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悟顯法師開示 學佛人的根本


悟顯法師開示


學佛人的根本

大乘定香精舍是依止大乘經典修行。佛門裡有個名相叫「一乘」。究竟什麼是「一乘佛法」?

這是華嚴宗祖師依佛法所做的判教,是為了讓大家更明白佛法的宗旨,而提出來的。華嚴宗所謂的「一」就是「不二」的意思。「乘」就是運載的意思。也就是告訴大家,修行在「信、解、行、證」過程中都不能落在對立二法當中。

所以凡是一切能所對待的心念,像世間的善惡對立,好壞、美醜、大小……,這些統統都要放下,都要能夠從自己心裡面將它化掉,所謂「化掉」就是觀空的意思。佛講的一乘了義,跟大乘基本上沒什麼不同,其實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大乘。若就兩個名詞的義趣來做區分,在一乘裡特別講:「重重無盡」。重重無盡是「一」跟「多」沒有障礙、「大」跟「小」沒有障礙、時間「長」跟「短」沒有障礙、「有」跟「無」沒有障礙,這就是前面所說的:「離開了能所對待」。一切的能所,當下即是真如佛性。因為是真如佛性,所以統統都沒有障礙,這就是講「一乘」。

「一」就是一心的意思,既是一心就沒有散亂心,沒有塵沙、見思、無明等種種煩惱,所以稱為「一」。「乘」有運載、運轉的意思。用此一心轉變法界。修學淨土的人,讚歎淨土法門是一乘了義,因為它能讓心念,從散亂、妄動當中收攝回來。當然這收攝也是方便說,先將心念收攝歸一,做到不起二念,最後連這「一念」也不生。也就是把這念佛的「念」也放下,此時就真正的契入了一心境界,此一心能夠運載你,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所以說淨土法門是一乘了義的大法。

不像一些世間法,只要跟佛法牽涉到有關係的,就說是自己推銷的是大法。真正重要的一心,是跟真如佛性相應,淨宗之所以殊勝,就是在於它使用持佛名號的方法,也能跟真如本性相應,這是真不可思議的!眾生心本來成佛,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那為什麼現在變成了眾生呢?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即使眾生在迷惑顛倒的時候,只是因為還沒有證得,並不表示失去了佛性。《華嚴經》講:「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現在藉由經教、念佛的熏習,必然能夠成佛,所以叫「即凡心成佛心」。

從凡夫有生有滅的境界當中、有進有退的行法當中,一下子透過阿彌陀佛一乘願海的威神加持力,從凡夫頓超到最起碼是八地菩薩的地位去,實際上,不只是八地,而是一生補處。這跟《華嚴經》講的完全一樣,華嚴會上講:但見菩薩一毛孔光,頓超十地!這「十地」是法雲地,「法雲地」是受職位,也就是《無量壽經》中講的:「昇灌頂階。」佛為他灌頂,並告訴他:你有能力去教化眾生。這算是功德圓滿,一下子就頓超到法雲地。

淨土法門也是依著這道理。所以絕對不是一般的小乘,更不是人天乘。大家不要看淨業三福的第一條講「孝養父母」,就認為學淨土宗是要先做孝養父母這件事,再來做奉事師長,再來行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裡講的父母不是自己這一生由生死愛欲而有的父母,而是以「佛性」能生萬法,這佛性做為父母;以本自具足佛性的經教文句,乃至性具的五戒十善為師長,這才算是淨業。如果是照世間那一套去走、去做,那就不叫淨業,而是叫染業,如果是染業,那就沒有福了!所以在講《觀無量壽佛經》時,這三福要合在一起看,因為淨土宗是「一乘」,一乘裡面,既沒有「自」,也沒有「他」,哪來父母的概念!當然也沒有妻子、沒有兄弟,也沒有所謂的師長、大小……等,世間的概念在內。即使有,也只是假名而立罷了,並不是實法。所以學淨土要知道,淨土宗是依什麼而說,《無量壽經》一開始講到「本經體性」,就說是依如來藏不生滅性而為體,依此體宣說《無量壽經》,所以念佛絕對會成佛、會見性,這都是有憑有據的。如果用世間心,要入佛知見、要來證佛的境界,那是做不到的。因為釋迦牟尼佛說:用世間心修行,就好像是要把一鍋的沙煮成飯,那是絕對做不到的。因為它是沙石,不是米,米才能煮成飯。眾生唯有見了性,依佛性而起修才能成佛,這才是找到學佛人的根本。

這道場修行,依止的是「一乘實相印」,不是小乘,更不是人天乘。現在是末法,淨土宗衰敗成這樣,就是因為大家都不讀大乘經典。不讀大乘經就不知道淨土宗的殊勝,學到後來變成個自了漢。將大好的淨土法門,誤認為是自己害怕世間生死,修行逃避現實的法門。其實這是許多人的問題,因為多數人沒有在聽經,導致大家不了解這殊勝的法門。現在就是要讓大家明白,淨土宗是一乘的佛法,不是用世間的心態,世間的方法所能證入的,更不要誤認為念佛跟見性沒關係。歷代的淨宗祖師、高僧大德,像善導大師、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都告訴我們,即使是佛菩薩再來,也是教大家這樣學。

所以淨宗談的是一乘,凡心可以成佛心,凡夫身可以成就無上佛道,就跟密宗講的即身成佛,或肉身成道是一樣的,都是非常殊勝的。在經典當中,佛要宣說淨土的時候,總現種種的瑞相,甚至不待人家請問,就無問自說,因為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不是一般凡夫,或二乘聲聞所能理解的,要是沒有佛自己講出來,舍利弗縱然有天大的智慧,也沒有辦法明白。所以要清楚,淨宗修學是一乘了義,不是一般的小乘,甚至人天,那些統統都是不了義法。不了義法應當捨卻,了義法應當學取,這才是勤學,才不辜負釋迦牟尼佛出世教化四十九年,乃至歷代祖師大德傳承淨土法門的用心,這是後世淨土宗學人,應當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