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菩提道場第十五〈二〉 黃念祖居士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黃念祖居士



【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本段表彌陀大願的功德不可思議,所成就佛土的殊勝不可思議,菩提樹能施之法益不可思議。「若有眾生。睹菩提樹」,倘若有眾生眼見菩提樹了;「聞聲」,耳聞到這個妙法音聲了;「嗅香」,鼻聞到樹的香味了;「嘗其果味」,舌嘗到所結果子的味了;「觸其光影」,身體接到樹的光或影子;「念樹功德」,意根在憶念樹的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清淨無垢,徹辨無遺(例如耳目,對於所聞到的聲與色,都能完全辨別,沒有遺漏,叫做徹)。《會疏》的話「耳根無垢曰清」。一個人成見牢固,對於正確的東西聽不進去,就由於你耳垢太重了。「徹聽眾音曰徹」,對於種種聲音都能聽到了叫做徹。其餘五根可以舉一返三:意根是意根無垢為清,徹了諸法為徹。「無諸惱患」。《唯識述記》說:「惱是亂義」。所以無諸惱患,就是沒有種種惱亂所造成的過患,於是就可以安住於不退轉之位,達到圓滿佛果。

此下更顯菩提樹不可思議的功德妙用。又因為能看見菩提樹的緣故,可以得到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見了樹的人,可以得無生法忍,極樂世界的增上,真是登峰造極。三種忍的涵義是:「音響忍」。《淨影疏》:「尋聲悟解,知聲如響。」就是說,從聲開悟,於是知道一切都如山谷的回響。只是回響而己,根本沒有人在說話。於是知道這一切都同回響一樣,沒有誰製造這個響,所以說沒有作者。瞭解以上的真實義叫做音響忍。這是二地以上菩薩的境界。「柔順忍」。「捨詮趣實」叫做柔順忍。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義理叫做詮,一切經論、禪宗的公案都是詮,正是指月的標。許多人抓住這個手指頭,要從手指頭上找到月亮,那就請等驢年。現在言詮都捨掉了,雙眼正對月亮,這就是捨詮趣實。所以捨離言詮,趣入實相,得柔順忍,在四地、五地、六地了。到七地以上,就「證入實相,離一切相」,這才是無生法忍。證入實相,離開一切相,安住於無生法中,是七地以上菩薩的事情。見到菩提樹,就得到這三種忍,足證彌陀的願力與無上威神功德力,都不可思議。《彌陀疏鈔》解釋無生忍(無生法忍的略稱)有兩種:一種從法上說,一種從修行上說。從法上說,種種沒有起念,沒有造作的實際理體,叫做無生。具有無為智慧的心,在理體上安住,叫做忍。也就是說:無生法就是遠離生滅的真如實相理體。真智安住在這個理體上不動,叫做無生法忍。《大智度論》說:「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智論》開示得很清楚,對於本無生滅的諸法實相,能夠(1)信受,(2)通達,(3)無礙,(4)不退,就是無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