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要學般若,我們要懂得什麼叫無為法,我們不要老在這兒有為啊。很好的無為法,因為我們自個兒的思想,執著都成了有為法了。所以廟裏頭,大的道場裏頭常常用這四句偈開始:「十方同聚會」,十方來的都在這兒聚會,咱們今天來的人很多,都在這兒聚會。「個個學無為」,到這兒幹什麼來了,你是來學無為法來了。所以《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要作賢作聖就要學無為法,「個個學無為」啊。「心空及地歸」,心裏空了你就及第啊,可以回去了。所以我們這個也是真啊,要學無為法。《心經》也說:「無智亦無得」。無所得,大家天天要想得,得點什麼?「得點什麼」就是有所求啊。有所求,就有所為了,你有得、有求、有為、有相,這就是背離了佛的教化。《金剛經》裏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那是做不到了,這要到別教的地上菩薩才能做得到。地前三賢,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我們念了這個經,要知道,現在我這兒生心又有住,這個有住是不好,在無住的時候又不生心了,那麼這個無住不生心這也不好,反正都沒有做到,明白這個就行了。但是我們怎麼從《金剛經》下手呢?那就是這幾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有得、有求、有為,這一切一切,包括世間出世間都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這個身體是肥皂泡,轉瞬決定是要破滅的,正當他光彩奪目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他是空的,不長久的。這些神通,修身,弄了半天,(回頭我有一個很好的作為總結,一個外道,那神通很大。)你這些神通都沒有用,你沒有能夠漏盡啊,你把思惑全斷了。斷了見惑,就是初果,小乘的初果。你要把這個思惑,不但是人間的這種貪、嗔、癡、慢,連色界、無色界、天界的這些貪、嗔、癡、慢都斷盡了,才能證漏盡通啊,只有這個才是。所以我們要去掉執著,我們要走上正路,我們要學習般若,要去掉這一切。所以說貪、嗔、癡是漏,漏盡,貪嗔癡慢都要消除,所以我們要消除貪、嗔、癡。怎麼能消除貪嗔癡呢?就要勤修戒定慧,要很勤地去修行戒定慧。這個戒,我們有的受戒,受了很高的戒,受了菩薩戒了,還有受比丘戒的、比丘尼戒的,等等的。這個有受五戒的,五戒受了一條也算戒,都可以。咱們還有沒有受戒的。不過就是說,這個戒非常重要,所以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這是無漏的學。(學)佛法要得漏盡通,要無漏啊。你要無漏,你(如果)是一個杯子,說佛法的甘露我想去裝,(可)你的杯子是漏的,全部漏掉了,你有什麼用啊,所以要無漏啊!無漏,你要沒有貪、嗔、癡,那你怎麼(辦)?要勤修戒定慧。頭一個是戒,戒是寶塔第一層。還有,我們受了戒之後,一定要認真地去持這個戒,念念不可忘。我們還要先學這個戒,這個戒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叫破戒了?他說不知道,就是大家(去)登記我也登記了,登記什麼內容也不知道,這個戒律應該怎樣去持,也不知道,天天在破戒中也不知道懺悔,那你就可惜了,你這個本來好事,就變成壞事了。這個戒,受了戒是萬不能破,破了戒決定是地獄業啊。你本來還不至於入地獄,你這一來倒入地獄了。當然,還有一個好處,因為你曾經受過戒,入地獄,從地獄出來之後,你還因為這個功德,還能得到解脫。但是,可你眼前是入地獄了,地獄是真實是有。一度人家說《地藏經》是假的,咱們過去這個郭元靖先生他就在那個通教寺、廣化寺大聲疾呼。怎麼是假的?有兩種本子,一種本子沒有翻譯的人,一種本子是實叉難陀譯的,誰翻譯的,弄得準準確確的,這絕對是真的,地獄是真實不虛呀。這個修行裏頭,有的人就說:「我這個大乘,破戒持戒平等,心空就何須持戒啊!」種種的說法,不知道他這些「開示」不見得和本人相合,不見得合乎你的身份。就像你買鞋似的,這鞋很好啊,出口轉內銷,又好看又漂亮,不對你的號,大兩號或小兩號,你總穿不上。那些經文它是好,但不對您的號。持戒跟破戒平等,這話很好,哈哈哈……現在還是應該老老實實持戒。有的人說,我修行就好了嘛,這在《大涅磐經》裏頭也講了,《大涅磐經》最後就是扶律談常啊。扶這個戒律,涅磐是佛最後說的法呀。扶這個戒律談常啊,常、樂、我、淨。
那這裏頭有四料簡:戒急乘緩。乘是修行,修行、研究理論、通達,這都屬於乘,理解、修持屬於乘。戒是受戒、持戒。這個戒,抓得很緊,乘在這些方面緩、緩慢,這種人將來只能得人天果。你是人還可以升天,因為你持戒,戒很急。持戒可不是容易事,兩個字容易說,不是容易事。倒過來是乘急戒緩,修持很努力,戒不注意了,這只能變成八部鬼神哪。所以學密的很多都變成八部鬼神,天龍八部,後頭經上不是說,阿修羅、緊那羅等等等等,墮在這裏頭,他是護法,護法還是沒解脫生死,有嗔恨心的,八部鬼神。戒乘俱急,你修持、理解都很好,你戒也持得很好,在人天之中你常聞大法,你老聞到法,這就必定解脫。戒乘俱緩,那就三惡道。修持也不行,戒也不守,三惡道,永不聞大法,三惡道啊。(咱們這兒畜生能夠(聞大法),這是極少數特別有善根的,一般它聞不到了。)
龍樹說,破戒之人哪,一個人破了戒了,如清涼池——一個清涼池,清涼的泉水,你要能到清涼水裏去洗一洗多舒服啊,可是內有毒蛇,這個池子裏有毒蛇,你要到裏頭去沐浴洗澡,你多危險哪!池子裏水是很乾淨,但裏頭有毒蛇。你是修持,可是破了戒,你就等於是這樣了。又如什麼呢?又如說,你這個像什麼呢?因為你是修行人啊,你又戒上不行,就好像是吃了的東西又吐出來的那個東西。嘔吐,吐了一灘,都是食物,剛到肚子裏去又出來了,那個東西還能吃嗎?不能再吃了。所以破戒人就等於吐出來的東西。這個龍樹菩薩還說……這個不引了,時間不夠,就到這兒了。跟諸位說,這個戒很重要,所以我們要很好地研究。
慧,就是般若。般若有三個般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那麼,這三般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我們現在這一些經,還是文字般若。般若的經典:《大般若經》、《金剛經》、《心經》、《圓覺經》都是般若的經典哪,它是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所以它是文字般若。可是這三個般若說是三,它又是一。這個文字般若怎麼出來的呢?是從實相般若流出來的嘛,是實相般若流露而用這些符號、這些文字把它表達出來了,它是實相般若的「用」,它顯它的用。實相般若告訴你什麼呢?實相般若告訴你什麼是本體、是實相啊!告訴你如何去觀照啊!所以這三個,說是三個,實際是一個。所以文字般若,所表達的是什麼?就表達實相般若是怎麼回事,如何去觀,如何去照這個實相般若。觀照般若呢?就是我們根據文字般若底下就要去修持,不是念念就算完了,我們要這樣觀啊,這樣照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這兒有這麼一回事,有一個人來談得很高明,出去之後碰到一個人,跟人吵起來,我說他剛出門就忘了。你要觀照,不是想起來才有,你得老這麼著看。有人罵你,平等平等嘛,這個罵黃念祖,黃念祖是什麼?字典上都有黃念祖,湊到一塊兒代表誰。比如哪個是我,看我年輕時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早都沒有,早都死光了。現在這樣,再過十年,假定還能活十年,還不定變成什麼樣。哪個是我?沒有我!如夢幻泡影啊。所以剛才說那個,那個大家可以用,可以觀照。你能把這個世間,今天考級了,加薪,別人加了自己加不著,哎呀很煩惱,你的般若哪去了?你念的經哪去了?是不是?所以觀照般若就是依著這個文字般若而起觀照,所以從文字般若而觀照般若,從觀照般若而契合實相般若,證實相般若。所以這就是我們學習所要的,這是我們的根本。但是錯誤(的是)有人以為什麼呢?以為文字般若就是。有人議什麼,就道我已經開悟了,我什麼什麼。那個是:你不知道你文字上懂得了,你只是看見了指路牌啊,指路牌通向頤和園,劃個箭頭,你按著這個方向走,你會走到頤和園的。你認為這個指路牌就是頤和園,那就不行啦,那就錯誤了。所以這個文字般若裏頭就通過它而觀照,而證。
但是,這個偏差它並不是啊。經上常說,因標指月,就是給你說這些經、禪宗的那些語錄,都是給你指一指月亮,月亮在哪兒?月亮在那兒,那是燈,給你指一指燈。大家有兩種錯誤是什麼呢?一種錯誤說我這個手指頭是燈,一種錯誤是說「這」就是燈。我說這是燈嗎?我指著這個手問,我這是燈嗎?你認為這是燈,那你不但不看那個燈了,而且你對於燈的形象整個兒錯了。這個是燈,那怎麼會是燈呢?所以這是一種錯誤。他不但不能找到燈,他也就把手指頭誤認為燈了,你要是不給你指,這燈當然誰都看得到啊。月亮啊,打個比方,茫茫的太空之中給你指一指當然就好辦得多了,有時天上很多的雲,你不知道在哪兒,給你一指,在那邊呢,雲彩裏頭。這指一指給你很大方便,所以棄指找月,那是困難的。所以我們現在就是這樣,既要重視指頭認月亮,也不可以執著說這個指頭、手就是月亮。所以我們去學般若,般若的功用,剛才已經說過了,那麼多生命布施,不如對於這個經能夠信一點。這兒說的無住生心,六祖從這兒就開悟了。他一開悟,(他是一個文盲啊,)第一次就已經有個小悟,他就超過神秀。神秀在五祖座下是第一位大德,能講多少經論啊!而六祖只是一個沒有受戒、沒有出家的一個普通人,只是聽別人念了點《金剛經》,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點資本。但是他作偈子的時候他超過了神秀。所以這個悟和不悟啊,懸殊很大。剛才我說了我們要去學,要去研究《金剛經》,我們要去觀照。剛才那「如夢幻泡影」是一句。底下,「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要是光是無我、無人了,沒有去修善法,不對;光修善法,你這個很執著,又不對;(要)無我、無人而修善法。大家寫一百塊錢給居士林,自個兒覺得:「哎,我要寫一百塊錢,比別人多一點,我顯得我做功德,我有面子」,你這個就是執著了,而且發心不純哪,你這個一百塊錢拿出來,內不見拿錢(出來)的我,沒有這個我;外不見得錢的居士林,中間不看見錢,腦子思想裏沒有這個。你這個就是布施波羅蜜,你有了般若就到彼岸,所以般若非常重要。那麼聯繫淨土宗的(時間)不夠了,底下是下一次了,今天沒有談到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