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居士一九八八年講於北京居士林
(本記據黃老居士錄音帶整理成文後,復經黃老居士親自校訂)
這樣念佛,念一個佛名,就全收法界。所以我們念佛,我們心量就大了。整個法界、整個虛空,都攝在你的一念之中。「全法界名、全法界收」,因為所念的一個名字就是全法界的名字,當然就收了全法界。念這一句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就超乎時間了。也不是四維上下,十方了,超乎空間了。離開空間、離開時間,這麼念佛的話,十方三世的一切,都在你的一念,就全都在內了,沒有剩下。「不歷剎那」,不要再經過剎那,一彈指是六十剎那。不經過剎那,已經成佛了。所以說淨土宗是至圓至頓的法門。大家都念佛,都是淨土宗,但能這麼信的很少。大家自問一下,過去是不是這麼信的?能這麼信的人很少。信最要緊了。而頓法呢,至圓至頓之法,能這麼念的話,不要再經過剎那,(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彈指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吧,我們說它六十倍,都不需要經過,成佛就已經全部大功告成。
【四念毗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者。】
華嚴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華藏世界。一真法界,一真,是大圓滿的境界。頓入,是「頓」啊!我們都講圓頓之法,不是那麼一點一點爬的方法,直截了當的。念毗盧遮那,怎麼說要念毗盧遮那呢?毗盧遮那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天臺宗和法相宗說毗盧遮那代表法身,盧舍那佛代表報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天臺也是圓教,現在這麼說的人很多。至於華嚴宗呢?釋迦牟尼佛是化身,沒有不同。但把毗盧遮那和盧舍那說是一個名字,而有廣略的不同。總之,都是說,毗盧遮那的化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這個就是我們要憶念我們的本師。所以,我們這一切都不能忘本。我們的本師是極殊勝。我們一般只相信釋迦牟尼佛是尼泊爾的太子,出家了,後來成道了,後來滅度了。這是化身所顯現的,這只是一個小片段。真正釋迦牟尼佛,就僅僅是這樣嗎?華嚴經裏,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不知道多少劫多少劫早已成佛。王子出家成佛,這是示現。釋迦牟尼佛何嘗涅槃呢?就咱們世間人智者大師念法華經藥王菩薩焚去兩臂的時候,他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佛在靈山說法的法會,還在那說呢!至於這種生滅,是因凡夫有生滅見,見的就是生滅。
【如世主妙嚴品,十方諸大菩薩及天龍神鬼所說諸頌,各出自證法門,以如來果地發人信解,令入念佛三昧。】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十方諸大菩薩及天龍神鬼所說的種種頌,都是說出自己怎麼證的法門。勸導大眾最後都是要成佛,以如來果地的妙覺,來啟發尚在因地的眾生,令大眾生信得解,證入念佛三昧。華嚴也就是讓大家入念佛三昧。
【自是說如來現相品,以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各有十方諸大菩薩及諸世主說偈讚佛。而十地品每歷一地,必曰不離念佛念法念僧。是知諸位階次雖殊,莫不以念佛為其本行。佛佛道同,舉一毗盧,攝無不盡。】
如來現相品,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各有十方的諸大菩薩、諸世主都說偈子讚佛。十地品每經過一地,菩薩都說不離開念佛念法念僧。所以咱們每一座法完了,念三皈依,念佛念法念僧。
這個三皈依,有的人不清淨,這個就很要注意了。最起碼的,信了佛,就不要再信其他什麼教主了。既皈依了法,就不要再研究、再相信別的那些個外道典籍了。皈依了僧,就不要再去找牧師、阿匍等了。
所以,從這來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階次雖然不同,都是以念佛為其本來的行持。古佛今佛,佛佛道同,舉一毗盧遮那佛,就把一切佛都攝盡了。
【故普賢十願常隨佛學一門云:「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乃至成大菩提,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在普賢十大願王裏頭「常隨佛學」,普賢菩薩所學習的娑婆世界的毗盧遮那如來,不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嗎?釋迦牟尼如來,從最初發心起,就精進不退。六度中精進度十分重要,凡夫是進一退九,進一步又退九步。比扭秧歌還差,扭秧歌是進三步退一步,很慢了,進一步退九步!所以在娑婆世界修行,難啦!每個人剛剛發了點心,就來了個障礙,或者生病,或者來了些事。好不容易有點進展,修持有點得力,就來點什麼干擾,進一退九。
釋迦牟尼佛是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這都是普賢行願裏頭的話,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生命作布施;投身飼虎,見老虎要餓死了,就跳下去喂老虎;割肉喂鷹,鷹捉兔子,兔子來求救,佛就把兔子藏起來,鷹就來質問,你救了它,我就餓死了。佛就說我拿肉替它,相當於兔子這麼多的肉,鷹說這個可以,我就不要兔子。可是拿秤來秤,要割的肉等於兔子,誰知拿多少肉下去,都抵不上兔子,身上肉都割光了。我們本師就是這樣的無量劫來以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身命來布施,令人感激淚零。
我們現在捨一點外財,大家還是很踴躍的,也就很難得了。你要說叫我們捨掉一個內臟去救度什麼人,就困難了。佛是以不可說不可說的身命而為布施。
「乃至於成大菩提,入於涅槃」。這表示布施只是開始,從布施開頭,六度都圓滿,成大菩提,入於涅槃。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這樣的一切,我都跟著學。這是普賢菩薩的大願。我們也看到為什麼憶念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功德、這個恩德,無量無邊。我們過去多少生中,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蒙受了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救度,現在還正在救度我們,正在救度,就在此時此刻正在救度我們。這都是佛恩啊。
【由我本師因地修行,廣大無邊不可思議。故所感報化,亦廣大無邊不可思議。行者誠能決定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起勇猛心,起擔荷心,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
由於本師在因地中修行了廣大無邊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釋迦牟尼(就是毗盧遮那),他所感的、所證的報身、化身,也廣大無邊不可思議。
「行者」指我們,行者若能真誠的生起決定的信解,能夠深信,能夠正解。理解什麼呢?「知一切佛不離自性」,知道一切佛都不離開每一個人本人的自性。所以,不是向外去求佛,一切諸佛都不離開你的自性。聽了這句無上開示,自然生起勇猛心。我的自性就是一切佛,還有什麼膽怯,還有什麼不敢呢?要「承擔」,我心本是佛心,敢承擔。「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你就和本師釋迦牟尼佛最初發心的時候,不是剛才說嘛,一發心就精進不退,就一直到成佛。你就跟釋迦牟尼當年初發心的時候,沒有分別。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華嚴、法華以蓮花做譬喻,就是因果同時。荷花的殊勝處很多,「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一點。荷花的功德其中最殊勝的就是因果同時,荷花開的時候,蓮蓬在裏頭了。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佛的果覺已經出現,已經成功了。蓮蓬不是在花瓣脫落後又長出來的,花正開的時候,小蓮蓬就在裏頭,小一點就是了。真是因果同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就是因果同時的道理。這就是告訴我們,行人要如此發心,主要知道一切佛不離自性。底下引證《華嚴經》幾段。
【又如寂靜音海夜神言:「我得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已能入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界安立海,見彼一切法界安立海。一切佛剎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一一佛土,皆有毗盧遮那坐於道場,於念念中成等正覺。現諸神變,所現神變,一一皆遍一切法界海」。而開敷樹華夜神入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憶念毗盧遮那往昔所修行海,悉皆明見。妙德圓滿神得自在受生解脫門,入毗盧遮那無量受生海,亦見如來於一切世界一一塵中無量佛剎,示現受生,常無間斷。】
引《華嚴經》寂靜音海夜神。華嚴裏頭,各界眾生都有。經中夜神實是菩薩,就像過去舊社會出殯,往往有一個很高大威猛的鬼,俗稱開路鬼,其實那不是鬼,那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面然大士,在地獄中救度眾生。這些神啦,都是菩薩。寂靜音海夜神,得到一個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已能夠入十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法界安立海。可以入多少多少世界呢?可以入一切佛剎的一一微塵中所具的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國土。
佛經常說微塵,過去人們以為是空氣中浮動的小小微粒,其實錯了。微塵很小,比電子還要小。一粒浮塵就太大了。電子已很小,現在有比電子還要小多少萬倍的中微子,可能就是佛經所講的微塵,可能還不是,將來可能發現更小的。微塵之多之小是我們沒法想像得到的。這種小東西在太空之中很多很多。
微塵多的不得了。「微塵數法界安立海」,像微塵那麼多數目的法界的安立海。夜神看見一切法界安立海,所有的一切法界安立海中,所有的一切佛剎,所有微塵。微塵數那麼多的法界安立海,在這海裏頭看見一切佛剎,安立海中種種的佛剎,種種佛剎中所有的微塵,這多得不得了。每一個微塵裏頭,這就不可思議—小小之中有無量的大;比電子還要小多少萬倍的每一個小微塵裏頭,有十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一個小微塵有這麼多佛國土。所以,這個小大完全不是人們的概念。小裏面怎麼能有這麼多佛國土?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佛國土,在一個小塵裏,比電子還小多少萬萬倍的東西裏頭。比一粒沙土、一粒粉末還小多少萬萬倍的東西裏頭,有不可說不可說這麼多的佛的國土。(這正是華嚴事事無礙境界,夜神見法界安立海,海中有佛剎,佛剎有微塵,這都是從大具小,但下說,一一塵中皆有不可說佛國,一一國中,皆有毗盧坐道場,成正覺,現神變,這是小中具大。末後又說所現神變,一一皆遍一切法界海,正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
每一個國土裏頭,都有毗盧遮那坐於道場。你看,毗盧遮那的功德不可思議!這麼多的國土裏,每一個都有毗盧遮那坐道場,念念中成等正覺。他在那成佛,現種種神變。在一個微塵裏頭,有無量的佛土,無量的佛土中,都有毗盧遮那(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都在那成佛、說法、現神變。所現的神變遍滿一切法界海。這都超乎咱們識量的境界了。這麼多這麼小的東西裏頭,有無窮多的佛國,都有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那成佛、說法、現神變。所現的神變,遍滿一切法界海、遍滿虛空、遍滿法界、無所不遍。我們這樣來看釋迦牟尼佛,就超過咱們老的觀念,尼泊爾一個太子出家了,苦行,菩提樹下成佛、成道、涅槃。現在對於佛之偉大,功德智慧不可思議,從這個地方推進一大步。
再如開敷樹華夜神,入了一個「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入這樣一個法門,他憶念、思念毗盧遮那往昔所修行海。本師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所修行的,這些多的不可說了,稱之為海。「悉皆明見」,過去的事都現前,他都看見了。這是第二個神。
還有妙德圓滿神,得「自在受生解脫門」。受生是自在受生,不是墮入母胎。他可「入毗盧遮那無量受生海」,到毗盧遮那無量受生境界中,示現受生。由於此受生境界無量無數,不可窮盡,所以稱之為受生海。「亦見如來於一切世界一一塵中無量佛剎,示現受生」,也可看見如來在一切世界一一的小微塵裏頭,一小微塵裏頭有無量佛剎,釋迦牟尼佛在那示現受生,常無間斷,沒有停止。
【如是念於毗盧遮那,即念是佛,即佛是念。】
我們能夠這樣憶念毗盧遮那的功德,其功德是遍滿虛空,遍一切處。過去的功德是無量之海,而現在與未來還在度眾生,在那受生,在多少多少世界中示現受生,在那度眾生。我們這樣憶念毗盧遮那,你所憶念就是佛;正是「即念是佛,即佛是念。」又就是《觀經》的話:「是心作佛」。這麼念就是「是心作佛」,念佛就是作佛,是心在念,是心在作,故說「是心作佛」。此心本來是佛,故說「是心是佛」。用《觀經》這兩句話解釋正合適。
【盡十方虛空乃至針鋒芥子許,無一不是毗盧法界。是名念法界佛,亦名遍念一切佛。】
整個的十方虛空,乃至小到像針尖、像芥子的地方,沒有一處不是毗盧遮那的法界。這麼去念佛,是念法界佛,我們念的佛不僅僅是在地球上尼泊爾降生的釋迦牟尼,念的是法界佛,也叫遍念一切佛。你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念一切佛了。
【所以善財童子初參德雲,即聞念佛法門。最後普賢菩薩為說稱讚如來勝功德偈教人信解,依舊不離念佛法門。法界始終,更無二諦。】
善財五十三參。頭一個參的是德雲比丘,就說念佛法門。最後,第八十一卷華嚴,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品,他說稱讚如來勝功德偈,教人信解,還是不離開念佛法門。
【偈曰:「或見此界妙無比,佛無量劫所嚴淨。毗盧遮那最勝尊,於中覺悟成菩提。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所圍繞。悉已住於灌頂地,充滿十方諸世界」。】
或有人看見這個世界奇妙無比,這是釋迦牟尼佛無量劫所莊嚴、所清淨的。咱們本師是最殊勝的世尊,「於中覺悟成菩提。」就是在大徹大悟成就菩提的。或有人看見無量壽佛,傍有觀自在菩薩等等大士所圍繞,聽法,並且「悉已住於灌頂地」。此灌頂地是十地菩薩的境界。到了十地菩薩,諸方的如來發現某個世界有個人到了這樣的地位,佛都放大光明,一切的佛都給他灌頂。光明灌頂之後,他馬上就要成佛了。這是住於灌頂地。
這些菩薩充滿十方世界,無量壽佛、觀自在菩薩是充滿十方一切世界,也就充滿咱們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說往生,還是對凡夫說的;實在說極樂世界不離當處。就好像你在北京有一個電視機,莫斯科、華盛頓、東京、上海什麼地方都可接收。一調對了,就都來了。哪里需要你去到上海去參加音樂會,到華盛頓看美國足球?都是遍滿虛空。
【又云:「或見釋迦成佛道,已經不可思議劫。或見今始為菩薩,十方利益諸眾生。或見如來無量壽,與諸菩薩授尊記。而成無上大導師,次補住於安樂剎」。】
或見釋迦牟尼佛成道,已經經過不可思議劫了。又有人看見釋迦牟尼現在還是菩薩,在十方利益眾生。或者看見如來無量壽佛給大菩薩們受記,指出他成佛的名號、成佛的時間、在什麼世界,將來就一定成佛。這些菩薩就成無上大導師,都在安樂剎成為一生補處菩薩。
【是知諸佛法界,遍攝遍融,彌陀全體遮那,極樂不離華藏。隨眾生心,見各不同,而佛本來常不動故。故末卷即以回向極樂終之,具如後文所說。】
諸佛的法界,遍攝遍融。咱們本師的法界、阿彌陀佛的法界,如電燈光,這燈那燈都打開,這些燈所放的光,你攝我,我融你。佛剎也如此。所以,彌陀全體是毗盧遮那。極樂世界,一切不離開華藏。隨眾生心,而各各所見不同,千差萬別,而佛本來恒常不動。
【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者。】
第五,要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把本題真點清楚了。念名字,念什麼名字?最後指出,念阿彌陀佛的名字。為什麼這麼念?你就可以圓滿普賢的大願,十大願王,以到極樂作為歸宿;所以你但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圓滿普賢的大願。
【普賢行願品云:「欲成就如來功德門,當修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於此願王,受持讀誦,臨命終時,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十大願,無窮無盡、無有疲厭。對於這個願王,你要能夠受持讀誦;臨命終時,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華嚴經》最後一品就是普賢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
【是經專顯毗盧境界,云何必以極樂為歸?蓋阿彌陀一名無量光,而毗盧遮那此翻光明遍照,同一體故,非去來故,於一體中,要亦不礙去來故。】
設一疑問:《華嚴經》既然是顯毗盧遮那境界,為什麼要以往生極樂世界作為歸宿呢?因阿彌陀佛有一個名號是無量光。毗盧遮那翻譯出來就是光明遍照,無量光和光明遍照不就是一個意思嗎?就是一個名號,同一體啊!同一體中,就沒有什麼來去了,幹嘛要從這個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但應知「於一體中,要亦不礙去來故」,雖然在一體中,對於去來也沒有妨礙。這就是圓見,在一體之中,也不妨有去有來嘛!所以說往生極樂世界。
【如大乘起信論云:「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此娑婆世界,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底下引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這段話非常好。「眾生初學是法」,眾生開始來學佛法。我們當然是無量劫以來都修了,但可惜的是我們沒有深入,還都是初步,是初學,初學這個法,所以「欲求正信」。你要求什麼?現在有些人想求點奇異功能,那才錯誤,那就走入魔途了。求的是正信。「正」:正大的、正直的、正確的。正跟邪對立。為要求正信,但是「其心怯弱」,就是膽小心弱。中國古代有兩句話:「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人的心很危、很怯弱。要住在這娑婆世界,「不能常值諸佛」。釋迦牟尼佛一般人看不到了,可是佛菩薩的化身永遠不斷,也許咱們座中就有,你們哪位是啊?只是大家不認識,你見到了跟沒見到一樣。你沒有機緣碰見諸佛,去「親承供養」。在娑婆世界,雖然有求正信的心,但是心還很弱。因緣也只有如此。於是「意欲退者」,就懈怠了、退了,很困難啊!
當你要退,你要知道如來有勝方便,第三部份所講念佛名字就是一個「成就最勝方便」,如來有殊勝的方便,可以攝護行人的信心。這個方便就是叫你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馬鳴大士的這個話,對於我們最好了。整個這個論給我們指明了出路,指明我們修行方法:你就是專念;《無量壽經》講「一向專念」,專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所修的一切善根你都把它回向,求「往生彼世界」,求生淨土。求生淨土是我們修行人絕不可少的事情。密教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修「破瓦」(又名開頂法),就是往生淨土的基礎。所以,各宗都是如此,有人說禪宗都是淨土宗。亡僧火化時舉火人念的偈子,都是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不管你修什麼,都要求生彼土。「即得往生,常見佛故」。常常見到阿彌陀佛,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所聞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都是啟發你的道心;所聞的花香,也啟發你的菩提心;喝的水也增長你的道心;只有進沒有退。
我們所以不成功,就是兩個原因:一個退緣多、一個壽命短。像我現在,我要能再活五十年,可以多做好多事,但是不允許啦!在這世上沒有多久了。好不容易到了今天。看了很多書,通過許多實踐,累積了一點點,知道一點道路了,正好用功,壽命沒有了。就是這個。一個壽短、一個退緣多,行人就難於成功了。極樂世界:一個沒有退緣,一個壽命無量,凡是往生的都壽命無量。就這麼殊勝之方便,所以稱做大願之王,阿彌陀佛。這個世界的淨土我們生不了。咱們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穢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淨土。雖然還是凡夫,雖然還是凡聖同居,但是你已從穢土轉為淨土。別的佛淨土,要破無明才能生,凡夫就沒有希望,很難。
【蓋毗盧報土,與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而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一得往生,橫截生死。視此娑婆,迥分勝劣。諸經廣明,今不具錄。】
這原因就是毗盧報土,與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咱們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報佛所現的報土。這個土對於二乘,就是緣覺、聲聞(即阿羅漢),及對於凡夫沒有接引之分。你不夠分,不能生。有很多佛國例如藥師佛國土,就是不容易生。念藥師經大家看看最後,念藥師經最後的感應是什麼?臨終時藥師佛派些菩薩把你送到西方極樂去。是不是?你念東方,倒生西方了。那是因為東方的,你進不去,考分不夠。
所以,我常說極樂世界是一特別的學校,二百分就能去。一個學生二百分都考不到,不能要你了,太不行了。一百分是發菩提心,一百分是一向專念,你就行了。去了之後,個個是沒有退學、沒有降班、沒有開除,個個是博士,個個成就愛因斯坦。所以這就是這麼一個特別的學校。為什麼辦得這麼特別?所以稱為願中之王!極樂世界超過一切世界,就在它的凡聖同居土的殊勝,十方世界之所無。
「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有九品,區別對待,例如不同的班級。萬流:上至文殊普賢都求往生,下至五逆十惡以至於動物,都可以往生。
「一得往生,橫截生死」,就橫著出了生死。咱們要出生死,順著出來,得斷盡了見惑、思惑。斷了見惑,得小乘的初果。現在,說初果,就很不容易了。見惑,纏縛很深。第一個身見,錯認身體是自己,對於身體很愛護,想維持這個身體,想修煉這個身體,都是身見。外道都是在身見裏頭,要怎麼樣延年益壽,長生不死,要怎麼樣保養聖胎,怎麼練丹,怎麼通周天,都是你身體裏的事,這是身見。身見不破,見惑中的頭一項就沒破。
第二是邊見,要不就是有,要不就是無;要不就是正,要不就是邪;要不就是心,要不就是物;都落一邊。上帝是聖者,凡夫是上帝製造出來的,有聖有凡都落一邊。我們佛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眾生這三者,是沒有差別的。佛是最平等的。《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消除了對待,不落邊見。
尚有邪見,不同於佛的見,就是邪見。執劣為勝,總名見取見。制定的一些戒律、修煉方法,都跟佛教不合的。所要求的果實,也都是錯誤的。這種執取非理戒禁的見,叫做戒取見。以上有五種見惑,再有貪、嗔、癡、慢、疑五樣,都屬見惑。要把粗的,欲界的,十種見惑都斷了,才破見惑,得初果。把細的貪嗔癡慢,色界天,無色界天的都斷了,思惑才斷。見惑、思惑都斷了是漏盡(漏就是惑、疑惑),得漏盡通,出生死,到方便有餘土,證阿羅漢。這才出生死,這是豎出。
你想難不難?咱們這些貪嗔癡,大家自己想一想,敢說斷哪?生氣不生氣?一句不好聽的話,馬上就分別了。買東西,剛排到我這,沒有了,很遺憾,這就貪嗔癡啊。買東西挑好的,正果老法師買東西壞的也就要。他說:「我不要,就會留給別人」。這就不是貪心了。但是說一切處貪嗔癡都沒有了,很難做到。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是這樣。是帶惑往生。這些惑不需要你破,你只要真生正信,發了正願,你還念佛,求生淨土,就可以往生。往生就是出生死,這個就是最勝方便。底下彭居士說華嚴的念佛,更有殊勝之處。
【然他經所指,或言十念,或言一日乃至七日,或觀丈六,乃至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要之不出數量。未若此經,一念普觀,豎窮三世。橫亙十虛。初發心時,即超數量。所有淨因,最為殊勝。由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遍攝眾生,與此願王體合虛空,絲毫不隔。是故不移時、不易處,任運往生,還同本得。】
要求生淨土,華嚴以外的這些經,或者有的說十念就往生,或者念一天至七日,(此阿彌陀經所說)。或觀丈六、或觀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佛身,(此觀經之法)。總之,都沒有出乎數量,十念、七日、丈六,多少由旬等。「未若此經,一念普觀,豎窮三世,橫亙十虛」,你這一念,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包括了。十方,東、南、西、北、四個角、和上、下,十方也都概括在裏面了。初發心時,你就這麼念,就是離開數量了、超乎數量了。這是一清淨的因,這個因最殊勝了。你的願和彌陀的四十八願,自然就相合了。就同虛空跟虛空相合一樣,沒有一點間隔,間開了、隔住了。「是故不移時、不易處,任運往生」,所以不需要等時間,也不需要你跑路,自然就往生了。「還同本得」,往生之後,跟你本有的是一樣的。這一切佛的國土是依報,一切佛菩薩是正報,都是你自性所流出來的。所以,到極樂世界,證明了這一切都是你本得的、本有的。
所以,要念啊,要念極樂世界。其他的佛土很難哪。我們初機心力怯弱,大乘起信論,教我們求生極樂,都是依止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根據華嚴所說的心量去念佛,更殊勝。實際上《華嚴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恰好是一部經。華嚴是大部、大本無量壽是中本,阿彌陀是小本,是一體的,有詳有略。就廣而言,華嚴最廣。
【下文云:「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所共圍繞」。】
這是普賢行願品所說到了極樂世界,即見阿彌陀佛被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四個菩薩,和無量無邊的等等大菩薩,所共圍繞。
【文殊普賢,不離此處而現彼方,隨眾生心,念念出現。故知阿彌陀佛在極樂國中,常轉此經,熾然無間。】
又指出一個問題。文殊、普賢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兩位大士,可是他們並沒有離開此處,(現在去五台之人,文殊還是有接有送,就是不易認識。可見文殊,不離此處),而顯現於彼方。不離咱們世界,而顯現於西方極樂世界。隨眾生的心,而就是在念念之間就出現了。因此,我們就知道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也常轉《華嚴經》,說此經,熾然說、無間說。熾然:如火放光。無間:沒有間斷,熾然無間。
【又此法門,非妙智觀察,無以明我心本具之淨因,故首文殊。非大願莊嚴,無以圓我心本具之淨果,故次普賢。】
大家要知道,雖然自己文化不很高,對於許多現代的科學不大能懂,外文也不深,這都不是缺智慧;你只要能知道、能信這個法門就是有大智慧。這個法門,沒有妙智觀察,「無以明我心本具之淨因」。沒有妙智,連信都很難。沒有妙智來觀察,沒有方法去明心,明心見性,沒有方法來明自己心中本來就有的清淨之因。一切都是我心本具,「是心是佛」,心是佛就是淨因。你才作佛,作佛最後就是成佛。故文殊為首。
但是沒有大願,就不能去圓滿自心本有的果實,清淨的果。所以必須「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修的德有了功效,性的德才顯現。所以第二個就是普賢,普賢十大願王,你要有大願。
【而觀音彌勒,一則次補彌陀,一則次補釋迦。二聖同會,以證樂邦華藏通一無二。而彌勒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此淨土之正因也。觀音以如幻聞熏無作妙力,遍入國土,成就菩提,此淨土之極果也。】
還有觀音、彌勒。觀音就是極樂世界補佛位的,彌勒就是這個世界補佛位的,當來彌勒成佛。所以,有這二位。五位中,一位是阿彌陀佛,一位文殊,一位普賢,文殊大智,普賢大願。觀世音菩薩是極樂世界的補處,將來他補佛位。彌勒菩薩是咱們這世界補佛位的。這麼幾位,都在極樂聚會,以證明:極樂世界和華藏世界無二,沒有分別。所以《淨修捷要》說:「大日遮那同歸光壽,華藏密嚴不離極樂。」毗盧就是彌陀,華藏就是極樂。
彌勒作唯識觀,諦觀十方都是識心所顯現。此識心:阿賴耶識之本體,是圓明的、圓滿的、光明的,他證入圓成實性。所以,唯識講三自性: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此唯識的最基本概念。三自性:一個是遍計執,因為你計較、執著而有此性。就好像一條麻繩,你看像一條蛇,凡夫都是這個境界。本來沒有蛇,而你看到蛇。如認出是麻繩就不害怕了,這叫依他起性。什麼叫圓成實性呢?這個繩,它的本體是麻,這繩是搓出來的,反著一搓,繩就沒了,所以,這個繩仍是一個虛幻顯現的像。其本體沒有別的,只是麻。你要認識麻,你就不認為它是繩,麻可以做成夏布,可以做成很多很多其他的東西,都是麻,更不會認為是蛇了。這就是三自性。
凡夫都在遍計執裏頭。修行好的人,就能進一步了;真正到了圓成實,那就成功了。現在講這一些,也就是給大家指明一切法界、一切依正、一切一切,皆是法身。都是「麻」呀!這譬喻,有很多很深的道理。圓成實性很難直接懂,但通過這個比方,人們容易懂。既然是麻,你還會害怕嗎?你看見什麼都認這是麻、這是麻、這是麻,你沒那麼多分別了。如果又是夏布、那又是麻繩、那又是麻線,起了分別。那都是可變化的。本體就是麻,本體就是我們自心、我們的法身。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阿羅漢、一切凡聖,一切大地山河,種種國土,都是從這裏所流現的。凡夫一妄執,他就有憎、有愛、有取、有捨,六道輪迴,什麼苦惱都出來了。全身陷入遍計執裏頭去了。彌勒講唯識,識心圓明,入了圓成實性,這是什麼呢?淨土的正因啦!我們也就是要瞭解這一切。以前講的東西,就是如此。讓我們認識圓成實,原來本有的實相,所以五位裏面有彌勒,這是因啦!
觀音表果,由於修習如幻聞薰聞修三昧,「反聞聞自性」,後來就徹底把一切能所都滅了,空滅了,生滅都滅了,寂滅就現前了,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得二殊勝。於是乎種種的無畏,三十二應,現一切身來救度眾生,遍入一切國土,現高的、現低的、現鬼、現神、現佛都可以,應以何身得度者,則現何身而為說法。(應該以某種身來得度,我就現某種身來跟你說法,使得你願意跟他談啦)。這就讓大家來成就菩提,這個是淨土的極果。就希望這樣。大家都成就如觀音大士,這樣的廣度眾生、妙用無邊。《無量壽經》說:「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這給你肯定了,有急難恐怖,你就歸命觀世音菩薩,你好好念觀世音,你好好念觀世音菩薩的咒,都可以。一心歸命這麼念,沒有不得到解脫的。急難恐怖給你解除了。所以,這個大士,十方一切處,任何處有人念,他隨處都救度。大慈大悲觀音菩薩。
所以,我們願意學,就學這個。我們為什麼要念觀音?不是因為菩薩老救我,保佑我,就滿足了。我們主要是要學觀世音菩薩,我們也能這樣去救度人。起碼我們現在應當作為觀世音菩薩的助手。我常說咱們不要老在觀世音菩薩面前當個伸手派,觀世音菩薩,你給我財、給我個兒子、給我愛人、給我平安、給我什麼什麼。我則像個伸手派,老是往他要,賜給我點什麼。那怎麼對得起觀音?所以我們要當觀世音菩薩的助手。現在我們要念佛求往生,就是要實現我們充當觀世音菩薩助手的願望,以至於最後就跟觀世音菩薩一樣。這是真正求往生的目的。
【下文云:「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憶那由他劫,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普賢行願品說,往生的人自己見到,自己生在蓮花之中,這就是臨終景況。多劫的修行,現在大事了畢,我常說咱們都是多生多劫修了,希望今生得到圓滿。不再拖下去,輪迴六道無有終了。咱們臨終時,自見坐在蓮中,「蒙佛授記」(這品位比較高,品位低那就花開的晚一點)。佛在授記,你決定成佛。從此可在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無窮無盡的時間裏,去利益眾生。你有智慧,又見了佛,又入了無生法忍,真正的開了智慧。到這個時候才真正能做最究竟最徹底度生的工作。
現在我們也做功德,但難得很純,一件事情,為人籌劃解說,種種種種,就好像庸醫開藥方,病人吃了還有點副作用,有時候還留點後遺症。我們這就是不好的大夫,像我就是。真正見佛入了無生法忍,所開方子就是最好的方子,就沒有這些隱患。
所以,往生就是要見佛之後,有了智慧力,就可以隨眾生心而為利益,可以盡無量無量劫做這種事。這多偉大啊!隨眾生心,你不能勉強他,佛法從來不勉強。不是像外道教徒一手拿著經,一手拿把劍,你信不信?不信,我宰了你。這是強迫式的。佛教從來不知此。觀機逗教,看你什麼根基,現種種身,來給你說法,讓你自己生起信解的心,來救度你。常常有人要做壞事的時候,出現佛菩薩現身,來阻止他,都是攝護你、救度你。或者心裏忽然間良心一現,這事不能做,這都是佛放光在救度你、攝受你。這樣不久你就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就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發菩提心。
成佛之後度眾生,第一件事是什麼?怎麼度眾生?就是「讓眾生發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是首要的。粗說就是一個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三個自然相融會為一的心。在慈悲願力之中有大智慧,在大智慧中流出了大慈悲大願力。要這樣的心,所以《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忘了菩提心,你雖然是行善,還是做魔的事情。因為這個事情,對於眾生的覺悟沒有什麼好處,只是暫時地得到一點甜頭而已。
所以,必須要以菩提心出發,菩提心就有大智慧的心,不妄,不著相。不然,你的心念之中,總是有個我啊!那麼,於是你的善行只是有量的,只是福德了。古時,梁武帝蓋了多少廟,度了多少僧。自己以為功德很大,見了達摩,他就問:我有什麼功德?達摩說:你沒有功德。他就吃不消了。因為他覺得我做了這麼多好事,修了這麼多廟,度了這麼多出家人,是個大功德。因為他有這一念之後,所以達摩就直指你沒功德,這都是福德。所以《金剛經》云:「度無量眾生,實無一眾生而得滅度者」。這就沒有執著了。
例如布施應該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又一個比喻,用一個實例來說,就好明白了。我把這頂帽子,送給他了。什麼叫三輪體空呢?內,不見給帽子的我;外,不見接受我帽子的人;中,不見帽子。但是我給他了,他正缺帽子,我給他了。他得到好處,可是我一毫也沒有給他帽子給他好處之相,這叫三輪體空。離開外、內、中一切相,這就是般若。我們有時候做事,老惦記著,希望別人都知道我做了,我給誰,什麼什麼好處。佛菩薩會給我什麼好報?這都把一個無量的東西變成有量了。
所以,發菩提心,是首要的。這是本論之用。至於宗呢?本論以「華藏入名字,持名入華藏」為宗。以上所講,法身報化身無量無邊,華藏世界,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佛菩薩,無量無邊的佛土莊嚴,都在這一個名字裏頭。所以說「華藏入名字」。我們念名字,不是只念個字,而是整個的華藏世界,依正的一切莊嚴、一切功德,都在裏頭。所以持名就遍攝華藏依正一切功德,論云「十方三世,當念無餘,不歷剎那,成佛已竟」,故云「持名入華藏」。
本論的用呢?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往生極樂,一生成辦。」所以論中,處處要發菩提心。本論讓你知道發菩提心,要一向專念,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要求生極樂。往生極樂是圓登四土。初一往生,假定不能上品生,是凡聖同居土,但四土也不像此處,國和國之間有國境線,不能越境,從凡聖同居土到方便有餘土,還要辦護照,沒有這個事。所以,「發菩提心,圓登四土」
,就是這個論的作用。勸大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極樂,往生極樂,圓登四土。有圓滿之見,你很快就可以從凡聖同居土,上升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
到了極樂世界,悟入無生以後,到各個世界去教化眾生。教化他們發菩提心。這是共同的,不管你是誰,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得發菩提心。底下才是「隨其根性、教化成熟」,才有區別對待。你是學密的、那是學禪的、那是學淨土的。但是不管你學什麼,你先去發菩提心。有的還要從小乘過度。由於根器不同,所以相機教導他、度化他,讓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未來劫多的像海那麼多,時間就不可說了。「廣能利益一切眾生」,沒有窮盡。所以,我們往生後也是如此,就做這樣偉大的事情。
【全部華嚴,於此結果。諸有智人,決宜信入。一念因循,輪迴無盡。嗚呼苦哉!】
《華嚴經》就在這結果了。諸經之王,最後給你指一個歸路,就是回歸極樂。華嚴晉朝翻譯的是六十卷,唐朝翻譯的是八十華嚴,現在流行的是八十一卷華嚴,怎麼出了個一卷?八十華嚴翻譯好了之後,又進了一個華嚴。這個稱為四十華嚴,這經知道的人、見過的人都很少,因為沒有單印本。大藏經裏有四十華嚴。夏師所印三種寶典中的觀自在菩薩章,就是四十華嚴裏面的。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裏面最末的一品,於是把這一品挪過來補在八十華嚴的後頭,到這才全。四十華嚴的末一品,補在八十華嚴之後,於是成為全經。普賢行願品來,這個經才圓滿。整個的華嚴的結束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諸有智人」,一切有智慧的人,「決宜信入」,應當決定要相信、要入這個門。「一念因循」,因循:我等等再說,還有些事沒放下,或者有人說,等我退休嘛,或等什麼事辦完再說吧!一念因循,這一念就提不起來,這心就發不起來。這一念因循不是小事,你這輪迴六道就無窮無盡了。
這輪迴,過去很多人不相信輪迴,因為中國的學問裏頭沒說過輪迴;其他的宗教,也沒有什麼宗教說過輪迴。這個很深。現在國外證明輪迴的書,多起來了,外國人寫的。因為他們重視,做了大量調查,外國人就是認真,喜歡調查研究,他寫出書來,證明輪迴決定不虛。《淨土資糧》的初版、再版舉了兩個輪迴的例子,故事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可是一個在大西北、一個在大西南。一個孩子,兩套父母。《資糧》都有,大家可以看一看。
以下是西南的事。父母生下孩子之後,當這孩子會說話時,對父親母親說:你們不是我父母,我有父母。我的父親叫什麼,母親叫什麼,家在哪。我要找我的父母。他父母當然不理他。父母不管這事,他到大街上,碰到人就說:「求求你,你給我帶個信,我是他們的孩子,我在那裏,叫什麼名字,我父親叫什麼」。他的前生父母並不太遠,信就送到了。聽得太多了,父母就研究,父親是黨員,說我做這事不大合適,是幹都,身分不合。但聽得太多了,不像是假的,就跟太太說,你跟妹妹去吧。兩人去了,介紹了身份,主人說,歡迎,歡迎,你坐一坐,孩子在外頭,我把他叫回來。孩子一回來,看到前生的媽媽,抱著媽媽腿就哭了。孩子,他認得媽媽,經過幾年,中年人老一點,差不了多少,還是認識。媽媽對於這個轉世的孩子,她一點印象沒有,認不出來。她還沒怎麼心動。這孩子哭了一會就站在旁邊,就叫:媽,我就是春耕。這一說,媽媽哭了,把孩子抱過來,春耕是她孩子的小名。於是相認了。前生的媽媽接孩子回家,快到家的時候,叫孩子自己走,他就往前跑。跑到自己家,躺到自己床上。家人還要考驗他,把他前生的和兄弟姐妹的毛衣毛褲放在一起,叫他挑出哪些是前生自己的,他就挑出來了。他還說怎麼死,怎麼大家送葬,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誰怎麼樣,誰又怎麼樣。途中來了一個大鬼來抓他,他非常害怕。那個時候,他不自覺的,念了「南無阿彌陀佛」,鬼就沒有了。父母解釋,我們可沒跟孩子說這個,他念阿彌陀佛,可能是從姥姥那聽來的。所以你看,因果的事,就是如此。
念佛往生,要是一念因循,實在可惜。這次美國和臺灣來的一位法師,也說了一件事情。一個老太太修行的很雜,這也搞一點,那也搞一點。有人就勸她,你這麼雜不好,年歲也大了,你專門念佛吧。她接受了這個意見,就專門念佛。念了三年,一天到了吃飯的時候,她還不出來,大家推門進去,老太婆端坐,死了。腿上擺的是一份遺囑,兒孫的孝服全早都做好了,一份一份,整整齊齊,寫好名字,擺在床上。她早就知道什麼時候要走,利用晚上別人睡覺的時候縫好了。她從容、鎮定、樂觀、端坐,遺囑事前寫好了。就是三年功夫。所以,我們要專,不能太雜了,尤其是牽扯一些外道的東西。要牽扯外道的東西,連三皈依都不清淨,連三皈依都不是,就不是佛教徒。這個老太太接受了這個,三年,就這麼安祥走了。所以,有智之人,決宜信入,一念因循,就輪迴無盡,嗚呼!苦哉!可悲可痛。輪迴雖然是虛妄,就像你作惡夢一樣,作惡夢時,你非常害怕,非常緊張,就希望醒。雖然,我們入輪迴入地獄是個夢,沒醒的時候,你那個痛苦,你就體會那夢境吧,夢裏的緊張,那不是很逼真嘛?現在我們就是如夢,要醒這個夢,怎麼才能醒?念佛往生是最好的辦法。
在研究華嚴念佛三昧論,開始的時候,就說過:華嚴是經中之王,沒有比之更尊、更貴、更殊勝、更圓滿的了。所以,稱為經中之王。這部經裏講了很多三昧,三昧之中,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所以,華嚴念佛三昧是王裏頭的王,極殊勝。主要的內容,已做了一個粗淺的彙報。下面介紹問答。通過問答,可對內容有更深入一步的瞭解。
【或問:如上五門,為當從一門入,為是五門並入。】
論上講了五種念佛,念法身是一、念報化身是二、念名字是三、念本師毗盧遮那是四、念阿彌陀佛是五。這五門是從一門入,還是五門一起入?我們怎麼入毗盧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答:上根利智,了得自性彌陀,全顯唯心淨土。舉一法身,攝無不盡。然理則頓悟,事須漸除。故華嚴教指,十住初心即同諸佛。然五位進修,不無趣向,未臻妙覺,階次宛然,至十地始終。以大願力,於一念頃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佛。所居之地,悉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
問答又比前面的內容更深入一步。問答說:「上根利智」,上根,根有上中下,有利有鈍。上根利智,根器是上等,智慧很猛利,如快刀。這樣的人,能夠「了得自性彌陀」。此「了」字意義很深,不是僅是理解,要比理解深入很多。「了」是說能解決,真正能把這個問題徹底地理解了;不是恍恍忽忽,將信將疑,似是而非,不清不楚的。能徹底的「了」,就是徹底的「照」,這是頓悟。徹底的瞭解「自性彌陀」,彌陀不在我的自性以外。所以,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講六信,要信自。(自性,自身的本性),一切都是從自心的本性,自己的妙明真心所流現。相信彌陀不是心外一個佛,就是自心的佛。你能信「唯心淨土」,極樂世界有種種莊嚴,《阿彌陀經》講黃金為地、寶池林樹、種種異鳥,這一切也都是自心。如果能夠這樣單提個法身,只念法身佛,就「攝無不盡」,把後面的念報化身佛,念名字等等,全攝在裏面沒有欠少,沒有餘剩。所以說如果是上根利智,就是一個念法身,就全夠了。這個回答很直接。
對淨土宗來說,以上就是所謂的理念。念佛有事念、有理念。證得念佛三昧,一心不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就淺,理一心就深。事念,就容易;理念,凡夫就很難辦到。真能夠理念,其餘的就都包括在內了。
然而「理則頓悟、事須漸除」,此二句話出《首楞嚴經》。《首楞嚴經》中是四句:「理則頓悟,乘悟並消」。在理上(在本體上)就是頓然的領悟。證悟、頓悟,則疑情迷惑都消了。悟的智慧之光一照,千年暗室,一千年的黑暗,燈一亮,黑暗馬上就消了。消的過程不需要一千年,這個就是頓法。這個比方非常好。理是如此。事上,「事須漸除,因次第盡」。那就有次第的一步一步的消除乾淨。頓法、漸法都是不可執著這一個就反對那一個。實際上都是圓融的,頓中有漸、漸中也有頓。
事上,因為,溈仰宗的祖師溈山的話:雖然頓悟之後,見與佛齊,還有無始以來,曠劫的習氣,你得慢慢的消除。這就是事須漸除。宗門還有個偈子:「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契念猶侵」。頓悟雖然見解同佛,跟佛一樣了,可是多生多劫以來習氣很深。打個比方,「風停波尚湧」,無明的風不刮了,可是水波還在那起伏,為什麼?有慣性。水有習慣,波已經在動了,沒有風還會有波,過一會才能停。這就說明了,雖然你契理,開悟了,還有習氣同雜念,「理契念猶侵」。所以,事要漸除。這四句話,說明上根利智,理上雖然可以頓悟,但是事上還要漸漸去除曠劫以來的煩惱、習氣。
底下又引華嚴,華嚴告訴我們:「十住初心即同諸佛」,這是華嚴最難懂的地方。修行成就四十二個位次。十住的初心,是剛開始的第一個位次。你要破無明,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四十二品無明,等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把這個破了,才成佛。華嚴十住中的初住,是最初的,剛剛破無明。破一分無明,見了一分法身,是初住,「即同諸佛」。這是華嚴的道理。雖然四十二個位次,在頭一個位次,後頭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比他高;可是《華嚴經》說,他就跟佛一樣了。這就是非常難懂的地方。所以華嚴說「一位一切位」,證到了一個位,就可同一切的位。此處引證楞嚴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觀音忽然得了二種殊勝。教下說這個境界是初住,頭一個位子,但是觀音能到他方世界現作佛身給人說法。你看,這就是華嚴的道理,一位一切位。用我們的頭腦是很難理解的。圓融之中,一切平等,而有差別;雖然有差別,一位一切位。所以,不落在有差別這一邊,也不落在無差別那一邊。我們眾生要是承認了無差別,那就都一樣了。要承認有差別,那就只有慢慢爬吧。有差別和無差別同時存在。這個道理在拙著《淨土資糧》裏面有個很好譬喻,很能幫助我們理解。今天時間緊了,不多說,大家可以翻一翻。
雖然「五位進修,不無趣向」。五位是哪五位?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菩薩。到了等覺之後,再進一步就是佛,所以有五位。進修,從初住到十住,是一位,行、向、地同此。從行、向、地、等覺,不是沒有趣向,是向佛的位,有所增進。這用我們眾生的頭腦就懂不了。他已經同於怫,他還要長、要進步,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有執著,只許那樣,不許這樣,就矛盾了。只許平等,不許有差別,這就矛盾。只許差別,不許平等,也就矛盾了。差別中有平等,平等中有差別,就不矛盾了。一個佛知見,一個眾生知見。我們要學佛,從恭敬開始,拜佛,上供等等,這是極初的開始。「依教奉行」才是真恭敬。最後,就是要把我們的知見變成佛的知見,就成功了。所以,沒有達到妙覺以前,妙覺就是佛了,不是沒有往上升的變化。所以「階次宛然」。每階都是十個、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四十個,等覺又一個,四十一品無明,還有一品無明,最後把這一品破了,就成佛了。「宛然」啦。
底下再引華嚴的話,「十地始終」,十地的菩薩從初地到十地,他一念時間之內,他所見的佛,有的只見多少百佛,有的只見多少千佛,乃至到了十地,見百千億那由他佛,百千個億的那由他佛。「那由他」即億,億在中國代表過不同的數,有的時候當十萬講,有的時候當百萬講,有的時候當千萬講,有的時候當萬萬講,目前這就當萬萬講。十地能見百千個億億佛,這個數位大得無邊了。十地跟初地就不一樣,要大得多。所見的佛土,也「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國土也有廣、有殊勝、有微妙、有不可思議種種的情形。見得佛越多的水平,所見的佛土越殊勝、越廣大。不一樣啊!所以初住,還不到初地,就同於佛了。初地到十地所見的境界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就是說,上根利智雖然有所悟,還要知道這裏頭很有差別。
【此土行人,縱能伏惑發悟,而未證無生,寧逃後有,不依佛力,功行難圓。必待回向樂邦,親承授記,淨諸餘習,成滿願王,斯為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其或粗窺向上,未盡疑情,尤須專一持名,翹勤發願,如子憶母,畢命為期。加以教觀熏修,助發勝智,感應道交,功無虛棄,斯則全憑一念,便攝諸門。所貴絕利一原,切忌回頭轉腦。】
「此土行人」,咱們娑婆世界,咱們當前,中國、地球上的修行人,「縱能伏惑發悟」,縱然能夠把迷惑、無明的惑伏一伏,這不是破了無明,無明是一種惑。三種迷惑,見惑思惑是第一種,塵沙惑是第二種,無明惑是第三種。縱然有人修行的好,參禪,上根利智,能把這個惑伏一伏,伏一伏惑能夠開悟,「發悟」就是開悟。縱然開悟,可是他沒有證到無生法忍。證到無生法忍,在別教來說,真正證無生法忍,需要八地以上,那很不容易。所以,「花開見佛悟無生」。咱們都背的很熟,都會唱,但不知道悟無生有多深刻的意思。悟無生是了不起的事情,一旦悟入就是八地、九地的菩薩。
地球上的修行人,縱然有的人開悟了,開悟就極少啊,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現在恐怕一億裏頭也難得一個半個。中國十億人口,咱們中國能出十個開悟的人嘛?恐怕不容易!這不是很明顯了嘛!過去有幾位,都圓寂了。有的人自稱是開悟了,實際沒有。
沒有證到無生法忍,「寧逃後有」,這話很深刻。對於參禪,開悟已經很難了,開悟而沒證無生法忍,你怎麼逃得出後有啊?什麼叫「後有」?你死後,還有。這個「有」是三界的有,還是到欲界、色界、無色界去受生,叫後有。真正證得阿羅漢,不受後有,他沒有「人我」了。阿羅漢是小乘極果,是聖人,證有餘涅槃,確實涅槃了,他不受後有,不再輪迴了。升天,那是多少劫,道教修得八萬劫長壽,但是還要落空亡啊!八萬劫完了,還是要墮落。開悟的人,你沒有證無生法忍,你怎麼逃得了後有啊?沒有逃得了後有,那就跟沒開悟的人一樣,又輪迴了。一輪迴就不得了了。
所以,「不依佛力,功行難圓」,你不依靠佛的力量,如大乘起信論講弱鳥纏枝,弱鳥只能在樹枝子旁邊飛,不能飛遠。小孩不能離開母親,所以,我們眾生就得依靠佛的力量。不能夠亂跑、亂飛,鳥亂飛,結果飛不回來了。所以,要依靠佛,如嬰兒靠母,如弱鳥纏枝,不要亂飛。所靠佛力,就是大乘起信論指引的,阿彌陀佛有「勝方便」,上面已講,勝方便即依靠阿彌陀佛攝護行者,往生極樂,見佛聞法,「親承授記,淨諸餘習」。阿彌陀佛給你授記,你無始劫以來的習氣,都給你清淨了。你發了大願,普賢十大願,大願之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也是大願王。這兩個願是一樣的、同等的。你的願王就圓滿成就了,可以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才是「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從這一個門就超出了,就是勝妙的最莊嚴之路。「唯此一事實」,就是這一條路。這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底下再引深一步。
「粗窺向上」:仍是對禪宗說的,因為彭居士作論之時,禪宗極盛,禪宗看不起淨土。禪宗不光是在佛教裏頭,居於一個統帥地位,就是儒家也無有不看禪門書籍的。當時一個人,若不習禪,就覺得自己沒有水平,說話不文雅。若不懂禪,在當時是很大的一個不足。禪宗裏,你粗粗的看到一點向上的氣氛,可是自己心中的疑情還沒有斷。讚《金剛經》的偈子的第一句話就是「斷疑生信」,頭一個就是要斷疑。此「疑」,不只是很粗的疑。生信,也不是只生很粗的信。我相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相信釋迦牟尼佛說的都是好的,相信要皈依,有因有果,我都信,這是很粗的信。真正信的話,要把《彌陀要解》,蕅益大師的六信,信理、信事、信自、信他、信因、信果,相信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佛一切國土都是你自心所現的。你本人,跟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沒有分別。大家信不信?若能信,也只是:佛是這麼說的,我怎麼敢不信!可是,心裏頭還有點:「這是怎麼回事?」,這就叫疑,你沒有斷這疑。要斷疑,才是真信。所以,極細的纖疑,都永遠斷了。剛才講的:「一位一切位」,初住就同於佛,這個你信不信呢?腦袋中仍有:這怎麼回事?那麼這疑情就仍存在。這就是「粗窺向上,未盡疑情。」
那麼怎麼辦呢?底下就指示道路:(1)「專一持名」,粗粗知點向上的人,尤其更加需要,所以,給我們大家指的路子很清楚,專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專一持名,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2)「翹勤發願」,殷切、勤常的發願,願同生極樂國。欣慕彌陀與極樂之心,應「如子憶母」,像孩子想母親一樣。並應「畢命為期」,念佛和發願應堅持到最後一口氣,直到生命終了。「加以教觀熏修」,這是要念,要發願之外,還要讀大乘經典,「助發勝智」,幫助你發生殊勝的智慧。上次說過,佛就是智慧。法相宗是轉八識成四智。前五識,目耳鼻舌身轉「成所作智」;第六識意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八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八識轉為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就是智慧,念佛就是要增長自己智慧。念佛發願是感,發智成佛是應。感應之道自然相合,故云:「感應道交,功無虛棄」,用的工夫,絕不白費。
「斯則全憑一念」,彭居士回答這問題了,就憑這一念,就是專念阿彌陀佛,「便攝諸門」,就把以前的五種,都攝在裏頭了。不但攝這五種,六度萬行,一切持戒,一切禪定,一切法師的公案,一切密咒,全都攝盡,沒有遺漏。所以,我們要依這個教言。
臺灣一位法師他談到國外的一個實例,一個老太太,她信佛多年,就是雜,這也學學,那也學學,後來有人就勸她說這樣不好,應專修一門,一門深入,專念阿彌陀佛。這老太太就改了,就專修淨土。改了之後,只是三年的時間。這一天,到了吃飯的時候,老太太不出來,推門進去(國外老年人的房間不鎖門),一看老太太坐在床上。一看,沒氣了。再一看,遺囑寫好了,在腿上。再一看,兒孫的孝服都做好了,寫了名字放在床上。事前她早知道什麼時候往生,很從容鎮定,把這些事都辦好了。別人睡覺,她就縫這些孝服。吉祥往生,端坐而化,一共就三年。這是專一的好處。
底下是引中國陰符經的話:「所貴絕利一原」。什麼叫「絕利一原」呢?陰符裏是這麼說的,陰符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著作,楊仁山老居士主張,是黃帝所著的,這是黃帝的作品,內容很深,楊仁山的意見:後人以為陰符是兵法的書,還有人以為是道教講丹學的書,那就是謬解。在中國古老文化裏頭,它是很深入的一部書。其文云:「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原,用師十倍」。瞎子善用耳朵,聾子眼睛好,「絕利一原」,絕利(專用)於一個根源一件事情,就如「用師十倍」,就與打仗一樣,你就有十倍的兵力。所以,大家把它當兵法體會,文中「用師」是譬喻,不是打仗。「絕利一原,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瞎子耳朵靈,所以,古時候的音樂家,故意把眼睛戳瞎,耳就靈了,什麼聲音差一點都可以辨別,高一點、低一點、快一點、慢一點,他都知道。聾子眼睛好,就是絕利一原的道理。耳目最重要,你只剩了一樣,那一樣它就突出了。
你老分神,什麼也放不下,這個我也要修,那個我也要照顧,弄得很雜。以前有一個老修行修得很不錯,專心修持幾十年,她可以隨意到天堂和幽冥去找人,她能預知許多未來的事。但是她的最初師父是道教的,叫她起了誓,她道教師父的咒語不能不念,她就不敢放棄,結果三皈依不清淨了。臨終情形不好。所以,我們不要搞得太雜,東一下、西一下。
「絕利一原,用師十倍」,專一就增加了十倍的兵力。「三反晝夜」,就是相續。專一就顯出力量來了,而且你能繼續,什麼情形之下都能繼續,就等於萬倍的兵力了。夏老師常說:「集中起來,堅持下去」,集中就是所貴的絕利一原,再能持久,沒有不成功的。
「切忌回頭轉腦」,回頭轉腦見禪宗的公案(註),時間不夠不說了。總之,不要徘徊觀望,這又出點什麼,那又出了什麼奇異功能。現在一個最出名的大氣功師,不說他的名字了,是上海開山的氣功師。後來得了前列腺炎,小便不通,中毒,一天就死了。他修氣功,應當是通的,他怎麼不通呢?所以,我們不要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搖搖晃晃,走走停停,而是要勇猛前進,一往直前,這就是所貴的絕利一原,所貴的專一持名。
【註】回頭轉腦馬大師見僧下塏,乃召曰:「大德。」,僧回首。大師云:「從生至老,只是者漢,回頭轉腦作什麼?」。僧言下領旨。
《古尊宿語錄》卷卅二。
【又問:子欲闡念佛法門,何不以淨土諸經為導?而力主華嚴,據果論因,恐難合轍。】
第二個問題,你要是提倡念佛,淨土宗有很多經。你幹什麼要主張華嚴呢?這合轍嗎?
【答:子不讀無量壽經乎,經中敘分,首述普賢行願。勸進行人,三輩往生,俱云發菩提心。終之以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縱修功德,還墮胎生。然則誠欲坐寶蓮華,登不退地,必也依文殊智,建普賢願,回向往生。今此華嚴,正當其教。至觀經上品上生者,必誦讀大乘方等經典。言大乘方等,則又莫若華嚴最尊第一。因果無差,有何紆曲。】
淨土經中,《無量壽經》是第一經。《無量壽經》一上來,是序分諸大菩薩的聚會,序分中諸大菩薩怎麼樣呢?共同點呢?來的許許多多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來到釋迦牟尼佛的會上,聽釋迦牟尼佛講經的,這些大菩薩都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講《華嚴》沒錯。講《無量壽經》,來的人都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華嚴講到最後,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即是普賢大士之德。這不一致了嗎?這第一個論點。
第二,行人三輩往生,共同的條件,不管是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這麼二句話。你要往生,這是必須的。三輩往生,不落邊地,都得發菩提心,都得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當然,也可以稍微廣一點。蕅益大師勸參禪人說:你並不需要把你的參禪換成念佛,你只要把你功德回向淨土。所以我們可以把它擴大一點,參禪也可以,你持咒也可以。蕅益大師閉關,閉的是往生咒的關。但往生的正宗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這又有一個比方。咱們考大學,你高中畢業考大學,這是最正宗的。所以,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等於高中畢業考大學。修其他,你持咒修密參禪念經,也都可以往生。這是什麼呢?這是同等學歷,沒有高中畢業,你有同等學歷,也可以報考。你也能考上。但是一個大學裏頭,班上問問,多少是高中畢業生,多少是同等學歷呢?當然是高中畢業生多。所以,大家要百分數多,那就是念佛。但是,不排除其他。有的人就絕對了,認為你不念佛就往生不了,一般是如此。你如果不上高中,你要具備高中生的同等學歷,難啦。你要有智慧,你或者一邊工作,一邊還自修,還要無師自通,難,但不是不可以。
一個共同點,是發菩提心。所以,要智慧。菩提心初步得「大」智慧。這「大」,是絕對殊勝的意思,不是個兒大。「大」智慧、「大」願力、「大」慈悲,三者自然結合的心叫菩提心。所以,你需要智慧,要往生。
《無量壽經》彌勒和阿難都是當機,前半段是阿難當機,後頭是彌勒菩薩當機,當來的佛,下面一個佛就是彌勒菩薩,還是淨土法門。《無量壽經》中釋尊對彌勒說:彌勒,你看到邊地沒有?怎麼其中的人不是蓮花化生?不能見佛?《無量壽經》裏說:他不了佛智。不了佛的不思議智,不了佛不可稱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對這不瞭解,縱然修功德、念佛,還只是胎生,不是蓮花化生。這個胎生不是父母所生的意思,就是你生的是邊地,不是在九品蓮花池內出生,這叫胎生,不是真要需要個父母。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沒有世俗的這些事情。所謂胎生者,只是不能見佛。所以,這麼來看的話,你要有這些智慧,不然怎麼瞭解?怎麼能發菩提心?所以我常說,念佛往生是易行道,是與別的法門相比,這個是最容易的。但是如果認為這個法門就好像悠悠忽忽輕輕鬆松鬧著玩似的,就能往生,這就錯了。還是需要「翹勤發願」,「翹」是殷切堅貞,「勤」是勤奮不懈,還要讀誦大乘。
所以要登寶蓮花,登不退地,必須依文殊的智。文殊的智慧第一件事,前頭講過了,就是一心三昧,一心億佛,專持名號。要有文殊的智慧,要有普賢的大願。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回向往生。所以,要往生,要依靠文殊,依靠普賢。那麼,華嚴不是正好嗎?華嚴的三聖,文殊、普賢就是左輔右弼,正當其教。觀經上品上生,一定要讀誦大乘。大乘方等經中誰是第一?華嚴是第一,華嚴是最尊、第一。因此,他就回答了,弘揚淨土,為什麼引用華嚴。
【又問:華嚴法界,密義重重,以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云何唯一念佛法門而能普攝?】
「華嚴法界,密義重重」,華嚴講一真法界,後頭又講四法界等等,(清涼國師將之分為四法界)其中密義重重無盡。「以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修多羅即經卷,以無量經典作為眷屬,一切經典都是《華嚴經》的眷屬。是這麼深奧,這麼廣大,你怎麼就用一個念佛法門就能包括華嚴無盡無邊深奧的內容?能普攝嗎?華嚴這麼廣大,這麼深奧,就能用一念佛法門包括無餘嗎?
【答:誠如所說,教指宏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入此一門,乃能遍徹無邊法界。是故善財童子於普賢一毛孔中,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未來劫,念念周遍無邊剎海。此念佛人亦復如是,以一念本無量故。】
答云,誠如你所說,華嚴教義很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但初入
道的人,求成佛,定要有一個方便。粗淺的說,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利。要有一個辦法,這辦法是大家做得到的,好做的,才行啦!不然那麼廣大,從哪裏入呢?有一個方便門,入了這一個門,你就能透徹,進入到無邊的法界。又引證華嚴經的例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人在觀音菩薩旁畫一小孩,(現在承德的善財童子畫的是一老頭,最特別了。)童子,菩薩有時稱童子,如文殊師利童子。不要把他一定認為是個孩子,就表示其心是赤子之心,所以,稱為童子。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一個毛孔裏頭,他走過了不可說不可說佛剎那麼多微塵的世界,這多麼廣大的世界啊!不可說不可說,多得不得了的佛剎,佛剎裏有微塵,像微塵那麼多的世界都走過了;可是沒有出普賢菩薩一個毛孔(以上表空間),而且是「盡未來劫(表時間),念念周遍無邊剎海(表空間)」。
這就回答了,為什麼一個念佛法門能包括全部華嚴經。那麼多不可說微塵數的佛世界,那麼長久的多劫時間,不是在普賢菩薩一個毛孔裏頭都包括了嘛!這就是華嚴的特點。我們難懂就在這,我們是在錯覺之中,認為:大的能包括小的,小的就不能包括大的。華嚴是小的可以包括大的。多就包括一,十個手指頭包括每一個手指頭。要說一個手指頭包括十個手指頭,這腦子又不行了。(請問如何在手上畫出一個手指與其他部份的分界線?不能啊,掌上之指,彼此相連,是一整體)。一裏頭有多。一小時有六十分,一分鐘有六十秒,一小時有多少秒,這好懂。一秒裏有多少小時,多少年,這又不好懂了。這一種只承認大的包括小的,長時間包括短時間,多包括一,正是咱們眾生的執著。因此,在其實的本體之中,沒有這些。所以,在華嚴經中,一就可以包括多,一個芥子就包括須彌山,一彈指就包括多少劫,三大阿僧祗劫成佛,為什麼頓教一彈指成佛?因為三大阿僧祗劫與一彈指平等平等。長短大小久暫一多等一切平等。華嚴的「十玄」,非常難懂就在這。大家一時懂不了,不要緊,反正是先聽一聽。聽一聽也永為道種,因為這是佛的智慧。這念佛也如此。一個念佛法門就包括了華嚴無量無盡的法門。因為這一念本來就離開數量,不是任何數量所能局限的。底下又引杜順的話。
【且杜順法界觀。特設三門:一真空門,簡妄情以顯理,即前念佛法身是。二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即前念佛功德是。三周遍含容門,攝事事以顯元,即前念佛名字是。】
杜順是唐初高僧,他是華嚴宗第一代祖師。杜順著法界觀,當時,有一個人從杜順那裏到五台去參拜文殊。到了五台,看見一老人。老人說你幹什麼?他說我到這來參拜文殊。他說,你真傻,文殊在你那裏,你到這裏來找文殊幹什麼?他說,那誰是文殊?答:杜順和尚是文殊。那趕緊回去,回去晚了趕不上。說完,老和尚不見了。趕緊回去,杜順和尚已在前一天圓寂了。古時候,這種情況只有在大德最後時刻才顯露,一顯露就不住世了。不像現在有些人,盡說我是什麼、什麼的。這裏頭跟古德就不同了。
杜順和尚講了三項。一個是真空門,真空門就是「簡妄情以顯理」,把咱們虛妄的情執都拋開,顯現出本體,理就是本體。破了妄,顯現出本體。這個是什麼法門呢?就是前頭講的念佛法身。念佛法身,那其餘的一切無非法身,分別的妄情便沒有了,唯一顯露的是法身。所以,禪宗有此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靈性的光明獨耀,「孤立無侶」,沒有什麼可以作伴。根與塵全脫了。就是離開妄情以顯理,就是念佛法身。你念到靈光獨耀,那就行了。第一個是真空門。
第二是理事無礙門。真空本體是如此。但是還有事,還要度眾生。度眾生,眾生在事相裏頭,就必須有佛的國土,有世界,有種種,來攝受他們才行嘛!理和事要彼此無礙啊!「融理事以顯用」,把理跟事融會在一起,以顯妙用。我們現在就是這樣。有極樂世界,我們就得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進修,以至於成佛。這就是用,用裏頭就有事了。極樂世界就是事。所以念佛功德,念報身佛,念極樂世界。我們臨終所能見的阿彌陀佛的報身。程度高的人臨終來接的是報身佛,程度低的人來接的是化身佛,再程度低,就不能看見佛來接,是夢見佛來接,也是往生。
第三,周遍含容門,遍滿一切法界是「周」,遍一切處是「遍」,「含容」是互相含,互相容。佛殿內三個燈,這個燈也照,那個燈也照,這個燈的光遍滿大殿,每個燈也都如是。每一個光都遍滿大殿,光和光之間,這個燈的光包含那個燈的光,那個燈的光包含這個燈的光,互相含容。佛跟佛也都是如此,佛土跟佛土也都是如此,就周遍含容了。「攝事事以顯元」,一個事把一切的事都攝在裏頭了,以顯此本元(本體)。這是什麼呢?即「念佛名字是」。念佛名字,這名字就是本元,就是法身,包含一切,周遍一切,無所不具。所以,念佛為什麼有那麼大功德?你若能接受華嚴這個道理,一切佛土,一切佛,一切功德,都融入你這一句佛號裏頭。所以,你念這句佛,就是全法界。咱們以什麼為宗?就是以「華藏入名字,持名入華藏」為宗。華藏世界的一切功德就入在名字裏頭,你持這名字,就入華藏,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你要相信持名入華藏,你先要理解,華藏一切功德入在名字裏頭了。所以不要老在回頭轉腦,找找這,找找那。幹個什麼,單修某個法。幹那個事,又修那個法,忙不過來。
又舉一個例,當時浙江大旱,老百姓找蓮池大師,請求大師祈雨。蓮池大師說不會求雨,找別人吧,我沒有求雨的法。這些人只相信大師。大師說我就只會念佛。眾人說只要求雨就行,於是到田裏來念佛。拿著木魚,走在田埂上,一邊走,一邊念。走了一邊,傾盆大雨下來了。這就是一切功德都在裏頭。若是必須會個求雨法,才能求雨;會個治病法,才能治病;會個驅鬼法,才能驅鬼;那就忙不完了。
【又清涼疏分四法界: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即入事法界。心佛雙泯,一真獨脫,即入理法界。即心即佛,大用齊彰,即入理事無礙法界。非佛非心,神妙不測,即入事事無礙法界。】
清涼是唐代國師,他見到普賢行願品了。所以,到他這時華嚴才圓滿。杜順沒見到,只見六十華嚴。賢首見的是八十華嚴。(所以華嚴稱賢首宗。)等到清涼國師,他就見到全部了。清涼把他著的疏,分為四個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即入事法界」,這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但是不見得人人肯做。是能做,不見得肯做。一心去念佛,不雜餘業,不雜其他的所有別的事業,這就入了事法界,這是人人可以做得到,但是不見得有人肯把它做到。做到了之後,就是入事法界。
第二,「心佛雙泯,一真獨脫,即入理法界」。理法界即本體,怎麼能證入本體?心也沒了,佛也沒了,就是靈光獨耀,一真獨脫,就入了理法界。理法界就是本體,就是法身,什麼都沒有了。正念的時候,念而離念,連念也都離了,可是離念時仍然在念,無念而念。所以不住到任何上頭去了。這時候, 沒什麼叫心,也沒什麼叫佛,也沒有一切。然而,本心的光明,這一句佛號,是明明朗朗,這就入了理法界。
「即心即佛,大用齊彰」,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種殊勝的大用,一齊都顯現了。觀經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念佛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這個心可以作佛,念佛就是作佛,「是心作佛」。前幾年,南方有個比丘尼,死後火化,天靈蓋不化,上有「心作心是」四字。修行人,真實修行,有很多殊勝的境界。「是心是佛」,指我們本來是佛,「是心作佛」,指我們起心念佛,於是大的妙用就顯現了,這就理事無礙。心本來是理,念佛,度生這些作用是事。理事相融,圓融無礙。寂而常照,雖寂靜無動,可是在「照」,雖然在照,什麼都清清楚楚,可是心中無所動,照而恒寂。無念,而一句佛號朗朗現前;念佛而一心無動,萬緣齊放。這是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就不好懂了。剛才說小的包括大的,短的時間包括長的,重重無盡,相入相攝,無窮無盡。如兩鏡對照,這個鏡子照那個鏡子,那個鏡子照這個鏡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套一套,沒完沒了。你拿兩個鏡子相對照一下,試試看。「非佛非心,神妙不測」正顯不可思議。不可思,頭腦沒有用了,不可議,舌頭也沒有用了。所以說,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前云「攝事事以顯元」,從事事無礙以顯本體,此神妙不測的法門,即是———念佛名字。
【是知一念佛門,無法不攝。故此經以毗盧為導,以極樂為歸。既觀彌陀,不離華藏。家珍具足,力用無邊。不入此門,終非究竟。】
所以一個念佛法門,四種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全都可以入。因為事事無礙,所以你這一念的功德,包含無盡,一切具足。非心非佛,神妙不測,無所不攝。所以,這個經以毗盧為導,以極樂為歸。毗盧遮那是法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華嚴講的毗盧遮那,就是釋迦牟尼的本身,也就是我們的本師。他指導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本師沒有說你們都是我弟子,只能留在我的國土中。咱們的本師教導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作為導引。到了極樂世界,我們就回家了。遊子回家了,在外頭流浪,流浪漢苦極了,酸甜苦辣都吃夠了,這一會又到了母親跟前,母子又相會了,所以極樂是歸宿。
「既觀彌陀,不離華藏」,既生極樂見到彌陀,但根本並沒有離開華藏世界。因為極樂世界也如這個燈光,遍滿整個大殿,它並沒有局限在某一部份,極樂世界是遍滿法界,華藏世界也是遍滿法界,互含互攝,難思難議,不是眾生我們這種妄情所能推測的。所以,這種情形下,「家珍具足」,你才知道家裏的寶貝都具足了。「力用無邊」,你可以分身到無量國土去度眾生,去演說妙法。到這時候,你說法才真正能給眾生真實之利。就像咱們所說的,往往有片面性、有誤解,有的時候,甚至於還含點毒素。說是說法,有的時候還不免放毒。若真正見阿彌陀佛,這時候,悟了無生法忍。你可以分身到塵剎,不是在一個大殿裏,可以到無量無邊的世界,現種種身,說種種法,給眾生真實之利。可見「不入此門,終非究竟」。不入到這個門裏頭,總不是究竟。
這就回答,為什麼一個念佛法門能把華藏的一切經卷的深奧意思都包括了。杜順和尚的三方面,清涼國師的四法界,念佛全攝,這個道理講得很清楚。不能全理解不要緊,只要知道結論就好。就是這一念,就這麼殊勝。家珍具足,如極貧苦的人忽然回到家裏,沒想到自己是大富長者。信都不敢信,想都不敢想的事,這時候,都成了你的了。這是譬喻,法華「家珍」的譬喻。
【又問:方山論謂他方淨土,是權非實。准今所論,如何會通。】
方山就是棗柏,就是李通玄。李通玄是居士,佛法裏頭居士的成就很不低。李通玄他在五台要著華嚴論,找個地方,老虎替他背經包,給他找個地方,泉水就出來了,自然有二個女侍者來招呼他,給他作飯洗衣。沒有燈光的時候,眼睛放光,來著華嚴論。又叫棗柏,李世民的本家,親屬。為什麼叫棗柏?因為對他很尊重,不說他名字。他一天就吃十個棗,柏樹餅,把柏樹葉壓一壓就吃,吃的非常簡單。
方山著的華嚴論,說他方淨土,是權不是實。法華講二乘都是權教,都是化城。阿羅漢,不是究竟,是化出來一個城市,接引你,你還得前進要成佛,棗柏認為他方的淨土,都是權,也都是化城,不是究竟。問說:方山是這麼說,你現在論得這麼殊勝,怎麼去圓融會通?也就是說,彭際清的主張跟棗柏不一樣,跟後代很多大祖師也不一樣,原因如下:
【答:教分四土:一常寂光土,果佛所居。二實報土,法身大士所居。三有餘土,二乘所居。四同居土,凡聖交參,或穢或淨。此土行人,以專念力,修諸功德,回向西方,惑業未斷,生同居土。欣厭既切,粗漏漸除,聞法增進,生有餘土。若修圓教為因,深達實相,以普賢行願,回向往生,便感得實報土。親承佛記,分證寂光。是故住權乘者,一切皆權。如法華化城,不外自心故。明實相者,一切皆實。如此經極樂,全具華藏故。】
教下分四土。第一是常寂光土,佛所居的地方,遍於一切,佛的境界。第二是實報土,是法身大士的境界。第三是方便有餘土,是阿羅漢、辟支佛所居的國土。第四是凡聖同居土,凡也居在這,聖也居在這。同居土,凡聖交參,凡也有,聖也有。
同居土:有的國土是清淨土,有的國土是穢土。穢土就是污濁很髒的土,咱們這土就是同居穢土。丘陵、坑坎、垃圾、廁所。人心這麼惡,動不動就是殺,就搶劫,唯利是圖,這是穢土。極樂世界的同居土是淨土,不同在這。但都是凡聖同居,便利之處就在這,你雖是凡夫,你可以去。都是凡聖同居土,但是一個是污穢的,一個是清淨的。
咱們地球上的人,「以專念力,修諸功德」,所以,必須得專念,總要把心念集中到一件事情,「專念」,不能東也念一點、西也念一點,什麼也不熟,問題一來就全垮了。要做到,旁邊一個炸彈爆炸了,煙已經冒了,馬上就要響了,馬上就要死了,在這個時候,你這一句咒,或你一句佛號,能念出來,這要心裏面有,才能成功。若一害怕,我的天啊!我的媽啊!完了。所以,要熟到這個程度,你不專一,怎麼能熟?危難來了,哎呀!我是念觀音菩薩好,還是念釋迦牟尼佛好,還是念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來救我吧!等你這一想,炸彈早就把你炸死,完了。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也行,觀世音菩薩也行,釋迦牟尼佛也行。但要養之於平日,才能用之於臨時。平日沒有這個鍛練,不是很熟,「不等想就來」,不到這個程度,到急的時候不管事。以專念的力量,修諸功德,回向西方。至於「惑業未斷」,還有很多惑業,仍是凡夫,就生同居土。所以,絕大多數咱們現在往生的人是屬於這一類,已經很難得了。
欣厭之心要切,欣慕極樂世界,厭離娑婆世界。對於娑婆世界的種種,進一退九,退緣這麼多,願意早點離開,但不是永遠捨棄它,往生之後,還可以再回來度眾生。所以,念佛偈「九品菩薩為伴侶」,弘一大師和夏老師都改了
一下,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識」。不在極樂世界跟一些菩薩作伴侶,不回來了。要趕緊回來,見了佛之後,馬上回到這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念念不忘眾生啊!欣厭的很切,「粗漏漸除」,漏就是惑。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之中,見思惑是粗的,見思惑慢慢就除掉了,聞法也增進了,這種情況可以生到方便有餘土,超過凡聖同居土了。
如果你修圓教為因,深達實相,「以普賢行願」,以十大願王的願做自己的願,回向往生,你就能生實報莊嚴土,菩薩的地方。生實報莊嚴土,要破無名,破一分無明,分證一分法身,也就是分證一分常寂光土。
「是故住權乘者,一切皆權」。好多情況,凡聖同居土,你還是凡夫的境界,你認為一切還都是權(權指權巧方便,不是真實),有這些分別的時候,就是住權乘者,於是一切都「權」了。你生到那裏,都也成「權」了。可是要明白自心實相的人,一切都「實」啊!也就是法華所說的阿羅漢是化城(是權法),可是法華所說的化城,也沒有出自心以外,化城在哪?你不還是自心所現嗎?既然都是自心所現,「一切無如心真實」,這是布袋和尚的話。(咱們現在山門供彌勒菩薩,是一尊很胖的和尚,那是布袋和尚的像。布袋和尚是彌勒的化身。)這句話是布袋和尚的話,也就是彌勒菩薩的話,「一切無如心真實」。總而言之,一提到唯心淨土,這就好像不真實了。其實,人不知道,沒有再比心更真實的。化城也不外於自心,都「實」了。所以,一實就一切實。這也是華嚴的道理,「一真一切真,一位一切位」。都是超乎咱們的情見。像這個經的極樂世界完全具足華嚴的一切。試問怎麼能說淨土是權法?
【方山著論時,行願末卷未至此方。故於淨土一門,輒生分別。卻與經文互相乖剌。須知從真起幻,即幻全真,生滅俱離,自他不二,一念圓融,普周法界,方為一乘中道了義。】
在方山棗柏著論時,在唐初,(行願品到的時候是武則天時代,中間經過兩個皇帝)。末卷沒來,所以,他所根據的不是全部的華嚴。於是就跟其他經文就有衝突的地方。以他那麼高的智慧和水平,眼睛能放光,老虎給他找路,但經不到全,他著的論還是不能圓滿。所以,要知道「聖言量」十分重要。
要知道,「從真起幻,即幻全真」。所以,楞嚴先是破妄顯真。後來就會妄歸真,即妄即真,幻也就是真。就好像波跟水似的。咱們起種種幻相,是水上生了波了。但是波是什麼呀?波的本體不就是水嗎?所以,到這個地方,幻跟真,從他們的本體來說,就不是兩件事了。有了波,波就有大波、小波,種種的波。但這都是幻相,本體都是真。到了本體上,生滅就離了,自他也不二。這個波和那個波看起來是兩個波,這有一個波,那有一個波,不是兩個波嗎?其實,它一樣,都是水,它們同是一個體,相連著的。波和波也不都是相連一體的水嗎?北海,這一個波,那一個波,兩個不都是北海的水嗎?波水不二,所以自他也不二。波起水也無生,波滅水亦無滅,所以就離生滅了。一念圓融之心,就遍滿法界,這才是一乘中道了義的教。底下又解釋方山的功勞。
【且方山吃緊提唱,唯在十住初心即成正覺。然依教詮判,正大不易。何則圓信位中,見思惑盡,並斷塵沙,進入圓住,豁破無明,證無生忍,位齊別教初地。若依自力,譬彼群氓,驟希寶位。即謂本來是佛,不落階梯,亦賴善巧方便,始能克證。何如行願末卷中說:以深信心,持誦十大願王,一剎那中,往生極樂,住不退轉,從凡夫地,創發信心,橫超直入,至圓至頓,無比無倫。幸遇完經,因緣非淺,衣珠故在,客作徒勞。奉勸高流,同心信受。】
方山著論的功勞,就是要提倡「十住初心即成正覺」,剛開始踏上第一個位子,就成佛了。就是華嚴的話,「一位一切位」。他著華嚴論要緊的就是講明這個問題—初住就成佛。教下這樣說就不容易。初位,圓教初住是到什麼水平?見惑、思惑都盡了,塵沙惑開始也去掉一些,進入到圓住,疑雲破了,主要是無明破了,無生法忍開始證了,相當於別教的初地。天臺宗判教,判為四教:藏、通、別、圓。別教是專講大乘的,別教的初地菩薩等於圓教的初住。
不要說成佛不成佛吧,就說到了圓教初住,或說別教初地吧!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達到別教的初地菩薩,圓教的初住,就譬如一個普通老百姓突然上升皇帝寶座一樣。縱然你說本來是佛,初住又有什麼?可是你知道,你如沒有善巧方便,不能證得,你還就是你啊!所以,這個很不容易,達到圓教初住談何容易。你雖然有所理解,不能證到,還是落空。
何如行願品末後說,有深信心,念十大願王,你在一剎那之間就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你就不退轉了,都是阿裨跋致。從凡夫的地位,你有了信心,這一下子,就不退轉了,就是阿裨跋致。真是「至圓至頓」!念佛法門是圓中最圓的,頓教中最頓的。有人批評我寫的東西,讚歎淨土宗太過了。其實,我都是根據古人說的。不但是圓教,圓教中最圓的,頓教中最頓的。你就看這個,一剎那就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不退轉了。現在我們幸而遇到完經,有了普賢行願品補進去,華嚴就完整了,咱們能夠遇著了。「因緣非淺」,是很深的因緣,如衣服裏的寶珠都在,咱們都發現了,不必徒勞,枉受其他的辛苦。奉勸諸位高明之士,咱們都同心信受這個法門。
【又問:隋僧靈幹作華藏觀,臨終見大水彌滿,華如車輪而坐其上,但得直趣華藏,何須更觀彌陀。】
修華嚴觀,生華藏世界,何必要去極樂世界呢?
【答:華藏世界,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有十不可說微塵數世界種安住。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西方極樂亦在其中。首楞嚴云:「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今靈幹所生,其為極樂淨土邪,其為餘方淨土邪,俱未可知。然則但覲彌陀,即是直趣華藏。前有善財,後有龍樹,如斯軌轍,千聖同行。不遵佛敕,自困多歧,是則名為可憐憫者。】
答曰,靈幹所生何處,未能肯定。然而,只要往生得見彌陀,就是直生華藏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前有善財」,華嚴經善財童子,普賢菩薩教他生極樂世界,前有善財這樣一個大德。「後有龍樹」,今天是龍樹菩薩聖誕,因緣很好,這裏提一下龍樹。龍樹菩薩是印度人,是中國佛教八宗的祖師。中國佛教分十宗。有二宗是小乘,成實宗、具舍宗,此二宗為小乘。其餘的八宗都以龍樹菩薩為祖師。最奇特的,他是禪宗的祖師,傳衣缽的。密教的祖師、唐密、東密都是修龍樹菩薩傳的法。他在印度打開一個鐵塔,進去親見金剛薩埵,金剛薩埵親見傳授他的法。今天是龍樹菩薩聖誕,大家很有緣。
龍樹菩薩往生,釋迦牟尼佛給他懸記,將來五百年後有個龍樹菩薩,往生極樂世界。可見這是一個千聖同行的軌轍。「不遵佛敕」,不遵佛的命令,自困於歧路之上。「是則名為可憐憫者」。佛這樣大慈悲剖心瀝血的教導,你不能相信,真是可憐憫的人。底下又舉一例。
【更以近事徵之。宋明州草庵道因修圓頓教觀。晚主延慶。乾道三年四月十七日。別徒眾曰:「華嚴世界,洞徹湛明,甚適我懷,今將行矣」。乃令舉所述彌陀贊曰:「無邊剎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蓮花宮;蓮宮周遍遍空海,空海獨露彌陀容。阿彌陀佛不生滅,難覓難拈水中月;絕非離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說。我與彌陀本不二,妄覺潛生忽成異;從今掃盡空有塵,父子天然兩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業無瑕玷;我今以此念彌陀,不見彌陀終不厭」。贊畢,隨眾唱佛數百,諷觀經至上品上生,即斂念坐脫。極樂華嚴,是同是別,諸有智人,急須著眼。】
宋朝有個人臨終的時候告訴大家,華嚴世界,「洞徹湛明」,通達、乾淨、光明。「甚適我懷」,我心裏頭很喜歡,我要去了。最後,他讚彌陀。「無邊剎海海涵空」,無邊剎海,海就包括空。「海空全是蓮花宮」,全部都是蓮花宮殿。「蓮宮周遍遍空海」,每一個蓮宮又遍滿虛空,遍滿一切海,重重無盡。「空海獨露彌陀容」,這麼多的空和海,單獨露出來的是阿彌陀佛的金容。「阿彌陀佛不生滅」,阿彌陀佛是不生不滅的。「難覓難拈水中月」,像水中的月亮拈得出來嗎?「絕非離句如是身」,咱們都在四句裏頭。四句是什麼?「是」是一句,「非」是一句,「是就是非,非就是是」又是一句,「不是是,不是非」又是一句。就此四句,咱們總離不開這四句。要不就「是」,是一句。你說「不是」,是一句。「也是也不是」又是一句。「不是是,不是不是」又一句。總在這四句,你反正離不開這四句。這四句就是百非,一百種錯與這四句是一致的。所以,離開四句,離開百非,才正確。而阿彌陀佛身就是絕非離句。以前,在佛學院講課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問我,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有?答曰:「離四句的有」,跟這一致。阿彌陀佛是不生不滅,絕句離非。「如是感通如是說」,是依這樣的感通而這樣說,不是空理論。
「我與彌陀本不二」,我與彌陀本來不二。你看,修持到這個地步,信心就真正顯現出來了。我與阿彌陀佛本來不是兩個,由於「妄覺潛生忽成異」,由錯誤,產生一個妄覺,不知不覺怎麼就成異了,成了二了,就有迷有悟也就有輪迴了,真是冤枉!「從今掃盡空有塵」,現把空和有的塵垢,都掃乾淨。「父子天然兩相值」,始覺合於本覺,父和子自然相會了,我和彌陀就不二了。
「誓修三福勤六念」。三福是觀經上的話,要修三福。三福是「一者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所以受戒必須持戒,不犯戒,這才是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誓修三福勤六念」,六念是什麼?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師、念天。天要修十善。殺盜淫是身三,口四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三是貪嗔癡。這些都遠離,修十善才能升天,所以,升天也不簡單。「身口意業無瑕玷」,身口意三業沒有玷污的地方。「我今以此念彌陀」,我今天就是這樣來念彌陀。「不見彌陀終不厭」,我見不到彌陀,絕不罷休。說完此贊,隨大家念佛,念了幾百佛,念觀經念到上品上生,他就合眼閉口端坐往生。這是宋朝道因和尚的事。所以,你看華藏世界跟極樂世界到底是同是別啊!他要生到華藏,可是他見的談的都是彌陀。這就答覆了,是同是別?「諸有智人,急須著眼」,有智慧的人,需要著眼啦!
敘文是清王文治居士作,他是探花,大書法家,用墨很淡,號淡墨探花。是很有智慧的佛教居士。他原來修禪,後來皈依淨土。他白天辦公,晚上就在蒲團上一坐,跟老僧一樣。他做了一篇序,現時間所限簡介如下:
「大乘起信論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眾生不叫覺,眾生不覺悟怎麼叫「覺」,不覺、迷了。因為無始以來,念念相續,就是妄念的相續,這些妄念就是不覺、迷呀!佛就是覺,不同就在這。佛是覺,咱們是迷。念佛三昧者以覺攝咱們的不覺。佛是覺悟的,以佛的覺悟來攝受咱們的不覺悟。什麼叫念佛三昧呢?就是拿覺攝我們的不覺,我們入到了覺海,正覺之海,就是三昧。華嚴有一切諸佛的一切三昧,而其間念佛三昧為一切三昧中王。華嚴不是叫大方廣嗎?「大」莫過於是。說他「大」,沒有比念佛三昧更大的了。說他「方」,也莫過於是。說他「廣」,也莫過於是。
等到彭際清這一篇論寫出來,華嚴的意思才完全。敘中說「必待此論,而義始完。其殆阿彌陀佛神力加被,俾居士隨宜說法,廣導群品者乎?」對於這個論稱讚達到極點了。華嚴雖然經過很多祖師著很多很多東西,但要等彭際清這個論寫出來,華嚴的意思才完全。看來這是阿彌陀佛神力加被,使得彭際清居士,能這麼說法,來廣導眾生。
我們引用王文治,淡墨探花的序,作為對這個論的讚歎。
篇末附言:
本講記前身乃錄音帶,經整理成文,共有二稿:(1)淨空法師門人台灣大學教授謝清佳博士錄,(2)北京余居士等錄。二稿作者,均發殊勝菩提之心,為續佛命脈,普濟群萌,不辭勞苦,不厭繁瑣,專誠筆錄,令人欽仰,特於篇末一併致謝。念祖以第一種為基本,並參證第二,進行校訂修改。但此論精深廣博,講解校訂,兩俱匆匆。疏漏必多,錯誤難免,敬乞棒正。
又本書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顧秋芬、魯翠英小姐等人協助打字排版,特此致謝。
1990年11月23日黃念祖志於北京蓮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