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德遵普賢第二)-6 黃念祖居士註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
(「中下」據《魏譯》磧砂藏本與高麗藏本)此是八相成道中之第八般涅槃相。涅槃舊譯為「滅度」,新譯為「圓寂」。「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涅槃經》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又《賢首心經略疏》:「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又《甄解》曰:「義充法界,德備恒沙為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上之經論,表法身大士,專志佛果,不住灰滅。但為饒益中下二乘,善巧方便,而示現入滅之相。如《法華壽量品》曰:「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中略)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非滅現滅,故云「示現」。作此示現,為度中下之機故。若是上根,則見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離生滅,何有涅槃。是故智者大師讀《法華藥王品》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
「三摩地」,梵語。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等,翻為定、正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等持等。《智度論》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又「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又「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又《法華玄贊》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天臺曰:「若以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出生乃至無量三昧。」今經於「而現滅度」下,繼言「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表諸大士雖示涅槃之相,而實是不生不滅。平等常住之如如法身。是諸大士咸是德遵普賢,從果向因者也。又「陀羅尼」,梵語,此翻為持、總持、能持、能遮。《智度論》曰:「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又云:「菩薩得是一切三世無礙明等諸三昧。,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阿僧祇陀羅尼。如是等和合,名為五百陀羅尼門。是為菩薩善法功德藏。」蓋三昧定也。定力發慧所得,說為陀羅尼。如《智度論》曰:「是三昧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能生陀羅尼。」又「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是心不相應陀羅尼。是心不相應者,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蓋《智度論》之義:三昧者,只在心相應時現前。如瓶坯未燒,雖有瓶相,不能盛水。陀羅尼如經火燒成後之瓶器,故能持菩薩無量功德。雖心不相應時(例如心生煩惱),亦常隨人行,如影隨身。又《智度論》曰:「陀羅尼世世常隨菩薩,諸三昧不爾,或時易身則失。」故知陀羅尼一得永得,勝於三昧也。
「華嚴三昧」。乃佛華嚴三昧之異稱。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為理趣,達此理趣,躡解而起萬行,莊嚴佛果謂之華嚴,一心修之謂之三昧。《淨影疏》曰:「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八十華嚴》曰:「爾時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嚴。」又《六十華嚴》曰:「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法界記》云:「言華嚴三昧者,解云,華者,菩薩萬行也。何者?以華有生實(指果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雖復內外兩殊,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華也。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隨用讚德,故稱為嚴也。三昧者,理智無二,交徹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故云三昧也。」《華嚴經》又云:「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又《合贊》曰:「法界唯心,名佛華嚴。以因行華,嚴果德相,令顯著故。入此三昧,現見十方佛及佛土。」又《嘉祥疏》曰:「此三昧,皆飾法身,故云華嚴。」因此三昧,莊嚴法身故。以上諸說皆明華嚴三昧之義。其中《合贊》所謂「法界唯心,名佛華嚴」。此表一真法界,唯是自心,於此了達,即華嚴三昧。如《嘉祥疏》云:「此三昧皆飾法身。」蓋謂此三昧悉莊嚴法身,法身即本妙明心。即是自心。故知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出,復又會歸此法界也。
「總持」,即陀羅尼。「具足」者,所具滿足。蓋云一切陀羅尼門無所不具也。陀羅尼有四種:(一)法陀羅尼,又名聞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羅尼,於咒總持而不忘也。咒者,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有不測之神驗,名為咒陀羅尼。義翻之名,有四:(1)明,(2)咒,(3)密語,(4)真言。《秘藏記》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如來言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四)忍陀羅尼。安住於法之實相,謂之忍。持忍名為忍陀羅尼。
「百千三昧」。《會疏》曰:「百千三昧者。眾生無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鈍,於諸結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薩行百千種三昧,斷其塵勞。譬如為諸貧人欲令大富,當備種種財物。一切備具,然後能濟諸貧。又如欲治諸病,當備種種眾藥,然後能治(以上取意)。」又《智度論》曰:「從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又如見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頻呻等,無量阿僧祇菩薩三昧等,如是等諸三昧無不具足。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論中復云:「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陀羅尼。」陀羅尼即是總持,是故經云:「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住深禪定者,安住於深妙之禪定。《會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又《甄解》曰:唐譯云「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者,謂一切種智。全理之事,故云甚深。」故知深定,實是理定,非僅事定也。又《淨影疏》曰:「住深定門,起行所依。無心往來,直以三昧法門力起,故須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現在無量諸佛,攝行寬廣。」淨影師之意為:悉睹諸佛是行門,起此行門,依深禪定。不待起心動念,直從三昧法門之力起行,故須住於甚深禪定。若依本經則定中見佛,正是彌陀第四十五定中供佛大願。願文曰:「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甄解》曰:「普等三昧,曰深定門。此三昧彌陀智願之所成,甚深無涯底,故云深禪定。悉睹周遍,是其業用。」由願文可見,會中諸菩薩皆蒙彌陀智願之力,因得聞彌陀名號,皆得普等三昧等甚深禪定,故蒙願力加持,定中供無量諸佛。既往供佛,必定見佛,故云「悉睹無量諸佛」也。又《般舟經》云:「是菩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佛(釋尊)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是以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故甚深禪定,悉睹諸佛,都消歸念佛三昧也。故知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一乘願海不可思議。
「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一念」,指極短促之時刻,但其時限,諸說不一,如《仁王般若經上》以「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又《往生論註上》以「百一生滅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兩者均以一念中具多剎那也。但《智度論》以「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華嚴探玄記十八》謂「剎那茲云念頃,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兩者均謂一念即一剎那。茲為簡單易記,故從後者,以一念頃即一剎那。至於剎那一念之間,即能遍遊諸佛國土者,此正彌陀之第十一願:「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上文已曰,此諸大士,「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此三昧據果而言,亦名海印三昧。名為印者,以世間印章為喻。印上文字能同時頓現,而無前後之差;舉體齊彰,亦無或隱之處。名為海者,猶如大海,同時影現種種差別之相。形象千差,水體無別。萬相繁興,而水湛然。宛然萬相,宛然無相。時無先後,故延促同時,三世古今不離於當念,齊現水中,故廣狹自在,十方世界不離於當處。《華嚴經》曰:「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又《甄解》曰:「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結歸念佛三昧也。」此說甚妙,以念佛故,得生極樂,即可乘阿彌陀如來一乘願海中第十一願之加被力,而出現如是不可思議之神通妙用,於一念頃,遍遊佛土,非二乘所能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