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三忍。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四十六、獲陀羅尼願。四十七、聞名得忍願。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上章具三願。「獲陀羅尼」以上,為第四十六「獲陀羅尼願」。「一二三忍」以上,為第四十七「聞名得忍願」。此下為第四十八「現證不退願」。
第四十六願,「離生」者,離生死也。三乘行人,入於見道。因見諦理,斷見思惑,永離三界之生,是云正性離生。《萬善同歸集》云:「齊登解脫之門。咸闡離生之道。」十方菩薩,以聞名故,皆證此離生之法。並得「陀羅尼」。陀羅尼,即「總持」,見前釋。陀羅尼有四:(一)法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不忘。(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不忘。(三)咒陀羅尼(又咒陀羅尼,有五名。據《秘藏記》意,五名者:(1)陀羅尼,(2)明,(3)咒,(4)密語,(5)真言。陀羅尼者,佛放光時,光中所說也。是故陀羅尼與明,其義不異。持陀羅尼人,能發神通,除災患,與此方咒禁法相似,故曰咒,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真言者,如來之言,真實無虛,故曰真言。)。(四)忍陀羅尼。於法之實相安住,謂之忍。持忍名為忍陀羅尼。十方聞名大士,皆得如上陀羅尼,安住於諸法實相,故云「獲陀羅尼願」。
第四十七「聞名得忍願」。「清淨」者,無染無著之本然。「歡喜」者,適悅在心,寂滅為樂也。「平等」者,淺言之,則為離諸高下、深淺、大小、親疏、智愚、迷悟種種差別,曰平等。進言之,則真如周遍,萬法一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往生論註》曰:「平等,是諸法體相。」又曰:「眾生見阿彌陀如來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種種身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若遇阿彌陀如來光照,若聞阿彌陀平等意業,是等眾生,種種意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蓋謂十方大士,若於阿彌陀如來,睹相、聞名、見光、知意者,皆入如來之室。以聞名故,得畢竟平等之業。與此項之「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清淨歡喜,得平等住」,全然一味。以聞名故,得住平等法中,即住於諸法實相也。又《漢譯》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平等覺。故知十方大士,聞佛名號,至心信樂,以平等心,念平等覺,如是安住,亦是「得平等住」之義也。此一句佛號即是實相,即是法界全體,即是諸法平等體性。但能念念相繼,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故曰「得平等住」。如是心行,是菩薩行,輾轉教授,同歸極樂。普惠眾生真實之利,故曰「修菩薩行」。如是修行,自然具足一切佛果之功德根本,故云「具足德本」。如《會疏》曰:「(一)菩薩六度,一切功德之本。故名德本。(二)選擇攝取果號,能流出六度萬行,為眾德本原(此乃以持佛號為德本),故名德本。」
「一二三忍」。忍者,安忍也。《魏譯》云:「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法忍」者,法為所證之理,心安於法為忍。《大乘義章九》云:「慧心安法,名之為忍。」此上法忍,諸家之說不一,有深淺之別。例如《仁王經》明五忍:(一)伏忍,(二)信忍,(三)順忍,(四)無生法忍,(五)寂滅忍。《仁王經私記》云:「初地、二地、三地得無漏信,名信忍。四、五、六地趣向無生,名順忍。七、八、九地,諸念不生,名無生忍。十地、妙覺,得菩提果,名寂滅忍。」古注經家中,有認為伏忍、信忍、順忍,即本經之三忍者;甚至有以最初伏忍上中下三位,為本經之三忍者。蓋皆不許他方菩薩聞佛名號,應時即得一忍,二忍,乃至無生法忍也。但據經文,此三忍中,包括無生法忍,實無可疑。《魏譯》第三十四願曰:「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宋譯》文:「聞我名者,應時即得初忍、二忍,乃至無生法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願文中之第三法忍,決定是無生法忍也。又據《論註》曰:「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指初地至七地),畢竟得證平等法身。」(又曰:「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薩也。」)又曰:「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畢竟得平等口業。」皆是聞佛名號,得證無生法忍之明證。
無生法忍,略云無生忍。真智安住於無生無滅之實相理體而不動,謂之無生法忍。《智度論五十》曰:「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又《智度論七十三》曰:「無生忍者,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此無生法,不作不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又《大乘義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又《楞嚴經長水疏一》曰:「了法無生,印可決定,名無生忍。」又《大乘義章十二》曰:「如龍樹說,初地以上亦得無生。若依《仁王》及《與地經》,無生在七、八、九地。」《宋譯》曰:「聞我名號,證無生忍。成就一切平等善根。住無功用,離加行故,不久令得阿耨菩提。」望西釋曰:「既云無功用,知證第八地。」故知本經之第三忍,即《仁王經》之無生法忍。若據望西師意,則位當八地也。
望西曰:「問:以聞名力,豈得無生?答:佛願力故。如《十住論》云:『過去無數劫,有佛號海德。今現在十方,各得成正覺。皆從彼發願,聞名定作佛。』」上之論證,妙顯他力,佛願加被,使聞名者,證無生忍,定當作佛。且聞不是但聞。必能起行。例如《涅槃疏廿》云:「若聞常住二字,生生不墮者,聞有多種,若深能思惟,如說行者,即生生不墮。」意為:聞後能深思惟,並如說修行,始能得生生不墮之益。可見聞之一字,意兼信受,不僅是一經於耳也。
今願文之「一二三忍」,實即本經《菩提道場第十五品》中之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無量壽經鈔五》曰:「(一)音響忍,由音響而悟解真理者。(二)柔順忍,慧心柔軟,能隨順真理也。(三)無生法忍,證無生之實性,而離諸相者。是悟道之至極也。」此三忍當於第十五品中詳論之。
第四十八「現證不退願」。願曰:「於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不退轉者,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略云不退。即梵語之阿鞞跋致(詳見前註)。蓋以菩薩行願,難發易退。據《仁王經》別教之信位菩薩,名為輕毛菩薩,隨風東西。又南本《涅槃》曰:「無量眾生發阿耨菩提心,見少違緣,於阿耨菩提,即便動轉。如水中月,水動即動。」又喻曰:譬如魚母,多有胎子,成就者鮮。如庵羅樹,花多果少。眾生發心,乃有無量。及其成就,少不足言。故云:「魚子庵羅花,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又《十位菩薩斷結經》(節錄):「時舍利弗告來會菩薩:我曩昔,或從一住進至五住,還復退墮而在初住。復從初住至五六住。如是經六十劫中,竟不能到不退轉。」又《寶雨經》曰:「有世界名娑婆,其國有佛名釋迦牟尼。若諸有情聞彼名,於阿耨菩提得不退轉。由彼如來本願力故。」古代澄憲師讚此願為「釋尊五百大願之中,最勝願也」。可見兩土導師同發此最勝之願,正是「一路涅槃門」也。蓋以無量菩薩,未到不退之位,雖極勇猛,如救頭燃,但以障緣競來,屢屢退轉。遂令學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彌陀因地憫其勤苦,發無上願。以佛威德,令聞名人,即得三忍,證不退轉。原在退位,乘佛願力,唯進不退,疾至菩提,實為大慶。又《會疏》曰:「謂難思願力,一得一切得,不退與三忍,同時具足故。」深顯彌陀一乘願海、究竟方便之妙用。又《十住毗婆沙論》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又《小本》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會疏》曰:「謂三忍不退,悉攝在名號中,稱名時,名義不離,自得此等德。」可見凡聞名者,但能信願持名,亦悉能現證不退。彌陀一乘願海,妙德難思。六字洪名,究竟方便。四十八願,願願攝眾生,願願顯真實。分之則為四十八,合之則為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