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悟顯法師開示 念佛的資糧


悟顯法師開示

念佛的資糧

念佛一個小時不打妄想,實際上不難。不能自甘墮落,說自己沒有辦法,因為事多、煩惱重、罣礙多。那要怎麼做到?印光大師講:「要拿出真誠心、恭敬心來念」,志求無上佛菩提。
念佛的時候,要有道心。所謂「道心」,不談深的,單講念佛這件事,念的時候,就專心在這四字佛號上,這就是道心。所以不難,不用管妄想有沒有起來?或有沒有滅掉?只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佛號上,即使煩惱起來了,也不要管它、不跟著它跑,既然要念佛,就好好的安住,因為那些都不重要。「安住」不是坐著昏沉打瞌睡、打妄想或掉舉、尋伺,尋伺就是細細的妄想,一點一點的在那裡浮動,這些統統都要放下。

念佛修行不是聽一聽講經,了解一點道理,就可以得念佛三昧。沒有人可以將三昧送給你,即使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辦法送給大家,完全要靠自己去修。在佛陀時代,阿難就是癡心妄想,以為自己是世尊最小的堂弟,佛會把三昧送給他,保佑他能得道。結果遭難後才講:「不知身心,本不相代」,佛的修證是佛的修證,自己的功夫是自己的功夫,了不相干。佛可以為眾生說法,告訴大家實相,也就是這世間的真相,可是修行就得靠你自己。有人說,修行不是靠念佛號,那是因為他念佛念不住。在末法時期,修行想成就,不靠念佛,實在找不出其他的方法可以幫助大家了生脫死。因為其他的宗派了生脫死,要先打破根本無明,先開圓頓解,否則無法出三界六道輪迴,成就佛道。只有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其他的宗派沒有辦法。如果講這麼清楚,大家還想要偷懶,還想要懈怠,那就沒有方法可以救大家了。所以當念佛時,發現自己在昏沉,就要醒過來,把注意力集中到佛號上去。關於念佛的音聲,在之前講過四威儀偈,當中有句:「舉佛音聲慢水流」,慢水流不是要大家念得過慢,過快當然也不行,所謂「過緩過急同是病」,無論太快或太慢,都是念佛方法上的問題。心裡面也不要存念:我要把煩惱伏住、斷掉,只要專心到佛號上去即可。所以淨語裡「過緩過急同是病」的下一句是:「強想一心,心越亂」。想要一心不亂、想要斷煩惱,這個想也是妄想,只會使你的心更亂。就好像「撥波求水」,不要水波,只想要水,這是緣木求魚,絕對不可能的。所以當自己在昏沉,想要醒過來,那佛號就要有它的音節,不能沒有音節、又忽高忽低,唱的佛號,一下高音一下低音,一下快一下慢,聲音又沒有跟大眾和合,那是擾眾,也不行。所謂「聲和韻穩」,「聲」是聲音,「和」是要和協,「韻」是音韻,也就是念佛號的音調要平穩,不可以忽快忽慢,這是「穩」。這樣念佛才能夠慢慢地學會專心,念佛時「專心」是非常地重要,一開始沒有辦法念到功夫成片,要先學專心念,沒有辦法專念,那念佛是不會得力的,甚至連妄想都克服不了,這裡指的妄想不是深層、微細的,只是講很浮面、粗淺的,也就是平常自己六根攀緣六塵,所謝落的一些影像雜念而已,都在六根門頭晃盪,所以大家在念佛的時候,會浮現出自己白天所看到的東西,或是以前看到的人事影子,或是能聽到音聲,或是感受到冷暖,或是嘗到味道……都有,那就是一般講的「回憶」。其實這些都還只是雜想而已,如果連這些都伏不了,總是心裡面一團亂,那臨終的時候就很危險了。

現在的人講現實,實際上他也搞不清楚什麼叫現實。這裡先不要講臨終,就講現在,大家都希望佛菩薩保佑,那你心裡面這麼多妄想,要佛菩薩怎麼保佑你?為什麼有人學佛,得不到佛菩薩加持,因為佛的心是清淨的,而求保佑的人心太亂了。所以《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講:「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觀世音菩薩能幫助你,就是因為他不循聲流轉。你能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幫助,是因為你也不循聲流轉。所以,菩薩有慈悲願力,修行有功夫,眾生稱菩薩的名號,就能跟他相應。因此大家修學淨土法門,不能當作開玩笑,或是想反正沒事,就來道場走走,來參加念佛的聚會,這心態是不對的,用這種心態不會得一心不亂,這只是玩弄佛法。能不能在淨土宗裡面得利益、真正在佛號裡得利益,全部要看念佛人的用心。來道場就是一向專念,就是要發菩提心,要出離三界,一定要成就無上佛道,這念菩提心很重要。還有打坐念佛不是在練氣功,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去感覺氣在動,那不是淨宗的修行方式,也不能算作是一種修行方式,千萬不要跟著氣的覺受去跑,那會使你貪著這身體,會增加身見我執,這點很重要。所以在念佛這法門裡,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都要懂得,尤其是打坐的時候,有些人身上的氣會運轉,其實這沒什麼,精舍之前教靜坐,有講到八觸就是:動、癢、冷、暖、輕、重、滑、澀。這八觸其實就是氣在動。
「動」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互相變動、衝擊,使身體由不規則的搖動到規則的搖動,有的甚至身體會跳動,則稱為「動相」。不知道的人會以為是氣機發動或魔鬼附身,其實不然。
「癢」是:氣走到微細的神經,所以會發癢。
「冷」是:意識入到水大,身體即會感覺發冷。
「暖」是:心入到火大,身體會發燒、發熱、出汗,甚至大汗淋漓。
「輕」是:心入到風大,就感覺身體輕飄飄的,如雲如塵,有飛行感。
「重」是:心入到地大,就感覺到很沉重,身體覺得像一塊石頭、一座山一樣,動彈不得。
「滑」是:身體好像有光明、油脂一樣,身滑如乳。
「澀」是:身體感覺粗糙、不通,身如木皮。其實這些境界感受都是幻覺,是身心轉變而已,感覺到了,也不要跟著它跑,跟著它轉那就墮到了覺受裡去,或有人在打坐時,會看到光明、會看到佛菩薩,看到各種狀況,這些統統都不要貪著,也不要高興,因為這不是好現象,《楞嚴經》講:「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一般人一定很懷疑,為什麼看到佛菩薩不是好現象?因為《金剛經》講:「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所以千萬不要著相。如果看到佛相,看到就看到,或是看到放光,看到就看到,不要大驚小怪。這都是大家念佛、打坐,或是坐念佛甚至繞念佛號的過程當中,會碰到的現象,絕不要生希求想。什麼是希求想?假設說今天來道場坐了一個小時有看到佛,隔天來卻沒有看到,希望下一次來還能看到,這就是心裡面生起了希求想,那會著魔。現在有些人,念佛念到後來著魔,自己胡說誰已經往生到淨土,還到處幫人家印證,或說會有大災難。這類情況在《楞嚴經》裡面都有說到,講的人自己五陰境現前,或是著了鬼神、魑魅……等等,就是現代人講的:中邪了。他自己也沒有辦法分辨,以為自己有這樣的功夫、境界,到後來,不但他自己道業沒有辦法增進,還到處將佛法亂說,斷人法身慧命,真是很可悲。這種狀況大家要能清楚分辨。所以,念佛會不會著魔,是看自己,而不在佛菩薩那邊,如果自己總是好奇務怪、不老實,不好好念佛,那就會著魔,這魔是外來的。還有一種,就是自己心裡面的煩惱魔,煩惱在惱害自己卻不曉得,所以就要用佛號來降伏它,讓它除斷。這些都是念佛須注意的事項。

自己念佛時,一定要專心,不要妄想來就跟著跑,這樣念佛不會有成就。念佛法門講:信、願、行是三資糧,大家透過信、願、行而專心念佛,專心念就能得到念佛的益處,這益處就是得「功夫成片」、得到了「一心不亂」。有了這功夫,在一切時、處,包括動中、靜中、睡夢中,乃至臨終的時候,都不會散亂。有了信、願、行、再加上專心念佛,那就是圓滿的資糧了。大家現在就開始培養,不然等到真要用上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功夫,那時候就沒有辦法再做補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