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明 菩薩沙彌古吳 智旭 注


梵網經合注


   梵網合注綠起


  大哉梵網經心地品之爲教也。指點真性淵源。確示妙修終始。戒與乘而並急。頓與漸而同收。約本迹。則橫豎俱開。兼華嚴法華之奧旨。約觀行。則事理俱備。攬五時八教之大綱。文雖僅傳一品。義實統貫全經。緬惟智者大師之時。人根尚利。故既廣宣教觀法門。乃僅疏此下卷戒法。而大師精諳律藏。文約義廣。點示當年之明律者則易。開悟今時之昧律者則難。千有餘年。久成秘典。我蓮池和尚。始從而爲之發隱。此其救時苦心。誠爲不可思議。特以專弘淨土。律學稍疏。故於義疏。仍多闕疑之處。又下卷雖獲流通。而上卷猶未開闡。嗚呼。四依大士。於法豈有吝心。直是衆生緣薄。罕能遘於希有法門耳。智旭幼崇理學。即以千古聖賢道脈爲己任。但恨障深慧劣。往往執東魯而謗西乾。後因聞自知錄序。並閱良知寂感之談。始發信心。嗣又聞地藏本願。並聽大佛頂經。猛圖出世。於是矢志參禪。逃家行腳。雖亦數發悟解。柰何克證無期。賴有一點慚愧正因。斷不敢錯下承當生增上慢。以踏迩來大妄語之覆轍。爰念夙因力薄。應須兼戒兼教以自熏修。先從闍梨古德法師。遵學戒之法於蓮老遺規。次探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等書。私淑台家教觀。而毗尼一藏。細閱三番。梵網一經。奉爲日課。遂於發隱所闕之疑。渙然冰釋。即上卷文古義幽。昔人所稱不能句讀者。亦復妙旨冷然現前。因擬一爲合注。以補前人之缺。而此志雖發。緣障多端。六七年來。悠悠未遂。客歲藉大病爲良藥方遂入山本志。適如是昉公。遠從閩地。攜杖來尋。爲其令師肖滿全公。請講此經。以資冥福。復有二三同志。歡喜樂聞。予由是力疾敷演。不覺心華開發。義泉沸湧。急秉筆而隨記之。共成玄義一卷合注七卷。注既成。敘厥本末。以告來哲。蓋雖不敢謂凡夫心力。實能超越前賢。而夙有微因。今復久誦。半生淹浃。自不無千慮之一得。故於理觀事相。不惜一一指陳。誠可勷開解篤行者之半臂也。後之覽者。尚勿以繁瑣而厭忽之。俟解行雙圓。乃歸諸筏喻可耳。


  前丁丑歲後安居第一褒灑陀日菩薩戒弟子智旭撰於九子別峰之梵網室中


  康熙丙辰歲四月八日千華菩薩戒弟子沈書準重刻


  凡例古人經疏必各別行。一則不敢以疏混經。二則經疏文義各有血脈。不宜間斷夾雜故也。後代根鈍。對閱爲難。於是爲師匠者。每每從而會之。雖巧被初機。慈心殷厚。而割裂紛缪。亦覺不少。今欲仍古式。恐後人復加割會。乃曲殉時機。合經成注。但經文頂格書之。注與科低一字。即卷首緣起。亦低一字。所以表示尊重佛語。弗敢濫混也。古人既不以疏雜經。故甚至有字字句句而爲科者。以科即是疏。即能表詮經旨。故不厭其繁也。會之者亦字字句句而科之。幾使經文不成句讀。亦可慨矣。且末法根鈍。多畏繁科今乃止設大科。其餘子科。悉皆從略。設有一二不能免者。即於疏中出之。使經文不至支離割截。古人著述。每多破立。如玄義懸談等。必先出舊解。方事折衷。今此經上卷。雖有一二家解。不足流通。下卷則惟義疏發隱一書。其中缺略雖多。纰缪則少。縱有一二出入。亦不復辨別是非長短。但自據理直釋而已。若欲委知古今同異。請以義疏發隱對閱。自當知之。戒相結罪重輕。一一本於大小經律。深思細擇。融會貫通。方敢組織成文。使其言簡意盡。並無片言只字。敢任私臆。但不復如毗尼集要。逐節標其出某處耳。倘不相信。請遍閱大藏極其精通。然後料簡予所不及。賜以教正。予深望焉。大乘律法。雖是一切律之所朝宗。然既通於七衆。故於比丘五篇七聚名義。仍須隱而不說。蓋菩薩比丘。及比丘尼。自應習學毗尼集要。及律藏全書即於彼中通曉篇聚名義。此中不必更宣。若菩薩沙彌。菩薩優婆塞等。只須依此修學。而篇聚名義。尚非分內之所應知。萬萬勿求先知。致成盜法重難。高明之士。信之慎之。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明 菩薩沙彌古吳 智旭 注


  菩薩比丘溫陵 道昉 訂


  △入文爲三。從品初至光爲何等相。有九行經。爲放光發起分。從爾時釋迦擎接大衆。至下卷心心頂戴歡喜受持。爲正示法門分。從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台藏至卷終。有八行經十四行偈。爲流通益世分。雖是六十二品中之一品。序及流通。自在全經。而就茲一品。三分宛然。


  初放光發起爲三。初總標法會時處。二釋迦放光警衆。三菩薩放光集問。


  初總標法會時處又二。初明時處主伴。二指所說法門。


  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衆。


  諸經通序。皆具六種成就。此是一品別行。略無信聞。以信聞二義。文在初品。理貫全經故也。今但出四種。爾時二字。標時成就。釋迦牟尼。標主成就第四禪地。標處成就。梵王菩薩。標伴成就。既主伴同時同處。必聞妙法。既聞妙法。必如理信解。文雖標四。義乃具六。言爾時者。時無實法。長短惟心。但據師資道合。機教相符。總名爾時。言釋迦牟尼佛者。乃我本師萬德嘉號。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今且就此土示生之姓。及父王所立之字。人共稱之。梵語釋迦。此翻能仁。亦翻能儒。亦翻直林。此即是姓。梵語牟尼。此翻寂默。由菩薩爲太子時。躬臨釋種大會。釋衆咸皆默然。父王爲立此字。姓字合稱。立茲嘉號。約義釋者。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雙運。乃稱大覺。任第四禪地者。法身無在無不在。爲衆生故。示現住處。有云暫時名在。久居名住。此偏舉耳。久亦名在。暫亦名住。在之與住。字別義固。今約住釋義。佛有四住。一者天住。二者梵住。三者聖住。四者佛住。五戒十善。名爲天住。四禪八定。慈悲喜捨。名爲梵住。戒定慧脫。名爲聖住。首楞三昧。十力無畏不共等法。名爲佛住。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恒不離此一切法門。以天住應欲界機。以梵住應色無色機。以聖住應三乘機。以佛住應一乘機。佛爲能住。四法爲所住。又四法爲能住。天王宮爲所住。以此四法攝衆生故。示有住處。住本無住。非似凡夫。於無住中隨業住也。第四禪名爲地者。於三界九地中。即捨念清淨地。佛既在此。應同梵住。而意在敷心地門。接衆見本。則是住於佛住也。摩醯首羅。此翻大自在。居於色究竟天。爲大千世界尊主。亦名大梵天王。大千界內。惟有一王。今言無量。則他方雲集衆也。菩薩義見玄義。不可說不可說者。大數極名。大梵爲異生衆。菩薩爲同生衆。若異若同。總是夙聞大教。成就大根。應聞此大法者。乃與此大會耳。觀心釋者。介爾有心名爾時。此心與一切衆生同體名釋迦。此心本性空寂名牟尼。此心本自靈覺名佛。此心本自平等清淨。名四禪地。此心本來自在。無所繫屬。名摩醯首羅宮。此心具一切清淨差別功德。名無量大梵天王。此心具一切無差別智慧不可窮盡。名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衆。


  △二指所說法門。


  說蓮華台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海衆雲攢。欲聞大法。隨機演示。意在歸源。如此心地法門。乃盧舍那佛所說。而淨滿本尊。乃居蓮華台藏世界。今爲衆宣說。俾知厥本。以爲下文擎接禮觐之先容也。此華藏雖名報土。而稱法垂報。體即寂光。寂光理性。藉報乃彰。如此指點。正欲令人自悟耳。觀心釋者。此心體無染汙。具妙因果。名爲蓮華。此心堅實高顯。一切法之中道名台。此心廣含諸法名藏。此心豎窮名世。橫遍名界。此心離過絕非名淨。具塵沙德名滿。一心遍喻諸心名說。此心衆法之所集起名心。此心衆法之所依持名地。此心堪作軌持名法。此心遍通諸法名門。略釋梗概如此。下文不復委出。可以意知。


  △二釋迦放光警衆。


  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台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衆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前已說示華台世界。舍那本尊所說法門。恐人不信。故又放光徹照其境。俾悟本源也。慧光者。色心不二。故身光即是慧光。說智及智處。皆名爲般若也。所照乃至華藏等者。本迹不二。故能照窮法界海也。相視快樂者。以生佛體同。故不覺受熏之易。未知何因何緣者。未知本源心地之因開迹顯本之緣也。皆生疑念者。衆生則久在沉迷。天人則但秉權迹。故一時開悟爲難也。


  △三菩薩放光集問。


  爾時衆中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光照一切世界。是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與共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爲何等相。


  衆既生疑。理須發悟。非藉當機。孰爲請主。而發迹顯本。乃是不思議大事因緣。故必放光警集海衆同致問也。菩薩名玄通華光主者。玄微通徹。即該因徹果之稱。華表於行。光表於智。此行此智。成佛本源。故名爲主。玄則華光皆玄。智行之性甚微妙故。通則華光皆通。智行之法遍因果故。梵語三昧。此翻正定。所住三昧。名大莊嚴華光明者。此智行。乃稱性所起。還莊嚴性。故名大也。以佛神力者。本住三昧。觸佛光而起定。隨承佛力。而放光召衆也。所放光名金剛白雲色者。究竟堅固。故名金剛。表法身德。淨無瑕玷。名之爲白。表般若德。萬德叢集。名之爲雲。表解脫德。又三德皆堅固。三德皆無瑕。三德皆集法。如此光明。全是三德秘藏。一切世界菩薩之所同修同證。故蒙照皆來集會也。同心異口問此光者。還問前來佛所放光因緣相也。


  △次正示法門二。初舍那說心地法。次釋迦宣菩薩戒。


  初中三。初問答標名。次正說義趣。三付囑弘傳。


  初又二。初釋迦騰問。二舍那垂答。


  初復二。初攝衆見本。二爲衆請法。


  今初。


  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衆。還至蓮華台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時釋迦及諸大衆。一時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


  華藏是本源世界。猶如故卿。故言還也。前雖放光照徹斯境。而大衆但承光遠見。未曾親履。今始面奉本尊。知本迹之非隔。一時禮敬。正表以迹合本也。


  △二爲衆請法。


  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切衆生。爲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爲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


  前既兩番放光。動其疑念。令其發問。故今代衆啓請。重問因緣深義。俾各從本佛親聞也。地及虛空一切衆生者。五趣。及四王忉利二天。爲地居衆生。餘四欲天。及色。無色界。爲空居衆生。是諸衆生。皆悉當成佛果。但未知由何因緣耳。十地爲分果。佛爲滿果。成之必藉因緣。而若因若果。必有其相。今直略問而已。若廣問者。具如佛性本源品也。此即結集家語。懸指彼處全經。後皆仿此。


  △二舍那垂答二。初以定示答。次誡聽言答。


  今初。


  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衆。


  將演法門。先以定示者。略有三義。一者爲顯法體以此法門。非語言文字之所能宣。惟是聖智所行境界。然佛既親證此法。則常時在定。那有出入。當體即是。亦何隱現。但衆生久沉迷網。惟同體大悲能以不思議稱性方便而開曉之。故名爲現也。二者爲順悉檀因緣。自有衆生聞說法而得四益。亦自有衆生見入定而得四益。故須以定示之。三者爲顯如來一語一默。無非妙道。所作佛事。皆悉不虛。先以定示。了知此法不滯言詮。復以語答。了知此法不墮暗證。相貌音聲。皆爲教體。而此三昧名虛空光體性等者。虛空則蕩無纖塵。光則遍照法界。體性則實相真源。亦三德秘藏之異名耳。此秘密藏。一切衆生本來具足。爲成佛之真因。諸佛如來究竟圓證。成常住之極果。今和盤托出。直使大衆當下見其若因若果之相。亦可謂直捷痛快者矣。


  △次誡聽言答二。初誡修三慧。次委答所問。


  今初。


  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


  佛法雖妙。非慧莫悟。妙悟雖多。三慧收盡。聽不諦審。則聞慧不生。思不如理。則思慧不生。行不努力。則修慧不生。聞慧在名字。思慧在觀行。修慧在相似。由聞慧故。得伏五住。由思慧故。得淨六根。由修慧故。得開秘藏。此猶次第爲語。若稱性者。三慧並在一心之中。


  △次委答所問二。初總答因果本迹。二廣示心地名相。


  初中又四。初明因。二明果。三從本垂迹。四攝迹歸本。


  今初。


  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爲因。


  以身爲證。明是自行真實法門也。梵語阿僧祇。此云無數。不言三阿僧祇。而言百阿僧祇者。被界外機。須知因地如斯遙曠也。


  △二明果。


  初捨凡夫。成等正覺。號爲盧舍那。住蓮華台藏世界海。


  生相無明永盡。名爲初捨凡夫。果德究竟圓極。名爲成等正覺。等則雙照二邊。正則契會中道。於十號中。即是正遍知號也。盧舍那者。此云淨滿。如望夜之月。黑相都淨。光體圓滿。從德立號。報智冥法之極稱也。住蓮華台藏世界海者。實報無障礙土。諸佛所感稱實果報。色心不二。依正重重。又此世界。由於衆生心性顯現。還依衆生心性安住。衆生心性。名爲蓮華。在汙不染。因果同時。由此心性妙蓮華故。乃使世界亦如蓮華。即此心性爲萬法之宗極故名台。含無邊之刹網故名藏。豎無終始故名世。橫絕方隅故名界。深廣難思故名海。究竟契合故名住也。


  △三從本垂迹。


  其台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爲千世界。我化爲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餘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周遍千葉者。圓表千法。別應二地。略如玄義所明也。千釋迦者。正起信論所明於色究竟天。示現世間最高大身。乃帶劣勝應。通機所見者也。據者。統攝化導之義。百億者。千萬爲億。共是十萬萬數。乃大千世界之區域也。須彌。此云妙高。四寶所成。居四洲大海之中。腹細上廣。頂爲忉利所居。腰爲日月所繞。如起世經廣明。閻浮提者。四洲之一。在須彌南。爲諸佛示生之處。此洲有一大樹名閻浮提。餘洲所無。故以爲名。亦名贍部洲也。菩薩釋迦者。初坐菩提樹下。未示成佛。猶名菩薩。化復現化。遍千百億界者。廣攝群機。曲垂方便。正起信論所明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衆生。乃人間劣應。藏機所見者也。各各現千百億釋迦。千字疑衍。以合計乃成千百億故。


  △四攝迹歸本。


  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以爲本源。名爲盧舍那佛。


  從本垂迹。則不異而異。攝迹歸本。則異而不異。指兩重化。歸於一真。正欲人各悟本源覺性。元自清淨圓滿耳。


  △次廣示心地名相二。初正列四十法門。次結示得入果相。


  今初。


  爾時蓮華台藏世界盧舍那佛廣答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心地法品。諸佛當知。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人堅法忍中。十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焰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堅信忍者。從外凡位。仰信中道佛性之理。修習堅固。得成於忍。乃證發趣位也。發趣心者。從假入空。開發趣向登菩提路。向果者。一一心皆向佛果。又一一心中。各具向果二義。趣入名向。住位名果。如四果四向等。此十心即是十波羅蜜。亦即十住法門。深達空法而修十度。十度皆是無相法門。護即力度。喜即方便。頂即智度。次第與通途稍別者。各有取義。不可定執也。又十波羅蜜。皆有長養善法金剛堅固義。皆亦體性法門。而但云發趣者。且就似解位中。即生心而本無住言之耳。堅法忍者。從發趣法。修習堅固。得成於忍。乃證長養位也。長養心者。出空入假。以如幻三昧。長養善法。此即四等四攝。定總於等。慧總於攝。亦即十行法門。又四等妙定。四攝妙慧。皆有開發趣向。金剛堅固義。皆亦體性法門。而但云長養者。且就似解位中。即無住而常生心言之耳。堅修忍者。修長養心。堅固成忍。乃證金剛位也。金剛心者。習中觀。伏無明。猶如金剛。不可沮壞。此心名義。大似圓家十信。亦即十回向法門。又信等亦皆有發趣長養義。亦皆是體性法門。而但云金剛者。且就似解位中。無住即生心。生心即無住言之耳。堅聖忍者。金剛心中。以中道觀。修習聖法。發真智斷。成堅固忍。乃證十地位也。斷十重障。證十真如。猶如大地。荷負一切。捨凡入聖。頓同佛體。灼見佛性。故一一皆名體性地也。此與通途十地。義意頗同。名字迥別。至後方釋。又十地皆有發趣長養金剛之義。而直云體性地者。前約相似解行。故地地皆名爲心。此約證真履實。故心心皆名爲地耳。


  △二結示得入果相又二。初以自身證。二轉授衆生。


  今初。


  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爲菩薩時修。入佛果之根源。


  正覺如果。此法如根。正覺如海。此法如源。佛所先修。決定非謬也。


  △二轉授衆生。


  如是一切衆生。入發趣長養金剛十地。證當成果。無爲無相。大滿常住。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滿足。


  入發趣等四十法門。方能證當成果。正顯理雖性具。心藉修成。不可高談理性而生邪慢也。無爲無相者。諸漏永盡。大滿者。萬德圓極。常住者。不變不遷。力不共滿足故大滿。法身滿足故常住。智身滿足故無爲無相。又無爲即自在我德。無相即淨德。大滿即樂德。常住即常德。力不共亦無爲。無相。大滿常住。法身亦無爲。無相。大滿。常住。智身亦無爲。無相。大滿。常住。三德各具四德也。


  △二正說義趣二。初菩薩問義。二舍那詳答。


  今初。


  爾時蓮華台藏世界盧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薩。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坐而立。白盧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名相。其一一義中。未可解了。唯願說之。唯願說之。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如來百觀品中已明。


  於諸佛大會中而菩薩啓問者。正屬所被之機故也。華光王。即華光主義。大智明。即玄通義。前文放光集衆。表示由本智而起妙行。故名玄通華光主。此文問義秉修。表示資妙行而趣大覺。故名華光王大智明。


  △二舍那詳答四。初明十發趣。二明十長養。三明十金剛。四明十地。


  初中三。初總征。二別釋。三結指。


  今初。


  爾時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云何義者。發趣中。


  但告千佛者。此是如來本所修行無上法門。故令千佛轉相傳授也。發趣義略如前釋。此以十波羅蜜。心心開發。趣向真道。名十發趣。別則一心分對一住。圓則住住修行此心。乃至妙覺圓滿此心。今就義便。且約從假入空爲解。若利根者。既見於空。亦見不空。見不空故。開發趣向證妙真諦。此真即中。亦復即俗。三諦圓融。不可思議。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十段文中。每露此旨。讀者須善悟之。


  △二別釋十。初捨心(至)十頂心。


  今初。


  若佛子。一切捨。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爲諸物一切捨。無爲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主者造作我見。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陰。一切一合相。無我我所相。假成諸法。若內一切法。外一切法。不捨不受。菩薩爾時名如假會觀現前。故捨心入空三昧。


  若佛子者。紹佛家業。當踐佛位。故名佛子。一切捨者。總標修捨。謂捨內外物。乃至捨我法執也。國土下。先明捨內外物。無爲下。次明捨我法執。謂但觀無爲無相之理。了知一切我人知見。皆是假會合成。彼外道妄計有主者。造作者。及神我見。乃至二乘妄計有十二因緣實法。其實緣起亦無有合。緣滅亦無有散。亦無有受合受散者。舉凡十二入十八界五陰等法。一切凡夫所計一合之相。本無我及我所之相。不過是假成諸法耳。是以若內一切法。外一切法。本無故不須捨。本無故不可受。此則從假入空。名爲如假會觀。此觀現前。任運入空三昧矣。此亦可別對發心住者。棄妄故名捨心。發真故名發心住也。又發真即是別義。發中即是圓義。一切法不受。是遮俗照真。一切法不捨。是遮真照俗。又不受即雙遮。不捨即雙照。雙遮雙照。中道宛然。


  △二戒心。


  若佛子。戒。非非戒。無受者。十善戒。無師說法。欺盜乃至邪見。無集者。慈良清直正實正見捨喜等。是十戒體性。制止八倒。一切性離。一道清淨。


  戒之一字。標無作體。此無作戒。永離二邊。契中道。非非戒下。先明離有。慈良下。次明離空。制止下。結明德用。非戒者。外道邪戒。及凡夫取相持戒。雖善惡不同。咸非入道正門。故名非戒。今菩薩戒體。非同凡外之非戒。以其了達無受者故也。此十善戒法。雖師師相授。而實無師能說此法。所謂和尚是戒耶。阿闍梨是戒耶。乃至白四羯磨是戒耶。即所對治欺盜等十惡法。亦本無集者。以此惡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又未生無藏處。欲生無來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則法性本無染汙也。但法性中本自具足慈良等一切性德。即是十戒體性。謂慈即不殺體性。良即不盜體性。清即不淫體性。直即不兩舌體性。正即不惡口體性。實即不妄言。不绮語體性。正見即不癡體性。捨即不貪體性。喜即不瞋體性也。制止八倒者。一切性離。即無受乃至無集。能制止凡外四倒。一道清淨。即慈良等體性。能制止二乘四倒。蓋凡夫及外道。不論惡戒善戒。咸生取著。無常計常。苦謂是樂。無我執我。不淨計淨。故成有漏因果。二乘雖證無漏。不達性體。常謂無常。樂謂是苦。我謂無我。淨謂不淨。故入涅槃時。戒善隨廢。大乘從性起修。全修在性。以性德爲所依體。以無作色爲當體。始從初受。極至佛身。不壞不失。任運止惡行善。性德即法身。無作色即報身。所謂諸佛究竟色也。於律儀上。法爾有攝衆生義。即應化身。此戒心亦可別對治地住者。地是所治。戒是能治也。


  △三忍心。


  若佛子。忍有無相慧體性。一切空。空忍。一切處忍。名無生行忍。一切處得。名如苦忍。無量行一一名忍。無受無打無刀杖。瞋心皆如如。無一一諦。一相。無無相。有無有相。非非心相。緣無緣相。立住動止。我人。縛解。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


  有無相慧體性者。謂菩薩三忍。咸以無相慧爲體性也。下別釋三忍。即約三苦境明之。觀一切壞苦。皆知本空。故名空忍。觀一切處行苦。皆本無生。名無生行忍。觀一切處苦苦。得其實相。知即法身。名如苦忍。若非三忍之力。一切行門。皆不成就。故無量行一一名忍。此總結上文也。下重明三忍觀慧。以諦觀壞苦境界。內無能受之我。外無能打之人。中間無所用之刀杖。故瞋心皆如彼真如之理而不動搖。所以名空忍也。以諦觀行苦境界。了知無苦集等一一差別之諦。惟是一真實相。雖無一一諦。而並無無相。雖有一真實相。而亦無有相。亦非心與非心之相。亦無緣與無緣之相。是名無生行忍也。以諦觀苦苦境界了知若立若住若動若止若我若人若縛若解。一切法當體皆如。若一切皆如。則忍相亦不可得。是名如苦忍也。一切法如。即上文所謂一切處得耳。此三苦由於三受。若別對者。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若通論者。三受皆壞苦。必變壞故。三受皆行苦。遷流造作性故。三受皆苦苦。生死惡法故。此亦可別對修行住者。以三忍力。修無量行也。


  △四進心。


  若佛子。若四威儀一切時行。伏空。假會法性。登無生山。而見一切有無如有如無。天地青黃赤白一切入。乃至三寶智性一切信。進道空無生無作。無慧。起空入世諦。法亦無二。相續空心。通達進分善根。


  無相精進。常時無間。不拘行坐。故云一切時行。行何等法。謂常伏習空觀。假會觀。法性觀也。以三觀力。故能登無生山。而見一切有無之法。有亦真如。無亦真如。總不背於法性。故於天地等世間法。乃至三寶等出世法。一切信其皆是真如。即於此世出世法中修習進道。皆與空無生無作三解脫門相應。亦並無三脫之慧可得。乃至起真空觀。入世諦法。亦與空法無二。惟以相續真空觀。通達進分善根。是名無相真精進也。此亦可別對生貴住者。登無生山。即是入如來種。


  △五定心。


  若佛子。寂滅無相。無相。無量行。無量心三昧。凡夫聖人。無不入三昧體性相應。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縛見性。是障因緣。散風動心。不寂而滅。空空八倒。無緣假靜慧。觀一切假會。念念寂滅。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滅。而生一切善。


  寂滅無相。標定體也。無相下。先明定能生善。一切下。次明定能滅罪。無緣下。結示。觀慧功能。先明生善者。言此定雖則無相。而能具無量行。所謂四無量心。三昧。一切凡夫聖人無不入此三昧相應。以大慈故。與一切聖樂。以大悲故。拔一切凡苦。以大喜故。於一切凡聖等生慶悅。以大捨故。於一切凡聖等心無二。又此四無量定。三乘聖人固所共修。一切凡夫亦皆曾證。以劫盡時。火水風災將起。一切有情。法爾成就此定。乃生四禪處故。次明滅罪者。言一切我人等縛著。邪見之性。凡屬障道因緣。散風動心。以定力故。皆不須作意求寂而自永滅。滅。故空凡夫四倒。不寂而滅。故空二乘四倒也。次結示功能者。言用此無緣假靜慧。觀一切假會之法。皆即念念寂滅。所以三界苦果。及其罪性。皆由定力而滅。而罪性既滅。法爾生得慈悲等一切善也。靜慧即是靜慮。梵名禪那。無緣假者。謂一切假名諸法。當體全空。本無可緣。今達假法性空。故名無緣假靜慧。此定心亦可別對方便具足住者。三昧體性。凡聖無不相應。如胎已成。人相不缺也。


  △六慧心。


  若佛子。空慧。非無緣。知體名心。分別一切法假名主者。與道通同。取果行因。入聖捨凡。滅罪起福。縛解盡。是體性功用。一切見常樂我淨煩惱。慧性不明。故以慧爲首。修不可說觀慧。入中道一諦。其無明障慧。非相。非來。非緣。非罪。非八倒。無生滅。慧光明焰爲照。樂虛方便。轉變神通。以智體性所爲慧用故。


  空慧者。標第一義空真慧之體也。此之妙慧。非同二乘斷空。一無所緣而已。當知即是靈知之體。亦名真心。外道迷此真體。故分別一切法假名主者。然即此外道惡慧。亦本與覺道通同。二乘不了此體。故但取果行因。入聖捨凡。滅罪起福。一切縛著。皆悉解盡。然即此二乘偏慧。亦是此體性之功用。但彼外道。及二乘人。於一切知見常樂我淨煩惱等法。慧性不明。是以或生執著。或欲捨離耳。故今以慧爲首。修不可說觀慧。雙破二執。雙照二理。入於中道一諦。中道既顯。方知其無明之障慧者。本非有相。非有來處。非有生緣。非有罪累。本非八倒。原無生滅。是以慧光明焰。獨爲照耀。而隨其意樂。虛融無礙。起諸方便。以種種轉變神通。化導含識。此皆以真智體性所爲。而慧即其用故也。此亦可別對正心住者。入中道一諦。則容貌如佛。樂虛方便。則心。相亦同。


  △七願心。


  若佛子。願願。大求。一切求。以果行因。故願心連。願心連相續百劫。得佛滅罪。求求至心。無生空一。願觀觀入定照。無量見縛。以求心故解脫。無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爲本。初發求心。中間修道。行滿願故。佛果便成。觀一諦中道。非陰。非界。非沒生見見。非解慧。是願體性。一切行本源。


  願願者。隨所發願數數無盡。不止一發也。大求者。惟爲菩提。不向二乘。不向三有也。一切求者。心無限劑。不捨一法也。以果行因故願心連者。先達心佛衆生。三無差別之理。稱果覺之性而行妙因。故所發大願。相連不絕。永無退悔。至於百劫之久。猶如舍那本所修行。則覺道必得究竟。滅罪必得無遺矣。人謂願求之心。屬於散動。而不知求求至心者。卻與無生空一。所謂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故修此願時。觀觀皆入正定。照明佛法也。次重明得佛滅罪。謂無量見縛。皆以求心故得解脫。無量妙行。皆以求心乃成菩提。無量功德。皆以求心而爲其本。是以初發求心。中間修道。以行填願。但令行滿願故。佛果便得成也。若無求心。如擔麻棄金。豈脫見縛。紫光劣願。豈成無漏。但念三脫。豈樂神通耶。次更明觀觀入定。謂觀於一諦中道。非陰。非界。非沒見生見之見。非二乘之解慧。當知是願即是中道體性。乃一切行之本源也。沒生見者。沒即無見。生即有見。此亦可別對不退住者。願願相連。故身心日益增長也。


  △八護心。


  若佛子。護三寶。護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惡邪見不娆正信。滅我縛見縛。無生照達二諦。觀心現前。以護根本無相護護空無作無相。以心慧連。慧連入無生空道。智道皆明光。明光護觀入空假分分幻化。幻化所起如。無如無法體。集散不可護。觀法亦爾。


  此即力波羅蜜也。護三寶者。不爲外道邪見四倒所娆。護一切行功德者。不爲二乘偏空四倒所娆。故於佛道。具足正信。能滅我法二執。而無生觀慧。照達真俗二諦。使觀心常現前也。此妙護心。名爲根本無相之護。即以此護根本無相之護。護於空無作無相三解脫門。由此心中智慧。相連不絕。則能證入無生空道。令其能觀之智。及所觀之無生空道。皆悉明光。又以此明光智道。護持觀智。入於空假二境。分分幻化法中。悉知一切幻化所起如無。謂皆即第一義空。而此如無法體。集亦非集。散亦非散。若集若散。皆不可得而護。所護之境。既不可得。則能護之觀法。亦爾不可得也。能護所護皆不可得。乃名根本無相護。若有少法可得。則爲八倒之所娆矣。此亦可別對童真住者。以善護故。離一切過。靈相具足。


  △九喜心。


  若佛子。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及一切物。假空照寂。而不入有爲。不無寂然大樂。無合有受。而化有法。而見云假。法性平等一觀。心心行多聞。一切佛行功德無相喜智心心生念。而靜照樂心。緣一切法。


  此即方便波羅蜜也。由善知同體巧方便故。不但自修功德以益衆生。但見他人得於世出世樂。常生隨喜之心。而即以此隨喜功德。又能普悅及一切物。蓋以即假即空。即照即寂而雖不入於有爲之法。不無寂然法性大樂也。以不入有爲故無合。以不無大樂故有受。以無合故而化有法。令其忘相。以有受故。而見云假。令互得益。此正以心佛衆生。法性本來平等一體之觀。故成此善巧方便也。此修巧便菩薩。心心行於多聞。使觀智增益明了。乃至三世一切佛行功德。皆以無相隨喜之智慧方便。於念念中攝取現前。法隨喜念。而恒以此靜照樂心。遍緣法界一切諸法。使其互爲莊嚴。重重無盡。此則以法界中樂。還復普施法界衆生。所謂惠而不費者也。亦可別對法王子住者。方便最巧妙故。


  △十頂心。


  若佛子。是人最上智。滅無我輪見疑身一切瞋等。如頂觀連。觀連如頂。法界中因果。如如一道。最勝上如頂。如人頂。非非身見。六十二見。五陰生滅。神我主人動轉屈伸。無受無行可捉縛者。是人爾時入內空值道。心心衆生。不見緣。不見非緣。住頂三昧。寂滅定發行趣道。性實我人常見八倒生緣。不二法門。不受八難。幻化果畢竟不受。唯一衆生去來坐立。修行滅罪。除十惡。生十善。入道正人正智正行。菩薩達觀現前。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種性中。生生入佛家。不離正信。


  此即智波羅蜜也。以差別智。遍知諸法。善達法界如如頂法。名最上智。此智遍能滅無利鈍諸使。所謂我輪見疑身一切瞋等。能令如頂觀智。相連不斷由此觀智相連。觀於如頂法故。了知法界中若因若果。皆即如如一道。更無二如。故此名爲最勝上如頂法。猶如人之頂相也。然雖喻以人頂。實乃非非身見。亦非六十二見可見。亦非五陰生滅之法。亦非外道所計神我主人能動轉屈伸者。亦自不受諸法。亦無行相可得。既是第一正受。心行處滅。又安可捉縛哉。非非身見者。上非字。是遮拂之辭。下非字。連身字爲義。謂凡外非身計身。故名爲非身見。或疑衍一非字。亦通也。是人爾時既證頂法。滅於身見。乃至無受無行。便入內空三昧。親值於道。名爲見道。是時雖心心以度衆生爲事。而不見有緣相。亦不見有非緣相。住是頂三昧中。從寂滅定發起妙行。進趣佛道。一切外道所執性實我人常見。及八倒生緣等。皆入不二法門。所謂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不受邪見八難之報。及三界中一切幻化果報。亦皆畢竟不受。然既無我人。亦無果受。將誰修行而成佛道耶。惟有一種八識心心所之法聚。假名衆生。去來坐立。非斷非常。法爾展轉相續。修行滅罪。除惡生善。入於正道。證於正忍正智之法。發起正行。爾時菩薩通達觀智。常得現前。既不受六道有漏之果。亦復不退佛種性中而墮二乘之地。生生入於佛家。不復離正信矣。此亦可別對灌頂住者。以住頂三昧故。


  △三結指。


  上十天光品廣說。


  △二明十長養三。初總征。二別釋。三結指。


  今初。


  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問長養十心者。


  四無量定。四攝法慧。最能增長佛道。養育衆生。名十長養。別則一心分對一行。圓則位位具修此心乃至妙覺滿足此心。今就義便。且約從空入假爲解。既二諦平等。則中道自圓彰矣。又四等非無觀慧。四攝非無定力。今以定慧分攝。亦一往語耳。


  △二別釋十。初慈心(至)十慧心。


  今初。


  若佛子。常生慈心。生樂因已。於無我智中。樂相應觀入法。受想行識色等大法中。無生無住無滅。如幻如化。如如無二故。一切修行成法輪。化被一切。能生正信。不由魔教亦能使一切衆生得慈樂果。非實。非善惡果。解空體性三昧。


  慈以與樂爲義。故常生慈心。能生樂因。然或不與無我智相應。便屬情愛。故必於無我智中。以樂相應之觀。而入一切諸法。所謂觀於受想等大法中。一切即空即假即中。無生住滅。即空也。如幻化。即假也。如如無二。即中也。如此一切修行滿足。成就法輪。化被一切。能使一切衆生咸生正信。不由魔教。此則成於樂因。亦能使一切衆生得於究竟慈樂之果。而此慈樂果。非二乘所證實滅。亦非世間善惡果報。乃是解空體性三昧。諸佛菩薩大法樂耳。此亦可別對歡喜行者。化被一切。即十方隨順之義。


  △二悲心。


  若佛子。以悲空空無相。悲緣行道。自滅一切苦。於一切衆生無量苦中生智。不殺生緣。不殺法緣。不著我緣。故常行不殺不盜不淫。而一切衆生。不惱發菩提心者。於空見一切法如實相。種性行中生道智心。於六親六怨。親怨三品中。與上樂智。上怨緣中。九品得樂果。空現時。自身他一切衆生。平等一樂起大悲。


  以悲空空無相者。了知大悲之體。本自空空無相。今欲證此體。故以悲緣而行菩薩之道。先自滅一切苦因。隨於一切衆生無量苦中生拔濟智。設自身未免苦輪。則安能廣度一切也。無量苦者。因則見思爲苦。塵沙爲苦。無明爲苦。果則惡道爲苦。有漏爲苦。沉寂爲苦。迷中爲苦。生智者。生真諦智。拔見思苦因。拔惡道有漏二種分段苦果。生俗諦智。拔塵沙苦因。拔沉寂苦果。生中諦智。拔無明苦因。拔迷中變易苦果。以要言之。即是一念圓修三種大悲。由修生緣大悲。故拔惡道之苦。亦拔沉寂之苦。俗諦三昧成。是名不殺生緣。觀一切衆生皆我父母等也。由修法緣大悲。故拔有漏分段之苦。真諦三昧成。是名不殺法緣。觀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也。由修無緣大悲。故拔迷中變易之苦。中諦三昧成。是名不著我緣。觀心佛衆生。三無差別。不緣假名。不緣實法。惟緣中道佛性。無緣而無不緣也。若約次第釋者。藏教持性重戒。是不殺生緣。通教體色入空。是不殺法緣。別教修行中道是不著。我緣。圓教三悲一念中修。故能圓拔無量衆苦。然悲觀雖深。總以事戒爲所依境。若無事境。理觀不發。故常行不殺不盜不淫。而一切衆生。不惱發菩提心者。我不以殺盜淫事惱人。人亦自不惱我。互不相惱。斯即永拔苦因。而此圓悲。不惟拔苦。隨即與樂。良由菩薩不但見空。亦即於空見一切法如實之相。故於種性行中。隨生道種智心。於親怨三品。一一皆與上樂智果。乃至上怨緣中。亦令其九品得於樂果。如是修習。乃至空空無相之體現在前時。則自身及他一切衆生。皆平等使歸一樂。而還起佛地之大悲矣。此亦可別對饒益行者。善能利益一切衆生故也。


  △三喜心。


  若佛子。悅喜。無生心時。種性體相道智空。空喜。心不著我所。出沒三世。因果無集。一切有入空觀行成。等喜。一切衆生起空入道。捨惡知識。求善知識。示我好道。使諸衆生入佛法家。法中常起歡喜。入佛位中。復是諸衆生入正信。捨邪見。背六道苦。故喜。


  悅者暢適。喜者歡欣。此總標無量三昧之體相也。無生下。別出四喜。謂此悅喜。不同世情欲樂所起。特以自悟無生心時。則一切種性體相。以道智照之。無不皆空。故於空法而生歡喜。此即以自解空理。不受生縛故喜也。既達空法。心不著於我所而但求自度。惟爲化度衆生。示現出沒三世而非從業牽。故一切因果。悉皆無集。恒於一切二十五有之中。隨處令其入空觀行成就。故得平等歡喜。此即以善解無著。遊戲度生故喜也。於一切衆生起真空智。入慈悲道。各各捨惡知識。求善知識。還示我以好道。互相得益。使諸衆生入佛法家。故於法中常起歡喜。此即以慶他行因。展轉度脫故喜也。既人佛位之中。復使是諸衆生皆入正信。捨邪背苦。此即以度他得果。廣化衆生故喜也。此亦可別對無瞋恨行者。即是自覺覺他。得無違拒義故。此與發趣中喜心差別者。發趣是隨喜方便。此是無量三昧也。


  △四捨心。


  若佛子。常生捨心。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於善惡有見無見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體性不可得。爲大捨。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國城。如幻化水流燈焰。一切捨而無生心常修其捨。


  無分別。無執著。其心平等。名之爲捨。無造下。明離一切分別。故爲大捨。及自身下。明離一切執著。名一切捨。而無生下。結明常生捨心。即是無住生心之義也。無造即無作。於此三解脫門法中。觀一切法如虛空等。若善若惡。若有若無。若罪若福。無不平等一照。知其體性。本不可得。故於內身外物。了達如幻化非實。如流焰無住。脫然放下。永無吝惜也。此亦可別對無盡行者。平等一照。即所謂三世平等。十方通達。


  △五施心。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衆生。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導一切衆生。內身外身國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無念財物。受者施者。亦內亦外。無合無散。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在行。


  此四攝法中之布施攝也。發趣施度。以到彼岸爲義。此中施攝。以化衆生爲旨。故云被一切衆生也。菩薩所有身口意業。無不攝取衆生。而攝取之方。不過財法二施。三業爲能施。財法爲所施。能所並列。以此五施教導衆生。又觀內外身等。皆如真如之相。乃至無有一念分別財物。受者施者。如此了達三輪體空。亦內修理觀。亦外行布施。理觀亦無合。布施亦無散。終日無心。終日行化。達即事之理。達即理之施。以此一切種種相貌。而現在行施。即佛頂所謂種種法門。得無差誤者也。故亦可別對離癡亂行。


  △六好語心。


  若佛子。入體性愛語三昧。第一義諦法語義。一切實語言皆順一語。調和一切衆生心。無瞋無諍。一切法空智無緣。常生愛心。行順佛意。亦順一切他人。以聖法語。教諸衆生。常行如心。發起善根。


  欲明好語。先言入體性愛語三昧者。以說法度生。最爲難事。自非悟入妙法體性。則不能以四悉因緣。巧作隨智隨情等說。惟入此體性三昧。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說。而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其所說法。善逗群機。能使衆生愛樂歡喜。故名體性愛語三昧也。既入三昧。則或說第一義諦法之語義。或說一切種種真實語言。究竟皆順入於一乘真語矣。第一語義者。隨自意語。隨智語也。一切實語言者。隨他意語。隨情語也。雖善巧隨情。種種權說。毫無欺誑。譬如長者等與諸子白牛大車。終無虛妄之咎。故名一切實語言也。隨智固順一乘。隨情亦方便漸令入實。故云皆順一語。以此二語。調和衆生。不吝真法故無瞋。常隨物機故無諍。蓋由一切法空之智。雖無扳緣。而常於衆生生慈愛心。是以隨所說語。上則行順佛意而契理。下亦隨順一切他人而契機。恒以聖人法語。教諸衆生。常行如心。而不離第一義諦。發起善根而不捨方便說法。是謂菩薩愛語攝也。自他二語。一往分釋者。隨智爲上契佛理。隨情爲下契群機。具足釋者。二語即佛權實二智。故皆上合佛心。二語遍接利鈍衆生。故皆下順他人。此亦可別對善現行者。於一法性。作二種說。即是同中顯現群異。雖二種說。皆順一語。即是一一異相。各各見同也。


  △七益心。


  若佛子。利益心時。以實智體性。廣行智道。集一切明焰法門。集觀行七財。前人得利益。故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現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而震動大世界。一切所爲所作。他人入法種空種道種中。得益得樂。現形六道。無量苦惱之事不以爲患。但益人爲利。


  此即利行攝也。此之攝法。全用權智。而權智全以實智爲體。故即以實智體性。而廣行權智之道。集一切智慧光明。集一切功德法財。福慧並嚴。乃使前人得益。故自雖久離生緣。爲衆生故。示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三以味力。現三輪不思議化。震動大千。舉足動步。無非佛事。皆使他人悟三觀門。得現在益。得究竟樂。又復現形六道。廣應群機。雖六道中有無量苦惱。不以爲患。但以益人爲利耳。七財者。一信。二進。三戒。四慚愧。五聞。六捨。七定慧。三觀者。法種爲中觀。空種爲空觀。道種爲假觀也。此亦可別對無著行者。現身口意。震動世界。即所謂現塵現界。不相留礙也。


  △八同心。


  若佛子。以道性智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空同源境。諸法如相。常生常住常滅。世法相續。流轉無量。而能現無量形身色心等業。入諸六道。一切事同。空同無生。我同無物。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


  此即同事攝也。前之利行。雖亦現形六道。猶爲一切導首。今則異類中行。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善權化物。尤爲不可思議。良以了達道種性智。同於真空。所謂即俗而真。故證入於無生法中。而以二種無我妙智。同一切衆生無二。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不知其爲菩薩所化也。蓋既悟此畢竟空寂萬法同源之境。一切諸法真如實相。故能於無生無住無滅性中。示現常生常住常滅。隨彼世法相續。流轉無量。而能現無量形身色心等業入諸六道。一切善惡事業。皆與其同。正以畢竟空故。雖示生而同無生。證無生故。雖現我而同無物。而分身散形。與其同事。導歸佛乘。故入同法三昧。此亦可別對尊重行者。種種示現。咸導歸於第一波羅蜜多故也。


  △九定心。


  若佛子。復從定心。觀慧證空。心心靜緣。於我所法。識界色界中而不動轉。逆順出沒故。常入百三昧。十禪支。以一念智作是見。一切我人若內若外衆生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而不可得。


  復從定心者。善修慈悲喜捨三昧。成就奮迅超越等殊勝妙用也。前發趣中第五定心。以寂滅無相爲體。此則以逆順出沒而爲功能。蓋由觀慧證入空理。故心心寂靜。而常能遍緣一切三昧境界。不爲我所法識界色界之所動轉。於九次第定。隨意自在。逆順出沒。遂入百三昧。及十禪支。以一念相應智慧。見一切根身器界。現行種子。因緣和合。虛妄有生而無合。因緣別離。虛妄名滅而非散。惟是妄心。之所集成。名爲現行。妄心之所起作。名爲種子。而當體了不可得也。蓋四禪八定。凡外亦能修習。但由未證空理故。每爲禪法所用。而不能巧用禪法。既爲禪法所用。則未免隨禪受生。是被我所法識界色界所動轉也。識界即四空天。但有四蘊而無色蘊。故名識界。雖滅受想定。二乘亦能證得。但未達妙空。便取滅證。不復能現諸威儀。今言逆順出沒者。起定爲出。入定爲沒。從滅受想定起入非非想定。乃至從二禪起入於初禪。名逆出沒。從初禪起入二禪。乃至從非非想定起入滅受想定。名順出沒。若次第順逆出沒。名師子奮迅三昧。若間隔出沒。名超越三昧。乃至百大三昧。總依九次第定爲本。而九次第定。又總依十禪支所成。十禪支者。支是分義。謂由分分心心所法。成於禪定。初禪有五支。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二禪有四支。一喜。二樂。三一心。四內淨。三禪有五支。一樂。二一心。三捨。四念。五慧。四禪有四支。一一心。二捨。三念。四不苦不樂。今棄複存單。總名十支。此亦可別對善法。行者。逆順出沒。三昧禪支。能成十方諸佛軌則也。


  △十慧心。


  若佛子。作慧見心。觀諸邪見結患等縛。無決定體性。順忍空同故。非陰。非界。非入。非衆生。非一我。非因果。非三世法。慧性起光。光一焰明明。見虛無受。其慧方便。生長養心。是心入起空空道。發無生心。


  慧見心者。即是四攝巧慧。作者。起也。前發趣中第六慧心。明於空慧心體。此明起空方便。方便不背真空也。邪見是利使。結患是鈍使。本無決定體性菩薩於順忍中。既證空理。觀利鈍使。咸與空同。非陰界入。及三世法。從真慧體。起光照相。用一智焰。徹照萬法。無不明了。見其本皆虛寂。無有受者。而此慧方便。不惟是四攝之本。亦是十長養心之本。由慧方便。生長養心。由長養心。入於起空空道。便能發中道無生心。入於十金剛矣。慧方便者。慧即實慧。方便即權慧。權實二慧。非二體也。起空空道者。從空出假。假不礙空也。此亦可別對真實行者。所謂觀一切法。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爲。


  △三結指。


  上千海眼王品。已說心百法明門。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梵網經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