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學佛叢談:病中三議---王驤陸居士 開示



病中三議


(一) 心


心,古往今來,無量眾生,總不識心是何物,更不知自性,又把意識作用,自以為心。不知一顆明珠,光照一切,只見青黃赤白,自以為心,忘了珠子,致意識總在相對中。盡人事是非苦樂成敗,都是懸空造作,由幻想幻成事實,而有六道受諸幻苦,互相競爭,以幻睹為勝,而結果不可收拾,斯使眾生最初之苦因也。故佛要眾生知苦樂法,人人有自心。人人不見,但自心是實相,無相可見,石可見,世人之寶珠,被五光所迷,皆不說自珠,非無珠也。實相無相,何以說實?不知生滅皆幻,不生滅者實,而實亦假名。佛與眾生,相差只這一點。菩薩能實知自心而不如,佛則圓融廣大,故知自心,已可超凡,實知自心,是可見性。至如實知自心時,乃謂徹底見性,與佛不二。雖具凡夫身,不得名謂凡夫。而識見未除,非不凡夫。故下手功夫,必以明心見性為根本。此生雖不能徹了,但因地正,佛中心已具,雖在三界中,必有出頭之一日也。欲見明珠,莫著五色光中,要知自心,莫被心意識瞞,你且放心意識看,左看右看是什麼,但著毫釐是非,轉又不見。經云:若人要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現成寶貝,信手拈來,而不敢取,顧世世為下賤眾生,沉淪苦海,豈不可悲可憫。


(二) 用功不要浮


用功千萬不要浮,要腳踏實地,且要踏地皮三尺。現學佛人,都是浮光掠影,不知於最淺處下手。慈悲喜捨,捨字最難,但不空則不能捨,布施金銀財寶,是下施,布施一切道理,是中施。見境不惑,一道清平,是上施。不落法界量,是最上施。施之無可再施,是真無我。圓明廣大的性光,即在眼前,並無少缺。世上的一切建立,不外三量:一比量,二非量,三現量。其實,實相之中,無量可言,少量即著,故法界性亡矣。法界性,是原來的本位,如水無波,六根才動, 即被雲蔽,如水起波,心光不見,故必須用一番苦功。念念打盡心意識,而心意識又如何能斷,只把人生最主要生死大事放在眼前,如父母看護孩子的病,刻不放鬆,其餘的事就鬆了,方有著力處。及至見性成熟,能所雙忘,母子俱傷。並此法見亦無所著,是名法雲地菩薩,超然一切,圓明廣大,無內外也。捨的功德,不可思議。凡肯捨人,下布施可以少病苦,全生命。中布施,有大丈夫作為。大布施,成佛作祖,當下布施,心空及第。所謂謂彈指圓成百萬門,大丈夫意氣如王,能承當得。金剛經所謂荷擔如來無上菩提,即斯人也。寫至此,你就去參,如何叫成佛,即你答覆一百,亦不對的,還是捨吧。


(三) 灌頂


一、 攝授灌頂,功夫最高,不見性人,不能傳人,無形相,無形狀,以平等大悲為主,自心不空,難以觀對方的機。


二、 結緣灌頂,以當機為第一,難在兩相湊拍,是否我與人信緣相合。隨機引導,或順或逆,但必和顏悅色。總而言之,一切法門以自心空為本位,大悲為方便,心空可以包攝授,大悲可以方便圓融,還當步步小心,勿好高騖遠,不可希望其太大,亦不可輕其愚笨而不接受。聰明人往往修至半途中止,切不可輕許,誤其終生。其餘法門,難以引入,在自己的經驗多,觀機要熟,踏穩步而飛空,巧妙難言之矣。


三、 說法灌頂,隨緣而轉。


四、 授法灌頂,密宗重威儀,隆重一切儀規,供養護法,最要緊一切依本法,不可以他法參加。所以,重莊嚴威儀。


五、 傳法灌頂,先要撮去對方的病,德行如何,福澤如何,年齡如何(必須過三十六歲方可為師)。方言如何,威儀如何,相貌如何,六根不可不全,一一要顧到,考驗其心得,是否不至耽誤他人,還要其虛心接受,打死名心,不受名聞利養,不要有驕慢心。因其地位超出人天師表,不可忽也。又密宗傳法灌頂以人福澤為主,是否能承受,往往中途而病,要時時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