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悟顯法師開示 修行不是在色身上做功夫



悟顯法師開示

修行不是在色身上做功夫

在凡夫分上,對於色身是相當執著,大家在修學佛法,要是生病感冒或是有重病,很難提得起精神去用功。與其無法用功,不如好好注意一下,穿衣服應如何增減,不要以為自己萬緣放下,一切不關心,天氣冷偏穿短袖,或是不保暖的衣服,這不是一種放下的行為,這是另外一種執著的表現。執著冷,才叫做有道,這也不算是修道。很多人聽經學佛,認為生病不要看醫生就是對身體放下。其實學佛修行,尤其是學大乘法,一定要隨緣,隨緣才能消業,生病去吃藥看醫生就是消業,就是把業障給消掉。所以不要去分別說一定不看醫生,或是一定不怕冷、一定不怕熱這才叫有道,這種是外道。外道很喜歡勞役自己的身心,佛在經典上喝斥這些行為是無益的苦行。

佛法是教大家明心見性,知道自己有不生不滅的真心,這叫道。但也不可以在這上面做見解、立知見,一旦立了見解、知見,再把這見解當作是自己的,那就是頭上安頭。也就是多此一舉。所以學佛要知道該怎麼修行。有些同修很精進、很用功,可是生病了就逞強不看醫生,以為這是一種放下,這觀念是不對的,佛在世的時候,印度的外道就很喜歡這樣修行,他們認為人身的苦受完,來生就會受樂了,所以他儘量讓自己的身感覺到痛苦,這樣可以把業給消掉。他們不知道業從心生,一切與自性都息息相關,當心在起心動念就在造業,就是迷失自性,一迷失就有苦有樂,都在苦樂對待裡面。所以這個不是修道,不要學佛學成了外道,真要學外道也學得不像,人家可以冬天跳到冰水裡面打坐,在裡面不要呼吸,現代的人沒辦法做到,這是他們外道的苦行哪。晚上睡的床不是彈簧床,他睡的是釘床,是這樣子來修行的。這些行為總是讓身心疲憊,讓這身受到傷害,是沒有辦法見性的。修行要往心性上走、要往自性上求,不要向心外求,不是折磨這個身或把這個身給滅掉就是修道了。那虛空神、風神都沒有身,他們就應該成佛了,但是他們還是鬼神。


釋迦牟尼佛知道了雪山六年苦行無益。就是要告訴大家什麼叫做修行?什麼叫做成道?不是在這色身上打轉,有的還故意虐待自己,說這樣執著可以放下,當放下了這個執著,另外一邊又起執著,就如永嘉大師講的:「還如避溺而投火」。雖然沒有溺水了,但是又掉到火坑裡面去了,都一樣的意思,統統都是落在有見裡面,落在有無兩邊了,這樣不能成就。今天用釋迦牟尼佛的故事來提醒大眾,佛給後世做示現,做表法,讓大家清楚修行不是在這身體上打轉,說打坐能坐多久,心不動念,石頭放在那裡幾劫都不會動,自性是活潑的、是靈知的、是徹照一切的,不是死的,古德講:「死水不藏龍」,就是你的心死寂一片,就沒有變化了。「龍」是表變化,就沒法運作,那跟土木金石沒什麼兩樣。所以念佛是空有雙行、空有雙照,是活潑的、是止觀雙運,不會死在佛號上。在念佛的時候,心沒有煩惱的,這是空、是「止」;佛號仍歷歷分明,心是靈靈不昧、字字清楚,這是有、是「觀」。不會念佛念到有禪病出現,因此念佛確實是穩當的方式,這個道理希望大家能夠清楚。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藥師如來法門一斑 弘一大師著述


                                         




藥師如來法門一斑



弘一大師著述 


今天所講,就是深契時機的藥師如來法門。我近年來,與人談及藥師法門時,所偏注重的有幾樣意思,今且舉出,略說一下。

藥師法門甚為廣大,今所舉出的幾樣,殊不足以包括藥師法門的全體,亦只說是法門之一斑了。

一、維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間為歸趣,其意義高深,常人每難瞭解。若藥師法門,不但對於出世間往生成佛的道理屢屢言及,就是最淺近的現代實際上人類生活亦特別注重。如經中所說:「消災除難,離苦得樂,福壽康寧,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為饒益」等,皆屬於此類。就此可見佛法亦能資助家庭社會的生活,與維持國家世界的安寧,使人類在這現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謂佛法是消極的,厭世的,無益於人類生活的,聞以上所說藥師法門亦能維持世法,當不至對於佛法再生種種誤解了。

二、輔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為根本的,所以佛經說:「若無淨戒,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為難,持戒不犯更為難。今若能依照藥師法門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圓滿的戒。假使於所受之戒有毀犯時,但能至心誠懇持念藥師佛號並禮敬供養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還得清淨,不至再墮落在三惡道中。

三、決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淨土宗最為興盛。現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甚多。但修淨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藥師法門,亦有資助決定生西的利益。依藥師經說:「若有眾生能受持八關齋戒,又能聽見藥師佛名,於其臨命終時,有八位大菩薩來接引往西方極樂世界眾寶蓮花之中。」依此看來,藥師雖是東方的佛,而也可以資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獲得決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淨土宗的,倘能於現在環境的苦樂順逆一切放下,無所罣礙,則固至善。但是切實能夠如此的,千萬人中也難得一二。因為我們是處於凡夫的地位,在這塵世之時,對於身體衣食住處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災人禍,在在都不能不有所顧慮,倘使身體多病,衣食住處等困難,又或常常遇著天災人禍的危難,皆足為用功辦道的障礙。若欲免除此等障礙,必須兼修藥師法門以為之資助,即可得到藥師經中所說「消災除難離苦得樂」等種種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藥師經,決非專說世間法的。因藥師法門,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門。所以經中屢云:「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速得圓滿」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兩種願心。藥師經云:「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就是這個意思。前兩句從反面轉說,「無垢濁心」就是智心,「無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說,「捨」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餘屬悲心。悲智為因,菩提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藥師法門者,對於以上幾句經文,尤宜特別注意,盡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僅僅注意在資養現實人生的事,則惟獲人天福報,與夫出世間之佛法了無關係。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圓滿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們修持藥師法門的,應該把以上幾句經文特別注意,依此發起「悲智」的弘願。假使如此,則能以出世的精神來做世間的事業,也能得上品圓滿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將來速得成佛可無容疑了。

藥師法門甚為廣大,上所述者,不過是我常對人講的幾樣意思。將來暇時,尚擬依據全部經義,編輯較完備的藥師法門著作,以備諸君參考。

最後,再就持念藥師佛名的方法,略說一下。念佛名時,應依經文,念曰「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不可念消災延壽藥師佛。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悟顯法師開示 真修行假修行



悟顯法師開示

真修行假修行

常聽人說:吃飯睡覺都是修行。但這是祖師大德、諸佛菩薩的境界,一般在新學的凡夫分上,對這段話要善解。所謂吃飯睡覺都是修行,在祖師們沒有妨礙,可是在凡夫分上,吃飯時舌根就開始攀緣味道,心裡面就妄生分別,好吃的就多貪一點,不好吃的心裡就起瞋恨,有種種的分別妄想。一般人睡覺都是大昏沉,心耽著在睡眠裡,每天要睡到中午才要起床,現在的上班族,一放假幾乎半天時間都在睡覺,命光都給睡掉了,哪有時間來修行!睡完起來馬上又吃飯,吃完飯馬上忙家裡的事,整天都在做世間的事,要怎麼修行呢?「修行」就事相上,早上要早起讀經、禮佛、念佛、聽經。晚上要有晚課,要有用功的時間,這是最基本的樣子,如果你貪睡、貪吃、貪五欲六塵,這樣是輪迴,怎麼能說是修行,所以根本會錯意了。


那你在吃飯用餐時要怎麼用功?這很重要,一天要吃三餐,這三餐,餐餐都在妄想、顛倒,那麼修行就中斷了,如果你在這裡面不要分別,最基本的做到不要挑食,不要分別、不要貪味道,貪吃好吃的多吃些,吃到不好吃的就起煩惱,找看看有沒有順自己口腹之欲的,若素食中沒有,就往葷腥找,本來吃肉邊菜,後來吃成菜邊肉,這樣就不是修行了。再這樣子持續下去,到後來還殺害眾生,接著就是退轉,心裡面怨天尤人,說修行沒有效,消不了業障。其實不是!是不曉得自己一直在造業障,不知道自己的心行跟佛菩薩相違背,所以凡夫的境界跟祖師、佛菩薩的境界,雖然同樣在做一件事,但是心態不一樣。凡夫在貪瞋癡的當中,也會告訴你:「我不執著、我很放下。」既然放下為什麼都要選好吃的來吃,順自己意的來做呢?遇有違逆,心就生煩惱,這就是沒有放下,諸佛菩薩是順自己意的也好、逆自己意的也好,心都如如,心都自在。這是真正把煩惱斷掉後的功夫,所以才說穿衣吃飯都是修行,這點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

講到穿衣服,現代人很喜歡打扮,衣服要穿名牌的、香水買名牌的。並不是名牌的物品不能用,是要看場合、要看時節因緣。如果執著一定要用名牌、一定要用好東西,這是生貪愛意,心有罣礙,那就不清淨,那就會非常苦惱,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自在。穿衣服是不是修行,就看你在這裡面會不會用心。甚至在逛市場,很多女眾菩薩去市場都不再是菩薩,就開始講是非、放縱自己的欲望,該買的買,不該買的統統也買了。所以日用平常當中就看自己會不會用功,自己知不知道這個行為、這樣的動作,是貪心起來,那樣的動作是瞋心起來,如果是!趕緊用佛號把它替換掉,不要順著它去,要跟它相違背。佛法跟世法就好像兩匹馬,一個往東、一個往西,是不會走在一起的,要是順著世間法,就往輪迴去,要是順著出世法、順著正念,那就出輪迴,得大自在。凡夫活在這世間永遠都不會自在,很多人對這世間放不下、轉不過來,就告訴人家:這樣也是在修行、也是在用功!明明天天在做世間事,還告訴人家這叫「禪」,其實是纏縛的纏、纏住的纏!與世法纏綿不捨的纏,這樣絕不能了生死。現在的學佛人這問題也相當嚴重,甚至自己都潛藏有這問題,要能覺察,一不小心習氣毛病就起現行了,習氣毛病起現行卻沒有辦法轉過來,那就是生死輪迴一途了。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果報現前,所謂強者先牽。如果跟世間的業緣很強,起的是世間心、世間意,那在臨終的時候,就會隨著非常強的業力到六道,無論是三善道或是三惡道去流轉,臨終如果是出離的念頭很強,求生淨土的念頭很強、放下的念頭很強,就隨順著這出世的功德,去往生淨土或是超脫輪迴,所以全在平常能不能用功?看你能不能把你的貪瞋癡、罣礙的,全部放下。不要認為每個人都難免有一點習氣,這話就是懈怠、就是苟且、怠惰的心在升起來,這叫放逸,都屬於惡心所,放逸即失念,失念就是失去正念,失正念那邪念就會起。一般習氣重的修行人,修得不得力就會講這種懈怠墮落的話,他不但自己要墮落,還希望旁人跟他一樣,這樣人家才不會看他過失。所以自己要勇猛精進,不要認為人難免有習氣,所以是眾生,就不是諸佛。學佛不是要學做一個世間人、不是要學當個凡夫,要學當個修行人,學當個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聖人,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也是大家所希求的,要希求這樣的果報,你就必須從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來檢點起、來觀照起,這樣用功才會有少分的相應。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藥師法門修持課儀略錄 弘一大師著述



藥師法門修持課儀略錄

弘一大師著述 

藥師如來法門大略,如大藥師寺已印行之藥師如來法門略錄所載。

今所述者,為吾人平常修持簡單之課儀。若正式供養法,乃至以五色縷結藥叉神將名字法等,將來擬別輯一卷專載其事,今不述及。

欲修持藥師如來法門者,應供藥師如來像。上海佛學書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裝入玻璃鏡中。供像之處,不可在臥室。若不得已,在臥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時,宜以淨布覆蓋像上。

藥師經,供於幾上。不讀誦時,宜以淨布覆蓋。

供佛像之室內,須十分潔淨,每日宜掃地,並常常拂試幾案。

供佛之香,須擇上等有香氣者。

供佛之花,須擇開放圓滿者,若稍殘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換。若無鮮花時,可用紙制者代之。

此外如供淨水供食物等,隨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須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調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以上所舉之供物,應於禮佛之前預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禮佛時,必須先洗手漱口。

此外如能懸幡燃燈尤善,無者亦可。

以下略述修持課儀,分為七門。其中禮敬讚歎供養回向發願,必須行之。誦經持名持咒,可隨己意,或惟修二法,或僅修一法,皆可。

一、禮敬

十方三寶一拜,或分禮佛法僧三拜。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拜。藥師琉璃光如來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禮敬其他佛菩薩者,隨己意增加。

禮敬之時,須至誠恭敬,緩緩拜起。萬不可匆忙。寧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讚歎

禮敬既畢,於佛前長跪合掌,唱讚偈云:

歸命滿月界  淨妙琉璃尊
法藥救人天  因中十二願
慈悲弘誓廣  願度諸含生
我今申讚揚  志心頭面禮

上讚偈出藥師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唱讚之時,聲宜遲緩,宜莊重。

三、供養

讚歎既畢,於佛前長跪合掌,唱供養偈云:

願此香花雲  遍滿十方界
一一諸佛土  無量香莊嚴
具足菩薩道  成就如來香

供養畢,或隨己意增誦懺悔文,或可略之。

四、誦經

字音不可訛誤,宜詳考之。

誦經時,或跪或立或坐或經行皆可。

五、持名

先唱讚偈云:

藥師如來琉璃光  焰網莊嚴無等倫
無邊行願利有情  各遂所求皆不退

續云,南無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以後即持念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一百八遍。若欲多念者,隨意。

六、持咒

或據經中譯音持念,或別依師學梵文原音持念,皆可。

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繼念心咒一百八遍,後復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唵字以下之文。

未經密宗阿闍黎傳授,不可結手印。擅結者,有大罪。

持咒時,不宜大聲,惟令自己耳中得聞。

持咒時,以坐為正式,或經行亦可。

七、回向發願

回向與發願大同,故今並舉。其稍異者,回向須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願如何云云。若先未作功德者,僅可云發願也。

回向發願,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則前所修之功德,無所歸趣。今修持藥師如來法門者,回向之願,各隨己意。凡藥師經中所載者,皆可發之,應詳閱經文,自適其宜可耳。

以上所述之修持課儀,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須至心誠懇,未可潦草塞責。印光老法師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藥師如來法門者,應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悟顯法師開示 少欲知足專求白法



悟顯法師開示

少欲知足專求白法

彌陀聖誕其實就是淨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因為永明大師正是阿彌陀佛再來這娑婆世界示現做淨土宗的祖師,所以就訂這天作為阿彌陀佛的聖誕。

大家想到佛,是要想佛在因地是怎麼修行的,他過去未成佛的時候他是位國王,他的財富跟權勢是當時候最強盛的,所以人稱「世饒王」。他在世間自在王如來的會下聽經聞法,歡喜開解,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想發心求道、了生脫死,並且幫助眾生。他在因地修行的過程中,他知道眾生習氣難斷、業障難消,所以發了四十八願建立西方淨土,來成就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西方極樂世界。發願以後他認真努力用功行持,修行沒有一絲毫懈怠,到最後極樂世界終於建成。極樂世界的建成不是像這裡蓋房子,而是他煩惱習氣全部放下,他自性本自清淨的國土現前。所以在經典中講他因地修行少欲知足專求白法。現在人修行多欲|不光在世間法多欲,做好事喜歡人家稱讚、喜歡人家恭維,在佛法中也是多知多見、廣學多聞,求彼恭敬,要讓人家認為自己是通家,這些心態都是多欲!

《八大人覺經》講:「多欲為苦,少欲無為,得大自在」。所以不光是世法不能多欲,佛法也不能多欲,在佛法裡講的是要除掉你的知見,知見越多越重,就很難成就,看經典是要用來除習氣,不是學來增長知識。現在的人聽經往往不會聽,喜歡增長知見、增加知識,聽過以後也就不再熏習,如果勸他聽經,他就說:那些我都聽過了、我都了解。但是卻不知要反觀自己,看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己的業消了多少,是不是真正消掉了?如果是真正的消掉,那可以不用再聽。這世界上不需要聽經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佛。佛可以不用聽經不用修行,其他的眾生都還要再學!大家看經典上講文殊師利法王子、普賢、觀音、勢至、地藏王菩薩這些大菩薩…統統都在聽經、修行,這表示他們學佛不落知見,不落在有相裡面,所以說「專求白法」,他們學不厭,修行不會疲倦,能夠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謂莊嚴妙土不在別處,就是莊嚴自心。

心清淨國土自然就莊嚴。這莊嚴不是有很多裝飾品,是心不起貪瞋癡、身不做殺盜淫、口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樣國土就會清淨。說法時不講世間話、沒有戲論,大家可以去看看《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是怎麼成就的,他是自己成就後才來幫助眾生。現在的學佛人很發心,也想幫助眾生,但自已就是個眾生,生死都很難了了,遑論度眾生!大家幾乎都參加過法會,法會中講的那些亡靈是誰?除往生者外還包括我們自己!「亡靈」不單是指死掉的人,還指忘失靈知的人,一旦忘失本性就是亡靈。所以法會也是超度我們自己的,有去參加的人要會做。自己沒有得度,想要先度人,那是無有是處。不光是指度鬼神,包括發心想要幫助眾生、護持正法,那一定要有正知正見,沒有正知正見,又不了解佛法,自己沒有擇法眼也沒辦法修學,也就沒有辦法護持正法。

現在的人以為所謂「護持正法」就是拿錢來,這樣就是護法。

要懂得佛教是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臨終的時候交代我們:「以戒為師。」就是要守規矩。來道場守道場的規矩,念佛守念佛堂的規矩。以戒為師,以教誡做為根本。護持戒律就是自己遵守規矩,那就是護持正法,自己就是護法居士。若是知見不正就要聽經,自己想當護法又不願意聽、不願意學,那是沒有辦法做到如法護持的。想護持正法先要知道,什麼是佛法,像經典上的這些護法善神,都是聽完佛講經以後一起發願,不是佛還沒講,就說我要來護持。所以要了解道理,要知道事實真相才來發心。應該這樣來修行來用功,自行化他,護持正法。

今天是彌陀聖誕,彌陀有沒有誕生在你們的心中?還是只是永明大師出生,懂不懂得用心這全在個人。阿彌陀佛有沒有在自己心中誕生,真正誕生就是去照著佛教的去做、去力行,念念不捨、念念不要間斷,要看阿彌陀佛因地是怎麼修行的,怎麼護法的,大家要學習。不容毫分不善夾雜,真的做到少欲知足專求白法。那功夫一定會增進,那這一天就是真供養阿彌陀佛,這一天就具足無量的功德,若明天也繼續這樣做,那就天天彌陀聖誕,時時釋迦出世了。這是在佛法裡面得利益、得大自在,學佛要朝這個方向去學去努力,這樣學佛才有意思,才會感覺到修學佛法是相當有樂趣的,這樂趣不是世間的享樂,這叫法喜充滿。很多人到道場愛說話、講是非,還說:我到道場好法喜喔!為什麼?因為一個人在家裡無聊!來佛堂交朋友,其實是來擾亂道場!他還說自己很「法喜」。你很法喜,可是護法神不法喜!護法神很生氣!這道場裡真正想修行的人不法喜啊!所以為什麼道場要講求規矩,大家也都一定要遵守。無論到哪一個道場,不光是來精舍這裡,就算到別的地方去也都能遵守規矩,都能做個清淨的修行人,那走到哪裡都是個菩薩,「菩薩所到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歡喜不光只是讓他高興,讓他得佛法的利益,自己身上會有攝受力,能感化眾生,不光是人道,連畜生道、天道、鬼道都能感化。這才是真實的功德。所以阿彌陀佛因地想的就是惠與眾生真實之利,這才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教誨。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藥師如來法門略錄 弘一大師著述



藥師如來法門略錄

弘一大師著述 


藥師法門依據藥師經而建立。此土所譯藥師經有四種:

(一)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脫經一卷,即大灌頂神咒經卷十二,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又相傳有劉宋慧簡譯藥師琉璃光經一卷今已佚失,或云即是東晉所譯之灌頂經。

(二)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隋達摩笈多譯。

(三)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唐玄奘譯。此即現今流通本所據之譯本。現今流通本與原譯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兩段,一為依東晉譯本補入之八大菩薩名,二為依唐義淨譯本補入神咒及前後文二十餘行。

(四)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唐義淨譯。前數譯惟述藥師佛此譯復增六佛故云七佛本願功德經,以外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眾所讀誦者為此本。

修持之法具如經文所載,今且舉四種如下:

(一)持名,經中屢云聞名持名因其法最為簡易其所獲之益亦最為廣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曰消災延壽藥師佛似未盡善,佛名惟舉藥師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舉消災延壽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須依據經文而曰藥師琉璃光如來斯為最妥善矣。

(二)供養,如香華幡燈等。

(三)誦經,及演說開示書寫等。

(四)持咒。

所獲利益廣如經文所載,今且舉十種如下:

(一)速得成佛,經中屢言之。

(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

(三)能得種種戒,又犯戒者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四)得長壽富饒官位男女等。

(五)得無盡,所受用物無所乏少。

(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盜賊刑戮諸災難等悉免。

(七)轉女成男。

(八)產時無苦,生子聰明少病。

(九)命終後隨其所願往生:

1、人中,得大富貴。
2、天上,不復更生諸惡趣。
3、西方極樂世界,有八大菩薩接引。
4、東方淨琉璃世界。

(十)在惡趣中暫聞佛名即生人道修諸善行速證菩提。

靈感事跡甚多如舊錄所載,今且舉近事一則如下:

泉州承天寺覺圓法師,於未出家時體弱多病,既出家後二年之內病苦纏綿諸事不順。後得聞藥師如來法門,遂專心誦經持名懺悔,精勤不懈,迄至於今,身體康健,諸事順利。法師近擬編輯藥師聖典彙集,凡經文疏釋及儀軌等,悉搜集之,刊版流布,以報佛恩焉。


曩餘在清塵堂講藥師如來法門,後由諸善友印施講錄,其時經他人輾轉鈔寫,頗有訛誤。茲由覺圓法師捐資再版印行,請餘校正原稿,廣為流布。法師出家以來,於藥師法門最為信仰,近擬於泉州興建大藥師寺,其願力廣大,尤足令人讚歎云。

沙門一音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悟顯法師開示 如何知道有沒有往生淨土


悟顯法師開示

如何知道有沒有往生淨土

要怎麼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往生淨土?這個問題大家都很好奇。往生淨土的標準,在《無量壽經》裡,常常說到要具足信願,信願行三資糧。一個具足信願行三資糧的人,對這個世間是放下是看破的,「看破」用現代話講是看得開,不會將事都罣礙在心上,這是放下的榜樣,把事情掛在心上,你的臉看起來就是煩惱樣、苦惱樣,憂愁的樣子。一般人沒有神通,縱然有神通,一個人有沒有往生淨土,也不一定看得懂、看得到。因為極樂世界距離我們有十萬億個佛國土,每一個國土有一百億個日月。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尚且沒有辦法達到,阿羅漢從這一個國土到另外一個國土去,都還要經歷非常久的時間,何況是一般的鬼神,我們即使有天眼通,也見不到淨土,所以沒有辦法判定這個人有沒有往生淨土,這是相當清楚的。除了明心見性,真正斷除煩惱習氣,這是真正的功夫,才有辦法知道是否往生極樂。有些明心見性的人,也不一定有神通,阿羅漢也不一定會有神通。所以不能以神通來判定一個人有沒有成就,有神通勉強可以說他的心比一般人清淨,但不能說他已經了斷了煩惱,他已經出離了三界。既然眼睛看不到,也沒有神通可以知道,那就是要看他臨終的時候,是不是真正具足信願,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他告訴你,說阿彌陀佛來接他,他現在要跟佛往生到淨土去,這是相當明確的。不然就是他往生了,回來托夢告訴你,極樂世界的相貌,然後告訴你:他在西方淨土。這就是真的。像黃麗鶯居士註1就是確定往生淨土,她臨終時正念分明,在往生四十九天內也來托夢,所以這是肯定往生淨土的。至於燒不燒得出舍利,又是其次了,舍利一般是有在修持的人,具有戒定慧,所呈現出的瑞相,或是極善之人,他的善心善行非常圓滿,他臨終也會有舍利子,所以不能用有沒有舍利,來判定有沒有往生淨土,大家要有正知正見。因為祖師大德告訴我們,往生淨土,全憑信願之有無,有沒有具足信願。有人說,有舍利就代表有往生淨土,那不一定。可以說他有戒定慧的功夫,但是好到什麼程度也不得而知。舍利裡面又以佛的舍利最為堅固,一般凡夫或是阿羅漢或是得道高僧,他們的舍利都沒有佛舍利堅固,佛的舍利用護法神的金剛杵,都沒有辦法粉碎它。金剛杵是世間極為堅固的。用最堅固的來比擬佛的舍利,金剛杵也會損壞。

三國時代康僧會大師,從西域來到中國南京,現在的南京那時候叫建業。當時孫權不相信佛法以及舍利種種瑞相之事,所以他就找康僧會大師來問,他說:你們佛門真的有舍利嗎?它真的是不壞的嗎?康僧會大師就說,給我七天,我把舍利請出來。剛開始沒有現前,後又多延二七日再回去向佛像禮拜,快到第二十一天的時候,這個舍利出現了。隔天給孫權看,孫權不相信,就命他底下的力士,「力士」就是非常有力的人。拿著鐵錘用力敲擊舍利,這舍利沒有損傷,鐵錘卻壞掉了,所以就證明佛的舍利沒有辦法損毀,舍利是絕對有的。大家一定要有正見,不要說舍利是結石,這是胡說八道。不相信佛法的人說舍利是結石,要是一個人身上有這麼多結石,那根本就不符合人身體的運作。而且結石碰到高溫,必然變成白色的粉狀物。舍利是經過高溫的火化呈現出來的,足以證明不是結石。用超音波就可以擊碎結石,而佛的舍利沒有辦法被擊碎。這世間任何的有形之物都沒有辦法摧毀它,這是世尊大慈大悲留下來的身形。以前的聖人,雖說是至聖,但是往生後埋到土裡去就化為烏有,只有佛陀還留有舍利存在,供後世的學佛人做瞻仰。佛在《涅槃經》講:「以勝金剛定,自碎金剛身,不捨于大悲,舍利猶分布。」所以要知道舍利是佛門至寶,如果有因緣遇到,要如同見佛一樣。這是佛弟子應該具有的正知正見。


至於有沒有往生淨土,不能用有沒有舍利來做判斷,即使有也不一定代表有往生淨土,有沒有往生淨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或是真正有成就者才會知道。一般的鬼神是沒辦法知道的,鬼神通有時準有時不準。有的能知道三天內的事情,過去三天或未來三天,福報大的或能知道一個月的事情,過去一個月,之後一個月,依此類推。但都只是所謂報得的神通。神通有好幾種,都沒有辦法見到淨土。所以不能聽信這些鬼神的說法。人家有沒有往生淨土,說實在跟自己能不能往生淨土是兩回事。別人即使往生了,自己還在這裡執著輪迴,在這裡墮落,即使知道了也於己事無補。所以不用好奇人家有沒有往生,要看看自己的道業進步了多少,是不是真正進步。

人家有沒有往生跟自己修行一點關係都沒有,會想知道,就是是非心不死、偷心不死、攀緣心不滅。真正用功的人,管他往生也好,不往生也罷,心裡都是清淨的,只有一句佛號,正念分明,根本沒有這些分別、妄想。這樣才算有正念,有正知正見。

註1:黃麗鶯居士為 悟顯法師俗家的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