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2日 星期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禮供聽法第二十六-3) 黃念祖居士註






彌陀曉諭十方正士之慈示,釋尊轉述已畢。以下為釋尊續對此土會眾之開示。(經文「聞法樂受行」前,《魏譯》尚有「諸佛告菩薩,令覲安養佛。」今本刪節。)因「聞法樂受行」之人,指十方正士。十方諸佛勸諭其國正士,參禮阿彌陀佛。是諸正士,遵佛開示,往詣極樂世界,得見無量壽佛聞受妙法。聞後若能信樂受行,一心志求淨剎,則必蒙受記,得成無上正等正覺。《會疏》曰:「聞法樂受行者,聞彌陀所說法,受持奉行也。」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  必於無量尊  受記成等覺
《淨影疏》曰:「自於當來得妙淨土,名得淨處。」又《會疏》曰:「清淨處即是淨土也。上所謂必成如是剎義也。」兩疏同旨。是均以建立佛國為「得清淨處」也。但從心地法門而論,「清淨處」亦可別進一解。則指本淨妙心也。倘能聞法信受,一念相應,直徹心源,朗然大覺,本然清淨,頓契法身,亦是得至清淨處。乃至「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一念淨信,一念淨心,是則於剎那之間,得契於「清淨處」者也。再其下則至誠念佛,毫無塵慮,淨念相繼,中無間斷,暗合道妙,即念離念,是可稱為冥至清淨處也。如上諸人,亦必得於無量壽佛得蒙授記,將來皆必成佛。或顯加,或冥應,則因人之智慧、願行、善根、福德而異。
無邊殊勝剎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  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  各發菩提心
捨彼輪迴身  俱令登彼岸
「無邊殊勝」者,極樂國土,超勝微妙,無有邊際、無有量數,不可稱說,故云「無邊殊勝剎」。彼之剎土,超逾十方,正由阿彌陀佛殊勝本願之力,故云「其佛本願力」。十方眾生,因彌陀第十七「諸佛稱歎願」,得聞名號。又因彼佛聞名發心、聞名得福、聞名得忍等願之加被,必皆信願持名,得生極樂,證不退轉。故云「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正如第十八願所云,聞我名號,至心信樂,願生我國,十念必生也。
「菩薩興至願」以下,表已得往生之諸菩薩,感佛深恩,誓師彌陀,咸發大願。故云「興至願」也。《會疏》云:「至願者,彌陀尊攝土(國土)攝生(眾生)攝身(法身)願,本是至極難思。菩薩願同於此。」故亦願攝如極樂之佛剎,度無邊之眾生,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生淨土,逕登不退,證佛法身。是為菩薩之利他行。故亦「願己國無異」。《淨影疏》曰:「願己得土,同阿彌陀,名國無異。」「普念」,平等大悲也。願普度一切眾生,各各發起無上菩提之心,厭捨輪迴業身,同登極樂彼岸。
奉事萬億佛  飛化遍諸剎  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
如是輾轉度脫,而得往生之無量無邊菩薩,安住極樂,復能普供十方如來聞法受教。「飛化」者,飛行遊化也。「化」指神妙難思之變化。「安養國」者,即極樂國。此偈表極樂國中,十方往生之正士以及輾轉度脫之菩薩,周遍十方,遍事諸佛。恭敬,禮覲,歡喜,聽法;恭敬歡喜,復還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