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妄盡還源觀今說4 悟顯法師講述


妄盡還源觀今說4
悟顯法師講述


「四者普代眾生受苦德。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


這是第四個「普代眾生受苦德」。什麼叫「代眾生受苦」?就是修行不為自身,但為廣利群生,冤親平等。這「冤親平等」是在你自身上,沒有冤懟,沒有絲毫的愛染,所以稱為冤親平等。冤親平等裡面有「冤」跟「親」。這「親」就是你的親人、家親眷屬,你自己所愛的、所好樂的,就是「親」。那麼「冤」呢?就是冤家對頭。所以說迴向要「冤親平等」,在現在只是希望自己的死對頭不要來找我麻煩,這是狹義的解釋。那麼深入地理解,就是我們之前講的,自己的對待心要放下,愛好心要放下。可是,說「放下」,不是只用嘴巴說,而是靠修行。
所以在淨土宗是用念佛的方式,在一切境界當中,心不隨境轉,心不生煩惱。如果心隨境轉,馬上回頭。因為剛開始修行,業障比較重,很容易心隨境轉。好不容易有少時的安住,但是,要不了多久,馬上就煩惱重重。因此大家就要會:一旦忘失正念,一定要懂得「再提起佛號」,這才算達到冤親平等。那麼久而久之,你業障消了,「我執」減少了,「我愛」減少了,也就沒有所謂的「冤」跟「親」的問題,那就達到平等了。


下面講:「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普遍令一切眾生斷貪瞋癡,破無明。而且要能夠廣修萬行。這「萬行」就是講菩薩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展開來就是萬行,所以說令眾生「速證菩提」。祖師講的度眾生、幫助眾生,是要像前面講的「柔和質直攝生」,都是要令眾生出三界六道輪迴,而且圓證佛果。這裡所講的德行不是世間人認為的那種著相德行,講的德行都是教你離相,斷貪瞋癡,這才叫「有德」。更重要的是要教你明心見性,要教你「永斷夢妄思想念」,了知「根身器界」唯是一心,這才叫「功德」。這個是真正佛教講的德行,而不是只有世間的溫、良、恭、儉、讓而已。在言語上謙虛,在行為上恭慎而已。那些還不夠,而且不究竟。你只要對心性能明了,對佛法能明了,這世間的德行自然具足,而且更為圓滿。


那麼,再看下面:
「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


祖師更教著學大乘發心行菩薩道,要想成佛的這些學人,也就是我們,要以大悲大願度眾。「大悲」是了知眾生與我同一體性。「大願」,就是發願度一切眾生,行四弘誓願。要「以身為質」,「質」就是質押,也就是藉此身,入於三惡趣當中救苦難眾生。所以我們自己也要發這樣的大願,要幫助一切受繫縛、受束縛的眾生,令眾生能回頭。以下講得更清楚:
講菩薩的大願「以身為質」,示現在三惡趣,為什麼呢?為什麼說「以身為質」呢?因為菩薩本來神通自在,那你示現到惡道去,就要有他們的形象,就有他們的飲食,有他們的見聞,所以算是隱覆自己的身相光明,以及神通道力,質於三惡道中,也可說是人質的「質」。菩薩在三惡趣中,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令其永脫三惡道,並且發願盡未來際心無退屈。
你們受了菩薩戒,都是發願「盡未來際」永不退轉。你有發這個願,就已經種了金剛種子,菩薩戒是一受永受。所以《瓔珞經》講的菩薩戒,只有受法,沒有捨法。因為你發願了,盡未來際你都願意行菩薩道、修菩薩行,其他的諸大菩薩亦復如是。所以既已發了菩薩大願,心就不要退轉。有時候你們去受戒或是在佛門裡問的一些問題,在我看來很多都是退轉的問題,很多問題表面上好像是戒律跟你在工作上有衝突,實際上,是你心沒有發出來。你真的要接受佛教,你真正要持戒,你真的要學佛,你就會去轉變,就看你有沒有真發心。你有幫助眾生的心,你就不會想再去殺生吃肉;你有幫助眾生的心,你就不會去偷盜;你就不會打妄語、欺騙,你就不會做犯戒的事情。所以告訴你們:不要發了願以後又萌生退意,正是此意。
但是幫助眾生時自己要有智慧,不要幫到後來,自己變成眾生,若自己定慧不足,就要增強定慧。不光願心要不退,道行也不退。所以講「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下面講「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你幫助眾生,無論你給他佛法或是給他衣服、飲食、醫藥......,你沒有希求他給你回報,也不是要圖個善人的美名,或孝子的美名,或尊師重道的美名。凡有所做不為名利,就是為正法久住,就是為了眾生可以永脫惡道、永離輪迴。更不能口說慈悲,卻存心靠著辦法會來賺錢維持生活,所以我常講,我不反對做法會,但是你如果用這種獲取名聞利養的心來辦法會,那這是我絕對反對的。說「反對」,是因為你不如法,你破壞佛教。實際上做法會,它本身沒有什麼過失,祖師大德也做法會。但是祖師沒有希望在法會當中,弄點名聞、弄點利養、弄點錢來養廟。所以,要幫助眾生,你就很單純地去幫助眾生,包括你保護動物、你救濟貧窮、施食......等等的。布施眾生衣服、飲食、醫藥、錢財......,你就是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而不是希求要做大功德主。你能供養三寶,那真的是三寶給你機會。在佛門護持正法,不是想要做大護法,更不要以為自己出了一些錢,拿個幾百萬、幾千萬,捐個一、兩億就不可一世,其實那些都是小錢而已。為什麼?人家供養釋迦牟尼佛,都是幾恆河沙的金銀珠寶來計算,你拿一點貨幣,並不算什麼,是給你一點修福的機會。給孤獨長者是用黃金鋪地來供佛,持地菩薩平地待佛,他有神通,只要是佛要走的地方,他把路全部給填平了。這些天王、梵王、無量的大眾他們供養釋迦牟尼佛都是以「恆河沙數」來做計算,或是以「世界微塵數」來做計算。你們在佛門裡面,你出錢,你做護法,那是應該的,因為你是佛弟子。你想要在這裡得個大功德主的美名,我告訴你,你只會得到業障很大、罪業很重。你在佛門裡面護法,這是佛菩薩給你機會,讓你修福,讓你來生不要墮在惡道當中,你感謝佛恩尚且不及,怎麼可以更生傲慢之心,破壞佛門的規矩,大家要有這個正知正見。


我想現在佛門裡面很多的出家人,不敢對居士講這種話,但是我必須得把實話告訴你,免得你花錢消不了災,還弄了一身罪業,來生墮在三惡道當中,那你真是欲哭無淚。因為在經典上就有記載,在家人護持佛教,但在佛教裡面不守規矩,出家人出於人情而不告訴他,害他死後墮在三惡道當中,非常地痛苦。所以你們不要以為出點錢,你就能修到功德,重點是你要全心全意為護持正法、護持佛教,不能希望有「毛髮報恩之心」,絕不會希望能從眾生那邊得到任何恭敬,或特殊的待遇,這樣才算有正知正見,你這樣才能得無量福報,成就無量的功德。


再看下面:


「《華嚴經》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行力。今此世界無諸垢。」


「廣大悲雲遍一切。」是講《華嚴經》中盧舍那佛,慈悲猶如天空的雲一樣,所以稱為「悲雲」,遍覆一切眾生。「捨身無量等剎塵」,為了幫助眾生脫離苦難,所以在三界六道當中示現種種不同的身,都能夠捨身度脫眾生。「以昔劫海修行力」,從無量劫以來,所謂的「無量劫」就是數不清的劫數以來,都能夠保持這樣的長遠願心來利益眾生。所以成就了如來華藏莊嚴世界,成就如來清淨的國土,所以說「今此世界無諸垢」,這是講盧舍那佛在因地他修行捨身幫助眾生。


下面:
「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


眾生從無始劫來妄執,念念隨著境界轉,隨著妄想而轉,所以稱之為苦。佛門講的「苦」,就是眾生起妄造業,生執著心,所以叫妄執。又不斷地使妄念相續,在妄境當中不斷地造作。所以《宗鏡錄》一開始就講「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本來沒有這個色身,因為妄執的緣故,所以感得了這個業報身;本來沒有三界六道,因為無明妄想的緣故,幻現出三界六道輪迴的現象。全都是因為不了真心,不識本性所造成的,就是因這一念無明。所以說:「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滴水興波,終起吞舟之巨浪」。這「一微」就是一微塵,你認一微塵為實有,那就有「心境相對」,所以說一微涉境,「漸成戛漢之高峰」,這「戛漢之高峰」就是指四川的貢嘎山,又稱為蜀山之王,它周遭的山峰平均就有六千公尺高,但這蜀山之王「貢嘎山」高度有七千五百多公尺,高出群峰之上。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講:你一旦認境為實有,不斷地錯認,造就了這個世界。你起妄念,如同「滴水興波」,一滴水滴在大海裡面,一波推著一波,小波成大波,大波終成吞舟之巨浪。這「舟」就是船。滴水產生了這樣吞舟的巨浪,就像大海嘯一樣,所有的船隻全部被它吞沒。這巨浪從哪來呢?從滴水、從一小波而來。這就是眾生可憐之處,眾生為什麼可悲可憫?就是因為「自心取著自心相」。本來沒有幻相,但是因為取著,所以「非幻成幻法」,念念遷流。佛說這就叫苦,但這裡的眾生他不覺得這叫苦,他不知道這叫受苦受難。

所以「以二見妄想之絲,纏苦聚之業質」。「二見」指斷見、常見或有、無,都稱為「二見」,因為你不了實相,必然產生出二見。「纏」是苦聚之業質,這是比喻像蠶作繭自縛,造就了這個根身器界。用無明貪愛之翼,撲生死之火輪。這「貪愛」就比喻作蛾的兩翼,眾生如飛蛾撲火,墮在三界六道輪迴裡面,想要出離,卻沒有辦法出離。眾生不知道什麼是苦,總以為無明貪愛是正常的,所以在生死裡面不斷地輪轉。


「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菩薩依「大乘法」教他「觀」,就像《心經》講的:「色即是空」,乃至「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是空,什麼空呢?這個「空」就是講真空。教他知道當下即是真如,教其「了蘊空寂」。佛門用「真空」二字,就代表不是一般的「空」,不是經教裡面所謂空宗」的那個「空」。佛門有「性宗」、有「相宗」,還有一個「空宗」。講「真空」就是講「真空」跟「妙有」是一體的,是所謂「圓滿的空」,不是一般經教講的「體空」而已。這裡講「了蘊空寂」,那你就知道《心經》講的空是講「真空」。


明了於自性當中本無,為什麼?因為色是幻色。之前講過,色如果是實有的,那必然礙於空,與空不能相合,不能入。所以「色」必是幻色,「空」必是真空,因為「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這才叫離苦。簡單講就是:讓你明了諸法實相,你才能離苦。不明了,你做再多的善,修再多的福,你再孝順,永遠都沒有辦法離苦得樂,因為那是兩回事。人做得再好,還是脫離不了無明煩惱。


你看下面:


「問。眾生無邊。苦業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

這是一個問答。問:眾生有無量無邊,那麼苦業也無量無邊,為什麼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這些苦難呢?這也是近代佛門裡面常錯解的,所謂「代眾生苦」。很多在家人、出家人,都想找個有修的師父,看他能不能幫你擔點業,以為這叫「代眾生苦」。實際上,誰都沒有辦法替你擔業,連佛都沒有辦法替你擔。要是佛有辦法替你擔的話,那釋迦牟尼佛早就都把眾生的業給擔掉了,不用再跟你講經說法,叫你要修行。所以業要自己消,自己心念要轉,業才能消,心念不轉則消不了。你從前殺生,現在不殺;從前諂曲虛偽,現在不再諂曲虛偽;從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現在不再墮在十惡業當中;從前常起貪瞋、愛慢、邪見,你現在趕快轉,這樣才能消業。


那麼下面講,什麼叫「代眾生受苦」呢?

「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也。」


這是說明什麼叫「普代眾生受苦」。菩薩如何代眾生受苦?「由大悲方便力故」,因為有大慈悲、有大辯才,所以能方便說法。但是眾生對於自己的妄想顛倒非常地執著,也不知道它是虛妄的,所以稱為「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不知道貪瞋癡的根本是虛妄的,不知道一切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它的本性都是虛妄的,所以無由出苦。所以「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菩薩怎麼代眾生受苦呢?就是教眾生修行,修學「止觀」二門。這裡所用的「止觀」,你不要只想到天台宗的止觀。這「止觀」就代表佛教所有的行門,應機逗教、因病與藥,這就叫「教令修止觀兩門」。使「心無暫替」,什麼叫心無暫替?眾生的心就是攀緣在自己的業力裡面,攀緣在自己的妄想裡面,現在教你念佛,教你念念都念佛,心中佛號綿密不斷,那自然你就不會去念你的煩惱、念你的業障了。所以你說「業障怎麼消」?「念佛為什麼能消業」?從這裡你就可以看得懂了。


你心沒有在念這些妄想,沒有墮在這妄想當中,沒有墮在惡業當中,你的業就慢慢就消掉了,所以叫「心無暫替」。你的心全心全意在念佛、全心全意在修止觀、參禪、持咒,這樣子把業障給消掉,能使因果喪亡。所謂「因果」就是你的念頭、你的習氣種子。《瑜伽師地論》講什麼叫「習氣種子」?這習氣種子有「因果同時」的意思。這個種子,它是過去之果、未來之因,它具有因果,所以它能生後面的業習種子,再不斷地這樣相續,成為眾生各自現前的習氣。只要你念佛,你就不墮於世間的業習、不墮於世間的煩惱當中,你念佛自然代替了你的業習,以參禪、止觀、持咒代替了你的妄想、顛倒,所以說心無暫替,因果喪亡。這裡說的「因果喪亡」你不要錯解,這不是撥無因果!這是祖師講得稍為深一點。意思是能除惡業之因、能消現前的惡業,叫做「因果喪亡」。就是從心上去轉變,從根本去起修,所以教你念佛、教你打坐參禪。這就是「教修止觀」,所以「苦業無由得生」,心既不生,業怎麼生?所以達摩祖師講:「人能造業,業不能造人;人若造業,業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這個業就沒辦法生了。那造業就是動念、動心、著相,所以為什麼禪宗教你參話頭、教你提起疑情?這「疑情」就是用來打掉你的妄念。因為眾生的妄念不是墮「有」就是墮「空」,所以他提這疑情讓你問自己「念佛的是誰」,叫你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話頭」沒有義味,就讓你在那裡疑來疑去,自然妄想全部被它打掉了。時節因緣到來,自然打開本來,能夠見性成佛。這是禪宗的修行,講「參話頭」。但在早期的禪宗祖師是用「直指」的方式,直接告訴你什麼是心?當時學人迴光一鑒,從此根身器界脫落。在這當中有漸悟的、有頓悟的,確實不是一下子就馬上開悟。所以在《指月錄》、《景德傳燈錄》裡面,很多祖師他並不是馬上開悟的,他是默然有省,意思就是他有所體會,集小悟成大悟;大悟十七八逐漸地這樣修行用功,最後終究大徹大悟。所以當時是用「直指人心」的方式,這是大概跟你講一下其他的宗派,像禪宗他們是怎麼修行的。


你心裡全部都安住在佛法,苦業自然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塗」能夠讓眾生不入三塗,這才算是普代眾生受苦。所以「代眾受苦」,是使眾生的心都能安住在佛號裡面、安住在正法當中熏習,眾生既然熏習正法,就不起世間業了;既然不起世間業、不起貪瞋癡,自然就不會墮三惡道了,所以名為「代眾生苦」。這個「代」字,就是心無暫代、心無暫替用什麼方法代?用佛教修行的方法代,教令修止觀二門。所以真正的悲濟眾生是用佛法,是用大乘佛法來教化眾生,讓他們來修行,這都是祖師所說。所以外面那群不懂佛法真實義的,說要用世間法、人天乘來教化佛教信徒,那些都不行。現在那些出家人或在家人,跑來佛門裡面學世間的東西,他以為:「我成佛要先把人做好」。我跟你講,那個根本是走錯路了。他會說:「因為我是初學,我應該要先修五戒十善,學學《弟子規》,了解因果」。乍聽之下,講得好像很對,但是永明延壽大師告訴我們,他說:你這種修行方式是錯的。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佛講的話你都不信,那你不是佛弟子啊!


永明大師說你拿這種世間的五戒十善與人,就像一個人很餓,你給他東西吃了,他好像飽了,但是這食物不乾淨,最後終究是生死毒發,沒有辦法了脫他的生死。所以說「但說大乘無咎」,就是直接教眾生學大乘,這沒有任何過失,而且窺基大師講:你現在直接學大乘,你就是頓根的人,是所謂的頓教。所謂的頓根不是愚鈍的「鈍」,是頓超的「頓」。因為你學小乘、學人天乘那是漸次教,你現在回過頭來直接學大乘,就是學圓頓大法,那你就是上根利智。這雖是窺基大師講的,但不是窺基大師的意思,是窺基大師依《涅槃經》的義趣告訴我們的,是事實,而不是窺基大師自創的,也不是在安慰你們的。所以祖師講經說法一定有依據,不是像現在的人穿鑿附會、胡說八道,以為做做法會就能超度眾生,做做慈善就叫幫助眾生,以為這樣就算代眾生受苦,這些都是不看經典,用自己的意思去揣測佛法,才會說「人做好了他就有佛法的基礎」!實際上正好相反,不光佛教基礎沒有,連做人基礎也沒做好,根本從來沒有入佛門。所以祖師講的「普代眾生受苦德」,簡單講就是教大家修行。


下面:


「《雜集論》云。於不堅堅覺。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種行德竟。」

在《雜集論》講「於不堅堅覺」,這是講菩薩修行。所謂「不堅」就是說六道輪迴當中的一切都是不堅固的,終究壞滅。能夠在這裡面「堅覺」意思就是:能夠覺悟、能夠發出離心。大菩薩如是,大家修行亦復如是。


知道這個身終歸幻滅,終究是敗壞,這是「不堅」。
可是你能在這當中懂得要修行,這就「於不堅堅覺」。所謂「深住於顛倒」不是教你心顛倒,而是要你在這個顛倒的世界當中,能夠離煩惱所惱。後面兩句是要一起看,「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


所以,你們看經若只看上面那一句而不看下面那一句,就會像現在外面有些出家人看不懂經典一樣,像《佛說父母恩難報經》這部安士高大師翻譯的版本是真正的佛經;可是另一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假的,經題差了一個字,那是偽經,裡面假託孝順之名,而實際上是在毀謗出家人,是在毀謗正法的。你們不要亂看,看了,你就會開始毀謗出家人,你業障就會很重。那部偽經它裡面所說的、所毀謗的事情,佛在《大報恩經》裡面早就全部都把它破掉了。如果你看經只看上面那一句,而不看後面的經文,那你就變成斷章取義。


若不整部經看清楚,不全篇去了解,看經只看文字而不懂意思,就因為有講「孝順」就認為是正確的,那你根本不懂佛法。現在有很多人,尤其是出家人,錯解《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去教信徒,說:「你即使左肩挑父、右肩挑母,你還不孝順!」這就是只取一半的意思。佛是告訴我們「左肩挑父、右肩挑母」這樣在世間孝順也都不算圓滿。接著後面的經文有講到,要你度你的父母學佛,這才叫圓滿,所以佛做給我們看。你不要只看到佛回去抬他爸爸棺材,就以為佛有那種世間人的情執、情見。釋迦牟尼在《涅槃經》裡面有講,如果你們這樣看我,你們就搞錯了,你們是在毀謗我!


所以,佛法重點不是在教眾生去做世間事。就像佛講過淨業三福,佛為什麼講淨業三福?是因為阿闍世王把他爸爸關起來,這樣做有不好的影響,所以釋迦牟尼佛順帶講個淨業三福,教大家要孝順父母。但是這三福中最重要的是後面的第三福,不是第一福跟第二福,第三福具足,那前面的兩福自然具足;若你只有前面兩福,缺了後面第三福,那不算足具。所以必然是「三事」,這也是在告訴你,在看經典時,要懂得怎麼看。


「深住於顛到。離煩惱所惱。」在這顛倒的世界當中,你能夠離煩惱所惱,而且得最上菩提,有所成就。


「已上明四種行德竟。」到此,說明了以上四種行德。

再看下面,
「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


前面講自性的作用,現在要教你怎麼來修證,怎麼來成就。用不離體,所以「攝用歸體」入五止門。


「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


五止門者,謂依前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所以前面講「無有眾生,無有能度所度」,沒有希望眾生有毛髮報恩之心。雖然度眾生,但是眾生相空,心裡毫不執著。雖然行布施而不著布施相,雖持戒而不著戒相,雖然行一切的善行而不著於善惡當中,這個叫「當相即空」。「相盡心澄」是說了知「相」空,既然空,心自然沒有絲毫的妄想顛倒。「相盡心澄。而修止也。」就是會相歸性,知道心體寂滅,所以叫做「止」。這是大乘的止觀,跟小乘所謂的止息煩惱入空不一樣,大乘它是「即觀之止」。所以大乘的「止」不是只像世間的禪定,定在那邊、死寂一片,或是像二乘墮空之止,或是一般菩薩捨兩邊取中道的止,這都不算真正的大乘止觀。大乘止觀是教你能夠知道心體寂滅,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當下寂滅。它是教你這樣來作觀。


「所言入者。性相俱泯。」「性」就是指我們的真性、真如佛性。「相」就是一切的相狀、現象。俱「泯」就是寂滅的意思。「體周法界」是說心體本自周遍法界。「入無入相」是:無有能入與無有所入,沒有「能入的心跟所入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離開能所」。性相俱泯,不存絲毫知見,不存絲毫軌則,知道法界相寂滅,這個才叫做「入」。無有能入、無有所入,所以講性相寂滅,體周法界,這才是所謂的「入止」。



下面講
「《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這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如來甚深的境界,其量有多大呢?「等虛空」,所以說「體周法界」。「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所以一切眾生入此大寂滅禪定,而實無所入。為什麼?因為本自寂滅。若有「所入」呢?則有能所,那就失去了寂滅的義趣,所以說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所這裡跟你講大乘的止觀,你再去對照外面小乘所說的:它也有止觀、它也有禪,你去比看看!絕對是大乘的究竟。它教你有所修、有所取、有所證。我這一講,那些外道又要轉計:「我也是無所修,無所取,無所證」。不一樣,你的「無」是墮在無中;我們大乘佛法講的「無」是「即有之無、即無之有」。那外道還會再轉計,說他的也有「即有之無、即無之有」。這正是祖師講的,叫「盜牛之論」。自己犯了錯、還要狡辯,偷了牛,還說只是看見繩子,拉了繩子而已,沒偷牛。這就是盜牛之論。所以不管小乘他說它有、還是說它無,說它亦有亦無,說它非有非無,這些小乘、外道都還是不了心性。所以你只要用佛法來對照、用《楞嚴經》來對照,那就一清二楚了。可是你要小心,現在有些外道也講《楞嚴經》,所以我提醒你們不要聽現代人說的,你看祖師的、看蕅益大師的,那就沒有問題了。看不懂沒有關係,只要肯多熏習,自然業障消,佛菩薩會加持你,你會慢慢懂得。不要總以為你看個一次、兩次就想懂,沒那麼簡單。但只要你是看祖師的,我可以跟你保證:縱然不能全盤的領悟,至少你不墮邪見,因為祖師不會傳邪見給你。除非你自己心裡不正、妄想顛倒太重,那自己起邪見錯解,那就是你的問題,不是祖師的問題。

「又準《入佛境界經》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

依照《入佛境界經》所說,入無相定,什麼叫「無相定」?這不是禪定的無相定、無想定。這是講大乘的「無相」,知相寂滅,唯是自心所作,唯是心現之法,這才叫無相。所謂「無相」不是沒有相,而是說「心所現相」,所現之法全體是心,所以叫「無相」。前面引《華嚴經》講,所謂華藏世界無論若山若河,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所以說「唯心」故名為無相,眾生不了達,以為真的有相可除。實際上佛法講的無相是講唯心。「相」是假名,全體是心。心,不墮斷常,能起隨緣的妙用,所以能現相。我講這個都是按經教跟你講,沒有講很快,你們要慢慢理解。因為剛開始接觸難免生疏,但不要覺得很難,我也是依祖師大德、依經典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慢慢學才能夠了解的,是要有一點耐性,不要怕難、不要怕苦、不要怕煩,你真正下工夫,你會得到佛法的利益。


「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見到諸法寂滅相,所以「常入平等故」,為什麼說「常入」呢?因為「一入永入」,所以名為「常入」。世間人的禪定,他還有「入定、出定」,二乘也是。菩薩常在定中,為什麼?因為他知法寂滅,所以他的定是沒有出入的。但是,沒有出入,不妨出入,這就是大機大用。這裡講的五「止」,所謂的寂滅,不是死寂一片。他還能夠東方入定、西方起,男身沒、女身彰,一身入定、多身出定,他都可以,這是得大自在。所以,「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也沒有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所以稱為「無所觀」。這無所觀是講沒有所觀的境,既然沒有所觀的境,也沒有能觀的心,因為「本來如此」,這才叫真入,不是去想像、去造作。所以你修觀經、你念佛,它不是去想像的,而是心真正契入佛境界。藉由觀法、藉由念佛來契入這樣的境界。
所以大乘講的禪定、講的止觀,不是有出、有入的那種止觀。有出、有入的那種都是不了義。


再來看


「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更無可入也。」


所以就跟我前面講的一模一樣,眾生本就在如來境界之中,所以現在所謂的「入」,也只是「復本心源」而已。真正入了這個境界,也是恢復本來而已,所以說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沒有能觀之心與所觀的境界。為什麼?因為本來就在寂滅境界之中。


再看下面: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乃至悟已。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而可入也。」


就像一個人迷路了,以為東邊是西邊。等你用現在的衛星定位系統,把你所在位置方位搞清楚了。一旦你把方向搞清楚了,你誤以為的西邊,其實當下就是東邊,所以說「更無別東可入也」。眾生亦復如是。


這上面是比喻,再看下面,是以比喻來合於所說之法,所以叫「以喻合法」。


「眾生迷故謂妄可捨。謂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無別真而可入也。」


眾生迷惑顛倒,以為有妄可捨、有真可入,以為有個「真如」、有個「涅槃」來讓他契入,實際上「乃至悟已」,真正入了這樣的境界,「妄即是真」,所以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更無別真而可入也。」所以說「當相即空」,在煩惱當中,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這講的就不是一般二乘、凡夫、小乘以及外道所能理解的。但現在你要小心那些外道,他會用一些相似的名詞,講一些相似法,來摻入外道法裡面、或是小乘法裡面,他以為也有大乘力用,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在《法華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沒有二乘。佛法中只有菩薩,沒有聲聞。為什麼?這就是破這些在末法的二乘人,或是在他法滅後的轉計。所以這是世尊在法華會上,展現出他的大慈大悲,把真話說出來,省得後世的這些弟子爭論不休。
所以你直接學大乘,那就是契合佛的本懷。


再看下面


「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也。」


這就是先告訴你「諸法實相」,「入」與「不入」本來就平等。所以這裡講「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所謂「不入」者,就是講眾生本有的境界。而「入」呢?就是講你要去修行。就跟念佛一樣,「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所說「無念」者,因為眾生本來是佛,故名無念。
只是眾生有無始劫來的妄想顛倒,就像前面所說的「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粗穢之垢,如不加以種種磨治,終無得淨」。眾生的真如自性亦復如是,久被無明塵勞所蓋覆,如不以定慧種種熏修,終究沒辦法清淨。所以還是要修,但是「修無所修」;所以不入而入,故云入也。何以故?因為入與不入本來平等。為什麼呢?入了這個境界,或不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本來就寂滅。雖說平等,但是力用不同,眾生不入,所以九界輪轉。為什麼說「九界輪轉」呢?因為六道輪迴的眾生有「分段生死」,四聖法界有變易生死,雖全在這當中輪轉,它的力用會有所不同。所以這裡講「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重點在「同一法界」。為什麼?你入與不入,法界一樣是寂然,但是這裡有秘意,就是「力用」會不同。

「《起信論》云。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是名入真如門也。」


起信論講:你能觀「無念」,即是入真如。心能無念即是真如
;心若有念那就叫凡夫。所以大家還是要修行,但是為什麼祖師費這麼多口舌呢?或許你覺得祖師怎麼講得那麼難,修就對了嘛。其實這正是祖師大慈大悲之處,為什麼?因為祖師怕你預立一個境界,在那裡起「能所心」,所以先告訴你事實真相是什麼,而後你再來修,這才叫稱性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