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悟顯法師開示 唯心淨土





悟顯法師開示

唯心淨土

很多人以為學佛是一種消極的行為,是不積極的,甚至認為念佛是一直要求往生、去求死,對於修學淨土法門的人而言,這種觀念來念佛是不對的,你這樣念佛不會得真實利益,念佛是非常法喜的事情,因為佛法講的是心清淨,淨土法門講的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就是說,將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用一句佛號把它除掉,所以是用佛號來除去煩惱,就像屋子髒,房子髒了你打掃,這些掃把、拖把、清潔劑,它是去除屋子裡面的汙垢,不是把房子拆掉,把房子拆掉那就不叫打掃了。學佛也是一樣,是要把心裡的汙垢去掉,不是把你的心滅掉、不是把你的生活給毀掉,那就不叫學佛。所以要清楚極樂世界就是我們心清淨的顯現,並不在你的心之外。一般人認為修學佛法是死以後才會得利益,必須要放下我現前的環境、生活,這種觀念是對佛教的誤會。你們去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哪位菩薩是離開他現前的生活環境?五十三參就是代表各行各業,大家在裡面都能修行、都能成就。無論是國王、無論是宰官、無論是外道或是船師,乃至鬼神,都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所以是把心裡的汙垢去掉,不是把事相滅除,如果誰有這錯誤認知,希望能夠轉過來,尤其是修學淨土宗的學人一定要有正確認知。

淨土宗現在很衰,在現代好像念佛的人很多,但是在這一生有成就的人卻很少,能夠得到淨土法門真實利益的人不多,修學淨土不是要等到臨終才有好處,那等太久了,而現前利益中「清淨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學佛了,在自己現實生活當中你的煩惱不能除掉、你的問題不能解決,那佛法並沒有進入到你心裡面,當遇到煩惱的時候,要檢點一下自己是用什麼樣的觀念來度過的?一般人沒有學佛,就會隨著它生大煩惱,或從小煩惱轉成大煩惱,從大煩惱轉成無邊的煩惱。學了佛就不一樣,無邊的煩惱開始縮小變大煩惱,大煩惱會變成小煩惱,小煩惱會變成只是起個心念而已,甚至到後來,面對所有的事情你都不會再執著或生心動念。要達到這樣美好的境界,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了。雖然向佛菩薩祈求,佛菩薩會滿你們的願,但是更好的是自己心能清淨!這是我們應該要求的。心若清淨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境緣,都能自在、都會快樂,這才叫解脫,這才是淨土,所謂「心淨國土淨」,看什麼人、事、物,你都順眼。無論遇到是對你好、對你不好、或刻意找你麻煩,你都很自在。這種心境是更上一層樓、是超然的,一般人碰到不順心的人事就想要念佛,求看看能不能得到保佑,讓我順心一點,求了這樣順心,另外一樣不順心的又來了,永遠求不完,所以要會求佛菩薩,學佛要往根本上去求,求心清淨、求心平等、求心地慈悲光明,這是佛法。然後在你的現實生活當中,去解決所有的煩惱。念這句佛號就是「無量覺」,佛性中有無量的德能,我們只挑個「覺」、挑個「壽命」、挑個「智慧」,來為大家作解釋。所以你念阿彌陀佛就能得無量的法喜、得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報。在起煩惱的時候,一句佛號提起來,一直念下去絕不要間斷,也不要管煩惱停了沒,都不用去管它,把你全部注意力轉到無量覺上面,這個方式非常的巧妙、有用,比你念什麼經或咒都還有效,人想要成佛、要求解脫、要這一生在佛法中能得真實利益,你學再多的教、讀再多的經,總是會歸到行門上來,行門上最要緊的,就是要讓心清淨,而心清淨最快的方式,就是念阿彌陀佛。所以淨宗講的求生淨土,實際上這個「生」是心生,你的心清淨就生淨土了,淨土不在心外,如認為心外有一個國土讓你去求生,在那裡攀緣求取,那是不切實際的。什麼叫「心外」?以為離於自心以外有個極樂世界,那是心外求法,一切法不離於自心,包括極樂世界。你要真正得到心清淨,現世就得受用,要往心性上去求、往根本上求,這叫唯心淨土。那明明《阿彌陀經》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那到底有沒有?也有,但是不離心外,這是給我們凡夫作個方便。凡夫喜歡執相,取相分別,佛就告訴我們「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就代表你的煩惱,代表你的分別,代表你的貪瞋癡,你起一念煩惱,極樂世界就離你十萬億程遠,要是一念不生,極樂世界就在你心中,就在現前!

念佛法門很穩當,佛不離心外,所以淨土宗這種修行方式,叫「托他佛以顯自性」,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們念他,仰承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開顯我的本性,恢復我自性本來清淨的樣子,這叫淨土。所以維摩詰居士說:「欲淨其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這是淨土宗的宗旨綱要,在《觀經》也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作阿彌陀佛、是心作極樂世界,「心作心是」,修學淨土法門的綱要、宗旨,就在這幾句話。所以修學淨土不要誤會,誤以為學佛要離開你現前的生活;不是的,只是你現實生活當中有煩惱,佛是教你如何離開煩惱。就像我們身體有病去看醫生,醫生給你開藥,開藥不是把你的身體除滅,是把你的病治好,不是滅身療病,要是不懂,反把這身體滅掉了,去自殺,以為這樣就沒病了,那叫顛倒。

所以修學佛法是要了解它的真實義趣,要是真正知道、了解它,你學了才會歡喜、學了心裡才會踏實。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 清浙水崇壽沙門灌頂續法集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

清浙水崇壽沙門灌頂續法集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序

眾生迷而不覺,諸佛覺而不迷;世間虛而不實,法性實而不虛。即生心而見佛心,即世界而成法界者,其惟八大人覺經焉!不考其文,罔徵迷悟之本;不研其義,靡測真妄之源。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於雞園應語小乘;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為佛子宜揚大覺。少欲知足,顯頭陀之妙行;發心博施,示菩薩之初因。清白翻乎世染,聞慧轉乎顓愚;精進治疲怠之病,苦空化極樂之邦。佛若不闡,三界九類曷能乘法身之航;經或不傳,六道四生無以至涅槃之岸。幸承世高奉譯,聖教宣明。自漢迄今,未蒙訓解。續法避靜泉石,養疾山川,偶閱斯文,隨修其疏。庶令八大覺門,如杲日之昭乎中天;五尊勝益,似甘霖之潤乎槁木。凡見聞隨喜者,宜勸勉啟迪焉!

康熙二十九年歲次庚午五月端陽節日灌頂行者續法題於崇壽紫竹林間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

△疏此經義,文分為二:

甲先、略標章門

將釋此經,五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教攝,三宗趣通局,四略釋題名,五詳解文義。

甲後、廣釋義相五
乙初、教起緣因

初,教起因緣者,法華云:「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起信云:「有如是等八種因緣,所以造論。」今此教興,略開為十:一、為了世法虛幻故。二、為顯無為真常故。三、為破惡惱修慧故。四、為離欲患淨行故。五、為示耐苦守道故。六、為勸解怨興慈故。七、為明大乘心願故。八、為圓諸佛果覺故。九、為度眾生離苦故。十、為施教化與樂故。

乙二、藏乘教攝

二、藏乘教攝者。藏有二:一、三藏,經、律、論也。佛為弟子說八大覺,經藏所攝。二、二藏,菩薩、聲聞也。此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菩薩藏攝。乘有二:一、五乘,人、天、聲聞、辟支、菩薩也。今教菩薩常念,菩薩乘攝。二、四乘,小乘羊車、中乘鹿車、大乘牛車、一乘大白牛車也。經云八事,乃是佛菩薩覺,大乘一乘所攝。教有三:一、十二分教。契經、重頌、授記、諷頌、因緣、自說、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喻、論議也。今此「契經」、「自說」二分所攝。二、化儀十教。本末差別、依本起末、攝未歸本、本末無礙、隨機不定、顯密同時、一時頓演、寂寞無言、該通三際、重重無盡也。今屬「本末差別」教中「本分」所攝。一經始終,唯大人覺,定無異故。三、化法五教。小、始、終、頓、圓也。經云苦空無我,初教空宗所攝。又云精進廣學,分教相宗所攝。又云進趣菩提,性宗實教所攝。又云速登正覺,頓教所攝。又云念念滅罪,普濟一切,永斷常樂,圓教所攝。是知此經之義,廣大深遠也矣!

乙三、宗趣通局

三、宗趣通局者:通辨諸宗。儒教孔子宗於五常,意以修身、慎行、齊家、治國,揚名後代也。道教老子宗於自然,意以融蕩是非,齊平生死,終歸虛無也。釋教世尊宗於因緣,意以識心達本,斷惑證真,稱體起用也。小乘以生滅因緣為宗,大乘以無性因緣為宗。因緣即空,空宗也;因緣即假,相宗也;因緣即中,性宗,終頓圓也。存二以顯中,終義;泯二以顯中,頓義;混融以顯中,圓義。故一代佛教,通宗因緣也。局論此經,復有總別:總以覺觀事法,修心聖道為宗;進趣菩提,普濟一切,令諸眾生悉以大樂為趣。別有五對:一、教義。教誦八大人覺文字為宗,了達所詮八門義旨為趣。二、事理。舉八重事相為宗,顯八法理性為趣。三、境智。所緣真俗諦境為宗,能緣權實觀智為趣。四、修證。精進修道,梵行高遠為宗;直趣菩提,速登正覺為趣。五、體用。圓滿菩提,還歸覺體,常住快樂為宗;全大覺體,發真如用,普化一切為趣。如是五對,展轉相因而為生起也。

乙四、略釋題名二
丙初、經題

佛說八大人覺經

四、略釋題名者:

先隨相釋。「佛」者,梵語佛陀,此云覺者。準起信論,具有三義:一本覺,即所證理。二始覺,即能證智。三究竟覺,即智與理冥,始本不二也。又一者,自覺。覺於我空,異凡夫也。二者,覺他。覺於法空,異二乘也。三者,覺滿。覺於俱空,異菩薩也。楞嚴云: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即本師釋迦牟尼佛也。「說」者,悅也。八音四辨,暢本懷故。中論云:「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義無礙,莫不歡悅。」揀非餘人說也。「八」者,法數。「苦空,二少欲,三知足,四精進,五多聞,六布施,七梵行,八心願。即見、定、思、進、語、業、念、命八正道也。亦即理、斷、智、位、教、因、行、果八法門也。「大人」者,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如來稱為大覺世尊。「覺」者,覺悟證知也。先覺後覺,自覺覺他,名大人覺,高出凡夫二乘唯自覺者。華嚴云:「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孟子曰:「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八大人覺」者,經云:「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寶積亦云:「菩薩成就八法,於諸佛前蓮花化生。」「經」者,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說攝生也。案:五印土呼綵線、席經、井索、聖教皆名修多羅。線能貫花,經能持緯,索能汲水,教能詮義;敵對翻之,應名聖教。古德見此方聖說為經,賢說為傳,遂分借席經一義,以目西方佛說名修多羅,菩薩、羅漢說名阿毘達磨。又恐濫席經名,更加契字揀之,故名契經,甚為允當。

次作對釋,共有六義:一、通別。經字,通也,通餘經故。佛等,別也,別諸部故。二、人法。佛說,人也。八覺,法也。三、一多。就法中,八者,多也;大人覺,一也。不離一覺觀故。四、能所。人為能,覺為所。經云:大人之所覺悟。五、名德。人則共有虛名,大乃獨成實德。六、應感。就人中,佛者,應也,顯我能應法主也;說者,感也,悅彼所感機宜也。

三、離合釋。佛之說經,依主釋。佛說有八大人覺經,有財釋。八大人覺經,帶數釋。八大人覺即經,持業釋。佛說八大人覺經,非法華、論、四分律,相違釋也。

四、立名釋。諸經得名,或人、或處、或法、或喻,乍單、乍複、乍具、乍缺。此經以人法受稱也。

則一題名,具四門義。釋題尚爾,況經文耶!

丙二、譯人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後漢」,標朝代;對前高祖,稱名曰後。「安息」,出處所,揀非餘國土也。「沙門」,人也。此言功勞,修八正道,有多功勞故;秦言勤行,勤行八覺,進取涅槃故。「安世高」,字也。「譯」者,翻譯,謂翻梵天之語,轉成漢地之言,音雖似別,義則大同也。傳云:姓安,名清,字世高,安息國王子也。當嗣位,讓國於叔,而求出家。博曉經綸,七曜五行、醫方異術,無不綜達。既而遊方,遍歷諸國。行見群燕,忽謂伴曰:「燕云,應有送食者。」頃之,果有致焉。漢桓帝建和二年,來到中夏。通習華言,宣譯佛經二十九部,凡一佰七十六卷。多有神跡,自稱:「先身已經出家。有一同學多瞋,乃與辭訣云:『我當往廣,畢宿世之對。』既而適廣州,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乃延頸受刃無懼。少年殺之,觀者駭異。已而神識還為安息王子。今來遊化,度昔同學。」靈帝建寧四年,關洛擾亂,乃附舟過廬山,行達郱亭湖。廟神極靈,能分風送往來之舟。會同旅三十餘船,奉牲請福。神降祝曰:「舟有沙門,請來入廟。」告高云:「吾昔與子出家學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今為郱亭廟神,此湖千里,皆吾所轄。壽盡旦夕,當墮惡道。有絹千疋,并雜寶物,可為立法營塔,使生善處。」高向之梵語數番,即取絹物辭別。便達豫章,遂以廟物為造東寺,名曰大安,乃江淮寺塔之始也。暮有一少年,長跽高前,受其咒願。高謂眾曰:「向之少年,那郱亭廟神。得生善處,離醜惡形矣!」後於山西澤中,見一死蟒,頭尾數里。高後復到廣州,尋前害己少年。時少年尚在,高投其家,說昔日償對之事。歡喜相向,謂云:「吾猶有餘報,今當往會稽畢對。」廣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資供,隨高東遊,遂達會稽。至便入市,正值群鬥,誤傷高首,應時殞命。廣客頻驗二報,遂發心出家。精懃佛法,弘傳八大人覺經,具說世高事緣,遠近聞知,莫不歎伏。

乙五、詳解文義

道安三分,今古同遵。考此文意,似有正宗,而無序通。今以義判,仍分為三。

丙初、標八法誦念以發起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三分中,此當序分,屬發起,非證信也。八大覺事,佛菩薩本,故不待問,而自教誡。文有四句:初句,人。作成曰「為」,妙覺曰「佛」,解後曰「弟」,從生曰「子」。然有五位:一本性,二名字,三相似,四隨分,五究竟。今屬名字。依佛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允成大乘佛弟子也。次句,時。「晝夜」約日,晝三夜三也。「常」者約年,盡形不懈也。三四句,法。先,行也。「至心」,意業行;「誦念」,身口行。後,教也。八種法門,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者。服佛之服,誦佛之言,行佛之行,是佛而已矣。若晝夜不念八大人覺,豈稱佛弟子哉?!

丙二、詳八大法相以成宗分二
丁先、別釋八法以起信解八
戊初、覺身心無常,觀念真常。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此下八門,當正宗也。初門分二:

先覺知事相非真。明而不昧謂之覺,知而不迷謂之悟。於中有八:一、三世。世為遷流,流數有三:過去、未來、現在也。無常有二:一者,敗壞無常;二者,念念無常。過去諸法,恍惚如夢;現在諸法,猶如電光;未來諸法,如雲欻起。賢首疏云:「過去則無體難追,現在則剎那不住,未來則本無積聚,故曰無常。」楞嚴云:「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二、十方。國土橫遍十方,故界為方位。方位有十:四方、四維、上下也。總收國界,略為八類,謂淨穢、小大、麤妙、廣狹。不安曰危,虛浮曰脆。三界不安,猶如火宅;塵剎虛浮,喻同朝露。經云:「假使妙高山,劫盡皆散壞。大海深無底,亦復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三、四大。堅相為地大,潤濕為水大,煖觸為火大,動搖為風大。內四大為苦,外四大為空。經云:「水火風土,旋令覺知,四大各離,誰和合者?」則內四大皆苦空也。又云:「火乃燒於色,水復為爛壞,風能令散滅,四大互相違。堅濕煖動法,假名無有實,大種本無生,故無所造色。」則外四大亦苦空也。四、五陰。根塵名色,質礙為義。違順名受,領納為義。苦樂名想,取像為義。善惡名行,造作為義。是非名識,了別為義。皆曰「陰」者,蓋覆真性故。「無我」者,謂五陰中,都無我主,但形骸色、思慮心耳。楞伽云:「諸蘊業因和合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圭山云:「色有地水火風,心有受想行識,若皆是我,即成八我。翻覆推析,皆不可得。便悟此身眾緣和合,似我人相,元無我人。」欲求出離,修無我觀,斷分別我執,證我空真如,即知五陰皆空無我也。五、生死。生滅是生死之因,生死為生滅之果。天如云:「那箇生死業根,只在汝一念生滅之間。」「變異」者,遷改也。經云:「我此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決知此身,當從滅盡。」然四相遷流,有一期、剎那二種之別。以理推之,生如石女懷兒,住若陽燄翻浪,異同浮雲千變,滅猶狂花謝空。六、煩惱。虛妄相想為「虛」,假名無明為「偽」。「無主」者,謂此無明妄想,因緣和合而有,實無自性,亦無有我。觀此想念屬誰,誰使是煩惱想。歷歷見此一念想中,無有主宰,即人空慧;如幻化相,即法空慧。頌曰:「一切妄想中,因緣空無主。」七、內心。心,六識也。惡,十惱三毒也。根塵為緣,識生其中,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昏擾擾,以為性相。是故心為功之首、惡之魁也。六識頌曰:「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息心達本,無菩無惡,是一真源如如不動心矣!八、外身。形,身口也。罪,七支四種業也。本末續生,遞相為種,喻如草木,生長不絕,故云「藪」也。遺教云:「此是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智者除之,如殺怨賊。」

「如是」下,次觀察法相對治。五識照矚曰「觀」,意識尋伺曰「察」,「如是」結上八種覺悟。上乃別明,此句總攝。謂世間國土、五陰生滅、虛偽心形,皆為惡源罪藪、無常苦空、危脆無我、變滅無主者也。「漸離」者,舉第五生死,以該餘七也。若對翻之,轉無常壽命,以成十世真常;轉危脆家產,以成性土悠久;苦空大種,成五大圓融;無我陰處,成法身真我;變異生死,成不滅不生;無主虛想,成無位真人。翻惡源之心,而為菩提道心;翻罪藪之身,而為涅槃法身。如此最勝法益,非觀察覺悟,不能得成也。

戊二、覺貪欲為苦,觀念少欲。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先覺事相非真。初一句,現招苦惱。唯識云:「云何為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欲境有五:謂財、色、名、食、睡。今約希望,欲心不一而足曰多。經云:「常求諸欲境。」「苦」者,五苦中,求不得苦也。遺教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次二句,當感生死。生死,果也。疲勞,輪轉不休故。貪欲,因也。唯識云:「云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貪愛為本,欲樂為末。」圓覺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障,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佛名經云:「有愛則生,愛盡則滅。故知生死,貪愛為本。」若去貪欲之因,生死苦輪之報息矣。

「少欲」下,次觀法相對治。初句,無為樂則無苦惱。少欲而外無所貪,無為而內無所作,豈不逍遙暢快!次句,自在樂則無生死。身離生老病死,心離生住異滅,豈不解脫自在!經云:「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有少欲者,則有涅槃。」少欲既能生諸功德,無欲更受無盡益矣!

戊三、覺多求增罪,觀念知足。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先覺事非真也。初句,內存無厭足心。次句,外惟多求境物。三,漸增惡,求罪過。梵網云:「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王臣,恃作形勢,橫取錢物,名為惡求。」

「菩薩」下,次觀法對治。菩薩心者,利人為先,豈有惡求多求?故云「不爾」。念知足,如迦葉頭陀,無厭斷矣!貧樂道,若顏回陋巷,多求滅矣!此則惑障除也。空慧業,猶善現阿蘭那行,罪惡消矣!此則業障除也。惑業之因既絕,苦報之果何來?故遺教云:「汝等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

戊四、覺懈怠墜落,觀念精進。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先覺事相。懈則根身疲倦,怠則心識恣放,墜則墮下難上,落則退後不前。由此,上弘下化之功,自利利他之德,皆喪失矣!華嚴云:「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遺教云:「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清涼疏約三慧以辨懈怠:聞則聽習數息,明解不生;思則決擇數息,真智不生;修則定慧數息,聖道不生。懈怠之過,豈細小哉!

「常」下,次觀治法。初一句總。純一不雜曰精,勇往直前曰進。「常行」者,一生不退也。起信云:「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遺教云:「若勤精進,則事無難。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次三句別。初,即唯識論中攝善精進。以諸十善,破十惱惡;八萬法行,破八萬塵勞。蓋此精進觀中,無法不欲其精,無行不欲其進故。亦即起信論明勤勇精進,文云:「於諸善事,心不懈退。」淨名云:「譬如勝怨,乃可名勇。」此明見思無明怨賊,皆悉破也。二,即唯識論中被甲精進。「四魔」者:一天魔,二煩惱魔,三五陰魔,四生死魔。「摧伏」者:以知生死定為苦故,佛果決然樂故,眾生與己足可度故,由是志堅不怯,必定取辦,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亦即起信論明難壞精進,文云:「立志堅強,遠離怯弱。」寶藏論云:「決歸者,不顧其疲。決戰者,不顧其死。決學者,不顧其身。決道者,不重其事。」此其難壞相也。後,即唯識論中利樂精進。「陰」即五陰,「界」即三界。「徹」者,三界五陰如牢獄桎梏故。「出」者,剋己造修,唯日不足,直至超出陰界、得大利樂而後已也。亦即起信論明無足精進,文云:「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遠離眾苦。」此明練磨其心,修二利行,堅固熾然,總無厭足,畢竟超出,成最勝樂也。「破」治怠失,「摧」治懈失,「出」治墜失,精進法門廣矣!大矣!

戊五、覺愚癡無智,觀念多聞。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先覺事相。六識茫昧無知曰愚,五根昏迷不曉曰癡。愚為惑惱之首,癡是惡業之元,因也。無明事理,從冥入冥,生死險道受苦不斷,背去三寶,貧無福慧,不識苦盡道,不知求解脫,果也。

「菩薩」下,次觀治法。廣學,博究三藏也。多聞,聽講十二部也。增慧,無觀不習故。成辯,無經不誦故。聞即聞慧,身根聰也。智即思慧,意識通也。辯即修慧,口舌利也。上三句自度,此「教化」句度他。「一切」,不揀道俗賢愚,五性三根,普皆化導也。末一句自他均利也。他得開通佛法樂,自得增明教觀樂;又自他現得六根通利樂,當得三德安住樂。並以出世大道,揀非世間小果,故云「大」也。四弘對之:聞即法門,智即煩惱,教即眾生,樂即佛道。前二治愚癡,後二治生死。

戊六、覺貧苦結怨,觀念施善。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先覺事。財產缺乏為「貧」,饑寒逼迫為「苦」。「多怨」者,上則怨天,下則怨人,內則怨於父母妻子,外則怨於師友親鄰。書云:「貧而無怨難。」「結惡緣」者,苦境怨心,一時交接,諸惡業緣,無不備造。所謂慳惜己物,貪求人財;嫉妒其富,瞋恨其貴;起諸邪見,撥無因果;好勇鬥狠,欺長凌幼。由此父子不和,夫妻反目。孟子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而云「橫」者,儒云: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佛云:今感貧富貴賤之報,皆因前世壓施敬慢之業。與人結諸怨尤,豈不枉造,空作惡耶?

「菩薩」下,次觀法。孔子曰:「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孟子曰:「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今開四法,即是去貧之道、得爵之術也。一、布施。經言:「為人貧困,從慳貪中來;為人大富,從布施中來。」故以施治貧也。有二:財則四事七珍,乃至一縷一麻;法則五教三乘,片言片行。老子曰:「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一言可以興邦,則法施之拔苦與樂,誠不可較量也。二、等念。經言:「有親則有怨,離親即離怨。」今以同體慈悲、怨親平等觀之,善與人同,樂取於人,求仁得仁,何怨之有?孟子云:「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故以等治怨也。三、不念。如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是以有舊惡者,當與勸釋,不得加報也。四、不憎。如子張之尊賢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以見惡逆者,當與教誡,不得痛絕也。三四治結惡。四法一修,貧苦無不離矣!

戊七、覺五欲過患,觀念梵行。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初覺事。「五欲」者,五塵欲也。「過患」者,煩惱過也。欲是境,患是心,由外塵欲,牽起愛心。瑜伽云:「欲有二種:一事境欲,二煩惱欲」經云:「由於欲境,起諸違順。」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如五百仙,聞甄陀女歌,而失禪定;一角老,為婬女騎頸,而無神通;夏以妹喜,商以妲己,周以褒似,並亡其國。凡為道者,須知過罪,當訶責也。世樂有十:謂女色、財寶、聲名、飲食、睡眠、家宅、田園、衣服、眷屬、官貴。圓覺疏開為四相:一、內愛欲。緣自身形,按拭摩觸,起諸染著。二、外愛欲。緣他男女,姿態妖艷,念念貪愛。三、內外愛欲。於自他身,柔軟細滑,攀緣不捨。四、遍一切處愛欲。緣於一切五欲塵境,生結縛心。「不染」者,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也。大論云:「五欲無樂,如狗嚙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執風炬。五欲害人,如踐毒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擊石火。」禪經偈云:「智者應觀身,不貪染世樂。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涅槃。」豈可入道則淨,涉俗便染耶?

「常」下,次觀法。有五:一、衣缽。迦葉受頭陀法,衣但糞掃三衣,食常次第乞食,器即香爐、錫杖、念珠、澡瓶。梵網云:「菩薩行頭陀時,此十八物常隨其身。」二、出家。阿蘭若處,離於聚落,放牧聲絕,無諸憒鬧。此則出五欲塵染之家,入一真寂靜之家。曰「志願」者,身雖俗家,心實佛家也。四句揀之:一心形俱不出家,二心形俱出家,三心出形不出,四形出心不出;今當第三句。此二治「為俗」。四十二章經云:「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三、守道。謂守涅槃清淨之道,出離生死濁海;守菩提潔白之道,解脫煩惱淤泥。此一治「五欲過患」。四、梵行。有三:一明悟欲心,二潔淨欲身,三不犯欲塵。出世第一,如梵天行,高超六欲,遠越釋天。如諸佛所說,一心一意行,數息在禪定,是名行頭陀。此一治「不染世樂」。五、慈悲。慈,與一切之樂;悲,拔一切之苦。若非一味法雨,何能三根普潤?此句總治三種也。配四法門:初、二理,三果,四行,五教也。問:二七何別?答:二約能緣,莫起多欲心也;七約所緣,莫染五塵欲也。

戊八、覺生死苦惱,觀念心願。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先覺事相。「生死」者,三界內外,有二種生死,稱為苦海:第一、分段生死。即六道眾生,四大所成身體,有分齊段落,受其生生滅滅。第二、變易生死。即聲聞菩薩,雖離分段之身,未得圓證法身常寂,不免四相遷流,因移果易。「熾然」者,楞嚴云:「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苦惱無量」者:苦有三苦、八苦、一百一十苦,惱有六惱、十惱、八萬四千惱。問:前後何別?答:初明一切生死,虛幻不實;二明自他生死,因貪欲起;五明自己生死,愚迷癡受;八明眾生生死,發心普濟。又,四明自己多欲,便多苦惱;六明自他貧苦,多怨結惡;七明一切五欲,皆有過患;八明眾生苦惱,誓願代受。故前後不同也。四句揀之:謂一人受一生死苦惱,一人受多生死苦惱,多人受一生死苦惱,多人受多生死苦惱。復有四句:謂同業同報,別業別報,同業別報,別業同報。故如火之熾然、空之無量。

「發」下,次觀法相。初二句,發心濟一切出生死。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三心四願,乃菩薩之初因也。起信云:「發心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故云「普濟」。次,「願代」二句,立願代眾生受苦惱。還源觀云:普代眾生受苦者,謂修諸行法,不為自身,但欲廣利群生。冤親平等,普令斷惡,備修萬行,速證菩提。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問:眾生無量,業苦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亡果喪,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途,名為普代眾生受苦惱也。後,「令諸」二句,誓令與無上二果樂。起信云:「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賢首疏云:「苦者:二死煩惱苦也。樂者: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非求者,非欲令其求於後世人天利樂。」長水記云:「凡諸菩薩有所作為,皆為眾生離苦得樂。」此令轉滅煩惱生死,得此菩提涅槃,一得永得,大患永滅,超度四流,不亦樂乎!然上離苦,是菩薩大悲;此令得樂,是菩薩大慈。至覺之心,於焉備矣!

丁後、總結三覺以成行證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先結前八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前七自利,第八利他,故屬諸佛一乘、菩薩大乘之事,非比自利小乘、界內人天乘輕細事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然事為所觀境,覺為能知心;佛是滿覺、先覺、果覺,菩薩是始覺、後覺、因地覺也。

「精」下,次起後三覺。初四句自覺,「復還」下覺他,合則三覺同矣!又「精進」,四法。「行道」,正助道品也,三法。「慈悲」,七法。「修慧」,二空觀智也,五法。「法身」,無為法性也,經云:「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洄流,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當第一。「涅槃」,秦言滅度,義翻圓寂。唯識明四種:一性淨涅槃,二有餘涅槃,三無餘涅槃,四無住涅槃;今屬後二也。當第二。復還生死海,代受苦惱,八也。度脫惡眾生,怨親平等,六也。上乃自覺。「八事」下,以前等覺他。八事開導,五六也。覺苦,一八也。離欲,二七也。修道,三四也。修習自心,人於聖道。故肇師曰:「佛者,何也?蓋窮理盡性,大覺之稱也。生死長寢,莫能自覺;自覺覺彼,其唯佛也。」佛地論云:「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故名為佛。」今依八事覺之,豈有不成正覺也哉?

丙三、結八門利益以廣通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此當流通分也。初舉能修法行;「於念」下,次顯所獲勝益。略開有五:一、滅罪。罪業為因,苦報為果,修行斷惑,罪滅福生矣!二、趣果。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必須多聞廣慧而進。今誦八大人覺,自到菩提覺道。經云:「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三、成覺。迅疾曰「速」,成證曰「登」,中直曰「正」,種智曰「覺」。過五十五菩提路已,方盡妙覺,成無上道,坐華王座,名登正覺。四、斷死。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也。五、住樂。約三身釋:法性身土,無為不動真常樂故;受用身土,具足無量快樂相故;變化身土,相續不斷諸法樂故。廣開為八:一二果成證樂,二依正常然樂,三恒見諸佛樂,四時聞妙法樂,五賢聖相會樂,六眾生離苦樂,七願行廣大樂,八本覺真常樂。三德配之:念念滅罪,解脫德也;菩提正覺,般若德也;永斷常樂,法身德也。三德五益,唯此經為然,可不誦習而力行之?!

佛說八大人覺經疏竟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悟顯法師開示 什麼是眾生




悟顯法師開示

什麼是眾生

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在有情分上,帶著煩惱習氣而和合,所以叫做眾生;執著四大為我的身體,在這個地水火風所成的身上,生起我見、我愛、我慢,認為是我的心。執著這個身是我,只要身體產生病痛,就要起煩惱,肚子餓了就要殺生養命,所以造很多的業。學佛人身體有病痛的時候,更應該提起道心,一心一意的稱念佛號,相信諸佛菩薩本願的威神加持,這樣業障才會消。很多人學了佛,因為生了一點病,就以為學佛會有業障現前,他就不學了,殊不知這是重業輕報,把我們過去深重的業,用一點頭痛、咳嗽、腳痛、手痛…等等不舒服,給報掉了,看看這世間,到底是學佛人生病的多,還是不學佛人生病的多。可以去醫院看看裡面的病人是吃素學佛的多,還是不學、不吃素的人多。可想而知,一定是學佛的人比較少!學佛吃素少病,有時一點點痠痛或不舒服而已,但是如果在這裡退心,生起了煩惱,那真的是被業障給障礙住了。有時候或許生點小病也沒有關係,即使是生場大病,那正好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念佛迴向文中的,「願生西方淨土中」,這句話就在大家生病的時候,勘驗是不是真正願生,是不是有真放下,真正有發心,病苦來了不會害怕,要把病苦當作是考試,所謂:「借彼魔惱,堅我願力」,病苦如同魔惱,愈是痛苦,願力愈要堅固,「只要將猛,不怕賊強」,這個「猛將」就是我們一顆堅固的道心,煩惱再多,病苦磨得再厲害也不怕。

像「蓮池海會」或「念佛感應見聞記」裡往生的公案,有一位居士,身上長「瘡」,莫名其妙的怪病,長六個,每天流血,沒辦法吃東西,一旦吃了他的傷口就開始痛,有一天他聽到念佛法門,無比的歡喜,提起佛號一直念、一直念,至誠懇切念到忘我,就這樣過了四十八天,有一天早上醒來跟他母親講,他說:「我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他媽媽盛了稀飯給他吃,他吃下去之後,他想:奇怪了!肚子怎麼不痛了,衣服一掀開,六個瘡全好了,一點痕跡都沒有,這叫至誠感通!這是真人真事的公案,就看自己有沒有願心,有沒有道力,是否一心一意念佛!你念為什麼沒有效?因為你的心不專,心不真誠,所以平常就要訓練,就要有這樣的功夫,那位居士善根福德因緣深厚,所以感應也殊勝不可思議,真的是「萬病癒於阿伽」!阿彌陀佛就是「阿伽陀藥」,是不死藥!肉身會壞,念了佛號,你的法身現前常住,阿彌陀佛跟雪山的藥王一樣,叫做「善見」,能見到佛就沒事了,所有的無明、塵沙、見思,這「三惑」統統都斷除。永明大師講:「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只看自己信不信得過,有沒有用心念,不要遇到一點病苦,身體不舒服就退失了道心,那就太可惜了!

三皈依很重要,讓我們大概了解佛法修行的綱領;皈依不是皈依哪一位法師,不是搞門戶!皈依是皈依佛陀,皈依佛法,皈依出家眾,皈依僧,僧就是落實佛法的人,不光只是形象,只要是落實佛法的人,都可以作為依止,這就是出家人。出家有分四種,一種是最好的,「出家的出家」,形象出家,心也出家。另外一種是,「出家的在家」,形象出家,心裡在家,形象還有一點功德。第三種也不錯,「在家的出家」,形象在家,心裡出家。最糟糕的就是,「在家的在家」,就是一般有學佛樣子的在家人。有這四種出家人。希望大家能夠做出家的出家或在家的出家,這樣學佛你就會法喜充滿,就知道佛法對我們的重要性。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卷下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卷下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初業菩薩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當捨何法。當修何法。未生慧力能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初業菩薩既出家已。欲令慧力而得增長。當於利養知其過失。應須捨離。若好憒鬧世俗言話。耽著睡眠廣營眾務。樂諸戲論。如是過失皆應遠離。是故應捨利養。修於少欲。捨諸憒鬧樂於寂靜。捨諸世話觀於實義。初夜後夜遠離睡眠。觀察思惟隨行修習。捨於眾務及諸戲論。修出世道慈念眾生。

彌勒。初業菩薩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是法應捨。是法應修。何以故。彌勒。彼諸菩薩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不捨利養。不修少欲。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無有是處。不捨憒鬧。不住寂靜。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亦無是處。不捨世話。不觀實義。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無有是處。初夜後夜。耽著睡眠曾不覺悟。繫念思惟不捨眾務。好諸戲論。於出世道不能修行。於諸眾生不生慈念。未生慧力當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長。亦無是處。

彌勒。是故菩薩。未得慧力而欲得者。應捨諸法。當須捨離。應修諸法。當須修習。何以故。菩薩智慧從因緣生。若無因緣終不能生。因緣和合爾乃得生。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利養中過。若觀察時。能令菩薩樂於少欲不生熱惱。佛言彌勒。初業菩薩當觀利養。生貪欲故。當觀利養。壞失正念生瞋恚故。當觀利養。念其得失生愚癡故。當觀利養。能生高下嫉妒心故。當觀利養。於親友家慳吝耽著生誑惑故。當觀利養。成就愛味生諂曲故。當觀利養。捨四聖種無慚愧故。當觀利養。一切諸佛所不許可。數習憍逸生高慢故。

當觀利養。於勝福田起於輕慢為魔黨故。當觀利養。眾惡根本諸善壞故。當觀利養。多所貪著猶霜雹故。當觀利養。於親友家瞻候顏色生憂惱故。當觀利養。愛物損壞憂心亂故。當觀利養。於四念處多所忘失白法羸故。當觀利養。於四正勤多有退失。能令一切他論勝故。當觀利養。自言已得神通智慧違背生故。當觀利養。先後得失怨憎生故。當觀利養。互相瞋嫌說其過惡多覺觀故。當觀利養。為於活命營諸世業。計度思惟安樂減故。當觀利養。乃至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心如婬女能退失故。當觀利養。捨離智斷。墮於地獄。餓鬼畜生。閻摩羅界。諸惡道故。當觀利養。與提婆達多烏陀洛迦。同於法住。墮惡道故。

彌勒。初業菩薩。如是觀察利養過失。樂於少欲。不生熱惱。何以故。彌勒。少欲菩薩。於一切過皆悉不生。堪為諸佛清淨法器。而不繫屬在家出家。住於真實最勝意樂。不為卑下亦不驚怖。離諸惡道墮落畏故。無能映蔽捨耽味故。眾魔境界得解脫故。一切諸佛之所稱讚。諸天及人亦當愛羨。於諸禪定而不染著。住邊際故。其心質直無有諂曲。於五欲中亦不放逸。見其過故。如說修行能住聖種。同梵行者亦當愛樂。彌勒。若有菩薩智慧聰敏。於此功德能如是知。以勝意樂當捨利養。以勝意樂住於少欲。為斷貪愛而發起故。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憒鬧中過。若觀察時。菩薩獨處閑靜不生熱惱。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憒鬧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獨處閑靜不生熱惱。彌勒。云何名為樂於憒鬧二十種過。一者不護身業。二者不護語業。三者不護意業。四者多饒貪欲。五者增長愚癡。六者耽者世話。七者離出世語。八者於非法中尊重修習。九者捨離正法。十者天魔波旬而得其便。十一者於不放逸未曾修習。十二者於放逸行常懷染著。十三者多諸覺觀。十四者損減多聞。十五者不得禪定。十六者無有智慧。十七者速疾而得非諸梵行。十八者不愛於佛。十九者不愛於法。二十者不愛於僧。彌勒。是為菩薩觀於憒鬧二十種過。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捨離諸貪瞋  不住於憒鬧  若有專住彼  是過不應作
憍慢及覺觀  皆由憒鬧生  壞行無戒人  稱嘆於憒鬧
愚人樂世論  退失第一義  放逸多覺觀  是過不應作
比丘捨多聞  言論不如理  損減諸禪定  常思惟世間
耽著思惟者  何得於寂靜  其心常散逸  永離於正觀
速得非梵行  諠雜無儀檢  亦不曾愛佛  及愛於聖眾
棄捨離欲法  耽著非法言  我常捨千身  支分及頭目
為求無上道  聞法無厭足  是諸非法人  少聞便厭捨
我昔作國王  為求四句偈  妻子及財寶  悉皆能施與
何有於智者  而不勤聽法  我嘗捨一切  非法之戲論
為於百千劫  難得解脫故  汝等應欣樂  志求微妙法
若樂於解脫  最勝功德者  世間諸事業  皆所不應問
衣食無勝利  亦不證涅槃  當稱嘆最勝  善來諸比丘
應敷座令坐  互說諸法要  人身甚難得  隨分行白法
讀誦及禪定  汝應如是問  如來入涅槃  遺法當滅壞
比丘多放逸  樂眾棄閑靜  為飲食利養  晝夜談世話
愚人於夢中  驚怖而漂溺  自知多毀犯  當墮三惡道
應生歡喜心  獨處於閑寂  若在阿蘭若  志求無上道
不應見人過  自謂最尊勝  憍恣放逸本  莫輕下劣人
彼於遺法中  漸次而解脫  比丘雖破戒  深信於三寶
是則解脫因  不應見其過  摧伏貪瞋難  勿驚於放逸
餘習法應爾  是故不須說  若清淨比丘  伺他人過失
是最非真實  不名修正法  如理修行者  當須自觀察
求道諸比丘  捨離惡言論  常以歡喜心  獨處於閑靜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耽著憒鬧。乃有如是無量過惡。退失功德無有利益。增長煩惱墮諸惡趣遠離白法。何有菩薩求善法者。聞是過失而不樂於獨處閑靜。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世話中過。若觀察時。菩薩應住決定之義。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世話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住決定義。由觀是義不生熱惱。

彌勒。云何名為樂於世話二十種過。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聞。二者於諸諍論多起執著。三者失於正念如理作意。四者為所不應身多躁動。五者速疾高下壞於法忍。六者心常剛強禪定智慧曾不薰修。七者非時而語言論所纏。八者不能堅固證於聖智。九者不為天龍之所恭敬。十者為辯才者常懷輕賤。十一者為身證者之所呵責。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懷悔恨。十三者心多疑惑搖動不安。十四者猶如倡妓隨逐音聲。十五者染著諸欲隨境流轉。十六者不觀真實誹謗正法。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稱遂。十八者其心不調為人棄捨。十九者不知法界隨順惡友。二十者不了諸根繫屬煩惱。彌勒。是為菩薩樂於世話二十種過。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憍傲於多聞  執著諸諍論  失念不正知  是名世話過
遠離正思惟  身心不寂靜  退失於法忍  是名世話過
其心不調順  遠離奢摩他  及毗缽舍那  是名世話過
不尊敬師長  愛樂於世論  智慧不堅固  是名世話過
諸天不恭敬  龍神亦復然  退失於辯才  是名世話過
聖者常呵責  如是耽著人  唐捐於壽命  是名世話過
諸行皆缺減  遠離大菩提  命終生憂苦  是名世話過
疑惑心動搖  猶如風吹草  智慧不堅固  是名世話過
譬如倡妓人  讚說他勇健  彼人亦復然  是名世話過
隨逐世語言  染著諸欲境  常行於邪道  是名世話過
希求心不遂  諂曲多諍論  遠離於聖行  是名世話過
愚人得少利  其心常搖動  如猿猴躁擾  是名世話過
智慧多退失  無有覺悟心  愚者所攝持  是名世話過
迷惑於眼耳  乃至意亦然  常與煩惱俱  是名世話過
愚人樂世話  盡壽常空過  不如思一義  獲利無有邊
譬如甘蔗味  雖不離皮節  亦不從皮節  而得於勝味
皮節如世話  義理猶勝味  是故捨虛言  思惟於實義
智慧諸菩薩  能知世話過  常愛樂思惟  第一義功德
法味及義味  解脫第一味  誰有智慧者  心不生欣樂
是故應棄捨  無利諸言話  常樂勤思惟  殊勝第一義
如是第一法  諸佛所讚歎  是故明智人  當樂勤修習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說世話過失。思惟勝義利益功德。世尊。何有菩薩。求於如來真實智慧。而復樂於虛誑世話。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睡眠中過。若觀察時。菩薩應當發起精進不生熱惱。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睡眠過失有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發起精進意樂無倦。

彌勒。云何名為樂於睡眠二十種過。一者懈怠嬾惰。二者身體沉重。三者顏色憔悴。四者增諸疾病。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體生瘡皰。八者不勤修習。九者增長愚癡。十者智慧羸劣。十一者皮膚闇濁。十二者非人不敬。十三者為行愚鈍。十四者煩惱纏縛。十五者隨眠覆心。十六者不樂善法。十七者白法減損。十八者行下劣行。十九者憎嫌精進。二十者為人輕賤。彌勒。是為菩薩樂於睡眠二十種過。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身重無儀檢  懈怠少堪任  顏色無光澤  是樂睡眠過
彼人常病惱  風黃多積集  四大互違反  是樂睡眠過
飲食不消化  身體無光潤  聲嘶不清徹  是樂睡眠過
其身生瘡皰  晝夜常昏睡  諸蟲生機關  是樂睡眠過
退失於精進  乏少諸財寶  多夢無覺悟  是樂睡眠過
癡網常增長  樂著於諸見  熾盛難療治  是樂睡眠過
損減於智慧  增長於愚癡  志意常下劣  是樂睡眠過
彼住阿蘭若  常懷懈怠心  非人得其便  是樂睡眠過
蒙憒失正念  諷誦不通利  說法多廢忘  是樂睡眠過
由癡起迷惑  住於煩惱中  其心不安樂  是樂睡眠過
功德皆損減  常生憂悔心  增長諸煩惱  是樂睡眠過
遠離諸善友  亦不求正法  常行非法中  是樂睡眠過
不欣求法樂  損減諸功德  遠離於白法  是樂睡眠過
彼人心怯弱  恒少於歡喜  支分多羸瘦  是樂睡眠過
自知身懈怠  嫉妒精進者  樂說其過惡  是樂睡眠過
智者了其過  常離於睡眠  愚人增見網  無利損功德
智者常精進  勤修清淨道  離苦得安樂  諸佛所稱嘆
世間諸伎藝  及出世工巧  皆由精進力  智者應修習
若人趣菩提  了知睡眠過  安住精進力  覺悟生慚愧
是故諸智者  常生精進心  捨離於睡眠  守護菩提種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樂著睡眠乃有如是無量過失。若有聞者。不生憂悔厭離之心。發起精進。當知是人甚大愚癡。若有菩薩。為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聞說如是真實句義。功德利益。於諸善法。而生懈怠。不起精進住菩提分。無有是處。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眾務中過。若觀察時。令諸菩薩不營眾務勤修佛道。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樂營眾務二十種過。若觀察時。能令菩薩不營眾務勤修佛道。

彌勒。云何名為二十種過。一者耽著世間下劣之業。二者為諸讀誦修行比丘之所輕賤。三者亦為勤修禪定比丘之所呵責。四者心常發起無始生死流轉之業。五者虛食居士及婆羅門淨心信施。六者於諸財物心懷取著。七者常樂廣營世間事務。八者念其家業常懷憂嘆。九者其性狠戾發言麤獷。十者心常懷念勤修家業。十一者愛著諸味增長貪欲。十二者無利養處不生歡喜。十三者多生惱害障礙之業。十四者常樂親近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十五者但念衣食而度晝夜。十六者數問世間所作事業。十七者常樂發起非法語言。十八者恃營眾務而起憍慢。十九者但求人過不自觀察。二十者於說法者心懷輕賤。彌勒。是為菩薩樂營眾務二十種過。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安住下劣業  遠離殊勝行  退失大利益  是名眾務過
樂讀誦比丘  及修禪定者  一切皆呵責  是名眾務過
常行生死業  捨離解脫因  虛受於信施  是名眾務過
樂受諸財寶  不得生憂惱  住於下劣行  是名眾務過
是人多愛染  往來婬女家  如鳥入樊籠  是名眾務過
常憂嘆家業  恒懷熱惱心  出言人不信  是名眾務過
不受尊者教  違矩而輕賤  毀犯清淨戒  是名眾務過
其心多憶想  勤營於世業  不能修智斷  是名眾務過
貪心恒熾盛  樂著於諸味  曾無知足心  是名眾務過
得利生歡喜  無利便憂惱  貪吝無仁心  是名眾務過
惱害無慈愍  增長諸惡業  愛蔓相纏縛  是名眾務過
遠離於師長  親近惡知識  擯斥持戒人  是名眾務過
晝夜無餘想  唯念求衣食  不樂諸功德  是名眾務過
常問世間智  不樂出世言  耽愛於邪說  是名眾務過
自恃知眾務  輕慢諸比丘  猶如狂醉人  是名眾務過
常伺求他短  不自見其過  輕毀有德人  是名眾務過
如是愚癡者  無有善方便  輕慢說法者  是名眾務過
如是下劣業  具足諸過失  何有智慧人  愛樂而修習
清淨殊勝業  具足諸功德  是故有智人  愛樂常修習
若樂下劣業  智者當呵責  如人捨多財  貪求於少分
是故明智人  當捨下劣業  應求勝上法  諸佛常稱歎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彼諸菩薩捨離殊勝精進之業。而乃發起下劣之事。當知是人。甚為少智覺慧微淺。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實言告汝。若有菩薩不修諸行。不斷煩惱。不習禪誦。不求多聞。我說是人非出家者。彌勒。若有勤修智斷行者。智出生者。智成就者。不作世業營眾務者。我說是人。住如來教。若有菩薩。樂作世業營於眾務。為所不應。我說是人住於生死。是故菩薩不應親近。

彌勒。若有菩薩。多營眾務造七寶塔。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如是菩薩。不能令我而生歡喜。亦非供養恭敬於我。彌勒。若有菩薩。於波羅蜜相應之法。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修行為人演說。是人乃為供養於我。何以故。諸佛菩提從多聞生。不從眾務而得生也。

彌勒。若有菩薩勤營眾務。令彼讀誦修行演說諸菩薩等營於眾務。當知是人。增長業障無諸福利。何以故。如是所說三種福業。一切皆從智慧而生。是故彌勒。營事菩薩。於彼讀誦修行演說諸菩薩所。不應障礙為作留難。讀誦修行演說菩薩。於修禪定諸菩薩所。不應障礙為作留難。

彌勒。若一閻浮提營事菩薩。於一讀誦修行演說菩薩之所。應當親近供養承事。若一閻浮提讀誦修行演說諸菩薩等。於一勤修禪定菩薩。亦當親近供養承事。如是善業。如來隨喜。如來悅可。若於勤修智慧菩薩。承事供養。當獲無量福德之聚。何以故。智慧之業無上最勝。超過一切三界所行。是故彌勒。若有菩薩發起精進。於智慧中當勤修習。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善說初業菩薩樂於憒鬧、世話、睡眠、眾務、過失。世尊。云何名為戲論中過。若觀察時令諸菩薩當得住於寂靜無諸諍論。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戲論過失。無量無邊。我今略說有二十種。云何名為二十種過。一者於現在生多諸苦惱。二者增長瞋恚退失忍辱。三者為諸怨對之所惱害。四者魔及魔民皆生歡喜。五者未生善根皆悉不生。六者已生善根能令退失。七者增諸鬥諍怨競之心。八者造作地獄惡趣之業。九者當得醜陋不善之果。十者舌不柔軟言詞謇澀。十一者所受教法不能憶持。十二者於未聞經聞之不悟。十三者諸善知識皆悉捨離。十四者諸惡知識速當值遇。十五者修行於道難得出離。十六者不悅意語數數常聞。十七者在在所生多諸疑惑。十八者常生難處不聞正法。十九者修行白法多有障礙。二十者於所受用多諸怨嫉。彌勒。是為菩薩耽著戲論二十種過。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現生常苦惱  離忍多瞋恚  怨讎生害心  是名戲論過
魔及魔眷屬  皆生歡喜心  喪失諸善法  是名戲論過
未生善不生  常住於鬥諍  造於惡趣業  是名戲論過
身形多醜陋  生於下劣家  發言常謇澀  是名戲論過
聞法不能持  或聞不入耳  常離諸善友  是名戲論過
值遇惡知識  於道難出離  常聞不順語  是名戲論過
隨彼所生處  常懷疑惑心  於法不能了  是名戲論過
常生八難中  遠離無難處  具足無利益  是名戲論過
於善多障礙  退失正思惟  所受多怨嫉  是名戲論過
如是諸過失  皆因戲論生  是故有智人  速疾當遠離
如是戲論者  難證大菩提  是故有智人  亦應不親近
戲論諍論處  多起諸煩惱  智者應遠離  當去百由旬
亦不近於彼  造立諸舍宅  是故出家人  不應住諍論
汝等無田宅  妻子及僮僕  乃至榮位等  何緣興諍論
出家住寂靜  身被於法服  諸仙咸敬事  當修忍辱心
如是戲論者  增長毒害心  當墮於惡趣  是故應修忍
囚禁及繫縛  刑害而捶楚  如是等諸苦  皆由諍論生
如是戲論者  常遇惡知識  名稱不增長  曾無歡喜心
若捨於諍論  無能伺其便  眷屬不乖離  常遇於善友
於乘得清淨  業障盡無餘  摧伏於魔軍  勤修忍辱行
諍論多諸過  無諍具功德  若有修行者  當住於忍辱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說如是過失。令諸菩薩生覺悟心。世尊。於後末世五百歲中。頗有菩薩。聞說如是諍論過失。能生憂悔離煩惱不。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於後末世五百歲中。少有菩薩。能生憂悔捨離煩惱。多有菩薩。其心剛強不相尊敬。懷增上慢互相是非。聞說如是甚深義趣殊勝功德。雖復受持讀誦演說。由是菩薩業障深重。不能得生殊勝功德。便於是經疑惑不信。不復受持為人演說。

時魔波旬見是事已。為誑惑故作比丘像。來到其所。說如是言。此諸經典皆是世俗。善文詞者之所製造。非是如來之所宣說。何以故。此經所說功德利益汝皆不得。由魔波旬如是誑惑。於此空性義利相應甚深契經。心生疑惑起諸諍論。不復受持讀誦演說。

彌勒。彼諸愚人不能了知。由自業故。不能獲彼殊勝功德。自業消已。決定當得如是功德。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等為十。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彌勒。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彌勒。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開示演說如來真實功德。發起菩薩殊勝志樂。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受持。佛告阿難言。此經名為發起菩薩殊勝志樂。亦名彌勒菩薩所問。以是名字汝當受持。佛說此經已。彌勒菩薩及諸聲聞。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卷上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奉詔譯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奈城仙人住處施鹿苑中。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復有五百諸菩薩眾。

是時眾中多有菩薩。業障深重諸根闇鈍。善法微少好於憒鬧。談說世事耽樂睡眠。多諸戲論廣營眾務。種種貪著為所不應。妄失正念修習邪慧。下劣精勤行迷惑行。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在於會中見諸菩薩具足如是不善諸行。作是念言。此諸菩薩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皆已退轉。我今當令是諸菩薩。覺悟開曉生歡喜心。作是念已。即於晡時從禪定起。往到其所共相慰問。復以種種柔軟言詞。為說法要令其歡喜。因告之曰。諸仁者云何汝等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而得增長不退轉耶。

是諸菩薩同聲白言。尊者。我等今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無復增長唯有退轉。何以故。我心常為疑惑所覆。於無上菩提不能解了。云何我等當作佛耶不作佛耶。於墮落法亦不能了。云何我等當墮落耶不墮落耶。以是因緣善法欲生。常為疑惑之所纏覆。

爾時彌勒菩薩。而告之曰。諸仁者。可共往詣如來應供正遍知所。而彼如來。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具足成就無障礙智解脫知見。以方便力。善知一切眾生所行。當為汝等隨其根性種種說法。是時五百眾中有六十菩薩。與彌勒菩薩。往詣佛所。五體投地頂禮佛足。悲感流淚不能自起。彌勒菩薩。修敬已畢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等應起。勿復悲號生大熱惱。汝於往昔造作惡業。於諸眾生以暢悅心。瞋罵毀辱障惱損害。隨自分別。不能了知業報差別。是故汝等。今為業障之所纏覆。於諸善法不能修行。

時諸菩薩聞是語已從地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善哉世尊。願為我等說此業障。我等知罪當自調伏。我從今日更不敢作。

爾時佛告諸菩薩言。善男子。汝曾往昔於俱留孫如來法中。出家為道。自恃多聞修持淨戒。常懷憍慢傲逸之心。又行頭陀少欲知足。於是功德復生執著。爾時有二說法比丘。多諸親友名聞利養。汝於是人以慳嫉心。妄言誹謗行婬欲事。是時法師親友眷屬。由汝離間說其重過。皆令疑惑不生信受。彼諸眾生於是法師。無隨順心斷諸善根。是故汝等由斯惡業。已於六十百千歲中。生阿鼻地獄。餘業未盡。復於四十百千歲中。生等活地獄。餘業未盡。復於二十百千歲中。生黑繩地獄。餘業未盡。復於六十百千歲中。生燒熱地獄。從彼歿已還得為人。五百世中生盲無目。以殘業故。在在所生常多蒙鈍。忘失正念障覆善根。福德微少形容醜缺。人不喜見。誹謗輕賤戲弄欺嫌。常生邊地貧窮下劣。喪失財寶資生艱難。不為眾人尊重敬愛。從此歿已。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還於邊地下劣家生。匱乏飢凍為人誹謗。忘失正念不修善法。設欲修行。多諸留難。雖暫發起智慧光明。以業障故。尋復還沒。汝等從彼五百歲後。是諸業障爾乃消滅。於後得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時彼佛當為汝等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諸菩薩等。聞佛所說舉身毛豎。深生憂悔便自抆淚。前白佛言。世尊。我今發露悔其過咎。我等常於菩薩乘人。輕慢嫉恚及餘業障。今於佛前如罪懺悔。我等今日於世尊前發弘誓願。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見有違犯舉露其過。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戲弄譏嫌恐懼輕賤。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見在家出家菩薩乘人。以五欲樂遊戲歡娛。見受用時。終不於彼伺求其過。常生信敬起教師想。若不爾者。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慳親友家及諸利養。惱彼身心令其逼迫。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以一麤言令其不悅。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菩薩乘人。晝夜六時不勤禮事。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為欲護持此弘誓故不惜身命。若不爾者。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聲聞及辟支佛。以輕慢心。謂於彼等不勝於我。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不善能摧伏其身。生下劣想。如旃陀羅及於狗犬。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自讚歎於他毀呰。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不怖畏鬥諍之處。去百由旬如疾風吹。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若於持戒多聞頭陀。少欲知足一切功德。身自炫曜。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世尊。我從今日至未來際。所修善本不自矜伐。所行罪業慚愧發露。若不爾者。我等則為欺誑如來。

爾時世尊讚諸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說如是覺悟之法。善發如是廣大誓願。能以如是決定之心。安住其中。一切業障皆悉消滅。無量善根亦當增長。

佛復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彌勒。若有菩薩為欲清淨諸業障者。當發如是廣大誓願。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頗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護持此願。當得圓滿不退轉耶。

佛告彌勒菩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行菩薩道護持此願。寧捨身命終不缺減令其退轉。

爾時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幾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若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當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何等為四。所謂於諸眾生不求其過。見諸菩薩有所違犯終不舉露。於諸親友及施主家。不生執著。永斷一切麤獷之言。彌勒。是為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不求他過失 亦不舉人罪 離麤語慳吝 是人當解脫

彌勒。復有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當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何等為四。所謂不應親近懈怠之人。捨離一切憒鬧之眾。獨處閑靜常勤精進。以善方便調伏其身。彌勒。是為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法欲滅時。成就四法。安隱無惱而得解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捨於懈怠 遠離諸憒鬧 寂靜常知足 是人當解脫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是故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時。欲自無惱而解脫者。除滅一切諸業障者。應當捨離憒鬧之處。住阿蘭若寂靜林中。於不應修而修行者。及諸嬾惰懈怠之屬。皆當遠離。但自觀身不求他過。樂於恬默。勤行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行。若欲於彼諸眾生等。深生憐愍多所饒益。應以無希望心清淨說法。

復次彌勒。若菩薩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不著名聞利養果報。以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廣宣正法。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云何名為二十種利。所謂正念成就。智慧具足。有堅持力。住清淨行。生覺悟心。得出世智。不為眾魔之所得便。少於貪欲。無有瞋恚。亦不愚癡。諸佛世尊之所憶念。非人守護。無量諸天加其威德。眷屬親友無能沮壞。有所言說人必信受。不為冤家伺求其便。得無所畏。多諸快樂。為諸智人之所稱嘆。善能說法眾人敬仰。彌勒。是為菩薩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不著名聞利養果報。行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以無希望心清淨說法。

復次彌勒。若菩薩以無希望心行法施時。不著名聞利養果報。以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廣宣正法。又能成就二十種利。云何名為二十種利。所謂未生辯才而能得生。已生辯才終不忘失。常勤修習得陀羅尼。以少功用善能利益無量眾生。以少功用令諸眾生起增上心恭敬尊重。得身口意清淨律儀。超過一切惡道怖畏。於命終時心得歡喜。顯揚正法摧伏異論。一切豪貴威德尊嚴。猶自不能有所窺望。何況下劣少福眾生。諸根成就。無能映蔽。具足攝受殊勝意樂。得奢摩他。毗婆舍那。難行之行皆得圓滿。發起精進。普護正法。速疾能超不退轉地。一切行中隨順而住。彌勒。是為菩薩當得成就二十種利。不著名聞利養果報。行饒益事而為上首。常為眾生以無希望心清淨說法。

佛告彌勒。汝觀未來後五百歲。有諸菩薩甚為無智。行法施時。若有利養生歡喜心。若無利養不生歡喜。彼諸菩薩為人說法。作如是心。云何當令親友檀越歸屬於我。復更念言。云何當令在家出家諸菩薩等。而於我所生淨信心。恭敬供養衣服飯食臥具湯藥。如是菩薩。以財利故為人說法。若無利養心生疲厭。彌勒。譬如有人志樂清淨。或為死蛇死狗死人等屍。膿血爛壞繫著其頸。是人憂惱深生厭患。以違逆故迷悶不安。彌勒。當知於後末世五百歲中。說法之人亦復如是。於諸一切無利養處。不順其心無有滋味。便生厭倦棄捨而去。彼諸法師作如是念。我於此中說法無益。何以故。是諸人等。於我所須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不生憂念何緣於此徒自疲勞。彌勒。是諸法師。自求供養給侍尊重。攝受同住及於近住。不為於法及利益事。而攝受之。是諸法師自求飲食衣服臥具。詐現異相。入於王城國邑聚落。而實不為利益成熟於諸眾生。而行法施。所以者何。

彌勒。我不說言。有希求者為法施清淨。何以故。若心有希求則法無平等。我不說言。貪汙心者能成熟眾生。何以故。自未成熟能成熟他。無有是處。

彌勒。我不說言。尊重供養安樂其身。貪著攝受不淨物者。為利益事。何以故。為求自身安隱豐樂。攝受眾會。不能令其安住正信。

彌勒。我不說言。矯詐之人住阿蘭若。薄福德者而為少欲。貪勝味者名易滿足。多求美膳以為乞食。

彌勒。我不說言。乞求種種上妙衣服。謂如是等持糞掃衣。

彌勒。我不說言。在家出家無識知者為離憒鬧。

彌勒。我不說言。諂曲之人值佛興世。求他短者為如理修行。多損害者名戒蘊清淨。增上慢者為多聞第一。

彌勒。我不說言。好朋黨者名住律儀。心貢高者名尊敬法師。綺語輕弄為善說法。與俗交雜。能於僧眾離諸過失。

彌勒。我不說言。簡勝福田為施不望報。求恩報者為善攝諸事。求恭敬利養為志樂清淨。多妄計者以為出家。

彌勒。我不說言。分別彼我名樂持戒。不尊敬者名為聽法。樂著世典咒詛言論。以為受法。

彌勒。我不說言。於諸空性無勝解者。能出離生死。多執著者為離諸行。

彌勒。我不說言。於菩提分住有所得。名為證智。

彌勒。我不說言。無勢力者忍辱成就。無嬈觸者被忍辱甲。少煩惱者名律儀清淨。邪方便者為如說修行。

彌勒。我不說言。愛言說者為一心住。好營世務於法無損。志樂清淨墮諸惡趣。修習智慧為憒鬧行。

彌勒。我不說言。方便相應名為諂曲。不求利養而為妄語。無執著者誹謗正法。護正法者而惜身命。所行下劣為無勝慢。如是彌勒。於後末世五百歲中。當有菩薩。鈍根小智諂曲虛誑。住於賊行。汝應護之。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最後末世五百歲中。唯此六十諸菩薩等。業障所纏。為復更有餘菩薩耶。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有諸菩薩。多為業障之所纏覆。是諸業障。或有消滅。或復增長。

彌勒。於此五百諸菩薩中。有二十菩薩。業障微少。後五百歲還來生此。城邑聚落市閈山野。種姓尊豪有大威德。聰明智慧善巧方便。心意調柔常懷慈愍。多所饒益。顏貌端嚴辯才清妙。數術工巧皆能善知。自隱其德安住頭陀功德之行。在在所生捨家為道。已於無量阿僧祇俱胝劫中。積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護持正法不惜身命。住阿蘭若空閑林中。常勤精進不求利養。善入一切眾生心行。咒術言論悉能了知。於諸義理少聞多解。辯才智慧皆悉具足。彼諸菩薩於是法中。精勤修習得陀羅尼無礙辯才。於四眾中宣說正法。以佛威德加被力故。於佛所說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闍多伽。毗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皆得辯才無礙自在。

彌勒。彼諸二十善巧菩薩。從於和尚阿闍梨所。得聞無量百千契經。皆能受持。當說是言。我此法門。從某和尚阿闍梨所。親自聽受無有疑惑。彌勒。於彼時中。當有在家出家諸菩薩等。無有智慧善巧方便。於此受持正法菩薩所說之法。卻生譏笑輕毀謗言。如是之法。皆由汝等善巧言詞。隨意製造。實非如來之所宣說。我等於中。不能信樂發希有心。彌勒。當爾之時。無量眾生於是法師皆生誹謗。捨之而去。互相謂言。是諸比丘無有軌範。多諸邪說。不依契經。不依戒律。猶如倡妓戲弄之法。汝等於中。莫生信樂發希有心。非正法也。

彌勒。彼諸愚人為魔所持。於是法中不能解了。謂非如來之所演說。於是持法諸比丘所。生於誹謗。作壞法業。以是因緣。當墮惡道。是故彌勒。若諸智慧善巧菩薩。欲護正法當隱其德。於多分別諸眾生所。應須護念。莫令於汝生不善心。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有諸菩薩甚為無智。於大眾中誹謗正法及持法者。復於其中。當於辯才及陀羅尼。而於是法不能信受。世尊。譬如有人渴乏須水。往詣泉池而欲飲之。是人先來。投諸糞穢於此水中。後不覺知欲飲其水。便取嗅之。既聞臭已不飲其水。彼之自汙更說其過。乃至歎言。奇哉此水甚大臭穢。是人過失都不覺知。而於是水反生怨咎。世尊如泉池者。當知即是持法比丘。由佛神力。於此法眼善能解說。又復如彼愚癡之人。若於泉池自投糞穢。後不覺知欲飲水者。世尊。最後末世五百歲中。有諸無智諸菩薩等。亦復如是。於彼正法及持法者。生誹謗已。復於是人聽受法味。彼人自失都不覺知。以疑惑過汙染意根。彼持法者當被戲弄。或受譏笑。乃至歎言。奇哉此法。為諸過失之所染汙。彼無智人。於此正法及是法師。不能聽受。伺求其短謗言汙辱。生厭離心捨之而去。

爾時世尊。讚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彌勒。善能演說如是譬喻。無能伺求說其短者。彌勒。以是因緣。汝應當知有四辯才一切諸佛之所宣說。有四辯才一切諸佛之所遮止。云何名為有四辯才一切諸佛之所宣說。所謂利益相應。非不利益相應。與法相應。非不與法相應。煩惱滅盡相應。非與煩惱增長相應。涅槃功德相應。非與生死過漏相應。彌勒。是為一切諸佛之所宣說四種辯才。

彌勒。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說法者。應當安住如是辯才。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有信順心。當於是人而生佛想。作教師想。亦於是人聽受其法。何以故。是人所說。當知皆是一切如來之所宣說。一切諸佛誠實之語。彌勒。若有誹謗此四辯才。言非佛說。不生尊重恭敬之心。是人以怨憎故。於彼一切諸佛如來所說辯才。皆生誹謗。誹謗法已作壞法業。作壞法已當墮惡道。是故彌勒。若有淨信諸善男子。為欲解脫誹謗正法業因緣者。不以憎嫉人故而憎嫉於法。不以人過失故而於法生過。不以於人怨故而於法亦怨。

彌勒。云何名為四種辯才一切諸佛之所遮止。所謂非利益相應。不與利益相應。非法相應。不與法相應。煩惱相應。不與煩惱滅盡相應。生死相應。不與涅槃功德相應。彌勒。是為一切諸佛之所遮止四種辯才。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若有辯才增長生死。非諸如來之所宣說。云何世尊。說諸煩惱。能為菩薩利益之事。又復稱讚攝取生死。而能圓滿菩提分法。如是等辯。豈非如來之所說耶。

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彌勒。我今問汝隨汝意答。若有說言。菩薩為欲圓滿成就菩提分故。攝取生死。又復說言。以諸煩惱為利益事。如是說者。為與利益相應。非利益相應。為與法相應。非法相應。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正說者。則與義利相應與法相應。能令菩薩菩提分法得圓滿故。

佛言彌勒。若說菩薩為欲圓滿菩提分故攝取生死。說諸煩惱能為菩薩利益之事。如是辯才諸佛如來之所宣說。何以故。彌勒。此諸菩薩得法自在。所起煩惱無有過失。是為菩薩善巧方便。非諸聲聞緣覺境界。

彌勒。若有煩惱。不能為他作利益事。亦不能滿菩提分法。而發起者。不與義利相應。不與法相應。但為下劣善根因者。菩薩於中寧捨身命。亦不隨彼煩惱而行。何以故。彌勒。有異菩薩得智力故。於諸煩惱現有攀緣。有異菩薩無智力故。於諸煩惱增上執著。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若諸菩薩。於後末世五百歲中。樂欲離諸業障纏縛。自無損害而得解脫。是人當於菩薩行中深生信解。於他過失不生分別。志求如來真實功德。佛言如是如是。彌勒。是故當於諸菩薩等方便行中。深生信解。何以故。慧行菩薩方便之行。難信解故。

彌勒。譬如須陀洹人示凡夫行。如是凡夫。與須陀洹位各差別。凡夫愚人。以貪瞋癡之所纏故墮諸惡道。而須陀洹於貪瞋癡善能了達。終不墮落三惡道耳。

彌勒。慧行菩薩亦復如是。於貪瞋癡習氣未斷。彼亦別餘初業菩薩。何以故。其心不為煩惱所覆。不同初業諸菩薩等。鈍行菩薩無有善巧。同諸凡夫不能出離。彌勒。慧行菩薩一切重罪。以智慧力悉能摧滅。亦不因彼墮於惡道。

彌勒。譬如有人。於大火聚投以薪木數數添之。如是添已。其燄轉熾彌更增明無有盡滅。彌勒。慧行菩薩亦復如是。以智慧火燒煩惱薪。數數添於煩惱薪木。如是添已。智慧之火轉更增明無有盡滅。彌勒。如是如是。慧行菩薩智慧之力。善巧方便難可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