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圓滿成就第九) -1 黃念祖居士註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圓滿成就第九)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圓滿成就第九
第九品,名圓滿成就。以上從第四至第八品,皆顯法藏大士因地願行。從本品起則是果德成就。本品內容有三:(一)佛讚法藏因圓果滿。(二)阿難啟問。(三)世尊正答。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
(一)世尊總結前文,盛讚法藏比丘,修普賢菩薩之大行。積累無量無邊種種功德。「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世尊自稱「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今以此語讚因地之法藏,乃讚歎之極也。一切自在,即一切無礙,亦即一切圓成矣。圓滿成就,融通無礙,才曰「自在」。又觀自在菩薩之聖號,寓此深密之玄旨。「自」者,自性也,自心也。觀自在者,了了見性,了了見心也。是即甚深般若。故能照破五蘊,度一切苦厄。亦即「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是則以自在為因,仍以自在為果。因果同時,不可思議。又《會疏》註曰:「今言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成就世自在王佛之果故也。言一切法者,即四十八願之法也。謂莊嚴淨土法,攝取眾生法,莊嚴法身法等也。」意謂法藏四十八願悉皆圓滿,願中所攝一切之法,悉皆圓融無礙,成就世間自在王佛之果覺,故云一切自在。清彭際清居士,於此經文亦有深解。簡錄於下:「法藏以無量心,發無量願,起無量行,無不一一稱真如法界。眾生無量,國土無量。菩薩隨順眾生,經不可說、不可說那由他劫,入不可說、不可說恒河沙佛土,悉以無量行海而嚴淨之。所以者何?以法界本無量故。如是嚴淨無量佛土,度脫無量眾生,而實無佛土可嚴,亦無眾生可度。所以者何?以法界即非法界故。斯則悲智雙融,理事無礙。故能』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上之二說正好互參。
「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此語真是金剛王寶劍,直下斬盡眾生情見。今此經文,與《妙法蓮華經》中「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直是一句。一味一音,等同無異。此非偶合,實因體同。故下引《法華》,以證經義。《法華經》云:「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上明諸佛唯因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出現於世。佛之開示,既是「佛之知見」,故唯有諸佛,乃能如實知之。眾生在情見中,起心動念,皆是妄想分別。故佛雖有種種譬說,但眾生於「佛之知見」如聾如盲不能真實解了。《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此顯思量分別不能解了「圓覺」。南泉云:「說作如如,早變了也。」(說出個如如,其真實義早已變失了也。)故云「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當知此之一件大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法藏果覺,實非語言之所能宣,亦非眾生生滅心、思量分別之所能及。在凡夫分上,語言不能知,無語亦不能知;分別不能知,無分別亦不能知。法藏究竟法身妙果,唯有如如與如如智。故非凡情所能測。
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圓滿」者,圓妙具足也。「成就」者,嘉祥《法華論疏》云:「具足無餘,不可破壞,故云成就。」又《往生論註》曰:「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又《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上《法華》云成就四法,當得法華經。今則法藏大士,所發一切誓願,悉皆圓滿成就。故得「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實」者,真實,亦即實相,真如與法身。「如實安住」即如實而安住於此真實之際。簡言之,即安住於諸法之實相。實相者,正本經之體也。又實相即真如,故「如實」即是「如如」。「如實安住」即《金剛經》之「如如不動」也。又實相即法身,《往生論》曰:「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今經「如實安住」,即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即是入清淨句。此清淨攝二種清淨: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此一法句,攝二種清淨與上說三種莊嚴。故云:「具足莊嚴」。如《往生論註》云:「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毗首羯磨乃天帝名。此天善工藝,巧變化,司建築。)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描繪也)。性者,本義也。能生既淨,所生焉得不淨。故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威德」者,可敬畏曰威。可尊愛名德。《法華嘉祥疏》曰:「畏則為威,愛則為德。又折伏為威。攝受為德。」「廣大」,《探玄記》云:「大以包容為義,廣則體極(本體極圓)用周(妙用周遍)。」又「廣大會」亦為阿彌陀佛名號之一,具廣大會聚之德,故有此名。因十方眾生往生極樂,法會盛大,聖眾無量,全因彌陀盛德之所感。今經曰「廣大」,正顯此德。
「清淨佛土」。經中十一品云,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踰十方」。又《漢譯》中,阿彌陀佛為無量清淨佛,或無量清淨覺。蓋極樂乃如來真心之所現,自性清淨之所成。故無量清淨。又極樂世界即是密嚴世界與華藏世界之異名。《大乘密嚴經》云:大日如來「依於難思定,現於眾妙色。色相無有邊,非餘所能見,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經明大日如來住於難思之妙定,定中現極樂國土與無量壽佛,故知大日即彌陀,密嚴即極樂也。又云:「密嚴淨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又《密嚴法藏疏》云:「密嚴土者即是諸佛他受用土。」又云:「今此密嚴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又《往生論》曰:「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得入蓮華藏世界。」又《金剛頂經》曰:「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藏。」皆表極樂即密嚴、華藏。皆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金剛自性清淨所成。是以「清淨莊嚴,超踰十方」。故云「威德廣大清淨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