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顯法師開示
不輕初學‧等心下問
學佛後在日常生活當中,會碰到很多的善知識,那自己有沒有錯過他們呢?錯過就是因人廢言,學佛常常以為自己是老修,或是自己有學。這種人佛在經上稱作「凡夫」,凡夫是有學的人,阿羅漢是無學人,凡夫總是認為自己有所學有所得,曾學了多久、或分別我是出家、你是在家,我是大人、你是小孩,或是我的僧臘比你高、你的僧臘不如我,如果存有這種觀念,會常常錯失善知識,錯失得度的因緣,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是碰到有益身心的話語都要記取,能夠提升自己道德的話、提升自己道業的話都要記取,不必管對方是在家人或是出家眾,這些話語都是開示。
「開」是開發我們的本來,「示」是顯示告訴,這是「開示」。講開示要依四依法,依著大乘一實相印所說的,這些都可以稱為開示,沒有分身分是在家或出家,佛在經上講:經有五種人說,所說之法與實相相應都能稱為經典,不是只有佛才能說經,菩薩也能說經,人、天都能說經,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心量廣大沒有局限,反觀凡夫常認為我是出家人,看到在家人說法心就不歡喜,或認為自己是老修,曾跟誰學,看到新學表現良好心就生嫉妒,要來障礙他,對於人家說的開示置之不理。不要講成年人說的話,有時候小孩子說的一些無心的話語,我們要是能夠從中迴光返照,也能開悟也能夠成就!祖師講:「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白雲流水盡是真如。」為什麼我們體會不到?就是因為在人事當中,生出了分別心,生出了高下心,生出了先後心,什麼叫「先後心」?分別你是先學或是後學。這是高下心,已經掉到煩惱裡面,掉到「我見」裡面,所以智慧不開。放不下自己的成見,放不下自己的傲慢,念佛也不會有成就。要是存有這種心,即使是祖師大德出現在你面前,你都會看不起他,善導大師二十三、四歲的時候就有能力入定到極樂世界去,他的師父道綽禪師是八十幾歲的老僧,還向他頂禮請教,因為沒有生一絲毫的傲慢心,所以道綽禪師一生有大成就,能夠了脫生死,他要是一念傲慢起,認為:善導,你的淨土是我教的,你怎麼可能比我有功夫!如果這樣那他就自失大利。
就像六祖遇到印宗法師,印宗法師是南方的高僧,他反過來向六祖請教、向他學習,在幫六祖剃度以後就拜他為師,所以古德為了學法為了學佛,一切都放下,我相放下,我見也放下,這是人家成就的原因。在佛陀時代也有「維摩詰居士」的公案,釋迦牟尼佛要他的弟子去聽維摩詰講經,舍利弗、目犍連見到了維摩詰居士一樣是右繞三匝頂禮三拜,是出家人反拜在家人,照常理來說不行,但是為請法可以,這是師道的表現,不要說頂禮在家有修有學居士,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為求一偈而捨身 ,這例子太多太多了,祖師大德都在給我們做榜樣。佛在《涅槃經》裡面也講到出家人為法故,可以頂禮在家人,因為這位在家人是菩薩,釋迦牟尼佛知道他能成佛,沒有高下心,只為自己道業增進,沒有分別心。所以他處處都能聞法,處處都聽到開示。極樂世界六塵說法就是你將自己這點慢心捨掉而來的,所以六塵都能說法,眾生就是慢心不捨,高下心還在,對待的念頭還在,六塵不會說法,有情也不說法。在《華嚴經》中講到,你要是真正放下,要是真正看得破,不要說有情、不要說人會說法,就是小貓叫小狗跳都是經典,都是經教。就看我們會不會學、會不會轉,這個觀念很重要。在現代真的是只有形式沒有實質,學佛要重實質不重形式,如果人家講的話能對我們身心有益,是助道之法,那就應該要記起來,心念行為要轉過來,切不可以生起慢心,在這裡生煩惱心、生顛倒心、嫉妒心,尤其有時候在學佛菩提道上,佛菩薩會透過一些因緣對我們開示,如果自己業障重看人家是凡夫,看人家所學不如我而輕慢,那就不能覺悟,這都是自失大利。
希望大家能夠警覺,要能夠回頭,可能人家心比我們還清淨,佛說過初發心時的這念心能成佛道。有時學得久,如不善學,毛病習氣也不一定會減少,有沒有修行要看毛病習氣有沒有減少,要做法性上座,不能做僧年上座。僧年上座就是年紀雖很大但並無道德,僧年,指出家時間久,卻滿身的習氣毛病,這就不能稱為真正的上座。這點要相當的注意,尤其學久了就有這問題出現,還有些學得不是很久,學了不是很深入,看了一些書有一點小辯才自作聰明,刻意想展現自己的口才、能力,希望大家能恭敬他,所以到處批評別人,到處說人家不如他,從不聽勸,這種人現在很多,希望大家學佛要認真精進,不要做這種學人,這不是「學人」這叫「眾生」,要是學得久就加個「老」字,叫「老眾生」,這種人是不會有成就的,這輩子只在佛門結個善緣,來生能不能得人身,很難說,還要看他的哪一種業強。這類人最終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希望大家能夠記取、能夠注意自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