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素食食譜:琉璃豆腐羹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琉璃豆腐羹
原料:鮮香菇、豆腐、銀耳
做法:
1、銀耳用水泡開,撕成小朵。鮮香菇和豆腐切粒。
2、起鍋加入一大碗水,水滾後倒入所有材料,用鹽、蘑菇精和少許白胡椒粉調味,最後勾欠至適當濃稠度即可。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三輩往生第二十四)-6 黃念祖居士註


本解崇尚他佛,或疑有昧心宗。茲引三論,以為佐證。
一、靈峰大師《要解》云:「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何也。』答:『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又悉檀四益,後三益事不孤起。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則欣厭二益,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唯即事持達理持,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反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二、《無量壽起信論》云:「問:『臨終見佛,為是自佛,為是他佛。若他佛者,即成魔業。若自佛者,想力所成,虛妄不實,云何往生。』答:『自佛他佛,總成戲論。人我兩忘,自他不異。諸佛法身,湛然常寂。以本願故,感應道交,即自即他,無虛無實,唯一真如,周遍法界。眾生依於業緣,幻有分段。如居屋下,不見天日。念力誠堅,幻緣斯淨。如撤屋蔀,天日豁然。任運往生,還同本得。』」此論掃盡一切分別,自他生佛總成戲論。唯一真如湛寂周遍。任運往生極樂,還在本心之內。
三、《彌陀疏鈔》云:「著事而迷理,類童蒙讀古聖之書。昏墀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自云巨富,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所謂雖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約理則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能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又《疏》云:「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鈔》曰:「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虛。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淨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者也。」讀者當三復斯言,慎勿執理廢事,諱言他佛,輕視淨土,而自招殃禍也。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素食食譜:海帶拌腐竹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海帶拌腐竹
原料:新鮮海帶絲一把、乾腐竹一條、胡蘿蔔一小塊
做法:
1、乾腐竹用水泡軟切段,新鮮海帶絲洗淨切段,把兩者分別放入滾水中燙一下,撈出晾涼;胡蘿蔔切絲。
2、將腐竹、海帶絲、胡蘿蔔絲放入碗中,加鹽、醋、蘑菇精、香油拌勻即可。如果喜歡,還可以放少許芥末和芝麻醬。





悟顯法師開示 三皈傳授



悟顯法師開示

三皈傳授

今天三皈依儀式是使用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為弟子授三皈所用的儀軌,是相當殊勝,儀式也非常的簡單。重點是在於受三皈以後,要怎麼樣做個佛弟子。

皈就是皈依,每一個人都很清楚,但再講深刻一點,就是「認同」的意思,因為認同佛法,認同佛教,所以願意來做三寶弟子,這認同就是從現在開始,三皈:皈依佛、法、僧,翻成中文就是覺、正、淨,今天願意認同佛陀的教育,從迷、邪、染回頭,皈依覺、正、淨。願意轉變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從迷、邪、染回頭。每個人都想要回皈、都想要回頭依覺、正、淨,那第一個,對於經教要能瞭解,也就是從佛法的﹁解門」入手,你才能夠修行,如果不瞭解道理,沒有聽經,不曉得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也不知道佛教的教義是什麼,誤以為就是修修善、念念佛,臨終再助念一下,然後就到西方淨土去了,總以為佛法就是如此,甚至認為所有的宗教都一樣,今天來佛門皈依,明天到別的地方受洗,如果沒有透過聽經,是不能夠瞭解佛教究竟是什麼,所以聽經在佛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帶過一次佛七,也沒有做過經懺佛事,最主要的就是講經,可見佛門最重視的就是講經,只有講經才是真正的超度法會,能夠度現在的眾生,能夠度未來的眾生,能夠度眼前的眾生,「眼前」就是有形的眾生,也能夠度無形的眾生,真是冥陽兩利。今天正巧是釋迦牟尼佛誕辰,叫做佛誕日,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要瞭解三皈的意思,佛要我們皈依的是自性覺,自性覺就是你有跟佛完全一樣的清淨真心,這叫做自性覺,佛陀的教育就是要教眾生皈依自性覺,教眾生明心見性,任何的宗派都一樣,不是說淨土宗就不用。現在學淨土的,很多都忽略了這點,以為只要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就一了百了了,即使到極樂世界去,還是要修行,佛還是要教大家明心見性。《觀經》裡的九品往生,九品統統都是要見性的,淨宗的《無量壽經》三輩,每一輩都是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發」是顯發的意思,「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就淨宗狹義的來說,是一心念佛;廣義的來說,就是心念清淨,無有他想,無論做什麼事、隨緣應物,都只是一心的作用而已,如同水一樣,在圓則圓,在方則方,不失其「濕性」,這是一向專念。

所以發菩提心是「體」,一向專念是「用」,體用一如,這是淨宗修學的總依止。三輩九品要談的都是明心見性,不是只教你在事相上做做好事、做做好人,當然遠不止如此而已,哪是這樣就能夠成佛了。很多人聽到這講法,又有疑問,那是不是好人不要做、好事不用做了?好人不做你就是個壞人,不做好事那就只會做壞事,更不能成就。所以要會聽經,佛出世講的就是教我們明心見性,很多現代的學佛人都忘記。沒有見性,你學什麼都是枉然,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那要用什麼方式才能見性?有人誤以為六祖能見性,是因為他在後堂掃地、舂米;若以為這樣就能見性,那是外道說,以為只要多做事、努力做、勤苦做,這樣就能見性,不是這樣的,見性要依法來見,依著佛陀講的正法,依著大乘佛法,這樣才能見性。在大乘佛法裡面,最重要的是一乘的經典《華嚴經》、《法華經》、《梵網經》都是,想明心見性要依著一乘的了義來修習,不是依人天乘,不是依小乘,《法華經》講:「小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小智就是小乘,在法華會上,小乘尚且被佛喝斥,何況是不了義的人天乘。《維摩詰經》中,須彌燈王如來的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舍利弗等二乘的羅漢,用盡他的神通道力,都沒有辦法上得了師子座,後來請問維摩詰居士,維摩詰告訴他:「汝等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可登座」。就是要你發無上正覺之心,就是開明本性,你的本性完全顯露出來,才能夠登須彌燈王如來的師子座,這師子座就是眾生的常住常坐之處,也就是眾生的本來面目。想要登座,就要依法,要見性,要依著佛陀講的一乘經典,這才能見,不是依外道典籍或是依世間典籍,依那些都不能見。

皈依僧,「僧」就是不落知見、不落知解,不是只有聽到道理如此而已,要去做轉變,要真真實實的從一切境界當中回頭,從迷惑顛倒裡回頭,這叫「僧」,這是因上的僧。至於果上的僧,「僧」翻成中文就是「和合無礙」的意思,於一切法和合無礙,無論理事、因果、性向,大能入小、小能入大,這是真正的僧,這僧不是凡夫,是講果上的僧。現在講果還太早,要先修因,因就是現在要怎麼做,所以現在先要認同佛法,願意學佛教,就算是從迷惑顛倒裡面回頭。

佛教最重視的一項功課就是吃素,有人問受三皈是不是就不能吃葷腥了?當然不是。但是鼓勵吃素,希望大家盡量吃素,最好不要再吃葷腥,這才能算是開始皈依,沒有吃素還要跟人說自己是佛弟子,那佛在《楞嚴經》講,他不承認,所以要當個佛弟子,就從現在開始發心吃素,開始做真正的佛弟子。吃素其實不會不健康、不會營養不夠,很多人誤認為吃素會營養不良,實際上不會,吃素是真正健康的飲食,而且在每一餐當中,都跟一切眾生結善緣,吃葷腥則是天天跟眾生結惡緣,而且這些眾生將來一定會報復你;吃素卻不會,吃素就跟眾生結善緣,吃得久了,這些小動物看到你也歡喜,牠會保護你,牠會跟你很好,無論你走到哪兒,人人看了歡喜,這是吃素的功德。所以講落實三皈,要從吃素開始做。

每天也要定一些功課,念念佛、做早、晚課,這才算有一點開始學佛,如此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才能夠真正明心見性,你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也是要見性。

還要再跟大家強調的是現在很多道場講的內容,就是佛在世時所喝斥的外道法,剛開始講法都會投其所好,給你的利益其實是非常短暫的,好像嘗到了一點甜頭,但是實際上受到的損害更大,不但不能夠改正煩惱習氣,煩惱習氣還會在心中默默的、秘密的增長。這一點要相當的注意,不要碰到世間能言善道的人,他會投其所好,隨順你的愛好去說法使你歡喜,讓你耽溺世間永遠都出不了輪迴;所講的這種內容不是佛教的正法,佛弟子都不要去聽,也不要去學。

皈依證的內容,大概說一下: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妙音是佛替你們取的名字,《無量壽經》講的,大家現在接觸到淨土法門,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成佛後,同名「妙音如來」。始從今日,從今天開始,種成佛的因,乃至命存,「命存」就是直到命終的時候,皈依佛陀兩足中尊,佛陀是福慧二足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達摩就是法的意思,法可以幫助離欲,能離欲是最尊貴的。「欲」就是欲求、貪欲。皈依僧伽諸眾中尊,在所有的團體裡面,僧團是最受大眾所尊敬的,加入僧團不一定要出家,只要心裡面煩惱放下,同樣是人類,你比人家煩惱更少,欲望更少,慈悲心更多,那就是諸眾中尊。

既皈依佛,以佛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天神;就是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再接觸外道了。既皈依法,以法為師,以佛陀講的經教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典籍。像現在盛行的《弟子規》、《感應篇》這些,統統不要去皈依,這些不是佛法!這是保護大家學佛的善根,受了三皈,是不是真正的三皈弟子,就看大家有沒有決心、有沒有毅力當個佛弟子,不要人家幾句話:「你沒有基礎」,要你再學一點世間法,心就動搖了!從現在開始皈依佛法,就不要再去學那些東西,那對你的道業一點幫助都沒有,不但對道業沒有幫助,還會增長世間意、增長情見,所以釋迦牟尼佛教誡弟子,絕對不要去看這些東西,這是佛陀的教誡。佛在臨終的時候講,要「以戒為師、以法為師。」法就是佛所講的佛法,而不是世間人講的典籍,講那些世間話的人他自己生死都沒有了,還在沈淪,看他的文章作品怎麼能夠幫眾生了生脫死?所以佛說不要皈依外道典籍,外道教人心外求法,心裡一旦有煩惱,人家跟你講一些世間話,告訴你要怎麼樣子讓家庭幸福、讓事業圓滿,講怎麼會有幸福人生…,這些統統都是在欺騙你,要你墮落輪迴。

釋迦牟尼佛對眾生無所求,不會欺騙眾生,只有學佛才能真正消災免難,業障消了,處於什麼境界都歡喜。業障沒有消,一直往境界上去求,心只會越求越苦,求到了這一樣,還有別樣求不到,還想再求,越求越多,越想越多。這絕不是佛陀的教育,佛教眾生,皈依法離欲中尊,真正的佛法可以幫助眾生離欲,離欲求心,而不是用《弟子規》或用《感應篇》,用這些東西沒有辦法幫助眾生離欲,沒有辦法幫助眾生解脫。精舍完全沒有這些世間典籍,在這裡要看就看佛經,想深信因果,就看大乘經,就讀《無量壽經》,不用讀《了凡四訓》;只學憨山大師就好,不用學袁了凡,袁了凡是個凡夫,生死沒有了。憨山大師同樣遇到雲谷禪師,萬緣放下、明心見性,當生解脫成為一代祖師。碰到同樣一個人,但是結果大不一樣,當然要挑殊勝的來學。

相信大家都知道,黃金跟瓦礫應該要選擇哪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是選擇黃金,不是選擇瓦礫。了凡先生就是對世間放不下,貪求名聞利養,而雲谷禪師也非常的慈悲,幫助他讓他隨心滿願,教他念準提咒,消一點業,但是念準提咒的功德不是只有給你世間的名利而已,它還可以給你更多,但是袁了凡只要世間名利,準提菩薩也就只給他世間的好處。

再來既皈依僧,以僧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徒眾,不是說出家人以外的就是外道徒眾,如果身旁的同參道友,拉著要你去學世間法,這些都是外道徒眾,牽引著你,動搖你的信心、動搖你的道心哪!如果有哪位法師在提倡這些,說對學佛會有幫助,對道業會有幫助,那是騙人的,要騙那些腳跟不穩的人再去輪迴,引誘眾生不要皈依佛陀,他們所教的是要三寶弟子背師叛道,這種人不能親近,如果一聽到要你去學世間法,就要知道這是外道邪師、外道徒眾,所以才提倡讀這些外道典籍,而他就是外道邪師,這點要相當的清楚,不要再皈依外道徒眾了。

大家身邊就充斥著讓你道業沒有辦法增進的人,不斷給你情、給你愛、給你束縛,當然除了自身心中有貪瞋癡,還有外緣也非常的不好。從現在開始皈依佛陀,不要再跟這些退緣接觸,心既不攀緣,身也不要聽他們蠱惑而跟從,真正能做到,這才是真正的皈依。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素食食譜:家常麻婆豆腐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家常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簡單易做,又特別下飯。
原料:嫩豆腐一塊、青菜葉、薑、麻婆豆腐調料
做法:
1、薑切絲、青菜葉切碎,豆腐切厚片。
2、油熱,爆香薑絲,放入青菜碎翻炒,再根據自己口味加入適量麻婆豆腐調料及水,並放入豆腐塊,煮開後,加鹽、蘑菇精,最後用生粉勾薄欠,裝碟。
注意:
1、豆腐塊放入時,勿翻炒過度。
2、這次用的是芥菜葉,可隨意加入其他青菜葉。
3、這次用的麻婆豆腐調料味道不錯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上-27 印光大師著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上-27  印光大師著
復甯德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原名志武)
禮佛菩薩.心中默念.啟口稱念.均可。心經.於彌陀經前後念.亦可。以經初念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之故.當於彌陀經往生咒念完.再念心經。埵.譚朵音。獲.得也。無生忍.即於一切善惡凡聖境界.了無一念生心動念之相可得。金剛經.謂三心了不可得.即是無生忍之註腳。且勿謂於一切境.了無一念生心動念.便成枯木寒灰。正所謂寂然不動.如明鏡之空無一物.感而遂通.如明鏡之有形斯映。正當有形斯映時.仍然空無一物。唯其空無一物.故得有形斯映。無生忍.彷彿如是.祈善會之。能證乎此.則入大菩薩位矣.非爾我之所能即獲也。繞佛.當如日月之由東、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東、至北、至西、至南。以順繞有功德.逆繞有罪過。圍繞之法.西域最重.與禮拜不相上下.其意便隨順於佛也。念佛時.念觀音.不必另起頭念觀音讚.念佛號完.即接觀音可也。大士.即菩薩之別號.一切菩薩均可稱.非獨觀音為然。常示.了無有益.能常省察.則一句亦有餘裕.不能省察.縱將一大藏經通寫來.也無用處。現今之世.又非本年六月以前之世。江南江北.通成水國.聞之痛心。天災人禍.相繼而至。當令家人.同念觀音.以為預防也。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素食食譜:香炒豆筋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香炒豆筋
原料:豆筋(如圖)、馬鈴薯、青紅尖椒、薑
做法:
1、豆筋用開水泡三個小時以上,泡軟後切斜塊備用。馬鈴薯削皮切片、青紅尖椒切塊。
2、鍋加油燒熱,爆香薑末,加入豆筋煸炒後,再加入其他材料一同翻炒,加鹽、醬油、蘑菇精調味,即可出鍋。
心得:
1、炒的過程中,如果怕炒焦,可加入少許水分,但此菜沒有湯汁,也不需要勾芡。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三輩往生第二十四)-5 黃念祖居士註


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因上二者,不可分割。發菩提心,信也,願也。一向專念,行也。信願行三,缺一不可。《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即為淨土指南。由此執持名號,乃為正行。」意謂無上菩提心,乃修淨土者之指南針。航海者,賴指南針以定方向。欲出生死苦海,直登極樂彼岸者,則賴菩提心以為導引。故知「發菩提心」者,修淨業者,必不可少也。又由此菩提心,而持名號,乃為正行。是謂,苟無菩提心,雖持名號,亦非正行也。如《彌陀要解》云:「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反之,雖發菩提心,但無求生淨土之願行,另修他門,則非淨土之機,亦不得往生。是故經中,三輩往生,俱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蓋此實為三輩往生必備之正因。
「修諸功德」。見彌陀第十九「聞名發心願」。願曰:「聞我名號,發菩提心。奉行六波羅蜜。」又《漢譯》(《吳譯》同之)曰:「其最上第一輩者....就無為道。當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經者。作沙門不當虧失經戒。....至精願欲生無量清淨佛國,當念至心不斷絕者。」綜上二經,則知「修諸功德」正指奉行六度。《觀經》中上品上生者,應「具諸戒行」,「讀誦大乘」及「修行六念(六念者,佛、法、僧、戒、施、天),迴向發願」,其實亦即奉行六度也。
「願生其國」,亦即第十八願中「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第十九願「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與第廿一願中「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第廿二願「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如是諸願中,皆以發願回向,求生淨土為勸也。《阿彌陀經》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又云:「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願生其國」實為往生極樂之關鍵。
「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正第廿「臨終接引願」之成就。彌陀願海所惠真實之利也。《稱讚淨土經》云:「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經中「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是為淨宗之心髓。因佛力加被,行人心始不亂。於是十念相續,便得往生。故稱淨土為果教,是他力法門,是易行道,是普被萬類之慈航,均在是也。經云下輩者,「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更顯此不可思議之他力。
「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此云自然化生者,表非胎卵濕化四生中之化生。如《法華文句》云:「《胎經》云:蓮華生者,非胎卵濕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也。」又亦非《涅槃經》所謂之濕生。彼經云:庵羅樹女等,因樹華而生,名為濕生。蓋穢土草木,常有濕氣。庵羅樹女等,托此濕氣而生,乃名濕生。今淨土中,蓮華與人俱是同時而有,自然化現,不藉濕氣,故亦非濕生也。
「智慧勇猛」。謂智慧明了銳利,能破煩惱憍慢賊軍,故云「勇猛」。如《智度論》云:「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又《維摩經》云:「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又《心地觀經》云:「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斷生死,離繫縛故。」「神通自在」。神通無礙也。如經云:「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等也。
又《觀經》中詳明上輩之三品。茲節錄嘉祥《義疏》:「第一謂上品上生。發菩提心,修行經七日,則生彼國。見彼佛身,聞說妙法,則悟無生法忍。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第二,上品中生。不必讀誦大乘經。但善解義理,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此功德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彼國七寶池中大蓮華中。經一宿則開。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此亦是七地無生。前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今中品經一小劫得無生也。第三,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不謗大乘。彼國華中一日一夜乃開。復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今下品得初地無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無生。」又《彌陀疏鈔》更謂上上品住生中,最上者可至八地。《鈔》云:「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餘可知矣。」可見上輩往生,見佛聞法,即悟無生,可登八地,足證「智慧勇猛」也。
「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此指現在以及當來一切眾生,欲於當世親自眼見阿彌陀佛也。《觀經》謂上品上生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又上品中生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又上品下生者,「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觀經》與本經,同謂行者於命終前,見佛來迎,是即「今世見阿彌陀佛」也。於此五濁惡世,無佛之世,能見彼佛,實是希有。全憑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思議力。復因行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廣積功德,發願迴向,求生彼國。與佛願相應,故能見佛。由見佛故,即得往生,永無退轉。必證無上菩提。段末復示「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蓋此乃往生之主因。加之以「積集善根,應持迴向。」以是勝因,必得妙果。故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素食食譜:香乾豆腐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香乾豆腐
原料:豆腐、香菇、枸杞、薑
調味料:乾辣椒、花椒粒、孜然粉、咖喱粉、紫蘇、香菜
做法:
1、豆腐切小塊,用油略煎一下備用。
2、起鍋熱油,放入幹辣椒、花椒與豆腐一起翻炒,
3、再放入香菇、枸杞、薑片並加醬油、蘑菇精、孜然粉、咖喱粉、紫蘇葉和少許水燉。
4、等水不多時加香菜出鍋。




悟顯法師開示 傳授三皈依



悟顯法師開示

傳授三皈依

三皈依是佛教修學的三個綱領,不是皈依哪一個法師,不是皈依哪一個道場。聽說現在外面有的地方很誇張:「你是我的皈依弟子,每個月都要供養」。佛門沒有這種事。傳授三皈就是傳授修學佛法的三個重點,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就是覺悟的意思;法就是正知正見;僧就是清淨不染,這是佛、法、僧。受了三皈以後,就要想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起心動念要覺,不能迷。有人說學佛是迷信,學佛並不是迷信,學佛是學覺悟;有人本身不了解佛法,就說佛教是迷信,這個說法才是迷信。只有因不明瞭就去相信,才叫迷信。受了三皈就已經明瞭且相信了,這絕不是迷信。

「皈依佛」就是依止覺悟,要依般若波羅蜜多才是覺悟。法就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要依經典所說的,佛教四依法,要依法不依人,現代很多都是依人不依法,看哪一位法師自己跟他比較熟,或他講的話還蠻中聽的,我就依止他,這是依人不依法,佛教我們要依法不依人。再來是依義不依語,經典翻成中文,有它的義趣存在,但很多人看經卻死在句下,不知道經典要表達的義趣,實際上所有的經典說的就是「諸法實相」,就是教我們除斷貪瞋癡慢,不要再輪迴了,這才是經典的義趣。所以要依義不依語,雖然言詞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但是詞能達義,只要懂得它的義趣。

經典的翻譯,從東漢末年永平十年一直到宋朝,經歷了好幾百年,經典一直到宋朝才有大藏經,每個朝代不同,用詞也有不同,甚至譯法也不同,總會有一些不同的用語出現,但是要能夠體會它的義趣。能體會義趣之後,佛又教我們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能幫助你究竟解脫煩惱;像人天乘就屬於不了義,只是教眾生在這世間做好事、做好人,這在佛門判為不了義法。「了義法」涵蓋著人天乘,但是人天乘不能涵蓋「了義法」,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雖然是同一心,但是作用不同、果報不同。具足五戒十善,可以天、可以得人身,做點善事家庭也許有一點幸福圓滿,但不會太多。了義法卻可以令你徹底的解脫,得到你想要的圓滿,這是真了義。還有一種了義,就是能夠幫助你快速把煩惱放下,這是了義、頓超的方式。講到頓超,祖師大德常說淨土是了義當中的了義,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學,而且都很容易學,印光大師講:「用功少而收效速。」這句話大家最喜歡。不要以為是:念佛念得少,得到的效果就可以很大。不能這樣解,意思是說不用像其他法門,有這麼多的前行方便,直接念這句佛號就可以成就。念佛要念得專,質量要好、品質要佳,這是依了義法。依了義法之後,佛教我們還要依智不依識,「智」是智慧,就是般若智慧,《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所以智慧不能迷失掉,智慧是眾生本來具有的;在淨土宗就是佛號不能間斷、不要夾雜。早上要做早課,晚上要做晚課,時間長短可以自己拿捏,全在個人發心,不是說受了三皈就非要做多長的早課,那都是自己的發心。甚至像一串念珠一百零八顆,念個一圈也是早課,念個一圈也是晚課,有時間就多念兩圈,念個十圈那就是一千聲,當作早課也可以,沒有時間,念十聲,也可以當早課,就是要定時熏習,這是依智不依識。你在起煩惱的時候就是「識」,不管是什麼事情,或誰對誰錯,當起煩惱了,就是識在作用,不用講到八識五十一心所這麼複雜。起煩惱的時候就是意識在作用,總是放不下、看不破,所以佛教我們依智不依識,在淨宗就是依靠這句佛號,這是「皈依法」。

「皈依僧」是清淨無染,在所有的時候,身要合於律儀,像來精舍受皈依的同修,都有一本《學佛行儀》結緣;由身得清淨,由外而內再來心得清涼。《楞嚴經》講:「我以執身次第執心。然後身心一切通利。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先把身調伏好,再來由外而內調心,這是一個漸次的方法。不要講到律儀,就認為是要約束人,律儀並不約束人,它可以幫助你得定、開慧,先有戒才有定,才有慧。有些人以為,不受戒那就沒事,不會有犯戒的果報,佛在經上講:「有戒可犯名菩薩,無戒可犯名為外道」。外道就是不學佛的人。你有律儀,不小心違犯了,你還能稱得上是一個學佛人,甚至可以稱為菩薩,菩薩是覺有情,還在修行,有時還會有過失,因為他學過,他知道,所以他能懺悔、能改過。外道卻不曉得這樣做是不對的,不知道這樣做會輪迴,就是無戒可犯、沒有律儀可犯,所以說是外道。勸大家能夠受五戒、受菩薩戒,就是依照佛在經上告訴大家的這個道理去做,能受戒都是相當殊勝的,甚至受了菩薩戒,永遠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戒沒有在退戒的,一受永受。五戒有滿分受、多分受、少分受,受一條也可以,不一定一次學五條,菩薩戒就全部都要學,受了戒有好處,能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世還受菩薩戒,這是非常殊勝的,這是「皈依僧」。所以受三皈,法師是把修學的綱領傳授給大眾,當然也不是皈依我。有些同修雖是老和尚幫他授的三皈,但也不是皈依老和尚,不要以為是老和尚傳給你所以比較殊勝,其實都一樣的。所講的跟佛講的必然相同,因為都是代替釋迦牟尼佛來傳授三個修學綱領。儀式中拜,不是拜法師,是拜佛像,大家是拜佛做老師。

如果是其他宗教,像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也可以受三皈,因為你跟上帝是父子關係,跟釋迦牟尼佛是師生關係,並沒有衝突;在家有好父母,在外有好老師,你父母一定很高興,這是真話。佛教之所以廣大就是沒有侷限,並沒有說你信了其他的宗教,就不能來學佛,沒有說一定要捨棄其他的生活才能來學佛!祖師講:「但向塵中了自心」,這個才是佛法。

三皈內容說的,皈依佛從於今日不皈依外道,不皈依外道經典、外道徒眾,就是希望你盡形壽不要退轉,一退轉那就學外道了,一起煩惱就是外道,心外求法就是外道。這皈依儀式相當簡單,最重要是要有恭敬心,一切法從恭敬心當中求,至誠能夠感通。受完後回去,要記得這三個綱領,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覺、要正、要淨。皈依佛、法、僧,我們常唱的三皈依,自皈依佛不是「自從」皈依佛,是皈依「自性佛」,是倒裝句,佛不在心外,覺悟的心就是本來具有的,正知正見的心就是本來具有的,清淨不染的心,清淨不染的行為就是眾生本來具足的,所以叫「三自皈」,皈依自性不是向外求,要能懂這個道理。

希望大家能夠吃素,素食是時尚,素食可以說是現代化的飲食趨勢,絕對比吃葷的方便,吃葷的還要吐骨頭,多不方便,像吃魚,那ㄧ餐吃得很不安穩,因為怕魚刺扎到。還有一個吃葷的例子:有位同修想,那我吃麥當勞就好了,麥當勞都沒有刺、也沒有骨頭,但是還是會跟眾生結惡緣,眾生看到你就會特別的不歡喜。吃素身上有慈悲的光明,有一種令眾生歡喜的光明,動物看到你,知道你不會傷害牠,你不會惱害牠,最低限度牠曉得你不會把牠吃掉,所以素食的好處特別多。再去看看醫院生病的人,還是吃葷的多;戰爭就是殺生來的,想要這世上沒有戰爭,除非眾生不食肉。殺害眾生吃眾生肉,眾生死了以後就像《楞嚴經》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牠們變成人之後來一個大屠殺,才有戰爭、人禍,這都是有因果的。如果你在家非得要煮葷的,那受三皈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之後在萬不得已非煮葷腥的時候,一定要幫牠念佛迴向,希望牠能夠超脫畜生身,這是不得已的方便。但還是盡量不要吃葷腥,實在不能夠避免你就要少吃,再來就不要吃,這樣最好。讓整個家庭都知道吃素的好處,吃素是健康的。有些人會告訴你,素料裡面有很多不好的東西,實際上還是葷腥比較多不好的,最重要的是葷腥裡帶有瞋恨心,是跟眾生結惡緣。也有人說吃素,蔬菜也有生命,那算不算殺生?這個妄想打得很大。蔬菜有沒有生命?如果說蔬菜有生命,那桌椅板凳也有生命,他們的理論是:用好的音樂給它聽,它會聽,會長得好,它能聽所以它有生命;那水也有生命。他認為說,你把它砍掉了它就算死亡,這是把植物擬人化,就像我們拿刀子把東西切斷,那東西自然就呈現兩段的現象,你不能說它分成兩段,它生命結束了。
在佛教生命的定義是有意識心、有七情五欲、有情識的反應;佛告訴我們蔬菜、植物是屬無情眾生,只是有時會有一些鬼神附在上面。所以像以前要砍樹,都要先祭拜,不像現代電鋸拿來就砍了,如有鬼神附在樹上,你砍那棵樹就好像拆它的房子,因為它是寄居在那樹上。所以不能夠說吃蔬菜就等於殺生,蔬菜沒有情識。有生命必須要有八識,有七情五欲,有這些作用。像動物就會執著,你要殺牠,牠就會跑、會哭。大家要曉得,吃這些青菜,你只是看到它有變化,不能說它有生命。很多東西都有變化,家裡的用品很多也都有變化,你不能夠說它有變化就是有生命,給蔬菜好的土壤、好的養分,它就變化出肥壯健康的樣子;你要是不理它,也不給它陽光,它就是呈現枯萎的樣子,這是變化相,不能說是有生命,這點要相當清楚。

最後還是叮嚀大家要吃素,如果真的不行,煮葷的時候,幫牠念阿彌陀佛迴向,或是念往生咒迴向,這是不得已的方式。有些法師不勸人吃素是因為怕初學聽到一定要吃素,他就不來學佛,所以先跟他說好好好沒有關係,可以吃,開方便是因為眾生不能接受。甚至有人說,佛陀時代也吃葷腥。但佛在《楞嚴經》講:「都是我神力化現」。佛陀在世的時候是這樣子,現在佛陀不在,吃了口口都要還。所以普勸眾生能夠選用素食來當自己的飲食。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素食食譜:香椿豆腐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香椿豆腐
原料:豆腐、香椿醬(具體說是泡在菜籽油裏的香椿,好象還不算是醬,暫時先這麼叫吧)、素蠔油
做法:
1、豆腐切片,用少許油煎至兩面金黃,取出盛盤。
2、另起鍋,將香椿連菜籽油一起倒入鍋中,再加入素蠔油、少許水一起煮沸,煮成香椿醬汁。
3、將醬汁淋在煎好的豆腐上即可。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上-26 印光大師著


復吳滄洲居士書三(民國二十年)
時疫流行.妻子罹病.當令彼等.各各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汝若會念大悲咒.當加持大悲水令服.自可痊癒.正不必汲汲於醫療也。汝之所說.似乎有得大意。然只空話.絕無一毫受用。佛法.法門無量.通須做到業盡情空.方可了生脫死。否則.縱有所得.依舊不奈生死何。若在今時.恐舉世亦難得一二做到業盡情空地位。唯有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願、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縱有通身業力.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所謂帶業往生者。一生西方.則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矣。以故末世善知識.多多均主持淨土。以淨土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故也。每有聰明人.稍明教義.或稍知禪理.便以通家自居.藐視念佛。謂念佛為愚夫愚婦之所為者.此皆不知自反。以知文義為實證之狂徒.定規說空行有.以身謗法.將來必墮三惡道.為愚夫愚婦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憐憫.而莫能救濟也。汝既願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慧滄.所謂換名不換體也。然前之滄.係自他俱溺之滄.今依佛法以修持.便成自他俱利之滄。滄雖同.其所以為滄者.固不止天淵懸隔也。其念佛修持方法.與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文鈔、嘉言錄.均已其說.此不備書。汝之照相已見.光之照相無有。以光一向不喜張羅.凡撐空場面之事.概不喜為。汝言昔於憨師長處.得光之歷史.此語亦非實跡。憨固信佛.未與光一通音問.恐彼於陳大心處聽得幾句。然光一向不與人說從前諸事。彼所說者.或近事.若出家前事.均屬附會。近有因放賑至吾村.由村中人抄與彼之歷史.亦不的確。以光離家五十二年.後生由傳聞而知一二。彼令光補.光以死期在即.不願留此空名於世.故不補。後又來書令補.光為彼寄一包書.亦不復彼之信。為汝說此者.以汝云知光歷史之故也。(其二)貴眷通肯念佛.可謂宿有佛緣.故得相為眷屬。所言不久與令夫人來蘇.竊謂不必。果能至誠懇切念佛.有何所欠。即不見印光.亦絕無所失.即見.又豈於文鈔之外.另有所口傳密授之妙法乎。若真有口傳密授之妙法.其人即是魔王外道.當遠避之不暇.又何可欲向彼求此法乎哉。況現今饑荒時世.若家中正主.通遠出數日.或致宵小乘機偷搶。倘萬一有此種事.不但汝夫婦被人謂迷信.人將謂印光無德.令人得禍也。趙雲鵬居士.皈依應慈法師.好極好極.又何必又皈依於光。即使定欲皈依.有何名不名之可談。民七.徐蔚如.與光未曾一面.因民元年見佛學叢報.載有常慚數篇.(此非我名.但隨便用之.以不願令人知名故也。)不知為僧為俗.因常打聽。至民五已打聽到.託友人疏通.欲通函請益.光拒之不許。至民七.將文鈔二十餘篇.印作一本.陪其母來普陀求皈依.光令皈依諦閑法師。(彼下山.即請諦閑法師進京講經。)十七年來函言.前欲皈依.師令皈依諦公.十年以來.心中終覺不慰.仍祈許以皈依。光復彼云.汝決欲皈依.即此便可.至於法名.仍用諦公法名.又何必另取乎。趙君已皈依應師.即猶欲以光為師.當於光所說修持方法上論.不當在法名上論。應師所說.乃大乘法。光所說者.乃非大非小.即大即小。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博地凡夫.同修共證之法.此法固宜注重。倘泛泛然與一切大乘法平看.則了生脫死.或在驢年。汝言一併度之之話.究難悉是長和一人.是併其三子.故且從緩。(其三)凡夫佛性.未曾親證.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發現而受用.故一切隨業耳。現世之色身.名為報身.即前生所作善惡之果報也。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業.然宿業未盡.何能即得往生。若厭世心切.竭誠講敬.專志念佛.求佛垂慈.早來接引.則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則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當其正戕時.已經心失正念。況其戕之之苦.苦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也。此種邪見.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切勿說此話.免得無知受害。有權力者.救人救世則易.害人害世亦易。若以害人害世而得權力.以期救人救世.固不如秉心慈善.隨分隨力之救人救世.為有益無損也。倘慕權力.而欲得以救人救世.請細思此大權力.能平白而得乎。果真實心修行.雖無權力.亦能救人救世.但不能如有權力之廣大耳。然果有權力.縱能行救人救世之事.欲其專注於道.不造惡業.則今無其人。富貴迷人.可畏之至。平常人.手中或有轉交之錢.尚非己物.則心念便變.而為諸惡。況真有大權.而不變其心者.能有幾人。切勿誤會.則自己幸甚.佛法幸甚。






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素食食譜:香椿拌豆腐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香椿拌豆腐
做法:
1、豆腐用水焯過,切成小方塊。
2、香椿洗淨,用開水略燙撈出,擠乾水分,切成碎末,撒在豆腐上,用鹽、蘑菇精、香油拌勻就好了。

另說:
1、香椿吃前要用開水焯,避免亞硝酸鹽中毒。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三輩往生第二十四)-4 黃念祖居士註


「第四,問答解釋者。問曰:若備修萬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諸法無行經》云:『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是人遠菩提,猶如天與地。』」釋曰:有人根據《諸法無行經》中所云,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可得。此求者乃遠離於菩提,如天與地之相隔遠。既然如此,今何云,修萬行,能得菩提之果,而成佛耶?以下作答。
菩提正體,理求無相。今作相求,不當理實。故名人遠也。是故經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釋曰:菩提真正之本體,契理,則無一切相。理者,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行人若作相以求,意存菩提之果,與求菩提之法,此均是法執,即是作相。自離於理體之實際,故云「不當理實」。此人則遠離於菩提也。
「今者雖知修行往求,了了識知理體無求,仍不壞假名,是故備修萬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龍樹菩薩釋曰:『是中不離四句者為縛。離四句者為解。』今祈(求也)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違二諦大道理也。」釋曰:不行而行,即無求而求。雖知理體無求,菩提無得,仍備修萬行,以感菩提,妙契中道,故能相感而相契也。
次者,《安樂集》依《淨土論》指出,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先須遠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釋曰:三種相違之法,即文中:一,「我心貪著自身」。二,「無安眾生心」。三,「恭敬供養自身心」。此三者必須遠離也。
《安樂集》續云:「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淨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佛國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以上所論違菩提門與隨順菩提門,正顯發心違順之異。凡已發菩提心修習淨業者,應常體究,切莫自違菩提門,違失本願,自障往生也。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云:「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又云「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又《圓中鈔》云:「今經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又「若執持名號,不問閒忙,不拘動靜,行住坐臥,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又「稱名之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攝機至廣之法門也。」又《遊心安樂道》云:「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又「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生,眾暗悉除。」又《安樂集》引證《觀佛三昧經》云:「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噉其華果,發狂而死。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香氣冒盛。遂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所言伊蘭林者,喻眾生身內三毒三障無邊眾罪。言栴檀者,喻眾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樹者,謂一切眾生,但能積念不斷,業道成辦也。」又《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其人當得無量之福,永當遠離三途之厄。命終之後,皆得往生彼佛剎土。」又《文殊般若經》云:「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又《淨修捷要》讚念佛法門云:「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全事即理,全妄歸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又云:「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又《無量壽起信論》云:「須知持名一法,最為簡要。行者初發心時,貴有定課。每日或千聲,或萬聲,或十萬聲。從少至多,由散入定。隨其念力,俱可往生。」又《安樂集》云:「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而能繫念相續不斷,即是功德門。是故經云菩薩摩訶薩,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現世行人,實應諦信此說,不必先求離相,但當老實持名。「依相專至,無不往生」。此實為眾生度生死海之指南針也。
上廣引經論,以明持名念佛殊勝利益。至於持念而云專念,更云一向專念者,如《觀念法門》所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問:五種因緣(指五念門),皆是淨業。何特於念佛行,專置一向之言耶?答,此有三義:一、謂諸行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二、為助念佛之正業,而說諸行之助業。三、以念佛而為正,以諸行而為傍。故云一向也。」下釋其義。「一向專念」,有下三義:一者,廢捨餘行,專立念佛。單提一句佛號,一門深入,不雜他法。諸行俱廢,唯立念佛名號一法。是名一向專念。二者,唯以念佛為正業。為助此正業,而修諸行。念佛為主,餘行為助。主攝諸助,助隨於主。主助圓融,同入彌陀一乘願海。故亦名一向專念也。三者,以念佛為正,餘行為傍。正傍有別,主次分明。一向念佛為主,雖不捨餘修,仍可名為一向專念也。此論甚妥。是以念佛行人,莫不兼修禮拜、作願、迴向等念門也。
依據上說,則念佛之人,或兼持往生、大悲、準提等咒,或兼持誦《心經》或《金剛經》等等,祇須主助分明,念佛綿密,亦皆不違於一向專念也。《無量壽起信論》更彰此旨。論曰:「行者既發菩提心,當修菩薩行。於世出世間,所有一毫之善,乃至無邊功德,悉以深心至誠心,回向極樂。亦得名為一向專念。不必棄捨百為,乃名專念。以佛性遍一切處。有棄有捨,不名念佛故。」此論甚契時機,當前世人,世事繁多,頗難摒除淨盡,終日念佛。但能深信切願,求生淨土。事來便做,事去即念。世法本無礙於佛法,何況更以世出世間,一切善行,以至誠心,回向極樂。故亦名一向專念。據《起信論》,兼行世善,尚得名為一向專念,更何況兼修餘出世法。例如:蕅益大師《梵室偶談》云:「又禪者欲生西方,不必改為念佛。但具信願,則參禪即淨土行也。」又大師曾掩關結壇,持往生咒,求生淨土,並作長偈為誓。偈云:「我以至誠心,深心回向心,然臂香三柱,結一七淨壇,專持往生咒,唯除食睡時。以此功德力,求決生安養。」足證但具往生信願,則參禪持咒皆淨土行也。又著《彌陀圓中鈔》之幽溪大師,一生修《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懺無虛日。臨終預知時至,手書《妙法蓮華經》五字,復高唱經題者再,泊然而寂。如是則修懺持經均是淨土行也。由是可知發菩提心,持佛名號,雖兼修餘法,亦得名為一向專念,亦得往生。但多門兼修,總未若一門深入。一心專至,稱念彌陀,則易使熟處變生,生處變熟。蓋愛染貪著,是眾生之熟處。菩提正念,是眾生之生(生疏)處。生處轉熟,方有可能於臨終苦迫之際,提得起這一句佛號,感佛接引,而得往生也。是故善導大師示曰:「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者,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念者,百中希(稀)得一二,千中希(稀)得三四。」


總之持名念佛,是諸佛本懷,究竟方便,徑中之徑。此誠為萬古不移之論。因人臨終,萬苦交迫,除持名外,餘行難起。如《觀經》云:五逆十惡之人,應墮惡道。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指觀想)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經云臨終不能觀佛,但仍能念佛名號,是顯持名之法,實為至易也。臨終易念,因得往生,是為至穩也。「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是為至頓也。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十念即得往生,帶業凡夫,頓齊補處,是為至圓也。持名妙法即至簡易穩妥,又復最極圓頓。是故十方如來同讚,千經萬論共指,世之行人,實應速發大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素食食譜:凍豆腐炒蜜豆

慈悲+環保+健康+時尚=素食 
大家一起來,現在就從你我自身開始做起吧!…….






凍豆腐炒蜜豆
原料:蜜豆、凍豆腐、紅辣椒
做法:
1、凍豆腐解凍後擠乾水分,切成和蜜豆大小的條;蜜豆洗淨;紅辣椒切粗絲。
2、起鍋熱油,凍豆腐先下鍋,炒到微黃,然後加入蜜豆和紅辣椒,一起翻炒,用鹽、蘑菇精調味即可。





悟顯法師開示 歡喜入佛門─正式成為三寶弟子



悟顯法師開示

歡喜入佛門─正式成為三寶弟子

今天傳授三皈依,受三皈就像你想就讀一間學校,要先註冊。佛教是至善圓滿的教育,它不是宗教、不是哲學,也不是迷信,所講的內容是符合現代人所需要的,對眾生的身心是有絕對的利益和幫助,這就是佛教。「佛」翻成中文叫做覺悟,佛教是教人由迷惑轉覺悟的教育,有別於一般世間的教育。現在世間的教育大多教人追求名利,甚至為了這些物質欲望或虛名而不擇手段,現代世間的教育幾乎已經不教倫理道德,不教禮義廉恥。人的善良天性都泯滅了,學校不教,再配合一些生活上不良訊息的宣傳,眾生惡習氣就越來越深重,善的觀念就越來越薄弱,甚至聽到有人行善還要懷疑人家的善心是不是有什麼目的,是不是為了要得到什麼好處,這種觀念都是錯誤的。這就是現今社會為什麼這麼亂,世界這麼多劫難的原因。都因為人心不善,或是善言難入,人家有一毫的善我們都要隨喜,不要去懷疑,因為這是妄想,是雜念,不要這樣想,我們學佛心才會清淨。

三皈依的三個綱領,是傳授給大眾學佛三個最重要的觀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顧名思義是佛寶、佛像。皈依法就是經典,皈依僧形象三寶就是出家人,出家人不是指一個人,是指修行人。所以皈依不是皈依哪一個法師,是皈依佛、法、僧,由出家的法師代表佛陀來傳授做證明,這是最基本的三皈依的意思。皈依佛,佛就是覺,就是自性覺,眾生的本性本來是覺悟的,是不迷惑的,是清淨的,這是「覺」,既然覺就不迷,也是回歸諸法的本體,這是皈依佛,佛就是佛性,大家都有,沒人例外,現在迷了,從迷惑顛倒裡回過頭來,皈依本具真如佛性,這是皈依佛的意思。

再來就是皈依法,「法」是講法寶,就是正知正見,在佛教經典裡面講,叫「般若智照」,就是佛的「相用」,知道自己有和諸佛如來完全一樣的佛性,現在懂得要回頭,就要依法而行,依般若而行。一般人修五戒十善,發慈悲喜捨心,是不是這樣就能出輪迴?不是!認為修五戒十善可以出輪迴,這觀念是錯誤的,必須要有出離心,有般若智才能出輪迴。不然天人也有五戒十善,而且是屬於上品,有的還得禪定,他怎麼還沒有出輪迴。要用般若才能出輪迴,要依靠佛陀講的正法,「般若」就是告訴眾生諸法皆空,不要執著,一旦有執著就起觀照,開始念佛,萬緣放下,這是皈依法。「皈依僧」,就是在日用平常當中要提得起功夫,在一切境緣當中保持清淨不染,「僧」是清淨不染,是究竟的清淨,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果地,究竟的清淨。僧寶可以分為羅漢,菩薩,還有佛,也就是天台宗講的六即佛,這是皈依僧。

從開始修行一直到達究竟圓滿清淨,在日用平常當中都要提起觀照,而淨土法門就是提倡念佛,所以平時要提起佛號。淨土宗是教內真傳,禪宗是教外別傳。因為淨土法門是教內真傳,所以特別不一樣,指方立向的告訴我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那裡是絕對的清淨,所以念阿彌陀佛、念《無量壽經》就是皈依佛、法、僧。三皈依是學佛的根本,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來受,再重受更增益,甚至再聽一遍解釋,一遍再一遍熏習,都沒有關係,只會更好,「提綱則眾目張,挈領則襟袖至。」多聽就知道修學的綱領在哪裡。皈依自性的體、相、用。佛是體,般若是相,智慧是用,在一切時一切處的運作,得般若智慧,都是真性清淨無染的作用,所以三皈依可以重受。
學了佛,受三皈後就是佛弟子,要發心來道場參加共修用功,因為在家裡很容易懈怠,所看見所接觸到的都是在家人,是自身所召感的業緣,是這一生業力所感得的家親眷屬,他們也許有的學佛,有些不一定學佛。家人總是比較懈怠一點,一天睡十個小時,你就想:自己只睡八個小時比他們少,五十步笑百步;他們不念佛自己有念,他們不讀經自己還會讀,要是跟他們比那是不行的,一定要到道場來,大家一起共修、一起精進、一起用功,是很不一樣的氣氛,清淨的感覺。學了佛能夠發心到道場共修用功,增進自己的道業,這就是覺悟。

到道場有些注意事項需要講一講,道場所有的東西都是屬於大眾的,不能擅自亂動。男眾禮佛要用東單的拜墊,女眾用西單的拜墊,不要跑到中間拜。很多人學了佛,雖然聽經許多年,一進道場就跑到中間老和尚的拜墊去禮佛,這是鬧笑話了,一看就知道沒有好好學過,所受皈依只是形式皈依,有人還說:三皈依是幾十年前老和尚親自幫他授的。其實他那是形式受了三皈依,純結緣的,所以連佛門的基本規矩禮儀都不曉得,有些甚至稱呼自己師父還直接叫名字,這種也有,還說他有受過戒,什麼樣的都有,這就是形式受三皈。

到道場來要能夠知道道場的規矩。

就是來修行、用功,不要講是非,不要看他人的過失,共修圓滿趕緊回去,不可攀緣,這是精舍這裡一向提倡的。不要同修間私下又互相打電話聊天、傳是非,說今天在道場看見誰,他又如何…,某單位的哪一位法師又怎麼樣…,哪一位同修又做了什麼…,這些統統都是「是非」,把之前用功的清淨都給破壞掉,這就沒有做到三皈,心在散亂,知見就是世間,行為就是不清淨,這樣就沒有皈依佛,沒有皈依法,也沒有皈依僧。

在道場聽經、用功都穿海青,「海青」這是漢朝的禮服,非常的莊嚴,在佛門裡面一直保留到現在。海青是大禮服,表示自己對於法堂,對於佛法的恭敬心,我們用恭敬心來學,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用恭敬的心來學佛、念佛,這一生一定可以得念佛三昧,一定可以得解脫,可以了生死出三界。

還要做早課、晚課,定課一定要發心做,可以幫助自己把心定下來,不然一整天從早到晚都是在忙世間事,這是非常的不好。

還要吃素。講到吃素大家都有壓力,吃素能減少殺生,從這張嘴開始放生,如有因緣做放生是絕對的好事,但是要會放,不要隨意放下去就任其死掉,那就是做壞事了,要注意生態、注意環保,能夠注意這些細節,圓滿放生就是好事,這很重要。或許有人沒辦法整天吃素,那起碼吃個早齋,或是在自己有辦法決定的狀況下,少吃一頓葷腥,多吃一餐素的,就增長一份功德,吃葷腥會增長罪業,這是講實話,受了三皈依雖然沒有戒律的要求,但是還是要發心。知道吃素可以幫助眾生遠離痛苦,就要儘量去做,試看看當自己被刀子割到有多痛、被油噴到、火燙到都很痛苦,當這些畜生被殺,牠們心中有多恐怖,牠也有自己的家親眷屬,也有牠的小孩,這樣吃牠們,牠恨死你,一定找你報復。反觀我們要是看到自己的家人活生生被殺、被吃,被丟下去煮,那是什麼感覺?所以要將心比心,要發心吃素,一定要有慈悲心,這是必然的。吃素的人那種慈悲攝受力不一樣,眾生看到就歡喜,知道不會被傷害。

至於持午那要看每個人身體狀況,持午是修行的助緣,如果可以發心的話那非常好,少吃少睡少欲望少妄想。如果不吃肚子餓得發昏,那還是吃一點,不要傷到胃。

學佛要度自己的父母來學佛,度小孩來學佛,度親戚朋友學佛,讓他們都來受三皈,讓他們都得到佛法的真實益處,這是幫助沒有學佛的人學佛,大家要學阿彌陀佛,「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因為我們自己也還是凡夫,沒有辦法令已度的人成佛,但是未度有情應該可以令得度,有這個發心替眾生著想,這是孝順。很多人以為學了佛,孝道就有虧,實際上不會,世間人的孝順只在一世,佛法的孝順是讓你的父母,你的家親眷屬永遠脫離輪迴。如果自己的小孩或是父母,墮到畜生道要被宰殺,那是件多可怕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現在幫助他們學佛。要是他們一下子還不能接受,就善巧方便替他們種善根,如果家親眷屬真的沒有緣,不願意一起來學佛,那就發心做流通法寶的事情,幫助其他人學佛。

皈依三寶後,就是三寶弟子,要盡力流通正法;三寶弟子所有跟佛法有關的著作、所有的說法皆歸三寶,不是屬於自己的,也許將來大家學佛學得很深入,也能著作等身,但這一切一定是歸向三寶,所寫的內容要依三寶而說,其中沒有自己的名利,不要說「我是某某某,做了什麼…」,一切都是歸佛門、歸祖師。文殊師利菩薩在經典中,代表智慧第一,佛請他出來說法,他都還說:「我今承佛威神力」,承佛威神力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承佛威神力不敢自專、不敢有自己的意思。現在很多人學佛連基本觀念都沒有,總說:我的看法、我對佛教的看法、我對佛教的想法…這就是我執、我見、我慢、我愛,這是沒有真皈依,連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到,還談什麼五戒、菩薩戒、比丘戒,還談什麼心性,那就更不用說了,這種就是沒有根沒有基礎。

學了佛要幫助眾生聞法,要幫助流通正法,把法寶盡力送出去,絕對不要障礙眾生聞法,只要眾生有一絲毫學佛的因緣,要趕緊幫他請法寶送給他,自願幫他寄。否則法講得再對也不是佛弟子,不算有皈依三寶,因為皈依法,正而不邪。人家要聽聞佛法還找理由,用道場的章程來障礙他,這是知見偏邪。一個道場制定請法寶的章程,只是為了幫助眾生聞法,所有的章程不能違背這個宗旨。就像道場成立的宗旨,是要讓眾生能了生死出三界。流通法寶的宗旨是要讓眾生能夠聞法,而所訂的章程不能違背「流通正法,令眾生聽聞佛法」這個原則。有很多人不曉得這點,還說結緣印送的經書也沒人看。誰說沒有人看,經書正流通到全世界,有的經書現有二十幾種語言的版本,不光是中國,不光是台灣,不光是亞太地區,有翻成英文、法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越南文、緬甸文都有,藏文、蒙古文、日文的……,全球多少人在看。所以不要以為印了沒有人看,看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要有智慧,要有正見。不要因為有些人不歡喜眾生學佛,看到某些不好的現象去跟你反應,就不願流通了,這是因噎廢食。自己原本沒有智慧,學了佛皈依佛要有智慧,佛是一切智覺,不要想這書印出去沒人看多浪費,不會浪費的,決定功不唐捐,有經書在的地方就有護法善神,要是大家能夠落實剛講的話,受了三皈依,你是真正的三皈弟子,就會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保護你們,使你們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這是佛在經上講的,剛講的這些你都具備、都做到,或是朝這個方向去做,那三十六位善神晝夜擁護你。若是受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戒善神保護你,若能持不殺生戒,甚至能保護你連指甲都不會斷掉,可以保護得這麼仔細。

現在特別迫切需要流通正法,眾生拿錢印法寶,道場不是只幫忙印,還要想辦法幫忙流通,要發心做到,這是真正的學佛。而道場不能認為這法寶是你的,請法寶要填什麼法寶申請表,跟誰申請?不是跟你申請,因為沒有一樣是你的,詞用錯了要背因果的。可以用「索取」因為是代為眾生管理,代為眾生流通,代為眾生印送。說「索取」可以,不是「申請」,申請還要經過你的審核通過,你必須是祖師大德、要有明心見性才行,要是沒有明心見性,憑一己之意,去認為什麼人該不該有或該不該看,要是決定錯了,斷人法身慧命,這都要背因果,所以這觀念很重要。

法寶不是向哪一個單位申請,是向它索取,像道場,你就是來索取來請取,這裡只是代為流通,代為管理,沒有一樣法寶是屬於道場的,即使是道場印的也不是,不能據為己有,是掛名精舍印的,所以要有正知正見,不可以把法寶據為己有,愛給不給,愛做不做。有人以為自己只是做義工,做義工沒有什麼責任,一樣都有責任。義工是你的發心,做得好有功德,做得不好一樣有過失,這是三皈依大概的意思,希望大家能夠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