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大乘妙法蓮華經 信解品第四-7 悟顯法師講述


大乘妙法蓮華經
信解品第四
第七講

前面講到大迦葉尊者,以喻合法來為我們說明他之前舉窮子的例子。最後說到:「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這是在一百三十二頁末後的地方。這一段很明確地說明,就像百丈懷海禪師說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特別是講心性圓滿,本自圓成。眾生,特別是二乘人,他不了解真如佛性,不知道佛性本來不屬染淨迷悟。因為不了達,妄生希求心。以為:我修個法,能夠把心給恢復到原來的清淨。實際上這是不了解大乘佛法,不了解實相之義。所以,他在這裡講「無心希求」。眾生就是有希求心,這「希求心」是什麼?就是造作。你有希求心、有造作,那真心本性顯現不出來。所謂顯現不出來,就是說你不明了,不能見性。實際上,性德的作用,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它都在作用。但是你若起了取著的心、造作的心、希求心,那你就不能夠見道。所以〈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念到後來,「能所脫落,不起造作」;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不向外取法。「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打成一片,這叫「不假方便」。所以《觀經》講:「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它教你觀無量壽佛身,同時呢,你見佛身,即是見佛心。我們前幾天講到,《華嚴經》上說的:「應知眾生心念。念念中有諸佛成正覺。」為什麼?諸佛成正覺,不離此心故,不離此心而能成正覺。所以,眾生的心,原原本本就是佛心。這我們淨土宗《觀經》上講的:「諸佛如來。法界藏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之中。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在在處處都是指示我們明心見性,不向外求,只要你能迴光返照。所以「念佛」念的是自心之佛,念阿彌陀佛還是念自性佛;原原本本,徹徹底底,沒有向外求過。所以說眾生心想佛時,是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啊!
前面講諸佛如來,法界藏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之中啊!為什麼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跟《華嚴經》講得一模一樣啊!應知這眾生心中,念念有諸佛成正覺啊,念念有諸佛如來成就無上佛道,為什麼?因為這是本覺。所以說眾生即佛,迦葉尊者這裡講的:「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無心希求,本自圓成啊!這其中有兩層道理,一個呢是末後禪宗講的「向上一著」,用功用到最後了,能所脫落,無心希求;一個呢是你剛開始學佛的時候,能夠了達心性,這是解悟,後面是證悟。解悟的時候知道此心本自清淨,但是還是要假修成,藉由修行磨除你的煩惱習氣,而後證入以後,那你才真正了達。所以,就像《起信論》講的:「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粗穢之垢。若人唯念寶性。不以種種磨治。終不得淨。」就像摩尼珠一樣,它這外面沾了汙染了,摩尼珠就代表我們的心受無明的汙染蓋覆住了。如果你只知道這個摩尼珠它是寶,你不把它給洗乾淨了,給擦乾淨了,那它終究還是汙染。眾生的心性亦復如是,被這個無明、被貪瞋癡給蓋覆住了。所以需要藉由佛法的熏習,而後能夠清淨。清淨的時候,只是恢復本來面目而已,恢復本來的樣貌,並不是又跑出一個心來,並不是又多了一個摩尼珠。就像天空,你眼睛出問題了,你看到有兩個月亮,這《楞嚴經》講的,捏目妄見二月,你用手去捏著你的眼睛,看到天空有兩個月亮,實際上正在這兩個的當下,正在能所不相融的當下,原是一體。只要你把你的手放開,不要捏著,這捏目的動作就像取著諸法一樣;把手放開,它就恢復正常,天空仍舊是原來的月亮。所以此心如是,所以說我們眾生與諸佛同一體性啊!《華嚴一乘十玄門》講的「秘密隱顯俱成門」。什麼叫「秘密隱顯俱成門」?隱跟顯同時,就像這個初八、初九的這個時候的月亮,一半顯現出來,一半是隱藏的。諸佛如來明心見性就像顯現的月亮,另外的一半就像眾生,他迷失了。所以,眾生跟諸佛同一體性,就像月亮,這個半月,顯現的半月跟另外的半月,是同一個月體,真如自性亦復如是啊。所以,在五道當中,它是隱而不現;在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的境界,它是顯而不隱。但是無論隱,無論顯,是同一體性。所以說:「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是說它同體,而且同時顯現,所以叫「秘密隱顯俱成門」。為什麼叫秘密?因為難知,故名秘密。難知啊!隱顯同時,隱顯俱成,這同一體性。正顯的時候不妨正隱,正隱的時候不妨正顯,所以也可以稱為秘密。你說眾生佛性不起作用了嗎?它正在起作用,但是眾生不知,所以隱顯一際。如來的佛性起作用了嗎?如來的眾生性也同時起作用,這個當中沒有所謂染淨的問題。在如來分上,眾生是佛心內的眾生,這叫隱顯同時,這道理比較深啊。所以大迦葉尊者這裡講,眾生就是有心希求,所以隱而不顯啊,很清楚啊。他這裡講,就是有心希求啊!實際上呢,心性無染,本自圓成。所以他說:「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從前就是有心,有心呢,有所住著,住著二乘,住著人天乘,所以不能前進。就像你上樓梯,你踩著第一階,你不願意往上走,不願意往前走,那就沒有辦法。為什麼?有所住著。所以,這裡講的「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什麼叫佛子所應得?這裡它有它的密意,就是直接給你開示眾生的心性。眾生的心性,眾生即佛,所以說「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什麼叫佛子所應得?就是要明心見性。而此心呢,你現在就在用,現在即是,所以叫當下即是,說「眾生即如」。這個都是大乘經典裡面講的,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為什麼?因為煩惱性空,當下原原本本的就是涅槃,就是菩提啊!所以說「佛子所應得」,你學佛你要得到個什麼?得到個明心見性,得到個識了本心。它這個就是講的,「佛子所應得」就是講你本所得,本來就有,不從外得,所以說「皆已得之」。這裡你要能夠轉得過來,這「所應得者」,不從外得,是本來就有。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就是得到了「佛子所應得者」。所以這最後一句,至關重要。下面是迦葉尊者說的重頌,這是很好的一個教學方式。我們講座也隨順這經典講經的方式,到最後一天來講這偈頌。這除了是幫助這幾天都有來參加講座的人能夠把前面聽到的做整理,還可以再重新熏習一次。還有一個:讓前幾天沒有因緣來參加的人可以從頭到尾大概地聽聞一遍。所以這有雙重利益,幫助有來聽,沒有間斷的人能夠再深入地熏習,再做一次整理;幫助沒有來聽的人,可以從頭到尾聽過一遍,所以相當地圓滿。

下面看到:
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踴躍。得未曾有。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這是大迦葉尊者重宣之前所說的。以偈頌的方式,讓與會的大眾再重新熏習,也讓這個後來的人能夠從頭到尾再聽一次,還有方便大家受持。所以他說:「我等今日。聞佛音教。」聽聞佛的音聲,教導。「歡喜踴躍。得未曾有。」心地歡喜,踴躍不已,得未曾有。他說:「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把心性比喻作寶聚,就像如意珠一樣,能生一切寶,能聚一切珍寶,所以說:「無上寶聚。不求自得。」之前從來沒有說過這聲聞可以作佛,他今天非常歡喜,才知道說原來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不求自得」。不必向外馳求,原來自己本來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修行不假他求;祖師講的,但離妄緣即可。妄緣是什麼?妄想攀緣啊。所以說:「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下面看:
譬如童子。幼稚無識。捨父逃逝。遠到他土。周流諸國。五十餘年。


就像一個小孩,幼稚,沒有成熟的思惟,所以說「幼稚無識」。那麼從小就逃離他的父親,所以「捨父逃逝」。「遠到他土。」到其他的國家去。那麼,因為逃離父親,所以「周流諸國。五十餘年。」在其他的國家流浪。流浪了多久?流浪五十餘年。那麼,這五十餘年,就像眾生輾轉五道一樣。「幼稚無識」就是背覺合塵。


下面看到:
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頓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娛。其家巨富。多諸金銀。硨磲瑪瑙。真珠琉璃。象馬牛羊。輦輿車乘。田業僮僕。人民眾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人。無處不有。千萬億眾。圍繞恭敬。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諸緣故。往來者眾。豪富如是。有大力勢。


這個窮子啊,他的父親非常地擔心他,因為小孩子離家出走了,「其父憂念。四方推求。」到處找,找到後來非常疲憊,就在一個城池安住下來。「造立舍宅」,在那裡生活,以「五欲自娛。」「其家巨富。多諸金銀。」他家非常地有錢,不是一般的有錢,是超級有錢,所以稱為巨富。「多諸金銀。硨磲瑪瑙。真珠琉璃。」這個都是寶物、寶石。那麼家裡面呢,有「象馬牛羊」,出門有「輦輿車乘」這「輦輿」就是多人抬的轎子,所以稱為「輦輿」。你看這個古代皇帝上朝他是坐輦輿。一般在清朝,它這個轎子,王公大臣,這個是八個人抬的大轎;皇帝一定是多人抬的,所以多人抬的轎子稱為輦輿,輦輿車乘。那麼,其家田業僮僕。人民眾多」。不光有錢,而且呢,家裡有很多的僕人,而且呢,他還有人民,就有點像一個從前資本家那個樣子,像一個小國王。那麼,「出入息利。乃遍他國。」不光在自己的國家有錢,而且呢,也到國外去做投資,所以說「出入息利。乃遍他國。」他們家還有很多的「商估賈人。無處不有」。都是幫他們家在賺錢做生意的。那麼這個「千萬億眾。圍繞恭敬」。因為在那個地方有錢、有身分、有地位,大家都懂得來尊重他,到這裡來求利,那麼這個人,相信做人也相當地好。這裡這是舉個比喻,所以「千萬億眾。圍繞恭敬。」「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當地的國王也非常地愛重他,包括「群臣豪族。皆共宗重。」國王以及大臣,還有這些皇室宗親都非常尊重他。「以諸緣故。往來者重。」因為這樣種種的因緣,所以他家非常地巨大,往來的人非常地多;或是說跟他的人脈非常地廣,跟他往來的人非常地多。「豪富如是。有大力勢。」這長者就像諸佛如來一樣,具有種種的功德,具有無邊的功德;然後能分身無數,能夠利益眾生。所利益的眾生能化功歸己,那麼同時嚴飾佛身,嚴飾法身。所以這裡講的,包括這個「出入息利」等等的,之前都已經詳細地作過說明,你們可以看前面的表法。


下面看: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死時將至。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


但是這個長者年紀大了,心裡就想著他的兒子當初離家了、逃走了,那「夙夜惟念」,晝夜思念他的小孩,也同時想到自己可能將要臨終了。這個「癡子捨我」,這小孩沒有智慧,所以稱為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之何。」他的家業這麼大,那應該要有誰來承接呢?所以說「當如之何」,應當怎麼辦。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饑餓羸瘦。體生瘡癬。漸次經歷。到父住城。


在父親擔心的同時,他的這個小孩也在外面求索衣食,受到人家的傭賃,就是受僱於人。「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到有些地方去,有時候有飯吃,有時候沒有飯吃;有時候有賺到錢,有時候沒有賺到錢。其實日子過得不好。「饑餓羸瘦。」這羸瘦就是瘦弱;而且「體生瘡癬」,就是身體長瘡,皮膚潰爛。「漸次經歷。到父住城。」漸次來到他父親所住的這個城池。
下面看到:
傭賃展轉。遂至父舍。爾時長者。於其門內。施大寶帳。處師子座。眷屬圍繞。諸人侍衛。或有計算。金銀寶物。出內財產。注記券疏。窮子見父。豪貴尊嚴。謂是國王。若國王等。驚怖自怪。何故至此。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見逼迫。強驅使作。思惟是已。 馳走而去。借問貧里。欲往傭作。


那麼,這個時候他的小孩,因為常常受僱於人,逐漸輾轉來到他這個生父的家裡,「遂至父舍。」,長者「於其門內」,坐的地方有大寶帳;處師子座上,坐在這個很豪華的這座椅,上面附有寶帳。「眷屬圍繞」。那他的旁邊有很多的眷屬以及貼身的侍衛,諸人、侍從、侍衛,服侍他的、保護他的都有。在這家裡面,「或有計算。金銀寶物。出內財產。注記券疏。」就有幫他算錢的、算帳的。這個窮子見到他的父親「豪貴尊嚴」,以為是國王,因為他從小就捨父逃逝,也不知道他父親長什麼樣子,以為是國王,或是國王等,或是大概是與國王相當的,或是國王的親戚等等的。所以「驚怖自怪。何故至此。」自己感到非常恐怖,為什麼會跑來這種地方。那「覆自念言」,自己心裡面想,「我若久住。或見逼迫。強驅使作。」如果在這裡待久了,萬一他逼迫我,「強驅使作」做我不願意做的事情,那我豈不完蛋啦!所以「思惟是已。馳走而去。借問貧里。欲往傭作。」就到一些他覺得比較沒有壓力這麼大的地方,或是到一些生活比較困苦的地方;這貧里,實際上就是像現在的這個貧民窟一樣,所以「欲往傭作」。


再看:
長者是時。在師子座。遙見其子。默而識之。


這個長者,坐在這個座位上見到他的小孩,那麼「默而識之」,心裡面知道。這個在前面講過,長者坐在師子座上,就像如來處師子座「遙見其子」,為什麼叫遙見其子呢?因為這「遙」就是譬喻說,眾生以及二乘,距離如來的果位非常地遙遠,但是如來知道眾生有佛性,所以「默而識之」心裡知道。


下面看到:
即敕使者。追捉將來。窮子驚喚。迷悶躄地。是人執我。必當見殺。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這長者看到自己的小孩,一看他就認出來了,很歡喜,馬上派遣這個使者把他找過來。
這窮子因為在外頭流浪,貧窮孤露,所以有這種自卑感等等的。他想到你這麼樣豪富,你這樣抓我,我這一次大概是死定了,所以說「窮子驚喚」。「迷悶躄地。」就昏倒。他心中想著「是人執我。必當見殺。」我必當被他殺掉,這見可以當「被」,必當見殺,他想說這一次一定會被殺掉的。「何用衣食。」還想說我來這裡掙點錢或是有口飯吃,那個都想太遠了,現在可能就會被殺掉,所以說「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他的父親知道,這個小孩流浪太久了,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他跟他講的話,他不會聽。「不信是父。」更不能相信他是他親生父親。這裡就像二乘一樣,如來給予一乘佛法,他一下不能接受,想說我這樣學,學了一乘,到時候會不會撲了個空啊?就像現在的,教你念佛、教你萬緣放下,你還要覺得你是不是沒有基礎,要去弄個什麼《弟子規》等等的人天乘,人間佛教等等的。你就像這個窮子一樣,教你要放下,你還覺得不願意放;你還覺得說這個大乘佛法會不會害到你,害你家庭不幸福,就像這個窮子一樣。所以,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知道眾生,佛知道眾生愚癡狹劣,跟他講一乘他不會信,更不知道眾生跟如來是同一佛性、同一體性,所以說「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下面看:
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云當相雇。除諸糞穢。倍與汝價。窮子聞之。歡喜隨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


這時候長者就設方便,「即以方便。更遣餘人。」就在他的這個公司企業當中,在這有這麼多人,找幾個眇目矬陋;眇目就是眼睛小,矬就是矮,陋就長得醜,所以叫「眇目矬陋」,看起來「無威德者」,看起來其貌不揚的,去靠近他的小孩。而且告訴他們「汝可語之。云當相雇。」就是要雇他,雇他什麼?雇他來除糞。而且會多給你一點錢,所以說「倍與汝價」。所以「窮子聞之。歡喜隨來。」原來不是要殺我,是要叫我來除糞,他很高興;還要多給錢,那更高興,所以「為除糞穢。淨諸房舍。」那這個「眇目矬陋。無威德者。」在佛門就代表二乘的四諦跟十二因緣。長者他們家有非常多的人,他找兩個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那在佛門就代表二乘的四諦跟十二因緣,所以如同這個眇目矬陋,無威德者這兩個,兩個人。而且告訴他「汝可語之。云當相雇。」就告訴他要雇汝來除糞;就像佛跟這二乘講,有生老病死,你要把它消除,而後證得了涅槃等等的。「倍與汝價。」為什麼叫倍與汝價呢?就像這二乘,證初果、二果、三果,一果算是一價,總共加四次的價,就像加價四次一樣,加薪四次這樣的意思。那麼「窮子聞之。歡喜隨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這二乘人聽了很高興,能證阿羅漢果,能出三界,所以他願意修行。


下面:
長者於牖。常見其子。念子愚劣。樂為鄙事。於是長者。著弊垢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方便附近。語令勤作。既益汝價。並塗足油。飲食充足。薦席厚暖。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子。


這時候這個長者在窗戶邊上常看到他的小孩,他憫念自己的這個小孩愚劣,「樂為鄙事。」去除糞,做一些這種這個比較辛苦的事情。於是長者為了要再接近這個小孩,所以「著弊垢衣」,破弊的衣服、有汙垢的衣服,而且跟他一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到這個窮子居住的地方,以「方便附近」方便靠近他。而且告誡他「語令勤作」,你要好好做,我再多給你加錢。「並塗足油。」還給他一些保養品,這足油就是保養品,擦了足油可以抗寒、可以涉水,這皮膚不會受傷,就是現在的保養品。而且給他充足的飲食,讓他睡可以保暖的席子,給他三餐溫飽。「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子。」這長者就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常看到眾生愚癡狹劣,樂為鄙事;喜歡學二乘、人天,所以示現劣應身來這裡為眾生說法。所以就像這裡長者「著弊垢衣」,這弊垢的衣服,那跟著他的這個小孩一起來除糞,就像世尊捨勝應身現劣應身;現這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劣應,來這裡示現成佛,來教這些眾生。剛開始教二乘,說你們要好好修,要知道無常,不要放逸,那麼能夠這樣勤修,必定能夠證果。他同時在教化的時候又跟二乘講,你們就是佛子,就是這樣慢慢地來教化這些眾生。


下面看:
長者有智。漸令入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示其金銀。珠玻璃。諸物出入。皆使令知。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


這長者他有智慧,慢慢地帶他,這樣經過二十年,讓他在家裡做事情,所以叫「執作家事」。而且同時告訴他,這金銀真珠玻璃,哪個東西在哪裡,「皆使令知。」那麼,但是這個窮子還是志意狹劣。「猶處門外。」還是覺得跟這個長者還是有隔閡的,所以說「猶處門外。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這想到說他只是替人家辦事的,
他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擁有這些東西。就像這個佛為二乘人說般若,跟他講這個般若,講諸佛與眾生同一法性,這樣慢慢跟他講,但是二乘人雖然懂,雖然會講,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能跟佛一樣,也沒有想過自己本性就具有如來的無量知見、諸波羅蜜,所以同樣的意思。


那下面看:
父知子心。漸已曠大。欲與財物。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於此大眾。說是我子。捨我他行。經五十歲。自見子來。已二十年。昔於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來至此。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以付之。恣其所用。


這個長者知道他這個小孩慢慢已經成熟了,所以說「父知子心。漸已曠大。」想要把財物全部讓他繼承,所以「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於此大眾。說是我子。」跟大家講說他其實有一個小孩,只是當初走丟了,捨我他行,經歷五十歲。那麼自從相會以後,已經二十年,「自見子來。已二十年。」「昔於某城。而失是子。」是在哪一個城池,在哪一個城市裡面,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來至此。」他到處找到處找,那麼沒想到不期而遇。同時告訴大眾,「凡我所有。舍宅人民。」長者他的財富以及他的人民,乃至幫他做事的這些人;他說都由這個小孩來繼承。這個就像世尊要滅度前說《法華》,那麼二乘之人他的心漸已通泰,漸漸地能發大乘心,所以叫漸已曠大。欲與財物,這財物就是一乘佛法。所以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就像前面放光,在〈序品〉當中放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乃至釋迦如來分身無數,皆悉雲集這個《法華經》的這個法會。所以你看我們升座講經唱這個「爐香讚」,我們不是唱香雲蓋,我們是唱雲來集。那麼,這裡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就代表法華會上諸佛如來都來參加。同時告訴這些二乘人他們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本來就是法王真子,應當紹隆家業。並且說之前眾生是怎麼迷惑的,在哪邊迷惑的,都告訴這些二乘人,使他悟自本心,能夠明心見性,能夠圓滿成佛。


下面看:
子念昔貧。志意下劣。今於父所。大獲珍寶。並及舍宅。一切財物。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這個窮子想到他從前貧窮,而且志意下劣,沒有想說要改善,所以志意下劣。「今於父所。大獲珍寶。」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有像今天的財富,今天他跟他父親相認,所以大獲珍寶。以及這些舍宅,乃至舍宅中一切的財物,所以「甚大歡喜。得未曾有。」就像這個大迦葉尊者得佛授記,自己知道將來必定作佛,就像舍利弗、目犍連以及五百弟子,所以大家都甚大歡喜,得未曾有。


下面看:
佛亦如是。知我樂小。
釋迦牟尼佛亦復如是,這裡就是以喻合法。知道眾生沒有上進心,喜歡人天乘、喜歡小乘,特別是講喜歡小乘所以說知我樂小。佛有智慧,能善知眾生根器,包括過去生、無量劫的他都知道,所以他善說法,善能觀機,所以說知我樂小。那麼,


下面看:
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成就小乘。聲聞弟子。


這個一句話就給你講出來,為什麼會有小乘?因為這些人根器不夠,根器不夠你一下跟他講眾生心即佛,他聽不懂,他還會毀謗,會毀謗釋迦牟尼佛。謗佛必然墮落,前面所謂的「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你毀謗正法,墮三惡道。所以跟他講二乘,跟他講小乘法。所以說「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得諸無漏。」佛為他們印證,你們證的是阿羅漢,你們成就的是小乘聲聞弟子,但是這個不究竟,大迦葉尊者也知道這不究竟。所以我們昨天就講了,你說這個大乘從二乘來,從你上座部來,上座部的大迦葉尊者,這是祖師,他是發起人啊。會有上座部,是因為有大迦葉,為什麼叫上座部?因為大迦葉是比丘僧、當初的這些比丘僧的上座,他的出家最久,所以稱為上座部。那連上座部的祖師都講這個二乘不究竟,二乘法不究竟,為什麼?因為迦葉尊者在法華會上聽到,所以他回心轉意來學習一乘!那你就要知道,二乘尚且不究竟,何況你現在貪愛的,你的事業、你的家庭等等的,這些更不究竟,更是沒有用。連二乘尚且不究竟,人天怎麼會究竟。所以愚癡的人他會覺得我把世間事做好了,我就成就了,這種都是妄想啊!還在那裡想著到底是佛法重要還是我家庭重要,你有這個想念就已經錯了。我告訴你,就是佛法重要,世間法不重要。你不要想說你的小孩這個年紀以讀書為主,你想錯了,你要度他來學佛,以學佛為主,這世間都是夢幻泡影。你跟你這小孩有這個緣,你要度他來學佛;跟你周遭的人有緣,你要度他來學佛,讓他知道這世間不究竟。所以在經典上講的,要讓眾生知三界苦,「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這個才是真實義啊!所以你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不是只有文字解,在行持上、在事相上,你要轉得過來。你如果轉不過來,你佛是白學的,學佛還是這樣世間意,這樣沒有用。佛菩薩給你的保佑,不是像那些外道、天神一樣。佛菩薩給你的保佑,是讓你能夠轉煩惱,能夠消除根本的業,而不是隨順你的欲望、欲求、欲想,那個是讓你墮落的。佛菩薩給眾生的保佑就是說法。如來的經藏現在在這個世間,擺在你眼前,你不讀,你在那裡磕頭、求佛,你想說佛菩薩給你保佑,你這個叫捨本逐末,本末倒置。所以看到這裡你就知道,這二乘的人他是不究竟的,所以迦葉尊者在這裡他才迴小向大。所以為什麼說不究竟?因為一下跟你講你是佛,你不能信。所以反過來,你自己對於大乘佛法有希求心,一定可以信入,一定可以成就,沒有問題的,沒有絲毫的問題。就是怕你不願意轉,你無心希求。你有心希求,有這個願心,什麼業障都能轉,什麼業障都可以消掉,就怕你沒有心。所以為什麼有人他不敢受戒,受菩薩戒。他想到哎呀這菩薩戒,萬一犯了不通懺悔,那個是小乘的人才不通懺悔。為什麼說犯殺戒不通懺悔?因為懺悔沒有用,事相上這個眾生已經斷命了,所以說不通懺悔,你懺悔沒有用啊。你偷人家東西為什麼不通懺悔,因為你把人家東西偷走了,讓人家蒙受損失,人家損失已經現前了,所以說懺悔沒有用。大乘佛法不一樣,一切的罪業都能消、都能懺,而且這個無作戒體不失不壞,所以你不要聽到這不通懺悔這幾個字,它是講你後悔沒用,是叫你不要犯,不是說你誤犯了,這懺悔沒用,這懺悔沒用這個業就消不了,那就變叫做定業。如果業真的是定的話,真的是定業的話,那眾生就不會成佛,所以大乘能消定業,二乘沒有辦法。所以你看這個地藏菩薩,有一首陀羅尼,叫滅定業真言,就能滅定業;還有你念阿彌陀佛就能滅定業,你無始罪障一時消盡了。所以這個大乘佛法殊勝,念佛可以消滅定業,消滅根本業,根本的無明它都能破啊!這個小乘它沒有辦法,沒有辦法消滅定業。所以只是你沒有心學而已,不會是佛菩薩不加持。在末法聽聞大乘佛法、聽聞一乘了義,乃至能聽的、能說的,都是佛力加持,這是經典上有依據的,都是佛力加持。就怕你沒有心在聽、沒有心在轉,沒有心在轉那你聽到的就是事相上的,就是耳邊風,就是小乘。所以你看為什麼有些人聽聞大乘的經、給他講大乘的道理,他還在那裡投機取巧、規避戒律,在那裡想看看怎麼樣子能夠又做世間事又不犯戒,整天就是有這些想頭,為什麼?因為他沒有發心,他沒有發心學佛啊。所以就是在那裡苟且,在那裡耽誤自己的命光,玩弄佛法,這個就是小乘,這個就是人天乘。所以你縱然聽聞大乘,你沒有轉,你只是聽大乘的文字而已--無心希求。就像這個窮子一樣,雖然告訴他這金銀珍寶,但是他無心希求,沒有想過自己也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凡夫亦復如是,聽聞大乘沒有想說自己要轉變,覺得那個只是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道理跟這個現實好像沒有這麼接近,那你這個就是對於佛法無心希求。就像這個窮子一樣,窮露他方,這他方是什麼,就是在佛門外;在他方,什麼叫他方?就是在六道輪迴。所以這道理非常地清楚,因為佛知道眾生不能接受,所以未曾說言,汝等作佛。你現在聽聞大乘你就要發心,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講的一樣,他見五祖弘忍禪師,禪師問他,你來幹什麼的,他說我來作佛的。他來學佛是來作佛啊,又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你要有這樣的大願,要發這樣的大願,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這就菩薩的大願,那你必然得佛力加持,你的業障都能消掉,這個是事實啊。


下面看:
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干言辭。說無上道。諸佛子等。從我聞法。日夜思惟。精勤修習。是時諸佛。即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


所以這大迦葉講,佛要他們二乘人為大菩薩,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干言辭,說大乘佛法。實際上這些大菩薩是來成就他們的,假裝作聽眾,讓這二乘人種大乘的善根。所以變成這個二乘是學生,聽眾是老師,倒過來,來成就他,成就這個大迦葉他們。所以他們剛開始只是會講,也會講般若。所以你看到為什麼現在有些小乘的論典、小乘的經典裡面會有一些大乘的內容,就是有佛有教他們,但是他們的本意並不在於大乘。所以這個你要感謝當初傳法過來的這些祖師,為我們分得一清二楚,為我們作擇法眼,沒有祖師、大德,你根本搞不清楚佛經的義趣,你不知道什麼是大乘、什麼是小乘,亂學一通。不知道如來說法的時節因緣,不知道何者是真正圓頓之法;所以這都是當初佛經傳來我們中國,祖師大德的在翻經、在註解,為後世這些佛弟子開示說明,為我們分判出來,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所以這裡世尊教二乘也熏習大乘佛法,他們為大菩薩說法。「以諸因緣。種種譬喻。」乃至不同的言辭,「若干言辭。說無上道。」「諸佛子等。從我聞法。日夜思惟。」當然,聽眾除了菩薩以外,也有一般的人,日夜思惟,勤修精進。「是時諸佛。即授其記。」佛就為這些用功修行的人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這些人聽聞大迦葉尊者他們講大乘,佛為這些聽眾授記,說你們這樣發心修行,能發無上道心,來世當得作佛,都是菩薩、都是必定成就之人。但是「而不為我。說斯真要。」可是佛從來沒有告訴他們,二乘人可以作佛、可以成就無上佛道,也沒有為他們授菩提記,這是大迦葉講的。所以說實話,他們心裡面會覺得這世尊,是不是不為他們說,是不是有慳吝之心,他們也這樣想。所以前面講的舍利弗尊者,乃至我們這個〈信解品〉這些聲聞才明白不是佛吝法,是他自己墮在這個二乘之位,墮在二乘當中,他沒有發心。既然沒有發心,就不能為他「說斯真要」,說了也不懂,也沒有辦法學。所以講到這裡,就想到我們常勸人家吃素,有些人就會毀謗,說你勸人家吃素,勸人家受戒要吃素,人家就不敢受戒了;或說不能煮葷的,人家就不敢受戒。你要知道,千佛大戒不傳給賊人,不傳給不想學的人。他如果不能受、不能學,那是他沒有道心。不是說我們把戒律講正確了,把道理給你講明白了,這個不是一種過失啊!不是壞人道心,而是這些人本來就沒有道心。就像這個如來為什麼不跟二乘人說一乘法?因為他們還沒有這個心要學,還沒有發心。所以菩薩戒,你要去受,你要按照裡面教的去做,至少要求你要做到,你一定得素食,你不可以去殺生吃肉,這個一定要做。如果你因為這樣退心了,那最好,你不要受,因為你沒有道,我們菩薩戒也不傳給這種人。我告訴你,菩薩戒那是這些祖師大慈大悲,不然,你以為你想受就受,你以為交個報名表你就能受,我告訴你,你還沒有那個根器。你既沒有這根器,你還不趕快發心學,還想說我受了戒,看看能不能怎麼來犯戒,不要受罰、不要挨罵、不要受果報,怎麼來規避這個戒律,來投機取巧,你這個心就是諂偽之心。諂偽之心你怎麼得戒,你只是去那裡浪費時間而已,白磕七天的頭。有沒有得戒?沒有得戒,因為你根本沒想受。在戒場就開始問,回去可不可以煮葷的?回去可不可以殺生呢?你也知道都不能殺,但是你就是沒有想守。所以為什麼佛不跟二乘人說大乘?因為你沒想學。所以我們一講菩薩戒,一開始就有講,不為這些邪見外道者說,不為這些没有想學的人說。你縱然聽了,你也不會得戒。這《法華經》亦復如是,不為這些不想學的人講,同樣的道理。所以說「而不為我。說斯真要。」你沒有想學,當然就聽不到,聽到了也等於沒聽到。


下面看:
如彼窮子。得近其父。雖知諸物。心不希取。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


就像這個窮子一樣,雖然「得近其父」,雖然能夠親近他的父親,雖然知道這家裡有種種的金銀珍寶,但是心不希取,沒有想過自己也能夠生活改善,還是覺得自己就是過那樣的苦日子。「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所以你看這叫能說不能行,不是真修行。只能講,不做,你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同樣的道理,就像這窮子雖然得近其父,這二乘人雖然會講,講佛法,但是沒有想學。就像有些學佛人,嘴巴喊著要求生淨土,但是一點也不想放下,一點也不想轉變。就像那個本願念佛的,「本願山」的,現代的這個本願山。你問他有沒有想要求生淨土?有;你問他有沒有在念佛?沒有。他說我信,我能往生,臨終十念一念就可以了,其他平常該吃肉,吃肉、該喝酒,喝酒、該犯的戒,他統統都敢犯。他說,那個不用,我有阿彌陀佛加持我就可以去了。你看!這個就無心希求。善導大師講,這種本願山,這種修行方式是自誤誤他。本願念佛他搞錯意思了,人家教你臨終十念一念,那是教給無心要求生淨土的人,教他念十聲佛號,雖然這生不能往生,給他種來生、種成佛的因緣。不是教你平常不念佛,臨終念個十聲佛號、發個願,你這樣子就能往生了。所以善導大師舉了一個譬喻,就像你存錢,存到一千塊,你是不是一塊一塊這樣存。念佛想要成佛,你得按部就班地來。所以《彌陀經》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你聽聞阿彌陀佛,你就應當執持名號,一日到七日,乃至盡形壽。因為善導大師講,這後人錯解,所以這本願念佛是行不通的、是錯的,善導大師就是在喝斥這個本願念佛。所以他在《觀經四帖疏》講得很清楚,這些本願念佛的人也不看經,就說我依善導大師;善導和尚就是罵著你,大師就是在罵這種人「投機取巧」,就像嘴巴談說要求生淨土,但是沒有一絲毫希取之意。你說你想求生淨土,那你是不是應該萬緣放下來念佛?是不是應該持戒?你要這樣做才叫「願生」。就像你想要拿博士學位,你是不是要讀書?是不是要做研究?你說沒有,沒關係!我要拿博士學位,我不用研究,反正我有關係,走後門,那你就不是真正的博士,你那學位是買來的。世間法如是,佛法亦復如是啊。因為你又想要這個學位,你又不想努力;就像你想求生淨土,但你又不想念佛,也不想改習氣,抱樁搖櫓,自欺欺人而已。所以那個本願山是自欺欺人,自己騙自己,又騙人家。我們講這個東西,他們聽了很不高興,但是他有沒有想過,他是不高興善導大師教的,我們是依善導大師講的,大師就是在罵這些人。善導和尚一千多年前在唐朝,就是在罵這些人不如法,他沒有指著本願山,那個時候還沒有所謂的本願山。但就是有人錯解,錯錯錯……就傳到日本去了,所以就越錯越離譜了。所以你要說這個「本願念佛」是不是附佛外道?它算是大邪見,它是邪見,那不能成就,比附佛外道還糟糕。附佛外道一下子就看清楚,很簡單,它謗佛、謗祖師,一下就知道啦!講的東西跟佛經完全不同,歷史也講錯了。佛門最怕的就是這種大邪見的,這個的問題比較嚴重。所以你要想到,淨土宗名為「易行道」,所謂的易行不是「放逸行」喔!不是說我不要念佛,我不要持戒,這樣臨終就能夠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臨終起來的是業障,不是佛力。淨土宗是「易行」容易行,比起其他的宗派的容易行,但不是放逸行。你要是聽錯了,你聽到那個本願山講的那個東西,他那個叫放逸行。他那個「逸」不是容易的「易」,他那個叫放逸的「逸」,「逸」行道。放逸!也不念佛,就想說我有相信,相信就能成佛,善導大師說沒那麼簡單。他說念佛在八萬四千行中,只是一個行門而已,,你以為念佛,只做這一樣,其他的你都廢掉,你就能夠成就了嗎?你也不持戒,你也不懂道理,所以大師講,要成佛除了念佛,還要修六度、具足種種萬行才行。所以善導大師不是庸俗之輩,他對於經典是非常地了解。我們看了都非常佩服。表面上這個註解好像沒有這種分科判教,實際上融會貫通了佛門的這個分科判教的精神在裡面,讓大眾更容易懂,這是大師的智慧,大慈大悲。他講經說法都依經教來說,依經典來說。所以你不要像一個俗人一樣,你不要像一個二乘不了義,不能成就的人一樣,不能圓成佛道的人一樣「無心希求」。雖然說佛法,雖然談說淨土,但是沒有想學,沒有想改;只是應付,表面一套、裡面一套,這個不行。所以說這二乘的人是這樣,凡夫那更虛偽,而且還得少為足,還覺得自己用這種錯誤的方式,這樣好像找到方法了,找到了這世界上最投機、最便宜的方法。他把淨土宗看得這麼投機,那是你的過失。淨土宗不投機,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是不得。


下面再看:
我等內滅。自謂為足。唯了此事。更無餘事。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


這個是迦葉尊者講,他說:「我等內滅。自謂為足。」他滅除了見、思二惑,證阿羅漢,他以為他這樣就很夠了。所以你看看,你覺得你現前這樣就很有德、很有修了,你看看你證果了沒有?還沒有證果。阿羅漢自以為足,真的還情有可原,他已經出三界了;你一個凡夫,貪瞋癡一品都沒有斷,你還覺得你這樣子夠了,你這樣子可以算是有在學佛了,你的標準也太低了。所以迦葉尊者講,他講自謂為足,但是「唯了此事。更無餘事。」他只會二乘,其他的不會;他只斷了見思二惑,其他的他都沒斷。「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聽到這菩薩嚴淨國土、教化利益眾生,他都沒有生大乘的心,想要來利益眾生。所以說小乘稱為「焦芽敗種」,真的也是這個樣子沒有錯,沒有發心要利益眾生、要度一切眾生。這也是大迦葉尊者他自己講的,不是我們學大乘的人去抹黑他、毀謗他,都是他自己講的。「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他知道一切諸法皆空,不生不滅、非大非小,無漏無為;有為就有造作、無為就無造作,他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如是思惟,不生喜樂,沒有好樂心,沒有想要希求無上佛道。所以只是口說而已,這個就叫做空談。這大迦葉就在講他自己在空談。當然這些尊者都示現給我們看的,確實是示現來教化眾生,示現作二乘,也是示現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什麼過程呢?來度這些下根之人、小根之人,來告訴他們,你不要像我一樣,你要直接學大乘,不要像我這樣子走這個冤枉路,這樣子太辛苦了。所以他示現這樣的一個過程,告訴你說不要這麼辛苦,直接學。所以他說:「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他雖然知道佛的智慧,但是没有希求心,也没有想要證得,所以說無貪無著。他這貪著不是凡夫的貪著,就是指沒有希求心、沒有想要證得,所以「無復志願」,連一個念頭都沒有,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覺得自己這樣很究竟、很好,這叫「得少為足」。他說:「我等長夜。修習空法。」這二乘的空法。「得脫三界。」他空除他的第六意識。所謂空第六意識,就是讓第六意識不起作用,所緣的就是一片這個寂淨無煩惱的一個境界,所以叫「修習空法」。那麼「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就是講他這一生過後,就不再輪迴了,也就是說他現在就有能力不再輪迴了。所以說「有餘涅槃」,為什麼說有餘?因為有所造作。有所造作則不圓滿,故名「有餘」。因為他有所取證,所以說有餘涅槃。那「佛所教化。得道不虛。」今天佛跟他講這個實話是真實語,所以說他能懂,叫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他今天才知道什麼樣叫做報佛恩,才真正學到佛法。


那麼再看: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永無願樂。導師見捨。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前面講,他聽佛講說二乘,然後修行得道,他覺得他證得二乘就算報佛恩了,就算圓滿了。下面他說:「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但是「而於是法。永無願樂。」雖然說,但是沒有真正想要希求、想要圓成佛道。「導師見捨」,導師就是講世尊,見捨就是看見我捨棄大乘、没有修學大乘。「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剛開始,世尊沒有跟二乘人講,就是慢慢地這樣引導,所以說「初不勸進。說有實利。」說眾生能成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


下面看: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一切財物。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知道這個小孩志意下劣,所以「以方便力」得近其子。而後「柔伏其心」,「然後乃付」與他家一切的財物。「佛亦如是。現希有事。」顯現這個殊勝希有之事。「知樂小者。」知道這些好樂小乘法的這些眾生,或是無希求大乘的這些眾生,以方便力調伏其心,慢慢讓他熏習大乘。而後「乃教大智」,才教給他無上大乘。


下面看:
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世尊我今。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始於今日。得其果報。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於諸世間。天人魔梵。普於其中。應受供養。


大迦葉尊者講,他說「我等今日」非常歡喜,「得未曾有。」「非先所望。」就像這窮子一樣,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繼承家業。他之前也沒有想過,他能夠預佛授記,「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就像這個窮子繼承長者的家產一樣。「世尊我今。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他今天得到了,能夠證得無漏,能夠得清淨眼。二乘人他有法眼。「五眼圓明」他算是他得到法眼,第一個是肉眼,第二個是天眼,第三個是法眼,菩薩是慧眼,佛是佛眼,他得到了這清淨眼。「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常常持佛的淨戒。「始於今日。得其果報。」他長久以來這樣修行,在佛門當中,他終於學到一乘。「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他現在學習到真正的佛法。所以說今得無漏,無上大果,因為這大乘是真正的無漏,不會退轉,真正地帶領著一切眾生,往無上佛道上去前進。所以說「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他今天聽到了一乘了義,而且他還發願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他也要弘揚這個一乘了義,弘揚這一部《法華經》。所以你聽聞了也應當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向這個大迦葉尊者學習。他說:「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才是真正的阿羅漢,才是真正應受人天供養。所以為什麼祖師講,你不學大乘、你不明心,你不堪受供養,依照這個經典上來的。大迦葉尊者到這裡他懂了,他才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應供」。所以你不學大乘,不應受供養。所以為什麼說受菩薩戒要護持大乘,護持大乘的行者、大乘的法師、講說大乘的道場,因為這個才算是真正的福田,要印大乘的經典。所以大迦葉尊者告訴我們,他通達了大乘,他才真正算是真阿羅漢,才算是真正應受供養者。


下面看:
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一切供養。皆不能報。若以頂戴。兩肩荷負。於恆劫。盡心恭敬。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如斯等事。以用供養。於恆沙劫。亦不能報。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神通力。無漏無為。諸法之王。能為下劣。忍於斯事。取相凡夫。隨宜為說。諸佛於法。得最自在。知諸眾生。種種欲樂。及其志力。随所堪任。以無量喻。而為說法。隨諸眾生。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種種籌量。分別知已。於一乘道。隨宜說三。


這是感謝佛恩!「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佛菩薩有大恩德,憐憫眾生、教化眾生、利益眾生,所以說「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他真正是體會到佛恩。所以不讀大乘、不讀一乘了義,你不知道什麼叫報佛恩。就像釋迦牟尼佛他來這裡示現,苦口婆心地勸導,如果不體會如來真實義,你不懂得要護持正法,你不會把佛法擺在第一位,也不會把佛法看作是最重要的,所以你真正了解了,你就會發心來修行,發心來學一乘。所以說「無量億劫。誰能報者」。就算「手足供給」,把手足都砍下來拿來供佛。「頭頂禮敬。一切供養。」一切的金銀珍寶來供養都不能報。「若以頂戴。」把佛頂在頭上。「兩肩荷負。」荷負多久呢?恆沙劫,「於恆沙劫」。「盡心恭敬。」這樣恭敬。「又以美膳。」有好的這些美食。「無量寶衣。及諸卧具。」用這些好的衣服來莊嚴佛像,乃至臥具,來讓佛來休息,用好的衣服來供養佛。「種種湯藥。牛頭栴檀。」這四事供養,乃至用「牛頭栴檀」,最好的水沉香。「及諸珍寶。以起塔廟。」用這個珍寶來蓋塔蓋廟。而且以上好的綾羅綢緞鋪在地上,「如斯等事。以用供養。」縱然經恆沙劫「亦不能報」,為什麼?皆屬有為,所以不能報。你要報佛恩,你用這些世間的金銀珍寶,用這些形式來供養皆不能報,唯有你契入一乘了義才是報佛恩。這些話有密義的,就告訴你說,用這些供養都不能報,那是不是說不要供養了呢?不要供佛了?那你根本就是忘恩負義啊!所以話要會聽。說你盡極地供養,這樣仍舊不能報。但是什麼才能報?是希望你能夠「契入一乘」,這才叫報佛恩。你看我們供佛都要求要用好的、要用新的,你不可以你自己吃過的、用過的拿來供佛、供僧,你是把佛門當作廚餘桶,你這會有罪過。像以前有些不懂的人,他在賣菜,想說我今天菜沒賣完,我就拿到道場去給出家人挑,反正他們可以吃,也說我是拿來供佛的,你這心態就不對了,你是在處理廚餘,不是來供佛的。供佛就是什麼?你還沒開始賣,你先把好的東西都挑出來,拿到道場來供佛,這個才是真正至誠心。還特別挑好的,差的自己用,供養佛菩薩、供養道場,供養這些出家人、如法的出家人,你是這樣恭敬心,用你的能力,你做得到的。所以說:「得新食先供佛。」你拿到新的食物,要先供佛,這是對的,表示心中有佛,感謝佛恩!縱然做到像這裡這樣恭敬,仍舊沒有辦法報佛恩,但是還是要做,重點是你要能夠契入。所以講「於恆沙劫。亦不能報。」在事相上沒有辦法報答,所以在心地上要能契入,才是真正的報佛的恩德。下面講:「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有「大神通力。無漏無為。諸法之王。」讚歎如來的功德高廣,所以說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有大神通力。在一切的聖賢當中,他是至聖,所以說聖中聖,為一切法之王。所謂於法自在,所以稱為法王。但是他「能為下劣」,能為我們這些下劣的眾生,來這裡示現作佛「忍於斯事」。能為「取相凡夫」,著相的凡夫,為他來說一乘了義,能夠為他來方便開三乘「隨宜為說」。「諸佛於法。得最自在。」諸佛於一切法得最自在,所以稱為法王。「知諸眾生。種種欲樂。」知道眾生的根器,以及他們心裡面所想要的。「及其志力。隨所堪任。」以及他的這個志願,他現在能承受什麼樣的法,佛都知道。所以「以無量喻。而為說法。」佛有能力觀機,他善說譬喻為眾生說法。「隨諸眾生。宿世善根。」他知道他宿世過去生的善根,來為他講經說法,來教化他、來開導他。「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知道哪一些眾生根器成熟,哪些眾生根器未熟。「種種籌量。分別知已。」他都知道,都觀察。

所以「於一乘道。隨宜說三。」這大迦葉尊者跟我們講,世尊的用心,他體會得到,世尊所要說的一乘了義,他也悟到了,原來他自己跟佛是同一體性。那麼反觀我們自己在學《法華經》,也應當如是學,如是用心。那麼這一品,我們就講到這裡,下一次接著後面再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