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法藏因地第四)- 4 黃念祖居士註






往詣佛所,頂禮長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讚佛,發廣大願。頌曰:
「詣」者,往也,到也。「所」者,處所也。「頂禮」梵音那謨,此譯歸命,稽首,頂禮,或直曰禮。常云:頂禮佛足。我所貴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之所尊,恭敬彼之所卑,表禮敬之極。「伽他」舊作「偈」。此翻為頌。頌者,讚也,歌也。採用偈頌之意有二:(一)偈文少字之中能攝多義,易解易持。(二)偈音美妙,用之讚詠。法藏比丘到佛前禮佛讚佛,並發以下廣大誓願。現在當來一切眾生,皆依此一乘願海而得度脫。

如來微妙色端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
光明無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聲  有情各各隨類解
又能現一妙色身  普使眾生隨類見


此頌在《漢譯》每句為五字,《魏譯》為四字,唐宋兩譯均為七字(《吳譯》缺此偈)。唐宋兩譯義理文字均較勝。故今會本亦為七言。


本頌首段是讚歎佛德。「微」者,細小也,精妙也。「妙」者,好也,善也,精也。乃讚美之辭,具不可思議、無比之義。佛之報土報身,色相不可思議,稱為妙色。「微妙」者,精妙之極也。「色端嚴」者,色相端正莊嚴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匿」者,藏也,隱也,亡也。「曜」者,明也,照也。首四句義為:如來微妙難思之色相,端正莊嚴。一切世間所有諸物,無有能與等比者。亦即讚佛偈中「十方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之義。佛放無量之光明,普照十方國土,其中日、月、火、珠四者之光焰,悉皆隱蔽不現。「火」者,燈火,火燭兼指一切火光。「珠」者,摩尼也,又作末尼。具足為震跢末尼,譯作珠、寶、離垢、如意。合之可意譯為如意寶珠。有大光明,超諸世品。《會疏》曰:「天下至明,無大於日月。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隱蔽。」


後繼四句,均是《唐譯》願文。讚歎世間自在王佛圓明具德,事事無礙,不可思議之妙用。其義為,世尊演說妙法,能於一音聲之中,普使九法界、六趣、四生種種異類眾生,各各隨其品類根性,而能聞能解佛之所說。世人言語,常因方言問題、知識水平問題而不能解。世尊則妙用無窮,普使一切眾生隨類得解。更為不可思議者,乃於任一音聲,圓具如是無邊不可思議妙用。正顯超情離見之《華嚴》事事無礙境界。《華嚴普賢行願品》曰:「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此偈正與本經「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之文同旨。一聲中有無量聲,無量聲中之一一聲,皆有無邊妙用,能隨眾生之意樂,一一流出無邊之慧辯,使眾生得聞,得解,得度。此即是十玄門中之「主伴圓明具德門」。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故曰圓明具德。今一音之中出無量音,圓說一切法,普度無邊眾,是即「圓明具德」。可見本經實與《華嚴》一味。


上明如來之語密。下曰:「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此二句顯世尊之身密,能現一微妙之色身,普使種種眾生,各各隨其品類,而得見佛。按佛身可別為五:(一)法身,(二)報身,(三)應身,(四)化身,(五)等流身。(一)法身,即自性身,名為毗盧遮那,譯為遍一切處。乃中道理體,離一切相及諸戲論,具無邊真淨功德,乃唯佛與佛之境界。(二)報身,如來名盧舍那,譯為光明遍照,能使初地以上之菩薩感見之。(三)應身,如釋迦文,指八相成道之佛。地前菩薩、二乘、凡夫得感見之。(四)化身,一時化現之佛為化身。(五)等流身,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示現為與人天鬼畜等類同形之身。異類可得見之。今經則佛於一身,現無量種種之身,可使種種眾生,各各得見。同表圓明具德,不可思議境界。


上為讚佛,下為發願。法藏比丘於歎佛功德後,隨即發起廣大誓願,願自作佛,願攝佛土,普利眾生,速成正覺。蓋發廣大願實為至要。如《普賢行願品》曰:「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蓋淨宗以信願行為三資糧。靈峰大師曰:「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清省庵法師曰:「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又曰:「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下段為願求自覺覺他之德。為覺他故,首須覺已;求自覺者,端為覺他。

願我得佛清淨聲  法音普及無邊界
宣揚戒定精進門  通達甚深微妙法
智慧廣大深如海  內心清淨絕塵勞
超過無邊惡趣門  速到菩提究竟岸
無明貪瞋皆永無  惑盡過亡三昧力


首二句乃法藏比丘,願具如佛利他之行德。願得如來清淨之聲。「清淨」者無惡行之過失,離煩惱之垢染曰清淨。願我如佛能宣無過離垢之法音,普及無邊各各之界。「界」者,《大乘義章》曰:「界別(分別、差別)為界,諸法性別,故名為界。」蓋謂界者,以差別為義。事物彼此能持自相,差別而無混,是曰界。俗語中,「各界人士」,此界字亦具上義。由是可知,「普及無邊界」即是遍於一切。第三句「宣揚戒定精進門」,此句是《宋譯》,在《唐譯》為「演說施戒諸法門,忍辱精勤及定慧。」《唐譯》文詳,表宣說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漢譯》亦如之。今《宋譯》較略,蓋以戒定精進三度,含攝其餘。此下「通達甚深微妙法」,此法即十方佛讚,持名念佛,無上甚深之法。法藏比丘願法音如佛,廣宣六度等妙行,欲令眾生通達此甚深微妙之法,心作心是,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皆當成佛度生也。


首四句,求覺他之德,此下六句,求自覺之德。前求法音宣流,此六句,求智慧如海,直至究竟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