。《魏譯》作「無礙智」。《大集經》云:「無礙智慧無有邊,善解眾生三世事。」又《法華經化城喻》曰:「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解法如如」。《淨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萬法皆如,名解如如。」如如乃《楞伽經》所說五法之一。法性之理體,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體。又《大乘義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就一如中,體備沙界恒沙佛法。隨法辨如,如義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又《會疏》曰:「如如是不一不異,不空不有之義。正是中道第一義諦相也。」綜上兩說:「彼此皆如」。既「如」故「不異」。又曰「彼此」,故「不一」。故云「如義非一」也。「善知集滅音聲方便」者,《會疏》曰:「習(即集)即集諦,意亦兼苦。滅即滅諦,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說四諦之教,即音聲方便。」此疏以「集滅」即苦集滅道四諦法中之集滅二諦,故云集中已兼苦,滅中亦含道。今言集滅,即表四諦。又由於因入果海,果徹因源,因果相涉。小大偏圓,同歸一乘法中。故說四諦之教,是即方便而說,名為「音聲方便」。又《淨影疏》曰:「善知習(即集)等,是其教解。習善之教,名習音聲。滅惡之教,名滅音聲。菩薩於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於中巧知,故曰方便。」又《嘉祥疏》曰:「善知習滅音聲,明辭無礙。」諸說不妨同參。本段末後曰「不欣世語,樂在正論」者,《會疏》曰:「明其離過,謂非世間無益之論等,專樂說出世大乘究竟了義故。」究竟了義第一義諦之言,方名「正論」。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證無所得。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三、明極樂菩薩德行圓滿。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者,《維摩經弟子品》曰:「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又《大乘義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又《會疏》曰:「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空寂《魏譯》作寂滅)。」又《萬善同歸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無實性故。是不斷之無。」綜上引證,簡要言之:極樂菩薩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諸法,皆畢竟無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但應諦知一切皆空,不是斷滅。此空寂是實際理體,不是斷空,是第一義空,乃不斷之無。如是契入寂滅平等,故云「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與變易生死之身。(此處則指菩薩變易生死之身。)又生身者乃二餘之一。「二餘」者,生身之苦報與煩惱之殘餘。生身是苦果,煩惱是惑因。此二俱盡,謂之「二餘俱盡」。如《會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諦。煩惱、見思等惑,正是集諦。『二餘』者,即苦集餘殘也。菩薩能斷正使,及以習氣,無有餘殘。出過三界,離父母生身,有漏果縛悉斷盡,故云『俱盡』也。」又憬興曰:「生身,在報。煩惱,苦因。因果二餘,皆已盡故。」又《淨影疏》曰:「生身,苦報。煩惱,惑因。此二殘餘,皆悉滅盡。」故云「二餘俱盡」。
「究竟一乘」。「一乘」者,成佛唯一之至道,最極圓頓之教法。乘為車乘,以喻佛之教法。教法可載運行人登於涅槃彼岸,故名為乘。《勝鬘寶窟上》云:「一乘者,至道無二,故稱為一。運用自在,目之為乘。」又《勝鬘經》曰:「一乘即是第一義乘。」又憬興曰:「一乘者,即智雖有三,其極無二,故云一乘。」《法華經》專說一乘之理,該經《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淨影疏》曰:「乘是行用。行能運通,故名為乘。隨化多乘,就實不殊,是以言一。於此一乘,窮名究竟。」按此疏意,窮盡此一佛乘之理,謂之「究竟一乘」。蓋極樂諸大菩薩,悲誓宏深,雖居極樂,但為哀憫眾生,故仍示現於三界生死之中。住平等慧,精勤修習。故經云「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了達實相一乘之理,得至涅槃彼岸。故云「至於彼岸」。《會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淨影疏》曰:「至於彼岸,涅槃果極。」涅槃果極者,指涅槃之極果,即至高無上之果覺,究竟成佛也。
「決斷疑網」,此有異釋。《淨影疏》曰:「除妄顯真,名斷疑網。」《會疏》同之。疏曰:「斷除疑網,智惠(同慧)自生。」其意皆偏於斷自疑網。但《嘉祥疏》曰:「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兩者雖異,但亦無違。因能除眾生疑者,首自身無疑。又自身既斷疑網,真智自生,必起大行,普令眾生斷疑證真。故知經文,實兼二義。
「證無所得」。「無所得」又云「無所有」,即空慧也,即無分別智也。體無相之真理,自心無所執著,無諸分別,是曰「無所得」。《心經》曰:「無智亦無得。」《智度論》曰:「諸法實相中,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又《涅槃經》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涅槃》之說,真究竟了義之語也。又「證無所得」者,《仁王良賁疏》曰:「無所得心者,無分別智也。」又《維摩慧遠疏》曰:「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名無所得。」今云「證無所得」,即到無得處也。
「以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權智,乃達於方便法之智,又為行方便之智。權智與實智相對。達諸法之實相,名為如來之實智。了達於諸種之差別,為如來之權智。如《大乘義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又實智者,體也。權智者,用也。如來成佛之本體,在於實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於權智。又密教以胎藏(即蓮花部)鬘荼羅之心蓮華臺為實智,八葉(瓣)開敷為權智。《大日經二》曰:「諸佛甚希有,權智不思議。」故知方便智亦不可思議,度生妙用,權化之法,全由此智也。又從實智以求權智,亦即從根本智而達差別智。故曰「增長了知」。蓮瓣之盛敷,可喻增長,蓮瓣之初開,可喻了知。心蓮八瓣開敷,正顯「增長了知」之義。因蓮葉開敷而明現蓮臺,正表從方便智之開明,而徹顯心源也。又度生事中,不離神通。而諸神通,從本以來,自然安住,非從外得,如《圓覺經》曰「本來成佛」。故云「從本以來,安住神通」。
權實二智俱明,神通自然安住。妙德功圓入於實相,證無所得,以無所得故,「得一乘道」。一乘者,一佛乘也。故得一乘道者,即圓證究竟大覺之佛果也。「不由他悟」者,《唐譯》曰:「得一乘道,無有疑惑,於佛教法,不由他悟。」至於《魏譯》作「慧由心出」,《淨影疏》釋云:「真解發中,名慧心出。」蓋謂真實明悟,發於自心,名為「慧由心出」。又望西《無量壽經疏》曰:「疑網既斷,實理忽證。彼能證智,不由他生,必由心出。」蓋謂纖疑永斷,朗然大悟,頓證實理,得一乘道。能證此一乘道之智,必從自心出,決不從他處生也。《會疏》曰:「斷除疑網,則智慧自生。由心者,無師自然智,而不由他悟。」蓋謂所生之智慧乃無師智與自然智。既是無師智,則不從人得。復是自然智,則不由他生。故云「慧由心出」與「不由他悟」也。上之三疏可以互參。綜之則為朗然大悟,證入實相。無師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齊現。悟由自心,非從外得。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六祖慧能大師曰:「密在汝邊。」故知諸佛密藏,本來具足。悟則明現,不從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