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生死自由-煮雲老和尚著:不受封賜的道楷禪師




                           三二、不受封賜的道楷禪師


道楷禪師,宋徽宗時的沂州(山東臨沂)沂水人。他為人剛勁耿直,從小即修學佛道,隱居在依陽山中。

後來去到汴京術臺寺,參加度僧考試合格,纔剃度出家為僧。

後參謁青華嚴於淮山海會寺,於青禪師的座下開悟了玄旨。


道楷禪師於元豐五年回到沂州馬鞍山,從此開始到各地擔任住持。初任沂州大洞,繼遷西洛的招提龍門,又接住郢州的大陽、隨州的大洪這些地方的住,都是由當時的朝公卿們,為之敦請而住持的。


     ()徽宗封賜  不肯接受:


宋徽宗崇寧三年,有聖旨詔往東京十方淨因禪寺。大觀元年,又移住天寧,使他有欲罷不能之,可見道楷禪師之為朝野人士的尊敬和崇仰了。


開封尹李孝壽居士,表奏道楷禪師的道行,實冠絕當時,請求皇上加以褒揚。因此徽宗皇帝御賜紫衣袈桬,並封號為定照禪師。


        然而道楷師對這種榮耀不肯接受,當他接到聖旨,焚香謝恩後,隨時就上奏本謝辭,大意說:「蒙皇恩詔封貧道為定照禪師的封號,又賜貧道紫衣袈裟等。臣行業遷疏,道德綿薄,常自發誓願不受名利,堅持此意已很多年了。現今若蒙受皇上殊恩,接受封號,則臣自違宿願,何以教人?所有前件恩牒,不敢領受,伏望聖慈,察臣微悃,非敢飾詞,特呈表奏聞,貧道沒齒行道,上報天恩。」


這一篇辭陳,徽宗看過就交給李孝壽看,再由李孝壽親自前去說明朝廷旌善之意,可是這位剛強孤耿的道楷禪師仍然不肯接受。

()遭遣淄州  建菴湖中:


由於道楷禪師一再違旨,所以徽宗大怒,勒令有司責問。

辦這件事情的官吏,對道楷禪師性情也深為瞭解與信仰,因此就想開脫他的罪刑。於是他就說:「我看長老,面容枯悴,是有什麼病吧?」

那知道楷禪師不領會有司的用意,回答說:「我平日是有病的,可是現在已沒有病了。」


有司又暗示他道:「如果長老說有病,依法是可以免除罪譴的。」

道楷禪師說:「我平生就沒有說過妄語,豈能倖免稱疾而求脫罪?」


有司便因此太息不已。道楷禪師因而受譴罰著縫掖囚衣,貶至山東緇州去。


動身啟程時,都城道俗見者莫不悲淚,然而,道楷禪師仍然是氣色閑逸,了無事事。到了緇州結茅而住,次年春天,皇上有赦放,他自己建菴於芙蓉湖中,跟隨他的人有數百,道楷禪師恐怕人多又要惹禍,因此每天每人只能吃到一碗粥,不堪其苦者去其大半,但最後還有一百多人,環侍道楷禪師受苦不去。


()深山隱居  與虎相戲:


道楷禪師在行道時,曾隱居深山,與虎為鄰,他們相處得很和穆。

有一次,母虎生了四隻小虎。滿月後,一天,母虎出洞去了。道楷禪師一時高興,就到老虎洞裡抱了一小虎回來養著玩。

不久母虎回來了,起初看牠很高興,逗引著小虎玩,忽然牠發現少了一隻小虎,便怒吼咆哮的奔跑出來,驚得羣鳥皆鳴。道楷禪師馬上把小虎送還給牠,母虎才安靜下來。


伊陽縣韓承議為他寫了一首詩說:
「老叟依山人事稀,
虎馴菴畔怪來遲;
寥寥石室塵埃滿,
不知何日是歸期。」

()上賜匾額  臨終示偈:


徽宗政和七年的冬天,皇上賜他居所匾額曰「華嚴寺」。政和八年五月十四日,道楷禪師無疾而終。


在未去世以前,他留給侍者一首偈說:
「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
生不受天堂,死不下地獄,
撒手橫生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所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