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十三、光明無量願。十四、觸光安樂願。
上章具二願。」千萬億倍「以上,為第十三「光明無量願」。「若有眾生」以下,為第十四「觸光安樂願」。第十三與第十五「壽命無量願」,淨影稱為「攝法身願」,以其攝法身成就也。《甄解》以此二願,為真報身之德,又謂此光壽無量二願為「方便法身大悲之本」。蓋無量壽則豎窮三際,佛身常住,眾生有依;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德用遍周,攝化無盡。故為大悲方便之本,報身之實德也。故知願中自誓光壽無量,實為一切眾生悉皆光壽無量。又《往生論》云: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淨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三種莊嚴。四十八願中極樂依正種種殊勝莊嚴也。入一法句,則全歸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故《甄解》曰:「若約佛所證,則四十八願,皆入光壽法身。」蓋謂極樂依正,只是彌陀法身之流現也,故四十八願全顯法身。若論度生,《甄解》又曰:「又以攝生,則願願皆為眾生。故云:『四十八願,攝受眾生。』又云:『一一誓願,為眾生故。』如是四十八願,互攝互融,不可思議。」
此願意為:我法藏成佛時,願我之光明,無量無邊,「普照十方」之一切淨穢國土。望西師云:「橫攝十方虛空無邊,故國土亦無邊。國土無邊,故眾生亦無邊。眾生無邊,故大悲亦無邊。大悲無邊,故光明亦無邊。光明無邊,故攝取益無邊。以要言之,欲益無邊。故光無邊。」依望西意,下文亦同此解,欲利益無邊,故光明無邊,具德無盡。
「絕勝諸佛,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本經《光明遍照品》曰:「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可見彌陀光明「絕勝諸佛」者,蓋因前生願力超絕,故今自然得之。是以經中復曰:「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
又《大法炬陀羅尼經》謂諸佛有兩種光明:(一)常光。(二)放光。常光者,謂圓明無礙,無時不照也。放光者,謂以光(使人)驚悟,有時而照,或現或收隨宜自在也。今願所指是常光。《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曰:「彼如來恒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是為常光之明證。
第十四願,顯佛光所具利生之妙德。「見我光明,照觸其身」,凡見佛光者及蒙佛光照及之人,「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本經《光明遍照品》曰:「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是即「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之意。又《禮贊》云:「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又如《觀經》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光明攝取,正指今願。遇此光者,皆得往生,故云「來生我國」。此正顯光之德益,不可思議。由上可見,光明無量是佛身德,而此光明實為利生,故云:「四十八願,全顯法身」,又云「一一誓願,為眾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