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谷響集(四) 三昧耶戒佛弟子黃念祖敬答客問


十八、勸以見為宗,抓緊當下

手書收到多日。對於三身法中偈語,如有不明之處,應先通過自身之努力,苦思一番。如仍不懂,則可寫信來問。學法與學拳不同。學拳是身法,故須當面指點;學佛是心法,故只求心心相契。心若不契,朝夕相處,亦無所益。密宗乃決定見宗,以見為宗。能開大圓滿見,方能契入大圓滿。若無此見,縱天天修大圓滿,亦只能種種善根,甚至僅是結結善緣而已。

盼您今後看準這個「見」字,此即本也,本立而道生。

不要等待退休,以為退休後,住廟專修,一定較好。這都是主觀的想法,實際上許多僧人的俗務並不少於俗人。身住廟而心不在焉,又有何益?故云:「智者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又云:「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所以關鍵只在當下:「即今休去便休去,欲待了時無了時。」「休」者休其心也,非退休也,非住廟也。夏師詩曰:「力道須從境上練。」即是說從煩惱中鍛煉自心。

十九、誡信念不堅,言行不一

兩信均收到,君求法之心甚切,是優點。唯見解仍有偏差,故不能不予糾正。

正確者:一心靠定蓮師心咒,堅決修下去。把念咒等同念佛,自念自聽。這樣好。好就好在,這是從眾生生滅心入諸法實相的最易之法。餘法雖八萬四千,但皆無此容易。

缺點者:仍然有些信不及。信中屢提:「唯依尊無他」,可是實際上又去修「因是子靜坐法」,實在言行不一。又想學大手印,而不知大手印已涵攝在三身法的儀軌之中。

勸君把心踏實下來,說到做到,「唯依」就是「唯依」,不要好高騖遠,東張西望。一山看著一山高,則永無成功之日。

應知一句佛號一句咒,都具有一切法門無量無邊之功德。禪定之法當然攝在咒中。只此一句,念念相續,這即是無上之定。

習定也可,但離開了三身法去學習「因是子」則不是好事。君現在可於法本中圓滿第六之末,吽吽 後練習入定。定不住時,則呸呸呸出定。另外,可按「因是子」中靜坐之姿勢,靜坐念佛號,(蓮師咒、長壽佛咒、觀音咒均可。)要在一切時處,永不忘這一句。

一部法可以有無量的講法,決定於受法者的水平,總之要以應機為最好。例如治病,以對症為最好。

勸君利用當前之機會全力提高水準,打基礎,作準備。熟讀「淨土資糧」,並弄清楚三身法。病人應聽醫生的話,服藥打針,不可自作主張。希望您在晚年,依止正法,往生淨土。

二十、(一)談止觀(二)答咒語不應翻譯

來信收到,問題解答不日另寄。

《童蒙止觀》等乃基本功。靜坐是上座修法之第一步。端身正坐,調氣調心,清淨安定之後,才開始修法,修法即是觀也。若能於觀中即寓「止」,始是止觀並運之大法。

咒語具無量義,翻譯為某一義,便是掛一漏萬。並正因咒語之不可解,而是離知解之妙寶也。

二十一、勸於今生,討個決斷

您發堅固心,誓「依尊無他」,很好。我等都應在此生中討個決斷,不再拖泥帶水,輾轉六道。您欲退休,亦可。退休後,要攝心專修。關鍵是攝心,不是挑環境。既是娑婆,焉有清淨之處。所謂修者,只是休歇此妄心。隨時隨地都應歇,都能歇。古云:「即今休去便休去,欲待了時無了時。」您若退休,便是初步休去,應即歇去,莫再等待。所謂休歇者,「萬緣齊放,一念單提」也。

我之《大乘無量壽經解》最近可印出兩卷,盼細讀。如能深入《大經》,信受奉行,決出娑婆。若念至一心,自得心開,則是帶角虎也。有《淨土資糧》與《大經解》時常展讀,勝於晤面。有問題則寫信來問。人在一起沒有用,要心在一起才行。若能契心,則大事了畢。

二十二、答「上戒無戒」之正確理解

「上戒無戒」之語,應了達其中「無」字之真義。若誤認無戒是上戒,則五逆十惡皆是持上戒之大善知識矣!蓋上戒無戒者,乃善持戒者,嚴持淨戒而不著持戒之相也。如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即「上戒」也,從心所欲則是「無戒」也。此乃聖者境界。若破戒凡夫,持此以為盾牌,掩護其過,則其愚甚矣。

至於淨宗是否幼稚園,請一閱拙著《大乘無量壽經解》。

二十三、誡堅持己見

十二月十三日函收到。所提問題,暴露了您的真實水平。看來您之根器,對於無上密,目前尚格格不入。您不知愈高之法愈簡單。諾祖有許多無上大法,都極簡單,根本沒有迎請、加持、灌頂等等這一套。有時一部大法,根本不觀咒輪,甚至不念咒,只觀一個種子字。如果您遇著如是之法將怎麼辦?故老子曰「下士聞道大笑之。」又如葉公好龍,但所好者只是假龍,若真龍現出則嚇死矣。盼望您之學密不要像下士與葉公。蓮師三身法儀軌中,「自明智現」,本尊與壇城皆是自心顯現,何等直接了當!還有什麼迎請、四印與灌頂之必要。為了下士,才需要這些。您以下士自居,何苦來。上次已經指出,不要給法本上添東西。可是這封信,仍認為三身法「尚有需補充者」。可證您之成見十分堅固,如是學密則很難相應矣!

學密必須尊重上師,修法必須尊重法本,不能妄自增改。您認為法本不圓滿,須補充,根本是輕法。輕慢大法,豈但不能相應,還深有罪。慎之慎之!最近這幾封信,都是關鍵問題,不能滑過,應好好想想。(您所急需的,正是此類逆耳之言,只有這些才能救活您的慧命。)

二十四、勸老實修法,老實學般若

數函均悉,目前您課表可增加一項,即為多讀《金剛經》與拙著《大乘無量壽經解》。

閣下之病在於執著,婆婆媽媽氣太重。簡單說來,則是一個「狷」字。狂、狷都不好,但狷者學大法則更難矣!且您年歲已長,歲月無多,學藏文來不及矣!目前只有老實學般若,使生起次第與大手印大圓滿相結合,堅決求生淨土,使習密與生西相結合。除此都是夢話,毫無出路,只是自欺欺人而已。目前可把一句咒當作佛號念,亦可把佛號當作一句咒念。觀想便於攝心,是其殊勝處。但當前許多習觀想之人,一到病重,便一點也觀不成,勸君三複斯言。

如果真想於今生出生死之海,恐怕您還必須在您思想深處,痛鬧一番革命!

二十五、勸真實用功

仁者年過花甲,不宜追求繁法。應節約時間,集中心力,直叩無上心要之法。

修法只宜一天比一天增進,應有定課,但不宜定得過多。其份量應可保證完成,同時則爭取超額。仁者目前應持名與蓮師法齊修,《金剛經》與《無量壽經》合參。行解相資,一心求生淨土。

讀《金剛經》不是要成為《金剛經》的專家,也不是像語文老師備課,把一字一句都能向學生交待明白。而是要依止此經,斷除自己的妄執,開顯自己的本心,也即是通達無上密的無上部份棗阿的(心地法門)。

學無上密,執著則學不成,狂放同樣學不成。但應知孔子在狂與狷二者之中,寧可先選狂者;無上密亦復如是。狂者較近於道,是其長處。但狂者又每每易入地獄,是其致命之傷也。

我勸仁者還是以淨宗為主,兼修密法。每日定課以持咒及持名為主。兩者之和,每日至少應為二萬。(蕅益大師開口便是三萬五萬,甚至每日念十萬。)兩經之中,您應以《無量壽經》為主,力求今生往生極樂。

二十六、誡求知解

仁者近來研究《金剛經》,頗為勤苦,前進一步,甚以為慰。但應注意切不可流於一般治學方法。一般以求解多知為目的,此實背道而馳。知解門開,則悟門塞。六祖不識字,只聽了約半卷經,即「自家日生智慧」,壓倒神秀國師,這才是善讀經者。六祖之悟,即大密宗之且卻(義為立斷),故禪密一味也。

二十七、勸因標見月不可認標為月

唐譯《金剛經》及《普賢行願品》(均有註解)即付郵,兩書皆奉贈,不必寄回。一切經論無非因標指月,貴在見月,不必在「標」上苦苦大作文章,學者最忌認標為月,如是則成為迷中倍人,不但終身不能見月,而且以標為月,正所謂錯認驢鞍橋為阿爺下巴頦者矣。故須行解相資,一方面參究,一方面單提一句佛號或真言。念茲在茲,才可望稍解如來真實之義。淨土法門乃圓中之圓,頓中之頓。經云:「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菩薩尚難得聞,況餘人乎!又小本曰此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所難信者,端在「不可思議」四字,故非語言文字思維分別之所能知矣。《大經》甚深,慎勿等閒視之。

(七)答E老居士

一、答(一)大經經文來歷,(二)修持內容,(三)臨終情況

承詢夏師所會《無量壽經》經文來歷,此問甚為重要,敬答於次:

(一)夏師會本中經文之來歷問題:弟在註經前,曾把會本中每句經文都從五種原譯中,找到來歷。絕大多數都是某一譯的經文,也有不少是綜合數譯的原文而成。先舅南梅序文中說:「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先舅氏之說,是真實報導,絕非虛文。

夏師會經的原因,就是因為宋代王龍舒與清代魏默深所會之本,有少數經文,乃會集者所自撰,故不如法。夏老力救此病,方成今本。現此會本已為海外佛教界公認為《無量壽經》九種中之善本,並採入新印之續藏。弟為此經作註解,非出於師生之私情,而實為關係眾生慧命之大事因緣也。

您謂會本對魏譯有刪節。誠然,確是刪節不少。此經第八種乃清代大居士彭二林所作,乃專就魏譯刪節而成。至於鳩摩羅什大師(乃七佛之譯師),於譯經時即有刪節。《阿彌陀經》本是十方佛贊,大師刪為六方佛;《金剛經》中「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梵文原經為八句偈,但大師所譯則刪為四句矣。蓋為契合華人根器,刪繁取要,正是弘經之方便也。

(二)至於每人之修持內容,實無定法,佛法只是應病予藥。因眾生有種種病,故如來有種種法。因眾生之病不同,故醫師之處方不同。決不可只用一個藥方治一切人之病,對於某一個人而言,亦應針對病情而用藥,今天上火應吃瀉藥,後病腹瀉便不能再吃瀉藥。修持之道亦復如是。例如磕十萬大頭,本為四加行之一,乃人人所必修者,但對您而言,高齡多病,且已修密數十年,則不必再專修此法矣。

具體修行因人而異。(至於每一人,亦可因其修持過程中之情況而異。)或重懺悔,或重讀誦,或重參究,或重禪定,或重持名,或重持咒,或專修,或兼修,種種排列組合,不妨千變萬化,但總原則,只是以對症為宜,總不應離開以下兩句名言:

持戒念佛看經教
察過去習無自欺

「無自欺」三字,至關重要。真實修行,應以深信切願,老實持名(或咒)為主。

(三)

1、念佛人(指信願持名之人)臨終有瑞相,上品往生者也。
2、念佛人臨終有惡相,決定不能往生者也。
3、念佛人臨終念佛,既無瑞相,亦無惡相,亦皆往生(此乃古德所說)。

二、答大經會本中最後所增四句之深旨

您問夏師所會《無量壽經》定本中最後增入「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之因緣問題。此問有關當前及未來之法運,經您提出,功德極大。

所問之四句,乃夏師於本經印成之後,而決定補入者(補於勘誤表中)。於是此本乃真成為定本,而不再改變。蓋此四句十分重要,既表明淨密不二,淨宗即是密教顯說,又顯示巨集修密乘乃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等,共同之行持。此四句在八相成道之轉法輪相中。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能於十方示現八相成道之佛(此乃權小之佛,非究竟圓滿之果覺),故可「以諸法藥,救療三苦」。而其中之首,即為「升灌頂階,授菩提記」。使諸根成熟眾生,能上升至灌頂之位(可見灌頂之重要,千萬不可輕視),並授給菩提之記,此即俗說之授記成佛也。此下即為最末增入之四句,首曰:「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如上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為教導其餘諸菩薩,皆能成為密教之金剛阿闍黎。因密法乃究竟之方便,令眾生之三業,頓同如來之三密,但能相應,便得究竟成就。佛果之究竟處,正在此度生方便之究竟,故須教導諸大菩薩皆能成為阿闍黎,輾轉傳授此究竟方便之密法,普令速證究竟之果覺。下續接「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此中「相應」即「瑜伽」。前者為義,後者為音。故此四句之義,即為:為教菩薩作阿闍黎,以及受教之菩薩,為能充當阿闍黎,彼此皆須實修種種瑜伽(相應)之密行(即修種種密法)。如是則能「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經文極表密法之重要。

又《淨修捷要》云普賢菩薩「化身金剛薩埵 ,永為密教初祖」,故知密教初祖正是普賢,每代祖師皆是金剛薩埵 ,(如信不及,則可看為金剛薩埵 之代表。)是故經中,德遵普賢諸菩薩,普教餘諸菩薩咸能充當阿闍黎。蓋以普賢與金剛薩埵 本來不二,宏揚密乘正是普賢之本願也。

又普賢大士之極果,即普賢王如來,亦即阿達爾嘛佛。密教中稱金剛薩埵乃因位,普賢王如來乃果覺。故弟常對人說,修金剛薩埵 法,初步即是到家,即此意也。

三、粗答「發菩提心」與「稱性極談」

(一)大菩提心者,淺言之,乃大智大悲大願三結合之心,亦即行願菩提心與勝義圓融不二之心。《金剛經》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即離相,此大智也。修一切善,大悲大願也。三者結合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但離相,則易墮於豁達空;若但修一切善,則成為有為法。皆不能直趨菩提。但終日度生,終日無度;終日念佛,終日無念;終日求生淨土,終日無願無求,方名大菩提心也。能發此心,必證正覺。結合淨宗則為廣度眾生,而求生淨土,能信是心是佛,仍舊老實念佛。如是行者乃必決定往生也。

(二)「稱性」中之「稱」字,即是「稱心如意」中之「稱」字。此乃如來稱心性登峰造極之談。開權顯實,大暢本懷,稱心而談,和盤托出。故云:「稱性極談」。性者自性,乃此心之本體,恒常不變者也。又稱者相稱之義,故稱性指與本性相稱。此性遍虛空,恒不變,體具萬德。今此談亦遍虛空,恒不變,具萬德。此談與自性相稱,故名稱性之談。

甲子冬小雪節(一九八四年)

(八)答F居士

答臨終一念可以往生

承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何以臨終一念亦得往生?此問切要。蓋信願持名之功德,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正如蕅益大師所示:「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蓋直指稱名即是多善根多福德。蕅師所示,正與古經相符。六朝襄陽石經於「一心不亂」下,尚有二十一字,文為「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古靈芝、大估諸師皆尊石經。幽溪大師更謂今經訛脫,讀經者應補入此二十一字。若補入此二十一字則《阿彌陀經》與《大經》之十念必生,《觀經》之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往生,《寶王論》之臨終一念得生,均一味無殊矣。

稱名妙法,以佛果德作我因心,故我因心頓顯果德。蕅益大師謂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一念亦得往生。夏師云:「念佛即是自心現。」古云:「一聲佛號一聲心。」蓋信願稱名時,即是當人妙明真心顯現之時,故其功德微妙難思。蓮池大師謂《觀經》臨終十念得生,因念者頓契理一心故,故必得往生也。至於近世念佛者多,而往生者罕睹,皆以信願有缺故。蕅益大師曰:「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得往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