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黃念祖居士
【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上段是法藏大士正報的成就,這一段是所攝佛土的成就,也就是依報的成就。段中大意是:過去所發的四十八願,全部實現,所建佛剎是「如實安住」。「實」是實相,也就是真如,所以如實而住就是如如而住。極樂一切所有都是「如如」(如同真如)妙境。國土遍攝十方佛國的勝妙,所以說「具足莊嚴」。佛土一切莊嚴令人肅然生敬,這是「威」。國中萬物都使人增上,是為「德」。國土一切都不窮盡,所以叫做「廣大」。彌陀另一名號是無量清淨覺,所以所居佛土是清淨國土,心土如一。「圓滿成就」。「圓」是圓妙。「滿」是具足,一點沒有欠少。「成就」是實現、成功。《往生論注》說: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今天都真實成功,已成了阿彌陀如來了。由於誓願自然產生了神力,這是「願以成力」,由於你的願出生了力量;「力以就願」,我的願力就是來實現我的本願。「願不徒然」,願不是虛發,「力不虛設」,所產生力量也不是虛設無用。願必產生力量,力量就是要實現本願,力和願是相符的,是一致的,願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使得本願能實踐能落實,所以法藏大士所發的四十八願圓滿成就。
「如實安住」前已說過,即是如如而住。「如實」的意思正同密宗的「如實知自心」的「如實」相同。密宗的要領是「如實知自心」,如實的知自己的心。「如實安住」、「如實知自心」,兩個「如實」是一樣的。但在本經更進一層,不但是知,而且是安住,也就是安住於自心,也就是安住於真實之際,也就是安住於諸法實相,也就是安住於法身。《往生論》說:極樂國中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既然極樂身土就是法身,法身常住,三際一如。過去現在未來是三際,三際沒有分別,打破了空間,這是法身境界。法身真常,所以極樂究竟的國土,叫做常寂光。
「具足莊嚴」。法藏大士在發誓修習的時候「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瞭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又《國界嚴淨品》:「彼極樂界……具足莊嚴……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可見極樂乃廣攝無量佛國的微妙莊嚴而成就,所以是「具足莊嚴」;又是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的流現,心淨則土淨,所以「具足莊嚴」。
「威德廣大」。可敬可畏叫做「威」,可尊可愛就是「德」。「威」是威力、威儀,令人肅然起敬不敢放肆。「德」是有德於人,令人尊愛。極樂國土香光音聲都作佛事,饒益眾生,一毛一塵都是圓明具德,所以有德。再者教化眾生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折服,一是攝受。折服是威,攝受是德。並且在度生時,往往先須折服,才能攝受。例如與外道辯論,只有在折服他,把他說敗了之後,才有可能攝受他作為佛教徒。「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是「大」。窮極本體、妙用無窮叫「廣」。「廣大」的含義,可以用近代語言來說明,那就是數學上的無限大,符號是「∞」。無限大減去任何數仍是無限大,把它分為千分萬分億分,不管是多少份,每一份仍是無限大,因此它就不可窮盡。現在十方佛土中的如來都勸說自國人民往生極樂,這麼四面八方永不停止往生極樂,極樂永遠也不會容納不下。極樂人民到十方去供養諸佛菩薩,所須供養之具,永遠沒有窮盡,就像「∞」,怎樣減,怎樣分,結果仍是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