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悟顯法師講述 菩薩戒正說一




悟顯法師講述

菩薩戒正說一

在講經前先講玄義。
《梵網經》是盧舍那佛的心髓,也是一切眾生的本源。眾生如果明白心地戒品,這一生成佛決定有望。但菩薩大戒是寶中之寶,絕不向外道惡人以及賊人所說,如有此類人,不在攝受範圍之內,其餘一切眾生皆可聽受。

玄義:用十門開啟,來解釋《梵網經》。

教所起因:
第一個義趣,「教所起因」:「法爾應行故。滅障顯性故。成圓滿佛果故。」

佛為什麼要說這部《梵網經》?無外乎這是眾生本來面目、眾生本來的行為,沒有原因,所以稱為「法爾」。就是眾生清淨心顯露出來的行持,所以叫「法爾應行故。滅障顯性故。」但是眾生不了真如本性,被五陰所蓋覆,妄生能所,所以盧舍那佛化身千百億釋迦,為南閻浮提眾生、為蓮花臺藏世界一切眾生宣講菩薩心地戒,希望眾生因言得義,能滅障顯性,把無始以來的宿障,全部消滅。

所以重點在於明心、了解心地,如果不了心地戒品便不名得戒,縱然持十重四十八輕亦名毀戒,為什麼?以忘失戒體故。所謂「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縱然事相上十重四十八輕持得再圓滿也是破戒。

所以《梵網經》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我們的真心本性,也就是律宗所說的「無作戒體」。

「無作戒體」就是真如佛性,人人本具,各各本有,從此運心修行,名為法爾、名為滅障顯性、名為圓成佛道。

依性起修方能圓滿成佛,所以達摩祖師講:若不見性,持戒、修善、因果等法,皆是外道法。如果不能明心見性,不明白無作戒體,持戒只是生天而已。

基本上,現在戒場沒有說、戒師沒有傳,雖然本具,可是要因師得,他卻沒有傳,甚至他也沒有得「無作戒體」。

謂「得」不是新得,是返照開悟。所以末世學律者,只持戒相不明本性,雖然大戒不犯,但僅是事相不犯,未達理性,所以多半執為小乘,甚至只在事相上打轉,因此廢了道心,不能用功精進,不能明心見性。
這都是因為不明白盧舍那佛為什麼要說菩薩戒。佛說菩薩戒不為別的,就是讓你開明本心而已。所以元照靈芝律師說,就是眾生不了達心性,所以才為其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比丘二百五十、比丘尼三百八十四乃至五戒十善……等。寂光律師也這麼說。

大家都知道寶華山見月讀體律師,但是很少人知道寂光律師,寂光律師就是寶華山的開山祖師,他是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再來,一生提倡念佛、提倡梵網菩薩戒,他是真正得戒的大和尚,所以他能中興律宗。

反觀現在,幾乎沒有律宗,律宗的戒師幾乎沒有得戒,所謂「得戒」不是只有觀想個妙善戒法,灌到頭頂裡去,那是事相觀。要得戒先須明心,若不明心不名得戒。「縱有功行。亦成虛設。以不順佛性故。」所做所為皆是起心動念,執相住有,起分別之法執,墮愛憎之情見。明明是藥,卻因藥得病;明明是諸佛大戒,卻變成人天小善。現在,大家都把菩薩戒解成五戒、解成人天善法。

什麼原因?就因對於心性、對於無作戒體不明白。妄圖從「有作」而去護「無作」,不知從根本起修,只在事相上打轉。以為不吃飯就是至道;以為不犯戒相,就算是有持,不知道是著於戒相之人,所以佛在《大般若經》講:「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這個道理大家要知道。

講玄義就是要讓你知道菩薩的無作戒體,《梵網經》最重要的就是心地而已,不在戒相。

戒相千差萬別,若能不違心性,在念念當中不忘失。如五祖忍和尚所說的:「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即是大持戒,其他的都是枝葉,所以稱為「法爾應行」。

眾生皆有佛性,菩薩戒不是有受才算犯,即使沒有受戒,犯了這十重四十八輕,統統都算犯戒。為什麼?因為它講的就是眾生的本性。不明白心性,要怎麼持?

今人持戒多半依戒相而隨意開緣,依戒相而各各固守,不能了達心性。每天持、犯如同作戲,做種種的思量、分別,一總墮於妄想當中,所以不能見性,縱然念佛也不能夠助發生西之願,都是因為不明白無作戒體,過於執著。現在可說是沒有律宗,為什麼學律宗的,學到後來會只持事相,甚至認為菩薩戒就是五戒,實際上菩薩戒與五戒大有不同。

為什麼會把菩薩大戒解成五戒、解成小乘戒、聲聞戒?只因為他不明心地、不明白無作戒體,甚至連在印書、念文時,無作戒體的部分、正受戒體的部分,連斷句都斷錯。

所以我們精舍重新印刷、重新排版,力挽狂瀾,這是「教所起因」。不光盧舍那佛這麼說,千百億釋迦也是這麼說,這經文到後面,會跟大家詳細解釋。

諸藏所攝:
已知教所起因,再來,看第二個「諸藏所攝」,要知道此教屬何攝?
這是大乘毗奈耶藏攝。「毗奈耶」就是戒律,本經是大乘律藏不是聲聞藏,是大乘戒藏所攝。必以心性為體,不可以專就事相來行持。所以,菩薩戒講的是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所作所為」跟真如自性有沒有相應?你在境界上只要起一念「有」,就居於「有」地,就與真性相違背了。所以說菩薩戒要求的標準是從心性上入手。這心不在外、不在內,就是你現在能聽法的、能說話的,這就是你的心。只是你常迷,你見到了你不認識,你在用它你不曉得,因為你總被聲色所轉、被境界所束縛,所以沒有辦法見到它,即使它在你眼前,你也看不到,所謂「覿面失機」、「當面錯過」。甚至因此「怖頭狂走」,認為自己沒有佛性,要靠修行而得來。

這「怖頭狂走」就是《楞嚴經》裡說的:「演若達多」這人早上起來的時候,照著鏡子,他認為鏡中的人臉很好看,他為什麼不見自己的?所以就發狂,到處找頭,問人家說:我的頭怎麼不見了?既然在,我為什麼看不到?在這裡發狂,所以向外馳騁。

今人誤以為從「有作的戒相」就能明「無作的戒體」。要知道,無作戒體在於你「無作」,而不在於「有作」。「有作」是功勛位,「無作」是法王子位。法王子跟法王是同一血脈。「有作」做得再好,仍舊是功勛位。功勛雖很大,但是畢竟不是皇親國戚,非是法王子。

這一部經屬於大乘毗奈耶藏攝,不是一般人天小善,或小乘。有人說持菩薩戒要先以五戒做基礎,這只是墮於枝末,抓不到根源。《梵網經》教大家直明心地,所以它是真正的大乘,屬大乘律藏。

一經宗趣:
既然知道這部是大乘毗奈耶藏,再來是要明白它的宗趣—宗旨與歸趣。「梵網以三聚淨戒為宗。此三聚能成三德三身圓滿佛果故為趣。」

梵網經》以三聚淨戒為宗旨,所謂攝善法戒、攝律儀戒、饒益有情戒。現在大家只依事相,所以要加上兩個字:「稱性」。「稱性攝善法戒」、「稱性攝律儀戒」、「稱性饒益有情戒」,這是《梵網經》修行的宗旨。

先講「稱性攝善法戒」,如果沒講清楚,大家都以為只要把人天善法做好,就能當菩薩,那就都搞錯了,所以一定要「稱性」。《金剛經》講:離一切相而行六度。離一切相而行布施、而行持戒、而行忍辱……,乃至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給你立個名,強名實相。也就是「稱性」,這是修學的宗旨,所以攝善法戒能助道,一切善法都應學習。

攝律儀:凡是能斷惡的故名律儀,能斷惡的法,都要學習。

饒益有情:知道眾生與我同一體性,心中無佛也無眾生,所謂「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但是不廢事相。所以「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這是饒益有情戒。這只是簡單跟大家說明,所以統統都要稱性;若不稱性,所做的都是有為法、都是造作,不能算菩薩戒。

所以祖師講:著相持戒是生天。因為「有所作」,不是真正的見性。
菩薩戒是以三聚淨戒為宗旨,依此三聚淨戒修行能成三德,三身圓滿佛果故為趣。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身:法、報、應,三身。

依戒而修,就是依此三聚淨戒而修,能夠圓顯三身,能夠圓滿成佛。不光只是明見自己的本心,還能夠真正斷除一切惡,能夠圓滿無上佛菩提。所以這部經所修的十重四十八輕,都不離三聚淨戒。你把這三個原則掌握好,依體起修,全修是性,這叫做「宗趣」。你能明白,就會用了。

能詮教體:
所謂「理事無礙。性相俱融。語默雙泯。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是為大乘無礙教體。」

這是本經的教體,一般以言語或是文字為教體。對於利根的,如來不發一言為教體。但是真正的圓滿教,所詮的理事無礙,性相圓融,性即是相,相即是性;理即是事,事即是理。

所以觀事即理,見事相上即是見理,不可以言語道,不可以思量測。也就是用言語沒有辦法說,所以叫語默雙泯。

「語」就是講所謂的表詮,「默」就是遮詮,表詮、遮詮所不能述;開口不能道、閉口也不能道,所謂「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如來沒有說法,卻有三藏十二部,故名非言非不言。如來沒有立教,卻有十二分教:修多羅、祇夜、授記、優陀那、伽陀、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譬喻、因緣、論議。但是這十二分教,只是權接方便而已,所以不妨隨機應用。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以此為大乘無礙教體。對於眾生不妨依言而說、依事而指示,亦不妨語默雙絕,隨緣顯現,所以無障無礙。

說一法即普攝一切法,說一切法不離一法;說至半字即俱滿字,說滿字即俱半字;說有不礙空,說空不礙有;說行不礙非行,說非行不礙於行,乃至地獄天宮同為淨土,貪瞋癡與戒定慧俱是梵行,這是大乘的無礙教體。不光只在言說,不光只是在眾生心感,你能了達這一層道理,你對大乘有一點點了解啦。這是本經的教體,性相俱融,理事無礙。

所以之前講:大乘菩薩戒,重理也重事,論事也論心。因為「理事無礙。性相俱融。」很多人因此不敢受戒,他說:起個心就犯戒了。那你不起心,犯不犯戒?照樣犯戒!

阿羅漢不起心,忘失大悲心,天天犯菩薩戒。凡夫天天起心,一樣犯戒。所以正要了達心性、正是需要受戒,才能夠返本還源,才能夠真正不犯。所以不要害怕,害怕就表示你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夠。

很多人害怕受戒,甚至有的法師講不用受菩薩戒,只要把世間事做好,你就算是成功。這個話正好與佛的大乘菩薩戒違背,不光釋迦牟尼佛勸人受戒,十方諸大菩薩,乃至歷代的祖師大德都勸人受戒。所以,不勸人受戒的,是天魔、外道,不是佛弟子。他混到佛門裡來偽作沙門,只想要得到眾人的供養,但是自己又不想持戒,怕約束了他,所以就告訴底下的徒眾,你們也不要受。你不受,自然就不會了解他犯什麼過失,所以他就不斷地提倡。

末法的佛教就是這樣。但佛在經上講:受戒是成佛的根本,尤其是大乘菩薩戒。你往生極樂世界想要得上品,必然是受持大乘戒律,才能夠得上品;如果不受,那不能得,這一點很重要。

攝教分齊:
既然知道這部經,是以大乘無礙作為教體,不光言說是教,非言說也是教;是教是教,非教亦是教,那就要知道所攝的教是屬於什麼教?

一般講的有「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這裡直接跟大家說:「本經屬大乘制教。唯佛能制。」這一部經是大乘的制教,只有佛可以制戒,在經典當中有五種人說,會看到有些是阿羅漢說、有些是菩薩說,《華嚴經》就很多是菩薩說,有些是天上的人說。但是這五種說都是得佛印可;有的是他聽了經有些體會,想請佛印證。他說出來,請釋迦牟尼佛為他印證,或是十方諸佛為他印證。歸類起來,大約有五大類的人,所以說,經有五種人說,不是講佛滅度後還有幾種人可以說經。所以現在有的鬼來說經,有很多人相信,那是他誤解了佛教的這名詞。

戒律無論大、小乘戒,只有佛能制。所以這一部《梵網經》,它判屬大乘制教。「制教」是限制你,告訴你這些不能犯,犯了,就違背心性。所以本經屬於大乘制教,只有佛可以制定,其他不管是什麼位次的菩薩都不能制定,菩薩以下的,那就更不必說了。

教所被機:
「一切眾生皆可受持。以本是佛性戒故。然現身七逆要懺除罪。見好相相應矣。方可得受。」

你知道它屬於大乘的制教,想受持、想學習,就要明白,你是不是這個根器?所以要了解「所被根機」。所被的根機不分上、中、下根,所以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跟淨土法門一樣,所以都是大乘,而且不歷次第,可以直證圓通。所以這裡說:「一切眾生皆可受持」,後面經文講:「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乃至國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淫男、淫女。連現在講的妓女,都可以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可見菩薩大戒含攝的範圍非常地廣泛!不是凡夫心量所能測度。有人講:要受了菩薩戒,才能聽戒、才能誦戒,這說法是錯的,這是謠言,必然是獅子蟲在毀壞佛法,佛在《蓮華面經》講的,譬如獅子雖然死亡了,無論在哪裡死亡,百獸皆不敢靠近,唯有獅子身中的蟲,能自食獅子身中的肉。如來的教法亦復如是,能夠攝伏外道、外道不能破壞,但是佛門裡出了賊住,尤其是戒律,戒律裡面要是出了這種賊住,把戒律給毀壞了,那佛教就被他破壞了。所以他告訴你不能看菩薩戒,他不讓你受戒,不是因為你程度不行,他是帶有私心。因為你受了,你就不會跟他一起顛倒了,你就有「無作戒體」保護你,你看了,就知道佛是怎麼教的,你就不會再聽他的話、受他的指使、受他的蒙蔽,所以他很害怕。這種人或是潛伏在律宗,或是潛伏在佛門其他的宗派,佛將其比喻為獅子蟲,就是現在講的蛆。獅子身中蟲,牠能食獅子肉。所以,古人講:「佛教的罪人是和尚」。和尚亂說話,居士就亂學,所以才會導致有些人聽到講菩薩戒,他不敢聽,因為他沒受;讀菩薩戒他也不敢讀,因為他沒受。說未受菩薩戒不能看、不能讀的說法是錯的,無論有沒有受戒,你都可以讀誦。受戒是儀式,前面講菩薩戒是眾生本具的心地智慧,你只是藉由這經本,開明本心而已,儀式可以有千種、萬種,但是佛性所具有的光明金剛寶戒只有一戒。所以有時候開玩笑講,現在的人十戒通九戒—「一戒不通」,什麼叫「一戒不通」呢?就是菩薩心地戒、光明金剛寶戒這無作戒體他不通。跟十竅通九竅是一樣的—「一竅不通」,一竅不通那就是全部不通。祖師大德說這本經所有眾生都可以受持,因為本是佛性戒故。如果你現身犯有七逆罪,七逆就是: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這是七遮罪,你要懺除、禮懺得佛菩薩加持,見到佛菩薩現相,這罪才除滅。除滅以後方能受戒,現身方能受,否則縱然去參加儀式、你會作觀想,你也不能得戒。

但是這是對事相上,若論心地上,業性本空。但一念返照,識了本空,從此懺悔,罪當下銷亡,所謂「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那你就可以受戒了。所以說一切眾生皆可受戒、皆可得戒,縱然你犯七逆罪,你返照識得業性本空,即是見諸佛菩薩相。佛的相不離心性,心性即是佛,見相即是見性。

所以《觀經》講:「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若能見佛心,佛心者即是空寂。一切法當體自空,即是見性。不假外求、不著形相。所以《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若執著非見好相,是人行邪道。所以,前面講的無礙教體,非言非不言。非教非不教。非相非不相。而不妨說於相、說於教,因教、因言、因相而得入心體,這才是真正的懺除業障,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受戒,不用擔心,我們依心性而說,稱性而說,所以不著形相。

很多人學律學到後來,天天著相,天天在戒相當中打轉,轉不出來,甚至因此而起瞋恨,因此而生顛倒、起貪瞋癡,這些都大有人在,總是不能見性。那麼你要能夠真正得力,你要能夠迴光返照,才能夠與心性相應。罪懺除了,自然就是受戒之時。知道業性本空,即是受戒,知道五陰非有即是受戒,即是見好相!「好相」就是好消息,要不要真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給你見?你如果執著,那就是行邪道之人。如果不執著,那就是真正見好相,當然,這當中要有悔過之心,不可無慚無愧,這才叫懺悔!了達罪性本空,才真正是普賢菩薩講的懺悔業障。

明教本末:
知道「教所被機」,就要明教的本末,下面,「此三世諸佛本戒。法界法爾。非新所制。舍那為欲利樂諸眾生故。還自誦出傳授化身。」

這戒從哪來?三世諸佛本戒,法界法爾,十方三世諸佛都是如此,過去佛如此,現在佛如此,未來佛如此,統統都是依這個戒而成就,依心性而成就,所以說為「心地戒」。這心地戒,不用想得太多,什麼菩薩五十二心,幾地的菩薩……,不用作如是解,這都徒增知見,但明心地即是具戒,這是三世諸佛本戒,因為諸佛都見性。見性以後表現出來的就是《梵網經菩薩戒》所說的樣子,非新所制,一般的五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新制的,不是本性具足的,都是犯了戒佛才制。所以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犯戒後才制戒的。實際上,《梵網經》是講心性,眾生本性本來如此,不要看只有「十重四十八輕」,它跟一般的戒律不一樣。所以不能解成五戒,解成一般的戒律,甚至解成外道戒,這到後面會再說明。盧舍那佛為欲利樂諸眾生故誦出,傳授化身,也就是說傳授是一個形式,盧舍那佛的化身自然具盧舍那佛之戒,所以化身出來即是傳授,為利樂眾生,好像有口誦、好像有放光,往還擎接之事,實際上,化身亦具足,所以梵網菩薩戒是講眾生佛性的心地戒。「盧舍那」翻作中文叫遍一切處,遍一切處就是真性,所以化身千百億,他傳與化身。化身再傳眾生。這一部經跟一般看到的經不一樣,它不是凡夫眼所看的。很多外行的人總是找不到這部經從哪來,因為他沒有功夫參加。不要說現代人沒功夫參加,縱然證阿羅漢,也沒有能力參加,因為那是盧舍那佛的境界,不是凡夫、二乘所能測知,所謂「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因為他往外找,所以找不到根據,若是迴光返照,見自本心,那他就找到根據了。總在考古上、在歷史上找,而且去錯誤的地方找,是根本找不到的。

這部經傳來中國,誰傳來的呢?
「什公相傳云。西域有十萬頌六十一品。具翻應成三百卷。未至此土故不具也。」

所以這一部經是羅什大師傳過來的,羅什大師告訴我們西域有十萬頌,四行為一頌,有十萬頌,傳過來應該有三百卷,有六十一品,所以這一部經只是《梵網經》其中的一部分。《華嚴經》只傳來了一半。《梵網經》有三百卷,但中國只有兩卷。所以大乘菩薩律藏沒有過來,也就是指梵網菩薩戒,大家看到的只是戒相,所以有很多大家都不會持,都跟小乘戒、五戒混在一起,只有真正見性的祖師大德才有資格、才有能力把這一部戒講得好,所以希望大家看菩薩戒的時候,可以看賢首國師的《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寂光律師的《梵網經直解》,蕅益大師的《梵網經合註》,智者大師的《梵網菩薩戒經義疏》,這些都是真正的大德,對《梵網經》的註解,智者大師人稱小釋迦,這些大師才有資格,真正為菩薩戒做註解。其他現代的那些戒律註解,大可不用去聽,因為沒有用,處處著相。我講《梵網經菩薩戒》目的不是要你們來聽我的,我是要你們去看祖師大德的,這樣才對,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傳譯緣起:
要知道這一部經從哪裡來?是誰說的?誰傳過來的?還要知道它是什麼時候翻譯的?

「此經於大秦姚興弘始三年。有西域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以持菩薩戒故。偏誦此一心地法門品。于時沙門慧融道祥等八百餘人請羅什受菩薩戒。遂於逍遙園什師自誦譯出。仍別錄以此下卷之中。偈頌已後所說戒相獨為一卷。名作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

以前持菩薩戒都是用背誦的,這一部經是在姚秦弘始三年,羅什大師他自己持菩薩戒,所以能背誦,由他於逍遙園背誦譯出,當時候他的弟子八百餘人請受菩薩戒,這就是中國有記載的第一次傳大乘菩薩戒。別錄於此下卷之中,所以獨為一卷。這是心地戒品,自成一卷,是羅什大師翻譯的。當初真諦三藏想帶來,要傳大乘律藏,護戒善神不讓他傳過來,不是國家制度的問題,因為他知道這裡的眾生,心多諂曲巧偽,所以沒有資格領受。大家今天能夠遇得到,都要感謝祖師大德把它背誦出來,當時候的人抄錄了八十一卷,傳譯至今,後世受戒,出家人都依《梵網經》受戒,受的都是梵網戒。

總釋名題:
已經知道它的緣起了,再來就要解釋它的名題,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這一部經怎麼開始的,等到經文裡再來說。《梵網經》的「梵網」不是指忉利天的羅網,而是大梵天上的幢,幢上有網子,所以名「梵網」。一般道場會懸幡、懸幢,「幢」是供具,「幡」也是供具。是以這比喻來立經名,就是「因喻立名」:用這比喻來立本經的名字。

這部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是誰說的?能說的是盧舍那佛,盧舍那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是盧舍那佛,是同一位,只是不同的名字,化身叫做釋迦牟尼佛,本尊叫做盧舍那佛。就好像你在你家,你有你的名字,你在公司你有你的英文名字,你在各地都有一個名稱、代號,這是化身。這號是隨緣而立,是為了教化此方眾生,故號釋迦牟尼。就好像你的名字,你小學的綽號,跟你國中的綽號不一樣,跟大學的又不一樣,誰為你取的呢?只是應緣而立,你的同學不同,所以給你取的綽號也不同,你父母給你取的小名又不一樣。這樣解釋就能了解,為什麼叫釋迦牟尼佛,又叫盧舍那佛,所以知道不是兩尊佛。盧舍那佛化身為千釋迦,此千釋迦再現百億釋迦在閻浮提大梵天宮,看到大梵天王的網羅幢,它的網孔猶如諸佛教門各各不同,就好像菩薩的心地戒,因為這因緣,說了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也就是後面的十重四十八條戒相,這是簡單解釋經名。

別解文義:
以下正式進入經文。

經大體上開三分,但是順義理故,又不局限於經開三分,末法的眾生在為經典分科判教的時候,總是循著故套,見經文稍涉有義理之處就判為「正宗分」,非但不能顯示經典的義趣,有時候還埋沒了義趣,所以我將它重新判過。

第一:順理稱性發起分。
第二:達體本具圓融分。
第三:行滿流布無礙分。

第一分是經本一開頭,「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花臺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一直到「大眾皆恭敬。至心聽我誦。」這就是順理稱性發起分。

再來是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一直到「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是達體本具圓融分,這是「正宗分」。
後面「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者。」一直到最後,是「流通分」,名為「行滿流布無礙分」。

十重四十八輕判為「流通分」,把戒體判為「正宗分」,若不明戒體,沒有辦法行持,也沒有辦法流布此大乘圓頓戒律。沒辦法流通,也沒辦法受持,即使受持也不能達到圓滿。所以這一部經最重要的【正宗分】,一定要認真仔細聽,從這裡得無作戒體,從這裡了本自性,後面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總是枝葉而已。所以我把它重新判過,讓大家明白無作戒體的重要。戒體一明白,後面的戒行才能修、才能行,不然都只在事相上造作,即使事相上做圓滿了,跟真性還是相違背,而且也不圓滿。什麼原因?因為不明無作戒體,這點很重要,所以我將其重新分判過。

按通途分判,一定是把十重四十八輕判為正宗分,這次為了顯示無作戒體,使經文義理更明,所以重新判過,使依據更為清楚。所以是稱性順理來發起這菩薩戒,跟祖師大德做的教起因緣是一樣的,是法爾應行,眾生本具,所以是順理稱性。「正宗分」是讓大家達體本具,了達無作戒體是眾生本具的心體,本自圓融無礙,不光你具足,一切眾生皆具足,所以說一切眾生皆可受戒。後面是「依體起修」,故名行滿,
「行」就是修行、行為,能至圓滿究竟佛果,能夠化導十方。如千百億釋迦一樣,流布無礙、分身無礙、一多無礙,小能容大,大能容小,這才是真正的「流通分」。這整部經簡單判為三分,由這三分,把它的義趣顯示出來。其實即使要分做十二分也沒有問題,分做百千分也沒有問題。所以不要認為,就非得定做三分,而作定解,要知道,依義定名,萬無一失,以名定義,萬無一得。所以重新把它判過,這樣更能明白什麼是無作戒體,剩下的內容,下一講再說明。