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學佛叢談: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受持法略說-3---王驤陸居士 開示




四、 須深深參究,今之能立生死,能起無明,能攀緣妄相,起諸妄心者,果是何物。今之能懺悔,能證覺相,能見菩提,能成究竟涅槃,能了脫生死者,又是何物。但說似一物即不是,以物必有形,此無形也。說不似則又是個什麼?所謂恆沙妙用,皆由此中出。是不可以智知,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非眼可見,非理可會,卻自有個非幻不滅者,儼然常存,而千聖所不識者也。故須把所有生死涅槃,無明菩提,種種幻名幻相幻見,一齊打淨,然後於中見那無相的實相,而得永永安住矣。此在修行後,一旦忽然睹面相逢自非親證者不知,其實時時在眼前而何不見,則心不痛切,機不靈敏,要亦有時節因緣也。


五、 須知用功必須巧勁,若在習氣業障上,硬去對治,必愈趨愈遠,要且暫時打開不管,專在一念未動前,看那個本能的性體究是怎樣。真正見到之後,那無明習氣等等還有個立腳處麼?設有一念偏重者,不問世搘@法佛法,盡屬生死,不論正見邪見,同屬顛倒。但日常應付萬機依舊分別,按部就班,了了分明。惟能刻刻照顧本來,此資糧之自在取用無竭矣。上來五條略言受持資糧法,未能盡其萬一也。菩薩以度眾生為成佛資糧,故無著菩薩金剛經論判此為資糧分,由凡夫至佛地只是意境上的變易,惟心中蕩然無著,清淨圓明,斯名諸佛。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以立相即立我,立我則我。人四相隨立,粗分為四相,細分為四見,而見之最難破者,為功德見。今者度盡九法界眾生,一體成佛,而不見有能度之我,與所度之眾生,真到心空及第矣。如是廣大功德尚不以為勝,何況平居人事上之細故,有不肯捨棄而必多爭以自苦乎。此是破相見性的總法。然則人事上一切一切皆我練功夫處,無一處不是資糧矣。又於逆意事前來,或冤怨來會,我即取以練心,自然無明化除,冤親平等矣。梁武帝自以度僧建寺為功德,而初祖不許,非謂其毫無功德也,為欲破其功德見,能所雙空,四相齊泯,為真無上功德耳。


佛度眾生只先令心量放大,將執住心自然化除,特引四維上下虛空之廣大以喻性空為無量福德,欲人證入無住時的境界與果位。所謂福德者,是指福德性,論體則清淨湛寂,論用則自在圓融,說一布施代表一切一切,凡起心動念,四威儀中,對於根塵緣起之諸法、諸相一概不住,不住色,亦不住空,不廢一切人事,不住一切法相,於心行處,應無所住。六祖所謂見聞常寂寂蕩蕩,心無著是也。僅此一法,更無別法,爾諸菩薩,但應如我所教住,言可安住於菩提位矣。此分極言降心法,但以無住為本。須知本來無所住,如虛空中本無物可著,世人枉住塵勞,幻起諸見,昔有幻心、幻相、幻法、幻苦、幻生死,今有幻修、幻證、幻名稱、幻涅槃,不知一切皆幻,獨有一非幻的不生不滅、常恆不變如來藏性,永永存在。今如一切無住,則光明自然顯露。本相無大小之見,功德無多寡之分,盡法界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上視若無睹,明知彼此同屬性空,事雖不無,體實不有,故曰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蓋眾生本體是佛,但引之自覺自悟而已,不可居功自喜,若一有能度之我,便立我相,有所度之眾生,即有人相,由我人互執以相成者,即有眾生相,此見執持不捨,如壽命,即有壽者相,無始以來,人事紛紜,總不離四相作崇。此眾生六道世界之起因也。今當以度生為降心資糧,以無四相為度生資糧,更以無住為破四相資糧,言無住則一切破矣,一切解脫矣。言無住為本者,此無住即是根本法,由初發心以至成佛,八萬四千細行,總不離此一訣。即修至大徹大悟後,正好上路用功,痛除習氣,尤要念念凜覺,刻刻不忘。此牧牛總訣,趙州四十年不雜用心,只用此無住心耳。


金剛般若經係世尊為諸菩薩說法,所以上言菩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又云若有四相,即非菩薩,至此又云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以菩薩為人天師表,若有所作,即自性不明,將何以為人乎。佛說至此,金剛經精義已盡為全經之總持,可再本此者而宣示其法要。


佛法根本下手處,在先明心要,必悟見本性,親見實相,然後可以啟發無住功行。而欲顯明法身者,必先破一切相。破相者,非棄相也,乃就相而不取為實,以現有則非虛,以性空則非實,雖有而屬緣生,無自性故,遂言虛妄。即如來之身相,亦屬幻而非實,佛從忉利天回,大眾出迎,有蓮華色比丘尼,以神力變作轉輪聖王,居大僧前見佛,世尊才見即訶,汝何得越大僧見吾,汝雖見我色身,且不見我法身,須菩提雖未來迎,在巖中宴坐,卻見吾法身云。悟此,則知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之法身矣,以法身即如來也。眾生習於幻想,忘卻實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言眼見諸相,咸非真實之相,則於非相處自然慧見如來之之實相也。上見字,含有破相諸義,尚可言說,有證思諦觀之妙。下見字,則直下見到本性,無可言說,有徹了頓悟之境,所謂冷暖自知之耳。此二見字,意境大不相同。昔有頌曰:「凡相滅時性不滅,真如覺體離塵埃,了悟斷常根果別,此石佛眼見如來。」法身無相,而於一切處皆可表顯,無著菩薩所謂欲得言說法身是也。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裴休居士普勸僧俗發菩提心文-3


裴休居士普勸僧俗發菩提心文

次明菩提四懈怠法
寶藏如來告毗舍那無垢言。菩薩有四懈怠。若菩薩成就四法。於生死獄受諸苦惱。不能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四。所謂下行、下伴、下施、下願。云何下行。或有菩薩破口身戒。不善護業。是名下行。云何下伴。親近聲聞及辟支佛。共與同事。是名下伴。云何下施。不能一切捨諸所有。於受者中心生分別。為得天上快樂故。而行佈施。是名下施。云何下願。不能一心願取諸佛淨妙世界。所作誓願不能調伏眾生。是名下願。(出悲華經)

次明菩薩四速疾法
復有四法。菩薩成就則能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者能持禁戒。淨身口意護持法門行。二者親近修學大乘之人。與共同事。三者所有之物。能一切捨。以大悲心施於一切。四者一心願取種種莊嚴諸佛世界。亦為調伏一切眾生。是名四法。(出悲華經)

次明發菩提心功德
天帝釋白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初發菩提心。所得功德其量幾何。法慧菩薩言。此義甚深。難說、難知、難分別、難信解、難證、難行、難通達、難思惟、難度量、難趣入。雖然。我當承佛威神之力而為汝說。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供養東方阿僧衹世界所有眾生。經於一劫。然後教令淨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此人功德寧為多否。天帝言。此人功德。唯佛能知。法慧言。此人功德。比菩薩初發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億分。百億分。千億分。百千億分。那由他億分。百那由他億分。千那由他億分。百千那由他億分。百萬那由他億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佛子。且置此喻。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衹世界所有眾生。經於百劫。然後教令修十善道。如是供養經於千劫。教住四禪。經百千劫。教住四無量心。經於億劫。教住四無色定。經百億劫。教住須陀洹果。經於千億劫。教住斯陀含果。經於百千億劫。教住阿那含果。經於那由他億劫。教住阿羅漢果。經於百千那由他億劫。教住辟支佛道。是人功德寧為多否。天帝言。此人功德。唯佛能知。法慧菩薩言。此人功德。比菩薩初發心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但為以一切樂具供養十方十阿僧衹世界所有眾生經於百劫。乃至百千那由他億劫故。發菩提心。不但為教爾所眾生令修五戒十善業道。教住四禪四無量四無色定。教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故。發菩提心。為令如來種性不斷故。為充徧一切世界故。為度脫一切世界眾生故。為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為悉知一切世界中眾生垢淨故。為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淨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樂煩惱習氣故。為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為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為悉知一切眾生心行故。為悉知一切眾生三世智故。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發於無上菩提之心。故常為三世一切諸佛之所憶念。當得三世一切諸佛與其妙法。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已修三世一切諸佛助道之法。成就三世一切諸佛力無所畏。莊嚴三世一切諸佛不共佛法。悉得法界一切諸佛說法智慧。何以故。以是發心當得佛故。應知此人。即與三世諸佛同等。即與三世諸佛境界平等。即與三世諸佛功德平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究竟平等真實智慧。初發心時。即為十方一切諸佛所共稱歎。即能說法教化調伏一切世界所有眾生。即能震動一切世界。即能光照一切世界。即能息滅一切世界諸惡道苦。即能嚴淨一切世界。即能於一切世界中示現成佛。即能令一切眾生皆得歡喜心。即能入法界性。即能持一切佛種性。即能得一切佛智慧光明。此初發心菩提不於三世少有所得。若諸佛、若諸佛法。若諸菩薩、若諸菩薩法。若獨覺、若獨覺法。若聲聞、若聲聞法。若出世間、若出世間法。若眾生、若眾生法。唯求一切智。於諸法界心無所著。是名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出華嚴經發心功德品。此約初住菩薩說。今凡夫位中。是初發菩提心。至初住位中。是成就菩提心也。)

次通凡聖差別疑
或曰菩提大心。聖賢境界。固非凡夫淺識所能造擬也。故菩薩初住。發大心。便能遊歷十方。廣作佛事。今以大法勸諸凡夫。無乃根器不同乎。對曰。不然。凡聖同源。本無差別。一念迷倒。自取沉淪。若悟性本圓明。便與諸佛平等性上起菩提心。以此修行。即為菩薩。(菩薩者大心眾生也。)何苦自薄。而謂凡夫隔絕哉。且凡夫位中。三毒為本。今既誓捨財寶以化眾生。雖未盡行。自然少貪。誓行四攝以化眾生。雖未盡行。自然少嗔。誓修定慧以度眾生。雖未盡證。自然少癡。三法在心。便成法器。所以菩薩不斷煩惱。唯興大悲。威德法門。誠不虛設。又何疑而不為哉。且凡夫發心。是初發菩提心也。初住發心。是成就菩提心也。若待初住方發此心。初住之前當修何法。除此菩提正路。盡為生死因緣。但至輪迴。何由證入。故釋迦如來從初發心。即於無量生中。事無量諸佛。一切佛所發菩提心。直至燃燈佛前。方受遠記。寶藏佛會始號大悲。固須千百生中方得成就。所以勸諸道俗。學我本師世尊。無以纔辨教門。便為甚深法藏。粗識心性。定言無上菩提。須度一切眾生。須求一切種智。賢劫千佛。皆種善根。自然福智弘深。永作世間導首。普願大眾以此文示此郡及他州。與我有緣者見此文當發菩提心。欲發心時。請先隨力捨財物。或投一齋。供養三寶。或畫一像。精進道場。然後依此正文。虔發大願。(凖賢劫千佛經。一一佛於因地遇佛時。皆先以財寶乃至柳枝淨水等供養世尊。然後發菩提心。悲華經寶海梵志勸無量人天發菩提心。先令以物獻佛。然後啟願。佛佛道同。故須遵稟。)啟發之後。念念運心。便為成佛正因。宜自深加喜慶。道俗不乖於法侶。山川豈礙夫真智。幸因路人。垂示姓字。

開成三年六月二十日綿州刺史裴休記

勸發菩提心文(終)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註華嚴法界觀門-1 圭峯蘭若沙門宗密註




註華嚴法界觀門

    注華嚴法界觀門序


    唐綿州刺史裴休述


  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之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睹。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甚矣眾生之迷也。身反在於心中。若大海之一漚爾。而不自知。有廣大之威神。而不能用。觳觫而自投於籠檻。而不自悲也。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而證法界也。故此經極諸佛神妙智用。徹諸法性相理事。盡修行心數門戶。真可謂窮理盡性者也。然此經雖行於世。而罕能通之。有杜順和尚。歎曰,大哉法界之經也。自非登地。何能披其文。見其法哉。吾設其門以示之。於是著法界觀。而門有三重。一曰真空門。簡情妄以顯理。二曰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三曰周遍含容門。攝事事以顯玄。使其融萬象之色相。全一真之明性。然後可以入華嚴之法界矣。然此觀雖行於世。而罕能入之。有圭山禪師。歎曰。妙哉法界之門也。自非知樞鑰之淺深。識閫闃之廣陜。又何能扣其門而入之哉。於是直以精義注於觀文之下。使人尋注而見門。得門而入觀。由觀以通經。因經以證性。朗然如秉炬火而照重關矣。或問曰。法界真性。超情離見。動念則隔。疆言則乖。世尊欲令眾生悟自身之法體。何必廣說而為華嚴。答曰。吾聞諸圭山云。法界萬象之真體。萬行之本源。萬德之果海。故如來演萬行之因華以嚴本性。而顯示諸佛證法性之萬德也。故九會之經。品品有無量義。或剎塵數因地行願。或恒沙數果位德用。行布差別。無礙圓融。故佛身一毛端。則遍一切而含一切也。世界爾。眾生爾。塵塵爾。念念爾。法法爾。無一法定有自體而獨立者。證此本法。故能凡聖融攝。自在無礙。納須彌於芥中。擲大千於方外。皆吾心之常分爾。非假於他術也。由是觀之。則吾輩從來執身心我人。及諸法定相。豈非甚迷甚倒哉。然則華嚴。稱法界而極談。猶未為廣也。問曰。華嚴理深而事廣。文博而義玄。非法身大士不能證入。今數紙觀文。豈能盡顯之哉。若觀門以文略義廣為得。則大經以文繁義局為失矣。答曰。吾聞諸圭山云。夫欲睹宗廟之邃美。望京邑之巨麗。必披圖經而登高臺。然後可盡得也。不登高而披圖。則不可謂真見。不披圖而登高。則眊然無所辨。故法界具三大。該萬有。性相德用。備在心。不在經也。明因果。列行位。顯法演義。勸樂生信。備在經。不在觀也。觀者。通經法也。文者。入觀之門也。注者門之樞鑰也。故欲證法界之性德莫若經。通經之法義莫若觀。入觀之重玄必由門。闢三重之祕門必由樞鑰。夫如其則經不得不廣。門不得不束矣。然則其門何以為三重。答曰。吾聞諸圭山云。凡夫見色為實色。見空為斷空。內為筋骸所梏。外為山河所眩。故困踣於迷塗。局促於轅下。而不能自脫也。於是菩薩開真空門以示之。使其見色非實色。舉體是真空。見空非斷空。舉體是幻色。則能廓情塵而空色無礙。泯智解而心境俱冥矣。菩薩曰。於理則見矣。於事猶未也。於事開理事無礙門以示之。使觀不可分之理。皆圓攝於一塵。本分限之事。亦通遍於法界。然後理事圓融無所罣礙矣。菩薩曰。以理望事則可矣。以事望事則未也。於是開周遍含容門以示之。使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融。然後一多無礙。大小相含。則能施為隱顯神用不測矣。問曰。觀文有數家之疏。尚未能顯其法。今略注於文下。使學者何以開心目哉。答曰。吾聞諸圭山云。觀者見法之智眼。門者通智眼。令見法之門。初心者悟性之智雖明。不得其門則不能見法。此文即入法之門矣。但應以智眼於門中觀照妙境。若別張義目而廣釋之。是於門中復設門也。又此門中重重法界。事理無邊。雖百紙不能盡其義。徒以繁文廣說。蕪沒真法而惑後人爾。且首標修字者。欲使學人冥此境於自心。心慧既明。自見無盡之義。不在備通教典碎列科段也。然不指而示之。則學者亦無由及其門。故直於本文關要之下。隨本義注之。至其門已。則使其自入之也。故其注簡而備。不備則不能引學者至其門。不簡則不能使學者專妙觀。夫觀者。以心目求之之謂也。豈可以文義而至哉。問曰。略指其門誠當矣。吾恐學者終不能自入也。答曰。吾聞諸圭山云。夫求道者必資於慧目。慧目不能自開。必求師以抉其膜也。若情膜未抉。雖有其門。亦焉能入之哉。縱廣何益。問曰。既遇明師。何假略注。答曰。法界難睹。須依觀以修之。觀文難通。須略注為樞鑰之用也。惑者稽首讚曰。入法界之術盡於此矣


    注華嚴法界觀門


    圭峰蘭若沙門宗密注
【修】
止觀熏習造詣
【大方廣佛華嚴】
所依經也。大方廣是所證法。佛華嚴是能證人。大者體也。諸佛眾生之心體。方廣即體之相用。佛者果也。華嚴因也。華喻萬行嚴即大智。大智為主。運於萬行。嚴大方廣。成佛果也。略無經字。意不在文
【法界】
清涼新經疏云。統唯一真法界。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然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義。一一差別。有分齊故。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切分齊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
【觀】
情盡見除。冥於三法界也
【門】
此八九紙文約此成觀故
【略有三重】
除事法界也。事不獨立故。法界宗中無孤單法故。若獨觀之。即事情計之境。非觀智之境故。若分析義門。即有其四。今以對能觀之智。故唯三重。此三但是一道豎窮。展轉玄妙。非初法界外別有第二第三。既不旁橫。故云三重。不云三段
【京終南山釋杜順集】
姓杜。名法順。唐初時行化。神異極多。傳中有證。驗知是文殊菩薩應現身也。是華嚴新舊二疏初之祖師。儼尊者為二祖。康藏國師為三祖。此是創製。理應云作。今云集者。以祖師約自智。見華嚴中一切諸佛。一切眾生。若身心。若國土。一一是此法界體用。如是義境。無量無邊。遂於此無量境界。集其義類。束為三重。直書於紙。生人觀智。不同製述文字。故但云集。此則集義。非集文也
【真空第一】
理法界也。原其實體。但是本心。今以簡非虛妄念慮。故云真。簡非形礙色相。故云空也
【理事無礙第二】
即此名之法界
【周遍含容第三】
事事無礙法界


    真空觀


  第一真空觀法於中略開四句十門一會色歸空觀二明空即色觀三空色無礙觀四泯絕無寄觀
【就初門中為四】
前三簡情。後一顯理。前三中一簡斷空。文中結釋云。是真非斷故。二簡實色。文中結釋云。無體之空非青黃故。言實色者。約妄情計為確然實有自體。故不以形顯二色。分假實也。約情計於形顯俱為實故。然此文中以顯色例形色也。三雙簡。文中直云會色歸空。空中必無色。故據義則句句皆簡情計斷空實色。據文則初二句影略互彰。第三方雙簡也。寶性論亦簡空亂意菩薩計三種空。恐煩觀智。不必和會。和會亦不全同也。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標也
【何以故】
徵也。次下釋也。最後結也。餘皆倣此
【色不即是斷空故不是空也】
釋上句也。斷空者。虛豁斷滅。非真實心。無知無用。不能現於萬法。此有二種。謂離色明空。及斷滅空。離色空者。空在色外。如牆處不空牆外是空。斷滅空者。滅色明空。如穿井除土出空。要須滅色也。今簡異此。故云不是斷空也。故中論云。先有而後無。是則為斷滅。然外道小乘皆有斷滅。外道斷滅歸於太虛。二乘斷滅歸於涅槃。故肇論云。大患莫若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若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虛。又云。形為桎梏。智為雜毒。楞伽云。若心體滅。不異外道斷滅戲論
【以色舉體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
釋下句也。以色等本是真如一心。與生滅和合。名阿梨耶識等。而為能變。變起根身器界。即是此中所名色等諸法。故今推之。都無其體。歸於真心之空。不合歸於斷滅之空。以本非斷空之所變故。所言歸者。下有其文。
【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斷空也】
結成所釋
【是故言由是空(真也)故不是空(斷也)也】
結所標也上結下句。下結上句
【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
釋上句也。以聞經說色空。不知色空。不知色性空。便執色相以為真空。故須簡也。此簡凡夫及初心菩薩。不簡小乘。小乘不計色為即空故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八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八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觀馬王藏品第七  
佛告阿難。未來眾生云何當觀如來陰馬藏相。陰馬藏相者。我在家時。耶輸陀羅及五百侍女咸作是念。太子生世多諸奇特。唯有一事於我有疑。婇女眾中有一女子名修曼那。即白妃言。太子者神人也。毘陀經說。若有神人質性清淨。以梵行故身根平滿。太子今者似梵行人。納妃多載其諸婇女奉事歷年。不見身根況有世事。復有一女名曰淨意。白言大家我事太子經十八年。未見太子有便利患。況有諸欲。爾時諸女各各異說。皆謂太子是不能男。太子晝寢。皆聞諸女欲見太子陰馬藏相。是時太子。誓願力故應諸女人。安徐轉身內衣被發。見金色身光明晃耀雙膝暫開。咸覩聖體平如滿月。有金色光猶如日輪。諸女歡喜。如此神人實可敬愛。但於我等世情望絕。作是語已悲泣雨淚。爾時太子。於其根處出白蓮華。其色紅白上一下二三華相連。諸女見已復相謂言。如此神人有蓮華相。此人云何心有染著。作是語已噎不能言。是時華中。忽有身根如童子形。諸女見已更相謂言。太子今者現奇特事。忽有身根如是漸漸如丈夫形。諸女見此滿已。情願不勝悅喜。現此相時羅睺羅母。見彼身根花花相次如天劫貝。一一花上乃有無數大身菩薩。手執白花圍繞身根。現已還沒如前日輪。此名菩薩陰馬藏相。如來今者成菩提道。是大丈夫具男子身。復當為汝顯現男相  

佛告阿難。汝未出家時摩偷羅王。有一乳母名頭牟婆。乳養彼王經十五載王既長大。合掌長跪從王求願。白言大王。我雖卑賤。乳養大王勤劬歷年。伏惟大王乞賜一願。王白乳母欲求何等。乳母即言。在王宮中如功德天。一切無乏唯闕一事。所謂女人情願所幸。王白乳母。當以乳母配一大臣義同伉儷。乳母不願。白言大王。貴人多事非我所樂。願勅國內一切男子。十五已上三十已還皆悉從我。若能來者。我施彼人一大金錢。形醜陋者當施銀錢。時彼國王。報乳母恩造一高樓。宣令國內勅諸男子。如上所願皆悉來集。經歷年歲乳母衰老。多招諸女遂有五百。一一女人復買諸婢。種種莊飾數滿八千。時彼國王遘疾崩亡。太子紹位。智臣白言。先王報恩恣此老婢。令王國土加婬女村。損辱國望實自不少。用此何為宜時擯徙。白已出外。焚燒高樓驅逐諸女。諸女惶怖詣舍衛國。既到舍衛於四衢道造立婬舍作妖如前。舍衛大國多諸人眾。湊諸女家經一宿者輸金錢二百。國有長者名如閭達。積財百億。長者有子名曰華德。兄弟三人遊蕩無度競奔婬舍。始初一往各各皆輸金錢十五。日日夜夜恒輸金錢過倍常人。經一月中一藏金盡。其父長者案行諸藏。見一藏空問守藏者。此藏中金為何所在。典藏白言。大家諸子。日日持金往婬女舍。若不制止用金當盡。長者聞已椎胸大哭。嗚呼賊子破我家居。手執大杖打兒母頭。其歸號哭。嗚呼賊子。生兒無益偷金藏盡。父無訓範素不嚴勅。見打何為。長者瞋恚號哭詣王。腹拍王前白言。大王國內荒亂。摩偷羅國諸羅剎女。來住此城破我家業。王語長者。汝甚大富金藏猶盡。況餘凡下寧不困耶長者白王。唯願大王速誅惡人。王告長者。吾受佛戒猶不傷蟻況欲殺人。長者聞此。舉手拍頭白言。大王。臣聞王者誅罰惡人為國除患當有何罪。今日大王與惡為伴。縱諸婬女壞亂正法。國荒民窮戒將安存  


王告長者。如來出世多所調伏。鴦掘摩羅氣噓旃陀羅。大力鬼王羅剎魁膾。一切皆化今當詣佛啟白此事卿可小忍。安慰臣已。駕乘名象。與諸侍從往詣祇洹。為佛作禮繞佛三匝合掌長跪白言。世尊。摩偷羅國諸婬女等。今來此間惑諸年少。願佛化之。佛告大王。却後七日佛自知之。時波斯匿王禮佛而退  


佛告摩訶迦葉。汝往須達大長者家可白。檀越却後七日。佛詣試場化諸婬女。須達聞已歡喜踊躍辦諸供具。作七寶華高十一丈置佛坐處。懸諸繒蓋香汁灑地。其日已至王擊金鼓令諸國內。諸論議師皆詣試場。須達長者請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皆集當設供養。明日時到。王與諸人詣論議場。長者如閭達。遣旃陀羅喚諸婬女。須達長者亦白時到。是時如來勅千二百五十比丘。汝諸比丘。各隨定意現大神通。上座憍陳如與四比丘化作一窟。大如香山百千蓮華。一一華上有五比丘結加趺坐。身出金光令身金色。端嚴可愛猶如彌勒。復有化人作十八變。一一變中有十八比丘。作十八變神通可觀。中有入三昧者。中有經行者。光明迴旋猶如金山生諸寶華。比丘在窟身心不散。飛到試場坐於上位。欝毘迦葉。踊身空中化作六龍。蟠身相結為比丘座。在其座上作十八變飛至試場。伽耶那提兄弟二人。踊身虛空化作大石窟。入火光定作十八變飛至試場。大德摩訶迦葉。著千納衣手擎鉢盂。執持威儀足步虛空。步步之中化一寶樹。一一樹下有化迦葉。經行林中作十八變亦至試場。大智舍利弗。踊身空中作十八變。身上出千日光明赫奕不相障蔽。身下出千月如秋滿月團圓可愛。作十八變飛至試場。大目揵連。踊身空中。化作八萬四千師子座。一一師子閉目伏地白如雪山。大目揵連坐其背上。作十八變飛至試場。尊者優波離踊身空中。於虛空中敷尼師檀。結加趺坐入慈三昧。身諸毛孔流出金光。作十八變飛至試場。大迦旃延踊身空中。化作十五摩醯首羅。一一天子乘一牛王。頭上生華。大迦旃延處此華座。作十八變飛至試場。須菩提踊身空中。冥然不現但聞語聲。說如是偈 
一切法如性  無我無眾生  亦無婬欲想  當復教化誰  諸法本無性  亦無名字相  愛著故起欲  當復教化誰   
說是語已作十八變飛至試場。時阿那律踊身空中。化萬梵王作諸梵宮。比丘處中作十八變飛至試場。羅睺羅難陀。時二比丘踊身空中化作寶樓。比丘處中入深禪定。作十八變飛至試場。如是千二百五十比丘各現異變。亦作十八種神通飛至試場。爾時世尊獨將阿難。持尼師檀手執澡罐。世尊在前阿難在後。從佛鉢盂中有六蓮華。一一蓮華放金色光。照舍衛國令作金色。澡罐水中有大金幢。其金幢頭有五百光。一一光明化千化佛。三十二相皆悉具足。足步虛空飛至試場。波斯匿王及諸大眾。散華燒香為佛作禮。百千天樂不鼓自鳴。歌詠如來無量功德。波斯匿王長跪合掌。勸請如來令化婬女。佛坐華座為諸大眾。略說苦空無常諸波羅蜜。諸女不受。時女眾中。有一婬女名曰可愛。告諸女言。沙門瞿曇。本性無欲人言不男。故於眾中演說苦空毀欲不淨。若有身分皆具足者於大眾中應去慚愧如尼揵子。出身示我審有此相。我等歸伏為其弟子。若無此相虛說不淨。此無根人性自無欲。云何不說欲為不淨。說是語已。如來爾時化作一象。如轉輪聖王象寶。時象脚間出一白華。猶如象支漸漸跓地。諸女見已歡喜大笑。各相謂言。沙門善幻乃化作此。佛復化作一馬王像。出馬王藏。如琉璃筒下垂至膝。諸女見已彌言是幻。末利夫人見此化相。白諸比丘尼及優婆夷。我等諸女宜各退還。婬女所說不可聽聞。世尊大慈。今欲化之必作異變。我等宜避禮佛而退  


佛勅阿難。汝告波斯匿王及諸比丘。各自遊戲。波斯匿王白諸大德。如來大慈欲化婬女。我等今者宜各遠去。作是語已却行而退。唯此千二百五十比丘侍立佛後。佛告憍陳如。將汝徒眾經行林中。五百比丘大智舍利弗為眾上首。猶故合掌侍佛左右。佛告舍利弗。汝亦隨意與諸論師論講所宜。五百比丘隨舍利弗後至華林中。為波斯匿王更說四諦。唯阿難在。佛告阿難。汝留坐具汝亦宜去。作是語已。是時世尊獨往女所。是時諸女見佛獨在。高聲大笑白言。沙門汝今為有身分不耶。佛言我具男身是大丈夫。諸女聞已掩口而笑。爾時世尊。敷尼師檀。金剛地神化作金床。七寶為脚在坐具下。佛坐其上。楪僧伽梨披僧祇支。示胸卍字令女見之。諸女見字。如百千男子年皆盛壯。顏貌奇特甚適女意。佛復披泥洹僧。見佛身體泯然平滿。有金色光猶如千日。諸女見已。皆言瞿曇是無根人。佛聞此語。如馬王法漸漸出現。初出之時猶如八歲童子身根。漸漸長大如少年形。諸女見已皆悉歡喜。時陰馬藏漸漸長大如蓮花幢。一一層間有百億蓮華。一一蓮華有百億寶色。一一色中有百億化佛一一化佛百億菩薩無量大眾以為侍者。時諸化佛異口同音。毀諸女人惡欲過患。而說偈言 
若有諸男子  年皆十五六  盛壯多力勢  數滿恒河沙  持以供給女  不滿須臾意   
時諸女人聞此語已。心懷慚愧懊憹躄地。舉手拍頭而作是言。嗚呼惡欲。乃令諸佛說如此事。我等懷惡心著穢欲不知為患。乃令諸佛聞如此弊。猶如盛火焚燒我等。說是語時。見虛空中一切化佛。廣為諸女說不淨觀。所謂九想十想三十想數息安般。諸女聞說不淨觀。法樂禪定樂不樂愛欲。爾時世尊。還攝身光端坐金床。大眾雲集還到佛所。波斯匿王白言。世尊。如來出世多所利益。乃於此處現大光明。況餘身分無量功德。一切諸天在虛空中。亦讚如來百千梵行。如來梵行乃得如此。勝陰馬藏沒無處所。顯出金華化佛無數。是持戒報功德巍巍。時諸女人聞此說已。四千女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二千女人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二千女人於未來世過十二劫。次第當得辟支佛道。長者如閭達。見佛現化惡魔女人讚言。善哉善哉。如來昔者破波旬軍。今化諸女與本無異。此相現時無量諸天發菩提心。波斯匿王所將士眾有五百人。求佛出家鬚髮自落。身所著衣變成袈裟。應時即得阿羅漢道。是時大眾見馬王藏。心歡喜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禮佛而退。佛告阿難。我昔夏安居時。波羅奈國有一婬樓。樓上有女名曰妙意。昔日於佛有重因緣。我與難陀及將汝。往此婬女舍日日乞食。此女於我不曾恭敬。於難陀所偏生愛著。已經七日女心念言。沙門瞿曇若能遣弟難陀阿難。從我願言我當種種供養沙門。佛告阿難難陀。汝從今日莫往彼村。世尊自獨執鉢而行。至女樓所一日至三日。放金色光化諸天人。此女不悟。後日世尊。復將阿難難陀。在樓下行。婬女愛敬二比丘故。遙以眾華散佛及二比丘。阿難告言。汝可禮佛。女愛阿難應時作禮。爾時世尊化三童子。年皆十五面貌端正。勝諸世間一切人類。此女見已身心歡喜。為化年少五體投地。敬禮年少白言。丈夫我今此舍如功德天。福力自在眾寶莊嚴我。今以身及與奴婢。奉上丈夫可備灑掃。若能顧納隨我所願。一切供給無所愛惜。作是語已化人坐床。未及食頃。女前親近白言。丈夫願遂我意。化人不違。隨己所欲即附近已。一日一夜心不疲厭。至二日時愛心漸息。至三日時白言。丈夫可起飲食。化人即起纏綿不已。女生厭悔白言。丈夫異人乃爾。化人告言。我先世法凡與女通。經十二日爾乃休息。女聞此語如人食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身體苦痛如被杵擣。至四日時如被車轢。至五日時如鐵丸入體。至六日時。支節悉痛如箭入心。女作念言。我聞人說迦毘羅城淨飯王子。身紫金色三十二相。愍諸盲冥救濟苦人。恒在此城常行福慶。放金色光濟一切人。今日何故不來救我。作是念已懊惱自責。我從今日乃至壽終終不貪色。寧與虎狼師子惡獸同處一穴。不貪色欲受此苦惱。作是語已復起飯食。行坐共俱無奈之何。化人亦瞋。咄弊惡女廢我事業。我今共汝合體一處不如早死。父母宗親若來覓我於何自藏。我寧經死不堪受恥。女言。弊物我不用。爾欲死隨意。是時化人取刀刺頸血流滂沱。塗污女身萎沱在地。女不能勝亦不得免。死經二日青瘀臭黑。三日膖脹四日爛潰。大小便利及諸惡虫。迸血諸膿塗漫女身。女極惡厭而不得離。至五日時皮肉漸爛。至六日時肉落都盡。至七日時唯有臭骨。如膠如漆粘著女身。女發誓願。若諸天神及與仙人。淨飯王子能免我苦。我持此舍一切珍寶以用給施。作是念時。佛將阿難難陀。帝釋在前擎寶香爐燒無價香。梵王在後擎大寶蓋。無量諸天鼓天妓樂。佛放常光明耀天地。一切大眾皆見。如來詣此女樓。時女見佛心懷慚愧藏骨無處。取諸白無量眾香。纏裹臭骨臭勢如故不可覆藏。女見世尊為佛作禮。以慚愧故身映骨上。臭骨忽然在女背上。女極慚愧流淚而言。如來功德慈悲無量。若能令我離此苦者。願為弟子心終不退。佛神力故臭骨不現。女大歡喜為佛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所珍一切施佛。佛為呪願梵音流暢。女聞呪願心大歡喜。應時即得須陀洹道。五百侍女聞佛音聲。皆發無上菩提道心。無量梵眾見佛神變得無生忍。常釋所將諸天子等。有發菩提心者。有得阿那含者  


佛告阿難。我昔初成道時。伽耶城邊住熙連河側。有五尼揵。第一尼揵名薩闍多五百徒眾。餘四各有二百五十弟子。時諸尼揵自稱得道。來至我所。以其身根繞身七匝。來至我所敷草而坐。即作是語。瞿曇。我無欲故梵行相成。我之身根乃能如此如自在天。我今神通過踰沙門百千萬倍。沙門作一我當作二。即於地中化作一樹。以其身根絞繞著樹滿七匝已。令樹雲霧如龍王氣。高聲大喚舉手唱言。瞿曇。我梵行相事驗如此。汝稱男子言大丈夫。以何為證。爾時世尊化作寶枷。寶枷兩頭有十四珠。一一明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化成化佛。作十八變住立空中。世尊現化。倒住空中脚在枷上。時佛二足出千蓮華。一一蓮華萬億光明。一一光中有百億寶臺。一一臺中無數化佛。一一化佛各攝一脚。猶如卷琉璃令脚不現。一切化佛及釋迦文。悉懸一脚倒住空中。唯諸尼揵見佛倒住。無量天龍八部鬼神。見佛世尊安坐講堂敷演大法。所謂無相無我等法。時空有聲告諸尼揵。佛已作一汝可作二。時諸尼揵即自騰擲。手搏樹枝抱樹而立。盡尼揵術不能倒立。樹神現身手搏其耳。罵言狂人汝如小虫。敢與獸王師子共戰。汝向大喚。佛若作一我當作二。佛今已住大神通力汝何不為。樹神罵已。地神堅牢即從地出住立空中。以大鐵鎖鎖尼揵脚倒懸空中。有五夜叉以杖撾之。尼揵痛急目掣墜地。未至地頃有一尼揵稱南無佛。世尊以手接取尼揵令身不痛。時諸尼揵既至地已。妬心不歇語地神言。汝無慈心偏為瞿曇。汝宿罪故受夜叉身在此地下。今日復更無慈普愛。但為瞿曇困苦我等。時恒河神飛住空中。手執大石告言。尼揵。如汝癡人。服食牛糞石灰塗頭。令髮褫落裸形無恥。猶如驢馬亦如貧龍不能潤益。如來佛日普照一切。汝今云何持黑闇身與日爭光。爾時水神唱是語已。勸請世尊伏諸尼揵。爾時世尊告諸尼揵。汝等不知如來身分。若欲見者隨意觀之。如來積劫修行梵行。在家之時無邪欲想。心不染累故得斯報。猶如寶馬隱顯無常。今當為汝少現身分。爾時世尊從空而下。即於地上化作四水如四大海。四海之中有須彌山。佛在山下正身仰臥放金色光。其光晃耀映諸天目。徐出馬藏繞山七匝如金蓮華。華華相次上至梵世。從佛身出一億那由他雜寶蓮華。猶如華幢覆蔽馬藏。此蓮華幢有十億層。層有百千無量化佛。一一化佛百億菩薩。無數比丘以為侍者。化佛放光照十方界。尼揵見已大驚心伏。佛梵行相乃至如此不可思議。形不醜惡猶如蓮華。我今頂禮佛功德海。佛智無邊不可窮盡。受我懺悔攝取我等。作此語已五百尼揵。合掌叉手長跪在地。求佛出家。佛言。善來比丘。佛勅迦葉為辦衣服。迦葉爾時至仙人所告大仙人。今日世尊伏諸尼揵。唯願仙士施少衣裳。時諸仙人取好樹皮多羅樹葉裁縫為衣。時諸仙人師名曰光目。合掌叉手告諸弟子。佛德無量弘誓周普。乃攝受此著邪見人。我宜辦衣給裸形者。亦敬佛寶可脫諸苦。說是語已從迦葉後至世尊所。五百仙人見蓮華臺從佛身出如眾蓮華。圍繞須彌上至梵世。時諸仙人見此事已。歡喜合掌敬禮世尊。諦觀世尊目不暫捨。見佛眉間白毫相光右旋宛轉。及見佛身一切眾相。作是思惟。此相好者。必從前世無縛無著無我無作無心無識無人無物無施無受清淨檀波羅蜜生。亦隨一切平等無相大智空慧般若波羅蜜生。思是義已應時即逮無生法忍。五百尼揵著僧伽梨。為佛作禮未舉頭頃。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一一尼揵誓願當度。五百尼揵。現此相時。無量諸天龍夜叉眾。見佛梵行清淨果報。身心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阿難。佛滅度後天眾龍眾夜叉眾。沙門眾婆羅門眾。問佛世尊過去世時清淨無欲修諸梵行得何果報。汝當答言。佛有馬王藏相。與身平等七合盈滿。如金剛器中外俱淨。為度眾生出現是相。化佛光明妙蓮華雲其數無量。如此身者。從無數世無染安隱善持戒慧尸波羅蜜生。佛勅阿難。佛滅度後佛諸弟子。欲觀如來陰馬藏相。當作是觀。如是觀者是名正觀。若異觀者名為邪觀。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係心正念思惟佛梵行相化佛光明者。常於夢中見十方佛。此人生生恒修梵行。除却二十萬劫生死之罪。說是相時。夜叉眾中八千夜叉身心歡喜。讚歎如來無量德行。應時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八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觀心論 天台修禪寺沙門智者述




《觀心論》

觀心論(并序)(亦名煎乳論)天台修禪寺沙門智者述  

問曰。佛經無量。論亦甚多。弘法之人詵詵蓋世。聽受之眾無處不有。是則法雨普津四眾。露潤利益無邊。何所見聞。更何利益而造斯論。答曰。如所問言。佛經無量論亦甚多。是事共知。但弘法之人為利物故多施加水之乳。致令聽受之者失真道味。四眾轉就澆離。致使信心之者漸歇薄談。將恐深廣大法不久停留。眾生眼滅失正法利。是以閑生悲傷煩究難忍。不惟凡淺寡聞少見。欲助鸚鵡。奮其翅力。輒承三寶力。欲作斯論也。

問者欲知作論者。大意有二。一者自責為諸學徒。二者外諸四眾脫能信受亦可傳之。略以偈答曰 大師將涅槃  慈父有遺屬  四念處修道  常依木叉住  我等非佛子  不念此遺屬  乘緩內無道  戒緩懼三途  由不問觀心  令他信漸薄  烏鴉不施道  豈報白鴉恩  非但田不良  無平等種子  法雨若不降  法種必燋枯  各無來世糧  失三利致苦  大法將欲頹  哀哉見此事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平等真法界  無行無能到  若能問觀心  能行亦能到  即是四念處  能依木刃戒  乘急內有道  戒急生人天  此是真佛子  不乖慈父屬  天龍皆慶喜  一切豈不欣  能報白鴉恩  普施烏鴉食  既有好良田  有平等種子  法雨應時降  法種皆生長  各有未來資  俱獲三利益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諸來求法者  欲聞無上道  不知問觀心  聞慧終不發  諸來求法者  欲思無上道  不知問觀心  恩慧終不生  諸來求法者  欲修無上道  不知問觀心  修慧終不成  諸來求法者  欲修四三昧  不知問觀心  困苦無所獲  諸來求法者  多聽得言語  不知問觀心  未得真實樂  諸來求法者  修三昧得定  不知問觀心  盲禪無所見  諸來求法者  欲懺悔眾罪  不知問觀心  罪終難得脫  諸來求法者  意欲離煩惱  不知問觀心  煩惱終不滅  諸來求法者  本為利益他  不知問觀心  退轉令他謗  諸來求法者  欲興顯佛法  不知問觀心  退還大行損  如此眾得失  非偈可具陳  有此諸得失  無人覺悟者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末代修觀心  得邪定發見  辯才無窮盡  自謂人間寶  無知者鼻嗅  野孤氣衝眼  舉尾共脚行  次第墮坑殞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守鼻隔安般  及修不淨觀  安般得四禪  不免泥梨業  不淨謂無學  覆鉢受女飯  設得隨禪生  墮長壽天難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依事法用心  無慧發鬼定  顯異動物心  事發壞佛法  命終生鬼道  九十五眷屬  像法決疑明  三師破佛法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內心不為道  邪諂念名利  詐現禪坐相  得名利眷屬  事發壞他心  毀損佛正法  此是扇提羅  死墮無間獄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說法得解脫  聽法眾亦然  不知問觀心  如貧數他寶  說者問觀心  無說則無示  聽者問觀心  無問亦無得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戒為制心馬  雖持五部律  不知問觀心  心馬終不調  律住持佛法  解外不解內  淨名呵上首  乃名真奉律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誦經得解脫  非為世財利  若能問觀心  破一微塵中  出大千經卷  受持讀誦此  聞持無遺忘  心開得解脫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觀他修供養  興顯安行人  密心為自利  猗託以資身  壞他喜捨善  駝驢以償人  若能問觀心  即如駝驃也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諸道各有法  了不自尋研  忽窺釋教  動經十數年  非但彼法拙  亦有謀壞心  此是迦毘梨  仙聖豈聽然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富貴而無道  多增長憍逸  若能問觀心  得真法富貴  雖高而不危  雖滿而不溢  不著世富貴  心常在道法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貧賤多姦諂  窺造眾惡  現被王法治  死墮三惡道  若能問觀心  即安貪養道  有道即真貴  無為即富樂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四眾皆佛子  無非是法親  因執善法諍  遂結未來怨  若能問觀心  和合如水乳  皆師子之子  悉是旃檀林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年衰身帶病  眼闇耳漸聾  心昏多忘漏  年不如一年  死王金翅鳥  不久吞命根  一旦業繩斷  氣絕豈能言  為是因緣故  須造觀心論  稽首十方佛  深悲觀心者  勸善諦觀察  發正覺妙樂  稽首十方法  深悲觀心者  勸善諦觀察  得真法免苦  稽首十方僧  若能善觀察  入大和合海  歡喜心無量  稽首龍樹師  願加觀心者  令速得開曉  亦加捨三心  今承三寶力  起三十六問  其門諸細門  對事難可數  若觀一念心  能答此問者  當知心眼開  得入清涼池  不能答此問  奈何盲冥也  少義尚不見  那得行大道  哀哉末法中  無復得道者  設令有三數  寧別此問也  故生悲愍心  歸命禮三寶  作此問心論  令觀者開朗  願諸見聞者  莫生疑謗心  信受勤修習  必獲大利法   

問曰。何故作此問觀心論。答曰。末世數寶貪人本不預此言若禪坐觀行之者。但安心鼻隔不淨安般。此亦面牆。何可論道。諸有觀心入道得定生倒解。辯說無窮。自謂人間之寶。豈知邪慢熾然也。今作此問。若句句不知。何得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法華勸持品。佛說此人難可化度。又常不輕品。威音王如來去世之後。如此人類甚多非一。復次傷念。一家門徒隨逐積年看心稍久遠。遂不知如此研窮問心。是以不染內法。著外文字。偷記注奔走。負經論而浪行。何不施語言置文破一微塵讀大千經卷。念此迷徒隨逐累載。空無所獲。脫一旦冥目誰復示之。以是因緣悲切轉至。故作斯論也。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明四十二字門。初云。若聞阿字門。即解一切義。所謂一切法初不生也。龍樹并造中論釋摩訶衍論。正意以不生等八不開論端。用一偈釋初不生。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今但約觀初自生一句。起三十六問。若於觀心能答此問無滯礙者。當知此行人六種即中入觀行。五品弟子中即是入初隨喜心位。故經云。乃至聞一偈。通達無量義。次第如法說。月四月至歲也。

論曰 問觀自生心  云何四不說  離戲論執諍  心淨如虛空  問觀自生心  云何是魔行  業煩惱所繫  三界火宅燒  問觀自生心  云何是外道  諸見煩惱業  流轉於六道  問觀自生心  云何是三乘  拙度斷見思  出三界火宅  問觀自生心  云何是巧度  三乘不斷結  得入二涅槃  問觀自生心  云何是別教  求大乘常果  菩薩斷別惑  問觀自生心  云何圓教乘  不破壞法界  住三德涅槃  問觀自生心  云何為涅槃  修四種三昧  得真無生忍  問觀自生心  云何巧成就  二十五方便  調心入正道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因緣  起十種境界  成一心三智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十境  各成十法乘  遊四方快樂  問觀自生心  云何不住法  入初發心住  及四十二位  問觀自生心  云何成六度  能得諸三昧  及諸陀羅尼  問觀自生心  云何得六通  用四種行化  四辯四罣礙  問觀自生心  云何得相好  成真應二佛  對緣如鏡像  問觀自生心  云何具十力  及四無所畏  內外照團圓  問觀自生心  云何觀於心  能得十八種  不共世間法  問觀自生心  云何得大慈  大悲三念處  愍眾無異相  問觀自生心  云何巧方便  成就諸眾生  嚴淨一切剎  問觀自生心  云何於一心  莊嚴菩提樹  建清淨道場  問觀自生心  云何坐道場  現四種成佛  赴機無差降  問觀自生心  云何轉四教  清淨妙法輪  一切得甘露  問觀自生心  云何現四佛  四種涅槃相  究竟知無餘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依正  四土天器同  而飯色有異  問觀自生心  云何於此心  見一切根緣  通達無罣礙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悉檀  無形無所緣  現形廣說法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漸頓 
 祕密不定教  一音說此四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四教  各開出四門  及一切法門  問觀自生心  云何於四教  四門十六門  作論通眾經  問觀自生心  云何住智定  普入十法界  廣利諸眾生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四土  用教有增減  普利一切眾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此心  具一切佛法  無一法出心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此心  即平等法界  佛不度眾生  問觀自生心  云何知此心  法界如虛空  畢竟無所念  問觀自生心  云何無文字  一切言語斷  寂然無言說   

今約觀一念自生心。略起三十六問。問外觀心人及久相逐眷屬行四種三昧者。彼觀心者若能一一通達。當生心佛想親近受行如四依也。門徒眷屬若於此無滯。是真因行。真是法王子孫。紹三寶種使不斷絕。若不能於觀一念自生心一一念答此問者。即是天魔外道眷屬。為彼所驅馳。方處三界牢獄未有出離之故也。若心不燧欲求勉出者。必墮三乘三惡道坑。自斷法身慧命。誅滅菩提眷屬。是真破佛法國。已亡大乘家。哀哉哀哉。知大等奈良何也。若觀自生心得失如此。觀他生共生無因生亦然也。

◎順相門中愛聲色。逆相門中數非數。不肯相遂入泥梨。三界中間難可度。度與不度妙難思。迷情順相者多疑。不服醍醐無價藥。狂心遂涅槃若為。復顯相門中說四三。三輪四教從情釋。不肯相遂入阿鼻。致使五分尋蹤跡。非蹤非疎非五分。三諦三觀在其中。凡情不能巧決了。盲心執見盡言空。隱相門中形色絕。三四調和十二門。不肯隨情起貪愛。若為方便破魔怨。貪愛魔怨是佛母。亦是三身本際深。各各隨情立名字。有凡名為五隱相。終日忍飢非節食。終日忍寒非苦行終日少欲不乖貪。終日行慈奪他命。終日畏罪轉行非。終日求醫彌益病。終日布施更增慳。終日斷嗔三毒盛。難思議難思議。 團團明月無增減  凡情顛倒見盈虧  縱復迴光照西域  於其更理未曾移  巧用巧妙巧度物  不作怨家不作佛  法身巧用妙難思  借問定從何處出 

觀心論一卷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印光大師文鈔 (增廣正編卷第一)- 2


印光法師文鈔題詞并序
是阿伽陀.以療群疚。契理契機.十方宏覆。普願見聞.歡喜信受。聯華萼於西池.等無量之光壽。 庚申暮春. 印光老人文鈔鐫板。建東.雲雷.囑致弁辭。余於老人向未奉承.然嘗服膺
高軌.冥契淵致。老人之文.如日月歷天.普燭群品。寧俟鄙倍.量斯匡廓。比復敦促.未可默已。輒綴短思.隨喜歌頌。若夫翔繹之美.當復俟諸耆哲。大慈後學弘一釋演音稽首敬記
識無量病.  與無量藥。  見佛性故.  迴己濟他。  寐叟敬題
諸三昧中.功高易進.念佛為先。入此三昧已.一切三昧.皆得具足。抑揚之說.信非篤論。法寧有異.異自人耳。今時賢哲.亦盛談義。然濁智流轉玄言奚裨。自非冥懷凝寂.豈能廓彼重昏。決知火宅無安.乃悟樂邦非邈。故謂從心現境.境即是心。攝所歸能.他即是自。欲求方便趣入之道.舍淨土何由哉。印光法師.此宗尊宿。俯提弱喪.罄吐誠言。辭致懇惻.與蓮池為近。雲雷居士倡緣弘布.深植淨因。遠徵題識.聊為讚喜。其諸大心上士.夙志津拔修塗.遊履安養者.蓋必有質於是也。庚申二月湛翁書
古德弘法.皆覷破時節因緣.應機調伏眾生。 印光大師.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誦此後.更進以蓮池.憨山.紫柏.蕅益諸集.培足信根。庶解行證得.有下手處。(啟超)具縛凡夫.何足以測 大師。述所受益.用策精進云爾。庚申四月八日梁啟超敬題
大矣哉淨土之為教也。諸佛出廣長舌而讚歎.列祖發真實語以顯揚萬彙咸收.三根普被故念佛往生者.不間下凡上聖。稱機利導者.無論教祖禪宗。試觀著述傳流.經論結集。其間讚揚淨土法門者.不一而足。可見佛祖利生之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我震旦自晉時遠祖.溯西竺之高風.結東林之勝社。於是而緇素名流.教宗碩德.都以淨土法門.為化導之資.而此宗盛行。乃者去聖時遙.真修日渺。研教典者.徒滯文言。習宗乘者.罕明心地。欲求秉教修心.真參實悟.於百尺竿頭.得一進步者.實不易多覯也。甚且呵佛罵祖.斥淨土為小乘。瞎練盲修.嗤念佛為愚事。舉世滔滔.迷流蠢蠢。明哲罕遇.慨也何如。惟我普陀印公.智光雪亮.梵行冰清。具正知見.發大慈悲。燭智炬以破昏衢.揮慧劍而裂見網。闡揚正道.挽教海之狂瀾。指示真乘.作法門之保障。雖卅年苦行.與世罕通。而四海傳名.問津日眾。或航海梯山.而請求開示。或鴻來雁去。而乞賜南鍼。舉凡所說所書之隻言片句.莫不奉為明訓.寶逾奇珍。浙西徐蔚如.甌東張雲雷等緒居士.將印公所為文.一再編錄.壽棗流通。閱是編而能循文悟旨.慕果修因者.何可勝計。閑四十年來.奉釋尊之誠言.遵智者之悲願.所以自修而兼利者.其歸結處.亦不外一句彌陀.信願往生而已。今契西居士等.重將印公文.鐫板印行.以垂永遠。手民將竣.問序於予。利人益物.共結法喜之緣。流水高山.一為知音之奏。安得以不文辭。深願是編。流布於三千界內.宣傳於百億國中。普使見所未見.共獲真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庶不負印老人之無量悲心.與諸居士之連番義舉也夫。民國壬戌五月.釋諦閑述。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隨機設化.開示種種方便法門。而求其簡易直捷.一生可以成辦者.莫如念佛求生淨土。起信論謂之如來勝異方便.誠方便中之最勝者也。世每以愚夫愚婦所能為.而鄙不屑學.必欲別求玄妙。不知如來說法.無法不玄。所立行門.無門不妙。然大都皆限於上根利智.未能遍引群機。獨此淨土一門.普被三根.不揀異類。以言玄妙.孰逾於斯。夫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恆沙法海.靡不賅羅。末後普賢乃為證齊諸佛之善財.宣說十大願王.導之歸向極樂。此之境界.豈凡情所可思議者哉。況夫修行其他法門.必至斷惑證真.方出三界。欲了生死.難乎其難。此則但須持名真切.不妨帶業往生。一登蓮邦.長劫侍佛.親承教誨.終必至於一生補處。其玄妙為何如。又修他法者.專仗自心佛力.不求他佛加被。知見非正.或致受魔。此則有彌陀願力攝持.感應道交.永無魔事。其玄妙又何如。大集經中.如來懸記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今正末法時期.欲求解脫.舍此奚由哉。印光法師.為當今有道高僧。博覽藏經.淹通宗教。歸心淨土.自利利他.縱無礙之辯才.弘契機之妙法。誠所謂是如來使.行如來事者。著有文鈔.風行於世。辭義深顯.理事圓融.實足追雲棲靈峰之法軌。茲者諸大居士.發願捐貲刊板.永久流通.廣作度生寶筏。馬子契西以序請.勉述數語.敬誌讚揚。普願法界諸眾生.同往無量光佛剎。上海黃慶瀾熏沐序
附明管東溟先生勸人積陰德文(先生名志道、字登之、江蘇太倉人、學者稱東溟先生、生于嘉靖十四年、卒于萬曆三十五年、壽七十三、)昔人有云.積金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遺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中.此萬世傳家之寶訓也。其義本於孔聖贊易。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善而曰積.不尚陽德而尚陰德也。慶而曰餘.不在一身而在子孫也。必舉家咸務陰騭.而後可稱積善之家。亦必此身先得本然之慶.而後子孫受其餘慶。是故餘慶易曉.而本然之慶難曉也。書曰.考終命。又曰祈天永命。此可以言本慶乎.未盡也。當以二氏因果之說.參合易傳之說。道家謂積功行者.天曹除其冥籍.昇諸仙籍.以至於入無極大道。佛家謂修淨業者.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至於成無上正覺。皆言此身之本慶也.其義隱然合於餘慶二字中.而儒者未之察耳。有宋鉅儒.興起斯文。以忠孝節義之綱維末造。真有罔極之功於萬世.而於此不無遺照焉。乃廓然盡掃天堂地獄.以及三世修因證果之說也。程朱蓋曰.君子有所為而為善.則其為善也必不真.何事談及因果.其勉君子至矣。以吾觀於君子小人之心.無所為而為者至少也。君子之作善也多近名.苟不徹於十方三世之因.必不足以滌其名根。小人之作惡也多為利.苟不惕以罪福報應之果.必不足以奪其利根。程朱勉君子無所為而為善.獨不慮小人無所忌而為惡耶。然後知孔子道及餘慶餘殃之際.乃徹上徹下之言也。愚講修身齊家之道.一一以孔子之庸德庸言為矩。而所以行庸德.謹庸言.亦必歸重於程朱之繩墨。獨於三世因果.及三祇修證之實際.則不得不破程朱之關。正欲斷君子之名根.拔小人之利根.而使之同修陰騭也。修陰騭亦豈易言。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充無穿窬之心.則陰騭可修矣。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而以忠信出之。報人之德.不報人之怨。分人之過.不分人之功。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隱人之惡.不隱人之善。我不負人.而任人之負我。我不謗人.而任人之謗我。以深心提人於生死之海.而人以淺心鈍置之.毋棄毋亟。以熱心共人於風波之舟.而人以冷心遐遺之.毋忮毋求。銷大釁於曲突徙薪.而勳名有所不必取。蒙極誣於明珠薏苡.而心跡有所不必明。為國家扶欲墜未墜之紀綱.則眾嫌不必恤.而又不以氣節自有也。為世教發難明當明之道術.則眾咻不必虞.而又不以門戶自標也。流俗之所爭趨者吾避之.流俗之所共惡者吾察之。幽則必闡.而過則必原。其道必不詭於中庸.而其心則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求為可知。求可知之中.不求可為鄉愿知.而求可為狂狷知。不求可為狂狷知.而求可為中行知。不求可為一鄉一國之善士知.而求可為天下之善士知。不求可為天下之善士知.而求可為萬世之善士知。亦不必求為萬世之善士知.而求可為依中庸之君子遯世不見知而不悔者.默相知於天眼遙觀天耳遙聞之中。又不求生前之遐福.而求可質諸三界之鬼神。不求死後之榮名.而求可俟千百年之後聖。則陰騭之至也。陰騭之至.人不知而天知之。可以轉凡身而為聖身.離人道而登天道。上帝命之治世.諸佛提之出世矣。此非從身所感本然之慶歟。一身不足以盡積善之慶.故其餘又及於子孫。皆感應自然之理也。傳家者審諸。
附錄觀世音菩薩靈感記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皆應.無願不從.其尋聲救苦之跡備見于本跡感應頌。茲錄其近世一事以為無恃怙者.作一覆庇云袁恭宏.江西人.世為木商。清咸豐間.髮賊陷江西.首者執恭宏索藏金.不得欲殺之。適有客賊來.其賊出迎.遂命將恭宏扃置一室.縛于柱。恭宏素持觀音經.并聖號.遂閉目默誦.待死而已.而客賊遷延不去.款留過宿.其賊不暇問。入夜恭宏睡著.迨醒則身在野地.衣沾露濕.仰見滿天星斗.心知蒙菩薩慈佑.乘夜遁逝.得免于難。承平後.以知府需次蘇垣.與陸西林居士述其事。西林欲令遇厄難者.咸發信心而蒙救護.致書祈附于文鈔之後。以板已排竣.故附于此。
解砒毒方 歙人蔣紫垣.有祕方解砒毒.立驗。然求之者必索重資.不滿所欲.則坐視其死。一日行醫鄰縣.中夜暴卒。夢于居停主人曰.吾以耽利之故.誤人九命.死者訴于冥司.冥司判我九世服砒死。今將赴輪迴.我賂鬼卒.求以解砒毒方相授。君為我活一人.則我少受一世業報.若得遍傳濟世.君更獲報無量。言訖.嗚咽而去.曰吾悔晚矣。其方.以防風一兩.研末.水調服.並無他藥。又異談果信錄.載冷水調石青.解砒毒如神。
印光大師文鈔卷第一
書一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戊戌年稿、教行理三、唯約教論、今以教理約教、行果約機、謂依教理以起行、行滿方克證果也、)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捨淨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夫所謂淨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示眾生本具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之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淨土。由祇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末後皆結歸蓮邦。粵自大教東流.廬山創興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復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日.鸞法師.肉身菩薩也。陳隋則有智者。唐則有道綽.踵曇鸞之教.專修淨業。一生講淨土三經.幾二百遍。綽之門出善導.以至承遠.法照.少康.大行.則蓮風普扇于中外矣。由此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至如禪宗.若單提向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真誦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顯性具也。必欲棄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也。若即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如在眼日見.在耳日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此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也。但未廣顯傳述.故非深體祖意.則不得而知。然于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歸淨土。又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了.謂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淨土見佛.尤簡易于宗門。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至永明大師.以古佛身.乘願出世。方顯垂言教.著書傳揚。又恐學者路頭不清利害混亂.遂極力說出一四料簡偈。可謂提大藏之綱宗.作歧途之導師。使學者于八十字中.頓悟出生死證涅槃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其後諸宗師.皆明垂言教.偏讚此法。如長蘆賾.天衣懷.圓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則.楚石琦空谷隆等.大祖師。雖宏禪宗.偏讚淨土。至蓮池大師參笑巖大悟之後.則置彼而取此。以淨業若成.禪宗自得。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蓋以因時制宜.法須逗機.若不如是.則眾生不能得度矣。自茲厥後.佛法漸衰。加以發匪回匪.則法輪幾乎停轉。雖有知識.各攻其業。以力不暇及.置此道於不問。有談及此事.聞者若將浼焉。幸有一二大心緇白.刊刻流布。令祖教不滅.使來哲得聞.實莫大之幸也。(弟)以闡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業洪深。故於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於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法.頗生信向。十餘年來.悠悠虛度.毫未得益.但自西徂東.由北至南.往返萬餘里.閱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淨土若穢物.恐其汙已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其有老實頭持戒念佛.縱信願未極.瑞相不現.皆是安然命終。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湧.因佛號以渟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伏願和尚發菩提心.宏揚此法。倘淨土經論.盡皆通徹.則何幸如之。若或未盡鑽研.或恐違背本宗.不敢稱性發揮.當權將宗教兩門工夫.暫時歇手。凡有闡揚淨土者.平心和氣讀之.使揚禪抑淨之心.無絲毫芥蒂。必究佛祖偏讚之所以.四眾遵違之利害.則不被門庭隔礙.而敢於一切禪教律人前.稱性發揮.無復畏憚矣。然淨土書多.最要唯十要。十要中斷疑生信.尤推或問.直指.合論.為破堅衝銳之元勳也。其外淨土聖賢錄.歷載諸菩薩祖師居士婦女.及惡人畜生往生事跡。讀之則知歷代禪教律諸四眾求生淨土.如群星之拱北。眾水之朝東而龍舒淨土文.言淺義周.詞詳理備.為接引初機第一要書。若欲普利眾生者.此書萬不可忽也。(弟)昔遇善子平者言.壽不過三十八.今適滿其數。恐無常倏至所以專持佛號.預待臨終。設無常果至.則後會無期。兼欲雪在家毀謗佛法之罪.故不避忌諱.略采野芹.獻于飽餐王膳大富長者座下。祈憫而納之.福我秦邦。提永明之正令.遵蓮池之遺規。使自他同出生死.幽顯共生西方。則淨土興而宗風不墜.眾生福而國運常亨。所謂移花賺蝶至.買石得雲饒。書此大旱望雨之誠.用卜同歸蓮邦之慶。祈垂海涵.則法門幸甚.眾生幸甚。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概要)-2 黃念祖居士註



甲  稱性極談,如來正說
《華嚴》《法華》均圓頓稱性之教。但其歸趣,卻在本經。蕅益大師讚本經云:「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是故本經稱為稱性之極談也。又日道隱於所著《無量壽經甄解》中曰:「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特此一門,至圓極頓。而且由其簡易直捷,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一代所說歸此經,如眾水歸於大海。……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祗因緣以起《華嚴》之典,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亦唯為此法之由序。」蓋謂《華嚴》《法華》兩經只是本經之導引,本經者正是一大藏教之指歸。《華嚴》經末,普賢大士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其明證。聖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圓頓,本無高下。唯以眾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饑遇王膳,而不能餐。唯本經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大勢至圓通章》曰「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即凡夫心,開佛知見。至於根器淺者,但能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乃至十念,臨命終時,蒙佛攝受,便生極樂。花開見佛,悟入無生。奇妙疾捷,莫過於是。一切眾生由此得度,十方如來乃稱本懷。又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名正說。又乃世尊稱其本性,和盤托出,毫無保留,故名稱性。一切含靈皆因此而得度脫,乃稱性中登峰造極之談,故為稱性極談。
乙  三根普被,聖凡齊收
夫眾生根器千差萬別,世尊故說八萬四千法門廣應群機。《華嚴》圓教專接上上根人,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連,於佛聲聞弟子中均稱第一,但在華嚴會上,如盲如聾,況是下於此者,故云下根絕分。至於小始諸教,乃接權小之機,對於上根則有教淺機深之失,亦不應機。唯本經之持名念佛法門,聖凡齊收,利鈍悉被。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普賢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文殊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又如本經云:「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徹下,則《觀經》中,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可見本經乃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藥,能愈萬病。故本經云:「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上明本經,廣應群機,而其恩德尤深於我儕凡夫。當今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但憑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徑登不退。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兩土導師。憫念我等,開此淨土法門,妙顯苦樂二土,激揚沈迷眾生。此大火聚,彼清涼池,寶蓮在前,刀山在後。於是自然生起勝願,厭離娑婆,求生極樂。既生信願,更持名號,便得度脫。生彼國已,見佛聞法,得無上悟,由有念而入無念,因往生而契無生。頓悟此心,本來平等。唐海東元曉師云「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宗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
丙  他力妙法,善護行人
其他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例如《楞嚴》中廣明行人於禪觀中之五十種陰魔干擾。行人正見稍失,便陷魔網。故該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是故其餘諸法,名難行道。
但念佛法門,同於密法,是他力門,屬於果教。行人發心念佛,仗彌陀本願攝受,威神加被,護持行者,魔不能擾。如《十往生經》云:「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又《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故《淨修捷要》云:「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人,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又《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又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由上可見念佛之人,有彌陀所遣之廿五菩薩,於一切時處,擁護加持,又有大勢至菩薩等,威德攝受,復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故得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故,化險為夷,稱為易行道。或以談他力為著相,應知他力,亦是自心。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因他力而顯自心,從有念以入無念,正是本法深妙處。是故《彌陀要解》云:「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
丁  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夫無念與無生遠非凡夫之所能。圓教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可見此乃聖者之所難,安能期之於具縛凡夫。是以善導大師《四帖疏》曰:「今此觀門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能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似無術通人,居空安立舍也。」蓋以眾生妄心,念念相續,如急流水,從未暫息。今若勉強按捺,粗念雖得稍息,細念從未暫止。行人倘若錯認,便云相應,實大謬誤。於是大悲慈父,興無緣之慈,垂茲奇妙方便法門,指方立相,攝心專注。即此妄心,持佛名號,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念得純熟,乃忘能所。心無所住,佛號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剛般若經》無住生心之妙諦。夫眾生之生滅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須位登別教地上之菩薩,方能契入,於無住時即生心,於生心時即無住。其餘地前諸賢,仍是打成兩截,一時生心,另一時無住,可見凡夫絕分。今此淨土法門,教眾生持名念佛,令眾生即念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故《疏鈔》曰:「越三祗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不可思議!其他法門乃正入無生,故為難行道。今此淨業,巧入無生,蓋易行道也。念佛法門乃修行之徑路,而持名一法又為四種念佛中之徑路。故稱為徑中之徑。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日本淨宗大德推重此經,過於我國。日《黑谷大經釋》云:「於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經名根本,餘經名枝末。又此經名正往生教,餘名傍往生教。……又此經名往生具足教,他經名往生不具足教。」據上之義,淨土宗譬如妙高峰頭,而本經正如峰頭之頂尖。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是知利濟眾生,此經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
戊  大聖垂慈,特留此經
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法滅盡經》中,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情景。此正顯本經興起之勝緣,持名法門之妙用,既如營養豐富之美食,可增健者之體力,復如殊效神驗之靈藥,能愈不治之沈屙。廣療眾病,普施饒益。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議」也。至於末世,濁惡彌深,眾根愈劣,人壽十歲,垢重障深。於茲惡浪滔天,毒焰遍地之際,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佛恩深重,粉身難報。
二、本經體性
一切大乘經典皆以實相為經正體。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實相無相,亦無不相,相而無相,名為實相。無相者,離一切虛妄之相。無相即離相。又實相無不相,非頑空與斷滅。非如龜毛兔角,一切虛無。《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謂即相離相,離盡虛妄之相,即見實相。故云即見如來。此指法身如來也。法身如來離一切相,故云實相無相。但非無法身,故云實相無不相。生滅之法,全屬虛妄,但生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諸生滅法是差別相,但差別之中,有個無差別的。不生不滅,無有差別,即是平等相。故云實相乃平等一相也。
實相義深,若明實相,即為悟大乘理。茲以喻明:譬如以金製作塔、像、瓶、碗、釧、環,各顯差別之相。倘將眾器,重入冶爐,復化為金,原有諸相,盡皆消滅,但各器本體之金,仍舊如是。可見各器差別之相,有生有滅,皆屬虛妄,但各器本體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以上以金喻真實平等之實相,以金器喻種種差別相。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諸金器--塔、像、瓶、碗、釧、環等虛妄差別之相,即見諸器中平等真實之金。以喻離一切法虛妄之相,即見實相。離虛妄差別之相,故云無相。於虛妄差別諸相之中,有真實平等之本體。故云無不相。當相離相,相而無相,乃顯實相。
但實相離言說,正如南嶽懷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故實非任何世間譬喻所能深明。於上喻中,若誤認為實有一具體之金相可得,則仍在相中,而非無相之實相矣。故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又《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經中所云幻滅後之覺心,與垢盡後之明現,均指離妄所顯平等一味之實相也。磨鏡實是磨垢,鏡性本明,非從外得。垢除明現,離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眾生之見,皆妄見也。真者,佛知見也。
又《要解》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註:如上喻中諸器皆不離金。)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可見實相乃吾人當前一念心性之強名。吾人一念心之性強名為自性。二祖覓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無。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亦不能執為有。蓋離四句,絕百非,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靈明洞徹,湛寂常恒」;「孤明歷歷」;「炳赫虛空」;「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故蓮池大師讚曰:「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
實相之旨,如上粗明。至於本經體性,何得稱為實相耶?下申其說。世親菩薩《往生論》云:「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此論直顯事理無礙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極樂世界種種依正莊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一即是實相。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也。明蘧庵大師曰:「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幽溪大師《圓中鈔》曰:「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即指實相)」蓋吾人心性,量同法界,靈明洞徹,湛寂常恒。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極樂國土,非在心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心淨則佛土淨,土淨即我心淨。何有一法,在我心外。本經所詮,直顯本心,全彰自性。當相即道,無非實相。如《彌陀要解》云:「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由上可見全經囫圇在一實相中,故云以實相為體性也。
又本經《德遵普賢品》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品》云:「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積功累德品》云:「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也。此即本經之所開示者也。極樂妙土乃「真實智慧」之所莊嚴成就者也。彌陀世尊攝此妙土,宣此妙法者,欲惠予眾生以「真實之利」也。此三真實,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議。極樂依正,淨土法門,舉體是真實之際,故云本經以實相為體性也。
三、一經宗趣
經之所崇向者,名之為宗。宗者要也。全經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徑也。故知宗者,為全經之綱領。綱舉目張,領提衣順,是故於辨體後,首應明宗。體是理,宗是行。體者,乃宗所依之體。宗者,即是顯體之宗。二者互相表裏。宗是會體之要行,故應崇向。《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又圭峰大師《圓覺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識所歸趣之處。」可知,趣者,歸趣也。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
魏譯《無量壽經》之宗趣,古有多解,其例非一。《嘉祥疏》云:「此經宗致凡有二例。一、彌陀修因,感淨土果。二者,勸物(指眾生)修因,往生彼土。」海東元曉師《宗要》云:「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攝物(指眾生)往生以為意致。」曇鸞師云:「以佛名號為經體。」善導師云:「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體字即指宗趣之趣)。」日釋觀徹《合贊》云:「此經念佛為宗,往生為體(即趣)。一經所尊專在念佛,故以念佛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為經體(即趣)。」
淨宗稱《無量壽經》為大經,《阿彌陀經》為小經。蓋此二經僅有詳略之別。故蓮池《疏鈔》稱大經為大本,小經為小本,良以二者實同一經也。《阿彌陀經》之宗趣,亦有多說。茲擇其精要者,如《疏鈔》曰:「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圓中鈔》云:「以信願淨業為一經宗致。」《彌陀要解》曰:「以信願持名為宗。」
綜上大小二本,中外諸家所明宗趣,皆以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本。於是廣參諸家之說,據本經之文,標明本經宗趣曰: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