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就拿《無量壽經》中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來作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所共同讚歎、學習的阿彌陀佛的大願。
一切法門中,淨土法門是最容易的了,別的修行法門都是難行道,只有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修行起來容易成功。《無量壽經》是淨土法門中的第一經,原因就在於其中講述了阿彌陀佛是怎樣發願成佛的。他發的願不是普通的願,是大願,而且是大願中的王!是最尊、最高、最殊勝的!今天我們討論的就是:大願王怎麼發的願?四十八大願的內容是什麼?淨土宗為什麼這麼殊勝?......
淨土宗之所以是易行道,就在於大願王有極為殊勝的大願。首先我們就來介紹這個從出家到發願的緣起。上一講說了,阿難看到釋尊放殊勝的光明,多少年來他跟佛在一起作侍者,參加過多少次法會,也見過殊勝的景象,而在這個時候佛現這光明,是多麼的殊勝,是他從來也沒有見過的。這也表明淨土法門的殊勝便在於此。阿難是傳佛心印的人,是集結經藏的人,智慧非同一般。他就想到,今天放這樣的光,是不是世尊在念佛呀?於是就向佛提問:今天這麼樣的殊勝,這麼大的光明,您念的是什麼佛呀?這一問太好了!釋迦佛就告訴說了,因為阿難你的這一問,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所謂「當來」就是指自問話起開始。從此所有有靈性的眾生都因為你這一問,而能夠得以度脫。由於這一問的因緣,佛才說出了淨土這個殊勝法門。
法門無量,沒有一個不是好的。而我們特別對於淨土法門,不能有足夠的重視,所以我曾對佛學院的同學們講過:「諸位出家人,你們在座有五十人,我不敢奢望你將來都學淨土,但是我就希望你們任何一位不要輕視淨土、譭謗淨土!這是我開淨土課所作的最低的要求了。」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有許多人輕視淨土宗,而並不能知道,只有阿難的這一問,佛這一說,當來的含靈都因此而得度脫。這個重要性就在於此。
下面我們結合經文來討論:
「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如來,」不可說、不可數的無盡數之劫以前,有一尊佛在世,這尊佛的名號叫「世間自在王如來」。
這個佛的名號很有深意!表明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世間自在,也最契合我們現在這個機緣。佛法出世間,不離世間法。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去入深山、住山洞、不生產、不勞動、不學習……那麼佛教也就不能存在了!而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世間自在」,而且是「世間自在王」,最自在不過了!你幹什麼都行,做什麼工作都可以,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甚至當軍事家,沒有一件事情妨礙你修淨土法門的。只要你有信願,通過「十念」就可以成功。「世間自在王如來」,這個佛的名號具有很深的意思。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那時世間自在王佛(如來)正在住世說法,當時有一大國王名號世饒王,他治理國家國富民安,人民富足安康。他聽見佛說法,就因開解佛義而非常歡喜。於是,國王發起無上菩提心,並棄國捐王,出家作沙門。作了沙門後,取法號為「法藏」。我們常稱的這位「法藏比丘」就是阿彌陀佛。在世間王佛那裏發了心,出家了以後,他便「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發廣大願 。」他的修行超於世間,一切都是第一。這時他就發起了大願,就願自己完全學習佛,願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戒定、佛的清淨……總之,能跟佛一樣去救度一切眾生。
「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一旦自己證得無上智慧,如佛一樣的清淨,如佛一樣的普度眾生。就願自己有一個廣大的處所,就像杜甫的詩中所言:「願得廣廈千萬間」一樣,當然,法藏的這個願要比得廣廈千萬間大得多!他願有一個極樂世界,殊勝的國土,讓輪迴於六道諸趣的眾生,不僅僅是含識(思想意識)上得歡顏,而且還要讓六趣中的一切處於苦惱中的眾生,都到我這裏來,都生我佛剎,受到無上的安樂,清淨修行,最終成佛。這個願就是後面所講到的「四十八大願」。用現代話講,不過是「四十八願」的一個總原則。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法藏比丘發的大願,願這個佛國要殊勝得勝過一切佛國,所以才稱他為「大願之王」,道理就在於此。於是世間王佛(如來)就把這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種種的佛國,其中有的純粹是淨土,有的就像咱們這個娑婆世界差不多,也有的就是汙土,因為只有三惡道,所有的國土都給法藏比丘看。那就需要很長時間了,經過了千億歲,後來法藏比丘集這「四十八願」用了五個小劫的時間,經歷了千億歲。之後他又到佛前向佛說,說什麼呢?用現代的話講就是:通過這五小劫的時間的觀看與總結,我的願已經具體化了。所謂具體化的願,就是下面所要講的「四十八願」。
我們都知道有「四十八願」,在沒講之前,我想談一個問題:我剛從南方回來的時候,正趕上抗戰日本人投降,那時,就聽到有一些老居士們講:「有個夏某人,他怎麼把這佛的四十八願改成了二十四願了?」對此,梅光羲老居士曾在大經全集本(夏會本)的序中講到了這個問題。大家對這個問題有大的誤解,其中有兩點錯解:
一、夏(蓮居)老並沒有放棄「四十八願」而改成「二十四願」,其實早有古人就有放棄「四十八願」而改成「二十四願」的。為什麼呢?因為這部經有五種譯本,其中兩種譯本是「四十八願」;另有一種譯本是「三十六願」;另還有兩種譯本是「二十四願」。此外,有一部《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也是「二十四願」。因此,說有「二十四願」的經本共有三種。對這些大家都少有所知,所以一聽說「二十四願」就認為是荒謬的,而不知道「二十四願」出現於多種譯本中。「四十八願」只出現於魏譯本和唐譯本中。宋譯本是「三十六願」。所以,在不研究不考證的情況下,有些人說話沒有根據,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沒有發言權而發言,那就要犯錯誤了。所以,對「二十四願」大有疑議的人犯的就是這個錯誤!六種譯本中,三本是「二十四願」;二種是「四十八願」;一種是「三十六願」。再會集時如何來用呢?先師夏老居士認識我的舅父梅老居士,這兩位被尊稱「南梅北夏」的人物,再加上他們共同的老師——慧明老法師(即住廣濟茅蓬的慧明法師),他們三位反復推敲得很哪!不是隨便定的。老法師是開悟的人,已經圓寂了,另兩位「南梅北夏」都是大居士,他們一起研究定酌,於是這部新的會集本《無量壽經》成為二十四章,但依然保留了「四十八願」。每一章節中各有幾願,但加起來最後還是這「四十八願」。所以既合了「二十四」又合了「四十八」,於是也跟各種古譯本契合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無量壽經》會集本是極為必要的!僅是在有幾個願上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是「二十四」還是「四十八」?再加上「三十六願」那差別就又多了!要知道,魏譯本中的所謂「四十八願」,其實不夠「四十八願」,因為有重覆的地方。而所謂的「二十四願」其實也不僅僅只有二十四個願,其中一個願中還包含一兩個願。以魏譯本為例,其中就有重覆的地方。比如魏譯本笫二十八願:「若我成佛,國中眾生,讀誦經典,教授演說,若不得勝辯才者,不取正覺。」意思是說:我要是成了佛,國中菩薩,受持、演說、誦經,如若有不得到智慧者,我不得正覺。諸菩薩有我國土都能得到智慧辯才。下面是第二十九願:「若我成佛,國中菩薩有不成就無邊辯才者,不取正覺。」比較前後這兩願,前者是「勝辯才者」後者是「無邊辯才者」。只是後者中前者稍微擴充了一點而已。所以這樣分成兩個願,就使得「四十八願」不足四十八了。另外,在古譯本中,只有吳譯本中有「國無女人,蓮花化生」願。都知道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了,都變成了三十二丈夫相了,而且不需要女人,都是蓮花化生,都是蓮花化身,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這個願出自哪?只有吳譯本中有。因此,從這些問題中可以看出來,我們想要把各種譯本中的精華都瞭解了,就必須要把這幾種譯本都看過才成!在新的夏會本上,既有「二十四」也有「四十八」,不僅避免了重覆,而且對各譯本沒有的重要的願作以相互補充,「國無女人願」就是一個例子。因此說,公認這部夏會本是彙集了九種本之後的一個善本,是有道理的!
關於譯本的出入處,屬《無量壽經》最大,其他經典在譯本上也存在出入,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翻譯者每個人的譯筆不同,而且古印度文,都是貝葉文,都是零散的一篇一篇的,沒有裝訂成冊。有可能翻譯時,有的人依據的經文少了一篇或因樹葉殘破,丟了一塊……各種原因都有可能存在。另外,經文由人輾轉抄寫,也是造成各種譯本不同的原因之一。但是儘管有這些原因,也不至於像《無量壽經》這樣有這麼大的出處,這也同時表明了此經的特殊性。說明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肯定不只一次!這次說法,弟子作了記錄,阿難回憶起來第二次又說,如此,每次說此經的物件不同,這就可能大有出處了。
怎麼證明佛不只一次講過此經呢?唐譯本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就是一個說明,此出自於《大寶積經》中的一段。這就說明在佛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一遍《無量壽經》。只不過在說《大寶積經》時,沒有提到咱們這個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罷了。因為說《大寶積經》時是個大法會,「無量壽如來會」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沒有全說。
因為《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所以佛很重視,而多次說,再有人多次譯,這其中便有很大的差別了!把各種譯本彙集起來的原因也在於此。這就是我對有些人犯的第一個錯誤認識給予的解答。
第二個問題:我們所說的「四十八願」,實際上還是「四十八願」,因為真正有「四十八願」,只不過夏會本中,把四十八願分為二十四段,所以出現「二十四」的原因。而且比之任何一本都完整。
在海外,有人反對「帶業往生」,這個人寫了許多文章,並引起了很大的爭論。他說:「經中沒有出現帶業往生的字樣,因此帶業往生是錯誤的!」這個人不是修淨土宗的,當他看到有許多人修了淨土宗,而不跟他修密宗了,所以他才問:「為什麼大家修淨土呢?」有的人說:「我們不可能一生成就,所以修淨土可以帶業往生。」於是他當然要破「帶業往生」,目的就在於此!因為他寫了許多文章,著了許多書,流傳影響得很大,所以這裏提出來作為第二個問題來討論。
這「四十八願」,我們把其中最殊勝的願挑出來和大家一起研究。根據善導大師的說法,「四十八願」中,我們挑出五願:1、定成正覺願,2、光明無量願,3、壽命無量願,4、諸佛稱歎願,5十念必生願。善導大師認為這五願是願中的精華,因此我們在談到了「帶業往生」之後,就談這五願。我在拙作 《大經解》中都作瞭解釋,這裏就不多談了。
那麼,怎麼證明可以「帶業往生」呢?在夏老的會本《無量壽經》,其中〈發大誓願第六品〉第一條國無惡道願、第二條不墮惡趣願,就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了!「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既然來了之後,他就不會再墮落到惡趣裏去了,那麼就是說,各種眾生都可以來,極樂國土中根本沒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沒有三惡道。正如《阿彌陀經》所說:尚無惡趣之名,何況有實。所以,不像我們現在這個世界,蒼蠅、蚊子什麼都有。特別是畜生、餓鬼、地獄,極樂世界是沒有的!而且眾生一旦生到極樂世界,他就不會再墮落回去。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再回?是佛要發個願不再回呢?還是他根本就沒有業了呢?佛雖沒有說,但他根本還是有業。這在《觀經》中有所說明。在《觀經》中說:罪惡之中,五逆十惡,臨終地獄都現了,但只要你能念十句「阿彌陀佛」,每一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也就因此而得往生。
那麼這個往生後,到底徹底消業了沒有呢?是消了不少的業,但還是沒有消完啊!對此,蕅益大師講過:每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是無論你早上念佛、中午念佛、晚上也念佛,這樣念上一百年,無量劫以來的業,也只消得如手指蓋內的土那麼少呀!所以光有「十念」是消不完所有的業的!而臨終能「十念」可以消八十億劫的重罪業,那完全是感佛願力加被的結果!佛接引你,儘管你還有很多業帶著。否則,由這些惡業牽引你還是要墮惡趣的!就是由於佛的願力才使你得以往生的。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我們罪業全消完了,根本也就沒有再墮惡趣的可能性了,那麼法藏比丘也就無需再發這個願了!為什麼還要發這個願呢?道理就在於此!通過蕅益大師的話,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啊!
我們再看第二十一願:悔過得生願。「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命中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通過這一「悔過得生願」,我們就看得更清楚了!如果一個人宿惡有很多罪業,但「聞我名字,即自悔過」聽到我的名字就悔過了,改悔了,於是「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生我剎」其中這個「願」很重要!說明你光持經、持戒,這只能使你將來命終之時可以生天或生到別的道上去,而唯有「願生我剎」才可以「不復更三惡道」。既使你有多大的罪業,命終之時也無需再經三惡道了。也就是說,你只要肯悔過、肯念佛號、願生淨土,你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了,而不需要再經三惡道了,因為你的這些罪業,由於佛的願力超過了你的業力,所以可以往生,等到了極樂世界後繼續修行,繼續做功德,繼續消宿業,所欠的債加倍奉還了,也就了清了。
在這個願中,佛並沒有說:你必須修到把業都消了才可以往生。所以,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要往生,就只有這個法子最容易!我們是帶著罪業往生的,帶惑往生的。如若非要等斷了見惑、思惑業,那就證了「阿羅漢果」了,也就不再是易行道,而是難行道了。極樂世界也就不會再有「凡聖同居土」了。而等你見惑、思惑都斷了,證得阿羅漢,而發大乘心往生的話,生到的是「方便有餘土」。所以我們現在修行淨土法門,一般往生後,生到的是「凡聖同居土」。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就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見思惑都還沒有斷!所以我們才稱凡夫。對此,蕅益大師說過:是凡夫,可是不退轉。由於不退轉,所以跟「阿鞞跋致」、跟大菩薩一樣,甚至等於「一生補處」,而實際還是凡夫。而十方世界沒有這種情況,這是特例,這種特例就是由於阿彌陀佛大願所形成的,是大願的結果。因而是不可思議的!
下面正式接著談善導大師關於阿彌陀佛大願核心的這五大願:
一、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定成正覺,就是所有眾生,生到我的國土之後,他就遠離分別了。說起「分別」來,我們這些凡夫都是在虛妄分別之中。我在《淨土資糧》裏就曾舉了例子:把金子打製成盆、碗、瓶子、寶塔……,於是你開始分別了,這是盆、這是碗、這是塔……,如果都拿到火爐中一化,哪里還有這些東西呀!全一樣,都是金子。這些分別是你虛妄分別出來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就離開了這些分別。人之所以成為眾生,之所以有十界、六道,都是因為虛妄分別的結果!「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真如法是一(不是二),你不如實於真如法上安住,你就會起分別心,有了分別就成為了凡夫!也就是迷惑顛倒。要想成佛,當然要捨離這些分別,除去這些分別之後,諸根才能得以寂靜。「諸根」就是指眼、鼻、耳、舌、身、意這六根。這一切諸根都寂靜了。「寂」是離開煩惱的意思,「靜」是沒有苦患的意思。、現在有些人錯解了「寂靜」二字的含義,認為越清靜,環境沒有聲音才叫「寂靜」,那是《新華字典》的解釋,不是佛教的解釋。這不生分別,諸根寂靜,就決定你成等正覺、證大涅槃,乃至決定成佛!「涅槃」也是佛的一種稱謂,「大涅槃」是佛果的稱謂。因為「涅槃」分為小乘的涅槃、大乘的涅槃兩種。《賢首心經略疏》曰:「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一切德行具備了稱「圓」;一切障礙(理障、事障)消除了稱「寂」。所以「圓寂」、「涅槃」的含義就是萬德具備,諸障俱空。
大乘涅槃不同於小乘的涅槃。大乘涅槃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而小乘涅槃只具備「解脫德」,他雖解脫了,但並沒有證「法身」,還沒有證得「無上智慧」,因而只有一德。大涅槃是「常、樂、我、淨」,而小乘涅槃只有「常、樂、淨」而沒有證得法身的「真我」。因為他還沒有恢復就已經寂滅了。
知道了什麼是「圓寂」,什麼是「涅槃」,還要瞭解什麼是生死。
生死分為兩種:一分段生死,二變易生死。證得阿羅漢果,只能離開了「分段生死」,雖然出於生死,但還是像一般凡夫一樣,還是要一段一段地了生死。而只有到了菩薩果位,才有「變易生死」。從初地菩薩到二地菩薩也叫「生死」。從初地死後入二地就是「變易生死」。跟咱們一般凡夫的生死完全不一樣!小乘的涅槃還達不到這一步。所以,我們說要證大涅槃,就是要成佛,這也是佛的一個本願!
生到極樂國土,所有的人都在內,不管你帶業不帶業,不管你帶業多少、帶惑多少,雖然有程度的不同,但一步步的,最終各個將來能夠徹底遠離分別,諸根都能徹底寂靜,最後都能證大涅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我們看,彌陀「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了眾生,頭一願就是願一切眾生都生到極樂去,這個極樂國沒有三惡道,你不必再受苦了。這念念為眾生成佛呀!不是為了得一種安樂、得一種享受,而是究竟的覺悟。念念為正覺,為菩提,這才是法藏比丘初發此廣大殊勝、利益徹底究竟的大願。是最容易的法,讓眾生最苦的罪都避免了,不再入三惡道、再不退轉了、永遠不退轉了,而且個個來後個個成佛!這個願是善導大師所指出的,五個願中的核心
二、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我要是成了佛,我的光明是無量無邊的,普照十方,「十方」包括東西南北四方,以及四角、上下共為十方。這一切的地方,我光明都能夠普照得到,沒有一處不照到的!「絕勝諸佛」就是說,我一定要超過一切佛的光明。對此話,大家一定要小心領會,不要錯解!不小心可就變成「修羅」(六道之一)了。為什麼呢?逞強好勝是「修羅」的特點。佛說這話可不是這個意思。佛是願意這個光明能夠有更大的饒益性,使眾生更能夠受真實之利,而給眾生利益更大,這個願望要勝於諸佛。所以這不是逞強好勝的意思,而是表明阿彌陀佛的悲願更大!對此,後面「光明遍照品」中便有說明。經中說,諸佛的光明是有大有小的、有遠有近的,而只有這阿彌陀佛號無量光。為什麼會這樣呢?佛與佛是平等的,法與法也是平等的。為什麼光有不同呢?就是因為在因地作菩薩的時候,每位所發的願有大小不同,因而最後成就所發之願後,這個願力也就有大小的不同了,所現的光明當然也大小不同了,原因就在於此。所以阿彌陀佛稱為大願王,就是因為法藏比丘在因地發願最大,一旦成佛後當然光明也就最為無量了!
日本有古大德寫有一本《甄解》,其中說明這個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為真正的報身佛的功德。」又說此光壽無量二願是「方便法身大悲之本。」也就是法身行方便,是佛大慈大悲的根本。所以發願要達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這完全不同於「修羅」的好勝。
因為無量壽命豎窮三際,佛身常住,所以眾生才有所依靠;無量之光橫遍十方,可以照到一切處而無遺漏,且德用遍周,功德達到任何一方,所以能使眾生當即便可因加持力而離開苦惱得以安樂。我們能有今天,其實都是在阿彌陀佛光明普照攝受之下,才得以這樣(地球因有光方顯此地球世界)。所謂「無量光」就是無量無量的世界,無量的世界都被攝受教化無盡。所謂「攝受」,就是說像吸鐵石一樣,而我們就是這被吸的鐵。所謂「教化」,就是說我們雖然是鐵了,但還在愚癡沈迷之中,佛要把我們這些無量無盡的眾生叫醒。要想叫醒,就必須「無量光」,這樣才能夠去攝化無盡,德用遍周。這是佛的用心之處!我們如果只知道佛如何殊勝、如何光明無量,而不知道他為什麼發這個願,是因為我們沒有體會到佛的用心。只有體會了佛的用心,我們才知道感恩啊!才知道在心上用功啊!
日本還有一位法師,他曾著有《望西樓》一書,他的名子也叫「望西」,就是老望著西邊。法師說:「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故國土亦無邊。國土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大慈亦無邊。大慈無邊,故光明亦無邊。光明無邊,故攝取亦無邊。以要言之,欲益無邊,故光無邊。」意思是說,佛所攝受的虛空是沒有邊的,所以國土也就沒有邊,國土中的眾生也沒有邊了,由於眾生無邊,你要大慈大悲也就沒有邊,所以光明也就沒有邊。這個「光明」,我們就可以體會為「慈心」的意思。佛發出光也就是要攝受我們,給我們利益也是無邊的。總之,想要利益無邊的大眾,就要光明無邊。
最近我接到過一封來信,來信人說:『我們這裏有許多的黑教,我不信,他們就用什麼東西來降服於我,我應該怎麼辦?」其實念佛的人怕什麼呢?有什麼可怕的呢?還有人來信說,他身邊有個外道,總要對付他……這說明這些人信心不足,你要是真正念佛,那就真如《十往生經》上所說的,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派二十五位菩薩隨時隨地都在護持你,所以你根本用不著再念一個什麼咒,以求得一個咒的方法來對付那些邪道的外侵,否則就是多事了。
所謂「光明無邊、攝受無邊」,總結起來說,就是為了利益無邊的眾生,所以功德才無邊。這就是法藏比丘發此大願的根本所在!因而也就是要勝於諸佛千萬億倍。
三、第十五願:壽命無量願。「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我作佛時壽命無量,這與釋迦牟尼佛不一樣,阿彌陀佛是不涅槃的,所以壽命無量。國中有無數的聲聞,所謂「聲聞」就是斷了思惑,但這裏所指的「聲聞」不是真正的就小乘而言的聲聞,因為發小乘心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對此,《往生論》有所論證,正所謂「小乘種不生」。所以這裏指的都是大乘,達到了斷思惑的水平。所謂「天人」,指的也不是六道之天人道,而是泛指凡人生到極樂世界,我們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天人」。「聲聞」、「天人」無數,並且往生後,跟佛的壽命一樣,也是無量的。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佛的壽命無量,才能使我們能永久的有所依止。在地球,我們這個世界是做不到的,如能有佛長久住世該有多好啊!而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已經到了「末法時代」,連「像法時代」都已經不是了,佛法將來還要有滅的時候。而西方極樂世界則永遠是保持「正法」。佛永遠在世,人民壽命因而也就無量!日本高僧澄憲有云:「人民壽命無量,淨土第一德也。」壽命無量,這是第一德。你去了之後,就會壽命無量,就沒有什麼「死」可言的了,你只有證「大涅槃」,而沒有「死」了,因而壽命是第一德!又云:「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修行佛道的人,「分段生死」這個現像是退轉的根本。今生雖好,但來生可就保不準了!歷史上的「三車和尚」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車和尚」生前與玄奘大師約好了,轉世後他是要出家的,可等他轉世投胎到了富貴的官宦人家後,他卻今非昔比了,花天酒地的他根本就不想出家了,還是玄奘大師讓皇帝下令逼著他才出了家,等他出家之後,他還跟玄奘大師提出條件說:「皇帝有聖旨我才不得不出家,可是你得允許我一件事,就是要一車的美女陪著我,我還離不開美廚,我若每天沒有燕窩、魚肉,我就活不下去……」我們看就是這樣的人一轉世後,前生的事也都忘記了。他當年在雪山修行,一「定」就是多少劫,等遇到了玄奘大師才出了定,並答應大師:「等你從印度回來,到皇宮裏去找我,我定會跟你出家……」結果一轉世就全忘記了。於是玄奘大師答應了他的要求。所以稱為「三車和尚」,就是一車是美女、一車是廚房,再一車是經書。後來他遇到了文殊菩薩,經過教化才使他把那兩車不要了。這其間經過了多少的挫折,要知道他生前是很有修行的呀!有很深的定力,他能自在地轉世,但來生還落得如此,所以對這個「退緣」,有的人說:「修行就是今生為來世修。」而來生你很不保險呀!大家都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可要問你一些經歷過的事,你不見得想得起來,甚至全忘了。這輩子的事還有記不清的,連自己的事都有時忘得一乾二淨,你還能等到下輩子還記憶起來,這很困難的!所以,生死間隔是退緣的根本。
既然到了極樂世界,又見了佛、又聞了法、又有聖眾、又有善友、又有快樂、又無諸苦……,可是壽命很短,那就像沒有底的杯子,是沒有用的!無論怎樣,必須得有壽命才成,因而這「壽命無量」是淨土第一德!壽命無量,我們才能徹底地成就,因為沒有使你退轉的緣!到了極樂世界,你不必為生活等等問題而苦惱,而處處都能使你精進。而且,佛的壽命無量、你的壽命也無量,這就保障了你遲早定能成佛!
四、第十七願:諸佛稱歎願。「我作佛時,十方諸佛,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量諸佛,都在稱歎我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都在稱歎我極樂國土的莊嚴殊勝,如若不是這樣,那我便不能成為佛。前面提到的望西和尚對此解釋說:「六八願中,此願最要。」所謂「六八願」,就是指「四十八願」。他說這個願最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要是沒有這個願,那麼我們今天還能知道有淨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就不知道了呀!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願,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給我們講了《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不然,十萬億國土的事情,我們怎麼會知道呢!就是阿羅漢也不可能知道呀!只佛說我們才知道,而佛為什麼說呢?就是因為法藏比丘當年發了這個願。
所以,《阿彌陀經》裏也說,六方佛都讚歎,都於他的國土,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讚歎這個極樂世界,也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也讚歎釋迦牟尼佛。「六方佛讚歎」,實際上是「十方佛讚歎」,這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時簡化了一點。玄奘大師翻譯的《稱讚淨土攝受經》裏是「十方」。其實「十方」、「六方」都是一樣的意思,都表示所有的空間。總之,我們之所以得聞這個淨土法門,今天都知道這本《無量壽經》,就是這個願的效果。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這部《無量壽經》。日本的大德寫有一本專門註疏《無量壽經》的書,名為《會疏》,其中對於「稱我名者」,解釋說:「稱我名者,此有三義:(1)諸佛稱揚彼佛德號;(2)諸佛咨嗟稱名之人。如彼小經誠證護念稱名之人;(3)諸佛亦咨嗟,亦自稱彼佛名。「第一個意思是:十方的佛各個都在稱讚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萬德莊嚴。第二個意思是:十方的佛稱讚念佛的人,如果咱們念佛,也會被稱讚的。因為我們能念佛很不容易呀!咱們國家有十二億人,其中信佛的有多少?而且肯修淨土法門的人又有多少?既使有信淨土法門的人,而真正能落實的有多少?大多是有名無實,根本不懂得持名念佛,真正能持名念佛的人不多!如果你能真正地持名,十方諸佛都會讚歎你的,而且包括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都來護持你,」共同護念」。第三個意思:十方諸佛也都在念阿彌陀佛!也在持名念佛,所以十方稱讚。
為什麼十方諸佛都來讚歎佛名呢?就是要讓十方的眾生都能得度。由此也可看出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來。諸佛都在讚歎阿彌陀佛,諸佛都在勸各方的眾生,讓大家都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這就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了,其他教都是宣傳「我這好,其他的地方你不要去,你要到我這來才好,其他地方都不好,就我這好」,這樣宣傳的人,還是凡夫眾生呀!凡是佛就不是這樣,比如釋迦牟尼佛,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國土,但他就不說:「你們都在我這呆著,當我的教徒,老老實實地只給我禮拜、燒香……」不是這樣吧!而是讓大家都到極樂世界去,不僅釋迦牟尼佛,而且是十方諸佛都在共同地勸大家去。由此我們對於淨土宗,不管你信不信,都應當有一個正確的對待,我們不能和這些經論上所講的不一致!佛教經典很多,信這本經或那本經都可以,但是不能去違反,十方諸佛都在讚歎淨土法門,我們如果不信淨土,而是信禪宗或密宗或其他宗,這都可以,比如密宗一派中的「紅教」,要是信了「紅教」,那就肯定要信淨土宗,因為根據教義,你不能輕視其他法門,這是與經義不合的,是違反佛的旨意的,是不如法的。
五、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方的眾生聽到「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能夠以至誠心相信,並且歡樂心喜,以一切的善根,一心一意地,至純地、相繼地在回向,願到極樂世界去,乃至你只有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不能因此而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那我法藏比丘就永遠不成佛了。言外之義,你這樣去做,一定能往生!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者。「五逆」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犯有這五逆,罪惡可就大了!不僅五逆,還加上誹謗佛法,這就往生不了極樂世界了!
以上粗略地解釋。如果再說得更細緻一點:「至心」,就是最真誠、最真實地至了極點,「心」,就是我們的自心,也就是心的「種、識」。「信」,就是真正地相信。「樂」,就是歡喜。「至心信樂」,就是拿一個真實的、真誠的、圓滿的、願意的、歡喜的、慶倖的心,來信這個極樂世界的存在,而且願意去。「善根」,就是身、口、意三業所做的善。這個善是堅固不拔的。你做到了這個善,它就會產生力量,產生結果、果實。這個結果分二點:一是你做這一切善事,這個善能生出一個根,有了根就會使你不動搖,所以稱「善根」;二是你做這一切善,有了根必然會結出眾善果來。「心心」,就是純一的心。兩個心擱在一塊就非常純一了,而別無他心!也就是淨念相續,心心相續,一心接一心地只有一念。「回向」,「回」就是回轉,「向」就是趨向。正如曇鸞大師著《往生論注》所說:「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把自己的功德回向到眾生那去,回向極樂世界去,讓眾生和自己一起往生極樂世界。「乃至十念」,其中「十念」就是十句阿彌陀佛聖號。《箋注》曰:「十遍稱名也」。望西大師說:「經十念頃,專稱佛號,為十念也。此言念者,謂稱阿彌陀佛。」由此可見兩者所說意思相同。
也許有人會疑問:經文中的「十念」,何以就是指念阿彌陀佛聖號?這種解釋有根據嗎?我們可以用經典來證明,這個「十念」就是指念「阿彌陀佛」。宋朝譯本《無量壽經》中說得很清楚:「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這其中當然是指念佛洪名。又《般舟三昧經》云:「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又《觀經》言,如果下品地獄相現,叫他觀想觀不成了,這個時候就讓他「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由以上諸經義可見,所謂「十念」,實際就是指稱念「阿彌陀佛」。特別是《觀經》對此說得更清楚不過了!把「十念」解釋為完全是念佛號,這是有經典依據的。《觀經》中有「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無量壽經》中也說「至心信樂」,都有「至心」二字,我們怎麼念才算是「至心」呢?又如何能「具足十念」呢?對此,鳩摩羅什大師有個最極精要的譬喻:譬如有人,在曠野中遇上了強盜惡賤,揮戈拔劍來殺他,這個人趕緊跑,前面見到一條渡河。若不渡河,自己的腦袋就會保不住了。這時跑的人心裏會怎樣想呢?就想著我怎麼過這條河——我是到了河邊穿著衣服過呢,還是脫了衣服過,我穿著衣服過,伏水不方便,我要是脫衣過河,強盜追上來該怎麼辦……這時,這個跑的人心裏沒有功夫再想別的了,而只會想著自己如何過河的事。絕對想不起來:人家讓我買彩電,我買不買等等其他的事。
舉這個例子,很簡單也很生動親切。我們念起佛號來也是如此,念佛時沒有其他事可想,就像被強盜所追而只想著如何渡河一樣,我就只想著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這樣能念十句,就是十念。實際我們真要做到這樣才成,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到了這時,萬緣都放下了,就等於過河了。什麼功名富貴、什麼這個那個、什麼是非人我……這一切都沒有,才是萬緣放下!萬緣放下,就包括一切緣,就好像這個過河的人,沒有別的法了就是要過河一樣,要一念單提。所謂「一念」不是指「我們要過河」,及「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而是指「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
怎樣才能做到萬緣放下呢?正如《金剛經》所云:「如夢幻泡影。」把一切放下,不能只是等到臨終的時候,我才一切放下,要養成於平時,才能用之於臨時。平時就應當多多看破、多多放下。也多多想想這個譬喻。所謂「至心念佛」,什麼是至心?萬緣放下就是至心。
下面講關於不能往生的兩種情況:
所謂「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既犯「五逆」又誹謗正法的人,才不能往生。只是犯「五逆」而不誹謗正法,這樣的人可以往生。對此,《觀經》有所證明。單是誹謗正法,而不犯「五逆」者,不能往生,這話在《往生論注》中有所提到。但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另有一種見解,他認為:「五逆」加上謗法的人,如果他於臨終之時,真的能懺悔,真的能好好念佛,佛還是攝受的。《往生論注》與《觀經疏》之說,並不矛盾。《論注》之說,說明謗法罪業深重,因而令人慎莫謗法;至於《觀經疏》則正顯彌陀悲願無盡。果真能臨終念佛、懺悔發心,這太難得了,所以佛慈憫,仍然攝受。
善導大師,日本人最為尊崇至極。認為阿彌陀佛是淨土第一祖師,第二祖師就是善導大師了。善導大師專弘《無量壽經》,而且特別贊成這第十八願。他說:「一一願言,引第十八願。」意思是說:一切的願,都出自這第十八願。日本人所著《甄解》一書也說:「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由此願故,使眾生生無三惡趣之土,不更惡趣。具相好,現神通,而得滅度,入光壽海故。是以此願,特為最勝矣!」因為這個願,眾生才能生到沒有三惡道的國土去,才能不再墮三惡道 ,雖然你還帶著業呢,但你照樣可以三十二相好、照樣可以有種種神通、照樣可以成佛、照樣可以入無量光無量壽的智慧海中。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有這第十八願。
所以,丁福保所著《箋注》中也說:「故知四十八願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願,而為本願中之王也。」念佛為什麼能有這麼大的功效?這麼大的力量?用密宗的話講,名號是萬德所成就,因為萬德所成就,才成了這句名號。名號之中含萬德。同時,根據密宗大圓滿的道理,「聲」、「字」都屬於「實相」。所以,念的既是佛號,也是萬德。也就是既具萬德的同時,又在念實相。
這一講重點講的是「五大願」,就講到此。(第六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