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
黃念祖居士一九八八年講於北京居士林
(本記據黃老居士錄音帶整理成文後,復經黃老居士親自校訂)
諸位大德,我們共同研究華嚴念佛三昧論,實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因緣,一切法是從因緣生,不離因緣。此中有殊勝因緣,可分五方面來說:
一、我們都知道,華嚴是經中之海。「海」表示廣大無邊,無窮無盡。華嚴是經中之海,無所不攝。華嚴在佛法中又稱為經中之王,最尊貴、最高深。華嚴講四種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只有華嚴講得最清楚透澈。華嚴的特點是事事無礙法界。華嚴有十玄,因此最尊。今此「論」名為「華嚴念佛三昧論」。「華嚴」二字,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此名太長,故取「華嚴」二字代表。《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圓教,乃最高之法。在華嚴中講了種種三昧,無量無邊無窮的三昧,「念佛三昧」是其中之一。但是,念佛三昧是《華嚴經》中所有一切三昧之「王」。此論單講華嚴念佛三昧,「經」是經中之王,所提倡的「三昧」又是三昧之王。很自然的,此「論」是王中之王、殊勝中的殊勝、尊貴中的尊貴。因此,稱為法殊勝。
二、講此論要有書可讀。圓德法師印《龍舒淨土文》,將此論附印出來。有書是另一殊勝。若無書空談、沒有文字可看,講完就完了。譬如受「灌頂」,灌頂時很有收穫,過了幾天什麼也沒有了,現在有了書本,此為另一殊勝因緣。
三、現有這麼多人來聽。「居士林」的諸位大居士、「通教寺」的受戒大德,想深入研究。有這樣一些發大心的信眾,是講經條件。否則,像生公對著石頭講:「生公說法,頑石點頭」。此為特例,不希望成此特例。這麼多人在座,又是一個緣。在家、出家、大德、大居士頂風冒雨來參加,共成一個殊勝的法會。
四、「居士林」的提出,理事長呂老居士再三提出要談此論。此即有因有緣,我才來向大家彙報。
五、我大病不死,得講此論,此為另一因緣。
有這些因緣,所以人人應當生出殷重心,難遭難遇之想。另外要提一提,當年佛在說華嚴的時候,在座的都是阿羅漢,智慧第二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連他們都不懂,其餘更不用說了。這些阿羅漢們如聾如盲,好像跟聾子一樣,好像跟瞎子一樣,參與了法會。但對法會殊勝的內容,殊勝的言教,聽了,與沒聽一樣,此為如聾;看到,與沒看一樣,此為如盲。因此,今天的內容,碰到一些道理,自己一時想不通,不要灰心,不要不滿意。就連大目犍連、舍利弗都還吃不消。至於不明白,聽了有什麼好處?這因一經於耳,功德就不可思議。這裏許多文句來自《華嚴經》,今天的研究等於研究《華嚴經》,研究《華嚴經》三昧中的王,亦即經王中的三昧中的王。是如此重要的論,大家應有慶倖之心,說者、聽者都生難遇之想。
若說佛教經、論,在開始研究之前,要應當先知道這部經、論的綱要。心中先有一個輪廓,再去看經、看論,收穫就大。所以,天臺宗經典,一開始先講五重玄義。華嚴宗更多,十門分列。第十門講經文,講經文之前有九門,此九門都是經文之外,是總結提出的。我的大經解,就是用華嚴十門。這次按天臺的五重玄義,較簡。五重玄義為:
一、釋名。解釋論的名字。研究經論,先要把名字弄清楚。日本到處都是南無妙法蓮華經,石頭上都是,有些大德臨終就請人念經題。所以說,名字很重要。名字把一部經論的特點包括進去了。因此,先講經名,大家看其他經論也應注意此點。
二、辨體。經以什麼為體,本體是什麼?經中說了很多文字到底以什麼為本體。言說是形相,是文字相。這些相是從什麼體裏顯現出來的?知道體,才知道根本。所以,我們看一部書,要能抓住它的根本,知道體是什麼。
三、明宗。宗旨是什麼。上次《淨土資糧》就講了一個《阿彌陀經》的宗,即蕅益大師指出的「信、願、持名」四字。全部的內容,全部的理論,全部的修行方法,都在其中。《阿彌陀經》就是要「信」,發願往生。難信之法,要信。發願,願生彼國。還要念。一經宗旨就是「信、願、持名」。四個字把一部經就概括了。就是要好好信、好好發願,好好持名。
四、論用。作用,講此論的作用。
五、教相。講此論屬於哪一教。小乘教、大乘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不同的教就是為了不同的物件。佛是隨機說法的,說的內容就有分別。小乘就不談成佛;始教羼提不能成佛;終教羼提也能成佛,但要三大阿僧祗劫;頓教一剎那可以成佛。所以,先要知道是屬於那一教。一剎那成佛或三大阿僧祗劫成佛,都是佛說的,但物件不同,所說便不同了。再說,時間是由於大家的妄念,說一剎那、說三大阿僧祗劫,都是平等的。要知「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要知此論是了義的,還是不了義的。兩種說法不一樣的時候,應該依了義教。所以要知道它的教相。
以上就是五重玄義。有時看書、看論,不看註解倒容易,一看註解,「攔路虎」,就攔住了,因為它講五重玄義。我們現在是「解剖麻雀」的性質,雖只是十五頁的短論,仍分析到其中的五重玄義。
「華嚴念佛三昧論」。華嚴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大方廣佛華嚴經》雖然只有七個字,這個經題是最全面的經題。經題往往包含三個內容:人、法、喻。《佛說阿彌陀經》只有「人」。「佛」是人,是本土的佛,「阿彌陀」是彼土的佛。此方的佛說彼方的佛。《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沒有人,「金剛」是喻,「般若波羅密多」是法。「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七字中人、法、喻具足。「大方廣」有二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大」講「體」,以常遍為意。體是大,是常,無生無滅,豎無初際,無始,找不到開頭,未來也沒有頭,此就時間來講。空間則遍滿十方一切處。此「體」就是如此,無生無滅、無始無終,遍滿一切處。所以,大即常與遍。「方」是以軌持為意。法是持其自相,一切法都有它本身的相。桃樹的桃花就是那樣子,保持它自己的相。李樹的花、葉、果子又有自己的相,自己的形式。法就是如此,一為「持」,各個法各有其表示的形式。再有「令人生解」,提之則知其含義,軌持為意,此為「方」。「廣」言「用」,以包博為意。包是包含一切,博是廣博無邊。
第二種說法,「方」是相大,「廣」是用大,第一「大」字代表體大。體是離開言與思的,體是什麼?用語言,思想都不能解。是法非語言分別之所能解。語言就是言,分別就是思,一思就是分別。那麼,此體大是什麼?離言思,就是說現前自己一念介爾之心,介爾之心就是極微小的一念之心。永遠沒有變異而包攝一切。(底下還要細說),此部論,此點說得很精彩。「大」就是言一念之心,瞥爾一剎那一念之心,而這一心就是永遠沒有變異,不生不滅,攝一切法。一切法都從此體生。從體流出相,流出用。一切法都從體生,體就是你的一念之心。「方」是相大,也是離言思,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就是介爾之心,就是大智慧光明,就是清淨自在、常樂我淨,無量無邊的功德。方的含義如此,此相大,一切殊勝之德皆此相。用就橫具十界因果。十界的一切因果都不出於此。「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佛法界。「廣度眾生」就是菩薩法界。「自覺」就是羅漢法界,一切因果,以四諦十二因緣為因,就得聲聞緣覺的果。以六度萬行為因,就得菩薩的果。以大方廣為因,就得佛果。我們一般說大,都是一個對待的大,桌子比相機大,房子又比桌子大,還有比房子大的東西。總之,某物是大,也是小,此為對待的大。華嚴之說,是沒有對待的,絕對的。有二才有對待,到了無二,還有什麼對待?所以維摩詰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是什麼?離開了二。誰要能離開二,就入不二法門。不要等別人給你證明入了不二法門。離開了一切分別,就入不二法門了。以上解釋大方廣,大方廣是所證的法,修行證到什麼?證到大方廣。
佛是覺者,佛是最平等的,是覺悟的人。是覺圓果滿,覺都圓了,圓覺;果都滿了,果頭的佛,最尊!覺滿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圓滿。自覺也圓滿,覺他也圓滿,覺行也圓滿,所以,成了佛。據《華嚴經》,佛有十涵意:
一、具一切智。
二、具一切種智。
三、離煩惱障。
四、離所知障。所知障,知識份子確實要注意。都知道煩惱障——貪嗔癡不好,而不知道本來不懂的,現在懂了,懂了很多很多,這些所知,可能就成障。不成障就是智慧;成障,就是所知障。所知障非常麻煩,所謂事障易遣,理障難除。所知成障,就有一固定的成見,承認這個,不承認那個。要鬧派系,這宗說那宗,這一派說那派。固執一宗一家之說,不能圓融。這些都是理障,以為就是自己這個意,其實呢,不見得。四十二章經:「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偏偏要信自己這個意,這個意就是所知障。所知都成障礙,佛就離開這個障。
五、於一切法,能自開覺。
六、能讓他開覺。
七、於一切種相,能自開覺。
八、於一切種相,能讓他開覺。
九、如睡夢覺,佛就是睡醒的人。我們就是在夢中的人,佛就是這麼平等。佛醒了,我們在作夢。作佛也是在夢中,大作夢中佛事。是個好夢,但是還是究竟沒醒。要知道它是夢。我們作夢都有此經驗,夢裏頭,「啊!我這是作夢嘛!」,這就要醒了。我們知道這是夢,那就要覺。佛就是睡夢中覺醒了。
十、如蓮花開,蓮花開了是極其自然的。每一個花苞都要開,佛開了,我們還沒開。
佛就是這十個涵義。到華嚴,什麼都是十。此其特點。此為第四個字—「佛」,是「人」。
「華嚴」是「喻」,比喻。「華」就是開花的花。比喻修因得果,果就是莊嚴法報化身。「芬馥萬行,榮耀眾德」。花又香又好看,表示萬行所結的果,是一切眾德所形成的。花喻此。一切神通,一切妙相,來作為莊嚴,此「華嚴」之意。花也有十個涵義。花不僅僅是草木之花,也包含了珍珠、金、銀、作裝飾者。如密宗的佛像的瓔珞,是寶所成的,這也算花。耳環、釧鐲也都是莊嚴之具。飄幡,身上披的飄幡為衣、綢緞的重裙,這一切莊嚴之具。珠玉金寶也可以嚴身,也是花。花有二種,一種是草木的花,一種是金玉所成的花。都可莊嚴其身。花有十種涵義:
一、含實。花能結果結籽。
二、種子表示含有性德。一切都是性德之所流現,由性德再出現修德。
三、光淨。表示本性本來是很明顯的,花很光瑩、很潔淨、很微妙。
四、適悅。誰看了花都很高興。「順物之機」,應一切眾生的機,大家歡喜。
五、引果。能結出果子。
六、端正。
七、無染。
八、巧成。花開的形相很好,很美。
九、芬馥。花味香美。
十、開敷。心開。「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開悟、開解。心被捆上了,又放開了。開敷為意,從此點看,有很深的涵義。
這十種裏,有的是通於二種花的,有的只限通於草木花的。
「嚴」是莊嚴之意。萬德、萬行都圓滿了,拿來裝飾佛的十身。所以「佛華嚴」是「喻」與「人」放在一起。佛是覺悟的人,萬德圓滿之所莊嚴。這個代表「人」,能證的人。此人證了「大方廣」,大方廣是所證的法。也可以說大方廣也是體、是性德。從大方廣起修,修是事,事就是佛華嚴。有一點覺悟,便有一點莊嚴。最後,又證得大方廣,是修德。所修又全在性中,這就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上,經題七字中,解釋了六字,此為別名。
「經」是通名,一般解是「貫、攝、常、法」。到了華嚴又是有十個涵義。
一、湧泉。像泉水湧出來。
二、出生。經裏能輾轉出生殊勝的妙意。
三、顯示。顯示佛的知見。
四、繩墨。木匠用帶墨的繩子在木上彈出一條墨線,然後完全依照這墨線來施工。表示經中指示,應依教奉行。等等。
智者看到經題就能知道經的全部意思。忙人見經題亦能得利益。華嚴是經中之海、經中之王。這個經題只能很粗淺的做一介紹。
「念佛三昧」。此三昧在《華嚴經》內,所以才叫華嚴念佛三昧。華嚴裏講了種種三昧,什麼叫「三昧」?三昧的含義就是正定、正受。正定:戒定慧,禪定。定有種種的定,正定,相對的還有邪定。很要知道有邪定,一入邪法,不符合聖言量的法,入了定,是邪定。正受,受是受用,定中就有受用。正定有正受用,邪定就有邪受用。所以,有很多人很快的就出現了許多奇異的事;不是佛教的法,都稱為邪法。大家知道向上很難,趨於下流是很容易的。不是走正路,就是走邪路,是走下流,往下跑,就很容易,就容易入邪定。所以,有的人修行說:「你這不好,你開了鬼眼,通了鬼脈」。就跟鬼打通了。所以,看到許多陰間的情形,看到許多死人,他自己也出現鬼的特點。妖魔鬼怪都有通,鬼有鬼的通,牆壁擋不住鬼,地也擋不住鬼。人就不行,不能從牆過去,從地下出來。得鬼通是進步是退步?這問題要好好想一想。許多佛教徒對這些事,還不能很明白。有人自己可以堅持,但不能夠勸動別人。這些東西要有分別。無分別中還有分別,有分別中還無分別。此處是正定、正受,分別於邪定。
三昧是正定、正受。念佛三昧,持名也好,觀想佛也好,實相念佛也好,用這個去修,這個是在修的因地上所謂的「念佛三昧」,修這個三昧。當修行有所成就的時候,得了定,生了智慧,入了一心,見了種種瑞相,此為果上三昧。當然,三昧有深有淺,得到了受用,得到了成就,就是果上三昧。念佛三昧也是華嚴講的。
妙叶在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中說:念佛三昧是三昧中最上的三昧。無量法門,唯念佛一門,圓攝無外。圓滿攝了一切法門,沒有不包的。一切法、什麼禪定、什麼密法都包括在內。這就是華嚴的道理。懂得華嚴之後,就是圓人。一法就攝一切法,不然就忙了:今天生病,趕緊念藥師;有人死了,趕緊念地藏;沒有錢用,趕緊修財神法;有點恐怖,趕緊修觀音。有人說念阿彌陀佛只為往生。不知道任何一法都能包括一切法,都有無量無邊的妙用,不是那麼機械。有的人就忙亂不堪。念佛一門,圓攝無外,悉皆具足。此念佛三昧,如大海吞納眾流,悉無分別。如如意珠,能出生無量無邊的寶,以滿眾生願,故稱如意之寶。能滿一切的願,它也沒有什麼減少。要什麼給你什麼,但如意珠是不是損失了什麼?也不是。故又名為王三昧,念佛三昧又叫王三昧,此妙叶大師在寶王三昧念佛直指裏說的。
蕅益大師說:「念佛三昧所以名為寶王者,如摩尼寶,如摩尼珠,出生一切諸三昧寶」。不是世間所要的寶、要飲食、要湯藥要臥具。而是,能給你一切無量無邊的三昧之寶。所以,一個念佛三昧包括這麼多。「如轉輪王」,轉輪勝王統攝四天下,統攝一切諸三昧之王。「蓋是至圓至頓之法門也」,最圓最頓,頓是頓然成就,一生成辦。要修三大阿僧祗劫就不是頓法,頓法是剎那成就,至圓滿至頓之法。以上是二位淨土宗大德所論。
大智度論說:「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所以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個話大家要好好想一想、算一算帳,劫是極長的時間,沒法說了。億劫:萬萬劫,數位大的不得了,電腦都表示不出來。那麼多生死重罪,一句佛號就能消。想一想才知道念佛的殊勝.
「論」裏說本來一個人就具足了法身、報身、化身,本來是佛,一念能相應,就名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門,即能遍攝一切諸三昧門」。入了念佛三昧,就攝一切三昧。所以,此即「念佛三昧」的解釋以及念佛三昧何以稱為寶王三昧。
華嚴是經中之王,念佛法門是法門中王,念佛三昧是三昧之寶。所以念佛三昧是王中之王、寶中之寶,稱為寶王三昧。這是一個極殊勝的因緣,能遇能聞都不偶然,「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暫聞亦不能」。若不是往世多劫修了福,修了慧,聽到一點都不可能。這是給我們證明。大家能聞,證明往劫修了很多福,修了很多慧。我常勸大家,多生辛苦到了今天,我們今天要叫它有個決斷,叫它成功,不要跟過去一樣,下回再來,要有個決斷。
「論」就是優婆提舍。指佛涅槃以後,佛的弟子對於佛的教義,做了一些解釋,設了一些問答,這些著作稱為「論」。
以上說明了「華嚴念佛三昧論」的論題。下面介紹作者。他是受過菩薩戒的大居士彭際清,字紹升,號二林居士,是乾隆年間大居士。世代宗儒。此論有篇自序。《居士傳》是他做的,《居士傳》最後:有自撰的「知歸子傳」很簡單。只說:為儒,父親都以文字官於朝。年未冠(不到二十歲),就以儒言取科第。就我所知,他父親是尚書,他本人是進士。後為官,最後都放棄了,專研佛教,著作很多。第一部著作是「無量壽經起信論」,對《無量壽經》做了一些刪節。
王龍舒著有《龍舒淨土文》。他把四本《無量壽經》會集成一本,稱為「大阿彌陀經」。作了第六種《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一共九種。淨宗學會把九種合印,很好。(一)漢譯、(二)曹魏譯、(三)吳譯共三本。(晉譯了五、六次,都未傳下來。)唐《大寶積經》中有一會,是無量壽如來會,是第四本,唐譯本。第五種宋譯。存世者,即此五種。王龍舒居士取四種原譯會集成「大阿彌陀經」。流行很廣,大德引用多採此本。王是站著往生的,是宋朝進士。此本缺點是會集本中有用自己的語言寫的內容。此點有毛病,後人若用自己的語言作為佛說的,便是大妄語,這個例開的很不好。彭二林就想補救,但沒有會集,他把魏譯本加以刪改簡化,成第七種。丁福保的《無量壽經箋注》,註的就是彭二林的本子。第八本是魏承貫,清咸豐年間人,用五種原譯會集,想盡量不要犯王龍舒的毛病,可是不知不覺還是犯了。仍有些文句不是經中原有的。所以,夏老才著第九種,公認完善了,圓滿了。此事就完成了,此事到一九四五年以後才完成。
《無量壽經》出現了善本,是現代人的福報。現國外大量印刷,我的大經解國外也在印,在講,錄音複製。此經大放光。
彭二林刪節了一種,成了第七種,而且還作了「無量壽經起信論」。另外,他有「觀無量壽經略論」、「阿彌陀經略論」、「華嚴念佛三昧論」、「一乘絕疑論」、「居士傳」。還有「二林居士集」。他是一位深入禪宗、深入淨土的大居士,不可多得。跟蓮池大師的風格很近,禪與淨土密切結合。
本論之「體」,就是一真法界。華嚴宗說一真法界,就是天臺宗所常說的「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與一真法界實際是一回事。法界就是統攝一切萬法,所以叫法界。怎麼說一真法界呢?體是絕待的,沒有對待,不是二,稱為一。是真實無妄,所以叫真。不二,離妄,統攝萬法,就稱為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之另一解釋,「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這比統攝萬法又深了一步。一切互相「徹」,你能「徹」我,我能「徹」你,此交徹也。融攝:互相融,互相攝。互相融、互相攝、互相交、互相徹,可以拿屋裏的燈光作比方。燭臺有光,頂上的燈各個有光。屋子裏的光亮,是由於燭臺與全部電燈所發的光。誰能分別這室內哪一塊是燭臺的光?那一塊是頂上的燈光?不可分。所有的光,每一個光都遍滿全室。每一處都有各各發的光。這就是交徹、交融、相攝之意。你攝了我、我攝了你,你融到我裏頭,我融到你裏頭,交徹融攝。以我們的譬喻推廣到一切法,一切法無不如是。
這樣的一個不二不妄一真的法界是什麼?就是諸佛平等的法身。佛的法身是平等的。《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身還有什麼高下,不但佛與佛的法身無有高下,一切都不二,還有什麼高下,大平等之法。從本以來就不生不滅、非空非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唯一真實不可思議。都沒有,那不就是斷滅了?不,唯一真實。唯一真實,那你說是不是有?你要想!告訴你不可思議。剛一要想,禪宗多少捧打下來,趕出去。所以稱為一真法界。
一塵一毛無不是一真法界。不但廣大無邊的是一真法界,極微細的電子、比電子小多少萬倍的中微子,都是一真法界。到了華嚴境界,小就包括大,「毛端剎海」。一個毛端就能容納剎海,小中可以包括大。咱們的常情大包括小,多包括一,但華嚴一多相即。一萬包括一包括二,一跟二包括一萬。又華嚴延促同時,一秒鐘和一萬年是一樣的時間。艾雷斯艾,愛因斯坦,懂此道理。他的一個朋友死了。他說:「你死了,不久我也就會來了。」他又說這都是錯話,時間是人的錯覺,物質也是錯覺。錯覺與妄想正好相似。錯似妄,覺似想。我們說妄想,他們說錯覺。時間就是錯覺。現在時間、空間、物質,這些概念都在發生變化,所以我們佛教前途光明。要知道不是指現在,信佛的人多了,交供養的人多了,有大光明在前頭。科學家非常驚訝釋迦牟尼的大智慧,現在如此努力,才以實驗做出來,可是兩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早已了知了。
為什麼念佛三昧論,以一真法界為本體?因為清涼大師把華嚴的一真法界,分為四: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事,種種事相,大地山河,男女老少,有凡、有聖、有因、有果,都是事,這是一個法界。理法界,都是本體。離言思、離名相,本來就不生不滅,這也是一個法界。一切空寂而不妨示現種種的大地山河,理跟事不相妨礙,叫理事無礙法界。還有事事無礙法界,是華嚴所獨有的。小跟大,本來有礙,它無礙。大的可以包括小的,小的包括大的。多與一,人們是有礙,多包括一,十包括一。三包括十,一個手指頭包括十個手指頭,常情就不好懂了。它無礙,事事無礙。一秒鐘包括十萬年。華嚴分為四法界,《起信論》云:「念佛完全可以入四法界。」所以我們說,以一真法界為體,是有所依據的。
彭際清(二林居士)如此說:「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就入事法界」。修持是事。要一心念佛不參雜別的。不是念佛之外,還練氣功,那就不是一心。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就入了事法界。「心佛雙泯,一真獨脫,入理法界」。念著念著,心與佛在自己心中都沒有了;本有的一真獨然透露,就這一句佛號明明朗朗。就入理法界。寂然不動,生佛俱泯,這些事相都沒有了。「即心即佛、大用齊彰、入理事無礙法界」。這個心就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從體起用,從性起修,全修在性,大用齊彰。一人念佛,光明遍滿全法界。小說一人念佛有四十里光明,此對凡夫說的。要是圓人,遍滿一切,大用齊彰,理事無礙。所以不起於座,分身塵剎,廣度無邊眾生。一人念佛之功遍滿一切處,此大用也。「非心非佛、神妙無測、入事事無礙法界」。非心非佛就離開一切了。神妙不測,此境界非凡夫所能知,事事無礙。
所以念佛就入四法界,四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所以華嚴念佛三昧論以一真法界為體,以諸法實相為體。淨修捷要:「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我們所念的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生起念佛之心才是開始覺悟,故名始覺。念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本覺,始覺就合本覺,「始覺合本」,此最重要。始覺合本覺才稱為覺悟。「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就到究竟覺。由於一真法界為體,所以你本心就是佛,起心來念,念什麼?念佛。佛是什麼?佛就是你自己,無量光壽就是你的本體。
我個人體會本論以「華藏入名字,持名入華藏」為宗。整個華藏世界就是毗盧遮那說的法。說華嚴經時四處在天上說、三處在人間說。七處八會、或九會,由於兩種譯本不同。華藏世界講十方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莊嚴,持名就入華藏,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持名往生,就入了華藏。再加上一句「華藏入名字」,如果能夠信、能夠理解,這個名字有這樣殊勝的功德,信解就深入了。信解深入了,就是往生的主要因素。
為什麼說「華藏入名字」?根據此論所言:「彌陀全體遮那,極樂不離華藏」。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一切一切就是華藏世界。「華藏依正悉入彌陀名字」。華藏世界一切依報,就是一切佛土莊嚴,一切正報,就是一切佛菩薩;都入在阿彌陀佛名字裏面。所以說「華藏入名字」
「持名入華藏」,彭二林又說:「持一佛名入全法界」。持一佛名,全法界的功德都在裏面。論云:「名字即法身」,「名字不異報化」。一個名字,法身、報身、化身全在裏面。
又云:「此土行人(即娑婆世界之人),以專念力,修諸功德,回向西方,惑業未斷,(大多數人是此情況,還起惑,有疑惑)生同居土」。西方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種惑業未斷,但專念、修功德、回向的人生到凡聖同居土。
第二種人「欣厭既切」,欣慕極樂的心,厭離娑婆的心都很切。厭離的心很要緊,很多人厭離的心沒有生出來,對娑婆世界還是很留戀,那就欣願不切。「粗漏漸除」,惑業即漏,所謂見惑、思惑。見惑有十: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貪、嗔、癡、慢、疑,斷了見惑成初果。思惑就是貪、嗔、癡、慢,細的。一直到無色界的貪嗔癡慢都斷了,證阿羅漢。現在不去證小乘極果。但欣厭很切,粗漏漸漸消除。粗漏指粗的邪見、身見、邊見、粗的貪嗔癡慢漸漸消除。並且「聞法增進」,這樣念佛求生,可以生方便有餘土。比凡聖同居土高。
「若修圓教為因」。我們所講的華嚴是圓教,以圓教作因,從這裏發心。「深達實相」,很深的了達實相。「以普賢行願」,以普賢十大願王作自己的願,「回向西方」,就生實報莊嚴土。「親承佛記、分證寂光」。
所以,此論不但希望大家持名往生,生凡聖同居土,還希望大家以圓教為因,可以上升到實報莊嚴土。生實報莊嚴土,就是大菩薩,一生大成就。上品上生,分身到無量佛國去聞法、去受記,到無量的世界說法廣度眾生,分身無量無邊。淨土宗的成就是如此的成就,但須以圓教為因。若沒有圓教為因,那只是前面同居土、方便土的成就。此即造論的意思。把「華藏入名號」,華藏的一切都入名號之中,如此念,深達實相,不但往生,而且品位很高。此即「宗」,「華藏入名字,持名入華藏。」華藏就是極樂世界。
「用」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往生極樂,一生成辦」為用。首先叫你發菩提心,三輩往生要發菩提心。論如此細說,就是要你發菩提心。菩提心淺說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此是最粗淺的說法。以大智慧來說,此論所表達的就是大智慧。發起此心,一向專念,是《無量壽經》所說三輩往生的共同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此可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辦」,過去多少生沒有成功的事,現在這一生成功了。
我還可以抖膽的向大家說,修什麼法門,如果不求生淨土,一生成辦就沒有可能。縱然是有,那是極少的。密法,統計下來,從解放到現在,有六個人化光。中國有十億人口,解放以來四十年。四十年來,十億人之中,只有六個。一億人也攤不到一個,一萬萬攤零點六,經過四十年。北京才一千多萬人口,離一萬萬還遠啦。總之,此百分數看來,是很不容易的。
論上說:「行者誠能決定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如果真正能夠有決定的信、決定的解,知道一切佛不離開自性。「起勇猛心,起擔荷心」,要覺他,既要覺他,先要自覺。「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勸人發菩提心,如果信心有了,決定的信心,知道一切佛不離自性,起了勇猛心、擔荷心,就跟釋迦牟尼佛初發菩提心的時候一樣。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就是華嚴的道理,因果同時。都是「超情離見」。如果大家都在情見之中,對於這些事就是懷疑,這怎麼行?咱們的情見都是錯覺。愛因斯坦說都是錯覺,佛早就告訴你是妄想出來的。
而且《無量壽經》說如果對於佛的不可稱智、無等無倫智、最上勝智,不能明瞭的話,就是往生,也在邊地。若對於佛的智慧能明瞭,但對於自己的善根不能生信,不能相信自己具有佛性,不能相信自己的本性就是法身,跟法身佛平等平等,無所欠少,你也只能生邊地。所以造論者的用心即在此。不但希望大家往生,還希望往生的品位高一點。此即造論的苦心。我們今天有這個共成會聚,也就是希望在這個地方提高一點。這個提高一步,往生之後,你到那邊大大的提高一步。如是因,如是果啊!
第四個就是「用」,就是勸你發菩提心,你這樣發菩提心,就跟釋迦牟尼佛當年發菩提心是一樣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樣往生,不會落到邊地疑城裏,多少年不見佛,只有菩薩來跟你說法。為什麼?佛跟你說,你也不懂,華嚴會上的阿羅漢們都如聾如盲。
至於屬於什麼教呢?教裏分三藏:經藏、律藏、論藏。此屬論藏。律藏是戒藏,經藏是定藏,論藏是慧藏,戒定慧。所以論很重要。有的時候光讀經,草草的念過去。論給你一解釋、一分析,大家就深入了,此為慧藏。
在大乘、小乘中,此為大乘教,而且是一乘教。
判教裏,天臺判四教:藏、通、別、圓。藏是小乘,通是通於大小乘,別是大乘。此論為圓教。
華嚴判為五教:小、始、終、頓、圓。此論屬於圓頓教。這是最高的、最圓頓的,最殊勝。
把這個染入心神,這麼去念佛,品位必高。還有,若真正圓解能開,就是圓人。圓人和不圓人的分別,修行是日劫相倍。圓人修一天,等於不圓的人修一劫。這是件了不起的事。大家要知道,開圓解也不是勉強的。要好好的發心,好好的修,見解一天天圓起來,別人望塵莫及,日劫相倍。以上就是論的五重玄義。名、體、宗、用和判教。底下解釋論文。
【念佛法門,諸經廣讚。約其總貫,略有二途:一普念、一專念。】
二途:二個方面。普念:普念一切佛,如南無佛,密宗的南無布達亞。專念:專念某一尊佛叫專念。
【如觀佛相海經、佛不思議境界經等,但明普念。】
此二經等都是講普念的。剛才所說的南無佛,南無布達亞都是普念。
【藥師琉璃光如來經、阿佛經、無量壽經等,特明專念。】
阿彌陀經是專念阿彌陀佛。
【今此華嚴,一多相入。】
華嚴經一多相入,一入多,多也入一。
【主伴交融。】
一切世界有主。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主,觀音、勢至、諸大菩薩都是伴。主伴交融。說主,則伴在其中。說伴,則主亦在其中。彼此交融,主伴不二。
【即自即他。】
一切佛。阿彌陀佛即是釋迦牟尼佛,即是毗盧遮那佛。從阿彌陀佛看,阿彌陀佛是自佛;釋迦牟尼佛,毗盧遮那佛是他佛;他佛就是自佛。
【亦專亦普。】
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佛。說是專,也是普。此即不可思議之處。
【略標五義以貫全經。】
以下提出五個勝義來貫徹華嚴全部經,來總攝、來總結華嚴全經八十卷。
【一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門。】
念佛的法身,就是直指眾生的自性。此論的殊勝功德,在此很突出。從法身流出報身、化身。念佛最後是證法身。佛是凡夫所仰望最高的。而佛最高的是法身。「念佛法身」就是「直指眾生自性」。在學人分上,這十個字,前四個字與後六個字連不到一塊。連不到一塊,是眾生見。能融會,是佛知見。
【二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門。】
佛來顯現這一切佛剎、一切國土,顯現種種的佛身。這是佛的殊勝功德,佛的功德之所莊嚴、之所成就。為了攝受眾生,念佛的功德。佛因為有這種功德,所以才能流現出這些國土,這些法門。而佛能夠流現這些國土,這些法門,正是佛的殊勝功德。
【三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門。】
法身,報化身怎麼念呢?念名字就夠了。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彭居士是大智慧,用的字不多。這五條大家若能吃得消,大家就大大的向圓人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最勝方便門:最殊勝的方便門。大家有時候往往總是不滿意,盼望哪一天得個什麼法、灌個什麼頂,現在彭居士在此處告訴你,念佛名字這就是「最勝方便」。
【四念毗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門。】
華嚴是毗盧遮那佛說的。毗盧遮那佛即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頓入華嚴法界門:一下就入了華嚴法界,十玄四無礙。四法界:理、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玄重重無盡。這表示尊師重師。修行人不能忘本、本師啊。就是要尊師之教。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佛。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是佛說的。佛教我們念佛,應當發願往生,聽佛的話,才是尊師。不只是上供嗑頭。上供嗑頭是純皮毛的表現。根本是從內心中接受佛的教化、聽佛的指示,依教奉行,這才是尊師。
【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
此處點到主題了。念名字,念誰的名字?最後,就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這樣就圓滿了普賢的十大願。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最近臺灣來了一位法師,他在國外非常受人景仰,在美國、在加拿大、在台灣、在香港、在馬來西亞、在新加坡。他這個人本來是念哲學的,後來學了佛,講這講那、講楞嚴、講華嚴,後來從華嚴上醒悟了,念佛了。華嚴不離念佛,說來說去,導歸極樂。他現在變得是專修專弘淨土法門,專弘無量壽經,而且就是夏老師這一本。圓滿普賢大願,他就從普賢大願,轉向淨土。導歸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後還是從華嚴的總結。
【別申問答,豁破群疑,普與見聞,同歸一乘云爾。】
除了上述五條之外,又提了幾個問答。破解群疑,願一切見聞者,都同歸到一乘之法,都得成佛。
【一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者。】
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是什麼呢?
【吾人固有之性,湛寂光明,遍周塵剎。】
每一個人本有的性,(固有即本有),很堅固、不生不滅、不會什麼時候沒有。此本性「湛寂光明、遍周塵剎」。寂:寂淨。而且用「湛」字形容,清湛極了。寂是寂淨。湛寂指一點灰塵、一點渣子、一點污垢都沒有。本性就是這麼樣的湛寂光明。而且是遍周塵剎,塵塵剎剎無量無邊的世界。現在可以知道,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太陽系是銀河的一員。再往上不知多少銀河系、星雲。再大是什麼?還不知道,無量無邊。有的天體的光到我們這裏要多少億年。以光的速度到我們這裏還要萬萬年,這個世界有多遠。這還是肉眼的世界,科學所了達的。實際上是遠遠超過科學的水平。科學所能知道的就是這一小塊。雖然說比從前的一小塊大多了,但還是一小塊。自己的自性是湛寂光明,而且是遍周塵塵剎剎。現在科學所不能及的地方,以及將來也不能及的地方,可是你的自性都遍達該處,都包括在內了。
【諸佛別無所證,全證眾生自性爾。】
諸佛成了佛,證了佛。信解行證,開始要信、信了之後如實的解,解了之後就實行,行了之後,最後是證。諸佛證什麼?別無所證,全是證的「眾生的自性」。佛所證實到的是什麼?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本有的本性。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佛證的是什麼?成了佛,證了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就是眾生每一個的本性。底下引華嚴。
【如來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諸大菩薩你要知道你們的自心,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在你心念之中,有佛成功了。
【「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諸佛如來就不離眾生之心,而成佛呀。
【「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如是」。】
每一個人有自心,一切眾生也都是如此。
【「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無窮無盡的佛,隨時隨時在那裏成佛。而且此心廣大周遍,無處不有,永遠是不離不斷、無有休息。(此為一段,下第二段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看見星星,大覺大悟,成佛了。)
【又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
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如來的智慧。「具有」,表示已經有了。在座的人,每一個人,承認這句話嗎?這是佛說的,佛成佛時所證明的。成佛就是因為證實到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有如來的智慧,所以我們要大精進,要大慚愧。我們有如來的智慧,可是我們就墮落成這個樣了。這是事實,但是我們要懂,我們並不是很難,只要把這些虛妄都去掉,恢復本有就是了。不是變個什麼、得個什麼、修成個什麼。氣功是講究從頭上出了個小人(元神),小人再修,又再出個小人。佛法不如此,此為心外取法,佛教不是這樣。眾生有佛一樣的智慧,但就是因有妄想、有顛倒執著。想的都是錯的,還執著,還把錯的抓住不放。這不好辦了,所以不能證得。
【「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就是這樣。這一段十分殊勝。這一段論文,十方諸佛都放光;一切佛世界都天雨妙花;一切魔宮都震動。就像我們地球發生了唐山大地震,九級,魔宮都倒塌,魔王都昏倒在地,不可思議。
所以,一切神通,現在的奇異功能,均無法相比。神通太渺小了。阿羅漢的神通,能把太陽和月亮換個位。阿羅漢還是小神通,菩薩神通更大。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佛神通。能直指凡夫的心。讓凡夫見了自己的本性,就成佛,這是佛的神通。佛現大神通,直指:念法身佛,念的就是自己的自性。這和淨土宗是結合的。觀經的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在解放前夕,江西有個比丘尼,逝世之後火化,頂骨不壞,上面有四個字:「心作心是」。圓徹法師已經有了此拓片。此是很殊勝的事。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現在念佛,就是「是心作佛」。你作佛這個心就是佛。此就與彭二林完全一致了。實際說,夏老師說,《華嚴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三部經是一部經。華嚴是大本、無量壽是中本、阿彌陀是小本。三本是一部經。
《彌陀疏鈔》也是一上來就說:「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非常明,是靈明。非常徹,是洞徹。非常寂,是湛寂。恒就是常,又用常來形容恒,絕對的恒。「非清非濁、無向無背」。沒有清濁之分,也沒有向背之別。「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這個真體,不可思議的,就是每一位的自性。所以彌陀疏鈔、觀經的宗旨和此論是一樣的。這是「根本」:「體」和「本」。
彭二林居士是造詣很深的居士,很稀有。其論非常透徹,斬釘截鐵,不允許你模棱兩可。我們知道念佛有四種,念佛法身,此處指實相念佛。法身就是實相。念佛法身是直指眾生自性。什麼叫念佛法身?不是要念一個什麼咒?或一個什麼?就是告訴你,眾生自己的本性,你要是認識你的本性,你就是見到了佛的法身。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念佛法身。這就是直指:直接、究竟、最殊勝的成就。所謂成佛,就是成的這個。「諸佛別無所證」,諸佛證得什麼?另外沒有什麼證的,「全證眾生自性」,他所證的全部就是眾生自性。此說直接了當,斬釘截鐵。說證得什麼?別的沒有,就是在座每一個人的本性。佛證,就是證這個,成就這個。
自性是湛寂光明。清湛極了,一點塵渣都沒有,清淨極了。光明無量,遍周塵剎,此光明遍周一切剎土,一切虛空、世界,這也就是我們的本性。所以,為什麼說我們眾生是迷呢?就是迷了這個本性。自己有了這個本性,不能認識,迷了這個本性,這就是迷。覺悟了,證到了,就是佛。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明瞭。一切法門,就都是為這一件事。底下引據經文來做證明。說這些話是根據聖言量,是佛說的,是諸大菩薩說的,這就有根有據了;就可以為人演說了,可以告訴別人了。把自己個人的見解隨便拿來和人談,時下很多人有此毛病。這是謗法。
引了華嚴兩段,一段是如來出現品,「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一切大菩薩應當知道你們自己的心,佛教導菩薩第一句話就是此話。今天在座諸位也是菩薩摩訶薩,應當怎麼樣呢?應當「知自心」。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常有佛成正覺。諸佛菩薩在哪成正覺?就在眾生的心念之中,我們不知道,所以是凡夫在迷。何以故?因為「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一切如來都是不離這個心成正覺。佛的成就,就是知自心,如自心,證自心。當時華嚴會上諸菩薩摩訶薩的心是如此,一切眾生心亦如是,那就包括今天在座的人了,每一個人都包括在內了。一切眾生心,都是這樣,「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在你心念之中,都有如來在心念之中成佛、成就正覺。你的心是「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我們的自心,沒有斷滅,沒有停止的時候,在念念中常有諸佛成正覺。這是在華嚴會上釋迦牟尼教導諸大菩薩的。當時說華嚴的時候,稱為毗盧遮那佛,稱為盧舍那佛,就是釋迦牟尼佛。
另一段話也是我常常引的,「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大家聽到點奇異的功能,就羡慕得不得了。我修了多少年,還沒有什麼,他一下就有神通,很奇異,很羡慕他。其實這算什麼!咱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有如來全部的智慧,如來的全部的功德。什麼奇異的功能,九牛一毛,可以忽略不計。我們既有與佛一樣的智慧,一樣的德相,為什麼不顯現呢?為什麼還在迷呢?為什麼還勝不過煩惱?煩惱來了,例如有個老居士與街坊鬧氣,後來得病種種,煩惱還是勝不過。為什麼呢?現指出這個原因:「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有妄想,就顛倒,你就錯了,不知道是非。執著:碰到什麼事就抓住了,沾著。這是我的親人,那是我的仇人,我所討厭的人,我怎麼也不讓他好。執著的非常厲害,不能平等。那麼,就不能證得,就不能顯現。「若離妄想」,離開了妄想,一切智、自然的智慧、沒有障礙的智慧,就現前。事情就是這樣。此為前次所講,很重要,所以今天再重覆一次。
上次我說,說這段話時,十方諸佛都歡喜、放光,一切天女都散花,魔宮都震動,因為此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是最殊勝的一件大事。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就是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就是佛的知見;這不是眾生的知見,也不是任何學者的知見,也不是任何宗教教主的知見,他們都沒有。佛的知見,最平等,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但是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問題就這麼一點點。到這裏大家自然會問:「這個妄想執著,我們怎麼去啊!」,問題矛盾在這,焦點在這。我們跟佛一樣,但是現在不能證得,不能證得,就是為了妄想執著。這個妄想我們怎麼去啊?
【云何離於妄想。】
怎麼離妄想呢?底下的話,大家要注意,就是彭居士極殊勝之言,是淨土宗登峰造極的話,也是禪宗的登峰造極的話,也是密宗登峰造極的話。從密宗看,今天能聽到這個話,等於毗盧遮那如來給大家做大圓滿灌頂。怎麼去這個妄想?
【須知一切眾生顛倒執著,全是諸佛法身。何以故。】
此話易懂,但其意十分難懂。顛倒執著是什麼?就是諸佛的法身。你不知道這個,因此,顛倒執著就把你妨礙了,不能證得佛的智慧,你認識了這點,那成佛就是時間問題了。時間也是虛妄。至於何以顛倒執著就是佛的法身?因為:
【顛倒執著常自寂滅故。】
這些顛倒,其常恒的本身就是寂滅,(涅槃就叫寂滅)。妄想,大家想一想,我這一念妄想從哪來?你能找得著妄想的來處?從哪來?你說我聽聽,從外面來的?從裏面來的?從什麼地方來的?從美國來呢?從廣濟寺這出來的?從心裏頭出來,你心在哪?找個地方我看看。你說不出來,無所從來。再看這一念妄想過去了,哪去了?它到哪去了?亦無所去,去處你也找不來。所以,一個妄想,就是一尊佛出現,如來啊,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這跟楞嚴的道理相通了。楞嚴應該讀作「首楞嚴」,此三個字是專名詞,沒有翻譯,跟「般若」一樣,沒有翻譯。「首楞嚴」的意思是什麼?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楞嚴是經中之王,最難讀的一部經,最深入了。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個堅固,就是不生不滅,都是常恒的,離開生滅的,究竟的,是堅固的。一切事,就包括我們所謂的善事和惡事等等。楞嚴這個道理,跟這可以相通。
《圓覺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跟這裏也相通。你雖然顛倒執著,可是你本來成佛。因為,這裏說:顛倒執著也是佛的法身,而且《圓覺經》說:「淫怒癡,戒定慧具是梵行」。殺盜淫三毒,戒定慧三無漏業,它們平等啊。
所以《維摩詰經》指示不二法門。一切相不二,把這個體會了,就入不二法門了。一切顛倒執著,都是佛的法身。一切事都是佛的法身,所以「一切事究竟堅固」。你在這裏還有什麼分別對待?還有什麼叫「二」?當然入不二法門很難,但可以由此向不二法門趨近。若真正能夠信、承擔,就入不二法門了。
這個道理很難懂,引經據典,經上是這麼說的,但是怎麼去體會呢?密教大圓滿裏說:如我們在水上,拿個手指頭在水上寫字,在水上畫畫。(大家回去拿個臉盆,可以試一試。)臉盆中是水,譬如咱們的本心,清淨的心。你在水面上寫個字,就出了字形,這是事相。這個事相是水上畫出來的,就同水上生波一樣。波代表妄想,水代表本心。但是波不是另外一件東西,波就是水裏出來的。所以,波就是水。波不是水,是什麼?雖有波之形相,但它就是「水」。所以,《資糧》講這個講得很深入,大家可以參考。但是,若是水很靜的時候,可以照見月亮及一些形相。水亂動,這會什麼都不能反映了。但是,它還是水,不是別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它還是水。有波,波就是水。波代表妄,水代表真。妄就是真,就是真,就是法身。在水上寫字,這說明什麼呢?隨處出生,隨處消滅。寫的時候,出一道,寫過之後,這一道就沒了。沒有形跡,只是淨水。
【於此信入,諸佛法身,無處不現。】
你要在這個地方能夠相信、能夠入門,那麼,諸佛的法身沒有一處不實現。所以,咱們有很多修四臂觀音法的,四臂觀音法大圓滿偈:「所見一切皆法身」。修這個法的人,今天聽見了此論,可以增加信心,與此論是一致的。看見所有這一切都是法身了。禪宗有此話:「青青竹葉,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的竹葉,一片一片的,那是什麼?不是什麼植物的葉子,都是佛的法身。一朵朵的黃花、菊花,都是般若,都是大智慧。所以,大居士龐婆說:「百草頭上祖師意」。各種草的頭上,都是祖師的心意。祖師的心意,都在百草的頭上。這些話都是同一鼻孔通氣的。這些是無上醍醐。但是,一個不小心,它就變成「毒藥」。既然都平等了,持戒跟犯戒平等了。那我就專犯戒吧!淫怒癡、戒定慧具是梵行,那我的淫怒癡就不用息滅了。這就成為毒藥了。應知:
【清淨圓滿,中不容他。】
一切事究竟堅固,都是清淨、都是圓滿,其中沒有另外的東西了。你說另外有一個東西,不是佛的法身,那佛的法身中就缺一塊。佛的法身遍一切,說這個不是佛的法身,那佛的法身不就缺這麼一塊了。無處不是,而且是清淨圓滿,這裏頭不能有其他的東西夾雜。
【念念不迷,心心無所。】
實相念佛也好,念佛法身也好,是個什麼境界?就是念念自心都不迷。你知道這一切,知道顛倒執著就是佛的法身,是消滅顛倒執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這樣,比你要去壓它、消除它、抵制它,種種的辦法,來的直接。所以念念不迷、心心無所。一心和一心之間是相續的,沒有「所」。這個「所」字很重要。什麼叫心心無所?我們壞就壞在「所」字上。所以《楞嚴經》說:「所立照性亡」。你建了一個「所」,你能照見五蘊本空的本性,就喪失了。就壞在這個「所」字。「因明立所,生汝妄能」,《楞嚴經》是說:因為看見了,覺得明淨,有一個感覺,就有了對方,就成了「所」,有所感覺了。同時也出生了一個能感覺的,就對立了,就矛盾了。所以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就是消滅這個「所」。
觀音耳根圓通第一句「入流亡所」。觀世音菩薩能成觀音菩薩,是耳根圓通。他耳根圓通不是去聽聲音,他反聞自性,他就入流,入法性之流,忘了「所」。此「所」是所聞。眾生一切都有所。所就指你所聞、所見、所知、所證、所恨、所愛,都是所。入流,不聽聲音就忘了聲音這個所,一步一步的深入———還有個所覺,有個所覺,就有能覺,還得除去。於是,空之,就有一個所空和能空,又是能所,對立了。還得消滅,空也得滅。滅,生滅都滅完了,寂滅就現前了,就忽然出生二種殊勝。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二種殊勝。忘所,這就是心心無所。現在許許多多修練,練這個練那個,得到一些境界,都在「所」裏頭,他不知道,這不可能究竟的。有「所」感覺,「所」感受,所謂的進步,所謂的境界,皆是「所」。
【從此起行。】
所以修行應是這樣的修行,《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四字是「念念無所」,下四字是「而生其心」。而且這樣,心心不迷,念念無所,從此起行。
【具足大悲,究竟大慈。】
很自然的,大慈大悲的心就起來了。
【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
境界就如此。第一句,對於這個身,不去取著它、不去保護它、不去留戀它。眾生就是迷惑。最初的迷惑就是見惑,見惑中頭一件就是「身見」。所以有個練氣功的人,去見明真長老。明真長老頭一句話告訴他,你要去身見。練氣功的人都為身啦,修的是「身」,身體怎麼怎麼樣,什麼脈通了,什麼什麼周天了,什麼什麼又頭上出了小孩了。都是身啦!
「於修無所著」,對於所修法,無所執著。阿羅漢不究竟,只證人空,沒有證法空。覺得確實有煩惱可斷、有涅槃可證。只證得有餘涅槃。但法執還不空,對於修證有所執。「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此「法」不是指修法的法,法是一切事。這兩句就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念一念相繼,但是「於身無所取」,第一步從這做起。你老愛戀這個身體,老想它活一千年,這就是執著,就是貪戀,就是有我。「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到了無住生心,就是地上菩薩的地位了。
【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不離當念,因果圓成。】
通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圓教四十二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個位次,十一地是等覺,再上去妙覺,就是佛。經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不離當念,因果圓成」,這又很難懂。頓教,是不離當念,就是這一念之心,剎那間可以成佛,哪里需要三大阿僧祗劫。不離當念,因果圓滿;所修的因也圓了,所證的果也圓了。所以,至圓至頓。
怎麼說不離當念就能證得這麼些次第呢?從初住到十住,從初行到十行,從初向到十向,從初地到十地,四十個位次。到等覺菩薩,四十一個位次,再破一分無明,就成佛了。舉一個例子,一摩天樓,一百層,一個人坐電梯,中間不下,一坐電梯到了屋頂。這人怎麼樣?他不離他的地方,對不對?在電梯裏站在東南角上,他沒有離開東南角,他一步不要動,可是從平地上了一百層樓了。可以不可以?不離當處,就因也圓了,果也圓了,他上去了。這個譬喻可以幫助咱們得解,他沒有離開他的地方,可是他已經達到目的地了。從他開始的出發點到目的地,一步也不要動。從這個譬喻我們可以懂得,這麼信入的話,當念就因果圓滿。
【故曰才發菩提,即成正覺。】
這又說明發菩提心的重要。現在我們很多人修行已經注意到修持的重要,這很難得。知道修行的重要,所以,禮拜、供養、修持、念誦都很勤。但是,往往有人還不知道發菩提心的重要。華嚴經最強調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才發菩提心,就成佛了。就是這話:「才發菩提,即成正覺」。因為,當念就圓成,所以,他發心時,就是成佛時。華嚴之頓、之超、之離見、之不容易懂,就在這個地方。
我的話,大家都能懂。可是,這裏頭的意思,極深!跟我們腦子裏的東西是格格不入的。我是說老實話。這個要慢慢的來,我們現在先仰信,什麼叫仰信?《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是最高的經,經上是這麼主張的,我不敢不信,就叫「仰信」。慢慢再去修持,逐漸逐漸修習。真能信入,就進入圓頓門中了。
【如賢首品初發心功德品,廣明斯事,如是念佛,能於一切處見如來身。】
《華嚴經》有一品專講發心的功德。這樣念佛有什麼殊勝處呢?這樣念佛,「能於一切處見如來身」,就可以在一切處見到如來。下又引華嚴,(本論所引均出華嚴。現在連中國佛學院都不講華嚴,部頭太大。是最深入的一部經,大家有緣來接觸華嚴,應當慶倖。)
【又如光明覺品,世尊放百億光明,從此三千大千世界,遍照十方,乃至盡法界虛空界。】
百億:一百億,雖為數,但其本意,並不限於此數,極言其多。釋迦牟尼佛從咱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國土,一個太陽系(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可能說是小世界,現在感覺不行,大到銀河或是才是一個小世界。因為它有個須彌山(太陽所繞的中心)。一千個小世界成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成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成為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是由三個千連乘,多大。)這是釋迦牟尼佛國土的範圍。所以,宇宙之大,非咱們心量所能比量。釋迦牟尼就從這個大千世界放光,遍照十方,盡法界、虛空界,都是佛的光明。
【而文殊說頌,教人離於有無一異生滅去來種種諸見,遍一切處觀於如來,是為入佛正信。】
什麼叫「正信」?正信兩字很難。我們現在還是要增加信心。一步一步從仰信成為正信。資糧裏引了截流大師勸發正信文。正信跟普通信,出入太大。此處「正信」講得很深入,要離於八樣事情。離於有無(有或沒有,有無差別之見)。色即是空,色也即是有,空就是無,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你這個有無就離了。一和異,諸佛法身就是不一不異。你要從它的體性說,是一;要從事相說,它就是異。故宮珍寶品裏,金子打成種種的東西,解說員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是不一樣的,這是什麼佛的壇城,那是什麼佛的壇城,這是什麼佛,那是臉盆,都不一樣。他說不一樣很有理。他又告訴你這些東西都一樣,都是金子做的,也很有理。所以,一樣和不一樣同時成立。說一樣就是一,說不一樣就是異。所以大家一和異對立的見沒有了,離開了一異。「去來」,法身遍一切處了,佛向哪里去,從哪里來啊?都是自身,在自身中,從哪里到哪里,這話就說不出來了。沒有去來,也就沒有生滅。本來就無始、無終。所以離開了有見、無見、一見、異見種種的見,離開這種見,「遍一切處觀於如來」,見如來在一切處,「是為入佛正信」。
從前,有一個禪宗的公案,一個人在佛殿上吐一口痰,聽到有人批評:「這是佛殿,有佛,怎麼在這吐痰!」吐痰的人就問:「你給我找個沒佛的地方,讓我吐痰。他答覆了。遍一切處有佛,大殿外面沒有佛?但是這個我們不能提倡在大殿裏吐痰。不是這個意思。恭敬很重要,一切「福」從恭敬生。平等中的恭敬,這恭敬是真恭敬。
【出現品亦云:「諸菩薩摩訶薩,不應於一法一事一身一國土一眾生見於如來,應遍一切處見於如來」。】
這又可以舉一個很好的例子。釋迦牟尼佛上天給母親說法了。回來的時候,大家迎接。有個比丘尼,就覺得:一排隊,比丘尼要排在比丘後頭,還有很多很多天王,她排得很遠,很晚才見佛。她修的很好,她有神通,她變現,她就變現成轉輪聖王,大家一看是轉輪聖王,就推她最前頭。佛一看見她,就呵斥她:「你為什麼跑到大僧前頭了?」比丘尼對大僧要尊敬的,八十歲的比丘尼看到小和尚要嗑頭的。(密宗相反,密宗女身一樣成佛,法會上女眾坐上座。所以佛教中男女還是平等的)。她就說:「我願意早見佛」。釋迦牟尼佛回答說:「你沒有看見我,須菩提才先見我」,須菩提在哪?須菩提沒來,須菩提在山洞裏打坐。他也知道今天佛回來,他想是否去接,他想到:「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我怎麼接?」,他就沒來。他沒來,釋迦牟尼佛說他見到佛了。此與論上一致,「不應於一法一事一身一國土一眾生見於如來,應遍一切處見於如來」。
【「譬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
空遍到一切色裏頭。我把茶杯拿開了,擱它的地方,馬上是什麼呢?就是空,誰搬來的?空,就在茶杯在這的時候,空豈不就是在這裏?所以,空到一切色裏頭,空至一切色。色和非色的地方都到。但空又不是到或不到,非至非不至。你說,空怎麼到的?這個「到」字也用不上。它沒有從哪來,但它也不是不至。但是,東西一搬走,這裏就是空嘛!你說它不到也不行啊!,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啦,所以沒有障礙。我有身就障礙,過不來了。我要無身,就可以遍一切處了、遍一切法。
【「如來身亦復如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遍一切法,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
所以,如來身就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咱們身上都有如來身。如果說咱們身上沒有佛的身,佛的身就缺一塊。不只是我們學佛的人,就是五逆十惡,他的身體全部也都是佛身。佛不能缺一塊,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遍一切法,遍一切國土,也非至非不至。所以,如來雖然有身,也就是無身,不落二邊。所以,剛剛說的見惑,第一惑就是身見,第二惑就是邊見。不是有、就是無;不是這,就是那;總落在一邊,這叫邊見。如來身無身,不落二邊。說身就有身,但有身就是無身,不落有,也不落無。「遍一切法、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所以夏老師會集的《無量壽經》云:「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祗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這一切是為救度眾生而做的示現。
【又云:「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知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
他的智慧沒有障礙,不會說這裏我不通了。世界一切境界都能知,知道一切世間境界皆是如來境界。
【「知一切三世境界、一切剎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真如無差別境界、法界無障礙境界、實際無邊際境界、虛空無分量境界、無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
許許多多這些境界,都是佛的境界。
【「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
我們知道世間的境界是無量,種種境界。譬如在座每個人每個人的境界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人跟另一個人是相同的。世間咱們這幾個人就有這麼多的差別,這麼多眾生,這麼多種種,差別無量。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因一切境界即如來境界。
【「如一切三世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乃至如無境界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無境界境界,一切處無有。如來境界亦如是,一切處無有」。】
無境界境界無量,沒有境界的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也無量。前說這些境界都是如來境界。此處說這些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也無量。無境界境界是無境界,一切都沒有,它沒有境界,它無。如來境界也如此,一切處無有。所以,這又主張不落邊見。所謂具足一切境界,佛也具無境界境界,無境界境界是一切處沒有,如來境界也是如是,一切處沒有。一切處沒有,然而一切殊勝境界都出現了。所以,極樂世界常寂光,寂而常照。在寂,就什麼都沒有,但是,常照啊!出現種種的剎土。所以,理事無礙,在理上說,一切空寂;在事上說,可以為度生,出現無量無邊的殊勝,種種的妙用。這才是佛的道理。引了經文,引了佛的境界的殊勝,一切處是如來,如來的境界如此的殊勝。
【何以故?以自心智慧本無障礙故。無障礙智慧即如來境界故。】
為什麼這樣?因為每個人的自心本來的智慧本來沒有障礙。沒有障礙的智慧就是如來境界。所以,我常說,佛就是智慧。這個話大家總覺得太簡單,實際是如此。根本就是智慧。不要談圓、頓教、華嚴等,我們就說唯識,這是大乘始教,這是共同的。眾生就是要轉八識成四智,把前五識、耳眼鼻舌身,轉成「成所作智」。咱們是前五識,佛就是成所作智。第六識是意識,咱們是意識,起分別,佛就成「妙觀察智」。第七識是末那識,咱們執我,老執持這個「我」,佛就轉為「平等性智」,那就不是我了,平等了。第八就是阿賴耶識,佛就成為「大圓鏡智」。在眾生就是八識;八識成為四智,就是佛。
所以這個智慧是根本。六度之中,般若如目,其餘五度是瞎子。前五度離開了般若,都不能成為波羅蜜,不能到彼岸,只是布施、禪定,不是布施波羅蜜,不是禪定波羅蜜。有了智慧,才是布施波羅蜜、禪定波羅蜜。無障礙智慧就是如來境界,所以佛的境界就是無障礙智慧。
底下真實指出:念自性佛也就是實相念佛。
【此名念自性佛,亦名自性念佛。】
這樣就叫做念自性佛。念的佛就是自性佛,也就是咱們所說的實相念佛,(念自性,也就是禪宗扣自性而參,扣己而參。)一是在念實相,一是實相在念,「亦名自性念佛」,即是實相念佛。
【自性念佛者,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念自性佛者,無念外之佛為自所念。】
自性念佛是什麼?沒有佛外之念,能念佛。能念的這個念頭,就是佛。沒有佛以外的念頭能念佛。所以說是自性念佛。念自性佛,怎麼講?沒有自己心以外的佛,是自己所念的。你念的佛,就是你的自心,此念自性佛。這與夏老師《淨修捷要》講得一樣:「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是什麼?就是咱們的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發了心來念佛,才開始覺悟。你念的是什麼?念的就是你自己的本覺。所以,始覺就合乎本覺了。所以我們修行始覺合本覺很重要。要有始覺,始覺需要合本,合乎本覺,始本不離就直趨究竟。究竟覺,就成佛了。
【不入此門,所念之佛終非究竟。以不識法身自性故,將謂別有故。】
不入這個法門,你所念的佛,終非究竟。為什麼?因為不認識法身自性故。此就是《彌陀要解》,所作的《資糧》六信中的「信自」。這個不信,信願行者,信願不具足。往生是決定於信願,念佛的深淺決定你的品位。所以,信願不足,念得再好也沒用。印光大師讚歎蕅益說:釋迦牟尼佛自己來給《阿彌陀經》寫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彌陀要解》了。這個話非印老說不出,別人不敢講。此話很好,恰如其分。信願不具足,念佛念得如銅牆鐵璧,風吹不入,雨打不透,也不能往生。
很多人都犯這毛病,就是想念,省事;但不去檢查檢查信願是不是夠。老貪戀世間,願是「欣厭」,厭離娑婆,欣慕極樂。老對娑婆世界留戀不捨,願就不足。六信,頂多能信事,有一個極樂世界,有一個阿彌陀佛,念佛能往生,信到這。六信中,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你信事、信他。「他」信得很低。不是法身境界的佛,而是看成一個化現度眾生的佛,不是圓滿究竟的境界。當年在印度,有人見佛,只見黃面比丘;有人見佛種種光明、種種殊勝;有人見佛像塊黑炭;這就是他自己的心量。念佛人信他的心量,就像當年印度人把佛看成黑炭差不多。這樣念,信不足,願也不足,如蕅益大師的話,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透,也不能往生。
中國佛學院有學員告訴我:國清寺有一個和尚,他聽到什麼聲音、風聲、雨聲等等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他佛號念得很好,結果他早上上吊,吊死了。所以,大家知道信、願不具足,不行。證明了蕅益大師的話。所以,我們大家要讀誦大乘提高自己的信願,也是發菩提心。《華嚴經》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這一點很重要。
不知道法身境界,不知道自己的自性,所想到的佛,就受自己心量的限制。不知道自性,就不能信自。「將謂別有故」;以為佛是離開自性,另外有一個。所以常說:「心外求法,心外取法」,都是錯誤。
【入此門時,一念功德,過於虛空,無有限量。】
能入了這個法門的話,念一句,功德就過於虛空沒有限量。《無量壽經》也講:你如果達到一念淨信,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很殊勝的事情。慈舟老法師講《無量壽經》,做了個科判,他特別提出一個「一心三輩」。九品三輩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慈老很了不起的事,他提出一心三輩。那不就是這個限量了,就是一念淨心、一念淨信,皆得往生。
一種是不入此門、一種是入此門。再引證古德的話。黃蘗,臨濟的師父。目前中國禪宗都是臨濟的兒孫。臨濟向黃蘗問法,三次問法,三次遭痛棒。後來到大愚禪師處開悟了。三頓棒子打得好。黃蘗是一個了不起的禪宗大德,他有一部書「黃蘗傳心法要」,是很好的書,佛教徒都應該看。「學道(此道非道教之道,是指佛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於是向外求覓,(向外去找佛),歷劫尋求,永不成道。」又云:「著相修行,以求功用」。你著了相,在那裏修行,要求得到某種功用;現在有人貪境界、求功用,想學功能,都落在此話中;其結果為「皆是妄想、與道相乖」,跟道是相反的。這是黃蘗的話。
唐朝高麗國的普照禪師開示:「不覺自性」,「若言心外有法」,一個人不知道有自性,就說心外頭有佛,有佛在自心以外,自性之外還有法。「堅持此行,欲求佛道者」,「縱經塵劫」,「燒身煉臂、敲骨輸髓」,(燒身燒臂供養,把頭骨腦髓拿出來供養),「刺血寫經、常坐不臥」,(晚上坐不倒單,有人練不倒單,無濟於事。不從心裏頭解決問題,都是從外面事相上著手。)「一食卯齋,乃至轉讀一大藏經,修種種苦行」,這種人怎麼樣呢?能修種種無量的苦行,怎麼樣呢?「如蒸沙作飯。(把沙子蒸了來作飯。)這些話很堅決,很明白,很透徹。「只益自苦爾」,只是增加自己受苦。所以說,「不入此門」不行啊!就是這個道理。
這是第一段,這一段也就是談《彌陀要解》的「信自」,也就是四種念佛的念實相佛,實相念佛,所謂「理念」。
【二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者。】
由於念佛,念即憶念之意,憶佛念佛,憶念佛的功德。佛有無量無邊功德,出生諸佛的報身佛、化身佛。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是最高的。成就了法身,就是最高的成就。從佛的法身出現報身、化身。剛才說念佛的法身,是佛三身中最高的、最根本的。底下怎麼圓滿呢?還要念佛的報身、化身。因為佛現報身、現化身,正是為了救度我們。報身有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他受用身就是為了利他,化身更是這樣。化身分兩種:一種是應身,像釋迦牟尼佛,正式成佛的化身。還有一種化身,如魚籃觀音,化成漁家的女孩子,籃子裏還有條魚,由於貌美,求婚的男子很多,她就陸續拿出《心經》、《普門品》和《法華經》,並說:「誰能先背誦,我就跟誰結婚」。用這變化身來救度眾生。
淨土法門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持名,我們都知道。觀像,是看阿彌陀佛像,眼睛裏看著像,心裏頭也是這個像,這也是一種念佛方法。觀想念佛呢?(密宗很重觀想,就完全用心想念佛像和境界),《觀經》詳講此法。一步一步的練習,日觀、水觀、一步步上去。所觀的,就是報佛的依正境界。
而我們現在為什麼不大力提倡《觀經》,實因眾生是很困難。《觀經》告
訴我們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六十萬億條恒河的沙子的由旬,由旬是長度單位,一由旬約吾人四十里,所以佛有多高?念佛讚唱:「白毫宛轉五須彌」,此根據《觀經》而來。白毫是旋轉圈的,有五座須彌山大。太陽是圍著須彌山轉的,咱們圍著太陽轉。想想須彌山有多大?佛眼如四大海水,這個心量與凡夫相較,我們的心量很粗、很小、很狹隘,觀不出來。又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化身的相貌。但是報身就不一樣,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對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放光作什麼?十方世界念佛眾生,佛光都會攝受;而且不捨,不放棄我們,不捨離我們。所以說,我念佛時,就是佛念我時。為什麼你能念佛,就因佛也正在念你,正在攝受你,你能念佛還有什麼畏懼?應該是無所畏懼,因為佛常放光在攝受;而且阿彌陀佛派二十五位大菩薩隨時隨地護持你。所以,就沒有魔障。這一點大家要堅決的相信。
這就是觀報身。《無量壽經》裏說:上輩往生之人,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其聖眾,現在其前。就是報身佛來接引。中輩的人,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化身來接引。報佛、化佛隨著眾生的修行,都來救度攝受。所以,第二要念佛的功德,出生諸佛的報化身。《觀經》觀阿彌陀佛的報身如此的偉大、如此的相好、如此的光明、如此的慈悲。報身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光明作什麼?攝受我們,真太慈悲了。所以,要念佛的報化。
《往生論》中五念法門,即五種念佛: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回向,都是念佛。觀察包括觀想,憶念佛的功德,觀像、持名都在其中。
【一切如來稱法界量,現種種身,示無盡莊嚴,作無邊佛事,一以普光明智而為其體。】
佛是如法界的量,這個量是無盡的、無邊的、不可思議的。如這個量,和這個量相稱,來示現種種身。佛身也無量,也無盡,也究竟,也不可思議。示現了無盡的莊嚴。因為法界無盡,莊嚴也是無盡的。作無邊的佛事:佛八萬多相,每一相八萬多好,每一好八萬多光明。這個光明遍照十方、攝受眾生,作無量無邊佛事。這只是相好,一個方面,佛還有其他種種方面,所以佛作的佛事無量無邊。這些事,以什麼為體?而能有這樣的示現?「一以普光明智而為其體」。智慧,佛是什麼?就是智慧。普:普遍,普賢的普。普光明智慧是其體,於是乎流現無量的身、無盡的莊嚴、無邊的佛事。以下又引證《華嚴經》世主妙嚴品。
【如世主妙嚴品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
佛的智慧入三世。三世指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悉皆平等」,佛的智慧,大平等的智慧。「其身充滿一切世間」,佛所現的這個報身,這個身充滿在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所以「佛以一音演妙法,有情隨類各得解」。佛用一個音聲,但不同的有情,不管是中國人,蘇聯人、美國人、日本人、非洲人都懂。不但人懂,畜生、貓、狗、螞蟻都懂。只有佛才能做到。「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以這個智為體,好像虛空中包括了一切像,一切形相都在虛空當中。佛也如是。以普光明智為體,出生種種示現。「於諸境界無所分別」,上面講平等,此處講無分別。這就是佛的智慧。我們眾生就是喜歡分別、喜歡執著,只是這樣、不能那樣。往往自己有一個成見,我這個是對的,別的那個不對。這就跟佛的智慧不相應了。佛是平等的,沒有分別。但佛不是糊塗,還是什麼都清楚,只是沒有愛憎在裏頭。我們就是分別心,這是我喜歡的,那是我不喜歡的,但佛是平等普度的。
【以此智不思議故,無分劑故,為能具足如斯力用。】
因為此智不可思議,沒有限度、沒有邊界、沒有分劑,所以具有這樣的力用。因為這個智慧不可思議、沒有局限。這就是說,諸佛報化之所以出生,就是因為以普光明智、佛的法身為體,而能夠有這種示現,出現種種的報身的、化身的佛。首先把報化身佛的體———智慧,提出來。底下為了利益學人,預先防止我們的偏差,所以指出:
【在凡夫地,聞法入理,得根本智,苟不能依智起行,圓修圓證,墮於二乘聲聞境界,諸佛大用不得現前。】
在凡夫的地位聞法,能信此理,信法身了,並得到根本的智慧,稱為「得根本智」,這就是「開悟」的人了。凡夫做到這一步,在當前地球上應該還是有的,只是不多。凡夫聞法、通理,能夠契入,得根本智,就是禪宗破初關,就是見一見法身。
所以,這個境界不是氣功那些境界所能比的。它們都是可思議的、有限量的。我們這是離開言說、離開思量、離開語言、說不清、道不出、想不到、想不明白。開悟的人把他開悟的境界跟你說,你還是摸不著頭腦。
到了這個地步,見法身,得根本智,已經很難得了。(根本智就是破本參,初明自已的心地。)得根本智,如果他不能依更廣大的後得智、差別智來修行,來圓修圓證,他也就跟二乘一樣,墮於寂滅。墮於此一境界:法身無為、無相,不會生起諸佛的這種大用:要救度眾生,示現殊勝的報身,建立殊勝的佛剎。報身放的光明遍十方虛空,救度眾生,現種種的化身像觀音菩薩化身美女,讓打魚的人因求婚,而背誦經典,來度他們。沒有利他的心,沒有成就國土的心,不就跟阿羅漢一樣了嗎?所以說「墮於二乘聲聞」。外道以升天為其得果的究竟,佛教以升天為墮落。小乘以成阿羅漢為究竟,成為聖人,(阿羅漢是聖人,是小乘極果),但是從大乘教、一乘教來看,還是墮落。所以「墮」於二聖聲聞境界。(密教裏,跟聲聞眾同住七天是犯戒的,因為他們不是大乘行者。)
【是故此經初會六品,全顯如來果德。】
《華嚴經》在初會六品,《華嚴經》是七處說法,三處在人間、四處在天上。華嚴很不可思議。說時,第一是忉利天,第二是夜摩天,還有兜率天、他化天。在四個天上,說此經時,有幾次法會呢?晉譯華嚴是八會,唐譯華嚴是九會。(本論依唐譯。)初會一共有六品,完全說的是如來證了果位的功德。
【二會至八會三十二品,明進修階次,直至菩提。】
二會至八會就有四會在天上說的,一共有三十二品,就講階次,一層層,從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一直到成佛。
【總之不出六位因果,為令行者昭廓智境,窮諸行門,不取偏空而嚴佛土。】
「六位」是專名詞,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佛等六位。從「初住」起到「佛」是六位。所以在華嚴裏頭,都在介紹六位的因果。為什麼華嚴要講這麼多呢?就是讓「行者昭廓智境」。原有根本智,再擴大你智慧的境界。所以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佛家這麼富、這麼廣,不讀華嚴不知道。
過去為什麼出現《華嚴經》,就是因為龍樹菩薩,大智慧,有一天他覺悟了,覺知過去行為都不對,就出家了,很快的就把世間所有的佛經都搞通了。他就想,這佛教也不過如此,我都掌握了,我也可以當教主,再創個新教。所以一個人進步之後,往往會有叉路出現。龍王憐憫他,知道他的情況,請他到龍宮。有很多人不信,龍宮怎麼能去?很多人還是唯常識論,不合常識的,他就不相信。對於華嚴、楞嚴都是從龍宮中取出來的,都是龍樹菩薩的功德,他們不能信。龍樹菩薩進了龍宮,讀華嚴,這才真拜服了釋迦牟尼佛。在龍宮華嚴經最少的一種,就是現在流通的八十卷,加上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成八十一卷。
讀了華嚴,就「昭廓智境、窮諸行門」。他在許多的行門裏頭,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取偏空」。空是對的,但阿羅漢證的是偏空,而不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空有不分,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而嚴國土」,他也要莊嚴佛土。不是依偏空而莊嚴佛土,就不是阿羅漢,而是大菩薩了。怎麼能使得了根本智的人,不墮落成阿羅漢呢?華嚴正應此機。種種佛、種種功德、種種過程,讓行者免於走上這一條彎路。免於作了阿羅漢之後,多少劫,還得發心,還得求菩提果。因為法華講:那是化城,沒有三乘法,只有一乘法。最後還是都得成佛的。他走了彎路,這樣就讓他走直路。
【而初會中普賢三昧一品,正顯佛華嚴全體。】
初會之中有普賢三昧這一品,這一品正顯明了佛華嚴的全體。佛是怎麼樣以他的功德來莊嚴他自己,最後成了究竟佛。這就是「佛華嚴」的意思。這一品就顯現了「佛華嚴」的全體。
【經明普賢菩薩,入一切諸佛毗盧遮那藏身三昧。】
經裏面說:普賢菩薩入一切諸佛毗盧遮那藏身三昧。這個三昧叫「毗盧遮那藏身」三昧,這裏的藏身就是《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毗盧遮那藏身就是如來藏。
【此三昧者,依於法界,稱性遍周,一切剎塵,普身示現,教諸眾生不捨塵勞,繁興大用。】
這個三昧依於法界為體,稱法性,遍周一切,遍滿一切,遍圓一切。「一切剎塵」,大為一佛剎土,小為一粒微塵,都「普身示現」。佛的身體都示現在裏面,教導眾生。不捨塵勞,而能興起大用。此三昧是什麼三昧呢?在一切佛土、一切微塵中,都可以現身,都可以教導眾生,可知:這不是沈空滯寂了,而是「繁興大用」。
【隨說世界成就品,說華藏世界品,以示淨穢諸剎,一切唯心。唯能深入普賢願海者,一切處無非佛土,一切時無非佛事。此三昧品貫徹全經,尋文自見。】
世界成就品裏說華藏世界是怎麼樣的世界呢?這個世界有香水海,有多少重世界,這個裏頭有清淨剎土,也有濁穢的剎土。咱們這個世界就是穢土。丘陵、坑坎、有鬼畜和地獄,是一個不乾淨的國土,是穢土。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不但沒有三惡道,連三惡道的名字都沒有。一切都是微妙殊勝,是淨佛土。華藏世界之中,有許多是淨佛土,也有許多是穢佛土。
因為眾生種種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為什麼眾生生到淨佛土呢?因為他心淨,為什麼我們在穢國土呢?因為我們的心還不淨。但是我們希望很快就要到淨國土去,趕緊要從不淨變成淨。一切都是唯心。
「唯能深入普賢願海者」,普賢十大願王,深入到普賢十大願王,就可以知道一切處無非佛土。佛學院的學生想去五台,參拜文殊。其實哪里不是五台?這,就是五台。哪兒不是文殊?你自己,就是文殊。
所以縱橫自在,大安樂。「一切時無非佛事」。所見一切皆法身,一切事究竟堅固,連顛倒執著都是佛的法身。還有什麼不是佛的法身,哪一處不是佛事。所以,「舉足下足無非道場」,你行走的地方都是道場。
所以全在當人,全在你自己。你是什麼見,你就是什麼境界,你就有什麼行動,也就是你的下場。沒有任何人來管你,都是自主的。地獄是自己走去的,不是任何人拉去的。抱火柱,誰叫你抱的?是自己抱的。看成一個美女,趕緊過去,就抱。啊!燒死了。燒死了風一吹就活,可是這教訓完全就忘了,再看還是美女,還要抱,又燒死了。所以,眾生就是很頑固,千生萬死,不能覺悟。不是佛責罰人讓他入地獄。《地藏經》裏,佛拜託地藏,眾生有一毛一塵的善根,就別讓他入地獄。所以我念《地藏經》看到釋迦牟尼佛跟地藏菩薩給我們托情時,老流眼淚。
此三昧品貫徹全經,可以稱性遍周一切塵剎,度化眾生,其中有淨土、有穢土。能深入此願海者,一切處無非佛土,一切事無非佛事。至於華嚴最後一品:入法界品(善財五十三參)。
【至善財童子遍參知識。而德雲比丘、解脫長者、裨瑟胝羅居士、俱以念佛一門而得解脫。】
善財五十三參。咱們是居士林,居士不要氣餒。當然,我們對出家大德一定要恭敬,但是居士也不是要自暴自棄自餒。五十三參的五十三位善知識裏頭,在家人是多數,有國王、有外道、有居士、還有妓女,都是在家人。真正的比丘、比丘尼,在五十三參裏頭是次多數的,多數是在家人。
底下引了三位五十三參中的善知識。根據他們對善財的介紹,讓咱們知道念佛報身、化身的功德。第一位介紹的是德雲比丘。第二位是解脫長者,長者就是居士,年長、富有、德高稱長者。還有裨瑟胝羅居士。三位中二位是居士,一位是比丘。此三位都是依念佛一門而得解脫。首先介紹德雲比丘。
【如德雲言:「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具清淨行。往詣十方一切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念一切諸佛如來,總持一切諸佛正法,常見一切十方諸佛。」】
德雲比丘說:我得自在的解力,(我是比丘自稱),而且是決定的解力;不是那些含含糊糊,自己也不大信得及,像是對又像是不對,不是決定的解力;而是自在的決定的解力。「信眼清淨」,對於物質形色的鑒別靠眼,對於事理方面的取捨靠信,可信才取,不可信當然捨棄了。所以「眼」很重要。開悟之重要就在此。開悟了他就「具眼」了,他就有眼睛了。我們也稱智慧為眼,般若如有目,不然就如盲。如盲而領了一群徒弟在一起修行,就是古人所說:「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一個瞎子領著一群瞎子,大夥一塊入火坑。所以要具眼,眼很重要。參方需具參方眼,參善知識,得有參方的眼睛,否則你參訪誰呀?看教要有看教的眼,看什麼書,各種註解很多。現在書多得很,盡信書不如無書。什麼書你都信,還不如沒有書。所以學佛、看教、參訪善知識,都需要有眼。
德雲比丘有決定的解,所以信眼就清淨,眼睛很明很亮,明察秋毫,善能抉擇,所以「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看一切境界,不於境界中發生障礙。不是現代所謂的眼通、透視。此指一切都能知道它的根本、照見五蘊皆空。不是透視眼,看到你肉身內部,這眼還是糊塗眼,五蘊對他一點也不空。「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又是「眼」,用善巧來觀察一切,普看一切,故名普眼。又極明徹。所見一切都是法身,沒有不是法身的。於是所行沒有不清淨的,由於有清淨信眼,故能「具清淨行」。此一段就是念法身佛的境界。底下就念報化身佛了。
「往詣十方一切國土」,到十方的一切國土去,去「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念一切諸佛如來」,老在持念佛的名號與功德,於是「總持一切諸佛正法,常見一切十方諸佛。」這一段就是念報化身佛。這不是阿羅漢境界。阿羅漢不知他方佛,他只知道三千大千世界中有釋迦牟尼佛。他方世界無量無邊的佛,阿羅漢不知道。
【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以下,即念法身佛也。往詣十方以下,即念報化佛也。隨順法身,起於報化。法身無量,所感報化亦復無量。故下文云:「見於東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
「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以下,即念法身佛也。「往詣十方」以下,即念報化佛也。由於法身,流現報化身。法身無量,所感報化更是無量。德雲比丘說:「見於東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由於隨順法身,由法身就起了報身、化身,法身無量,所以它能流現報、化身亦無量。德雲比丘到十方看佛。在東方,見多少佛?非是數量所能說得出來。東方如此,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都是這樣。
【是名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諸佛別無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隨順眾生而作佛事。】
所以,常念報、化佛的功德,禮拜恭敬,憶念、讚歎、總持諸佛的法,這叫做「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這是個什麼法門?就是憶念一切諸佛的境界。憶念:老記著。念:想念。億念諸佛的境界和智慧光明。
「諸佛別無境界」,諸佛另外沒有什麼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隨順眾生而作佛事」,這又把剛才說的話重覆加深了。諸佛沒有別的境界;唯一的就是用智慧光明,隨順眾生而作佛事。適合眾生的根器,你所需要的、你所能接受的、你所能修行的,來告訴你、教導你、接引你、為你作佛事。所以,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大方便都在其中。這就是因為是智慧光明。有這個智慧光明,就可以知道眾生種種的根,可以因你的根而救度你,這是為什麼?只為佛是大慈悲。既是大智慧、大慈悲,這麼作不就是大願力嗎?菩提心是什麼?就是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的結合。所以,我們要想成佛、要發菩提心。要求智慧、要增長我們的慈悲、要發大願。三個融合為一,不是三個東西拼成的,而是融合成一體的。
【此念佛人亦復如是。由信解具足故,能入佛智慧。由觀行具足故,能見佛光明。智慧光明不從人得,唯藉緣因得顯發故。】
念佛人也是如此。由於你信解具足,一部《華嚴經》講的就是「信、解、行、證」。具足信解,最重要。首先是個「信」字,所以信字上,我們必須要深入。深入這個信,還有一個很要注意的事,就是要「破疑」。《金剛經》贊云:「破疑生信、絕相超宗、頓亡人我解真空」。破疑:有疑惑要把它破掉,不要聽任它存在。要主動,要作努力。那些地方有懷疑,要把它破除。破疑,疑與信是對立面,疑破了,信就生長了。
所以,信解二者,有時是不解不能信,有的時候是不信不能解;這兩個可以互相促進。因為你信了,你就可以理解了。因為你理解了,你就真信了。就這麼循環,這麼增長。信一點,多理解一點;多理解一點,更信一點;更信一點,更深入理解一點。這就對了。信解具足的時候,就怎麼樣?就入佛智慧。就進入到佛的智慧,不要小看它。
「由觀行具足故」,你的作觀、你的行持具足,你就可以見佛光明。「智慧光明,不從人得」。智慧光明不是別人給你的。「唯藉緣因得顯發故」,智慧光明是靠緣因,才能夠顯發。
「緣因」二字又是一個名詞。我們講三因佛性:正因佛性、緣因佛性、了因佛性。此處「緣因」,即緣因佛性之「緣因」。正因佛性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譬喻像木頭裏有火。古人鑽木取火後,人才吃熟東西。木中有火,譬喻人中有佛性,就是正因佛性。
什麼叫緣因佛性呢?木頭有火,這桌子為什麼不自己燒起來?必須得鑽,它才出火。所以要有緣因,這「緣」字,要有外緣。所以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你本來有性德,你必須修德有了功效,你本來的性德才顯現。所以依靠緣因。
緣因鑽而火出,達到目的了,火出來之後,木頭也燒光了。一切了了,了因佛性。此譬喻很好。木中有火,是正因佛性。鑽木取火,緣因佛性。火出木頭也燒完了,了因佛性。這才究竟。
此處說明,智慧光明不是誰給你的,是靠了緣因。緣因也可能由於某人的啟發、某人的幫助。但是,總之最後是通過你自己。這個緣因,靠緣因,你得修,修德有功,就能顯發性德。
【下文又開諸大菩薩三七念佛門。盡於十方三世及一一毛端量處,念念佛出世,念念佛說法,念念佛滅度。一以自心無邊智行而為其體,本具三身。一念相應,名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門,即能遍攝一切諸三昧門。】
十方:空間。三世:時間。一切時間,一切空間,每一個小小毛頭裏,一念一念都有佛出世,一念一念都有佛說法,一念一念都有佛示現滅度。所以小的說法從來沒有間歇,眾生只是不聞。這一切,十方三世甚至一個小毛端的地方都有,一念一念間都有佛出世,一念一念之間都有佛說法,一念一念之間都有佛在滅度。都是以咱們的自心及其所有無邊的智慧和行持為本體。
「本具三身」,咱們一個人本來成佛,此《圓覺經》的話。本來就具足三身,這就根據圓覺,本來成佛。一般說本具法身,修了之後,才能成就報身、現化身。《圓覺經》、《華嚴經》、最高的圓頓教,則言三身本具。「一念相應」,自己的心念與此本具者一念相應,這才是密宗所謂母子光明會的正確含義。
相應是什麼意思?打個比方,一台電視機把它調好了,發射台的節目就傳到你這裏來了。調好了,就是你的電視機與發射台相應了。調不好,什麼也沒有。沒有相應,慢慢調,不著急,電視機沒有壞,壞了則一點聲音、一閃光亮也沒有,電視機沒壞,發射台也在發射,就是沒相應。一但相應了,什麼節目都來了,相隔萬里如在目前。
一旦相應,這叫什麼,叫念佛三昧。你本身就具有三身的佛,你現在能夠念念之間相續,有一念跟本身的三身佛相應,就開始入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為什麼殊勝呢?「入此三昧門,即能遍攝一切諸三昧門」。華嚴講了無量無邊的三昧,只要入了念佛三昧,這些三昧都攝在裏頭。不需要像王龍舒居士,自說的,在念佛號,還要念多少多少億阿彌陀佛,因為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一念相應,念一佛就是念多佛。入一個三昧,就遍攝一切三昧。所以,我說過我們研究這個,華嚴,經中之王。《華嚴經》講念佛,講種種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所以這是王中之王、寶中之寶。我們要重視。
以上是德雲比丘的無上開示。下面是第二位解脫長者對善財的說法:
【又如解脫長者言:「我入出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
解脫長者講我能夠入什麼呢?又是一個法門,他能夠進入「出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也即進入這個三昧,如來沒有障礙不能局限,無有窮盡的莊嚴與解脫的法門。
【「見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我若欲見旃檀世界金剛光明如來、妙香世界寶光明如來、蓮花世界寶蓮花光明如來、妙金世界寂靜光如來、妙喜世界不動如來、善住世界師子如來、鏡光明世界月覺如來、寶師子莊嚴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如是一切悉皆即見」。】
參見十方無量無邊如來。彼諸如來不到我處,我也不到彼如來處,可是我就見到佛了。我要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想見就見。其他很多很多世界與如來,都是願見就見。
【「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這一段很深入。如果說所現的一切佛都是如夢、如響、如幻,這還容易懂。現長者說「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夢」。這「我心」,不就是法身嗎?從法身流現出一切諸佛,諸佛都可說是顯現;那麼,法身是真實,稱為「真如」,稱為「實相」。這個我心,應是真實,怎麼也如幻了?從下一句「諸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可以深入。自心像是水;佛,像是水中現出的月亮,是水所現的影像。諸佛是自心所現,如水現出月亮,月亮是所現,水是能現。能把它現出來是誰?是水,自心就像水,諸佛如影像。自心是能現,佛像是所現。在有能有所的時候,能和所是對立的,是二,所以都是幻了。
在禪宗可以體會這個道理。唐朝肅宗皇帝問南陽忠國師:「如何是十身調禦?」,國師回答:「檀越(施主)踏毗盧頂上行」(即是你應在毗盧遮那佛的頭頂上行走)。皇帝說:「寡人不會(我不能體會)」國師說:「莫認自己清淨法身」。正表禪宗要超越法身,叫做法身向上事。禪宗稱初開悟為到法身邊,破重關就安住於法身。還有第三關,是法身向上。重關是安住於法身,宗下叫做陷入法身量中。法身向上才能見與佛齊,(知見才能與佛看齊)。禪宗三關齊破的人,他的見和佛見是一樣。到了向上一路,(從法身還要向上),這是一件大事,是大志氣人做的事。我們往往一點點就滿足了。所以國師說陛下應該在毗盧遮那佛頂上行走。法身向上,這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所以自心現一切佛的影像,一些影像以及能現的身心,悉皆如幻如夢如響如影。禪宗的法身向上,與密宗大圓滿相通。所以,密宗在毗盧遮那佛上又添了一尊佛叫阿達爾嘛如來,就是表示法身還有向上事啊!
【所謂無礙莊嚴解脫者,離一切相,成一切相。雖然如夢如幻,而亦不壞夢幻諸境。若不入此夢幻法門者,便如舍利弗大目犍連等在逝多林,不見如來神力境界,以善根不同故。】
什麼叫無礙莊嚴解脫呢?是離一切相,成一切相,總是不落兩邊。離一切相又能成一切相。與法身無相、亦無不相、能現一切相是一個道理。離一切相,成一切相,雖然如夢如幻,但也不壞夢幻的境界。所以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就是夢中佛事,不壞夢幻之境。如果不入這個夢幻法門,也就是沈空滯寂,不動了,無為了。
就同舍利弗、大目犍連當年在法華會上一樣,對於會上種種的佛的說法、種種的佛力變現、多少大菩薩成佛、多少人證菩薩,這種殊勝的事件,舍利弗、大目犍連同瞎子聾子一樣。所以,這部經現在大家聽不懂,是很當然,連阿羅漢都跟瞎子聾子一樣。我們能夠聽一遍,能聽懂一點就是好的。有很多道理確實很深。
我們為什麼要不壞夢幻境界呢?就是免得像他們阿羅漢一樣,當年參加法會,如聾如盲。佛說法華的時候,很多大阿羅漢痛哭流涕:「如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在一個法裏頭,一直跟著佛,佛始終說的是這個法,這些人就不知道,如聾如盲。下為第三位。
【又如裨瑟胝羅言:「我開旃檀座如來塔門時,得三昧名佛種無盡。我入此三昧,隨其次第,見此世界一切諸佛。所謂迦葉佛、拘那含牟尼佛、拘留孫佛、尸棄佛、毗婆尸佛、提舍佛、弗沙佛、無上勝佛、無上蓮花佛、如是等而為上首,於一念頃,得見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佛」。】
第三位裨瑟胝羅居士,他說我開了旃檀座如來塔門時,得了一個三昧,叫「佛種無盡」。我入了這個三昧,就見了這個世界的一切佛,從迦葉佛到種種佛。我於一念之間,能見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佛。這又是一位普勸念佛,因為普賢願行無盡,於是念佛無盡,佛種無盡。底下就是彭二林的解釋。
【此佛種無盡,皆由普賢願行所生。蓋普賢願行,俱以四無盡句而得成就。所謂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是則佛種無盡。故曰我知十方一切如來,畢竟無有般涅槃者。】
佛種無盡是為什麼呢?就是由普賢的願和行。(普賢十大願王大家都很熟悉),由於普賢的願和行,具有四句都是無盡。「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要虛空界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了,眾生業也沒有了,眾生煩惱也沒有了,我願乃盡。當然這些都不可能盡,於是我的願就無盡。普賢願具有這四句,這些都無有盡故,所以佛種無盡。入這個三昧就是佛種無盡。因為虛空無有窮盡、眾生無有窮盡、眾生的業和煩惱都無有窮盡,所以佛種無有窮盡。
「故曰我知十方一切如來,畢竟無有般涅槃者」。沒有佛般涅槃,走了,離開我們。最好的例子就是隋朝智者大師,讀法華藥王菩薩品,藥王菩薩焚兩臂,經曰:「是真精進,是真供養」,讀至此時,看見印度靈山一會,釋迦牟尼佛仍正在說法,大會的諸大菩薩大阿羅漢,種種都在座聽法,這個法會儼然未散,還在進行。誰般涅槃了?因為咱們是從生滅心所生見,說釋迦牟尼佛般涅槃了,智者大師說儼然未散,法會還沒散呢!所以經云「十方一切如來畢竟無有般涅槃者」,就是如此。
大家也知道,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般涅槃,繼任者是觀世音菩薩,但是要知道這都是示現。對於很多念觀世音菩薩往生的人,他在極樂一定時間之後,阿彌陀佛就示現般涅槃了,觀世音菩薩就成佛了。對於念佛往生的人,那阿彌陀佛還照樣在極樂世界是佛,沒有般涅槃。這都無礙。各各所見不同。在同一個地方,各各的法界是不一樣的。你就坐在我旁邊,你就見觀世音菩薩成佛,我就見阿彌陀佛還沒涅槃:沒有妨礙。只許阿彌陀佛涅槃,才有觀世音菩薩補位,是眾生的情見。這都是經上說的,不是我說的,這點我順便說一說,免得大家擔心,怎麼阿彌陀佛還般涅槃?「十方諸佛畢竟無有般涅槃者」。
【是知諸佛報化,該一切數,如阿僧祗品說。窮一切時,如如來壽量品說。遍一切處,如菩薩住處品說。】
「該一切數」,諸佛的報化,一切數都包括在內,這個數目是無法說的。這個是《華嚴經》阿僧祗品說的。「窮一切時」,遍一切時間無有窮盡,此如來壽量品說的。「遍一切處」,佛的報化身遍於一切空間,是菩薩住處品說的。佛所現的報化身是如此,「該一切數」,廣大不可說;遍一切處,無處不有;窮一切時,任何時都不要擔心,處處有佛,時時有佛。大家都是佛,佛就在這裏。不然怎麼叫遍一切處,窮一切時。就是當前這時候,釋迦牟尼佛沒有涅槃,不但在印度,就在我們這裏。五台也就在這裏。不是非得到山西去找五台!
【如是念佛,二際平等,生滅一如,盡未來劫無有間斷。】
「如是念佛,二際平等」,真諦和俗諦都是平等的。「生滅一如」 ,什麼叫生?什麼叫滅?都是如。「如是我聞」,也就是「我聞是如」。就是一個「 如」字,「如」字非常重要:「生滅一如」,「如」字很妙,不一不異,「如」就是相同。說兩弟兄長的一模一樣,如同一個人一樣。不是兩樣人才說是一樣,說是「如」,就不是從「二」出來的。兩個人一樣,既是兩個人,便又不是「一」。一和不一,都包括在「如」字。生和滅就像水上劃畫,當處生,當處滅,生時就是滅時。所以說「生滅一如」,這樣念佛就一切平等,離開生滅了。「盡未來劫無有間斷」,這樣念佛,沒有間斷,諸佛不涅槃。這就是大成就的境界。沒有間斷,便無生滅。
【三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者。】
念名字,我們都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個最勝的方便。我們的本師是釋迦牟尼佛。憶念本師的功德,遵崇本師的教導是首要的。本師叫咱們念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要聽話。第三就是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越來越親切了,越來就用得上了,前頭難一些,深入一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就是我不管它能明白幾分,只要一進耳朵,永遠成為道種。這一點是肯定的。在座各位每一人,不管是多是少,殊勝的《華嚴經》,殊勝的三昧都歷了耳根,大家可以得到很大的法益。
此論所顯是《華嚴經》的精華。《華嚴經》是經中之王,當時說法時,連大阿羅漢都聽不懂,因此,我們凡夫要想完全能懂是很稀有的。所以,有不懂的地方是很自然的;但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從咱們耳根過一過,永遠成為極殊勝的道種;因為,它是經中之王。這裏面我們總多少能吸收一些,這都是醍醐,都是稀有。不要為還有些不懂感覺不滿,而應該認為能得到一點點啟發,都是最殊勝的啟發。我自己也是這樣。
問題越說越集中了,第一是念佛的法身,第二是念佛的報化身,怎麼念呢?我們就很難體會了。是殊勝,是好,但是如何下手呢?第三,就談這個問題,直指了。第三是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怎麼念佛的法身呢?怎麼念佛的報化身?念佛的名字。大家就覺得親切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等等,都是念佛的名字,我們很熟悉。念佛名字就是最殊勝的方便。把念法身、念報化身的功德全都包括在裏面。就是日常很熟悉很親切的方法,就是最殊勝的方便。
「方便」要深入解釋,還有很多話。用最通俗的話說,「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利。我們要度眾生,要取得成就,我們要得到一個「便利」的方法,要有個法子,否則眾生怎麼得度啊?法子要便利。比方說有人得病,有人說趕緊飛到美國去,那有個好大夫,設備最好,可以治你的病。但是一般老百姓怎麼能到美國去啊?要辦護照,要多少美金的旅費,要大量的醫藥費,此方法行不通。就跟沒有一樣。比方,街道有個大夫,他是老大夫退休,專治你這病,就在你旁邊不遠,這就方便了,醫藥費很低,出門不遠也就到了。這就是「方便」。念佛是最殊勝的方便,一切方便之中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最殊勝的。特殊而勝過一切,就是殊勝。
所以,往往歷代的祖師、歷代的大德,把殊勝的、便利的方法傳下來了。我們要是知道這個提法之後,我們對於念佛名字的體會就深入了,念佛就親切了,念佛的功德也就殊勝了;因為一個人的理解力和心境都不同了。
【夫法身無朕,假於名而法身顯矣。報化無邊,緣於名而報化該矣。】
「朕」:朕兆,跡象。法身沒有什麼跡相,沒有什麼蹤影可以找,沒有什麼形相可以去摸、去抓、去看。法身就是這樣,抓不著、摸不著、看不見,沒有一切蹤跡。但是假借這個名字,名以召德,法身就顯現了。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就是佛的法身。你念這一句的時候,佛的法身就顯現在這一句之中。所以它是最勝方便。本是不可捉,不可摸的,但是假於這名字,法身就顯了。所以名字很有關係。瓦匠在房上,要瓦刀,底下人就把瓦刀送上去了。要泥,泥就上去了。要水,水就上去了。名字就是召實,念這名字法身就顯現了。
報化無邊,無邊的報化身,廣大得無窮無盡。但是你就因為緣此名字,一切報化身都概括進去了,報化身都在裏面了。緣於名而無量無邊的報身、化身,全概括在名字裏頭了。此論做得很好,一步一步緊湊。念法身功德無量,念報化身功德無量,怎麼念?一句名字,法身就顯現了,一切報化身都概括在裏頭,無量無邊的報身、化身都概括在裏面。底下引證《華嚴經》的經文。
【須彌偈贊品:「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所以於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但聞佛名。已植勝因,何況數數繼念。】
這首偈說為什麼我們知佛名字,念佛名字?說得很深刻。我寧可受地獄的苦,而能聽到名字。我不願意享受種種的無量的快樂,而不聞佛的名字,不知道佛法。這跟一般人的思想完全不一樣,一般人都貪圖眼前的樂。我寧受地獄之苦,地獄之苦:一人亦滿,多人亦滿。自己就遍滿地獄,處處都有自身在受苦,無停止的在受苦。受刑死了,冷風一吹就活,活了再受,受了再死,死了再活。偈說我寧可受這樣的苦。可是現在有的人念佛,碰了一點不如意的事,得了,不念了。但偈中這個精神是:甯受苦得聞於佛名,不願意受種種享樂而不聞佛名。天上快樂,但是很難聞佛名,修福的機會又少。天上都很享樂,都很好,救人作功德的機會難得。
所以,往昔無數劫,我受苦,在生死中流轉,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聽到佛名字。佛的名字很難得聞。證到阿羅漢,只知道咱們這個世界有釋迦牟尼佛。若不從釋迦牟尼佛聞法,不知道他方佛。那是釋迦牟尼佛告訴他們,自己不可能知道。所以,這一段說的很深,由於目光遠大,看到三世因果。無量劫來流轉,就是因為不聞佛名。所以我寧可現在受大苦,希望解脫。只聽見佛的名字,就是「已植勝因」,(種了很殊勝的因了),「何況數數繼念」,一念一念相繼呢?
【如文殊般若經云:「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
引證大智慧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智慧第一,所以大家朝五台,求智慧。智慧非常重要。文殊菩薩特別提倡念名字。大智慧的菩薩,才能體會到這。文殊般若經說,欲入一行三昧。一行,就是不二的行,不是又修修這,又修修那,又惦這頭、又惦那頭。很多人念著佛,心裏還惦著道教,惦記著氣功,種種種種,都是心裏不專一。「一行三昧」,沒有夾雜,很純一。
要入一行三昧,什麼叫一行三昧?怎麼樣去入呢?入的辦法就是「應處空閑」,你應該把空的時間抓住,利用空閒的時間,今天歇班就是空閒時間,不要去遛市場,東轉西轉。找個安靜的地方好好的「捨諸亂意」。空閒的時候,你坐下來,把亂七八糟的思想捨開,不要心猿意馬。「不取相貌」,取相貌也就是觀想,一行三昧不取觀想。觀想功德很殊勝,但是比較難。觀想要求在定中,才真作觀。心中不定,就觀不起來,觀不清楚。這是一行三昧,根本不取相貌,不要觀了。「繫心一佛」,就把心集中在一個佛上,不是一會念這個佛,一會又念那個佛,一會想往生,念阿彌陀佛,一會又有事想求觀世音菩薩,一會又想財多,又念兩句財神咒,這就不是繫心一佛。真正閉關修淨土的人,只供一尊佛,就供阿彌陀佛,專一。「專稱名字」就念名字,就念名號。可見大智文殊,專主持名。「隨佛方所,端身正向」,淨土宗主張面西,這是文殊菩薩教的。隨著佛的方向端身正坐。這是為什麼?這也為了使人攝心。有人問過善導大師,你幹嘛要指方立向?不是執著嗎?大師答:現在凡夫,指定方向,他心還不專呢!你不給他指定方向,那他心裏頭更專一不起來了。所以,就是要指定方向,佛在那方,就沖著那方,心身都專一了,就是這一個心了。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能於一個佛一念一念相續了,你就能在念念之中見到三世一切諸佛。所以這是最勝方便,這個事誰都辦得到。誰都有空,坐下來,雜事不想了,就念一個佛,老念,就這樣念佛,能見三世諸佛。(能夠見到不等於說一定見到。你到底捨亂意捨得怎麼樣?能是有此可能,你要是這些條件都合了,決定能夠做到。)
為什麼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跟念無量無邊諸佛的功德沒有兩樣?這又是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這裏頭沒有分別,龍舒淨土文,說要念多少多少聲阿彌陀佛,不必這麼兜個圈,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無量無邊的阿彌陀佛,不但是阿彌陀佛,一切佛都包括在裏頭了。一就是多,是華嚴的道理。所以,華嚴是殊勝難懂。大包括小,須彌山包括芥子,都懂。芥子包括須彌山,這就不好懂了。多裏頭有一,無量中有一,一裏頭包括無量,包括無窮大,包括一切數,一裏頭有多,這又不好懂。多少萬年裏頭有分有秒,一秒鐘裏,有多少萬年,這又不懂了。這都是華嚴的道理。因為用現在科學的話來說,空間、時間、和物質都是由於眾生的錯覺,是愛因斯坦的話。那有什麼不可以?大的包小的,小的不能包大的,都是由於你的錯覺,大小的概念,就是錯覺。時間有長有短,是錯覺。有物質,都說物質是現實的,科學家現已認為,物質是錯覺。
所以這一段很好,引了大智慧文殊的教導,有人認為念佛很淺,誰都會念,這是愚夫愚婦的行為。那麼文殊菩薩你能說他是愚夫?所以,我們是遵崇了大智慧的教導。淨土宗就是持名,密宗講持咒。諾那祖師說,一個修行人有兩件事情不能忘掉,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能忘:一個是本尊咒,一個是你的種子字。至少要有一個不能丟掉,隨時隨地都得有,都是一個道理。最殊勝的方便之門,大智慧的結晶。
【阿彌陀經亦以執持名號,為往生正因,故知名字功德不可思議。】
又引證《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念阿彌陀佛得到一心不亂,決定可以往生。(達到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達事一心,生方便有餘土;未證一心而信願深切持名念佛者,生凡聖同居土)。故知名字功德不可思議。底下又引《華嚴經》兩段文。
【又如兜率偈贊品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以佛作為境界,我就專念這境界。心要住一個境,有了心,相對就有個境。佛就是你相對的境,你專念這一尊佛。不是念這麼一句,又念那麼一句。現在許多人喜歡雜,學了一個又學一個,這種方式不能專一。專一才能熟,東練一練,西練一練,什麼都練一練,你就是什麼也不熟。若能專念,而不休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
【賢首品云:「若常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若常睹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
若時常念佛,自心不動,則常常看見無量的佛。念佛心中不動不搖,這個境界又高了。這個念佛心中,如如不動,就可以常看到無量的佛,沒有數位所能表達出來的那麼多的佛。常常看到這麼多的佛,你就可以見到如來本體是常住的。
以上一大段都是說明念佛名字為什麼是最勝方便。佛的大慈大悲就是要給眾生一個方便的方法,得到救度。不是要你到美國找個名醫,告訴你那個方法,跟沒說一樣。底下就要進一步討論,華嚴這兩段偈子有不同啊。一個說是有數,所見佛的數跟心裏念的數相等,一個說是無量多的佛,這兩個差別在哪呢?
【前偈論持名,故言數。後兼報化以徹法身,故言無量。雖然人知有量之數,而莫知離量之數。知即數之名,而不知離數之名。知離數之名,故終日念而未嘗念也。知離量之數,故念一佛而即遍攝一切佛也。】
頭一個偈子只說持名,有念而念,念佛一句句念,所以沒有離數。後頭心不動,雖然念而心不動,雖然念而離念,即念離念,念而無念,心不動;這種情形,就從報化兼徹到法身了,所以說無量。見佛無量,並且佛是常住。所以,人所知的是有量的數,而莫知離量之數。有的人計數,一天念多少,不見得他一直在數量裏頭,他念的時候他能夠離開數量,他也就離開量了,也能見無量了。人都知道有在數量之中的名號,「而不知離數之名」,這個名號沒有數量,它就是法身,法身有什麼數量?
所以念佛就有持名念佛、實相念佛。念佛的好處,就是從持名念佛,最容易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誰都可以做的方法開始,不知不覺,你可達到實相念佛。實相念佛時,你就離開了數位。念佛的名字,也是離開了數的名。你知道離開數的名號,名號不可以數量計,故終日念而未嘗念,所以整天念佛仍沒有念。這與《金剛經》的話一樣:我度盡了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入涅槃,而沒有一個眾生是我度的。這都是般若。即念離念,你掐數珠,也可以即念離念。那個是形式,主要是終日念而未著念佛之相也。「知離量之數」,念佛的時候,知道這個數是離量的,你念一個佛,就是念一切佛。
這就把華嚴裏的兩個偈,一個有數,一個無量的原因說出來。一個就是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持名;一個是心不動的持念。《彌陀要解》云:「從事持達理持」,先就事念,不知不覺變成理念。離量離數,就是理念,也就是實相念,也即念實相。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云「即凡心成佛心」,就你這個凡心成了佛心。
【如隨好光明品云:「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說是佛,不著於我以及我所」。】
如隨好光明品中,佛說:「如我說我」,佛自己也說我,說法時說「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我是法中之王,一切法中我自在無礙。說「我」,可是「而不著我」,他思想裏不像咱們似的,有個「我」。但是不可以沒有這個假名,不然怎麼說話呢?只好說我。說我,佛心中是離了我的。佛不著我,也不著我所,沒有什麼是屬於我的,這是我的財產、我的眷屬、我的房子、我的汽車、我的名譽、我的地位、我的官銜、我的個性;很多人把我的個性看得很高貴,其實這都是我、都是我所、都是我相,都要破,都要丟乾淨才好。「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都是這樣。都自說是佛,但不著於我,也不著於我是佛。若念佛人也是如此,不著於我,也不著於佛,這樣念就是念實相佛、實相念。所以,見佛是無量的。這不是說得很高玄了嗎?究竟怎麼下手呢?下面彭居士這一段說得很好。
【然初入此門,必依乎數。日須克定課程,自一而萬,自萬而億,念不離佛,佛不異心。如月在水,月非水內。如春在枝,春非枝外。如是念佛,名字即法身,名字性不可得故。法身即名字,法身遍一切故。乃至報化不異名字,名字不異報化。亦復如是。】
「初入此門,必依乎數」,你理解的應當高,真正下手的就應當很近,要真正做到。先要重視這個「必」字。是一定要,一定要依乎數量,不可說我隨意念,想念就念。有人說我老念;但現在做不到這點。說說容易,真要做到就難了。所以一定要管自己,規定了一個數。雖然告訴你以後離數,但先從數開始。一定要依乎數,「日須克定課程」,要有定課,一天是三千、五千、一萬、五萬。(《彌陀要解》蕅益大師是從三萬開始,三萬、五萬、十萬)。
咱們不拘多少,開始時,各人根據自己的心願與條件,訂一個課程。由一而萬,自萬而億。漸漸增加。念了,自己喜歡念,就願意擠出時間來念,就越念越多。這樣的話,「念不離佛」,我心中所起的念頭,都不離開佛了。到這就是好消息了。開始的時候,一定要依乎數,這麼念下去,越念越多,之後,就自然而然念了。現在許多朋友都能達到這境界,自己就念了,不要管著才念,就自然而然念起來了。就是熟了,就這麼發展下去,念頭就不離開佛了。
我的老師夏蓮老就是這樣。他說:我或者念佛,或者觀想字種,或者結手印,或者想一句經文。跟人談話,手裏結著手印,不礙事。有的時候,想一句經文,絕大部分的時候能念。這樣就可以任何時間都不離開佛了。
「念不離佛,佛不異心」,念不離佛,佛就跟你的心沒有兩樣了,你念念都是佛。這像什麼呢?打個比方,很好。「如月在水」,佛跟你的心,像月亮在水裏一樣。月在水,並不是月亮在水裏頭。不是心裏頭擺了一尊佛,如同一個實際的佛像在你的心裏。實際就同水裏頭出現月亮一樣。「如春在枝,春非枝外」,到春天,花都開了。如古人有一詩句,我很喜歡它富有禪機:「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都開了,這是什麼時候?這是春天嘛!我要看春光、春色,怎麼看?不就是從這些花枝上看。從花枝上見到春光、春色。春在枝上,不然怎麼說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就在枝上。但從枝子裏頭,你找春,也找不著。念佛人就如同這個一樣。佛和你的心,如水與月,如春與枝。
「如是念佛」,這麼樣念佛的話,「名字即法身」。所以說從事持達理持。念的是名字,持名。名字就是法身,念的是法身,那還不是理持啊?那還不是念實相佛啊?所以最高的菩薩的境界—-實相念佛的境界,就可在一個平常的人人能做的持名裏頭,讓你不知不覺達到一個最高深的境界。所以淨土宗的最勝方便就在此。不是任何其他佛教修行方法,什麼禪定啊,更不是氣功什麼所能比的。以上這種如月在水、如春在枝的殊勝的境界,真正念佛的人,偶而也會達到一下,老達到就成功了。
為什麼說「名字即法身」?因為名字離開法身,沒有另外的自性。為什麼「法身即名字」?因為法身遍一切。既然遍一切,法身當然也就遍在名字裏頭。不但法身和名字如此,報化身也是如此。報化身和名字也沒有兩樣,名字和報化身也沒有兩樣。一句名字,佛的法身、報化身都有了。底下又引《華嚴經》。《華嚴經》,從廣來說,是經中之海;從深來說,是經中之王。
【故如來名號品,謂一如來名號,與法界虛空界等。隨眾生心各別知見,則知世間凡所有名,即是佛名。隨舉一名,諸世間名無不攝矣。】
如來名號品說,一個如來名號,與法界相等,與虛空界相等。虛空無量無邊,我們好理解。虛空有邊嗎?虛空之大是不可思議。咱們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太陽系是銀河的一個成員,銀河又是更大的一個天體的成員。這樣天體一層層大上去,沒有邊。你看這有多大?咱們看到銀河,就遠得不得了,太陽就近了。銀河只是一個很基層的單位,基層單位,還有上級,上級還有上級,沒頭。虛空有多大?法身就遍滿虛空。「隨眾生心各別知見」。眾生心量不同,所見不同,而有種種事物和名字,但法身遍一切。所以世間所有的名字,都是佛名,因為一切皆法身。一切的名字,都是法身的名字,都是佛的名字。「隨舉一名,諸世間名無不攝矣」,所以,一名就可以攝無窮無盡的所有名字。
【又如毗盧遮那品稱引古先諸佛,各各不同,而一以毗盧概之。以一切諸佛皆有毗盧藏身故,古今不異故。】
《華嚴經》毗盧遮那品稱引古先諸佛,種種願力不同、國土不同,但可以舉出一個毗盧遮那佛來概括。因為一切佛都有毗盧遮那藏身,跟毗盧遮那的法身是同一的。一切佛「古今不異」,古和今沒有兩樣,所以,古佛和今佛,一個毗盧遮那佛可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