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積功累德第八-2) 黃念祖居士註



「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建」,初興也。「立」,終成也。「常」,恒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變」,更也,易也。「建立常然,無衰無變」者,謂一經建立,恒常如是,無有衰弱、減退與變壞等相。《淨影疏》云:「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明土常也。」又《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於此間(娑婆)壞劫,而彼(極樂)無改,相續常然。」憬興師云:「建立常然者,因滿果立,無改異故。無衰無變者,不為三災之所壞故。」(三災者,水、火、風。)
又望西《無量壽經鈔》依善導大師教,於上經語深有發揮。今依其義,以釋經文:據《佛地論》「常」有三種:(一)本性常、(二)不斷常、(三)相續常。又據《三藏法數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謂法身本性常住,無生無滅也。(二)不斷常者,即報身也。謂報身常依法身,無間斷也。(三)相續常者,即應身也。謂應身於十方世界,沒已復現,化無窮盡也。」又《華嚴演義鈔卅四》又「自性,即凝然常」指法身。善導大師《事贊》云:「極樂無為涅槃界。」又云:「無衰無變湛然常。」可見今之經文,所云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無衰變也。
望西設問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甯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復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覺智。無為凝然,則本覺理,始覺究竟,無非本覺。如《釋大衍論》云:『若得始覺,還同本覺。』談能證曰(談到能證之時曰):雖似有始,至所證時,始本不二,本有常住。」望西末後數語,宜著眼。談者,說也。至者,到也。在有說有證之日,雖似有始。當到家時(即至有所證時),言語道斷,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說。
此下復據密部《大乘密嚴經》云:「佛已超過彼,而依密嚴住。極樂莊嚴國,世尊無量壽。」又云:「密嚴淨土,超諸佛國。如無為性,不同微塵。此密嚴中,諸佛菩薩,並餘國土,來此會者,皆如涅槃。」《密嚴經疏》云:「如無為者,密嚴土者,即是諸佛他受用土,於法性土,以悲願力建立故。此淨土如法性土,離無常過。以是故說,如無為性。」又云:「今此密嚴藏,但於清淨如來藏心之所現,故非微塵成。」依上經疏,極樂乃如來妙心之所現,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塵聚集之一合相。微塵者,非指塵埃,乃組成物質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電子為最小。今已發現更有小於電子者,暫名誇克。現科學家亦知誇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窮盡(自一九八○年後,科學家發現微中子,它在空間所占之區域,只等於一個電子一百億分之一。彼等彌漫於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億公里厚之鋁板或鋼板,如穿薄霧。)。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塵之義。今經謂:極樂與密嚴,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舉體是如來妙心,是當人自性。故不生不滅,無衰無變,凝然常住,「如無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