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菩薩戒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



菩薩戒義疏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門人灌頂記
菩薩戒者。運善之初章卻惡之前陣。直道而歸生源可盡。聲聞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懷寧不精持戒品。內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庶眾委質虔恭。斯乃趣極果之勝因。結道場之妙業。然經論所載戒相有於多種。記傳所辨受法不無同異。良以機悟偏圓宜聞詳略。辭無雙舉事不並行。今謹按什師所述法相。出自梵網經律藏品。什師秦弘始三年來達漢境。光顯大乘匡維聖教。傳譯經論三百餘卷。梵網一本最後誦出誓願弘宣。是故殷勤一言三復。特為文義幽隱旨趣深玄。所以指堂曉示。令後生取悟為易。經稱梵網者。欲明諸佛教法不同。猶如梵王網目。品言心地者。菩薩律儀遍防三業。心意識體一異名。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也。釋此戒經三重玄義
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料簡。就釋名中。初明人名。次辨法號。後明階位。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開士亦大勇心。復云善美。隨行為名。以其運心廣普因斯立號。大品經明。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壞猶如金剛。從初發心終至等覺。皆名菩薩也。又稱佛子。以紹繼為義。三乘皆從佛生。解盡是子義。法華云。若如我子。大士紹續為勝。稱為真子。又三乘同皆修道。盡有此義。二乘自通至小果狹而且短。大士廣長自通通他。故受斯稱。大經發心云。初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故言大心。次辨法號即是戒義。梵音尸羅。大論云。秦言性善。亦云清涼。以其能止破戒熱惱。從能得名。亦云波羅提木叉。譯言保解脫。又名淨命。亦言成就威儀無所受畜。未來生處離三惡道淨土受形。能止邪命防非止惡。亦言戒。是約義訓義。復言勒義禁義。並是隨義立名。大經云。如佛禁無常汝猶說者。即破佛禁舌則墮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二乘菩提。況無上道。今言戒者。有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原出三藏。律是遮止儀是形儀。能止形上諸惡。故稱為戒。亦曰威儀。威是清嚴可畏。儀是軌範。行人肅然可畏。亦曰調御。使心行調善也。定是靜攝。入定之時自然調善防止諸惡也。道是能通。發真已後自無毀犯。初果耕地蟲離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勝用力。能發戒道定與律儀並起。故稱為共。薩婆多說。律儀戒禪戒無漏戒。此名雖出三藏。今菩薩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儀。若菩薩定共道共。皆止三業通稱戒也。若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道三藏。大士律儀通止三業。今從身口相顯皆名律儀也。攝善者。於律儀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諸善。滿菩提願也。攝生者。菩薩利益眾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廣利眾生也。戒品廣列菩薩一切戒竟。總結九種戒皆為三戒所攝。律儀皆令心住。攝善自成佛法。攝生成就眾生。此三攝大士諸戒盡也。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也。大論戒品列十種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雜。五隨道。六無著。七智所讚。八自在。九隨定。十具足。義推此十。不缺者。持於性戒性重清淨。如護明珠。若毀犯者如器已缺。佛法邊人也。不破者。持於十三無有破損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雜者。持定共戒。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經云。言語嘲調。壁外釧聲。男女相追。皆污淨戒也。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也。無著者。見真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著。此兩約真諦持戒也。智所讚戒。自在戒。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得自在。此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眾生。雖威儀起動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前來諸戒。律儀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具足。用中道慧遍入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次明階位。釋尊一化所說教門。準義推尋具明四教。謂藏通別圓。如大論引迦旃延明六度齊限。尸毘代鴿是檀滿。須摩提王不妄語是尸滿。忍辱仙人歌利王割其心不動是忍滿。大施杼海是進滿。尚闍梨鳥巢是禪滿。劬嬪大臣分地息諍是等智滿。偏菩薩也。大品明。有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通菩薩也。有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淨名中。不思議解脫變身登座。而復受屈被呵者。別菩薩也。發心即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圓菩薩也。四菩薩中。行位深淺今當說。最初三藏正為小乘。聲聞有七賢聖。外凡有三。一五停。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次入內凡有四善根。第四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過此入聖位。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七不時解脫。聲聞如此。菩薩不論階位不斷煩惱唯修六度。若論次位秖可準望小乘作深淺耳。從初發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專修六度。檀破餓鬼尸救地獄。忍濟畜生。進拔修羅。禪靜人中。慧照天眾。從釋迦至罽那尸棄名初僧祇。得五種功德。一不生三惡道。二不生邊地。三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識宿命。而自不知作佛不作佛。準望位在五停別總念處也。從尸棄至然燈名二僧祇。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準望位在暖法性地。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說也。從然燈至毘婆尸三僧祇滿。是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準望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若過三僧祇種三十二相業。準望此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場位在上忍。後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得三菩提。則為佛也。通教菩薩即三乘共十地。一乾慧地者。事相名同三藏。觀行心別。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止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總相智慧深利故。稱乾慧地。二性地者。得過乾慧地。得暖法已。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三乘信行法行。體見假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見地者。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五薄地。體愛假發真。斷欲界思證第六解脫。煩惱薄也。六離欲地者。三乘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故言離欲地也。七已辦地者。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五上分結掉慢疑色染無色染。七十二盡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也。八辟支佛地。緣覺發真無漏。功德力大能除習氣也。九菩薩地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畏。斷習氣將盡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以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無復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雖佛菩薩名異二乘。通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共歸灰斷。證果處一稱為通也。別教階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迴向。八護法。九界。十願。第二內凡習種性十住。一發心。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盡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內凡盡名性地。第三性種性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無恚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第四道種性十迴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遍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堅固平等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法界無量。第五聖種性十地。一歡喜。二離垢。三明。四焰。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第六等覺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鄰真極聖眾學之頂也。第七妙覺地。即見性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見性稱妙覺也。性習二性。若據位分。習種在前性種在後。若據行論。性習同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明性種後明習種。尋用取體。先習後性。與教證二道相似。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在後。據行論之。證教同時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後證也。就解行中復有四種。一名解行。二名發心。三名迴向。四名道種。於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於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發心。用己善法趣向菩提。故名迴向。當分之中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後佛果能生曰種也。習種性能生報佛。性種性能生法佛。舊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難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為義。云何退作二乘其猶一。答性是不作一闡提。不妨退大向小。終是難通。止觀師說。是十法信中六心退耳。比釋論師。及金剛般若論師。皆作此解。是信習十心中六心耳。七心已上永離二乘。爾時設為利弘經不無輕漏。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薩之名也。圓教明位。別教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圓教圓修一心具萬行。異於次第行也。外凡五品位一切隨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己惛沈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識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也。二讀誦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涉事紛動令道牙破。唯得內修理觀外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如日光照見種種色也。三說法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熏動。更加說法如實衍布。但以大乘法答。設以方便終令悟大。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己。十心三倍轉明也。四兼行六度。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虛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五正行六度。圓觀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權實二智究了通達。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第一內凡十信。圓聞圓信修於圓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迴向心。善修凡聖即入護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心。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圓教似解六根清淨也。第二聖位。前明十住真中智也。初發心住發時。三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心發。即是境智行妙三種開發。緣因心發。即是住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了因心發。即摩訶般若畢竟空也。正因發心。即是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義諦也。華嚴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諸佛歎不能盡。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他悟。淨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場。亦是入不二法門。大品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謂如佛。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也。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與虛空等也。第四十迴向者。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迴入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迴向也。第五十地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也。第六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竟清淨。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第七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不並不別。究竟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說。盧舍那名淨滿。一切皆滿也。南嶽師云。四十二字門是佛密語。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諸學人執釋論無此解。多疑不用。但論本文千卷。什師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深應冥會。何者經云。初阿後茶。中間四十二字門。具諸字功德。華嚴云。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此義即同。阿字門諸法初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初得無生忍。過茶無字可說。豈非妙覺無上無過。廣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訶演竟即說四十二字門。豈非圓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法至妙覺地窮一切法底。此義與圓位甚自分明。次發趣品明別教十地。後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階位其文現也。第二出體者。初明無作。次明止行二善。初戒體者。不起而已起即性無作假色。經論互說諍論有無。一云。都無無作。色心假合共成眾生。善惡本由心起。不應別有頑善頑惡。皆是指心。誓不為惡即名受戒。瓔珞經云。一切聖凡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或言教為戒體。或云真諦為戒體。或言願為戒體。無別無作。大經聖行觀析無常。阿闍世王觀析境界。但明色心不道無作。五陰名教通大小乘。唯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輕慢因果。權言重惡口能別生一法無作牽報。善法須行惡法須止。行一則有兩力。豈可不慎。方便假說適會一時。直如論主一生成四果法勝別有凡夫法。豈可依此便是實耶。若因中別有頑善共為佛因。佛地亦別有此善共為佛果。當知。心為因果更無別法。二云。大小乘經論盡有無作。皆是實法。何者心力巨大。能生種種諸法能牽果報。小乘明。此別有一善能制定佛法。憑師受發極至盡形。或依定依道品別生。皆以心力勝用有此感發。成論有無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律師用義亦依此說。若毘曇義。戒是色聚。無作是假色。亦言無教非對眼色。大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論云。多少思是心數云何言多少耶。觀論意。以戒是色即問此是數義。大乘云何而用數義。解云。若用非色非心復同成實。還是小乘。今言數自家是數色。大乘色何關數家。中論云。語言雖同其心則異。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極果。憑師一受遠至菩提。隨定隨道。誓修諸善誓度含識。亦以此心力大別發戒善。為行者所緣止息諸惡。優婆塞戒經云。譬如有面有鏡則有像現。如是因作便有無作。大論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羅。此是戒度正體。復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從今受息身口惡法。是名為戒。既有能持所持則別有法。即無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軟心犯後四重不失律儀。增上心犯則失律儀。若不捨菩提願。不增上心犯。亦不失律儀。若都無無作何得言失。梵網大本即大乘教。下文云。若不見好相。雖佛菩薩前受。不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雖發心欲受。不名得戒。若直以心為戒。發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經云。非異色因果。又念戒中。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劍灰汁腳足橋梁。若即心為戒。何假言無形色無觸對。故知別有無作。能持戒心以為真戒。聖行與世王中。不道觀析無作。直舉色心者。是易觀者耳。亦不言無無作。小乘說四果。大乘開之是權。法勝說凡夫法。跋摩明其非有。未有大乘經開。無作是權。又既頑善作佛因此自非妨。如無常善亦作常善因。即其例也。然此二釋舊所諍論。言無於理極會在文難愜。言有於理難安在文極便。既皆有文何者當道理耶。然理非當非無當。當無當皆得論理教義。若言無者於理為當。若言有者於教為當。理則為實。教則為權。在實雖無教門則有。令之所用有無作也。次明道定皆以無作為體。定共於定心中發無作。無復諸惡。道共者。見諦道中所發無作與心上勝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觀師釋。未必見道。所發無作是道共戒。秖取中道正觀心中發此無作。有防非止惡義。故云道共。大經云。一心法戒。二受世教戒。菩薩得心法戒謂道共戒。得此戒者終不為惡。不從師授故稱為得。中道心中發得此戒也。受世教戒。謂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必假憑師故稱為受。差別約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道定入攝善法戒。有師言。唯入禪定能發無作。欲界定不發無作。唯假空解能發無作。有言。但令證此定道。隨能止伏麤品成就便發無作。欲界定念處前。皆能發戒也。次論興廢者。初菩薩律儀方便求受。其體則興。若捨菩提願。若增上煩惱犯十重。其體則廢。若無此二緣至佛乃廢。定道兩戒得定得道為因。初念定道未與戒俱。具足前心為因。第二念心方與戒俱。爾時是興。出定出道最後一念爾時即廢。二言。入定入道時戒與心俱。是時名興。出定出道時戒與心俱謝。是時名廢。俱稱心俱戒也。三言。一發之後出入恒有。後入勝定勝道隨從勝受名。爾時恒興。退定退道。三藏盡壽菩薩至菩提。爾時即廢。攝善攝生與律儀同。隨受則興。二緣則廢也。次三聚戒體者。律儀者。法戒儀則規矩行人令入道也。又云。律者埒也。如此馬埒令馬調直。律亦如是。調直行人不令作惡。大士誓心不過止惡興善。若不動身口即是止惡。發戒防動。不動即是律儀戒。若應動身口即是興善。今發此戒防其不動。攝善攝生即是應動涉事。故開為兩。取策勵眾善依六度門。稱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門。稱攝眾生。即是為人故動。下化眾生。中修萬善。上歸佛果也。律儀多主內德。攝生外化攝善兼於內外。故立三聚戒也。次論止行二善。如有論息惡不作名之為止。信受修習名之為行。佛教雖多止行收盡。諸惡莫作即是誡門。眾善奉行即是勸門。無作義該善惡。善惡無作義總止行。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已起則伐惡。皆是止義。皆有進趣皆是行義。逐其強弱故。有止行差別者。逐興心止惡無作是止善。興心修善無作是行善。如造井橋梁禮佛布施是善無作。如造魚獵網等是惡無作。次論道定二無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義判為止。道定二心義判為行。尋無作從因緣息。從止緣息。後生無作是止善。從行緣息後生無作名為行善。又誡門是止善。勸門悉屬行善。又解行唯是作。止唯無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無作。聲聞七眾戒皆是律儀戒。體但止身口二惡。善薩律儀備防三業。復申之至佛長短闊狹為異。無作義從緣增上心發。下劣不發。無記心劣不發無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發無作。後三品不發。故云。斯陀含出無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羅漢出無記表。善惡無作對心為論。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戒非無作。息惡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無作非戒。謂造井橋梁隨事隨用無作等。不能止惡非是戒也。三者是戒是無作。謂善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者。謂餘善心也。惡戒四句。一是戒非無作。謂息善之心。二是無作非戒。謂殺盜等事隨用無作也。三是戒是無作。謂惡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謂餘惡心也。惡戒二種。一十六惡律儀。二外道邪戒。惡律儀如大經。外道惡戒九十五種。各有戒法。或苦行為戒。持牛馬等事火服風。常翹一腳赴火投巖等。以此為戒。即是邪戒。運心長短皆是惡戒也。第三料揀更為三。一須信心。二無三障。三人法為緣。信心者。依三藏門略舉三種。一信因果。善惡必有所招。二信觀諦得道。我能觀諦必得聖道。三信有戒。是觀諦入道初門。依方等戒故。宜備此三信。復加三種。一信自他心識皆有佛性。二信勤行勝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果常樂我淨。次無三障者。眾生障閡乃有三種。煩惱常有故不說障。業障乃有輕重。重業障戒。防因之義。謂七逸十重現身有此。是則為障。前身非復可知。隔生事遠。七逆。一云懺滅非障。二云犯一悔與不悔悉皆是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與不悔悉障。後六悔者非障不悔則障。二云前四須悔。見相非障。後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已悉非障。報障者。地獄餓鬼二道。重苦自隔從多例判不說為因。非人畜生但能解語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修羅。龍是畜生。人中男女黃門二根。天從六欲天上至十八梵。皆說為因。四空處既能聽法。亦應得戒。但業報虛妙故略不說。非想倒執脫若迴心慕善亦能得戒。經說三塗長壽天邊地為難地。據不能修道義耳。薩婆多記云。龍等受八齋。止是得善不得名齋。今依文準理。五戒既是菩薩戒根本。又不表定佛法。五戒菩薩戒許四道皆得。從八戒已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儀。唯人中三天下能感。餘道悉非因也。大論龍即得八齋戒。次人法緣。初人緣三種得菩薩戒。一諸佛。二聖人。三凡師。諸佛有兩。一真佛。如妙海王子從盧舍那佛受菩薩戒。二像佛金銅泥水等。千里內無師。許求得好相自譬受也。舍利髮爪缽杖牙齒。皆起重敬盡可為緣。而舍利真偽難知。或是小聖敬重如佛便可憑對。次大乘經卷也。三釋。一云不許。二云與佛像差次為授。千里無師許對佛像。千里無像許對經卷。三云莫問有佛無佛。對大乘經卷即得為緣。大乘經典所在。如佛塔無異也。二聖人亦二。一真聖。二像聖。真者。謂十地等大士。對此為緣故宜發戒。像聖者。謂金銅等作菩薩像。此經亦云。於佛菩薩前自譬受戒。恐單菩薩像則成遊漫。如凡夫發心是菩薩。作此人像不能發戒。言佛菩薩者。是佛邊有菩薩。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薩也。凡師者。有內凡外凡。並以真人為緣。不許形像。經中稱為智者。人數多少。地持瓔珞並止一師。梵網受法亦止一師。下制戒中道和尚闍梨故。成七逆亦不見請和尚法。有言。和尚者請諸佛為和尚。文又云。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似非指佛。雖有現前智者。猶應共在佛像前若經卷前助為發起。爾時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無經像不應得戒。具十八物中。制佛像經典恒應相隨故也。次論德業。梵網經中言。為師必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什師所傳融師筆受。流傳至今此其正說。次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堪能發彼敬心。方可從受。不爾得罪也。次論法緣。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種。一梵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優婆塞戒經偏受在家。普賢觀受戒法。身似高位人自譬受法。今不具列。梵網受法。是盧舍那佛為妙海王子受戒法。釋迦從舍那所受誦。次轉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什師傳來。出律藏品。先受三歸云。我某甲。從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間歸依常住佛。歸依常住法。歸依常住僧(三說)。次三結已(三說)。次悔十不善業(更起三拜)。次讚歎受約敕諦聽(三說)。直說十重相。問能持不(次第答能)。然後結撮讚歎發願。餘所未解問或師(便散)。後文言。欲受戒者。應香火請一師至佛前受。師應問。能忍十事不。割肉飴鷹。投身餓虎等(恐性地已上方能此制)。亦云。十里內無師。許佛像前自譬受。三歸懺悔說十重。如前無異。出口為別耳。二地持經。相傳是彌勒說。原本是燈明佛說。蓮華菩薩受持。次第三十餘菩薩傳化。後有伊波勒菩薩。應跡託化傳來此土。然地持是曇無讖所譯。疑讖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受戒法。若菩薩發無上菩提願已。於同法菩薩已發願者。有智有力善義能誦能持。於此人所。先禮足已作是言。我某甲。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哀愍聽許(三說)。次起禮十方諸佛。更請師云。雅願大德授我某甲菩薩戒(三說)。次生念。不久當得無盡無量大功德聚。師應問言。汝是菩薩不。已發菩提願未。問竟應言。法弟聽。汝欲於我受一切菩薩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能。三說)。師應起自禮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一切十方無量諸佛。第一無上大師。於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現前見學者。證知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三說)。然後結撮讚歎便散席。依經本受法如此。三高昌本者。或題暢法師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廣。先請師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唯願大德忍許聽受憐愍故(三說)。次乞戒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與我受菩薩戒(三說)。次問遮法(凡十問)。師應起為白諸佛唱言。一切諸佛及大地諸菩薩僧聽。此某甲菩薩。欲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此某甲已是真實菩薩。已發菩提願能生深信。已能捨一切所有不惜身命。唯願諸佛菩薩僧。憐愍故施與某甲菩薩戒(三說)。次問受戒者言。汝某甲聽。一切諸佛菩薩僧。受菩薩戒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如過去菩薩已學。未來菩薩當學。現在菩薩今學。汝如是學汝能持不(答能。三說)。次白竟唱言。此某甲菩薩。於一切佛菩薩前從我某甲菩薩邊。已第二第三說受菩薩戒竟。我某甲菩薩為作證人。此受戒菩薩名某甲。復白。十方無量諸佛第一勝師。及柔和者一切眾生軟覺者。此某甲菩薩於某甲菩薩前。已三說受一切菩薩律儀戒竟(三說)。次說十重相竟結撮讚歎(便散)。自齊宋已來多用此法。所以題作高昌本者。尋地持是曇無讖於河西所譯。有沙門道進。求讖受菩薩戒。讖不許且令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讖求受。讖大怒不答。進自念。正是我障業未消耳。復更竭誠禮懺首尾三年。進夢見釋迦文佛授己戒法。明日詣讖欲說所夢。未至數十步讖驚起唱。善哉已感戒矣。我當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更說戒相。時有道朗法師。是河西高足。當進感戒之時朗亦通夢。乃自卑戒臘求為法弟。於是後進受者千有餘人。河西王沮渠。蒙遜子景環。後移據高昌。既奉進為師。進亦隨往值高昌荒餓。進生割己身以救飢者。因此捨命。進弟子僧遵。姓趙。高昌人。傳師戒法。復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暢法師。從魏國度在荊囑之門。宣授菩薩戒法大略相似。不無小異。故別有暢法師本。此出曇無讖而小廣地持。恐讖誓願發起人情有此重複也。四瓔珞經受菩薩戒法。前禮三世三寶(三說)。次受四不壞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戒(三說)。次懺悔十惡五逆等(三說)。次說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賢聖法。問能持不(答能)。然後結撮三歸。重騰前十重戒讚歎發願言。受菩薩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隨行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識。畜生無異。常離三寶海。非菩薩。是邪見外道。不近人情勸化人受戒功德。勝造八萬四千寶塔。有戒犯者勝無戒不犯。若真佛菩薩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滅後千里內無法師。從佛菩薩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五新撰本者。是近代諸師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師初入道場禮佛。在佛邊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場禮佛胡跪。第三師請三寶。第四令起心念三寶如在目前。第五懺悔十不善業。第六請諸聖作師。第七請現前師。第八師讚歎弟子能發勝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發菩薩心。第十一問遮法(有十五問)。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發戒時立誓。第十四受菩薩三歸(以此三歸發戒十五文缺)。第十六結竟。第十七師還坐勸學。第十八說十重相結撮讚歎作禮便去。六制旨受戒法。備有在家出家方法。文廣不列也。此經題名梵網。上卷文言。佛觀大梵天王因陀羅網。千重文綵不相障閡。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目。一一世界各各不同。諸佛教門亦復如是。莊嚴梵身無所障閡。從譬立名。總喻一部所證參差不同如梵王網也。品名菩薩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內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言如地也。盧舍那者。寶梁經翻為淨滿。以諸患都盡故稱為淨。滿德悉圓名為滿也釋迦牟尼者。瑞應經譯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直林。牟尼者。身口意。或云度沃焦。此是異說。華嚴名號品。或名盧舍。或名釋迦。今明。不一不異機緣宜聞耳。釋迦在第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此心地品。尋文始末。有千釋迦與千百億釋迦。各接有緣皆至舍那所。受菩薩戒藏。然後各坐道場示成正覺。覆述說法。凡有十處。一在妙光堂說十世界海。二在帝釋宮說十住。三在夜摩宮說十行。四在兜率陀天說十迴向。五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六在他化天說十地。七在初禪說十金剛。八在二禪說十忍。九在三禪說十願。十在四禪說心地品。第七會總更說前三十心十地。皆約無相義為解。後又云。釋迦從初蓮華藏世界入天宮。下閻浮提成道號釋迦。始於道場說法乃至十處。復從天宮下至菩提樹下。為此眾生說盧舍那初發心所誦戒。即是十重四十八輕。華嚴所說文來未盡。止有七處八會多道不起本座。不道在化樂天說法。而此經多道坐起復至餘處。在化樂天說十禪定。又諸地多不相應。前後席或復同異。良由聖跡難思隨機異說耳。於三教中即是頓教。明佛性常住一乘妙旨。所被之人唯為大士不為二乘。華嚴云。二乘在座不知不覺。以大士階位非二乘所行。制戒輕重非小乘所學。大小乘戒制法不同。菩薩一時頓制五十八事。聲聞持犯隨犯隨結。理論關機宜。事論凡有三義。一大士深信頓聞不逆。聲聞淺信頓聞則不受。二者大士不恒侍左右無有隨事隨白。故一時頓制。聲聞恒得隨侍可有小欲白佛。故待犯方制。三者梵網所制。起盧舍那為妙海王子受菩薩戒。爾時諸大士。法須說此五十八種。故一時頓制也。梵網大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唯第十菩薩心地品什師誦出。上下兩卷。上序菩薩階位。下明菩薩戒法從大本出序及流通皆闕。即別部外稱菩薩戒經。就文為三。從初偈長行訖清淨者為序。次十重訖現在菩薩今誦為正說。餘盡卷為勸說流通也。就序中。初偈明舍那發起。長行明釋迦勸發。偈中大意四戒三勸。四戒者。一舍那戒。二釋迦戒。三菩薩戒。四眾生戒。舍那為本傳授釋迦為跡。釋迦得此復授諸菩薩。諸菩薩得此戒。復傳授凡夫眾生也。三勸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誦。此四。品戒得之有由。根本冥傳。自下授作佛記所以勸凡夫受。既受須待既持須誦。欲使相傳不斷也。十一行半偈分為三段。初三行三句。明舍那說戒傳授釋迦。二從是時千百億下三行四句。明釋迦跡佛傳授諸菩薩諸菩薩傳授眾生。三從諦聽我正誦下盡偈。明勸信受持。一言三序是三佛各說。二言初序是舍那自說。餘二是此土釋迦說。今言。三序悉是此土釋迦說。雜有經家之辭。初更為二。前兩行半明本跡。次一行。一句明人法。就初又三。初半行明舍那本身。二一行半明釋迦跡佛。三半行總結本跡。上句明舍那本身。下句明舍那本土。此即依正兩報。佛身四種。一謂法身。二謂真應。三謂法報應。毘盧遍耀正法為身。舍那行滿報果為身。釋迦應跡赴感為身也。舍光攝論名法應化。若更四身者。應身受純陀供。化身受大眾供。我今者八自在我也舍那者。無明塵垢永盡智慧功德圓備如淨滿月。以名表德也。方坐蓮華下句明依報。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坐也。何故坐華臺。世界形相似蓮華故云蓮華藏。華嚴云華在下擎。蓮華二義。處穢不污。譬舍那居穢不染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臺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臺也。又以本佛坐於華臺。又表戒是眾德之本。周匝千釋迦望百億國釋迦。千為本百億為跡。故兩重本跡。此又為三。一明跡中之本。二明跡中之跡。三明本之與跡皆成佛道。今初明跡中之本。千華者。人中華有十餘葉。天華百葉。佛菩薩華千葉。一葉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淨土。表十地十波羅蜜圓因。起應果之本地現千釋迦。一葉一淨土。即是一佛世界起圓應身。又一世界中一佛國土。此猶略說。華嚴微塵世界也。十方方各一百也。一華百億國下。二明跡中之跡。一葉一世界有百億國土。娑婆百億國是一葉之上耳。各坐下三明本跡俱成佛道。如是千百億下。第三總結本跡。是千百億初句結跡身。舍那下句結本身。明千百億皆以舍那為本。千百億下。第二明人明法就文為兩。初明人次明法。人中有三句。一明能接之人。二明所接之人。三結能所接人俱至佛所。能接之人是千百億釋迦也。各接下明所接之人。接者取有緣之義也。微塵者聽眾多也。俱來至下。第三結能接所接之人俱至舍那佛所。聽我下第二明法二句。上明說戒。次正歎戒。初誡菩薩聽也。誦佛戒者。問何故誦不道說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秖得稱誦不得道說。甘露門者歎戒。譬服甘露令人長壽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槃常樂我淨。教能通理譬之如門。又戒能濟拔免離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長。大經云。有從四方來。唯當持戒布施也。是時千百億下。第二釋迦跡佛傳授菩薩菩薩授眾生也。又為三。一明經家序釋迦佛傳授之緣由。二明釋迦說戒傳授諸菩薩。三勸菩薩傳授諸眾生。今初。經家述釋迦傳授之由三句。明千百億佛各還本處。然法身無在。今初明跡傳本戒。則本為跡師以跡誦本故也。傳授諸菩薩此文為三。一明戒體。二明戒用。三勸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下。第一明戒體。則十重等為戒體。戒如明日月下。二歎戒用。持此戒能除罪霧譬之於日。使得清涼喻之若月。富有善法如瓔珞珠。又日能長萬物。戒亦如是能生長萬善。又如瓔珞能差貧窮。戒亦如是。能差眾生貧長善法財。又如日月麗天無不瞻仰。持戒在體無不歸崇。瓔珞在身莊嚴第一。持戒離醜如端正也。微塵菩薩眾下。第三勸菩薩受持。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度生死要因於戒。大經云如憑船筏。又喻浮囊。又為二。前明能授之人。次所受之人盧舍那下能授之人。新學下所受之人。受持是下。第三勸發傳授眾生。三十心菩薩。傳授外凡發大乘心也。第三勸信受持。文為三。一出所誦法。二勸人信受。三結勸。諦聽下出所誦法。此戒簡異外道雞狗等戒。淨戒為因木叉為果。大眾第二勸人信受又二。一勸信。二勸受。今初勸信所以爾者信是入道初門。大論云。信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正覺。汝亦應爾。一切有心下第二勸受。凡有心者皆得受菩薩大乘常樂等。明眾生有心所有佛性。要當作佛須受三戒。大眾下第三結勸。上句結。下句誡聽。總明諸佛傳授戒法。發起序竟。長行下此土釋迦序為二。初經家辭。次釋迦自說。初中。三階。一敘佛欲結戒。二放光表瑞。三大眾願聞。初階四別。一標化主。大聖釋尊。二標處所。謂坐菩提樹下得道。因名道樹。亦曰思惟。梵音貝多也。三明得道。謂成正覺即正遍知號。四出所結法。謂菩薩波羅提木叉。於第四自更四句。一標所結名。即是木叉。二能成勝因。謂孝事等。寶藏經云。孝事父母天主帝釋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盡孝釋迦文佛在汝家中。睒摩菩薩親服患愈。慈心童子火輪速滅。即其靈應。爾雅云。善事父母為孝。孝即順也。太史叔明用順釋孝。孝經鉤命決云。孝字訓究竟是了悉。始終色養也。亦可訓度。度是儀法。溫清合儀也。三明能得勝果。謂至道之法。四結名字。是制戒也。即口放光中階。敘放光表瑞。瑞者信也。欲說大事前須放光。故稱為瑞。光是色像之勝放勝光。明召有緣眾。同來聽戒。戒是諸善最勝能滅惡生善。口放者。表釋尊今日宣說大乘菩薩戒法。是時百億下後階。敘大眾願聞也。文為三。一總敘大眾。二別敘四眾。一菩薩。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國王。十六國者名出長阿含。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薩羅。五跋祇。六末羅。七支提。八跋沙。九尼樓。十槃闍羅。十一阿濕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十四乾陀羅。十五劍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諸國甚多。略舉此耳。機應聞聲自然雲集。合掌即第三時眾樂聞也。告菩薩言下釋迦自說。亦三階。一舉我自誦。二釋迦放光因緣。三勸物尊學。即準前諸佛序中三事。亦成經家三意。前舉譬讚歎。此釋迦放光即是讚歎也。此三階各兩別。初階兩者。一序我自誦。二勸餘人。中凡舉五位人。一發心謂共地菩薩。二十發趣謂初十心。依梵網列名。一捨二戒三忍四進五定六慧七願八護九喜十頂心。三十長養謂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五施六好說七道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剛後十心。一信二念三迴向四達五圓六不退七大乘八無相九慧十不壞心。五十地謂登地已上。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方便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是故戒光下中階。釋放光因緣亦兩別。一直緣二列因緣。於中有兩。一表得果二表行因。各三句。得果中三句者。一非青黃色心。二非有無。三非因果法。行因三者。一諸佛本源。二菩薩根本。三大眾之根本。或言表真俗兩諦。是故大眾諸佛子後階。勸物習學。亦兩別。一標四勸二釋四勸。標者一勸受二勸持三勸讀誦四勸學。後釋中。但釋勸受一事餘皆略也
菩薩戒義疏卷上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恒河大手印 (第四講) 元音老人 著

恒河大手印
(第四講)

元音老人 著

第四講

我們雖然在講密宗大手印,但是我們不分宗派,禪、淨、密合在一塊講。其實大手印和禪宗是一鼻孔出氣,是直指心性,叫人當下成佛,不要大家走冤枉路的圓頓法門。但是講了幾次之後,大家對「色」和「空」還不十分理解。上次有人問我,這「空」是不是離開色之外的空?比如現在有房子,有這麼多男女老少相聚一堂,是不是離開房子、離開男女老少,沒有相了,才是「空」呢?不是的,他不理解色空之義啊!因此,我們有必要把色和空的義理弄懂,理解大手印宗旨,修行起來才比較順利,否則不免要走冤枉路。

那麼究竟什麼是色、什麼是空呢?

我曾舉過秦跋陀禪師問生公法師的公案,今天不妨拈來再講一講。生公法師當時名震全國,享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盛譽。秦跋陀來看生公,問他:「大師,你年紀這麼大了還講經,講的什麼經啊?」生公說:「我講《般若經》」。我們知道《大般若經》六百卷,是專門講色與空的,它的縮本是《金剛經》,《金剛經》的縮本是《心經》。《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講色空之義。

秦跋陀禪師問:「哦!那麼請問什麼叫色呢?」(色是什麼東西?)生公答:「眾微聚集叫色」。眾微就是《金剛經》裏佛問須菩提時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這個大世界都是微塵聚集而成的。現在我們看到的房子等也是微塵聚集的。為什麼呢?磚瓦、木料、鋼筋、水泥都是微塵。磚瓦不就是泥土嗎?用泥做成坯子,放到窯裏去燒製成。木頭呢?是大樹。大樹是什麼地方來的呢?大樹是樹種子從泥土裏面吸取養份,日光照曬,慢慢長大,聚起來的。都是合起來的,眾微相聚的。並不是「某某樣的東西」本身就有的,本來都沒有自體,都是「眾微聚集」的。

秦跋陀禪師又問:「那麼,什麼叫空呢?」生公答:「眾微無自性叫空。」即微塵本身是沒有的,是別的東西合成的。現在科學家說,一切物質都是由化學元素合成的(比如水就是由氧、氫兩種元素合成的),化學元素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和電子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合成的。基本粒子也不「基本」,它是由更微細的東西合成的,一直分析到「波粒二像性」——既像波,又像粒子;既不是波,又不是粒子。其實佛經裏早就說過「鄰虛塵」——鄰近虛空的微塵。說到這裏大家可能這樣理解:沒有合成東西之前,什麼都沒有就是空,即「眾微聚集是色,眾微未聚是空」。其實佛教裏講的「空」並不是這個意思。生公不說「眾微聚集是色,眾微未聚是空」,他說得很好:「眾微無自性是空」。眾微也沒有本體——無自性。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不是「空無所有」的空。「空無所有」的空就是「斷滅空」啊。生公所說的「空」是自性空,就是我們的本性。一切色相都是我們的本性顯現的。我們的本性就是佛性,就是一切色相的根本。

為什麼叫「佛性」,不叫「法性」,這裏邊有什麼區別呢?

法性是諸法的根本。所有的事事物物,包括我們的思想,都叫法。在佛經裏,法所包括的範圍很廣、很廣。所有的東西、事事物物乃至我們的思想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產生的,都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顯現的妙用。我們的靈明真性是諸法的根本,所以叫「法性」。

佛性是成佛的根本。我們把妄想除光、無明斷盡,恢復本來面目,我們這個靈明真性的妙用就具足了。三身四智都具足了,那就是成佛了,不是另外有一個佛可成。我們的靈明真性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叫「佛性」。佛性、法性都是指「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靈明真性。所以這個靈明真性是諸佛之本、萬法之源。

「色」就是「空」,一切色都是我們的靈明真心所顯現的,一切色相就是我們的靈明真心,靈明真心就是一切色相。而不是離開一切色相來找空,那是空無所有的空,那就不對了。所以,生公說「眾微聚集是色,眾微無自性是空」而不說「眾微未聚是空」。

這時,秦跋陀進一步問他:「眾微未聚時如何呢?」因為生公說眾微聚集是色,這是色嗎?他沒說到根本去。其實這色就是我們的自性,因為沒有自性是無能顯色的。生公說「眾微聚集是色」。那麼眾微未聚呢?還未聚集的時候是什麼東西呢?生公罔措——生公到這裏就答不出來了。可見,生公對色空之義未能究竟。其實這句話要答他也便當得很,問眾微未聚時如何?答他午夜日正紅!午夜就是夜裏的三更天。三更天的夜裏太陽正通紅地照著——午夜日正紅。還有另一種答法,比如《楞嚴經》裏就有現成的:「性色真空」。性色就是我們真心之色,是妙有真空,這個真空就不是頑空。「性色」,性有色嗎?恐怕說錯了吧?我們知道顯教說:我們這「妙有真心」——佛性,是絲毫的相都沒有的——無相。但是,密教講有微細之相,有精微之色。就像我們說「四空天」(無色界)一點色相都沒有也不對,精微之色還是有的。所以,密教和顯教講的稍微有點差別。但這色不是粗的,而是精細、微細、極微細之色。「性色真空」,為什麼真空呢?它盡虛空遍法界,到處都是。所以,虛空就是它,它就是虛空,不是兩回事。

生公沒有真正理解色空義,但他說「眾微聚集叫色,眾微無自性叫空」,比我們所理解的「離開色相而空」更進一步了。他不說空無所有,他說眾微沒有自性,就像房子沒有自體,本身並沒有,是鋼筋、水泥、磚瓦和合成功的;沙發椅,本身也沒有,是由彈簧、木板、皮革等,配合成功的。任何事物本身都沒有本體,所以,無自性叫空,不是無相叫空。有人說空就不應該有相,有相就不是空。那是會錯意了,我們說的空,是「妙有真空」。就是說,一切色相都是我們自性所顯現,若沒有這個性(就是若沒有我們這個靈明真心),就不會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男女老少了;今天之所以有,就是這個靈明真心所顯現的。

為什麼要講這個道理啊?目的是讓大家明白這個色相本來就是我們的真心。不要離開相去找真心,離相找真心,是找不到的。之所以說佛性妙用無邊,是因為它所顯的相是千差萬別、妙用無邊的。認識了這個真理之後,就不取相不著相,任它一切相現前而無礙,就易於見到真心,圓證佛果了。若不知道心在何處,修行就沒有著落處。比如你念佛,不知道佛號的落處,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求心外的佛,就是求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淨土的佛,而不曉得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心。佛不在別處,就在你心頭,不必到別處去求。所以,秦跋陀問生公色空義,生公的答法不對。

秦跋陀禪師又進一步問生公:「除此《般若經》之外,您還講什麼經呢?」生公答:「還講《涅槃經》。」秦問:「請問涅槃之義是什麼呢?」公答:「涅者不生,槃者不滅。」秦問:「不生不滅是涅槃嗎?」公答:「是的!」秦曰:「這是佛的果上涅槃。什麼地方是因上的涅槃呢?」公答不出來,公問道:「涅槃還有二義嗎?」涅槃都是一樣的嘛,還有二義嗎?秦跋陀見生公不領會意思,就拿起如意問生公道:「你見麼?」公答:「見。」秦問:「你見什麼?」公答:「我見禪師手上拿著如意」。秦跋陀把如意「啪」地丟到地上,問:「你還見嗎?」公答:「見。」秦問:「見什麼?」公答:「見禪師手中如意墮地。」秦跋陀哈哈一笑:「觀公見解,未出常流,何得名喧宇宙?」意即你的見解不出常流,如普通人一樣著在相上,跟著我手中的東西轉。(此時元音上師拿起一本書,問:這是什麼東西?眾答:書、佛經。師笑道:噢!著在上面了,哈哈!)嗯,把這東西摜在地下,還跟著境界轉。你不知道色就是空,空就是色。為什麼名氣還這麼大啊?這真冤哉枉也!掉頭就走。

生公的弟子很多,他們迷惑了:哎呀,這是什麼緣故啊?難道我師父講錯了?於是追上去問秦跋陀:「法師,法師,你怎麼解釋這色和空啊?」秦跋陀答曰:「你師父講的也不能說是錯的,只是他不會因中的色空義,只會果上的色空義。」弟子問:「如何是因中色空?」秦跋陀禪師說:「一微空故眾微空,眾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無眾微,眾微空中無一微。」一微空,一個微塵根本是空,沒有自體,就是無自性。一個微塵空,其他的微塵當然也是空的了。依次類推,眾微都空。眾微空故一微空——眾微都是空的,就是一切微塵都空,那麼一個微塵也是空的了。一微空故無眾微——連一個微塵都是空的,還有什麼眾微呢?眾微空故無一微——既然眾微都空,還能找得到一個微塵嗎?他所講的「眾微空,一微空;一微空,眾微空」是說一切事物統統不可得。

一切色相都是我們真心的妙用,所以要明白這個色空之義,我們能真正明白了,就在境界上見性,不須離開境界見性。如指樹問:這是什麼?說是樹,著在上面了;說不是樹,又違背、離境了。這到底是什麼呀?換句話講:「難瞞和尚」,一句話二面不著而顯示這不能瞞的靈知就脫卸掉了。禪宗用的是脫卸法,不被彼色境捆住。他問你,就是看你是著有還是著空。你兩面都不著,一句話就脫卸了。但又不能說「我不是空,也不是有」,那還是說道理,還是不行。須說一句字面上不著空有,而暗含空有的妙語,方合道妙。要證到這種境界,須時時刻刻觀照,明白一切相都是自性所顯現,不著相,也不離相。這即是宗下所謂的「不即不離」,明乎此,方能妙用圓融。世間法也不離事理,所謂事因理成——依空理做成功事;理因事顯——事成功了,才把理顯出來。無理不能成事,無事不能顯理,故謂理事圓融。

理是什麼東西呢?舉一個例子:科學家設計一個東西,要把它造出來,就要先列出公式,算好資料,這公式、資料就是理。依照公式、資料去施工,就把這個東西做成了。比如我們造房子,造幾層,要什麼式樣,先畫出圖紙,再算出需要多少鋼筋、多少水泥、多少材料等。然後,工人照這個圖紙去施工,房子就造成功了。造得好,就證明這個圖紙是對的,就是這個理正確;造得不好,就是這個圖紙錯了,理不正確。所以,事因理成,理因事顯。

理事不可分,事就是理,理就是事。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時時在境界上鍛煉自己,磨練我們的真心。所以要明白色空之義,千萬不要把空解釋為空無所有的空。這空是妙有真空,就是我們的妙心、真心。真心在什麼地方?就在事相上,不離事相,但是著在事相上也不對,著在事相上就是執著事,那也錯了。我們禪宗有兩句話,「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儘是法身。」大珠和尚講:青青翠竹若是法身,那麼人吃筍子就是吃法身了!竹子是筍子長成的,我們把筍子拿來炒著吃,豈不是把法身吃掉了麼?所以說著在法身、著在事相上都不對。離開事相呢?離開事相落空了也錯。所以,要不即不離,要透過事相見性,事事不住著。所以《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要著在上面,妙用真心時時現前。生者,就是顯現,即你的妙有真心就現前了。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無住,要磨練這個無住真心。

我們修法,不管是修淨土宗,還是禪宗、密宗都要這樣做功夫。比如說我們念佛,要不要修觀呢?觀是什麼?觀就是禪觀,就是修定啊!你念佛名號,要心念耳聞,靜靜地傾聽念佛聲,才能攝心入定,這叫念佛觀。念佛不是唱山歌,更不可一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邊跟別人講話,那不行!必須修「念佛觀」,觀就是修禪啊!禪有很多種,有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還有外道禪。所謂凡夫禪、小乘禪者,就是心有異計。什麼叫異計?就是心有差別。誤認心和法不是一個路子,空和色不是一個東西,著在相上求色身健康,或是以為心法不是色法,色法不是心法,以偏空之理修禪等等,都是異計。外道禪呢?也是心帶異計,它不是落空——偏於斷滅,即是著有——著在「陽神、神我」上。以上都不是真正的禪道。我們修禪須先明正因,擺正知見,爾後擇一與自己根性相契的正法來修習,才不致步入歧途。

為了使大家更明瞭起見,再將外道禪、小乘禪、大乘禪等複講一下。欣慕佛道,厭離娑婆,這叫「欣厭之心」。在淨土宗講來,這是很好的,要一句彌陀,欣厭具足,就是希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脫離這個娑婆世界。這「欣厭具足」在修禪上說來,凡有欣上厭下之心就是凡夫禪,沒有入聖,還是凡夫境界。外道也是欣上厭下,他要成仙,要離開這個凡夫世界。他不明白仙就是凡夫,凡夫就是仙;佛就是凡夫,凡夫就是佛,本自一體,所以欣上厭下,往心外去求,不知道自性是真的,是故名外道。

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就是小乘禪。他已經曉得身心是四大五蘊合成的,身體就是地水火風。心就是思想,思想就是心,心就是受想行識,與這四大組成的色身合起來稱為五蘊。四大五蘊合成的東西,小乘禪人曉得是假的,是不真實的。不像我們凡夫,執著這個身體,認身體是我,要保護它,要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樣樣都要好,就造業受報。小乘聖人知道四大五蘊是假的,他曉得這個「人我」(就是身體)是空而不實的。但是他偏空了。他偏什麼空呢?他說:我出了六道輪迴之後,就住在界外淨土(就是這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外的淨土),安住這裏不動了。執著這地水火風四大種性為我,「法執」未了,還不知道、不理解一切假相都是我們真心所顯現的妙用。所以叫做雖悟「我空」,但是「偏真」,偏於這個真實不虛的真心,不曉得「假就是真,真就是假;全假即真,全真即假」。

沒有假,哪有真?沒有真,哪有假?所以,假就是真,真就是假。你在這裏分真分假,還是妄心,有分別啊!如西方極樂世界,大家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娑婆世界是假,所以要厭離娑婆,欣往極樂。這是真假之分。

其實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我們娑婆世界也是真,為什麼呢?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和諸上善人佛性所顯現,所以是淨土,是清淨心所顯現;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眾生業障心所顯現,所以是五濁惡世。但是業障心——阿賴耶識是什麼呢?是我們的佛性、是我們的真心。因為,這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真心,不是真心哪里來阿賴耶識呢?之所以稱為阿賴耶識者,就是它由生滅、不生滅混合到一塊的緣故,把這生滅部分去掉,那就是清淨體了。是故阿賴耶識不離清淨體,它雖然是污染體,可也是真心啊!

真心是怎麼樣子的呢?它是不動的,清淨時如此,污染時亦如此。好像我們睡著作夢一樣,一下子受驚嚇了,一下子歡喜了,一會兒做皇帝,一會做乞丐了,而我們的身體未離開床,還是躺著不動。我們的真心它是不動的,它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靜、不垢不淨的,它從未動過。一切都是它所顯現,離開它什麼都沒有。所以,你說真,娑婆世界也真;你說假,西方世界也假。

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啊!不能著相。相是什麼?相都是真心的影子,鏡中顯現的影子,莫將影子當鏡子啊!我們只是不要真心中的影子、影像而已,何必認取真呢?所以,說真說假都是我們的妄心分別,它是「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真即假」,你把分別心拿掉就行了。二乘聖人不明白這個真理,認為有真的,他證聖了是真,六道輪迴的凡夫都是假。所以,這還不是最上乘禪,這是二乘禪。

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我們講了凡夫禪、外道禪、小乘禪,到大乘禪就已經醒悟了,我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剛才講了,小乘聖人羅漢、辟支佛,只悟人我空,法我不空。法我就是人我之外有四大種性為我,人我之外還有法身可修,有佛法可得,有涅槃可證,有生死可了,法還是有。所以,法我不空。那麼,進一步到人我也沒有,法我也沒有,一切一切都是我的妙用真心所顯現,而妙有真心就是性空,都不可得。但是,悟到了人我、法我都空的道理,還不究竟,還不是最好。

最好是什麼呢?最好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假如頓悟自性本來清淨,別無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是佛,諦信無疑,就更進一步了,這是最上乘禪。就是說假如我們領會到:自己的心本來是清淨無染的,本來是沒有煩惱,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有漏——有思想、有造作的有為法。無漏——就是一切造作都沒有,法爾如是,一切煩惱都沒有,大智慧本來具足),此心就是佛,和佛沒有分別。這才是最好。

既然我們就是佛,和佛無別,為什麼我們卻不知道呢?既然心本來清淨,本來沒煩惱,為什麼我們現有這麼多煩惱,一點也不清淨呢?這是什麼緣故呢?這就是無明做怪之故啊!由於無明之故,我們妄想分別,迷於外境而不自覺,跟著境界跑,隨著妄念流。我們所以造業受報,六道輪迴,無有了期,其原因就在於迷而不覺,所以,我不厭其詳地來闡明真理使大家開悟。

一切眾生都具足這個妙有真心,釋迦佛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為什麼不自覺呢?就因為妄念顛倒,執著煩惱而不自知。所以,我們講經就是指示迷津,說明我們本來具足的妙明真心。佛性不在別處,就在我們面門上放光。怎麼放光啊?看見東西的是誰?聽見聲音的是誰?鼻子聞到香臭的是誰?舌頭說話的是誰?知道酸甜苦辣的是誰?接觸外境的是誰?走路的是誰?做工作是誰呀?這都是我們自性放光的妙用,要認識它啊!假如我們當下悟道,就是頓悟。我們的心本來就是如此清淨,本來一點煩惱也沒有,本來具足如來智慧。這個心就是佛啊!不要到外面求佛了。明白了這個道理,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

不明白這個道理,盲修瞎練,走彎路,兜圈子,兜來兜去,出不去。所以,因地要正,要明白這個道理,時時刻刻都要知道,我們自己就是佛,佛不在別處。你們或者要問:我現在就是佛?為什麼我不顯神通啊?佛有三明六通啊!古德說過:「識冰池而全水,藉陽氣以消融」。這是個比喻。冬天寒冷,池塘裏的水結成冰了,但這冰就是水啊!識就是認識。識冰池而全水,認識到這個冰凍的池塘全都是水(比喻眾生本來是佛)。藉陽氣以消融,要假借陽光,把這冰融化了。融化之後,方成灌溉之功。冰是固體,不會流動(比喻眾生不具三明六通)。融化之後,能流動了,就可以灌溉田地了(比喻佛具三明六通)。接下來:「悟凡夫而即佛,資法力以薰修」。悟凡夫而即佛,就是我們醒悟了,知道這凡夫心就是佛心。資法力以薰修,資者,資助也,就是假借。用什麼東西資助啊?用佛法的力量,要假借佛法的力量來幫助我們修行。因為我們悟雖悟了,只是理悟,只是始覺——才開始覺悟。習氣還很重,一下子了不了。所以要借法力幫助我們,時時刻刻薰它,就是假念佛號、結印、持咒、照顧話頭起疑情等方法來薰修,把我們這八識田中的妄種子、污穢種子薰成淨種子,將習氣轉化為妙用。

明理之後還須借佛法之力來修啊!不修是落不到實處的、是沒用的。絕不是就這麼一說一理解可以了。不行啊!或許你現在悟到: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放下,一切不執著。但可能出了這裏到街上一逛,馬上就沒有了。有好幾個朋友告訴我:唉!我今天到了火葬場,心都灰了。人一口氣不來,燒成灰什麼都沒有了。還粘什麼東西?不粘了,不粘了!這心死了空了。但是沒走多遠,又什麼東西都要了,習氣重啊!所以我們只好說頓悟漸修。其實頓悟漸修,講起來是不通的,還要漸修就是沒有頓悟,《般若經》就是這樣講的。但是說得太高了不行,我們沒有這個力量。所以《楞嚴經》就講兩種法:「理屬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道理一講,他馬上就醒悟了,悟了之後一切習氣都消散了,都不要了,立刻就空淨了。這種人的確是有,但只是少數、極少數,是上上根、再來人。不是再來人,不可能做到一悟即徹。然而今朝之頓乃昔日之漸也。是從前、從前、再從前,慢慢、慢慢地修行積累起來的,所以今天「啪」一脫就脫掉了。《楞嚴經》說「理屬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這本是講兩種法門,一是圓頓法,一是漸次法。極少數的上上根、再來人,一聞道理,馬上醒悟,一切習氣,乘開悟剎那即已消滅,神通妙用即可發現了。大多數中下根人須於悟後,在事上磨練,漸除習氣而後始能慢慢發揮作用。現在我們不妨將兩種法門合二為一,就是所謂「理屬頓悟,事須漸除」,頓漸二門合起來修。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現在是末法時代,眾生根鈍障重,不能頓悟、頓修、頓證,因此只好將兩種法門合為一門,在理悟後保任,勤除習氣,而漸漸地發通證果。頓悟漸修合在一起,講起來是不通的,但符合現在的實際情況,就可借用。這個道理不易講清楚,我們不妨舉釋迦佛在世時的故事來說明。釋迦佛座下的兩個弟子討論佛講的一句話,公說公理,婆說婆理,相持不下,就去問佛:佛啊,你看我們兩人哪個說的道理符合你老人家的意思?佛說,你們兩人的都不符合我的意思,但是你們兩人的意思都能用。為什麼?符合實際情況嘛!所以,我們現在只好講頓悟漸修了。

那怎麼修呢?淨土宗人就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拿這佛號掃盡我們心裏的污穢,掃盡我們心裏的習氣,掃盡我們的煩惱。煩惱剛冒出來,就高聲念「阿彌陀佛」,把你的心轉空、化空。參禪人呢?時時照顧話頭也。煩惱才動,問:「你是誰?」當頭就一棒:「這煩惱是誰動的?動煩惱的是誰?」當頭一棒打過去,這就是照顧話頭。密宗行人煩惱一起,就馬上持咒將其轉化。雖然方法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樣。不要說:我淨土宗好,你禪宗不對;我禪宗好,你淨土宗不對;我密宗好,你們禪宗、淨土宗都不對。這是分門別戶,說明你還沒通達。若通達起妙用了,你就會說:禪也好、淨也好、密也好都是手段,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我們假佛法的力量,用功修行,掃盡我們的習氣,化空我們的煩惱,就「冰消則水流潤,方顯溉滌之功;妄盡則心虛通,應現通光之用。」心花通明了,就神通顯發、妙用無邊。這都是修行所證的,你說不修,行嗎?不行啊!所以說一定要修。

有人問:開悟之人,壽終之時靈性何去?

這是個大問題啊!悟道之後,到什麼地方去呢?很多人這樣問。有個香港人寫信問我,開悟的人臨終時應該預知到啥地方,即預知處所。假若不預知處所,他就是沒開悟。這話對嗎?不對!為什麼不對?真正開悟了,就沒有生沒有滅,沒有來沒有去,還有什麼處所?我剛才講了,這妙有真心是微細色,微細色就是虛空,虛空有什麼處所?你要有處所,還是有來去,還是有生滅,還是沒開悟。寫信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要問一期壽終,要死了,到什麼地方去啊?這不但是他的問題,也是大家的問題。所以,今天借圭峰禪師的一段話把這個問題再談一談。圭峰宗密禪師說: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但以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迴。然身中覺性,來曾生死,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閒;如水作冰,而濕性不易。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託?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多生妄執,習以性成,喜怒哀樂,微細流注。真理雖然頓達,此情難以卒除。須常覺察,損之又損,如風頓止,波浪漸停。豈可一生所修,便同諸佛力用?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

下面把圭峰宗密禪師的這段話解釋一下:

「一切眾生,無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一切眾生,非但我們人類,螞蟻、蟻蟲、蒼蠅、獅子、猿猴等等無不具有覺性。你說哪一個眾生沒有覺性呢?你看這蚊子,你這裏有血,它馬上飛來叮你。蒼蠅呢,你端一塊蒸糕,它老遠老遠也能飛來叮上去。它們是有覺性的。人就更不用講了。覺性者,知覺性也,你知道肚皮餓嗎?你知道今天天氣暖嗎?這都是知覺性啊!所以,一切眾生都具有覺性。「靈明空寂」,即靈而明,光明剔透,了了分明。就是光明,而靈知了了,如如不動。這個「明」有兩種解釋:「空」,空無所有,一物不立;「寂」,不動不搖,不來不去。「與佛無殊」,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彌勒佛等等一切佛了無差別,無有二致。

「但以無始劫來,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無始,無有開始,將來也無終,周而復始,總是這樣子。「未曾了悟」,從來沒有悟過,從來不知道自個兒是個大寶藏。《法華經》比喻:人有一個摩尼寶珠縫在衣裏,自己不知道。這個摩尼寶珠能雨眾寶,所以你不窮。你一切都具足,要什麼,它就有什麼。而你卻不知道,到外面討飯去了。像我們現在輪迴六道、流浪生死就是討飯。自己有大寶藏不知道,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由於妄執,不識真卻認假。這個身體本不是我,卻當做我了。身體等於是我們住的房子,裏面有人。人是什麼?人就是我們的靈明真心。不知道這個,就認「房子」為我:這身體是我啊,這身體是我!「故生愛惡等情。」所以就產生愛惡之情。我歡喜這個,討厭那個,這個人對我友好,那個人對我不友好。分別心很多,都是妄念。喜歡的,就據為己有;討厭的,就將其打倒,所以就造業受報。

「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久輪迴。」生死本來沒有的,而是因為我們有愛惡等情之後,隨心造業所致。我們想要某個東西,但得不到,是他人的,就搶他或把人家殺掉,這就造殺業了。造業就要受報,就要六道輪迴。造善業升天,造惡業下地獄,生老病死長久輪迴。唉!本來沒有生死,落入生死了。在六道裏出沒,生生死死,不得解脫。

「然身中覺性,未曾生死,如夢被驅役,而身本安閒;如水作冰,而濕性不易。」我們儘管在六道裏生生死死地輪迴,而我們的覺性未曾生死,它不因為你生而生,也不因為你肉體死亡而滅;你墮地獄它不痛苦,你升天堂它不快樂。它本不生不滅、空靈無住,未曾生死未曾動。就像我們在睡夢中,被惡人追殺,驚恐萬狀,狂奔不已,可是實際上身體還在床上安然地躺著不動一樣。也像水變成冰,而潮濕的性質不變一樣。這是比喻我們儘管在六道輪迴中但佛性不變。

「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託,」假如我們能悟到這覺性就是法身,明白我們的覺性就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根本,它本來沒有生過、沒有滅過,為什麼還要有依託的地方呢?你真正開悟了,就不要有依託,不要有去處。我記得有個溫州人講得很好笑,他自說開悟了,有個人問他:「我們不是修淨土法門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人,是修禪宗的,我們圓寂之後到什麼地方去呢?」你們看他怎麼答,他說:「可以依草附木,在石頭上也可以,在大樹上也可以,在枯草上也可以,都可以。」哎喲,不好了,成了依草附木的精靈了,這怎麼行啊?依草附木是執著有身體的鬼魂。上海復興公園有棵千年的菩提樹,據說是靈得不得了,大家都去拜,其實是一個鬼,是靈鬼附在上面了。死後依草附木就變成鬼了,你們說這悟的是什麼道啊?其實與道不相干,都是假的。我們的覺性「本自無生,何有依託?」不要有依託。依草附木者未曾瞥見覺性半絲在。

從前有個廢棄多年的破灶,有個神附在灶上,托個夢給人:你們到這灶上祭祭我,你們要什麼我給什麼。人家都說,這個灶上有神呀,都去祭吧!很多人來祭他,這個神就滿足他們的願望。一傳十,十傳百,這個破灶就紅得不得了了。那地方上有個禪師(慧安國師的弟子),見這個依附破灶的精靈使得大家殺生來供養他,造業了,就去給他說法。拿禪杖咚、咚、咚敲灶台說:我問你,你是磚瓦泥土合成,靈從何來?神從何來?磚瓦泥水沒有靈、沒有神,有靈識的是你自心,你附著這個磚泥灶上幹什麼?這個破灶神被禪師一指點就醒悟了:對啊,神不在磚瓦泥土上,神是在我的自心上啊!趕快捨去這個破灶吧!他夜裏就來禮謝禪師,然後升天去了。後來大家都稱這位禪師為「破灶墮和尚」,反而把他的真名遺忘了。禪還曉得不要執著身體,我們執著在草木上能行嗎?所以不要有依託啊!我們本來無生,本來無有依託!

「靈明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你真正悟道了,就了了常知,靈明不昧,什麼地方都是我。什麼地方有緣,就在什麼地方現身。所以叫做「無住處涅槃。」沒有固定方所,什麼地方都可以現身,只要有緣即可以現身。真正徹悟了,哪里還會有個固定地方?要有個固定地方就是沒有悟。靈明不昧,就是沒有一點昏昧之相。了了常知,就是明明白白。這個知是沒有間斷的,叫常知。不是現在知,等一會又不知了,那是沒有用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它沒有來哪有去呢?有來就有去,有去就有來,都是相對的,相對的都是假的。它是絕對真心,所以沒有來去,沒有出入。

下面指示我們怎樣用功了道,藉以成佛。

「然多生妄執,習以性成,喜怒哀樂,微細流注。」我們現在所說的是最上乘禪:「自心就是佛,佛就是自心。」你能聽到這個法,並能深信不疑,就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了,而是多生歷劫以來所種善根。

但是,我們多生歷劫以來,妄執習以為常,執著外面的境界認為是真的,執著身體是我,養成習慣了。唉喲,這身體是我,最為珍貴,不能碰我啊!其實是臭糞桶,有什麼可珍貴?清朝有個皇帝愛上一個身有香味的妃子,這香妃是新疆人,據說身上有異香。那是什麼香味啊?狐騷臭!皇帝老兒卻說是香味。可見一切事物美好與否,皆無一定標準,你喜愛的就好,否則就討厭。或者習以為常了,不好也無不好。如俗語說: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養成習慣,就積重難返了。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聽到這,可能有人會這樣想:「這身體就是我。而且大家都這樣認為,你卻說身體不是我,誰相信你?」唉!多生歷劫妄執外境,我們習以為常,成為習慣了。於是產生了自己對待境物的種種看法,凡事都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衡量,合我心者執取,否則捨棄,因此,就有「喜怒哀樂,微細流注」。喜、怒、哀、樂、恐、驚、悲,每個人都有。合於我的心境就滿面春風,違犯我的心境即龍顏大怒;失掉什麼了就怏怏不樂,中意什麼了就喜笑顏開。這些都是微細流注。

微細流注,就是極微細的妄念不停地在動。最根本的妄心是意、觸、受、想、思五個遍行心所,這遍行五法其實是心裏起的或善或惡的一念,它存在於八識當中,並且不斷地鼓動八識中的一切善惡種子,它非常非常之微細,所以叫流注生滅。所謂流注,就像無休止的流水一樣,而這水流不像大海中的驚濤駭浪,也不像江河的滾滾波濤,而像靜靜的小溪微微細細地流。其實它流得很快,快到了極點,反而不顯其動,平時你看不見,以為它是不動的,這就是微細、極微細的妄念。我們曾講到粗妄,那是對境生心的妄念。若曉得境就是我們的心,心就是境,那麼,我們就不執著。不執著,粗妄念就不起。可這個細妄種子還在。它微細極微細,你看它似不動了,其實還動得很快。怎樣才能把微細流注斬斷呢?只有深入金剛薩埵定才能見到而消滅它,不是金剛薩埵定不頂用。所以,要深入禪定。念佛人一定要得念佛三昧,不得念佛三昧是不行的。修禪人呢,要起大疑情,大疑起後,妄念不動疑情籠罩全身,時節因緣一到來,「啪」地爆開,才能親見本性。學密的人也是如此,身口意三密加持,借佛的力量加被我們,推動我們往前進,推到因緣成熟,「啪」!就爆炸了,把這微細流注斬斷!這個微細流注微細得很,你們看不見,要做功夫,定下來才能看得見。比如一杯混濁的水,裏面的泥沙你看不見,一旦沈澱下來,上面水清淨了,才看見下面有這麼多泥沙。搖晃、混濁的時候,你看不見它。諸位要先定,才能看見微細流注。

「真理雖然頓達,此情難以卒除。」我們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是真理,你們雖然一下子就悟到了:對、對!我們本來是佛,不是佛怎麼會說話呢?還能問念佛是誰嗎?不是佛怎麼會念佛?不是佛怎麼會寫字?不是佛怎麼會走路啊?我們這個身體一口氣不來它就不動了,動是佛性的妙用。真理是頓然了悟、理解了,但是「此情難以卒除」。情者,妄情也,愛情也。愛情難以除啊!古德說:「念佛如念情,成道久矣!」假如念佛像念愛情一樣,我們早就成道了。

我們凡夫是愛情難捨,愛情包括的範圍很廣,如男女之愛、母子之愛、夫妻之愛、聲色犬馬之愛等,還有諸多的愛好,如愛好古玩、集郵、字畫、種花養鳥等等。人愛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女人最難斷的是母子之愛,有個孩子,永遠記在心裏再也忘不了,死了也放不下來:我捨不得離開我的孩子啊!有一位念佛的老太太臨終時,我們勸她:「你放下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吧。」她說:「我不去,我捨不得離開我的兒孫啊!」如此愚癡,怎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凡夫都是「此情難以卒除」啊!卒者,立即也。我們的情很難馬上除掉,只好頓悟漸修。頓悟之後再漸修,這是沒辦法的事,然而適合我們娑婆世界現階段眾生的習性。你們不要唱高調,說自己是頓悟、頓修、頓證,不需要修,無修無得無證。嘴上說說是很容易的,但你是否真能做到呢?吹牛是沒用的,要真正做到才行。吹牛皮閻王老子不會放過你,還是要給你下請帖的。真正做到了,閻王老子的請貼才能取消。

「須常覺察,損之又損,如風頓止,波浪漸停。」須要長時間的覺察,這就是做功夫了。如修淨土宗的人就是提起一句佛號,起心動念時趕快把這佛號提得高高的、聲音大大的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這妄情化掉。妄情不化掉不行啊!損之又損,就是把妄情一天天地減少,把你的習氣、煩惱、執著一天天地減少、減少、再減少。妄情不是一天就能除掉的,「如風頓止,波浪漸停。」風一刮,波浪即起,風停後波浪還是在湧動,慢慢地才能停下來。所以古德說:「風停浪還湧,理現念猶侵。」「理現」,真理出現,就醒悟了,然而「念猶侵」,妄念還是要侵犯的,所以須慢慢地除。

「豈可一生所修,便同諸佛力用?」修一生一世,就想馬上有諸佛一樣的三明六通,有諸佛一樣的力量,這是做不到。我們現在雖然沒有發三明六通,但要深信不疑:我們的心就是佛心,捨此之外沒有佛心。

說到這裏,我想跟大家談一個重要問題。我嘗聽人說:前後際斷不是開悟,要能所雙忘才是開悟。其實他不明白什麼叫前後際斷,不識本來,還要假裝大根基;他沒看教裏面的書,卻信口雌黃。

從前澄觀法師給武則天皇帝講《華嚴經》時(你們不要以為武則天皇帝壞啊!武則天皇帝是個開悟的皇帝。現在你們讀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武則天做的,是讚歎《華嚴經》的,現在都把它作為一切經上的開經偈了),對她講:「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照體朗然,即如如佛。」一念不生,就前後際斷。前際者,前念;後際者,後念也。前後際「啪」地斷了。照體,就是能照一切事物、能起一切妙用之體——本性。朗然——即不著一切相,即如如佛——這就是佛啊!你看說得多清楚。可是有人卻不懂,說什麼前後際斷不是開悟。他不知道前後際斷是什麼,不知道還假充善知識,豈不害人!自己不知道還迷惑別人,下地獄如箭射在!

我們當下念一斷,而了了分明,這是什麼?!捨此,再去別求佛性,就沒有了。不要以為沒有三明六通,沒有同諸佛力用,就不是開悟、不是佛,並非這一生修行就能有諸佛一樣的大神大用。初悟道只等於剛降生的小毛頭(嬰兒),小毛頭雖然沒有大人的力用,不會工作,不會走路,不會吃飯,還要人喂,要人抱,但是你不能說他不是人。初悟道是因地佛,你必須時時刻刻覺察,時時刻刻地保護它。綿密保任,損之又損,把自己的習氣、煩惱一天天地減少,那麼,你這「小毛頭」就長大,成大人了,就力用俱備了。明白本來之後就用功,叫悟後真修。沒悟到呢,就是盲修瞎練。比如你念佛不悟本來,就是念心外之佛。我們念佛人要知道念阿彌陀佛是喚醒自己的主人公,叫自己的主人公時時覺醒,不要著在色相裏面去,不要為境界所遷流,不要有妄取執著的凡情,這樣做你才能成功。這非常重要啊!

「但可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我們要曉得,這色身、這肉體、這軀殼不是我們自己。我們真正的本體,是即空而即寂,就是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這樣一個東西,而不是這個軀殼。這個軀殼是慢慢變化的,由少而老,由老而死。不要認這肉身,肉身就是色體,這色體不是自己。千萬千萬不要認這色身為自己,要認空寂為自己。即空而即寂、不來不去、不動不搖的這個佛性就是我們自己啊!「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什麼叫妄念?有所住著就叫妄念。起個念頭,心定在那裏,有所住、有所著,這就是妄念;念起無所住、無所著,才是真心的妙用。這了了靈知才是真心,它不是死的。坐在那裏不動,死壓念頭,一個念頭不起,那就變成大石頭、大木頭了。因此,了了靈知,不著、不取、無愛、無憎,這就是真心的妙用。有所住、有所分別那就是妄情。但是有一點要弄清楚:不是不可以有分別,而是有分別而不住。即這個人好我知道,那個人壞我也清楚,不是好壞不分,成糊塗蟲了。糊塗蟲就是真心嗎?不是的。好壞要知道,但是無憎、無愛、無取、無捨。不是見好人就喜歡,見壞人就厭憎。壞人我們也不捨,為什麼?對壞人我們要教導他,要憐憫他,幫助他,使他轉過來,這才對。真心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真心、妄心蠻好分別的。我們時時刻刻不要認妄心為自己,要曉得靈知了了而不住相才是真心;才有所住,即成巢臼,就落到相裏去了。

「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繫。」這講到臨終了,臨死怎麼樣?要臨終得受生自在,須在平時做「妄念若起,都不隨之」的功夫。如果我們的妄念還沒有斷除光,一剎那妄念又來了,馬上就要覺察,不要跟它跑。假如妄念勢強,覺而不能斷,就趕快念佛、持咒,或是提起話頭,問這妄念從何處來,而將妄念化掉。假如跟妄念跑了老遠才知道,那就遲了。這覺的速遲與除的快慢是用功的力量問題。就像蠟燭光和電燈光亮度不同一樣。起初能照,照到後面不大看得見,妄念起了很久才曉得,這是蠟燭光。功夫用得純熟了,念頭一起就能照見,如強烈的燈光照在面前,什麼坑坑窪窪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走夜路便不會墮坑落塹了,這就是電燈光。這就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階段了,不要著意照,而自然照了。這裏面的功夫大有深淺之別。

我們做功夫須時時覺察,綿密用功。一天二十四小時,就一兩個小時用功,其他二十二小時都不用功,那太疏懶了,功夫就很難做得上去。所以我們要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時時用功,時時覺察,功夫用得上去。

復次,妄念若起,都不隨著跑。不是認為哪個妄念好,就跟著跑。有人做了個好夢,醒來以後捨不得放掉它,還想著它。夢境本假,為何執著?夢中做了皇帝,你真是皇帝嗎?夢中你得了大元寶,你真的得元寶嗎?你戀著它,豈不愚癡嗎!人就是這樣愚癡啊!

圭峰禪師苦口婆心給我們講,妄念若起,都不隨之,不要跟它跑。假如我們真正做到,「即臨命終時,業不能繫。」繫者,捆住也。一切眾生都是跟著業跑啊!善業者升天,惡業者下地獄。真能做到妄念起不隨著跑,那時候業不能捆住你,就能夠自由了。

「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真正悟道的人沒有中陰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也沒有中陰身。什麼叫中陰呢?就是前身已壞,後身未起。前面一個軀殼已經壞了,還沒有投胎到後面一個軀殼,當中的這個陰界之身,就是中陰身。這個中陰身是以風大為主,所以它有五通。六通當中他沒有漏盡通,他只有少分的五通,不是像佛那樣大的五通。中陰身有少分的五通,所以他有神足通,什麼地方的父母和他有緣,千里萬里他一飄就到。他有天眼通,千里萬里外他也能看見。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到西方去了,沒有中陰身。下地獄的也沒有中陰身。下到地獄了,哪里有中陰身?其他幾個道都有中陰身。「雖有中陰,所向自由」,真正做到念起不隨,那麼,業障抓不住你,捆不住你,障不住你,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就到什麼地方去,自由自在。「天上人間,隨意寄託」,或者天上,或者人間,隨意寄託一下。這個是最起碼的功夫,妄念還不能斷除,妄念起,我能不跟它跑。功夫到這裏,雖然有中陰,還能自由自在。妄念起跟著跑,那就壞了,就不能自由了。所以,這是最起碼的一步,最差的一等。

「若愛惡之念已泯,即不受分段之身」。愛,喜歡,喜愛;惡,討厭,厭惡。愛憎的心沒有了。不是這個好我就取,那個不好就捨。因為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分什麼好壞呢?有什麼可愛憎的?這要真做到才行,假如人家給你講講,你也能做做,背了人之後你還有愛惡之情,那還是不行。愛惡之念已泯,泯者,滅也。愛惡之念滅除了,沒有了,就不再受分段生死,就出生死輪迴了。當然,還有法執未除。

「自能易短為長,易粗為妙。」這是講功用。這樣的人即能變化自在,短的可以變成長的,不好的粗糙的東西可以變成美妙的精細的東西。他能變化,六道輪迴他也能變成神妙,一切都變化了。你們不是常常問:我的功夫到哪一步了?你們可以不妨自己考察、自己印證:第一,是不是妄念起都不隨之了?如能做到,那你即能所向自由。進一步,如你能泯滅愛惡之心,沒有喜歡,沒有討厭,一切平等、平等、又平等。那你分段生死就消除了,就能夠變化自在了。

如更進一步:「若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即能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眾生,名之為佛。」這是最上乘。我們修法就是要做到微細流注一切寂滅,將微細妄念的種子都消除光,而徹證「唯圓覺大智,朗然獨存」的境界,圓成佛果。我們這一生果能由見性破初關,進而在事境上鍛煉,勤除習氣,練到順逆無拘,縱橫無礙,破重關後,再上上升進,除盡微細流注,就大放光明,朗照十方,無所障礙了。你不要神通,神通自會來找你,所以能隨機應現千百億化身度有緣眾生。佛菩薩就是這樣隨機赴感,應緣現身,來度眾生的。

意生身有三種: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三、種類俱足無行作意生身。打坐深入三昧,深入禪定,能出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意根就是第七識,第七識意根所現之身,叫意生身。由少而多變化,最後百千萬億化身一切具足。無行作,種類俱足,山河大地、樓臺亭閣等等,都能顯現變化出來。功夫做到什麼程度,微細流注才能斷除?所謂微細,就是我們現在看不見它,要做功夫深入金剛薩埵定以後才看得見:唉呀,細妄種子這麼多,動得這麼厲害。知道這個在動,把它消去,不動了,但還有個「不動」在也不行,不動也不要。打破它,識蘊區宇就打破了。識蘊是五蘊的最後一蘊,識蘊打破,就成就了。所以我們要做功夫,要修行,就是要悟後真修。但是,你不悟真心不明理怎麼去修?所以,認識真心明白道理最為重要,即覺法自性意生身最重要。

今天我把色、空之義又講了一遍,還再次重申了認識真心(見地正)的重要性:為什麼要認識真心才行,也講了講修行人臨命終時究竟到什麼地方去。你們要時時刻刻這樣做功夫,就是「常須覺察,損之又損」。我們要時時刻刻的覺照:唉喲,念頭來了。唉喲,又著相了。唉喲,妄念起了。趕快不要動,不跟它跑,這叫損之又損。你們不要講什麼一悟到底,這恐怕不是輕易做得到吧?我們不是常聽人說:「哎呀,我怎麼還有這麼多念頭呢?」你們看,一下子把念頭消除淨光,不是容易辦到的事,所以常須覺察,損之又損才行。那如何考察自己是否進步呢?應該回頭看,就是比比過去,過去自己怎麼執著、怎麼煩惱,現在比從前少一點了,心平氣和多了,那就是有進步了。有進步就好,因為知道有進步,就能增強信心。我們在做功夫當中,身體發熱,光明顯現,這都是好現象。但是我們不能追求,一追求就完了,那就是住著、就是妄念妄情。

我們於悟後做功夫要任其自然,像流水一樣,嘩、嘩、嘩地流過去,要不停留、不可住著,不跟境界跑,不隨妄念流,把我們的妄想習氣損之又損,消除淨光,才能成就大道。此為修法之訣竅,是故不識真心,修法無益;識得真心,不知訣竅,不能成就。

我們念阿彌陀佛,是喚醒自心,不是求西方的阿彌陀佛。我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和阿彌陀佛心心相印,也是自力,也是他力。我們明白念佛的作用,就是借佛的聖號除去我們心中的污濁、煩惱,借佛的光明朗照我們,消除我們的業障,那麼我們發願生西方,就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怎麼個生法呢?即是要把愛根斬斷,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還愛戀著這個世界,儘管你強調「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終是生不了西方淨土的。因為你愛根沒有斬斷,牽掛著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其實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將自他分成兩個,那就錯了。我們修行,一定要雙修,就是把自力和他力結合起來,光靠他力,自力上不去,沒有用處。因為你妄念不除,執著這個娑婆世界,他力拉不動你。佛菩薩要是能拉,老早就把我們拉光了。佛菩薩接引生西,怎麼接引法?發光照你。你不睜眼睛,他照你,你看不見他的光,有何用處?是故永明延壽禪師說:我們的心比如是一盆水,佛菩薩比如天上的月亮。阿彌陀佛放光照我們,假如我們的心如水清淨了,就能現出月亮的影子來,這就是感應道交,他力自力結合在一塊了;假若我們的心水是一盆污水,就映不出月亮來。不是佛不照你,佛沒有這種不平等的心,佛是普遍朗照的,而你的心卻污穢得很。是故瞎子不見光明,污水不現月影。這完全是我們的誤會,並不是佛不照我們。所以要雙修,有他力也有自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要一切放下,懇懇切切地念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自心喚醒。他心就是自心,自心就是他心,打成一片,心佛道交。臨命終時彼佛現前。這「臨命終時」,不光是指臨死的時候,還指生死命根斷除之時。什麼叫生死命根斷除之時呢?就是我們的妄情、妄念、妄心這個時候死下來了、斷除了,這就是臨命終時。因為我們的生死命根就是妄情、妄念、妄心。我們本來哪里有生死啊?都是這妄情、妄念、妄心執著色相,造業受報,從而六道輪迴、虛妄生死。我們一心念佛,功夫成熟,時節因緣一到「啪」地一下子,把妄情、妄念、妄心斬斷,這生死命根就終了。「臨命終時,彼佛現前」,「彼佛」就是那個佛,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自性佛,自性佛就是阿彌陀佛。「現前」,即本性現前也,這叫「花開見佛悟無生」。心花開放,見自性佛,這就是開悟了。「悟無生」,開悟了見到了不生不滅的本來自性!這就是淨土宗啊,是真正的淨土宗!我們千萬不要把生死大事,推到阿彌陀佛一個人身上。不要說這是他力,你阿彌陀佛假如不救我去,是你的過錯,非我之咎。這是不對的,你自己的妄情、妄念、妄心沒有斬斷,彼佛如何現前,如何能悟無生?這全是你自己的過咎,怎麼可以埋怨阿彌陀佛呢?

淨土宗就是禪宗,禪宗就是淨土宗。這是古來的大善知識講的,「禪者,淨土之禪也;淨土者,禪之淨土也。」禪就是淨土,淨土就是禪。不能分成兩個,看成兩回事,它的確是一回事。比如,永明壽大師是禪師,怎麼成為淨土宗的大祖師了呢?蓮池大師也是禪師,徹悟大師也是禪師,他們怎麼都成為淨土宗的大祖師了呢?禪,淨本來就是一鼻孔出氣,只是後來人不明理,才強分禪分淨。我們發願生西,心要真切,不要疑惑。願要懇切,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還要有真實之行。心有行散,不可救矣。朝於斯,夕於斯,流離於斯,顛沛於斯,時時刻刻不忘記,那麼,你就快要成道了。修禪人也是如此,常須覺察,時時保護,照顧話頭。我們修密宗的也是如此,我再三說修心中心法,不能光靠兩小時打坐,下座時觀照最重要,下座比上座還重要。下座時歷境練心,看看你的心空不空,這是最重要的一著。

我常常聽人講:唉喲,今天我真是氣死了,某人怎麼、怎麼不好。我倒問問你是不是學佛的人啊?還氣什麼東西啊?你學佛了,就不應該有氣。一切皆空,無人無我,無自無他,還氣什麼?若還有氣,你就是沒學佛,就是沒有時時覺察,沒有歷境練心。越是違逆的環境,越是氣惱的人事,越是能鍛煉你,看你還氣不氣?你還生氣,就是沒鍛煉,沒鍛煉怎麼能成佛啊?逆境其實也是好的境界,是鍛煉你的,看你是不是醒悟。不要說什麼逆境壞,壞不壞就看你醒悟不醒悟,就看你是不是會利用這個境界鍛煉自己。我們學佛人,不管是習禪、習淨抑或是習密,都要時時刻刻歷境練心,不能如是,決無成就。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圓滿成就第九〈三〉 黃念祖居士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黃念祖居士 

【阿難聞佛所說。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為是過去佛耶。未來佛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

本段大意是:阿難聽佛說完以上開示,就問佛:法藏比丘成就菩提了,他是過去佛呀?未來佛呀?還是他方世界中的現在佛呀?世尊回答:「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從沒有所來的地方而來的,去是向沒有所去的地方而去的。)這同《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完全一致。「彼佛如來」就是阿彌陀佛,是法身,法身遍一切處,處處是自家,本來是一體,怎麼能說從哪里到哪里。靈峰大師《金剛經破空論》說:真如不能從自體以外一個地方到這裏來,也沒有自性以外另一個處所可以去,只是有緣則現。池水清涼了,天上的月亮就現出來,月亮也沒有下來,水也沒有上去。回頭陰天了月亮又不現了,可是月亮始終是無來也無去呀。不是說看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到水裏來了,不見時月亮從水裏又走了。根本沒有來去,這就打破了空間。

「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這就打破了時間。非生非滅這同於《涅槃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也就是《楞嚴觀世音菩薩圓通章》「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眾生在妄,一念一念生滅不停。滅了生滅,所以說「非生非滅」,但生滅滅已不是就斷滅了,而是「寂滅為樂」與「寂滅現前」。《觀音耳根圓通章》說:「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得二種殊勝。」這就是禪宗常說的從冷灰中突然蹦出熱豆。正當火滅灰寒的時節,偏偏從冷灰裏頭蹦出一顆熱豆,這常用來譬喻禪宗開悟的情況。現在許多人火不滅,灰不寒,領了一隊人熱熱鬧鬧扮神扮鬼,只是自欺欺人,大家胡鬧一場。這一點很重要:要在一切能所都除消淨盡了之後,連能滅所滅都盡了之後,這時才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別有天地。這個無生無滅,不是斷滅,而是「寂滅為樂」。「寂滅為樂」四字是教眼。「非過現未來」,現在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都懂了,他說,時間是人類的錯覺。過現未來,只是因為有妄想,前一念就是過去,現在又有一念這是現在,底下還有一念跟著就要來,就是未來。離開妄念什麼是過去現在未來!(入禪定的人,往往不知不覺好多天過去了。先師虛老山中靜修,一次大雪封山,大家以為虛老怕是死了,大家用長竿在雪中探路,找到閉關的地方,大家敲引磬叫門,把虛老從定中驚覺了。開門相見,大家高興極了,虛老說:你們這麼遠來一定餓,我這兒煮的芋頭可以請你們吃。我煮上芋頭,就打坐了。誰知打開鍋蓋一看,芋頭長的毛,都長得好長了。多少天了,但只覺得是在片刻之間。)所以《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信心銘》最後一句「無去來今」,沒有過去,未來與現在。這就表示過、現、未三世,本來沒有差別,都不離當人的一念。上面所說「來無所來,去無所去」表示十方就在當下。世人所執的時空概念全部打破了。

以上所說是法藏大士所證法身理體,也就是本經的「真實之際」,在這裏可以充分看出本經與《金剛經》本無分別。彌陀成佛究竟了法身境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還有什麼眾生可度。可是理不礙事,在寂滅中正好廣顯大用,所以寂而常照,理事圓融,加以本願無盡,所以要廣施真實之利,普利眾生。

「但以酬願度生」,這一句就表明了為什麼從法身境界流現了體兼報化的極樂國土,只是為了酬願度生。「酬」是酬報。「酬願」,就是俗話說的還願。俗說既然許願就要還願,也就是要實踐自己的誓願,所以要酬願。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度眾生,這個大願成就,當然要酬願度生。怎麼度呢?所以「現在西方……有世界名曰極樂」。「現」有兩個意思:()是指極樂世界是從如來的自性清淨心所流現,這是「現」字的意思。()是現在的意思,他現時正在說法。「西方」。專指西方,是密宗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的無上殊勝密意。如《法華》所說,佛看眾生的根機,「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等等)」。佛已明說了,佛所說法是隨眾生根器利鈍而有種種的不同,佛的名號壽量等等都是隨著眾生所能接受的水平而說。「現在西方」就是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的殊勝方便。善導大師主張:娑婆眾生妄心爆動,指方立相,尚未能專注,況無方無相耶?「爆」,例如爆炸。眾生的妄心,經常狂動,所以要指方立相,使能專注,所以《佛遺教經》:「制之一處,無事不辦。」道理都是一樣的。《上都儀》說:「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以凡夫繫心,尚不可得,況離相耶?」因為眾生的心十分狂亂,要使他的妄心先能專住一處,所以指定西方並建立壇城事相。這樣來攝凡夫的心還做不到,你還光叫他離方離相,他怎麼下手?並且密教五方佛,阿彌陀佛是妙觀察智,也正好在西方,這都是密宗的概念。實際我們老說極樂遍一切處,哪里有定方。小小的地球是圓的,你一直往東走,後來就走回原處了。「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魏譯》、《唐譯》都是十萬億佛土佛剎,本經數位比《魏譯》大一百倍。這裏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是佛是隨著眾生的根器不同,隨宜而說,所以不同。()「百千俱胝那由他」本來就不是具體指一個數,例如,百千三昧,不是說一百乘一千,而只是說許多三昧。例如,我們說千萬人所不能及,「千萬」也不是一個死數—一千乘一萬。所以兩譯數位不同也沒有關係,何況方才說過空間只是妄執,還有什麼距離可談。總之娑婆極樂都在自心之內,經云:「十方虛空生我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裏。」說遠說近都成戲論。所以《觀經》說:「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蓮池大師《疏鈔》的話更好:「分明在目前。」淨土宗跟禪宗哪里有兩樣。什麼十萬億、千萬億國土,只是「分明在目前」就在諸位眼前。

「有世界名曰極樂」。「世」,代表時間,指過去、未來與現在這三世。「界」,代表空間,指四方上下。時空相合,叫做世界。這個世界的名字是「極樂」,梵語就是須摩提,可以翻譯成安樂國、安養國、清泰國等等。《要解》說:「永離眾苦,第一安穩。」(永遠離開諸苦,而且最極安穩)《疏鈔》說:「顯至極之樂,非人天一切諸樂之比。」(是登峰造極的快樂,不是人界和天界所有種種快樂所能相比的。)所以這個國土叫做極樂。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七 明 菩薩沙彌古吳 智旭 注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七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明 菩薩沙彌古吳 智旭 注


  菩薩比丘溫陵 道昉 訂


  ○第三十八乖世尊卑次第戒。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如法有二種。一通論七衆。二別論戒次。坐有二時。一誦戒時。二平時。皆不得紊亂也。不問老少亦二義。一即通論七衆義。二即別論戒次義。一通論者。謂百臘比丘尼。不得於初夏比丘前坐。設比丘尼受菩薩戒亦經百臘。猶故不得於初夏小乘比丘前坐。況是菩薩比丘。以比丘是上衆故。式叉摩那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已經百臘。總不得於大小乘比丘比丘尼前坐。以未是僧數故。沙彌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已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式叉摩那前坐。沙彌尼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亦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沙彌前坐。優婆塞雖生年百歲。受菩薩戒亦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驅烏沙彌尼前而坐。況復沙彌及比丘等。故善生經云。優婆塞若在比丘沙彌前行。得失意罪。當知彼約行。結。坐亦有罪。此約坐結。行亦有罪也。二別論者。如比丘比丘尼衆。皆須兼論大小二種戒次。在大則大。在小則小。萬萬不得以大奪小。故文殊應闍王之請。尚須固遜迦葉。然後暫居其先。則平時之不亂戒次明矣。其餘五衆。惟各自論菩薩戒次。不論生年。斯易可知。言比丘比丘尼貴人等者。謂先敘七衆尊卑定分。後乃各就其類。自敘戒次也。比丘敘戒次竟。然後尼敘戒次。不言餘三衆者。省文耳。貴人。即通指國王王子等。對黃門奴婢賤人言之此等雖則同名在家二衆。又須各以類分。蓋天子雖受菩薩大戒。既未出家。仍不得居君父之先。故又自爲一類。乃至者。超略之辭。意顯長者宰官婆羅門居士等。別爲一類。以此輩人。就世法中。或敘爵敘齒敘德。原無定局。故今惟當敘戒。然西域復有國王師事婆羅門者。又當別論。今則通約未出家人。固不得紊亂君臣名位也。其或此國王子。與彼國之王。相爲師友。或王子未登王位。亦與婆羅門長者居士等相爲師友。皆當別論耳。黃門奴婢。又必自爲一類。不得混在貴人類中。蓋黃門於出家法。屬重難攝。斷不得入比丘沙彌之列。奴婢屬輕遮攝。若主人與姓。得受比丘沙彌等戒。即入比丘沙彌位中。便在國王前坐。今則雖受菩薩大戒。仍未脫於奴婢。故須別爲一類。不得紊亂主僕貴賤之名分也。一一者。正結指通別二種。皆須如法。及二種時。皆須次第坐也。問君臣父子主㒒。既同受菩薩戒。猶須各爲一類。何故律中。臣先受具。王後受具。便爲下座。子先受具。父後受具。便爲下座。僕先受具。主後受具。亦便爲下座耶。答。比丘戒法。現出世相。非世法之所攝故。君若不聽。則臣不得出家。父母不聽。則子不得出家。主人不聽。則奴不得出家。既君父主人。聽許出家。一出家時。便永捨臣子奴婢名位。故君父主人。後設受具。即以彼爲上座。若君父主人在家。亦即以彼爲尊者福田。所所以五天竺國。出家人法。設見君主人。均稱檀越而君父主人。見彼既出家之臣子奴婢。必皆頭面頂禮。彼出家者。必直受之。萬無答拜之儀。此不但佛世爲然。唐時玄奘義淨等師。親至西乾。目睹其事。故父母反拜。的的無可疑怪。而蓮池和尚以答拜釋之。不過一時解謗之權巧。非確論也。若夫菩薩戒法。通於世出世間。不壞俗諦。故雖受菩薩戒。君仍是君。臣原是臣。父子主僕。亦復如是。若欲亂其名位。而統敘戒次。則世法不成安立矣。問。若一出家時。永捨臣子奴婢名位。豈非無君無父。正被儒者所譏。答。但捨虛名。不捨恩義。故律制比丘。應盡心盡力孝養父母。若不孝養。則得重罪。乃至佛母涅槃。佛尚親手舉柩。又比丘身處山林。故無事君之禮。倘受王供養。與王親善。亦須隨事納忠。此即不廢世間忠孝。而況如法修行。弘通至教。令天龍歡喜。護國護民。令過現父母。同離苦海。此更成就出世忠孝。然則大忠大孝。孰過出家。有此大義。必不容更論小小虛名虛位矣。問。菩薩戒法。不壞俗諦。此理誠然。如前所云在大則大。在小則小。亦可例云在真則真。在俗則俗。今出家人。既受菩薩戒法。則見君父主人。亦可還同俗法否。答。前云在大則大。在小則小者。以大小雖殊。總稱比丘故也。今欲例云在俗則俗者。汝不復爲菩薩比丘沙彌。竟爲菩薩優婆塞耶。若汝實爲菩薩優婆塞者。便不復入沙彌比丘之數。云何又得遍同大小二衆敘戒次耶。若欲以優婆塞身。雜入沙彌比丘之列。則大壞出世之相。既菩薩戒不壞世相。豈可反壞出世相耶。不知世出世相。皆名俗諦建立。皆不可壞。故出家菩薩。仍行出家儀則。在家菩薩。乃順在家儀則。此即名爲通於世出世間。謂之在真則真。在俗則俗。亦皆得矣。問。菩薩大戒。受之盡於未來。申之極於佛果。可謂至尊至勝。至妙至大。何故受此戒者。尚不許亂世間名位。而出家戒法。受之不過盡壽。申之不過羅漢。反可安受君父主人之禮拜耶。答。論廣大。則莫若菩薩戒法。論尊重。則莫若出家律儀。蓋是聖賢幢相。出世芳標。僧輪所繫。佛法所關。不但堪受君父主人禮敬。亦已堪受四王帝釋之禮。亦已堪受梵王之禮。亦已堪受大千界主摩醯首羅之禮。又不但比丘比丘尼也。雖沙彌等。亦可受君父主人禮敬。以君父等雖受五戒。及菩薩戒。猶故居家。未斷正淫。不若沙彌全斷淫欲。永離生死苦因故。以君父等雖於年三月六。受八戒齋。不如沙彌盡壽不非時食。永離生死增上緣故。以君父等雖受五戒。及菩薩戒。猶得著香華鬘。香油塗身。歌舞倡伎。作及觀聽。坐高廣床。惟於齋日。暫爾戒之。不如沙彌皆永捨故。以君父等雖受五戒。及菩薩戒。並於年三月六。受八戒齋。猶得畜金銀寶物。如法營利。仰事俯育。不如沙彌依僧而住。離妨道法。威儀正命。皆悉極清淨故。故但令如法出家持戒。雖受君主父母天龍鬼神禮敬。誠無過咎。且令君父等增長福聚。功更難思。倘無出家實德。縱反禮君父天神。亦何救於破戒之罪。但壞亂佛法威儀。增其過謬耳。嗟嗟。末世出家。有名無義。若僧若俗。皆悉紐於見聞。安於陋習。爲說正法。誰當信者。聊述舊章。令人稍知出世遺軌也。又此出世軌式。即是菩薩戒中所出。亦皆攝入菩薩戒中。故菩薩戒得稱廣大。兼具尊重之義。若欲廢此七衆定位。則既無尊重之儀。亦失廣大之義矣。問。出家戒法。既爾尊重。何故法華經中。常不輕比丘通禮四衆。授記作佛。答。此是圓解初開。慶而且愍。觀彼時機。應以大乘緣種而強毒之。故作此破格行門。非是通途軌式也。倘實可通行。則世尊昔時既由此得淨六根。便當以此法教示四衆。豈有吝惜之心。而大小律門。並制僧不拜俗。當知大有所關。且小律僅云不應反禮白衣。語猶平易。至於大乘經律。則云菩薩坐時。見王長者起者。得罪。若先加趺。見王長者跪者。得罪。若先衣不整。見王長者檢容整服者。得罪。若王長者說惡語時。隨意稱贊者。得罪。觀其辭峻旨嚴。比小律而更甚。倘亦懸見末世之中。白衣習氣曰傲。缁門體態曰卑。故設此厲禁。希挽回其萬一乎。然則在家菩薩。好心受佛戒者。必應尊敬出家大小乘衆。縱令破戒無戒之俦。亦不可慢。須如象王之於獵者。羅刹之於罪人。方名敬佛敬戒。而出家菩薩。必應善學善行大小律儀。以膺人天禮敬。庶幾不辱僧體。堪爲福田。固不得徒事謙恭。尤不得但恃堂堂僧相。空腹高心。增長我慢。濫叨賢聖之標。正恐人身未可長保。袈裟一失。厥苦方深。幸相與痛勉之。


  此是遮業。三緣成罪。一非次。謂通別二種。二非次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正坐。坐者及使坐者同犯。隨一一坐結罪。


  七衆同 大小共。


  開遮者。如文殊迦葉應闍王請。又下座或沙彌等說法。則登法座。


  果報者。不敬戒律。遠離正法。依戒相敬。出生勝益。如往昔雛猴及象因緣。具載經律。


  理解者。十乘觀法不次第現前。名乖法次。


  懺悔者。事乖。作法。理乖。無生。


  修證者。善持大小毗尼。知事中次第。善修四教觀慧。知理中次第。


  性惡者。生佛平等。有何次第。故文殊爲然燈佛師。仍侍釋迦。一心一切心。一觀一切觀。復何次第。故佛頂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衆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爲一切衆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願。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湖大海羅刹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建立僧坊等。制令修福。講說大乘等。制令修慧。


  此是遮業。隨力應修。遇緣當爲而不爲。一一結罪。除力不及者無犯。此即戒本經所謂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也。若慊恨心。是染汙犯。懶惰懈怠。非染汙犯。


  七衆同。


  大小不全共。聲聞夏安居時。應修房舍。餘時不制。大士一切時中。應修福業。


  開遮者。或常修禪誦等一切勝業。無暇他營。


  果報者。不修則失二種莊嚴。修則菩提資糧。任運增長。


  理解者。不知性具緣因。名不修福。不知性具了因。名不修慧。


  懺悔者。修即是悔。


  修證者。行不退人。滿足事修。念不退人。滿足理修。


  性惡者。無福慧法可修。無人修於福慧。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當廣明。


  此總結第四段九戒也。


  ○第四十揀擇受戒戒。


  若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逆。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衆生戒者。犯輕垢罪。


  不得揀擇者。不應揀於品類。謂國王乃至鬼神。盡有佛性。盡可隨類行菩薩道。故盡得受戒也。而亦有二事應揀。一是形儀。二是業障。應教身所著袈裟等者。教令揀形儀也。梵語袈裟。此云染衣。亦云壞色。亦云臥具。乃出家衣服之都名。青黃赤黑紫色者。律制三種壞色。謂青。黑。木蘭。今制五種。按彌沙塞部。若青色衣。以黑木蘭點作淨。黑衣。點以青及木蘭。木蘭衣。點以青黑。是名壞色。今亦應爾。比丘皆應與俗服有異者。正明比丘及比丘尼。體是僧寶。故特爲制三種田衣。永異凡俗。其式叉摩那等五衆。惟須壞色。不得濫同比丘也。應問現身不作七逆罪等者。教令揀業障也。七逆業成。定墮無間。所以正障戒品。前生非復可知。亦復不爲戒障。故但問現身也。父者。此身是其遺體。若義父等非逆。母者。此身從彼而生。若嫡庶等非逆。和尚者。比丘有二種。一十戒和尚。二具戒和尚。比丘尼有三種。一十戒和尚尼。二式叉摩那受六法和尚尼。三具戒和尚尼。皆不得以比丘爲之。式叉摩那有二種。一十戒和尚尼。二六法和尚尼。沙彌沙彌尼皆一種。即授與十戒者也。阿闍梨者。比丘有五種。一十戒闍梨。二受具時教授闍梨。三受具時羯磨闍梨。四依止闍梨。乃至與依止僅一夜。五教讀闍梨。乃至從受一四句偈。或說其義。比丘尼有七種。加受具時比丘僧中羯磨闍梨。及六法闍梨尼。式叉摩那有三種。一十戒闍梨。二六法闍梨。三教讀闍梨。沙彌沙彌尼各二種。一十戒。二教讀。優婆塞優婆夷各三種。一受五戒闍梨。二受八關戒齋闍梨。三教讀闍梨。又若並取受菩薩戒闍梨。則七衆各加一種。破羯磨僧者。極少有八人同住。皆是比丘。四人四人。各自爲黨。於一大界之中。則說戒。別作種種羯磨。破轉法輪僧者。下至九人。一人自稱佛。誘彼四比丘別從其教。餘四比丘守正不從。分作二部。不論界內界外。但令非法說法如提婆達多等。名破法輪。聖人者小乘四果。大乘發趣以上也。夫不拜父母國王。不敬六親鬼神。而但解法師之語。則其待法師者何重。百里千里而來。則其求法之心何切。此而不授。辜負當機不太甚乎。惡心瞋心者。明非見機益物之心。一切衆生戒者。明此大戒。本是一切衆生所應同受。不似比丘及沙彌戒。須擇品類授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受戒器。謂非七逆。又形儀如法。二堪受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揀擇心。謂或惡其下賤。瞋其貧乏等。正是業主。四令不得受。隨所拒人結罪。若知不堪受者。非犯。菩薩戒羯磨文云。若諸菩薩。欲授菩薩戒時。先應爲說菩薩法藏。摩怛理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令其聽受。以慧觀察自所意樂。堪能思擇受菩薩戒。非惟他勸。非爲勝他當知是名堅固菩薩。堪受菩薩淨戒律儀。又云。無淨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是所受淨戒。初無信解。不能趣人。不善思惟。有慳貪者。慳貪蔽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淨戒者。於諸學處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眠。樂倚。樂臥。樂好合徒侶。樂嬉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禾+牛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闇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羅藏及摩怛迦者。不應從受。解曰。此皆揀非法器也。豈可漫云無揀擇耶。又前人本不欲受。強令受戒。亦犯輕垢。


  比丘比丘尼全犯。餘五衆無授戒事。未制。


  大小不全共。小乘先許後拒則犯。不許無犯。大乘接化爲本。不授即犯。


  開遮者。如沙門道進。求昙無谶受菩薩戒。谶不許。且命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谶求受。谶大怒。不答。進自念業障未消。復更竭誠禮懺。首尾三年。乃夢釋迦文佛授以戒法。明日詣谶。欲說所夢。未至數步。谶即驚起。口唱善哉。已得戒矣。我當爲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更說戒相。此則見機利益。先不爲授。雖示大怒。非惡心瞋心也。


  果報者。妄揀。則得吝法之罪。失於二利。善揀。則莊嚴眷屬。光顯法門。


  觀解者。不歷三性遍修覺意三昧。是揀擇義。


  懺悔者。事擇。作法。理擇。一心無生。


  修證者。別住以去無事揀。圓信以上無理揀。


  性惡者。法法皆揀則全非。更無一法可受。


  ○第四十一爲利作師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爲利養故。爲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爲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教誡法師。即教授阿闍梨也。比丘戒法。於僧中受。故和尚及羯磨闍梨。皆須現在比丘爲之。菩薩戒法。於十方諸佛菩薩前受。故現在法師。但得爲教授闍梨。應教請二師者。謂請本尊佛爲和尚。此土即是釋迦。請補處大士爲阿闍梨。此時即是彌勒。是名爲二師也。文中以和尚阿闍梨二師爲句。應問言者。即是教誡師應問。此謂未請二師之前。先應問其遮難。知無七遮。方教請二師耳。故菩薩善戒經云。十方諸佛菩薩大德聽。今某甲三說時已從十方諸佛及菩薩僧得菩薩戒。說者我是。受者某是。我爲某甲證人。大師者。謂十方無量諸佛菩薩僧是。小師者。我身是也。又受菩薩戒。既以本佛爲和尚。補處爲闍梨。亦即以十方佛爲同壇尊證。十方菩薩爲同學善友。今不言請尊證同學者。亦如比丘受戒。但請二師也。他經亦有備請五位聖師者。隨機廣略。故不同耳。犯十戒者。謂曾受此菩薩大戒而毀犯之。或曾受比丘沙彌及五戒等而破於本根。故須得見好相。若本未受戒時。作殺盜等業。止有世間性罪。不名犯戒。亦不須問。惟七逆須問耳。現身亦不得戒者。謂不許重受大戒。而得增益受戒者。謂作來生受戒勝因。對首懺悔者。謂對清淨大小乘衆自首其罪。誓不更造。即所謂作法懺也。若輕若重是非之相者。輕則易懺。重則難懺。是犯須懺。非犯則不須懺。倘輕罪說重。重罪說輕。犯謂非犯。非犯謂犯。不能使人決疑出罪也。第一義諦者。即是戒之體性。亦即心地之正因。常住之極果。習種性。長養性者。謂研習空觀。漸次增長。即十發趣心。性種性。不可壞性者。謂分別假性。俗諦建立。故不可壞。即十長養心。道種性者。謂中道能通。即十金剛心。正法性者。謂證入聖位。即十地及等妙二覺。多少觀行出入者。謂發趣則從假入空。長養則出空入假。金剛則回二邊入中道。十地則從凡入聖。又習種性則空觀尚少。長養性則空觀乃多。性種性則假觀尚少。不可壞性則假。觀乃多。道種性則中觀尚少。正法性則中觀乃多。又三觀次第修習則少。若一心中修習則多也。十禪支者。即四禪所用喜樂等十支也。不解輕重是非。則昧於戒相。不解第一義諦。則昧於戒理。不解習種性等。則昧於道共定共種種差別。昧戒相。則不能決疑出罪。昧戒理。則不能啓迪真信真解。昧道定差別。則不能令人修證趣入。可謂一盲引衆盲矣。


  此是遮業。而深壞法化。二緣成罪。一是爲利心。二攝受徒竟。戒本經云。爲貪奉事。畜養眷屬。是染汙犯。亦此兼制。前之無解作師。過在好名。今則正在好利。名利皆生死根本。菩提大障。其罪是均。故皆結云自欺欺他而爲利者。其心益陋劣矣。


  比丘比丘尼全犯。餘五衆無授戒事。但令爲利攝受徒衆。亦犯。


  大小俱制。小乘師德如前說。


  惟遮不開。


  果報者。破壞法門。劇於惡律儀罪。


  理解者。二乘爲真諦利。出假菩薩爲俗諦利。別向爲但中利。惟圓人了達法界。無利可爲。


  懺悔者。爲事利。作法。爲理利。須一心無生。


  修證者。初果以上。不爲事利。別地圓住。不爲理利。


  性惡者。普利法界。正是獨利自己。從名字爲利。乃至究竟爲利。


  ○第四十二爲惡人說戒戒。


  若佛子。不得爲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爲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爲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說戒者。半月半月誦戒也。除國王者。佛法付囑國王故也。虛生浪死。故名畜生。頑然罔覺。故如木石。背覺合塵。常居理外。故名外道。


  此是遮業。預向人說。則後受不能殷重。故半月說戒時。必先遣未受大戒者出也。四緣成罪。一未受戒人。謂未受此菩薩戒者。二未受人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爲說心。謂或爲利養等。四前人得聞。從此時結罪。


  七衆同犯。


  大小不全共。小乘一切時中。不得向沙彌等說五篇罪名。以彼若解五篇名義。便成盜法重難故也。大乘惟半月誦戒時。須遣未受者出。餘時不論。如前文云一切時中。皆應講此經律。後文云見一切衆生。應勸受三歸十戒等。故知不同毗尼藏也。又菩薩比丘比丘尼。一切時中。亦不得以五篇罪名。向未受具戒者說。而菩薩沙彌等。亦不得預知五篇名義。致成重難。永障此生受具戒也。


  惟遮不開。


  果報者。說則輕亵正法。不說則屏翰正教。


  理解者。常住佛性。名爲真戒。未悟圓宗。皆名惡人。應以餘法。示教利喜。不應但贊一乘。反令衆生沒生苦。


  懺悔者。事說。作法。理說。須於一心無生中。善達四悉因緣。


  修證者。初果及別住。不犯事說。具知根智。不犯理說。


  性惡者。如喜根強毒。不輕授記。即是向惡人說。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腳迹。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衆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謂出家菩薩。本以信心受戒。故堪受一切供養。堪受天人鬼神恭敬。若受而故毀。便不得受一切供養。便爲鬼及世人所賤。可見戒之不可毀犯如此。柰何起心。故欲毀之。雖尚未毀。先已從心結罪矣。


  此是性遮二業。輕視戒律故。三緣成罪。一是犯。二犯想。三起心欲犯。念念輕垢。又戒本經云。起五蓋心不開覺者。是染汙犯。亦此兼攝。


  七衆同犯。而出家人爲世福田。其責倍重。


  大小俱制。小乘即所謂輕戒罪也。隨所犯罪。更加一輕戒罪。大乘亦應例此。又大士執心。嚴於聲聞也。若本無故毀心者。但隨事結本罪。不加此罪。若直起此心。未犯事者。小但責心。大亦應懺。


  惟遮不開。


  果報者。任其故起。則障增上戒。障增上心。障增上慧。得輕戒罪。若能開覺。則戒根堅固。定慧可克。


  觀解者。起理外心。即名犯戒。


  懺悔者。起心犯事。作法。起心犯理。一心無生。


  修證者。位不退人。無犯事心。念不退人。無犯理心。


  性惡者。謗諸佛。毀於法。不入衆數。爲與衆魔共一手作諸勞侶。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爲紙。刺血爲墨。以髓爲水。析骨爲筆。書寫佛戒。木皮谷紙。絹素竹帛。亦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爲香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供養有五事。一受持。二讀。三誦。四書寫。五香華雜寶供養。剝皮爲紙等。舉重況輕。


  此是遮業。無敬法心。故得罪也。


  七衆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不誦持毗尼。結罪。大乘應修五事。又不供養三寶亦犯罪。戒本經云。於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廟。若法。若經卷。若菩薩修多羅藏。摩得勒伽藏。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大菩薩衆。若不少多供養。乃至一禮。乃至不以一偈贊歎三寶功德。乃至不能一念淨心。若不恭敬。懶惰懈怠。是染汙犯。若忘誤非染汙犯。不犯者。入淨心地菩薩。如得不壞淨比丘。常法供養一切三寶。善生經云。若得新谷果蓏菜茹。不先奉獻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惟遮不開。


  果報者。慢法。則遠離正法。失智慧種。敬法。則生生處處。常遇妙法。


  觀解者。一念不與真淨大法相應。名不供養。


  懺悔者。事不供。作法。理不供。無生。


  修證者。初果及淨心地人。無事慢。念不退人。無理慢。


  性惡者。自心即法即三寶。不應以心更供於心。


  ○第四十五不化衆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初衆生。應當唱言。汝等衆生。盡應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豬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衆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教化衆生心者。犯輕垢罪。


  大悲心者。知一切衆生及三世諸佛。與我身心。無二無別。欲拔其性德之苦。而與以性德之樂也。心念口言者。了達同體法性之力。冀令感通開悟也。此是遮業。乖於弘誓故制。四緣成罪。一衆生。二衆生想。三無教化心。四不行教化。遇可化而不化。隨事結過。然大士化度衆生。不出四攝。一者布施。即財法無畏三種。如慳瞋殺盜等戒所制。二者愛語。即此戒制。三者利益。四者同事。戒本經中別制。此經亦屬此戒所攝。戒本經云。以慊恨心不隨他者。是染汙犯。懶惰懈怠。非染汙犯。不犯者。若彼欲爲不如法事若病。苦無力。若護僧制。若彼雖如法。能令多人起非法事。若伏外道故。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解曰。此即利益攝也。又云。見衆生所作。不與同事。所謂思量諸事。若行路。若如法興利。若田業。若牧牛。若和諍。若吉會。若福業。不與同者。瞋恨心是染汙犯。懶惰懈怠非染汙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彼自能辦。若彼自有多伴。若彼所作事非法非義。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先許他。若彼有怨。若自修善業不欲暫廢。若性闇鈍。若護多人意。若護僧制。解曰。此即同事攝也。


  七衆同犯。


  小乘無化他義。不制。


  果報者。不化則失二利。化則二利增長。


  觀解者。一心轉教餘心。名化衆生。一念不與妙觀相應。名爲不化衆生。


  懺悔者。事不化。作法。理不化。無生。


  修證者。行不退。常行事化。念不退。常行理化。


  性惡者。三世諸佛一口吞盡。有何衆生可度。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應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衆中。不得立爲白衣說法。應在白衣衆前。高座上坐。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爲四衆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衆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高座者。以高卑言。上坐者。以上下言。不如法說。謂不順說法儀式。非謂顛倒謬說也。


  此是遮業。三緣成罪。一不如法。二不如法想。三正說法。若爲名利。是染汙罪。若忘誤。非染汙犯。又此且據坐言。若準律中。則人臥己坐。不得爲說。人坐己立。人在座。己在非座。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人在高經行處。己在下經行處。人在道。己在非道。皆不得爲說。又衣纏頸者。覆頭者。裹頭者。叉腰者。著革屣者。著木屐者。騎乘者。持杖者。持劍者。持矛者。持刀者。持蓋者。皆不得爲說。惟除爲病人說法。一切不犯。


  七衆同犯。以沙彌等。亦許登高座故。以白衣說一句一偈義。亦應如法故。又善生經云。僧若不聽說法贊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亦此兼制。


  大小乘俱制。


  開遮者。僧祇律云。若比丘爲塔事僧事。詣王及地主時。彼言。比丘爲我說法不得語令起。恐生疑故。若邊有立人者。即作意爲立人說。王雖聽。比丘無罪。又比丘患眼。前人捉杖牽前。爲說無罪。又比丘在怖畏險道時。防衛人言。尊者爲我說法。雖持刀杖。爲說無罪。


  果報者。不如法。則令彼此皆招慢法之罪。如法。則令彼此皆有敬法之益。


  觀解者。坐法空座。乃名如法。


  懺悔者。事不如法。用作法。理不如法。用無生。


  修證者。初果以上。事常如法。別地圓住。理常如法。


  性惡者。依正刹塵。俱說俱聽。更何高下。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若佛子。皆已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法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立統官制衆。使安籍記僧。菩薩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爲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四部者。居士。居士婦。童男。童女也。不聽出家行道。則斷僧寶。不聽造形像佛塔。則斷佛寶。不聽造經律。則斷法寶。


  此具性遮二業。障善法故。四緣成罪。一是三寶事。二三寶事想。三有制限心。四制限得成。隨事結罪。


  在家二衆全犯。出家五衆。無自在權勢。設能隨力非法制限。亦犯。


  大小俱制。


  開遮者。如彌勒昔爲國王。假設非法制限。以興正法。


  果報者。制限。則得斷滅三寶大罪。不制。能招弘護三寶功德。


  觀解者。不於一切法中顯出三寶體性。名非法制限。


  懺悔者。事制限。須殷勤建立三寶。理制限。須善修一心三觀。


  修證者。初果以上。無事制限。別地圓住。無理制限。


  性惡者。不聽於九界外。別別施設佛界。


  ○第四十八破法戒。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爲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丘比丘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如三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國王百官。指已受佛戒者。雖是同法之人。得於彼前說菩薩戒。而不得於彼前。橫作非法治罰也。弟子有過。但應如法治罰。不應作繫縛事。如獄囚兵奴。以傷出家軌式。如念一子。喻愛之極。如事父母。喻敬之極。又念子即慈悲心。事親即孝順心也。


  此具性遮二業。以毀辱法門故。五緣成罪。一是佛弟子。謂大小乘七衆。不犯邊罪。不捨戒者。二佛弟子想六句。二重四輕。雖非佛弟子。亦不應作繫縛事故。但其事稍稀。故不特制。或復攝入瞋損戒中。三有治罰心。欲令前人受辱。正是業主。四所對人。謂國王百官等。同有戒者。故僅結輕。若向未受戒人治罰。自屬第六重戒。五正行治罰。隨事結過。


  出家五衆同犯。在家二衆。若治罰佛之弟子。自屬前戒兼制。厥罪彌甚。具如地藏十輪經中廣訶。


  大小乘俱制。


  開遮者。惡濁世中。護持正法。比丘得藉王大臣力。兵杖自衛。如大涅槃所明。然不得非法治罰他人。


  果報者。作則有破壞法門。損辱僧侶之罪。不作。則令衆僧增益安樂。


  理解者。不如說修行。即是破法因緣。又不知四悉檀因緣。即是破法因緣。


  懺悔者。事破。作法。理破。須行解雙進。


  修證者。初果以上無事破。別地圓住無理破。


  性惡者。破一切法無不遍。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此總結第五段九戒也。別釋四十八輕竟。


  △三總結。


  若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誦。


  此總結四十八輕戒也。第二列重輕戒相大科竟。


  △三勸大衆奉行五。初舉所誦法。二囑流通人。三明流通益。四重勸奉行。五時衆歡喜。


  今初。


  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


  △二囑流通人。


  汝等一切大衆若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衆生。化化不絕。


  前勸受中。備列淫男淫女。黃門鬼畜等。今但言信男信女者。正顯既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也。佛性常住戒卷者。此戒卷在世。則佛性因緣之義不滅。


  △三明流通益。


  得見千佛。爲千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


  略舉三益。一見聖。二離苦。三得樂。義疏云。授手者。明秉戒人。與佛相鄰次不遠也。世世不墮。常生人天。所離所得。豈止於此。且舉凡情所欣厭以之爲勸耳。


  △四重勸奉行。


  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衆。當一心學波羅提木義。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五時衆歡喜。


  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三千。謂三千世界中同秉菩薩戒者。以上大科第二正示法門分竟。


  △三流通益世分爲二。初結示。二偈贊。


  初中四。初遍結說心地品。二略舉總十處說。三明所說之法。四明大衆奉行。


  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台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


  是中先結此釋迦說竟。次結餘釋迦說竟也。


  △二略舉總十處說。


  從摩醯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爲一切菩薩。不可說大衆。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


  是中亦先結此釋迦十處說法竟。次結餘釋迦十處說法竟也。微塵世界下。闕亦如是說四字。


  △三明所說之法。


  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前五句爲別。後一句爲總。就五別中。又各具通別二義。心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屬於心。別則指三十心。地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名爲地。別則指於十地。戒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名爲戒。別指十重衆輕。無量行願藏者。通亦收一切法。別指六度萬行。十大願王等。因果佛性常住藏者。佛性非因非果。而因果不離佛性。故曰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實相即佛性異名。今因亦佛性。果亦佛性。佛性常住。則因果亦皆常住。通則一切諸法。皆名因果佛性常住之藏。別則如佛性本源品等。


  △四明大衆奉行。


  千百億世界中。一切衆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相相者。心地無相。具一切相。重重無盡。總別難思。


  △二偈贊三。初贊持法益。二序學法事。三發度生願。


  今初。


 明人忍慧強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安獲五種利  一者十方佛  憫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  三者生生處
 爲諸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此是諸佛子


  明人者。能知如來秘密之藏。雖是肉眼。名爲佛眼也。忍是安忍。即指定力。謂有慧無忍。是名狂慧。有忍無慧。是名愚定。又二乘定多慧少。不見佛性。權位菩薩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故須忍慧俱強。方爲明人。方能持如是法也。諸佛護念者。一切諸佛。皆從此法出。猶如佛母。故持之者。與佛氣分交接。又不持此法。則斷佛種性。能持此法。則續佛慧命。故諸佛常自憫念。守護持法人也。命終時正見歡喜者。已具佛眼。則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也。生生爲菩薩友者。位同大覺。真是佛子。一切菩薩。皆我同學也。功德戒度悉成就者。戒爲一切功德之聚。如地悉能生養萬物。今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戒品既具。則一切功德聚。悉具足成就也。性戒福慧滿者。達此性戒。則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故福由慧滿。全修顯性。故慧由福滿。又性戒即正因理體。當法身德。持性之戒。即緣因福善當解脫德悟戒之性。即了因智慧當般若德。今後世滿者。從觀行滿。乃至究竟滿也。獲此五利。真是佛子。當紹佛位。故云此是諸佛子。


  △二序學法事又二。初觀察法體。二護持戒相。


  今初。


 智者善思量  計我著相者  不能生是法
 滅壽取證者  亦非下種處  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
 不生亦不滅  不常復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  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  於學於無學
 勿生分別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摩訶衍
 一切戲論惡  悉從是處滅  諸佛薩婆若
 悉由是處出


  心地法門。十無盡戒。皆如理而證。稱性而修。所謂中道了義無戲論法。凡夫著有。二乘證空。皆背真因。故非種子。應當靜觀察者。靜是止之異名。察即觀之審細。止觀不二。方是真修。諸法真實相者。諸法。即十界十如權實之法。觀相元妄。無可指陳。則幻惑非真。虛假不實。觀性元真。本如來藏。則無相不相。名真實相。清淨本然故不生。循業發現故不滅。又循業發現。故生即不生。清淨本然。故滅亦不滅。不變隨緣故不常。隨緣不變故不斷。理隨於事故不一。事隨於理故不異。迷無所從故不來。悟無所滅故不去。如是諸法。即是一心。如是一心。即三十心十地。及重輕諸戒之體性也。悟此體性。然後方便勤莊嚴之。一心是正因理性。靜觀是了因慧性。方便是緣因善性也。又觀察及持戒。皆名方便莊嚴。觀察即理方便。名爲智慧莊嚴。持戒即事方便。名爲功德莊嚴。又戒品具足。全由深信於理。而心地增進。全由精修於事。故曰由戒淨故慧淨。由慧淨故戒淨。如兩手互洗。決無前後。又勤方便而不靜觀察。則有爲有漏。無所莊嚴。靜觀察而不勤方便。則枯槁空寂。無能莊嚴。故須於一心中。方便莊嚴。此是菩薩所應作事。應當次第學之。勿謂此是學事。墮在第二門頭。不知稱性之修。學即無學於無學道中。而熾然習學。雖云次第。直如空中鳥迹。不同漸次法門。還與極圓極頓之理。毫無分別。故誡令勿生。分別想也。無作妙修。全同理性。名第一道。無學妙性。起於真修。名摩訶衍。摩訶衍。此翻大乘。謂運載自他。同入大涅槃城也。以是第一道。故能滅凡外二乘種種戲論。以是摩訶衍。故能出諸佛薩婆若果。薩婆若。此翻一切智智。乃一心三智。究竟極果之總名也。由第一道。堪運摩訶衍乘。由摩訶衍。堪到薩婆若地。由薩婆若。妙合無戲論理。梵網心地。果徹因該。理趣至此極矣。


  △二護持戒相。


 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  過去諸菩薩  已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  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歎


  欲歸一心實相。須修心地法門。欲修心地法門。須持諸佛淨戒。故結勸護持戒相。以爲入道進修之本也。護持如明珠者。發隱云。一潔淨義。護持弗使染汙。二圓滿義。護持弗使殘缺。三光明義。護持弗使昏暗。今更爲之釋成。潔淨是解脫德。圓滿是法身德。光明是般若德。然明淨圓滿。皆是珠之相德耳。於相德中。宛具三義。若復廣爲表彰。則明珠體是無上至寶。相乃圓滿明淨。用能雨物濟貧。體爲法身。相爲般若。用爲解脫。以配三聚妙戒。法喻泠然。是以三世諸菩薩所學。即是佛所行處。因果同符。安得不爲聖主所稱歎哉。聖主。即聖中之聖也。


  △三發度生願。


 我已隨順說  福德無量聚  回以施衆生
 共向一切智  願聞是法者  悉得成佛道


  諸佛自誦此戒。我今亦誦。名之曰隨。諸佛半月半月如法而說。我今亦如法說。名之曰順。如此隨順而說。則福聚自然無量。而不以自私。故皆回施衆生。又不令衆生墮在二乘三有。故共向一切智。又願聞是法者。一歷耳根。永爲道種。聞已能思。思已能修。悉成佛道。蓋本由發菩提心。方受此戒。今誦此戒。仍回向菩提也。回施衆生。即下化之心。名之爲悲。向一切智。悉成佛道。即上求之心。名之爲智。由上求故方能下化。由下化故方名上求。悲智雙運。名菩提心。由達心佛衆生。三無差別。如心佛亦爾。故須上求。如佛衆生然。故須下化。由發此上求下化之心。故受得菩薩大戒。由持此菩薩大戒。故能滿悲智兩輪。古人所謂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以赴難。可謂從名字菩提。而直趨究竟菩提者矣。此偈贊共十四行。義疏之所不釋。或云是誦戒既畢。結撮施願之偈。今詳文義。似雖單結戒法。亦可通結上品。以十重四十八輕戒。即能歷心地位次之法。而三十心十地。即持戒人從因至果所歷之位故也。亦如大佛頂經三漸次爲能歷。五十五位爲所歷。能所合稱。即名六十聖位。今以能從所。則戒即心地。以所從能。則心地即戒。通結何疑。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七(終)


   合注䟦語


  夫本源心地含生共有。無染性戒日用不知。目翳而華舞大空。夢蟻而尋膻階下。晴虛之體依然。輪王之身如故。哀哉。妄惑枉受幻輪。勞我慈尊。現身同患。示成不倦於八千。垂化無偏於塵刹。一滴之心地既敷。積劫之沉迷立醒。而琅函久锢。半珠僅呈。緊我愚蒙得探全寶。竭思殫機。塵培泰嶽。思法緣之匪易。輒涕泗以滂沱。願我同仁深思力學。解行同遵。自他俱利。庶得上報佛恩不負己性矣。


  時
崇禎丁丑地藏大士誕日菩薩沙彌智旭閣筆故記


   䟦


  梵網經合注者。靈峰素華法師所著也。行世久矣。板存金陵古林庵。遐邇請閱者一時門如市焉。東南缁流不能咸得。上首堅密師感洛陽紙貴。擬翻本送嘉興楞嚴寺入藏。廣爲流通。余聞之慨然。獨任厥事。刻將成。僧有疑而問者。曰梵網經爲缁流戒本。公刻此。雖曰闡揚法寶。殊非居士本色。將有說以處此乎。予起謝曰。唯唯。否否。請略陳固陋。予昔待罪吳淞。不辰遭譴。顛連憂患。乞骸無從。憶丘壑之怡情。望雲霞於缥渺。歸帆天際。何日是到岸時也。憶自癸巳年。投 華山滇南老人座下爲弟子。法名書準。奉 教清修。毗尼自律。禮大悲爲日課。雖戈矛劍戟之下顛沛流難之中。毫不敢弛。將守之終其身。不意濁緣相纏不欲遽放。迫余同事者再四。余不忍更貽馮婦之誚。已剃髮而誓修報恩大殿。豈期終不可脫。隨復請命 老人。捨戒出山。自是飄泊於風塵者又數年。則就中之破戒破齋錯因錯果之事。大約有所不免。今全殘喘六旬。已過甲寅夏五。死而復蘇。得非聖力之所加被耶。且梵網經云。大臣居士俱受淨戒。予持夙念。復守毗尼。故捐重刻此書。庶可利濟弘通。亦將藉靈峰之法力。懺不
之愆尤。願閱是經者。爲書準稱南無佛陀。歡喜贊歎。或可冀消罪報於萬一耳。僧聞而稱善。請即以此䟦於卷後。因書之。


  千華菩薩戒弟子歸舟道人沈豹書準敬䟦於石城南郊西上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