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顯法師開示
何謂觀照
大家常常聽到「觀照」這個佛學名詞,但是,能夠了解它意思的人不多。「觀」就是觀察,「照」就是「照見」,要有正知正見才能夠觀察,正知正見就是對於「諸法實相」能夠明白,知道一切眾生身中都具有如來藏不生滅心,這是學人能起觀照的第一個要素。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都一樣,淨宗法門也不例外。要先明白這念心,從來不生不滅,沒有變異,不可破壞,所以叫做真如。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學人在境界上才能夠起觀,才能夠修行,一旦觀察,你馬上就能夠知道這世間是虛妄的,一切法確實如同《金剛經》上所講:「如夢幻泡影」,夢中的境界沒有一絲毫可得。如同影像,有即非有,都不是真實的。所以,正在作用的當下,無論是起煩惱或是起歡喜心,正在心生分別的時候,當下這一念心是空的,你能夠這樣用心那就叫「觀」。
「照」就是心對境的時候,如同鏡子一樣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是胡來胡現,漢來漢現。對所有一切人事物,都看得透,看得破,而且心不會隨境界轉,也就是在用心的時候,心就像鏡子一樣,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一般人之所以會心隨境轉,就是因為遇到境界,就開始留影於心,把境界存在心裡面,無論過去的事情、現在的事情、未來的事情,都在這裡思量、計畫、打妄想生煩惱,得到了就生歡喜心,失去了就生起憂惱心,總是墮在兩邊不能自在!沒有用心像鏡子一樣,所以心是混濁的,沒有照的功能,也可以說是失去照的功能。他看一樣,就著一樣,遇到一樣,就在意一樣,所以處處生起障礙,處處生起染著,把本有的般若智慧都給蒙蔽住了。
觀照能開啟眾生的本有智慧,觀照是因,開智慧是果。所以觀照在每個法門裡都是相當重要的。在淨宗,念佛其實就是一種觀照,你在修觀的時候,剛開始藉由道場給你行個方便。在道場念佛、打坐,沒有外緣的干擾,在念佛的時候,一定要一心一意的專注,不要一支香念下來,半支香打妄想,其實一支香念下來,要不打妄想非常的容易,沒有那麼困難,只要全副的精神投注在佛號上,這妄想不用刻意除它,不用去壓制它,由於你心念專注的關係,它自然就消滅。先做到專念,專了之後,念到後來,妄想也不起,心也空了,最後佛號也放捨了(自然停,不是故意不念),此時,這念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的,就是你的真如本性!這個時候就不用刻意念佛了,很多同修在這時,不曉得迴光返照,其實這不隨前念,不隨後念,這一念心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你佛號或煩惱未起,這念就是。也就是你前念已斷,後念未起的時候,這在經典上叫做第一念,若在此時能識得,那叫做見性,這是觀照的方便。進而要在境界當中歷事練心,出了道場,地鐘停止了,你還是要保持如如,還是要能夠守得住。剛開始見到本心後要守,所謂「守本真心。常住不滅。」也就是禪宗所謂的「保任」,要先保,保得住,一段時間之後才能任運隨緣,不是一見性就自以為完事了,就自大,瞧不起天下人,那就走錯路,古德有句話:「山林水邊長養聖胎」,在這裡千萬別迷失。所以學人第一步下手處就非常重要。絕不能夠自己心都沒安住下來,就想要接觸境緣胡作非為,認為遇到境界,習氣起來是正在起妙用,這起的是煩惱,是自己心著在境界上,而不自覺!
有些同修念佛,用功念到後來佛號也不起,煩惱也不生了,可是在這時候,卻不能迴光返照,很可惜,其實這時候只要一念返照,就能夠明心見性。很多修學淨土宗的法師,不曉得這一層道理,他教學人還繼續念,實際上講「繼續念」就是指錯路。所謂真如佛性,其實就是人人日用平常當中在起作用的,有時候第一念會現前,只是多數人不能識得,這要有真正見性的人,才能夠為你指出。一般淨宗的指導法師,只教導大眾繼續念,一直念下去,看似沒錯,但是這樣子的做法,就把學人的悟門給堵住了,把見性成佛的機緣當下失掉,因為念佛是為了解決雜念、妄想問題,那當雜念不起之時,佛號他也就不用再提起了,再提起那就是病。所以念佛念到佛號跟煩惱皆不起的時候,現前這一念心,就是真如、就是佛性,所以要見性沒有這麼困難。這些境界每個人在念佛當中,或多或少都有,只是你不識得。剛開始你也許只體會到一點點,但煩惱會隨著你持續念佛、修行變得越來越淡,越來越弱,直到後來完全不起作用,確實風平浪靜,那這時候你就得自在了。
用功的時候叫「觀」。「照」就是剛講的,要任運隨緣。「任運隨緣」就是做一切事情的時候,不要起高下心,起得失心,起好惡心,這一切心都不再起。遇事該怎麼用心,就怎麼用心,只是在當中不要生煩惱,不生能所,不生對待,無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俱離,就叫「照」,當下心就有照的功能,觀照的道理就是如此,這就是淨宗講的「觀照」。初步要做到的就是先「專念」,不要一下子就想到後面:「我要照,我要來作用」,功夫還不到,你那個作用叫做打妄想,叫做生煩惱。你以為你是在照用,但你的心從來沒有離開過煩惱,所以實際上你是在心隨境轉。這一點要注意,不然就會像佛在經上講:「未得謂得」,是說你沒有這層功夫,還誤認為自己有這樣的境界,那一旦無常到來,生死現前的時候,你就完全做不了主了。所以修行功夫一定要從基礎開始打,沒有辦法一下子頓超。道理是可以頓悟的,可是事相上的煩惱習氣,要先降伏,才能有得力的一天。「觀照」的道理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